环境设计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关系

环境设计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关系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特殊性,对环境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专业设计人才为目标,以推动环境设计教学改革、服务特色小镇建设为研究主旨,从“情景体验”的教学方式出发,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协同创新”的机制、“在地实验”的研究方法探索实践教学改革,促使教学成果产品化,实现实践教学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关键词:特色小镇;情景体验;问题导向;教学改革

一、环境设计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关系

环境设计专业对特色小镇建设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在空间规划、风貌控制、环境整治、民居建设、乡土景观重构等方面与特色小镇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加大,同时也对环境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特色小镇建设的特殊性对环境设计教学提出改革需求

1.现状条件的复杂性——教学方式需要改革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具有地形条件复杂、气候多样的特征。先民在应对自然的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与自然交往的智慧,利用本土材料和传统建造技术,建造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特色鲜明、风貌别致的乡村聚落,积累了丰富的应对自然的智慧。当前,环境设计教学和设计创作存在考察时间短、对现状了解不深入、设计应对现状能力弱的问题,出现了忽视地形地貌、阳光、雨水、风向、气流等环境因素的设计创作,不适应地域环境特征,脱离了实际,难以很好地服务于社会。在环境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在课堂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到真实的环境,学习、研究当地居民应对自然环境的建造智慧,将教学和设计创作建立在体验与感受的基础之上。

2.使用需求的多样性——创作方式需要改革

人们的现实需求具有多样性特征,涉及生活、起居、养殖、种植、手工艺、民俗活动、交流、聚会、粮食及工具的储藏等方面,具有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交融的特征。在设计过程中,当地居民最了解自己的需求,也最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设计过程不能缺少当地居民的参与。部分设计师对农村生活缺乏体验,对当地居民的现实需求考虑不足,与当地居民沟通较少,仅仅照搬城市设计方式,使设计出现了“城市建筑式样下乡”的问题。这种将当地居民隔离开来的设计方式,难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甚至会破坏乡村风貌,使乡村聚落丧失原有的“自生机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尝试一种新的方式,鼓励当地居民参与,避免出现设计与当地居民分离的问题。

3.现状图纸精准程度低——设计表达方式需要改革

乡村特色小镇与城市项目根本特征的区别,表现为现状图纸的精准程度不同。城市项目图纸的基础数据相对清晰、完整,乡村项目相对复杂,基础数据和图纸不够完善。此外,由于部分乡村建设监管力度不足,建设的随意性较大,即使能够找到原始基础图纸,有时也会出现现状与图纸之间出入较大的问题。现行的环境设计方式主要建立在城市类型的基础上,依托图纸展开创作,草图创作、设计表现、施工图制作、方案汇报均以图纸为依据完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模式与方法。乡村类型项目由于基础图纸数据不够完善,使建立在图纸数据基础之上的技术指标变得毫无意义,使习惯于利用图纸开展教学的教师难以适应。因此,教师有必要探索在粗放条件下的设计教学、设计创作与设计表达方式。

三、环境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1.以“情境体验”为基础开展设计调研

教学实践改革开展之初,云南财经大学与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根据地方政府的现实需求,将具有民族特色旅游资源的特色小镇——小马固新寨设计项目作为课题开展实践教学。通过毕业设计课程,学校组织了10名学生与2名专业教师到村子驻村,开展以“情境体验”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针对村寨资源、地理及环境条件、村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建筑式样、建造方式、建造材料等方面开展深入的调研。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与村民同吃同住,获得了深入的在地体验与感受,发挥了良好的环境教学作用,为课程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1)。

2.以“问题导向”为核心开展设计创作

以往的环境设计教学主要以纸质方案的形式呈现教学成果,不需要建造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虚拟成分较高、课程感染性不足、学生主动性不够、教学被动的问题。在此次实践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中,学生获得了较深入的情景体验与在地感受,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如村寨规划定位、村民的安居建设、村寨风貌控制、村寨共同体建设、传统文化的保持、传统乡土材料的运用等问题。这需要学生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研究,最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导向”成为了课题创作的原动力,大大增强了课程的感染力。学生只有积极、主动才能完成课题的设计与创作,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我讲你听”,而是变成了教师引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创造的状态。

3.以“协同创新”的机制开展设计建造

民居建筑的创新设计是聚落营造的重要部分。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为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发挥村民的智慧,让其充分融入设计建造,教师采用了“协同创新”的机制。该机制摒弃了以往依赖工程图纸的表达方式,通过文本和口口相传方式开展设计创作与设计传播,形成了开放性的设计方式。具体的实施方法为限定建筑的一半,另一半通过师生与村民协同创作完成。限定的部分包括建筑层高、屋顶式样、露台式样、栏杆及门窗式样,而对于建筑的选址、朝向、内部空间分割、门窗开启方式等,主要是根据村民自家的地形条件、居住空间需求、周边环境景观以及个人喜好等因素自由调整。这种协同设计方式使建成的民居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条件、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大大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参与性,创造了丰富的村庄风貌(图2)。

4.以“在地实验”的方法开展材料运用研究

地方乡土材料和建造工艺是村寨风貌的重要构成要素,在环境营造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对地方传统材料进行创新运用与研究。在建设小马固新寨时运用到的材料主要有石头、泥土、木材、杉树皮、竹子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乡土材料开展实验研究,主要包括石材铺地实验、片石贴面实验、泥土抹面实验、麻栗木栏杆实验、杉树皮的运用实验等(图3、4)。通过在地实验,学生真正了解了材料的特性和施工工艺,懂得了材料的选取方法以及如何顺应自然生态进行建造,掌握了创新运用传统材料的方法,保留了乡村的风貌特征。

四、结语

笔者从当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反观环境设计教学现状,开展了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改革尝试。实践证明,以“情景体验”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受并开展在地体验,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师生共同完成了小马固新寨的规划设计,教学成果最终以实体的方式呈现,使教学成果产品化,为服务社会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志宏.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民居形态演化自生机制及可控性研究.建筑学报,2015(S1).

[2]刘媛,杨阳.艺术设计情境教学构建与实践.教学导刊(中旬刊),2011(12).

[3]吴志宏,吴雨桐,石文博.内生动力的重建:新乡土逻辑下的参与式乡村营造.建筑学报,2017(2).

[4]农伟,王智慧,崔木扬.云南边疆山地区域新农村建设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崔木扬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