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训总结范例

企业实训总结

企业实训总结范文1

引入一个企业真实设计项目,根据项目完成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展开,细分为11个工作任务:

1.成立项目组。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老师角色转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全案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企业项目见面会,学生角色转换—从学生到项目负责人,教师角色转换—从指导老师到项目总监;教学场地为企业、多媒体教室、工作室、校内实训室之间相互切换!

2.市场调研。

告知学生设计调研的重要性,做任何设计都必须强调“设计之前调研先行”只有调研之后才有发言权,培养学生全面准确调研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相关背景、产品属性研究,现有包装、材料、工艺、卖场陈列方式分析,同类产品分析,消费者分析;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校外包装市场、企业相互切换,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做一体!

3.项目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提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找到设计的切入点;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组讨论分析总结,企业参与,项目组向企业汇报调研结果,和初步的设计,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

4.材料与工艺。

要求学生熟悉常用包装材料的特性和制作工艺,并能运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创作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包装材料实训行现场教学,材料与产品属性的关系,常用材料特性及制作工艺,走访包装材料市场,实地教学;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材料市场,多媒体相互切换。

5.结构与造型。

培养学生具备运用合适的材料,进行产品包装内部结构和外部造型的设计能力;教学内容以纸制材料包装结构造型设计为主;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6.容器设计。

培养学生具备运用三维造型设计进行包装容器外观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为液体类产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7.草模试验。

培养学生具备精细手工制作的能力,和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进行包装草模的制作;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8.视觉设计。

培养学生具备视觉元素分析、提炼、设计排版的综合设计能力;教学内容包括视觉设计构成要素,视觉设计的构思方法,视觉元素版面编排设计;教学场地为包装设计多功能机房。

9.制作与印刷。

要求学生掌握包装印前的印刷常识和印后的各种印刷工艺流程;教学内容包括包装印前印刷常,包装印后各种印刷工艺流程,考察包装印刷制作企业;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0.项目提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设计过程提案汇报的能力;教学内容为企业参与,项目组向企业汇报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案;教学场地为企业、多媒体教室。

11.总结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撰写项目总结书;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

二、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针对上述课程体系的11个教学任务,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四合一教学模式的导入。

1.教室和设计工作实训室合一。

教室和设计工作实训室的合一,实训室的设计模拟设计公司办公的格局,有集体讨论听课区、设计区,制作区,作品点评提案区,加强实训室的设计氛围。再次是教室和企业办公室合一,学生在专业课程期间、定期安排到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实习交替进行,实现教室和企业办公室的合一

2.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

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①学校灵活调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和课时计算方法引进更多的企业一线设计师到学校任课;②从企业兼课到企业深度参与设计专业课程结构,让企业设计人员成为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③企业为教师提供挂职岗位,专业教师得到更多的一线实践机会和经验;④通过深度合作,企业设计师带来大量的实操项目、专业任课老师通过挂职锻炼积累实操项目,学生得到大量进行实操训练的机会,最终实现企业、学校,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之间的角色互换合一。

3.学生和企业设计师合一。

因教室和工作实训室的合一,学生在工作室内完成角色的转换;因教室和办公室合一,学生在实习学习过程中完成角色的转换;因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学生在实操训练中完成角色的转换。

4.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合一。

艺术设计类专业技能强调动手能力,实做的能力,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练!但高职教育也决不是单纯的培养技术操练工,实践操练应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如何有效的将理论知识灌输在实践操练中?这里提出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的合一,强调边实践操练边理论教学,边理论教学边实践操练,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互补,缺一不可。其次是多形式的教学环境更替。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场所,校内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制作实训室,电脑后期处理实训室,多媒体教室,校外个大商场、超市,材料市场,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等,学生在各种教学场所中进行角色的转换,实现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再次是启发式、鼓励式、卡片式、头脑风暴式等创新教学方法的交替循环实施。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按单元教学独立评价,每个教学单元根据工作任务设计要点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标准侧重点会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工作能力去衡量,同时每个教学单元的评价成绩汇总取一平均分为课程的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75%,其中包括企业对于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的成绩,如“项目分析”和“项目提案”单元教学中,企业直接参与到教学中,教学评价的标准以企业的要求为主;在注重学生工作能力培养的考核,同时也强调学生综合创新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考核,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5%。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按各工作任务的评价成绩和综合创新素质、职业素质考核成绩直接生成。课程评价应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素质及能力。

四、结语

企业实训总结范文2

通过对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走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资深人员,与优秀员工、企业老板、企业管理人员对话、访谈,与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聊天等多种形式,我们了解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很纠结。说到招工,用人单位总是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对于新毕业的学生,他们普遍认为,新员工专业技能差,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问题是职业意识不强,责任心比较差,比较难管理,不能较快地融入企业文化氛围,一般喜欢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员工;而对于毕业生而言,抱怨比较多的问题是:工作难找,工作环境不理想,薪酬比较低,劳动强度比较大等。从上面调查情况不难看出,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素质方面与企业用人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与企业有关管理人员共同分析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认为目前开设的实训课程多以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为主,缺乏包括职业行为习惯在内的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行为习惯的训导和养成,根据目前学校课程设置和实训安排,还没有这方面的教育、教学内容,学生只能在就业后的企业培训或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而企业培训往往是不及时的、不系统的、不确定的、被动的,会造成新员工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先天不足。如果学生能够在走向职场前就能够对职业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得到一定的训练,在就业之前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无疑会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顺利就业并很快适应企业要求,实现职业能力的快速提升。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学校、企业的共同利益需求,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在帮助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优秀职业人,取得事业的成功的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素质高、能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促进企业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应立足自身实际,加强关于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教学实践切实帮助学生完成“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使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能够“留得下、站得稳、长得壮”。

2高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我院实训中心机械加工实训教研室充分发动实训中心的教育教学科研力量,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以“贯穿于机械加工实训的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课题的专项研究,尝试把企业文化引入实训教学。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方密切合作不断开发与完善,“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训模块现已经成为机械加工实训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成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平台和抓手。

2.1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训模块教学内容

基于调查研究并结合我院实际确定该实训模块主要有以下内容:安全生产要求及法律法规;工矿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企业基本工作程序与步骤;与机械制造业相关的职业行为习惯和操作规范。企业对员工职业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遵纪守时。为了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接受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走入职场,就要遵守职场规则。遵守职场规则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规章制度不是某个人、某个单位的要求,而是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生产经营所必需的,也就是说,是职业的需求。通过多年对员工考勤结果的总结,擅自迟到、早退、旷工的现象多发生在工龄三年以下的新员工中,而试用后不能正式上岗的主要原因,也是不能很好地遵守企业规章制度;(2)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新员工可能有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愿望,但实际工作中往往结果不佳,追其原因是不知该做什么、如何做;(3)分析、总结和创新。在工作中善于观察、总结和创新是促进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养成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的习惯,是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的前提,也是进行改革创的基础。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无疑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每个企业都希望留用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途的员工;(4)团结合作。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善于团结他人、与他人愉快合作、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员工,往往更能得到认同;(5)工作程序步骤清晰,工作场地整洁条理。这样的员工看上去一般会给人以工作能力上的信任感。

2.2建立仿真机械加工实训基地

以仿真机械加工实训基地作为机械制造业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训教学平台,以制造业生产型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行为规范、管理要求和管理工具为教学依据,把机械加工实训的过程按生产作业流程设计成仿真生产情景单元,把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了解和掌握制造业职业行为基本要求和养成方法。(1)建立工作流程。原材料→出库→零件加工→质量检验→防护→入库。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生产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并参与实施,从而了解加工制造、检验、质量控制、物料管理等过程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学习和训练生产过程中的技能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2)建立仿真实训车间。车间布局仿真:按照生产型车间划分原料区、生产区、在制品暂存区、待检区、检验区、成品区、物流安全通道等,按生产工艺安排设备,力求还原企业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目的:建立实训教学平台。(3)实行生产计划管理。订单→生产计划编制→生产指令下达→生产调度→核销订单→发货。目的:了解生产管理的目的,训练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4)推行现场管理。通过了解现场管理得目的、内容、方法、工具等内容,进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训练。(5)建立仿真组织机构。按照生产企业的生产系统组织机构的管理岗位设置,教师和学生分别承担其中的角色,在实训中训练和熟悉基本管理程序、掌握基本管理方法,从而达到规范和养成职业行为习惯的目的。

2.3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招聘和培养等方式,建设成了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机械加工实训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7人,职称结构:既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又有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科研与操作技能均过硬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职业资格情况:人力资源管理师1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车工、钳工、焊工考评员3人、二级建造师1人、ISO9001/ISO14001审核员1人、钳工技师、焊工技师2人;通过聘请和培养多种方式形成了由6人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他们的企业经历、娴熟的操作技能、优良的工作习惯和高尚的职业操守等,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是职业习惯养成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

2.4实训教学模式

本模块的设计,源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反馈、一线教师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和经验积累,以及对人力资源中介等所做的调查结果。在模块设计及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访问了多年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资深人士,设计了“生产实景+入职教育+实习训练”的教学模式。

2.5改革实训教学方法

对于理念建立类的内容,如果教法选择不当,容易给学生造成程式化、概念化、说教化的印象,产生抵触情绪,不易接受,因此,如何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自觉接受训练,成为教学的难点,它需要一系列可以操作、学习和传授的具体工作行动,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法。(1)氛围感受法。在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未来岗位的认识,机械加工实训室从名称、人员称谓、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按照一般生产型企业设计,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以员工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机械加工实训室=机械加工车间,××班级=××车间,班长=车间主任,实训小组=生产班组,老师=师傅,让学生在职业氛围中认识岗位,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管理自己;按实训课目分成生产作业小组,明确管理人员:任命组长、副组长,班长总负责。(2)任务驱动法。实训教学过程以典型零件加工为载体,学生在实训中边做边学,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都得到提高。(3)行为示范法。比如教师在机械设备的保养、工具的摆放、上下班等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4)目标引导。实训开始,向学生讲清楚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及职场基本规则,并以实例说明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及职场规则对新员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去做。(5)因果转换。以实例向学生讲清楚企业基本要求对企业安全生产、有效经营的重要性,职业行为习惯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影响。

2.6学法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养成”为主,也是教学重点。(1)自主学习法。向学生介绍企业管理方法,要求学生按照企业员工要求管理自己,学生在管理体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自己管理自己。(2)合作探究法。在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和沟通,共同探讨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好的方法大家可以相互借鉴、推广,营造一个合作探究的氛围。(3)实践操作法。习惯养成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养成,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

2.7教学过程设计

说明本模块训练的意义、目的;模块包含的内容;讲明训练目标、标准、讲明训练方法;分组,分配角色,发放管理工具;检查执行情况,讲评,提出整改意见。

2.8实训成绩考核评价

该实训模块的成绩约占总成绩的30%,按日常工作现场、设备、量具等的维护、实训纪律的遵守、到课情况等各项由指导教师、学生共同给予评定。

3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与思考

企业实训总结范文3

会计人才培养既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应用技能和上岗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意义,但同时也对实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联合实训;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

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我国职业教育界一直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高职会计专业培养面向中小企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具有企业会计相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进行了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联合实训教学改革。

一、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已经全面普及,既熟悉传统手工账务处理又掌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技能成为了对会计人员上岗的必然要求,但在目前的学校会计教学中,较多进行的是单独的手工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训练,较少将二者联合起来进行实训。这种相互独立的实训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偏见,或认为只要熟练掌握手工账务处理方法就行,电算化知识进行简单培训就可上岗;或认为已经全面采用计算机处理,传统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已无学习必要。通过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实训中充分体会并认识到对于会计岗位来讲,两门课程是同等重要的,缺了哪一个都不能很好满足岗位要求,做不好会计工作。开展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二者一体化实训教学很有必要。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虽然在处理对象、方法与要求有一致的地方,但在数据处理的起点、记账规则、存储介质、内部控制方式、操作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要实现使学生充分有效地体验与掌握二者在会计业务处理、操作技能及要求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只有将两门课程的实训教学联合进行才能达到。这是因为,单科实训教学一般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难以与职业岗位对接。开展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既可以训练学生运用财务软件综合处理企业会计业务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手工会计处理与电算化会计处理的异同,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开展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二者一体化实训教学也是可行的。第一,手工与电算化账务处理的对象是完全相同的,处理要求上均遵循同样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第二,处理流程上虽不完全相同,但大体是一致的。

二、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

为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同样的业务和理论前提,在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使用了同一套实习资料,即模拟公司基本情况与当月业务资料。这是二者联合实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分组分工前提下进行操作,既单独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又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进行分工与合作。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财务会计手工实训

为了保证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对实习资料进行了精心编制,既要注意到业务的全面性,也要体现电算化处理的具体要求。我们的模拟公司主要生产建筑用脚手架,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产品有四种,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业务有:各种资产的增加、减少的核算,材料采购入库、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款项收付的核算,权益增减的核算以及收入、成本费用的计算、结转,利润分配以及税金缴纳等基本业务。当月经济业务资料全部以仿真原始凭证的形式呈现。在财务会计手工实训环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分为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出纳和成本会计等基本岗位,配备账表、印章、票据打印机、装订机等设备及模拟公司全套业务资料。该实训环节学生需要完成审核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等工作任务。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

到了电算化实训环节,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但相应岗位变成了账套主管、各模块操作员和出纳。由于业务处理环境与设施的变化,学生需要进行业务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岗位调整与业务处理流程调整。该环节的实训包括以下步骤:

1.手工业务资料的电算化整理

在进行电算化业务处理前,学生需要运用手工环节的业务资料,在老师指导下对模拟公司相关资料进行初始化整理,具体包括账套基本信息、核算类型、分类编码方案、会计科目及初始余额、部门档案、人员档案、客户分类与档案、供应商分类与档案、结算方式、凭证类别等内容,使之适合电算化处理。这是一个既艰难但又非常重要的实训环节,因为它是会计业务从手工处理过渡到电算化处理的关键环节。虽然是同一套业务资料,但由于处理手段不一样,当学生利用该套资料完成财务会计手工实训后,并不能直接将其用于电算化实训中,还需要进行资料的调整和信息化处理,使之适合进行电算化操作。学生完成财务会计实训环节并不太难,难的是根据手工资料整理出适合电算化业务处理要求的初始化信息与档案资料。由于在单项实训项目中,学生已了解并熟悉了初始化过程中要求的基础信息档案有哪些,需要什么样的数据结构等,学生基本能够对照教材和指导资料,运用手工业务资料整理出账套信息和基础档案信息,不完善之处经过老师点拨,大部分同学能够进一步完善资料,直到全部完成手工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学生只有通过该环节的实务操作,才能在后面的电算化业务处理中深度理解信息标准化和完善相应业务处理规则的意义与重要性。

2.电算化系统初始设置

经过对手工业务资料的初始化整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行电算化初始设置。由于商品化软件具有通用性特点,为使通用软件适合各单位的业务性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个性化要求,需要进行系统初始化。系统初始化工作就是将第一步完成的企业基础信息、岗位分工、编码方案、档案资料、处理规则等信息录入系统,为后面的日常业务处理作好基础准备。当学生从手工实训转入电算化实训环节,很快就发现了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这就是系统初始化设置需要完成的任务。如科目体系必须完整而规范,需要使用的会计科目不能再像手工环境下可以随时增加和使用,而必须在初始化时就进行设置,尤其是需要进行辅助核算的科目;初次使用总账模块,必须将科目的初始余额录入后才能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凭证编制时使用的科目必须是最明细级科目,部门、人员及存货等档案资料也需要代码化处理等。学生只有正确完成该步骤的工作任务,才能在其后的日常业务处理中得心应手。如果初始化设置未设置到位或设置有误,将会给相关模块与相应业务的处理带来障碍。例如,未进行客户档案设置就会在使用有“客户往来”辅助核算要求的科目时找不到具体客户,不指定出纳科目就无法进行出纳签字等。很多学生在实训后的总结中均提到了系统初始化不到位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3.日常、期末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编制

在财务会计实训环节,我们在模拟企业的当月业务资料中设计了约90多项经济业务,要求学生掌握较全面的会计实务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这一环节进行凭证编制、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完成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在电算化实训环节,重新对该企业的当月业务运用财务软件各模块进行电算化处理,完成单据与业务处理、凭证填制、凭证审核、出纳签字、记账、账簿查询、银行对账到会计报表编制的全过程。由于在电算化处理中启用了总账、固定资产、职工薪酬管理、供应链模块等子系统,学生需要熟悉系统集成使用时的业务处理流程。如采购入库业务,如果已收到采购发票而未付款,其业务处理流程如下:(1)在采购模块填制与审核采购专用发票;(2)在采购模块填制采购入库单;(3)在库存模块审核采购入库单;(4)在采购模块对已审核采购专用发票和采购入库单进行采购结算,确认入库单成本;(5)在核算模块对采购入库单进行单据记账,再次确认入库成本;(6)在核算模块进行供应商往来制单(发票制单),生成应付凭证;(7)在核算模块进行购销单据制单,生成入库凭证。这样的业务处理流程与手工业务处理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必须既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基本原理又熟悉电算化业务处理规则与操作流程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电算化日常与期末业务的处理。

(三)实训总结

前两个环节的实训任务完成后,学生进入实训总结阶段。及时进行总结,是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很多同学一开始对写作实训总结非常抵触,觉得无话可说。但经过老师辅导与提示,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总结与反思整个实训过程的收获、不足、经验、教训等,有些同学还对今后怎么办进行了思考。经验和教训是人生的宝贵财富,通过及时总结,既能巩固学习效果,又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更高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钻研精神。

三、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总结

(一)实训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改革中,我们使用的是同一套业务资料,保证了实训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财务会计实训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各类经济业务的手工账务处理能力和会计报表编制技能,而到了会计电算化实训环节,学生就必须适应从手工环境到电算化环境的转变,经历甩账过程,即指从手工会计数据处理方式正式转为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方式,该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业务处理的能力。这样的联合实训,使学生全程参与会计业务两种处理手段的对接过程,深度理解处理手段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处理方式的变化与要求,直观体验手工业务处理与电算化业务处理的联系与区别。如电算化处理要求操作员、会计科目、客户与供应商等必须代码化,初始化设置的准确与完整是开展日常业务处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凭证的修改不能再使用划线更正法等。另外,有些业务的处理顺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在使用固定资产模块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必须先在该模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才能进行固定资产减少业务的处理,而且学生很自然就明白了会计业务要实现电算化处理,必须对手工资料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代码化处理才能顺利进行。这样,既能训练学生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力,又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技巧。而像以前两门课程使用不同的资料进行单独实习,就达不到如此的教学效果,因为对不同企业资料进行独立的手工与电算化处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现得不充分,实训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不容易对二者之异同产生具体而深刻的认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联合实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基本原理和业务处理方法,又必须非常熟悉财务软件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会计电算化其实质是以财务软件来处理会计业务,在业务上与手工会计处理并没有实质的不同。如果教师不熟悉手工业务处理方法,自然无法透彻理解电算化相关理论与实务,也就不能深刻认识二者的异同。在电算化业务处理实训环节,学生可能会犯各种各样的操作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错误能够了然于心,并能及时予以解答与提示。如果教师对财务软件原理与操作技巧掌握不到位就很难保证联合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由于会计准则和财务软件均会不断更新,教师必须随时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新准则和新版本财务软件首先进行学习,做一个常态的专业领跑者。通过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改革,同学们普遍感觉得到了一次非常有益的专业技能训练,对以前所学知识是一次全面的梳理与应用。虽然将手工会计处理和电算化处理进行联合实训教学既需要占用更多的时间,也需要教师们的密切配合和精心准备,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与认可,学生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操作技能方面均获得了提升,这样的改革实践对于培养勇于创新、善于总结、长于应用的技能型人才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作者:李霞林 张晓红 王国清 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覃志伟.会计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2):78-79.

[2]曹献雨.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探析[J].商业会计,2012,(17):124-125.

[3]张荣.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08,(10):61-62.

企业实训总结范文4

实训周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专业技能教学的有机延伸,是提高学生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实训周为例,从实训周教学的概述、具体实施过程及经验总结三个方面介绍了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实训周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物业管理实务;实训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实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真正意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氛围下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校可积极开展实训周教学。

1实训周教学的概述

实训周教学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模式。实训周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有效途径。实训周是在课程内容构建、考核机制、组织管理模式三方面按企业岗位需求和管理模式而开创的全新的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进入了职业人的角色,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物业管理实务》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操作性特别强的课程。通过实训周教学,让学生加深对物业服务企业岗位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缩小与企业实际需要的差距。

2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实训周具体实施过程

根据学校教学课程安排,2015年12月安排2014级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到无锡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物业实训,以期提高学生对物业服务企业岗位认识,培养学生实操技能和职业素养。

2.1前期准备

2.1.1实训场地的选择

实训场地的选择是否恰当,对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实训企业可以加深学生对物业服务行业的认识,并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意愿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以前实训单位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实训体验不够理想,为提升实训效果,通过学校和教研室共同努力,本次选择具有较大规模和品牌的万科物业作为实训场地,本次实训地点为无锡万科魅力之城一期。

2.1.2实训内容的确定

根据物业管理实务教学内容和实训场地实际管理情况,确定了实训教学的岗位:物业保安、客服、绿化保洁和租售中心。在岗位确定的基础上,提炼了典型工作任务:物业费的收缴、投诉处理、治安安全管理、车辆管理、保洁绿化养护、物业综合经营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为实训周教学内容,并将这些教学内容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在一周的教学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2.2具体实训过程

2.2.1全程参与,以企业标准来要求学生

按照企业管理来管理学生,熟悉专业岗位的操作流程及要求。比如万科对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制服平整、佩戴工牌正确、发型得体、三米微笑、主动招呼等等,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工作制度安排和工作要求,体会职业规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2.2“一对一”企业师傅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操作技能

每组学生配备一位实训指导老师,结合企业指导教师每天工作内容实际,对学生进行边工作边指导。比如在处理客户诉求,首先接受客户投拆,再将客户诉求分类(客户咨询、客户报事、客户意见/建议、客户投诉);接着有针对性处理问题,要站在客户角度,尽最大可能解决客户合理的实际问题;要求30分钟快速响应。在此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也全程进行观察指导,并在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实践技能。

2.2.3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有效提高实训效果

实训周考核采用表现、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考核采用百分制,并转化为等第制。实训周结束后,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和展示评价方式进行,每位同学要完成物业管理实训周任务记录表和实训周小结,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校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小组成员互评、自我评定、展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评定学生的成绩。

3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实训周教学模式的总结

(1)收获:向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学习,努力规划职业生涯。一周实训,师生走出教室,进入真实的职场,真正感受到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提升了职业素养;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对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充满了希望。

(2)不足:实训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一周实训周时间不够充裕,学生对每个岗位了解不够深入,刚熟悉新岗位,又要轮换至下一个岗位。同时到企业实训具体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应该结合教学计划和企业实际来确定时间,尽力做到双赢。比如:业主入住、装饰管理、双十一期间等等。

(3)建议及措施:①努力寻找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建立优秀实习基地。首先要挑选知名度高、有诚意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其次,企业接受学生的实训或实习,要有专职教师随访,帮助学生解决实训中的各种问题;最后,学校要及时听取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同时聘请企业专业人士来学校做专业讲座。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为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欠缺,应鼓励教师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挂职锻炼。同时还可以从物业服务企业引进技术、管理人员,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作者:赵明 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卢子敏.高职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实境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2周物业管理实训活动为例[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3(8):64~65.

[2]彭后生.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研究-以“物业管理情景教学室”为例[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4(4):64~65.

企业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市场营销

一、背景概述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2019年7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1]。同时,全国各地区政府要深化产教融合,在本地区发展中,将教育、人才、产业等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有机衔接和促动,以此推动本地区的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侧结构相融合,将产业转型升级到产业创新发展的轨道上来。所以,为了能够振兴地区发展,培养新型人才,就需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从而一面拉动经济增长,一面促进人才发展。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征,通过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产教协同育人的同时,强化校企合作的服务能力。尤其是自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来,互联网迅猛发展,更多产业需要新兴产业的支持与推动,而企业自身寻求理论支持的能力有限,所以,更需要高职院校能够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将技术知识与能力知识进行转化。根据市场营销的新发展模式,通过校企通力合作,将新营销模式与数字营销理论融入到企业发展和教学中来。利用学院能研究、能分析、能推广的优势,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把数据发展思路对接到产业进程中来,对生产企业在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经营、销售服务、运输物流等各环节产业链运作,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2]。

二、目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论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起步较晚,目前没有形成权威理论成果,所以,仍然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总结目前研究内容共有三方面:一是目前涉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概念就等同于“校企合作”;二是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扮演设计范围很广,欧美日等国家,在这方面表现较突出;三是在此问题中,关于强化政府推动企业与学校两个主体结合的研究比较多。其实,目前大部分理论仍然坚持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是多元利益共同者协同控制的。尽管不同利益的相关者在合作中都有各自的诉求点,但是都是共同体现在高职教育培养中的[3]。其根本原因在于在现实中,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仍停留在比较初浅的层次。比如,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多年,企业方为学校提供学生的实习实训岗位,同时,高校为企业储备相应人才。然而,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仍然是以自身需求为主,并没有体现出真正的协同育人理念,也没有从企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因而所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往往未能基于行业现状,以致发生了偏离。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比较看重利益,对于很多重要的真实岗位,在实训实习过程中校方师生也都没有涉及过,所以很难感受到行业发展的真实状况,因此,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出现一些偏离。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管理就是寻求彼此合作中的契合点,将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真正地加以融合。而且,目前全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深化产教融合,拉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都做出了积极响应,促进了企业、学院以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为中心,立足学校特色,推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设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产教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4]。

三、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意义

目前各行各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基于行业的要求,教育的改革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市场营销服务的零售业、制造业、互联网等行业,其发展就成为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5]。只有产业与教学相融合,才能够使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要求,为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合地区发展目标,增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能力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对于产教融合的政策指导,推动地区产业的向前发展,要通过研究分析本地区的发展目标,结合地区发展情况,通过校企合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在产教协同育人的同时,强化校企合作的服务能力。具体体现为:一是通过校企实习实训合作,带动企业方进入到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规划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等环节中来,设计仿真生产、销售、推广等操作环境的任务型培养模式。二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实践探索。以企业订单为依据,完成实训教学、生产服务、技术研发等工作项目。强化校企合作服务能力,凭借大数据信息分析手段,依托市场分析镜化技术,设计出一系列专业化、市场化、精细化的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市场互动,对接地方的产业,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咨询、分析、策划等服务[6]。三是加强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理论研究向产业应用的转化,在企业、学校、服务产业中形成提炼、对接、转化的过程,提高行业发展、产业转型的速度。四是校企共制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出符合行业、市场、企业需求的人才,校企必须要真诚合作、彼此互通。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要参与进来,一起研究探讨,真正地体现协同育人的理念;在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企业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在职业技能、生产服务、道德素养等方面都要有体现,制定出符合当前市场与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7]。五是校企师资共建,打造校企师资双向流通机制。高职师资队伍应主要体现双师型特点。要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也可以到学校中参与学习培训、实践教学、讲座、论坛等一系列活动。而且,企业要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场所,使学校的实训教学与实践活动在企业中开展,真正地从实践中学习,提升自身实操能力。

五、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方向

(一)做好校园职业精神培养。为了更好地发扬营销职业精神,通过提倡工匠精神,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开展生产实践体验,打造“爱劳动、能吃苦、讲诚信、有创新”的校园营销职业人的氛围[8]。

(二)做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以职业技能为教育核心,让企入教,引企育人。通过加强校企联合培养、联合招生,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等途径,促进专业与技术岗位有机衔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引导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前沿课程的开发、职业技能的教学设计、顶岗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环节中来。

(三)做好生产性实习实训。完善专业实训制度,实现校企共享资源优势,校企通力合作,打造本地区行业内集先进的实训教学条件、顶岗实习、策划技术服务、市场分析与开发、企业经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一是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提高企业产能;二是强化学生岗前技能掌握、职业素质提高、创业能力塑造等;三是完善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教师职业素质提高等。通过以上方面的内容实现,做好校企合作的生产实习实训工作[9]。

(四)对接产业服务。通过与更多企业的合作,树立市场营销先进理念,凭借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利用大数据分析,开展企业行业状况研究、产品研究、用户镜像研究、品牌形象研究、顾客满意度研究、媒体研究等,为地区行业发展、产业转型、企业定位做精准服务。

(五)将校企合作经验、成果进行转化。将校企合作生产实训中总结的市场反馈信息、职业技能标准、现代化生产操作流程、质量控制手段等加以完善,推广到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中去,实现校企共赢。同时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形式,将合作成果转化为增值服务,为第三方企业、地区产业提供供需对接,引导企业市场精准发展。

六、开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思路

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师整体水平,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学习和借鉴先进企业理念与技术,为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带动学生、学院、企业与社会,互融互利,共赢发展。

(一)学生培养方面。学生培养要研究如何做好校园职业精神培养。通过市场调研,总结职业人的素质与要求,并以此提倡工匠精神,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模拟生产实践场景,营造“能动手、能耐劳、爱岗和敬业”的校园职业氛围。

(二)学校建设方面。学校建设要研究如何做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通过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引企入教,引企育人,将市场、需求带入学校。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联合招生,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等途径,促进专业与技术岗位有机衔接,深入探讨如何开展生产与实习实训工作。通过完善实训机制,发挥校企共享资源优势,打造集教学实训、生产实训、服务实训、研发实训、管理实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一是要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提高企业产能;二是要强化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掌握,职业素质标准的提高,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三是要完善学院生产实践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操素质能力等内容。通过以上的这些内容实现,将校企合作的生产型实习实训工作做好。

(三)校企合作方面。校企合作要研究如何将校企合作经验、成果进行转化。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经验积累,需要进行总结与提炼。在校企合作与生产实训中,这些都能反馈出来。学校集中力量进行提炼与总结,将市场需求信息、职业技能标准、现代化生产操作流程、质量控制手段等加以完善并融入到学校教学和企业经营中去,实现校企共赢。同时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形式,将合作成果转化为增值服务,为第三方企业、地区产业提供供需对接,引导企业市场精准发展。

企业实训总结范文6

校企“双主体”是指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体的双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生活。学生通过上岗学习,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和工作流程,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同时,根据企业需要,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一切实践活动,边学习,边实践。学校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它是一种学生全面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突出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整合能力的教学模式。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主体是指事物的属性、关系、运动变化的承担者和载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与客体通常作为相对应的范畴来考虑,相当于客体来讲,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从教育领域来讲,主体,通常是指学生和教师。本文探讨的“双主体”课程教学模式,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师生双主体概念,也不同于宏观办学层面上的双主体含义,而是微观教学活动中企业经营、教师教学的“双主体”,即通过真实的企业经营来教学,通过学生的实训来经营。

二、市场营销课程与校园超市合作实施双主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学校在校园内投资建设了一个近三百平米营业面积的校园超市,并引进广州市知名连锁经营企业广州市8字连锁店有限公司入驻独立经营,对超市实施规范化的连锁店管理,承担我校电子商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

(一)实训形式的确定

学生的实训形式分为三种:岗前培训、上岗见习、顶岗实习。岗前培训主要是在专业指导老师(兼职副店长)的协调下,由企业经营方安排有经验的超市管理者对即将参加超市见习和实训的学生就经理(店长)、理货员、促销员、防损员、收银员及其他服务人员等岗位进行短期的业务培训,并组织以上人员到本企业的其他大型超市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为见习和顶岗实训打好基础。每次培训和现场观摩的学生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上岗见习主要是由校园实训超市的每一个正式员工分别带领1~3名学生上岗工作,正式员工指导安排学生了解和操作本岗位的工作流程。顶岗实习主要是按照校园实训超市的管理规章制度,接受部门管理人员和超市经理(店长)的管理,服从指导教师的训练安排,以正式员工的身份轮换制上岗履行职责,完成本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因是顶岗实习,经营方需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支付工资)。顶岗实训的人数由店长和实训指导老师根据每天运营繁忙的高低谷合理安排,建议正式员工与实训学生交叉安排上班班次,即每个运营班次中正式员工与实训学生人数各占一半,或顶岗实训组学生和正式员工交替上班(具体安排双方协商确定)。这样既能最大程度保障超市的正常运营,又能兼顾实训学生的顶岗实训。

(二)实训过程的设计

为了更好的实现校园超市实训平台功能,让同学们在校园超市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各专业学生将逐步完成相应形式的实训要求,具体实施依据如下(以本学期会计电算化专业《市场营销实务》36学时课程为例):

1.岗前培训

为更好地为学生实训做准备,岗前培训形式将围绕学生校园实训超市的实训内容展开,并融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培训形式以多媒体录像展示(已录制校园超市后台软件公司培训录像、8字连锁超市运营培训共近30小时录像视频)实训指导教师讲解、市场营销实训网站学习为主。该学习形式与学生上岗见习同时进行,充分做到边学边练。

2.上岗见习

考虑到既不影响校园实训超市正常运营,又能不影响学生本学期其他课程的学习前提下,经过与超市协商,拟采取学生轮班、轮岗见习的形式安排会计电算化专业1-4班(208人)从第2周开始(第1周为准备过度期间)至第15周(17-18周为学生考前复习周,实训停止)安排学生进入超市上岗见习,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学分要求《市场营销实务》的校园实训超市实训占总体课程内容的一半比例(18学时)折算成时间为:18×45分钟/学时=13.5小时。因此每名上岗见习学生将以实训小组为单位,进入实训超市为期一周的轮班、轮岗实训教学任务。每天工作3小时,累计5天。(2)轮岗安排学生在校园实训超市进行的上岗见习是一个阶段性的技能实训,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实训的技能要求,采取停课2周集中实训的形式不仅影响该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进程,既不能保证学生的实训质量又会影响超市正常运营,因此考虑在不停课的情况下,学生采取分组轮班轮岗的形式进驻校园超市实训,每个学生要求实训时间为《市场营销实务》课程总学时的一半,折算成15小时。根据2010级会计专业学生人数和校园实训超市每天所能容纳的合理限度,将学生分成39个实训小组和一个管理团队12人,每组5人。按照上午、下午、晚上三班倒的原则实行轮班、轮岗见习。(3)管理机构校园超市实训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将从2010级会计专业各个班级中均等产生,任期半年(系里发放聘书)。

3.顶岗实习

在上岗见习过程中,超市、实训指导教师、学生管理团队将会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实习考核评价,计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实训成绩,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会根据自愿的原则,下个学期接受报名。为校园超市提供有偿的顶岗实习或负责兼职的校园超市管理工作。

(三)实训内容的安排

本次实训为《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实训部分。

(四)实训效果的评价

校园超市学生实训的考核采用考勤、录像、总结、报告、超市评价等“五维度”的考核评价方法。考核为百分制:其中考勤为20分,完成实训录像30分,汇报总结30分,实习报告10分,超市评价10分。

1.考勤

缺勤一次扣10分,并且按旷课4节处理;迟到每次扣5分;一周实习出现2次缺勤或3次迟到/早退,直接为不及格。

2.实训录像

每名学生在实习周内必须完成三个录像内容:导购视频(个人完成不超过2分钟)、收银视频(个人完成不超过2分钟)、指定超市内某品牌某商品的促销宣传或广告策划,并录制视频(小组或个人均可不超过5分钟)。

3.汇报总结

每名学生结合上述上岗见习内容撰写上岗见结;以小组为单位,制做实训PPT总结小组完成情况,播放前期制作的实训视频,实训指导教师、系里其它教师参加考核评价给予最终得分。奖励措施:校园实训超市经过最终的评价,将评出若干优秀实习生数名(人数不限),一旦实训考核成绩达到优秀等级,将由经贸系颁发“优秀收银员”,“优秀理货员”、“超市服务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以日志形式撰写,详细记录每天实习所学到的知识、完成的工作、掌握的技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对超市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等。

5.超市评价

超市内每名正式员工作作为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最终对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表现、工作质量给予考核评价。

三、生产性实训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课程改革中“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

必须建立以教学企业为依托,完善的校企“双主体”生产性课程教学模式,学校提供场地、设备资金保障,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学生安排实训岗位,岗前培训,互利双赢。

(二)学生参与课程实训热情不高的问题

必须完善现有的实训机制,深入探讨现有的“传-帮-带”教学模式,设置分级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制定轮班轮岗的课程实训安排,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对学生合理分组,最大限度降低对其他课程影响;课程考核采用“五维度”的过程性考评机制,注重能力培养;对学生顶岗阶段给予适当补助和薪酬,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

(三)课程配套的教材、实训师资少的问题

改革的有效保障是制度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撰写面向企业生产工序课程的实训教材。要制定教师参与教学企业实训、指导的管理机制和分配办法。对于教师参与实训教学给予充分认可,不断推动生产性实训课程改革的开发。

(四)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停课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问题

企业实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外贸英文制单;教学改革;商务英语;进出口贸易

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与国外之间的经济交易增多。这一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交易规则,英文货单,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我国多个省市以外贸为主,需要人员具有极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并且要不断的进行英文写作和英文交流。高校作为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要将培养学生的外贸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商务英语特点和学生的职业潜能作为教学目标,进而提高我国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1《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外贸英文制单是竞技类和商务英语类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课程的难度不高,但是课程的重要性较高,且涉及的内容广泛。目前,这一课程的教学存在滞后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发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具有必要性。外贸英文制单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教学方法、学生素质和教学设备三个方面。

1.1教学方法方面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基本的问题,由于对外贸英文制单实践的忽视。导致专业人员毕业后一些细节上的操作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是基础课程教学加上实训教学,并且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远大于实践课程的时间,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学生所参与的实训也与实际工作中存在差异,更新慢,内容重复,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差,系列的问题影响了专业的教学效果。

1.2学生素质方面

学生素质存在较大差距,面对不同种类的单证,学生的填写能力将存在差距,在变换格式的同时,将导致一些学生的单据填写问题体现出来,忽视单据的个性差异以及多样化特征将影响学生的单据填写效果。这要求教师善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是完成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当然也是学生职业能力中重要的一部分。

1.3教学设备落后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多个专业开始引入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外贸英文专业中,由于单据填写主要采用传统手段,教师擅长采用教授传统的方法,这使得多媒体等电子设备的引入落后。对电子单据的填写能力差是学生的主要特点之一。模拟软件是当下外贸单据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学生的能力有限,计算机打字速度较差,英语基础也较差,直接影响了其单据填写。为了弥补这一问题,还需要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高校在学科衔接上存在问题,在外贸英语制单课程中刻意去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不现实的。

2《外贸英文制单》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是由实践体系是由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校内综合仿真模拟实训与校外短期实习与校企合作实习构成。

2.1课内单项能力仿真模拟实训

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应大量增加实训课程,减少基础课程教学,并且时间基础课程与实训课程教学的结合。并且帮助学生梳理制单过程,其中包括审单、制单、交单和归档等工序。课程体系的建立套从方针模拟实训的程序化入手,设置相应的工作情景。不仅重视单向能力的培养,还要保证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出问题,准确而完整的完成外贸制单过程,增强课程实践。校内单向能力仿真模拟实训是课程构建的基础,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前提。

2.2校内综合仿真模拟实训

校内综合仿真模拟实训是对单项实训的深化,是要求学生对不同付款方式下的单据整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付款方式已经增加,包括电汇、信用证或者托收等方式,电汇和托收方式主要应通过合同缮制全套单据。而信用证是一种特殊的付款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是通过信用证的信缮制整套单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不将同国家在贸易交易中所使用的交易方式作为参照,这一参照不需要背诵,但是需要学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熟练掌握,尽量减少资查阅的时间,提高其制单能力和准确性。

2.3校外短期实习与校企合作

仅靠校内合作无法满足课程教学需求,要通过短暂的校外实习来进行补充,如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校外实习,尽量与发展前沿的企业合作,为学生争取到工作岗位,并且获得企业培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通过几个学期的串联可以保证学生的制单能力。对外贸单证的缮制和操作进行实际操作,打破以往课堂束缚,使教学延伸到课外以及企业,在具体是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制单能力,保证其职业能力的提高。

3《外贸英文制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3.1加强实训效果

在外贸英文制单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提高教学效果。为了保证这一点,学校应加强实训,注重实训效果。首先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并且要具体外贸制单操作能力,深入企业,对企业需求具有深入的了解,在企业挂职或者有过工作经验的教师应成为学校聘请的对象。另外,教师还可以向行业兼职教师学习,提高其实践指导能力,拓展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完善的实训过程。在完善校内仿真实训室功能的同时,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之间合作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不仅可以为企业输送人才,还能够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课改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教学难度,加大新课改的执行力度,保证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师作为实训和基础课程的指导者,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起到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和对教学实训的串联作用。制单过程中,教师应秉承专业的素养。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喜好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有条件下完成外贸英文单据的填写,完成教学改革过程。合理的设置外贸交易场景,完成单据细节的填写。

3.2加强制单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对于外贸英文制单课程而言,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特点,为此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制单课程理论的强化以及其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实践内容,并且要在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中渗透实践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工作目标,激发其学习兴趣。讲解所涉及的所有英文单据的填写方法,使用方法,尤其是细节上的讲解。包括填写规则,填写变化等,从根本上促进教学实践的进行。其理论教学过程中,依然要重视,扎实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效果,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方法。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善于打开局面,合理化教学内容和顺序设置,并且促进教学执行过程。打破传统教学束缚,正确理解教学过程,并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理解。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注重教材实用性的发挥,始终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3.3革新教学方法

目前,多媒体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英语,外贸英语制单课程开发也要改变传统的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高。在教学中,还应采用具体的案例分析法,注重启发学生和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如在模拟法教学中,学生被赋予不同角色,针对外贸英文制单的特点,进行真实环境的工作操作,这一教学过程的完成较大的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这一课程的实践性,以真实的工作环境模拟为基础,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模拟进出口方的任何一方,两两配合,完成实践操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英文函电应用能力得以提高,并且相互之间可以通过角色切换来使学生掌握专业细节,尤其是对于外贸英文这一具有复杂性特点的教学课程而言,角色切换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在教师在实训过程中要充当指导角色,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纠正学生在方法和内容上从错误,提高方针实践课的效果。保证学生日后职业能力的提高,以便于从各个角度去提高其实践能力。具体上可以采用的方法如下。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对于熟练掌握的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并且侧重于制单流程和制单细节,深化其对专业知识和实践的理解。由学生来介绍行业背景也可以帮助其记忆,使学生积极的进入教学过程,保证课堂效率的提高。此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归纳,由于学生对于复杂的内容记忆能力差,客户由教师进行引导,将知识进行全面的归纳,使学生了解信函和制单过程的惯用语言,给予学生固定思维的同时,提醒学生大量阅读信函,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讨论中使所有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这一过程中还能应具有针对性,讨论后形成报告。总之,总结归纳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大亮点,以往都是教师主动总结,忽视了学生自主总结对其知识内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4总结

外贸制单课程这一简单且重要的课程需要教学中注意教学细节,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专业的能力,增加实践时间和效率。就目前的教学方法而言,需要进一步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文章对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很多学生毕业后专业能力差,企业又不愿意从头培养学生,这就造成了教学问题的存在,加强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校内实训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一过程虽然强调多年,但是真正的实现效果几乎没有,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求,对学校毕业生的支持较少。学校在教学中忽视实践教学,使学生无法完成企业要求的基本工作,制单能力差,英语基础差,这是导致专业发展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为此,还需要教师以及所有专业教学人员不断的思考,采用合理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缩短,进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宝良.外贸制单[J].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

[2]郭晓晶.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

[3]黄茜.浅析《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09,(28).

企业实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ERP;会计;实训系统

引言

本文以某院校会计专业为背景,将ERP系统中的财务模块引入到会计专业,并设计了一个模拟会计操作实训系统,实现了题库的设计导入、学生实训平台、实训结果分析以及教师的后台管理等功能。

一、会计实训系统对于院校的意义

市面上常见的ERP软件有很多种,如国外的SAP、ORACLE和国内的用友和金蝶等。各个公司的软件各有各的特点。本文所涉及的ERP软件为用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U8系列”产品软件。用友ERP-U8是一款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软件。财务核算工作是一个企业的基础,随着信息化在各行各业不断深入,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对每个财会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门技能。许多院校为了培养与企业用人相匹配的人才,有关企业管理、财会管理专业等也引入了ERP-U8系统。但目前院校考核仍以考试形式为主,教师如何去判断学生是否能熟练应用ERP系统中的模块,成了教师的难题。由于企业设计ERP软件的本身并不会考虑到学校实验教学的需求,所以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发现需要设计一个新的系统来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实验教学的要求,结合相关技术,设计了一套专门针对院校的实训系统。用友ERP-U8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也比较注重实践教学。据不完全统计和调查,上海高校中已开设这门课程的院校大约26所。目前高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多以用友ERP-U8管理软件为蓝本。上海市委所举办的“星光计划”比赛也选用用友ERP-U8作为会计专业比赛项目。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师而言,更需要提前开设这门课程,让学生了解ERP-U8系统。但是由于使用U8系统较复杂,在实训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而使学生操作的实验无法继续,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师和学生。如果能设计一套专门针对院校的实训系统可解决这些问题。

二、会计实训系统的设计研究思路

作为教学应用软件,本系统主要是为满足教学需求所设计的。为满足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同使用要求,系统对登录账号进行权限控制,通过权限分级,实现教师与学生不同页面的跳转。对于学生端而言,提供了六个方面的主要功能,分别是:实训、提交评分、成绩查询、课程安排、个人小结和个人资料。通过这六个功能,学生可以实现对课程的自主学习以及对学习进度的自我掌控。而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于课程的安排进行管理,因此提供了以下五个方面功能,分别为:阶段管理、状态查询、成绩查询、实训教学分析总结和导出学生实训报告。通过对老师以及学生的功能分离,页面布局可以针对用户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布局,从而简化用户对于应用软件的操作适应性,可以更快掌握使用。

(一)会计实训系统功能分析

通过对教学需求的分析,本文设计了模拟会计操作实训系统的功能。模拟会计操作实训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大类:

1.登录和权限控制

本会计操作实训系统是为教育机构的实训课程量身定制的。在一般院校中,学院的领导是作为高层管理者,统筹、分派任务给下级员工,管理规划院校的工作计划。他们是整个系统的管理者,分派低级权限,指定工作内容,规范系统。实训系统中拥有中间权限的账号分别为教师、题库编辑员、管理员这三类。教师作为课程的主导者,拥有查看学生信息以及成绩的权限,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程进度,提高教学质量。题库编辑员拥有对整个系统题库的编辑权限,充实题库以及对题库整理、修订,完善学习目的。管理员则是对部分权限进行管理、分发,拥有部分管理者的功能。学生,是数量最多也是权限最低的一类账号,他们也是本会计实训系统的核心。学生只有使用本系统进行学习,以及查看自身个人信息的权限。通过将权限分成三个级别、五种类别,可以使每个用户各司其职,可以减少对系统的危害以及对信息的分层管理。在登录和权限控制中,将细分为登录入口、登录设置、学生登录后工作桌面、教师登录后工作桌面、题目制作、教师登录后工作桌面以及管理员登录后工作桌面。(1)登录入口是用户看到的一个界面,也是最简单的一个界面,通过输入账号和密码即可登录系统,后端则接收用户输入,识别用户的不同权限跳转不同页面。(2)登录设置是管理用户在登录首页时能看到的具有相关功能模块的子菜单,通过操作打开人员定义-组织机构定义,选中用户即可对用户登录后首页进行维护。(3)学生登录后的工作桌面是在原学生登录后工作桌面的基础上进行添加修改,同时对页面美化设计。

2.学生实训客户端

学生实训客户端主要包括六方面,分别是:实训、提交评分、成绩查询、课程安排、个人小结和个人资料,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1)实训:学生登录进入实训答题后,按照设定阶段逻辑的题目顺序,开始答题,在U8软件(表单形式的在本系统上答题),按阶段进行,直至实训完成,进行提交。当学生因各种原因中断实训时,系统记录中断时间,继续实训时系统会自动将时间记录并从倒计时中扣除中断时间。(2)提交评分:学生提交答案、评分以后,系统会先从数据文件中提取数据到系统数据库,然后评分。(3)成绩查询:登录用户可以查询本人的阶段总成绩、教师评价、题目得分等成绩信息,并可导出Word、Excel、PDF格式报告。

3.实训教师管理主界面

实训教师管理主界面分为五方面:阶段管理、状态查询、成绩查询、实训教学分析总结和导出学生实训报告。对学生实训进行阶段管理,比如查询分数、退回重做等阶段;能查看学生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的阶段状态;查看学生已提交评分的阶段各题目的分值及得分;查看班级实训教学总结相关信息和对实训阶段编号、名称等基本信息、逻辑顺序和时间限制等进行定义。

4.题库管理

实训题目制作包括七方面:阶段/题库定义、题目定义、评分标准、关键表定义、课程定义、账套分配和题库参数定义,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1)阶段/题库定义:定义题库/阶段相关信息,阶段定义主要包括编号、名称、计时、对应用友表、标准覆盖及路径、上一阶段及路径、阶段说明等;题库定义主要包括编号、名称、标准覆盖及路径、阶段说明等。(2)题目定义:题库制作内容包括每个阶段包括多个题目(阶段和题目可以自定义);题库包括多种题目:填写表格,需要填写表格,并保存审核和U8类题目,直接在U8上操作。题目顺序可进行排序。(3)评分标准:对该题的评分标准,设计的数据库表格是什么,应该评多少分。与标准答案库做关联。题库的制作是开放性的,可以自行编写题库的标准答案的评分逻辑,也可通过文件直接导入评分标准,可导入文档包括Excel文档,XML文件。

5.管理人员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四方面:组织结构定义、系统清理、系统设置和人员设置。(1)组织结构定义:打开组织机构定义,选中用户,即可对用户登录后首页进行维护。组织机构数可以逐层展开,最末一层列出该班级/部门下的所有人员;新增和修改人员资料;修改人员所拥有的角色,每个角色可以定义相关的权限;维护部门信息。(2)系统清理:需要对一段时间范围内的系统用户、U8账套进行清理。(3)系统设置:1)u8登录设置:登录u8的账套、路径、用户等设置;2)恢复备份数据:启用备份数据。(4)人员设置:1)角色定义:实训题库开发人员、实训系统管理人员、实训指导教师以及实训学生等;2)角色和功能绑定:建立功能和角色的对应关系;3)人员管理:添加及修改人员并于角色绑定;4)密码管理:添加及修改登录密码。

(二)会计实训系统总体设计研究

本系统由题库开发、后台管理、学生实训过程以及实训效果分析四大部分组成。其中,题库开发指的是将开发完成的题库,安排到实训课程中,让学生进行实训;后台管理可以分配好每个学生的实训账套,让学生开始实训;学生实训过程模块中,学生按教师分配的题目进行操作,操作完成点击提交后,系统按题库评分逻辑进行自动评分;实训分析指的是将学生实训的结果做一份分析资料,教师可以从后台进行导出查看。会计实训系统主要分为四个模块:题库开发、后台管理、学生实训过程以及实训效果。

1.题库开发设计

题库开发是常设性考试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系统用户为了提高考试质量,保证考试的公正和公平进行建立题库。建设一个题库,从设计到完成,历经命题、测试、编程、入库等一系列步骤,人财物的投入都是很大的,假如建设的题库质量不是很高,适用性也不强的话,可能会造成考试质量的下降和失控。所以要重视建设题库。本系统题库开发的总体设计图,分为四部分:题库参数定义、关键表定义、题库/阶段定义和题目定义。

2.后台管理

系统的后台管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课程定义、账套管理和系统清理。系统清理又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释放账套,系统分配每个学生一个账套进行操作学习,由于账套的文件大小较大,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影响电脑的操作速度以及电脑的空间,所以教师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去进行清理;另一部分是清除用户,每一学期的学生不一样,如果说这学期结束,那么这学期学生的信息备份好后,可以不用在服务器上保存,这个时候可以选择清除用户,这样更能节省服务器的空间,会使实训的更畅通。

3.学生实训过程设计

学生实训过程流程图主要由以下7部分组成:课程定义、实训课程表、实训选择、实训题板、学生小结、阶段评分报告及个人资料组成。学生根据后台设置的课程定义进行实训选择,选择好实训后,界面中出现实训题板,其中题板中包含了学生所需要操作的题目,操作完成所有的题目后,学生根据今天的课程写实验小结,点击提交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并进行分析。个人资料指的是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登录信息,并且可以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

4.实训效果分析

实训分析界面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阶段管理、实训教学分析总结、学生状态查询、成绩查询及导出学生实训报告。阶段管理主要显示学生提交的阶段以及该阶段的分数;实训教学分析总结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学生成绩分布、阶段成绩分析及题目正确率分析;学生状态查询主要查看查看学生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的阶段状态;成绩查询查看学生已提交评分的阶段各题目的分值及得分;导出学生实验报告可查询学生信息、实训信息和得分等信息。

三、会计实训系统的实施效果

(一)教师层面

1.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教师而言,使用用友ERP-U8时,在给学生评分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系统中核对学生的操作过程,有些操作过程还无法返回检验,使得教师对于评分无从着手。通过使用本系统,系统有自动评分功能,教师可以很快查看学生的成绩并且知道学生错误在哪里,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失误进行点评。不仅节约了评分时间,还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点评。

2.解决教学课程安排

以前教师在使用ERP-U8软件时,只能开设一个实训课程,现在通过本系统教师可以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时开设多个实训课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切换完成不同的实训课程,满足了课堂、教学和练习的多方面需要。

3.制题

使用本系统,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来练习,也可以结合相关实验内容给学生做测试。只要想到有哪些题型想让学生练习,都可以通过软件录入功能,将题目制定出来,在客户端显示,给学生操作练习。

(二)学生层面

(1)对于学生来说,不再需要安装烦琐的软件环境,只需要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即可参加实训,给学生提供了灵活的选择,不论是在教室、寝室还是在家里,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训演练。(2)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低难度、中等难度和高难度的题目进行训练。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3)学生通过本系统,可以连贯性的将题目完成。而不像之前,总是做重复工作,只要有一题有问题,就无法操作下去,只能从头开始操作。通过本系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了很多重复劳动。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院校会计模拟实训系统进行研究,对于院校的会计专业如何进行实训一直是困扰着老师的一个难题。希望能通过我的研究能开发和实现本系统,真正解决老师的困扰。市面上会计专业的软件层出不穷,但是都没有真正考虑到院校这个特殊行业的需求,因此对于之后该系统的发展可能还需要有以下两方面研究:(1)本研究目前只适用于院校会计专业适用,只解决了部分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训难题,那么其他专业也一定存在这方面实训问题,后期可以将其他专业的实训软件进行嵌套研发,为各个专业研制出一套相关方案。(2)系统的功能方面较简单,可以根据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进行设计,开发一个平台,直接后台就可以对前台的界面进行修改和操作,方便学生和教师操作。

参考文献

[1]王新玲.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