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典型性与新颖性的实用性

产品设计中典型性与新颖性的实用性

1研究背景

在实际的设计实践中,产品设计的创新尺度很难把握。俗话说“过犹不及”,设计师要破旧立新,就要处理好产品设计中的新颖性与典型性的关系。同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被称为典型。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在事实上,典型性会倾向于与熟悉度大量的关联,但后者变量不应被视为典型性的一个定义特征。新颖性则体现在产品的性能、参数、用途、造型上具有更少的熟悉度。一个典型的产品很少是新的,相反,一个新奇的产品也不会被认定为是典型的,这两个特征似乎是不相容的。进行产品设计时,我们习惯于将创新放在首位。确实,市面上同质化产品太多,没有变化、改进的产品是平庸的,让人意兴阑珊。但没有典型性的产品,就像无土之木,设计风格缺乏一致性,开发产品缺乏系统性,严重影响企业品牌的定位与塑造,进而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缺乏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性和新颖性共同而同样地解释消费者对产品的审美偏好,但它们会抑制彼此的影响。人们究竟更喜欢什么样的新产品?如何在产品设计中适当地体现典型性与新颖性?产品怎样才能拥有这两方面的最佳组合?产品造型如何变革?企业与设计师需要依据具有说服力的理念指导工作。

2产品设计中典型性与新颖性的应用

2.1新材料应用

PhilippeStarck的台灯,因为它采用了合成材料可以称之为新奇性,同时,因为它的整体样式又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典型的台灯。因此,典型性和新奇性不应被认为是相反的,尽管经常发现二者的高(负)相关。

2.2设计元素的变化组合

通过对产品进行设计元素解构,将单个设计元素进行合理的变化,根据使用习惯进行位置调整或不同组合,可以使产品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2.3品牌造型变革

成熟的产品品牌,其风格定位是鲜明且易于识别的。它的设计理念立足于品牌定位,该品牌产品造型设计的定向与发展受其造型设计理念指导。以汽车为例,成熟的汽车品牌会对设计理念进行统一的策划,并且渗入研发到上市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大众汽车公司的设计总监Walterde’Silva曾明确表明大众未来的造型设计要回归到原有大众汽车的传统特征和品牌DNA,并在此基因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他曾定义说:“我们所称的DNA,是指在我们设计出的经典车型上看到的典型款式结构。”这很好地归纳了产品改良设计中的典型性与新颖性。成熟品牌的产品造型,是传承与颠覆的不断循环,家族统一性通过不断地沉淀最终成了不可磨灭的品牌设计思想的源泉。

3产品形态的典型性与新颖性关系

产品创新最直观的价值体现是形态,良好的产品形态能渗透品牌文化,提升产品的感染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高产品设计的艺术个性。形态设计不是简单的造型、配色、装饰性改变,它的设计目的是使产品整体性能达到最优,既包括丰富产品美感,也包括建立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交流。就产品改良设计中体现典型性与新颖性的尺度问题。

研究人员假设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消费者与“外行”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审美判断不同,假设专家型消费者更喜欢新奇性的设计。为测试这个假说,研究人员选择中型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汽车爱好者与仅把汽车当作交通工具的人对汽车的关注与了解截然不同,通过客观汽车知识测试,可以很容易地将他们区分开来。通过使受试者对不同的中等型号汽车造型的典型性与新奇性评估,得出结果表明,典型性与新奇性对审美偏好具有相对重要性,专家型受试者比非专家组更能辨别汽车的典型性与新奇性,但观察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不影响对车型新奇性的判断,专家组在车型的独创性上和非专家组意见一致。但这些结果并不能证明专家型消费者更偏爱新奇性的产品。

根据偏好原型理论(Whitfield&Slatter,1979),一个物体越典型,它越会是审美首选。家族相似性是典型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使用的电话作为刺激物,使受试者评估其典型性,新奇性与审美偏好。这个研究证明了典型性和偏好之间具有一个重要(直接)的相关性。这三个研究的所有发现表明,典型性和新奇性共同而同样的有效解释了消费品的审美偏好。但是,这两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彼此对立的,互相抑制对方的积极效应。这个结果为RaymondLoewy发明的MAYA工业设计原则提供了实证基础。MAYA是“非常先进仍然可接受”的缩写。为了创作一个成功的产品改良设计,设计师应该在新奇性和典型性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试图尽可能的创新精神,而保存尽可能的典型性设计。

4总结

以提升产品价值,满足用户潜在需求为目标的产品改良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全盘创新的风险,现阶段得到很多企业的重视。设计师在进行改良设计时,要意识到品牌竞争力和设计理念的重要性,着重把握典型性与新颖性的影响因素。超出消费者心理接受能力的新奇性并不一定能获得他们的审美偏好。品牌产品在创新时更要考虑其家族特征和文化个性,维护品牌树立在消费者心中的清晰形象与独特认知。把握社会流行趋势与人们的审美观念变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赋予产品新的意义与想象空间,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与心理需求,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作者:周美玉 李汶研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