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摘要:

随着我国交通运行的发展,道路交通体系的规模逐渐增大,为了提高市政道路的安全与稳定,需要针对部分现状市政道路,实行改造处理,以满足道路交通体系的基本需求,避免增加道路交通的运行压力。市政道路改造的直接目的是提高道路的运行水平,防止发生安全风险,以市政道路改造为研究对象,分析工程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1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设计的原则

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设计中,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控好改造方案的设计过程,保证改造方案可以符合市政道路的基本需求。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设计时的原则,如:(1)改造方案的设计,要以现有市政道路的平面线形为基础,保留现有道路的分幅型式,其中现有道路的人行道、绿化带,宽度、位置不能改变,以便确保改造的市政道路和现有道路之间的协调性,优化改造道路的应用;(2)市政道路中,道路纵坡与行车道的横坡,在初建时,已经规范好了坡度,但是运行后由于道路本身的不均匀沉降及重车碾压后产生的破坏沉降,可能会出现现状道路纵坡与原设计纵坡有出入。因此,在改造设计时,道路纵坡需根据现状路面标高进行拟合,以保证改造后的车行道标高与人行道标高及两侧地块之间的标高无缝衔接。行车道的横坡应控制在1.5%~2.0%之间;(3)路面结构设计上,如果需要挖补现有的道路,就要注意路面修复原则的应用,按照现有路面的结构,恢复改造规划中的市政道路,确保挖补后与现有道路的有效融合;(4)改造设计中,面对破损的市政道路路面,全部凿除并修复,待达到养护要求后,及时铺筑路面,保持面层结构的整体性。

2市政道路改造方案的具体设计

2.1纵断面改造

市政道路改造方案中,纵断面设计以拟合现状路面标高为原则,确保改造后的纵断面标高能够满足临街建筑立面的基本需求,确保道路能够达到安全的标准。改造后的市政道路,也要具有舒适、安全的条件,期间重点考虑与纵断面相关的水文、地质、地形等数据,同时规范好地下排水系统、管线的应用,既要保障通车的通畅性,又要确保排水、管线的合理性。

2.2横断面改造

市政道路改造方案中的横断面设计,要根据道路的环境,设计出可靠的横断面形式,横断面设计要具备交通服务和相互协调的功能。横断面设计,首先考虑道路两侧的用地情况,是否具有拓宽空间,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宽度。其次对道路的现状交通量进行调查统计并进行预测,确定现状道路的车道数是否满足远期交通量预测的需求,以此来判断是否对横断面做调整改造。

2.3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节点,是城市交通系统最脆弱、状况最复杂的环节,也是安全事故、拥堵频发的主要区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如何改造和优化城市道路交叉口,疏通网络堵点,治理交通安全事故黑点也成为市政道路改造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1]。交叉口改造主要有两部分的内容:交通信号灯管理系统的增设与交叉口的渠化设计。(1)信号灯管理系统的增设根据现有路线的交通情况实行设计,信号灯管理是不可缺少的设计,用于强化交叉口的交通管制。原则上,主干路与主干路之间,主干路与次干路之间均需设置信号灯管理系统,以维护平面交叉口改造设计后的安全性和通畅性。(2)交叉口渠化设计由于早先城市道路规划不健全等原因,我国城市道路中的交叉口往往视距不良,进出口车道不匹配,行车不顺畅。常见的优化措施有:改善进口道线型,使之与出口道对齐;增加进口道的直行道车道数,使之与出口道车道数匹配。

2.4路面结构改造设计

路面结构改造设计往往是改造工程中的设计重点,大部分道路需要改造的原因是由于路面结构破损。(1)原则上,路面结构改造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原有的路面损坏程度并不十分严重时,可以考虑对原有的路面进行铣刨处理,铣刨的厚度要适当,铣刨工作完成后,要把路面上的残渣进行全面、彻底的清除。以使道路的新结构层与旧结构层之间不再存有旧路面的残留夹层,以保证补强后的路面质量。第二种情况是当原有路面损坏非常严重时,就要考虑把原有的路面上旧结构层全面清除掉,并且要对旧结构层下面的路基进行再一次的压实处理。在进行压实工作时,要注意做好路基和其它部位之间的衔接,不要留有衔接缝隙。第三种情况是当旧路面,由于受到重型车载或较大的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断板等严重损坏现象时,就必须对原有的旧路面进行全面地、彻底地清除,同时要对路面结构重新进行设计、翻新重建[2]。(2)本文以某市政道路为研究案例,探讨路面结构的改造设计。该案例中,现有道路长度为2.2km,原车行道的宽度14m,道路改造时保留现有的双向两车道14m的宽度不变。该道路2011年建成通车,由于交通流量的急剧增加特别是超重车流较多,诸如不均匀沉降、裂缝、坑槽、麻面等各种路面病害均有显露,特别道路中间车道位置,道路沉降、坑槽等病害现象明显,且纵向分布范围较长,上述道路的病害已影响到行车、行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根据道路竣工图,该道路的现状路面结构型式为:4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7c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0cm5%水泥稳定碎石+30cm塘渣=71cm。结合道路的弯沉检测报告以及对现状交通量的调查,分析得出该道路路面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为道路建成通车后,周边区域的拆迁、地块开发等多重因素,导致交通流量急剧上升,而通行的车辆中有80%均属于重型车,原有路面结构强度已满足不了现有交通流量的负荷。因此,该道路的路面结构改造方案分以下几种情况:(1)破损严重路段:挖除两层沥青及30cm的水稳基层后,重新铺设30cm5%水泥稳定碎石层+15cm6%水泥稳定碎石层+玻纤格栅+7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cmAC-13C改性SBS沥青面层;(2)常规路段:挖除范围内的两层现状沥青混凝土层后,加铺15cm6%水泥稳定碎石层+玻纤格栅+7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cmAC-13C改性SBS沥青面层。该方案的总体原则为车行道路面整体抬高加铺15cm水稳基层,对现状道路基层进行补强。道路改造施工时,施工人员标记出破损严重路段的范围,在破损的四周,选择一定的长度和宽度,用切割机切出矩形的区域,道路中,有沉降破损的路面和基层,都要用切割机挖除,在挖除现状的面层与基层后,重新回填水稳基层并维持基层的平整度,改造中,保持横坡坡度和路拱横坡一致。

3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设计的控制

首先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设计中,要控制好方案的内容,确保改造后的市政道路,可以和现有道路协调融合,避免诱发交通不畅或施工风险[3]。改造项目单位,重点把控改造方案的设计内容,结合施工现场,审核改造方案,找出不合理的设计点,提前做好更改。市政道路改造方案中的排水体系是城市中的主要设施,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排水情况,因此,道路改造方案中,如果遇到排水体系,就要科学的规划排水,不能干扰排水的效果,在保护排水系统的基础上,落实市政道路改造方案的设计和运用。最后是改造方案设计中,各项参数的控制,如:坡度、标高等,防止新旧道路出现误差,以此来优化改造方案设计的过程,满足市政道路的运营需求,体现出方案改造设计中所有参数的准确度。

4结语

市政道路改造建设中,需结合市政道路的运行现状,规划出改造方案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的改造方案,同时安排好质量控制的工作,完善市政道路改造方案的应用,加强市政道路改造的控制力度,规避潜在的风险,确保市政道路达到规范的体系标准,以免影响道路系统中的交通运行。

参考文献:

[1]姚政.基于vissim仿真的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优化设计-以宁波大榭岛某交叉口为例[J].城市建筑,2016(14):314-315.

[2]张玉霞,张玉勤.浅析旧道改造与综合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

[3]邹可心.论述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法与注意事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232.

作者:袁敏 单位: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