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创新技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桥梁创新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桥梁创新技术

桥梁创新技术范文1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设计;设计理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社会和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随着道路桥梁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公众和社会对工程的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美观性也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我国在道路桥梁工程设计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对工程使用安全和质量带来直接影响,例如,一些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跳车、路基沉降、荷载裂缝等问题,对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对道路桥梁工程在设计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提升工程设计和建设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1道路桥梁工程设计对工程整体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举措。在工程整体建设中,工程设计是最关键、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成本、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对实现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对其给予高度重视[1]。

2当前道路桥梁工程在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协调性

当前,虽然道路桥梁设计对规范设计和功能需求具有较高的认识,但整体设计依然缺少良好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工程设计缺少良好的预见性,特别是对工程的承压强度和使用频率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工程在使用后出现无法满足交通需求和质量要求等情况;第二,工程设计缺少对自然环境的有效分析,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背景下,很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工程的实体结构带来直接影响,设计人员并没有考虑这方面因素,对工程的安全使用埋下一定的隐患。

2.2设计思路和理念陈旧

虽然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在建设设计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整体角度分析,设计依然缺乏科学性,总体设计水平不高,具体体现在:在很多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依然采用传统、老旧的设计方案,对新材料和新技术没有给予高度重视,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导致工程无法满足现代交通需求。

2.3不注重引入新材料和新技术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过分追求时尚和花哨,忽视环保性和经济性,对工程建设带来直接影响。同时,在生态社会理念背景下,设计人员对新型环保材料缺乏有效利用,在设计中依然以传统施工材料为主,不仅增加了工程的施工建设成本,也不利于道路桥梁工程的创新发展。

2.4注重美观而忽视实用性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形象外观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迎合公众的审美诉求,一些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中更加注重外形的美观与个性,忽视工程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导致道路桥梁虽然在外形方面具备现代气息,但在使用中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

3优化道路桥梁工程设计环节的相关对策分析

3.1注重设计的整体协调性

设计人员在开展道路桥梁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具备预见性,特别要重点关注工程的使用频率、承压强度及当地的交通需求,保证工程在建设竣工后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同时,设计人员要结合生态保护理念,在设计之前开展实地调查,分析当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对工程结构带来的影响,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数。

3.2更新设计理念

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公众对道路桥梁工程的美观性、质量及使用安全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首先,设计人员要更新自身的设计理念,在关注工程设计可靠性、安全性及科学性的同时,综合考虑工程扩展、后期维护、美观环保等因素。其次,设计方案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对工程的大致走向、使用安全、施工进度及建设成本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做好设计方案的复检工作,强调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最后,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设计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只有在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开展后续的建设工作。

3.3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设计环节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将避免施工裂缝作为设计的关键和核心。此外,设计人员还要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首先,在工程施工建设中,要保证设计数据的可靠精确,保证实际荷载和设计方案不出现矛盾或者不匹配的情况。其次,为了保证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高度契合。在设计之前,要明确建设施工的工序、质量要求,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主要力量,要想保证其使用质量和安全性,设计人员需要以细致、可靠及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尽量减少计算失误,提升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精确度[4]。

3.4注重引入新材料和新技术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工程建设领域无论是设备、技术还是工艺等方面,各种新研究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促进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因此,在道路桥梁设计环节,设计人员要注重引入新材料和新技术,在保留核心施工技术的同时,实现新技术与老技术的充分结合。首先,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规划中,要从成本角度合理引入新材料和新技术,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新技术与老技术的相互融合;其次,设计人员要从经济性、合理性、科学性及可行性的角度,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利用新技术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数和使用质量[5]。

3.5强调美观性与实用性的充分结合

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众不仅要求道路桥梁要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能和实用性,同时也对其美观性提出了要求,因此,设计人员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公众审美诉求,对工程的外观进行优化设计,重视其美观性及与周围建筑的协调性。同时,在充分考虑工程美观性的同时,还要将实用性和美观性充分结合起来,将安全和质量作为设计的核心理念融入方案中,便于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和拓展维修。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道路桥梁工程逐渐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工程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对道路桥梁的实用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对设计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高度重视,并且从成本、质量及使用安全等角度,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保证工程的持续性、可靠性及科学性,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何瑞玺.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隐患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7(24):152,154.

[2]张明.道路桥梁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探讨[J].青海交通科技,2017(1):94-96.

[3]刘秀丽,李江红,李静.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科技与企业,2013(5):44.

[4]高志萍,姜鑫.浅谈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22):54.

桥梁创新技术范文2

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造了很多大跨径的桥梁建筑,但有创新性的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却很少出现。桥梁跨度的增加,带来技术难度的增加,但并不是跨度大了,就是创新了。我们注意到在上述23座国内跨径达到世界前十的桥梁中,真正有世界影响的创新技术并不多。另外我国的专利数量每年数以万计,但真正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只占0.1~0.2%。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之本,它影响到桥梁工程的发展、桥梁工程人才的培养和中国桥梁的国际地位。对学生“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作为桥梁工程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

2.增强对创新理念的认识

桥梁工程建设的理念:简单地说就是要修什么样的桥,怎样来修建。大的原则是要修建安全、适用、经济、美观、耐久和环保的桥,而怎样更好地实现这个原则,或者说使这几个方面做得更好,就必须要创新。例如在桥梁的耐久性方面:目前的现状是桥愈修愈多、愈修愈大,但桥梁的使用寿命却愈来愈短;2007~2011年五年内,全国垮了至少17座大桥,其平均寿命不足20年,特别是2011年七月份不到十天时间内跨了4座桥,有些桥梁寿命还不足12年,引起了全国震惊。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树立桥梁长寿命的理念,必须要创建保持和延长桥梁寿命的核心技术。

创新在形式上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原始创新是最高层次的,也是我们着力追求的,但后两种是目前阶段最多的创新形式,也是以原始创新为基础的。目前对创新有两种心态必须纠正:一种是认为创新简单、随意,到处都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这是不科学的;另一种则认为创新很难很神秘,这也是不必要的。邓文中先生对创新的定义,即创新是“有意义的改进”,有意义必须是有价值的增加。具体地说在桥梁结构性能、经济、美观、方便施工、增加耐久性和有利环保等方面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改进,就应该是创新。

重庆交通大学的顾安邦教授通过参与钢管混凝土拱桥和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科研工作,以及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和朝天门长江大桥的一些技术工作,对最具有创新空间的组合桥梁的创新理念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要使组合桥梁健康发展,需要关注两个问题:组合的合理性;结构多元组合核心技术的研究。

2.1组合的合理性

组合不是简单的迭加,而是多种体系或多种材料的合理结合,以达到充分发挥各种结构体系的优点和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性能的目的。例如: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它是由钢箱拱、预应力混凝土刚构和钢桁梁三种结构结合而成。拱与Y形刚构的结合,大大减小了主跨钢拱的跨度(由420m减为320m)改善了受力;钢桁梁与刚构及拱的结合,大大增加了主拱的刚度,满足了轨道交通运营的需要;同时强梁柔拱结构亦带来了纤柔、简洁、美观的效果。这种组合合理、自然、美观,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理念。而有些桥梁的组合就很勉强。又如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由于要求新老两桥桥型一致,并满足300m的通航净空,必须修建主跨330m的连续刚构。主跨中部采用了108m钢箱梁与两边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特殊的钢混接头联结形成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连续刚构桥,不但有效降低了结构自重、增加了连续刚构的跨越能力,而且有效地减少了PC连续刚构桥开裂和跨中持续下挠的病害;同时降低了施工风险、加快了施工进度。因此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理念。

2.2结构多元组合核心技术的研究,也就是创新核心技术的研究

创新理念是一种构思、一种思想,它要成立和实现就离不开创新核心技术,因此,创新核心技术是创新理念的主要支撑。例如:钢管混凝土拱桥。该桥型在我国1990年修建第一座,至今已修了260多座,发展比较快,但人们对它的认可度还不高。主要原因是管内混凝土脱空一直困扰着人们,脱空后对结构性能到底有多大影响,如何避免和减少脱空就成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核心技术问题,我相信这个具有创造性的技术一旦解决了,这种桥型还会有较大的发展。又如菜园坝长江大桥,其核心技术是拱、刚构、桁梁如何有效地结合起来。建设中采用了分离系杆和边墩设竖直系杆的技术,前者把拱、刚构、桁梁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后者起着主动控制内力的作用。它可以说是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核心技术。

3.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理念的培养

创新理念的培养涉及因素很多,对于桥梁工程教学来说,建议如下:

(1)在教学思想上,要树立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桥梁工程教学的主要任务的思想,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修改桥梁工程教学大纲和教材。

(2)在教学内容上,在确保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构思、方案比选、桥梁发展史、桥梁工程创新技术和国内外成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典型桥梁工程分析。通过分析对比,使学生认清不足和差距,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推行重大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的措施,提倡编写不同风格的教材,有利于相互学习交流,更有利于创新理念的培养。

桥梁创新技术范文3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防治策略;施工

现阶段,在我国城市化道路建设的过程中,桥梁施工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对促进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以及工程建设质量必须要认真分析其常见的问题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策略,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问题

道路桥梁在建设施工中存在很多问题,裂缝问题就是让施工人员头疼的问题之一,对整个道路桥梁施工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混凝土作为桥梁工程中重要的材料之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管理,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十分重要。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和实际功能合理选择符合标准的混凝土标号,并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及时搅拌,到达施工现场后,应由专业人员检查混凝土标号,并进行试块试验,确保材料符合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要及时振捣,保证混凝土均匀凝结,避免出现气泡、气孔,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泌水性能,所以一定要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将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概率降到最低。桥梁施工中出现裂缝对桥梁结构损害较大,会使桥梁的稳定性降低。避免产生裂缝还有一种处理措施,即在桥梁结构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可以极大地缓冲桥梁自身以及受到的外部压力。桥梁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由于混凝土的特殊性,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裂缝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及时关注天气状况和温度,避免在温度过低或过高的环境下施工。造成裂缝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要及时分析并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

1.2碱蚀问题

碱蚀问题也是影响道路桥梁施工的关键因素,在施工中加强对碱蚀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制定相关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桥梁施工的质量。一般来说,造成碱蚀现象的影响因素较多,雨水是碱性的,会对混凝土造成腐蚀。此外,良好的施工作业,规范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后期完善的工程维护措施都能有效降低碱蚀现象的发生。桥梁作为一个长期受力的建筑,对荷载的要求较高,长时间的高荷载压力,易形成裂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降雨天气,就很容易出现碱蚀现象,加大裂缝面积,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1.3桥梁中的钢筋腐蚀

钢筋就如同人体的骨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钢筋腐蚀会造成桥梁的荷载能力下降、结构稳定性降低、使用寿命缩短,从而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要足够重视桥梁的施工程序,从材料的选取、检验,再到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工艺等,均应设置监督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禁止出现钢筋不按规格要求使用、技术工艺不规范的情况发生。

1.4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市政道路桥梁建设正在蓬勃的发展,我国各地区都在积极的建设市政道路桥梁,这就致使劳动力出现短缺和滥用的现象。目前,我国市政道路桥梁的相关现场施工人员大部分是不具有专业知识的普通力工,而且还有一部分相关现场施工人员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这部分政道路桥梁的相关现场施工人员不仅仅缺乏专业的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还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对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不够重视。由此可见,部分市政道路桥梁的相关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1.5施工材料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国内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逐渐提升,国内各项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城市的运输条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运输增长量,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道路桥梁的全面应用不到位,给道桥的建设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一些建设施工单位也看到了工程的经济利益,从而大范围攫取利益,尽量多的赚取建设施工材料的差价,应用一些不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给道路桥梁质量问题带来了巨大威胁。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问题的防治策略

2.1桥梁裂缝处理措施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一直是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桥梁的结构稳定性,因此,要对桥梁裂缝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及时分析裂缝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并根据这些特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裂缝的出现概率。在施工过程中,温度的差异也会导致混凝土发生不均匀膨胀形成裂缝,因此要及时关注温度的变化,选取适宜的温度进行施工,可以有效控制裂缝的形成。在施工时要加大对混凝土振捣的管理力度,均匀的振捣会让建筑结构受力均衡,降低气泡、气孔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减少裂缝的出现。

2.2做好碱蚀管理工作

道路桥梁如果出现碱蚀问题,可以通过设计排水系统解决,因为雨水对道路桥梁表面的侵蚀影响力比较大,且雨水的聚集会对桥梁的表面产生破坏,因此设计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利用其优良的设计功能,可以降低雨水的聚集,减少雨水对道路桥梁造成的碱蚀现象。另外,也要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和质量的监督,加强对建设流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监督。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落实施工,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水平,也能减少碱蚀情况的出现。当然,对于已经出现碱蚀的区域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并尽可能地减少碱蚀的影响范围。

2.3防止道路桥梁钢筋腐蚀

潮湿的空气,尤其是下雨天气,对钢筋材料的腐蚀特别严重,为了避免钢筋腐蚀现象的发生,需要制定完善的处理方案,并及时分析腐蚀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平时常见的处理措施是在钢筋表面涂抹防锈物质,使钢筋和潮湿环境隔离。还要注意施工的先后顺序,由于钢筋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摩擦,所以防锈物质的涂抹工序最好在钢筋安装的最后一步进行,以避免摩擦产生的破坏。电化学法也是钢筋常用的防腐方法之一,电化学法主要原理是基于电子转移的原理防止钢筋腐蚀,但是电化学法的成本比涂抹防腐法高。在桥梁投入使用后也要及时维护,如发现有钢筋腐蚀的情况发生,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证桥梁质量。

2.4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政路桥施工质量水平,政府和有关工程单位一定要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应严格根据国家规定好的选材标准进行材料选择,材料进场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专业的质检员来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控制好材料质量,保证施工材料符合标准。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保证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水平达到标准,由专业人员指导施工工作。施工流程中,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业的质量巡检员来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施工人员操作行为和施工材料的储存条件等,积极控制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在保证正常施工工作的前提下,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2.5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由于市政道路桥梁的相关现场施工人员大部分是不具备较高学历的劳动人员,其中还存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市政道路桥梁的相关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这就需要市政道路桥梁的相关管理人员加强对其的培养,以此提高市政道路桥梁的相关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加强市政道路桥梁的相关现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职责。例如:市政道路桥梁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定期的组织市政道路桥梁的相关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此普及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相关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市政道路桥梁的相关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而更好的实现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2.6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对策

伴随着我国工程技术的快速进步,我们要利用新技术来对市政工程技术进行改进与管理,严格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工程,找到最适合的新技术,实现对工程的有效管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还能够在管理上更为准确。从我国当前的市政建设工程来看,工程技术管理方式都较为落后,需要进行改进,可是工程施工进程中,有的工作人员不能掌握新技术的应用方式,缺少对新技术的操作经验,导致施工人员不愿意应用新技术,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工程中管理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作用,按照国家提倡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引入新技术,综合绿色理念,进行对应的技术管理与指导,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作为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求每位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每一道施工工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例如钢筋腐蚀、施工材料以及裂缝问题等,所以施工人员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哲强.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6(15):152+157.

桥梁创新技术范文4

[关键词]桥梁工程;教学问题;策略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桥梁类课程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尤其是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的背景下,社会对桥梁建设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加强改革并探索桥梁类的课程教学。比如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更新桥梁课程内容、施工的新技术,同时转变传统的单一式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中师生的互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或是融入现场桥梁工程学习,这样才能够逐步提升桥梁工程教学的质量。

一、桥梁工程教学的基本概述

(一)桥梁工程教学

桥梁工程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类课程,其涉及桥梁的基本组织、分类、中外发展史、桥梁的施工工艺等相关内容。可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桥梁类课程会涉及很多知识,需要将知识有效融合在一起。通常若这门专业性课程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那么在学习该专业的其他类课程时也会受到影响。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了解受力存在的差异性,合理选择施工的方式,故对桥梁建设岗位人才要求是非常高的,既要掌握桥梁知识、力学基础知识,又要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1]。作为教师,在开展桥梁工程的相关知识点教学时,就更要结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为未来建筑行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二)改革桥梁工程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创新课程内容和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桥梁工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其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如桥梁的建设、发展、承载力、施工工艺等。就传统的教学而言,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课程知识的讲授,不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理解能力,导致教学质量不高,难以为社会输出人才。所以,亟须改革桥梁工程教学,包含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丰富,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避免课程教学的枯燥性,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尤其是一些重难点知识,在学生的参与中,教学效率会更高。

2.有利于为建筑行业培养合格的人才,提升就业率

桥梁工程属于一门课程,主要研究的是和桥梁相关的知识。就建筑行业而言,涉及房屋建筑、铁路建设、桥梁类工程,其中桥梁工程属于民生工程,关乎各地经济的发展。通过不断地对桥梁工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便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也能够为建筑行业培养更多合格且优秀的人才,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2]。

3.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在快速地发展,城市化的脚步也在进一步加快,桥梁建设是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关乎国家的基础建设和人们的幸福生活。通过创新和改革桥梁工程教学,为建筑行业培养合格人才,在某种程度上为桥梁建设的质量提供了保障,也为国家GDP的增长以及国民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基础。

二、桥梁工程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桥梁工程知识难点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桥梁工程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比如包含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尤其是在分析受力体系构造时,更加复杂。比如受力体系就涵盖了所有力学的计算简图,如拱、梁等结构对应的桥梁、刚构桥等。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另外,在计算荷载横向分布、剪力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掌握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当学生越学越困难时,便逐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内容并未结合现状

进行优化和改善通常教师在教学时,主要是围绕现有的桥梁工程课本内容,但桥梁工程属于实践性知识,其会随着行业的不断变化而发生改变。比如施工工艺是不断创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提前了解行业中施工工艺的变化,在课堂中合理融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工艺需求。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仍然以课本中的内容为依据,缺乏对内容的补充和创新。

(三)课程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通过分析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学校桥梁工程课程均属于课堂类教学,在课堂中,教师虽然融入了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仍缺乏互动以及启发。比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并未注重学生的参与,完全是自顾自地在讲解。一些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或者是能力较差的学生,如缺乏想象力、计算能力差等,在课堂中极易出现走神等情况,会影响整个桥梁工程课堂教学的质量[3]。另外,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外,教师很少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每一节课程都是按部就班,缺乏新颖性。

(四)实训课程少,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桥梁工程属于实践性课程,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但是从现有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比如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可以看出,理论课程占据的课时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实践课程课时仅占百分之二十。教师在开展教学时,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往往是区分教学的,有时理论和实践之间间隔的时间较长,很多学生在实践时已经忘记理论知识,这也影响了桥梁工程教学的质量。

三、桥梁工程教学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理念未与时俱进

在桥梁工程教学环节,出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不完善等问题,与教师教学理念未与时俱进有很大的关系。就传统的教学而言,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围绕课本内容讲解,一味灌输知识,并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师、学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教师能够做课程的开发者和教学的设计者,能够主动创新教学。但一些教师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很难真正转变,故出现了课堂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行为。

(二)教师教学专业能力以及素养有待提升桥梁

工程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其教学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就当下的教师而言,虽然教学能力比较强,但是并没有定期开展社会实践,导致实践能力不足,专业知识无法与时代接轨,这也必然会影响整个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学校缺乏对桥梁工程课程改革研究的氛围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学术界研究比较多的,但在实际落实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内部,学校会组织教师开展各类科研活动,但关于桥梁工程教学改革的内容研究比较少。有些虽然开展了研究,但仅仅集中在理论层面,实际落实环节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而导致改革效果大打折扣。综合分析,和学校未重视桥梁课程改革,未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日常设置的桥梁工程考核的是出勤、作业以及考试,并未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融入其中,这也会影响教师改革的力度[4]。

四、改革桥梁工程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主动进行改革

桥梁工程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其研究的是和桥梁相关的一系列知识、施工工艺,这是一项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在讲授该门学科的知识时,教师必须要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首先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比如以生为本的思想,要调查学生的基本学情和能力,从学生的情况出发,合理创设桥梁工程课程的教案。另外,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助推力,教师要注重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民主体现在师生、生生关系的平等上,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师为尊的认知,和学生成为朋友,共同探讨知识。且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存在差异,教师都要公平对待,只有营造了这样一个学习的氛围,学生才愿意主动参与其中。最后教师应主动加入改革的大军中,积极学习和创新,做课程的开发者以及教学的创新者。

(二)改革桥梁工程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桥梁工程的相关内容以及工艺均出现了改变,任课教师首先应积极研究桥梁工程教学内容,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融入和实际相符合的一些内容和素材,如桥梁发展的新材料、新动向以及工艺技术,均可以作为拓展内容去处理。可以组建桥梁工程教学小组,明确小组组长,由组长统筹成员开展教学内容的编制工作,将最新、最前沿的内容渗透其中。其次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根据教材编写合适的讲义,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尤其是要知晓桥梁工程学时有限,不能够实现对所有内容的精讲,但又需要学生能够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掌握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分清楚重点内容。

(三)改革桥梁工程教学手段

桥梁工程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且非常复杂,故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能够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其具有教学直观性、信息量大等优点,在很多学校中都已经被使用,但是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要注重发挥图片、视频等的积极作用,要通过这些可视化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桥梁结构复杂的体系,提升整个课堂的生动性、直观性。比如在讲解关于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播放由于失误造成的桥梁事故的相关视频、现场照片,让学生充分认知桥梁设计中计算的重要性。要尽可能减少课堂中板书的时间,要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比如对于一些难点像力学知识、公式推导等相关内容,教师就可以合理控制速度,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提升整个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5]。(2)融入案例教学。桥梁工程教学本就是一门和实践紧密连接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知识。比如课前发放阅读案例资料,让学生提前了解本案例设计的相关特点、方案,全面认识工程案例的相关设计数据以及信息。接着在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要控制好课堂讨论的进程以及内容,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小组合作法,要求每一个小组都要围绕教学的核心内容积极展开论述,并在课堂中展示小组成果。最后每一个学生都要针对案例内容写出自己的理解、认识,对案例课进行总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总结、课堂表现等,全面测评、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比如针对桥梁支座的相关知识,教师给出了不同桥梁支座的工程案例,学生在课前主动研究了相关图片,分析了案例,在课堂中又积极展开了讨论,对各类桥梁支座力学的性能也有了基础的认知,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质量也逐步提升。

(四)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桥梁类课程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又要给予学生时间动手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培养素养。比如根据理论知识内容,引入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其次要合理规划理论和实践课程时间,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的衔接性,避免两者拉开间距。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科学设计实践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设计桥梁以及施工管理中,在实践过程中去应用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学校还可以和桥梁工程类的企业开展合作,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了解先进的桥梁施工技术以及注意事项。或者是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性的结构力学的大赛,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和交流,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改革桥梁工程考核方法

桥梁创新技术范文5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各个对道桥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中职都会为社会输送出一批专业的人才。就经济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市场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有着极大需求,而中职的道路桥梁专业学生就业率不如其它专业,使得出现人才培养做不到满足市场及社会需求的局面。市场对人才有极大需求,但这个人才一直是专业的人才。随着市场形式的不断改变,社会及市场对专业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只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进,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1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都对新技术手段进行了引进,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对于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成为必然,但现在的很多工程技术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能力,无法做到对新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知识的熟练应用。如今市场对专业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人才有极大需求。就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中职而言,他们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技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性人才。道路与桥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专业知识理论强大、实践技能扎实、职业道德素养良好、一线技术能力到位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一般来说,道路桥梁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要能够在施工单位中担任试验测量员、施工员、造价员等。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专业知识理论、专业常识、信息科技、专业发展动态等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土木工程测量、施工图的绘制与读图等技能;就现在道路与桥梁工程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来说,其还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到在工作中与其他工作人员的有效交流与配合;随着信息技术引入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中,道路与桥梁专业学生还应做到对专业相关软件的熟练掌握与应用。因此,就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来说,对学生进行素质、能力、知识的培养缺一不可,应在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设立前进行考虑,培养出社会、市场需要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2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守的原则

为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中职学校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应遵守以下原则: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中职而言,工学交替的培养方法应该值得推广。市场需要的是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不是只会理论知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因此,相关中职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运用,同时做到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拥有足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进而可以在实际的施工环境中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自己的真正价值,促进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效率的提高。

2.2因材施教。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中职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出能够主动学习探究的人才,同时中职还应该做到对学生特点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充分的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专业性人才。

3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3.1中职提高对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重视程度。由于道路与桥梁专业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直接去到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几乎不可能,这就要求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在对专业知识进行讲授之前,尽可能组织学生去施工现场参观,在对学生感性认识提高的同时,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进行激发,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对施工现场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去施工现场的参观就尤为重要。同时中职对道桥专业重视程度的提高,还应该做到对教学团队的完善,给予道桥专业足够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对学生实践能力做到有效培养,促进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3.2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提高。就目前我国中职的道桥专业教师来说,很多教师刚毕业就进入学校工作,几乎没有实战经验,这使得很多教师做不到实践与理论的有效结合,进而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中职理应定期组织教师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同时鼓励教师积极的前往工地实习,做到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中职还应建立起教师交流的平台和校企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的建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间互相交流对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同时校企合作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的可能性更高。3.3学生对其中一项核心技能必须做到掌握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具体特点以及需求进行了解,对学生做到针对性的培养,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树立,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期间必须掌握一项核心的试验检测能力或一项核心技能,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可以做到毕业后投入到工作中零磨合就能很好的对工作任务进行完成,极大的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力。

3.4对学生的情商培养做到重视。道路与桥梁专业的工作场地大多在野外,这就要求路桥专业学生工作后将自己的生活做到有序处理,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有空闲时间就看书充实自己,同时中职对路桥专业学生口才与情商的培养也不能忽视。为了道路与桥梁专业毕业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效的与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交流与沟通,路桥专业教师应该重视起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促进学生工作后更好的融入施工团队,对工作效率做到有效提升。

3.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学生进行培养。一般情况下,道路与桥梁专业学生的实习都在大二,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安排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起工学的结合。现在一些学生、家长,甚至教师对工学结合的教学都有一定的认识错误,大多数人认为工学结合就是为了多赚钱,而作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不需要将时间以及精力浪费在赚钱上,进而不重视工学结合。事实上,工学结合其实指的是将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在实践中应用,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目的。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最了解市场需求的就是企业。校企合作,学校可帮助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施工资料,丰富课程资源,提供与实际工作相近的实习环境,学生可以在与实际工作相近的实习环境中对理论知识有效利用,完成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促进学校培养出专业性的人才。

3.6对学生做到层次划分,完善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都会选择去从事测量员或实验员,在不断的实践与经验积累中能否做到向测量师以及技术师的发展,跟中职对道路与桥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中职对学生做到层次的划分,可以有效的促进专业的完善与建设,对学生做到针对性的培养。同时,中职还可以从对教师的素养技能培训入手,培养出双师型教师,做到专业的不断完善与教学效率的提高。

3.7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做到完善。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中职,在对学生培养课程进行设置时不能脱离实际,应该完成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调研,根据行业需求对核心教学内容进行确定,同时做到教学课程的设置为市场需求服务,促进学生能够在毕业工作之后对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做到学有所用,避免市场需求与学校培养错位的问题出现,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学校对道路与桥梁工程职业资格标准要做到实时关注,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根据其做到相应的调整,为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学校还应该对常规的课程模式进行打破,以设置公共课的方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对学生个性化的特点进行培养,帮助学生了解到除专业知识之外的知识,促进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市场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引用对道路与桥梁专业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中职应该重视起对培养模式的探究,做到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发现与改进,结合实际培养出具备专业能力、技术能力、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素养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有效的推动我国道路与桥梁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商纪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桥梁工程技术》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2):33.

[2]张秋生.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工程教育培养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9,(35):11.

桥梁创新技术范文6

关键词:道路桥梁设计;安全性;耐久性

0引言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推进和发展,从而加大了对道路建设和桥梁工程的需求力度。道路桥梁建设在我国的交通设施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助于缓解我国城市的交通压力,且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现阶段道路桥梁设计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影响道路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问题,为此本文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为以后的道路桥梁设计提供有力参考。

1加强道路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的必要性

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主要与其承载力大小相关,而影响道路桥梁结构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结构的荷载组合、结构的相关参数及安全等级等,在验证影响其结构安全的因素时,也需从扭矩、应力、弯矩等几方面分析。道路桥梁的耐久性即是指在正常使用的基础上所能使用的最长年限。与桥梁的安全性设计相比,其耐久性的设计更加复杂,并且具有多种影响因素,如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水灰比、最大碱含量、结构的裂缝和挠度等。现阶段,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道路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加快,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其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例如,一些道路桥梁工程在正常使用时,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桥梁坍塌事故,从而威胁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且进一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当前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影响了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其中一方面是设计方案存在着不规范之处,从而影响了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是施工企业自身的问题,由于相关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从而导致在道路桥梁施工阶段,存在着较多的不规范和不完善之处,进而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的正常运用。为了有效改善这种现状,管理部门需加大对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设计,通过采取一系列改善措施,来提升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

2现阶段影响道路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因素

2.1缺乏完善的设计规范

结合影响道路桥梁设计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因素,其中设计不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严格依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设计,然而就当前来看,还仍然存在着比较全面和有效的设计规范。法律作为一种约束人们言行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保障道路桥梁的安全和稳定。然而由于法律自身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实现实时改变,导致无法顺应桥梁工程的发展形势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最终造成其因缺乏相关法律规范的指导,而引发各种质量问题。例如,在针对一些桥梁工程开展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展开施工,从而导致其存在着各种问题,而且由于缺乏约束和惩罚这种现象的法律规范,从而加大了这种问题的出现频率。由此可知,在道路桥梁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应法律规范的落后和不健全,制约了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2.2施工管理水平较低

近年来,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意外和桥梁工程崩塌现象,使当今社会越来越关注桥梁的安全问题。其中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欠缺,是引发道路桥梁工程出现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由于施工质量的问题,最终造成桥梁工程出现倒塌,此外,施工材料的质量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有些道路桥梁工程在达到最大使用年限之前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而且有些刚刚开始投入使用,就出现各种问题。

2.3缺乏对科学设计的正确认识

对于桥梁结构布局和构造设计有不同的要求,然而相关的设计工作者缺乏对这一情况的科学认识,从而导致其无法依据相关的规范,合理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型材料等。需加大对设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促使他们掌握相关的设计理论,明确工程的结构布局等,从而及时补充和完善自身经验,有效应对道路桥梁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提高道路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设计规范

现阶段,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道路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促使桥梁坍塌现象得到有效改善,需建立完善的设计规范,采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来确保对于道路桥梁的设计更加科学、有效。此外,针对道路桥梁设计过程中的各项设计标准和规范,也需加大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从而降低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道路桥梁设计缺陷问题,且促使其施工质量得到相应改善。

3.2加大对施工设计的管理力度

近年来,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获得了快速发展,伴随着各种新型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涌现,在设计道路桥梁结构时,需加大对设计方式的创新力度,不断更新设计理念,采用较新的设计模式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施工设计,从而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开展具体的设计工作时,需依据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采用那些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能力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设计人员等,来共同完成道路桥梁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工作,确保依据施工现场情况来开展施工工作,做好相关的规划和设计。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扩大他们道路桥梁设计方面的知识量。设计人员在设计道路桥梁工程的相关问题时,需全面、彻底的勘察施工现场情况,在完成对施工方案合理设计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从而确保道路桥梁的设计更加规范、合理。

3.3加强研究疲劳损伤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在正常使用时,对于动荷载的承受压力逐渐增大,而且应用的频率也非常高,从而导致道路桥梁工程出现了各种疲劳损伤现象。当前,在建设道路桥梁工程时,大都会采用钢筋材料和混凝土材料等,由于这些材料本身具有的不均匀和不连续的特征,从而导致其在使用时,经常有较多的裂缝问题。因此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和处理裂缝问题,就会降低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在设计道路桥梁工程的结构时,设计工作者需计算疲劳性能的指标,且验证其是否合理。根据有关研究可知,在高温和荷载较大的情况下,道路桥梁工程经常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而与此同时,在一些荷载较低或者低温的环境条件下,也会导致其出现断裂现象。在经过不断的冲击试验的基础上,可总结出在常温下,大多数钢材较脆,为了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需准确选择钢材的种类和型号,确保其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较小的变异系数,从而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3.4增强设计人员的重视程度

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及耐久性问题时,需针对工程建设情况开展实地勘察。而且还需加大对施工场地地质环境的了解,收集并且整理相关的资料,从而加深对工程的了解,还需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分析具有影响作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充分发挥有利因素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不利因素,从而确保道路桥梁设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耐久性。设计人员还需加大对桥梁整体结构的了解,明白其整体和单个构件的使用年限,从而更加科学地开展道路桥梁设计工作,确保道路桥梁工程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改善和提高其使用寿命。

4结语

总之,道路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建设市政道路桥梁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伴随着道路桥梁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也成为制约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需加大对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不断完善相关的设计内容,然后创新设计理念,建立完善的道路桥梁设计规范,从而保障施工质量,为人们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最终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孟宝全.浅谈桥梁工程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1):186-187.

[2]李志永,郑新明,张春艳.公路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7(1):83-84.

[3]宋开利.公路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9):131-132.

[4]李安顺.公路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及桥梁耐久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6):146.

桥梁创新技术范文7

关键词:桥梁工程;风险来源;事故

0引言

由于桥梁是属于易损耗建筑,如果不进行定期的保养与修复以及严格的管理和把控,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桥梁工程是一项特殊建造工程,其上承担着陆地交通枢纽的作用。桥梁在从设计到使用过程中,由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环境影响,再加上设计等阶段存在的相关问题,影响了桥梁的质量,导致其使用寿命常低于设计水平从而造成损失甚至引起人员伤亡。

1桥梁事故概述

1999年綦江彩虹桥因为桥体设计过程中的不规范以及施工现场不合理导致整体发生了坍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007年6月九江大桥被一艘运沙船撞击后造成桥面坍塌,2011年7月坐落在盐城的榆河桥发生坍塌并导致两辆正在行驶的货车坠河;同月一起桥梁坍塌事故发生在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因为设计的结构与实际的结构存在差异,并且设计的荷载与实际的运营荷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了坍塌事故;2019年10月在江苏无锡发生的高架桥侧翻也是典型的桥梁事故。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的桥梁事故,得出桥梁工程中风险大部分存在于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营阶段,除此之外还包括自然风险和其他风险等。

2桥梁工程风险来源分析

(1)设计阶段

桥梁工程中,设计是第一步,也是桥梁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保证后续施工、管理以及运营的安全。同时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纵观近年来发生的桥梁事故,存在于桥梁的设计阶段的风险,常常体现为设计理论本身存在的缺陷,桥梁结构设计不合理不符合行业规范,部分关键数据计算有误导致选材不当,所选取的施工工艺不够成熟或者是采用了未进行论证的技术等。由于人们认知的局限性,对于一些造成事故的基本原理是未知的。而设计理论存在的缺陷引发的事故常存在于具有创新性或者新型结构等处于探索阶段的工程中,随着探索过程中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理论缺失风险造成事故的比例将会大幅度降低。选材问题引起的事故往往不易发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通常表现为经历较长一段时间之后,或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激发出来。在设计阶段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应该充分考虑材料的长期性能以及进行极端环境下的性能测试等。与设计理论缺陷类似,材料原因引起的事故随着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型材料的研究、合理的选材而不断降低。而设计者的基本素质不高、设计经验不丰富、设计疏忽、责任心不强等也会给结构埋下隐患。总体看来,设计阶段存在的风险均有一定隐蔽性,且对于需要引入新技术或需要创新结构设计的风险会更高。

(2)施工阶段

一个合理的施工方式,施工工艺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是极为关键的,建造过程中由于施工中失误极易引起桥梁的坍塌。施工过程中一点小小的失误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会被无限放大,由此可见严谨、严格、合理施工的重要性。监理不到位以及监理人员专业素质差,不合理、不成熟的施工工艺,设备不匹配,工人的错误操作常常是施工阶段的风险表现形式。同时,部分工程由于盲目追赶工期,将其外包,从而导致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这也是施工阶段存在的风险之一。

(3)管理阶段

管理阶段分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桥梁投入使用之后后期运营及维护的管理,其中施工阶段的管理主要是对现场的管理。存在的风险大部分是因为材料的使用不符合设计,不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选用的施工技术落后,不能满足工程需求。负责人管理不到位,工人偷懒且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做事不认真以及伦理道德的缺失。桥梁自从投入使用开始,随着车辆的反复碾压以及部分地区的酸雨环境腐蚀影响,导致桥梁逐渐被腐蚀老化,只有及时的维护和保养才能保证桥梁的安全。对于桥梁运营和维护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大多数包括:桥梁的日常监测不用心,对于桥面的裂缝不采取补救措施,对于钢索长期受到酸雨腐蚀不进行保养等。同时由于现在建筑物的大量修建,所需要的河沙数量也是日渐增多,由于河沙的过度采集导致河床变深,桥梁基础部分的承载力变小,从而导致坍塌。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的载重量也逐渐提高,部分司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大部分情况下其货车的载重量远远大于核定载重量,由于政府对于超重车辆监管不到位,对于桥的限重把控不严导致桥梁处于重载状态,桥梁在重载状态下很容易导致桥面损伤,从而形成隐患导致桥梁坍塌。除重载以外还有火灾以及船舶撞击引起的风险。虽然桥梁发生火灾事故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生火灾,对于桥梁结构以及交通等方面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管理部门没有严格监控经过桥梁的车辆,给了那些装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经过桥段的机会,便会大大增加发生事故的几率。同时针对大部分横跨河海两端的桥梁来说,受到地形约束,地质条件和桥的跨度以及航道要求的影响,部分桥墩必须修建在河流中,因此这部分桥墩不可避免的会面临往来航行的船舶的撞击风险。同时监管部门没有对超吨位、超高的船只进行限行要求或者桥墩部位没有增设防撞措施也会增加桥梁事故发生的风险。宁波的温州大桥长约20km,由于驾驶船舶人员的错误操作,使其误入非航道,其桅杆部分撞击到桥面导致其箱梁结构垮塌,桥面断裂且桥墩部分受损。

(4)自然风险

由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洪水等的存在,极大的威胁着桥梁的安全。桥墩部分在遭受洪水的冲刷的时候,如果设计不合理或者防护措施不到位,横向承载能力不够就会被冲走,从而导致桥体垮塌。除洪水之外,地震对桥梁稳定的影响才是最大的,在地震的时候连接桥梁上下结构的构件会失效,同时地震时受力不能够稳定传递,落梁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可以轻易破坏桥梁的下部结构。自然灾害还有许多,都会对桥梁的结构产生一部分影响。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强破坏桥梁占汶川区域桥梁数量的6%。自然灾害的发生则代表着自然风险始终存在,自然风险成为桥梁安全中最无法控制、影响最大的风险之一。

(5)桥梁的加固拆除不合理

加固拆除是在桥梁部分结构被破坏之后,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使其重新满足使用要求。加固拆除过程中不合理的技术以及错误操作比如加固过程中横梁被切断,或者是在没有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对桥体或者桥墩进行施工,引起桥体震动,使其偏移桥体中心导致坍塌等都会造成风险从而导致桥梁的破坏。除了加固拆除引起的风险之外,还存在其他风险,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偶然风险,其中包括了桥体共振、人为的恶意破坏、行驶车辆的撞击等。这些不确定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桥梁的安全。

3风险防范

(1)加强科学研究

伴随着科技的发达,随之而来的是交通工具的增加以及更新。交通工具也在朝着重载高速方向发展,以前的老旧的造桥技术已经不符合现在的需要,因此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科学的研究,引入新兴的技术并充分验证它的适用性,同时还要总结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发生的桥梁事故中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在桥梁的设计阶段,要正确理解创新技术和不成熟技术的差别,不要进行盲目的创新,对于设计中用到的新兴技术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实验,反复论证它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之后才能够引入使用,以确保设计的安全。最后还要研究桥梁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以及充分分析桥梁使用材料的受力性能以及各项指标,根据其受力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方案来减少或避免桥梁事故的发生。

(2)严格制定并执行桥梁建设技术规范

近些年来桥梁安全事故日益增加,对此,在桥梁管理方面,有关政府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和法规以及评定标准来规范桥梁的检测和评估体系,成功实现了对桥梁技术标准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并且给出一个评判桥梁危害的依据和标准,通过这些行业标准能够高效准确地判别桥梁所处的技术现况,并且科学地评估桥梁现状,为如何进行桥梁的养护、加固与维修提供决策依据。当然随着行业的发展,桥梁建造技术的精进,与之相对应的规范也要与时俱进,并且对其做出适时的恰当的更新和完善。

(3)加强管理以及养护

桥梁是一种日常损耗很大的建筑,对于道路的通畅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桥梁的状态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满足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桥梁的养护,其运营管理单位要重点关注桥梁的安全以及排查和治理桥梁的安全隐患。通过建立健全的技术档案来了解造成桥梁缺陷和损伤的原因,便于核实桥梁实际承载力以及为桥梁的维护与加固提供数据支持。对于结构的薄弱部位或者易出现缺陷的地方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同时对于一些损坏明显的地方要认真整改并且对于问题的解决需要持续跟进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对于桥梁的使用和维护期间需要加强监测评估和维修,适当增加工程维修的投入比例。完善和建立详细的养护和维修记录,为以后桥梁使用和养护提供必要依据。

(4)预防自然灾害措施

国内天灾频发,如地震、洪水、泥石流等极大的威胁了桥梁的稳定与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对桥梁周围环境的实时与准确监测,并且严格限制江河里面的砂石开采量。不能够因为随意的开发从而影响河床的生态平衡。对于一些河床窄的区域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科学的扩宽,如果在扩建的过程中发现有桥墩坍塌的迹象需要及时填充和修复以此来降低桥梁发生坍塌的风险,同时也要做好桥梁的实时观测工作,并且对于桥梁设计的规范采取高标准,高要求。

(5)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一个合理的、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能够随时随地监测桥梁结构的安全,清晰明确的反映桥梁的质量。以前存在的评估体系仅针对某项指标或者某一类型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评估方法较为单一且缺乏代表性和说服力。一个科学的评估系统应该囊括系统中桥梁安全中存在的大部分风险,对桥梁结构的评估应该包括从设计到施工到运营管理整个方面。针对风险的评估应当具有灵活性,不必过于死板。对于存在多年的老旧桥梁、危桥应该重点观察,严格把控每一环节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4结论

桥梁安全与我们的个人利益以及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对于桥梁工程的风险来源的调查脚步不能停下,避免桥梁事故发生,同时要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不光要考虑法律法规,政策,技术的规范,以及合理的系统管理等因素,还应该从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来深层次的考虑其对桥梁安全的影响,以此来将风险降低到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并且积极地制定高效的解决措施,加强桥梁的监测与管理,加强桥梁安全的防护以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洪涛,等.我国近年来桥梁事故发生的原因与教训[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1):90-95.

[2]王海良,等.桥梁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桥梁创新技术范文8

1.1施工工艺粗糙

施工工艺手段的优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成果的好坏,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合同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操作,致使各项质量保证措施不到位。公路桥梁施工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混凝土,但是部分施工人员没有重视混凝土前强度等级的问题,或者让混凝土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之中,诱发潮气。此外,施工人员疏于质量检查监督工作,过分地注重表面的质量,让质量监督流于形式化,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质量问题。

1.2竣工验收敷衍

公路桥梁项目在施工结束之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工作是检查工程优劣,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工程项目只有通过了竣工验收的各个检验环节,在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然而,部分验收部门在验收的过程当中,没有严格遵循国家相关部门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面对有质量问题的工程项目没有进行二次验收,从而导致不合格的公路桥梁被投入使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2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方法

2.1混泥土的质量管理

就目前情况而言,混泥土材料在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十分常见。因此,在施工之前,我们必须对施工原材料的性能、质量、来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和管理。关于混泥土材料的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水泥中各类成本的比例含量、水泥是否发生变质、水热化的程度、砂石的性能、水泥的等级等内容。此外,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仅要符合设计文件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还要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实验室配合比转化为施工配合比。一旦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达到要求,则坚决不能投入使用,而是应当进行反复检查,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管理人员还应当对浇筑体和模板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杜绝发生空洞、裂缝等现象。

2.2公路桥梁结构的质量管理

公路桥梁工程无论从形式上或是结构上都具有显著的变化,且施工的工艺流程与施工技术相对而言较为复杂,对施工工艺流程的精确度要求也非常苛刻。基于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当中必须严格遵循设计的图纸文件进行操作。为了确保公路桥梁结构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管理人员应当针对预应力的拉张以及混泥土的振捣等内容都进行相应的控制。在施工前准备工作时,施工人员应当做好测量和放样的工作,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和放样的无误,避免因误差而产生的不良后果,确定整体平面位置的工作必须建立在完成桥台和桥墩等分析工程施工后的基础之上。此外,公路桥梁在注重内部结构质量的基础上,也应当注意表面结构的平滑和美观,避免因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而造成外观上的质量缺陷。

3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控制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意识

想要有效提高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让每一位施工和管理人员树立起“质量为先”的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质量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定期组织强化质量为先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施工人员互相讨论学习,在公告栏张贴相关的知识宣传报道,确保加强控制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工作理念得以贯彻落实,让每一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意识到控制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还攸关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攸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2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

施工材料是构成建筑施工的基本元素,施工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建筑物使用质量的好坏以及使用寿命的长短。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上相关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企业为了扩大利益、缩减投入成本,在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最终给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在选择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时候,必须对市场上的材料、设备进行比较和筛选,保证材料、设备的质量符合生产、使用标准,并且还要对相关采购人员的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此外,施工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处罚设施来规范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工作,最大化地保证施工材料、设备质量的优良。

3.3实现科技创新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是有增无减。尤其是针对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随着公路桥梁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加,施工的难度也有所增长,公路桥梁的施工对科技含量的需求也逐渐加大,为施工的安全以及有效的监管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基于此,我们必须不断研发新技术、新设备,以实现科技创新,只有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施工当中,才能紧跟时展的步伐,满足施工建设的需求,从而保障公路桥梁工程的安全、可靠。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