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礼仪总结范例

培训礼仪总结

培训礼仪总结范文1

 

护士礼仪是建立在社会公共礼仪基础上的一种特殊职业礼仪,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积极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1]。在临床实践中,带教老师如何加强护生礼仪与形体培训,培养其崇高的内在素质修养,树立良好职业外在形象,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学以致用,灵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十分重要。我们在以往临床带教经验基础上,发现角色扮演法能全面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护士60名,分别来自五所高等医学院校;其中,男2人,女58人;学历情况:本科33人,大专21人,中专6人;年龄17~23岁,平均年龄(21.06±2.88)岁。将60名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讲授等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采取角色扮演法。   1.2.1分组   将30名护生分成五组,每组6人,每组设立一名组长。   1.2.2任务布置   护士礼仪与形体培训由护理部总带教老师完成,各科带教老师协助完成。首先,要求所有护生认真熟读护士礼仪行为规范,组织护生们编写剧本,指导排练;制定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讲解注意事项。   1.2.3情景剧编写   带教老师根据临床实际需求、护生知识水平,提出一些主题,指导编写情景剧。内容涉及入院宣教、接诊服务、发药、打针、晨晚间护理以及各项护理操作等。比如模拟候诊大厅场景,导诊护士以及若干候诊病人,甲护士在导诊台接受病人咨询,乙护士推着轮椅上前迎接行动不方便的病人,丙护士进行分诊登记,维持秩序。每组护生事先分配角色,设置“台词”,商讨整个扮演过程。发挥每位护生创造力,发扬团结合作精神。   1.2.4角色扮演   护生们利用休息时间自行排练,带教老师引导护生根据剧本探讨护理礼仪问题,护生在排练过程不断揣摩护理礼仪,讨论角色扮演中存在的不足和值得发扬的亮点,诠释护士礼仪要求,通过场景展示护士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等护理职业礼仪。   1.2.5点评、总结   护理部总带教老师和各科带教老师担任本次护生礼仪与形体培训的考核评委。老师们对情景剧角色扮演整个过程进行点评、总结,指出每组可取之处与存在的缺陷,使护生们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老师对每组表演情况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分、最低分,算出平均分,并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创意奖”,给予一定的奖励。   1.3评价方法   (1)自行设计《护士礼仪形象考核评分表》,包括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语言、微笑、交际共六项内容,每项10分,临床带教老师根据两组护生们的实践表现逐项评分;   (2)自行设计《护生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本院病人对实习护士工作服务的满意情况,分“非常满意”、“满意”、“—般”、“不满意”四项,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加满意率。观察组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对照组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有效回收率97%;   (3)自行设计“护生礼仪形体培训教学效果评价表”,了解两组护生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效果评价。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礼仪形象考核评分比较(表1)   2.2患者对两组护生工作满意度比较(表2)   2.3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比较(表3)   3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护理工作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责任制护理。护士礼仪形象既作为护理人员内在素质修养的外在体现,又是其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2]。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老师是“主角”,护生只是聆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处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形式单调,内容抽象、枯燥与乏味[3]。   角色扮演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场景进行模拟,护生可以身临其境,将理论知识从“静态”变为“动态”,护生们由“被动学习”发展为较为“主动学习”。角色扮演法作为一种开放式、启迪性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调动护生智力因素,还可以调动情感因素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4]。护生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会团结互助,学会从各渠道收集资料,进一步调动学习能力。本次教学结束后,我们通过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护生对角色扮演学习法给予高度评价,100%的护生反映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更好理解、记忆与应用所学知识;93.3%的护生表示可以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96.7%护生反映能够培养高尚职业情操。   更为重要的是,护生在角色扮演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开动思维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护士礼仪融入日常工作中,如站立时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手自然垂直在身体两旁,双脚并拢,头、颈、腰成一直线,取放物品时,采取下蹲的姿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避免不雅姿势。护生们学以致用,在临床中深受带教老师、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各科临床带教老师反应,观察组护生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语言、微笑及交际礼仪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生工作满意度高达96%,收到良好的效果。#p#分页标题#e#   实践证明,角色扮演法在加强护生礼仪与形体培训中,有利于护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护生礼仪形象,提高患者对护生工作满意度,促进教学相长,值得推广。

培训礼仪总结范文2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问题;对策

为了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作者深入一线调查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现状,发现部分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令人担忧。通过总结调查结果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前人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尝试为提高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出一份力。

一、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小学生知行不一

本次实地调查中,学校领导与老师都提及小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不能做到知行统一,学校平时经常强调文明礼仪知识,但是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有些小学生即使知道文明礼仪知识,却经常违背学校规章制度作出不符合要求的事情。作者在校观察期间也发现一些小学生会违反礼仪规范,因而在知行一致这方面小学生还有所欠缺。

(二)农村小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耐心不够

基于学校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特点两方面原因,一些农村小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耐心不足。本次调查中,某学校领导也提到提高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的难点在于小学生的学习耐心不够,一些小学生无法坚持对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也无兴趣听取教师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三)学生个体之间在校文明礼仪水平差异大

从本次调查结果以及作者在学校观察发现,不同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农村小学生的在校文明礼仪水平相对较高,平时做事以及表达都比较规矩,能够做到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但一些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却相对较低,例如说脏话、追逐打闹现象较为常见。因此,农村小学生个体之间在校文明礼仪水平差异明显。

(四)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各方面表现差异大

本次调查总结发现,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各方面表现差异较大。作者根据相关文献将在校文明礼仪分为几个大部分,通过对本次实地调查结果深入分析,发现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某些方面做得好,但在有些方面表现相对较差。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的建议

(一)给学校的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文明礼仪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队伍素质对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有着重大影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能给小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农村小学应该组织教师进行文明礼仪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学技能。教育工作者平时也应该多加反思总结,反思自己是否充分将文明礼仪知识融入教学当中,是否做到为人师表等。教师还应该多关注学生的问题所在,结合实际采取措施。此外,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文明礼仪教学效果总结会议,教师间相互交流,共同商议教学计划。

2.营造浓厚的文明礼仪校园氛围

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与学校文明礼仪氛围密切相关。如果学校文明礼仪氛围浓厚,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提高文明礼仪水平。所以农村小学应该营造讲文明、重礼仪的氛围,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负责文明礼仪监督工作,在他人违规时举旗加以提醒。此外,充分利用校园黑板报以及广播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弘扬礼仪传统,并要求学生将知识外化为行动。例如,看见老师鞠躬问好,双手接他人递送的物品。师生、生生共同行动起来,营造浓厚文明礼仪氛围。

3.注重发挥学科渗透作用

充分利用学科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农村学校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将教师按照学科分组,组员根据学科特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本校教学条件制定策略将文明礼仪知识融入课程当中。教师根据策略在上课过程中积极渗透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组员之间互相听课,提出改进意见,共同进步。此外,团队成员定期集中交流,针对教学情况不断反思总结。

4.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文明礼仪的作用,强化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意识与表现,达到提高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的目的。例如,以表演节目、做游戏等形式让小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但是必须让学生清楚本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活动后需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只有学生内心真正得到了升华,活动才具有意义。

5.鼓励校内人员都参与文明礼仪教育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得到教师、领导重视,还需发挥学校其他成员的作用。学校应把校园的保安、食堂阿姨等工作人员真正地接纳为学校的一员,他们对学校有了归属感,才能愿意为学校出力。学校制定文明礼仪教育策略时应该让全部工作人员参与,鼓励他们积极提出意见。此外,要求工作人员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看到小学生违背文明礼仪规定时及时教育。只有学校全部工作人员都致力于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才能加强学校教育力量。

(二)给家长的建议

1.家长树立良好榜样

家长作为孩子的最初品德教育者,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从小给孩子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为孩子奠定良好的文明礼仪基础。例如,把垃圾丢到垃圾桶、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等等,多使用“你好”“谢谢”之类的文明用语。如果孩子表现出不文明的言行,家长应该及时制止与教育,让孩子明白自己错误之处及应该如何改正。家长的潜移默化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水平影响最为重要,因而家长必须树立良好榜样。

2.家长改变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正如“木桶原理”描述的一样,任何一方面欠缺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家长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思想与习惯养成。所以,家长应该改变成绩高于一切的想法,做到兼顾孩子各方面发展。认识到孩子成长发育不只需要学识,更需要学会做人。作为家长还应该负起责任,不要因为孩子不听管教而降低要求,任由孩子继续作出不符合文明礼仪规范的行为,以免对孩子的文明礼仪培养甚至未来发展不利。

3.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教育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首要工作。培养懂文明礼仪的孩子需要足够时间和精力,但是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在外打工等,经常缺席孩子的教育,未能尽到教育责任。家长们应该在工作之余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外出工作的父母可以利用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与孩子联系,定期了解孩子的想法与行为;发现孩子有违背文明礼仪的迹象,应及时教育。此外,父母在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引导时应该保证孩子能够领会自己的意思,既要富有情感又要严格,这样信息才能产生有效作用。有条件的父母也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提高理论水平。

(三)给社会的建议

1.加强师范生的文明礼仪知识教育

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师范生的文明礼仪素养是未来从事文明礼仪教育的基础。师范院校可以开设文明礼仪课程,专门给师范生教授文明礼仪知识,训练师范生进行文明礼仪教学的技能。培养他们将文明礼仪知识融入课堂的能力,平时多给师范生实践机会,多进行课堂活动或者带领师范生到学校进行实际教学操作,把课堂上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加以运用,教师也应该对师范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指导。此外,师范生应该明确自己未来的角色定位,在学生阶段就慢慢培养自己的教师素养,谨记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提高农村教师福利

优秀教师是提高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的重要助推力,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就业,帮助提高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就需要出台相应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例如提高农村教师的基本工资、为农村教师提供住房、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除此之外,加强农村小学的基础建设,提升农村小学的硬件条件,优化农村学校的校园环境。只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能让优秀人才涌入农村学校。

3.改善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对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有着极大影响。政府应该加强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通过在路边贴宣传语、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发放相关书籍给村民等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充分发挥每一位村干部的作用,以村为单位开展村民的文明礼仪工作,村里评比“文明礼仪榜样之家”称号,鼓励表现好的家庭发挥榜样作用,也激励其他村民向这些家庭学习。此外,鼓励村民发表意见,为营造村里的良好文明礼仪氛围提出自己的建议。学校可以和当地公安局一起合作,共同商议计划,整治学校周边的环境,谨防不良环境对小学生的负面作用。当然,政府也要加强对网吧、歌厅等场所的监管,严防小学生进入这些场所受到不良影响。

4.开设文明礼仪课程

现阶段我国小学的文明礼仪教育主要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科任老师、班主任平时的强调。本次调查也有教师建议开设文明礼仪课程,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国家应该按照小学生的特点为小学生编制专门的文明礼仪教材,每周安排一定课时,并严格要求学校将文明礼仪课程与其他课程同等对待,禁止将文明礼仪课程视为副科,随意占用。国家还应积极培养专业文明礼仪教师给小学生们上课,为孩子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制定相应的文明礼仪考核方法,对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进行评价,了解每位小学生的礼仪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5.多关注农村小学的需要

农村学校各方面的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这对于农村小学教育十分不利。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应多到学校了解农村小学生的在校文明礼仪现状,平时多与学校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农村学校在提高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方面有什么难处、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解决困难需要提供什么帮助,等等,根据具体情况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力度。例如,引入优秀人才、添置先进媒体、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予以支持,可以帮助农村学校解决一定困难,有助于提高农村小学的文明礼仪教育效果,进而提升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

6.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培训礼仪总结范文3

教师可以选用多功能神经心理测试仪,对护生进行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测试和训练,目的是训练护生注意的品质和手眼协调能力;对护生进行数字广度项目的测试和训练,主要是锻炼护生的速记能力;选用肌电生物反馈仪,先让护生测试基础肌电值,再让护生练习渐进性放松法和想象放松法,等护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练习后,再来测试肌电值,以此让护生体会到自我暗示、均匀的呼吸和骨骼肌的放松对情绪的稳定作用。在这部分内容中,可以模拟早交班汇报新入院病人病情场景,教师事先准备十余份病历资料,让护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总结并记忆病人的病情资料,并按照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的顺序进行脱稿汇报,然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对汇报内容和形式进行点评。

职业仪容的强化训练项目目前,中国许多护理院系开设了《护理礼仪》课程,建立了护理礼仪培训室,进行了护士仪容礼仪、服饰礼仪、体态礼仪、言谈礼仪及工作礼仪等方面的理论课讲授,同时在护理礼仪培训室进行化妆、形体、礼仪等方面的培训。结合《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和培训内容,可以模拟求职面试场景,对护生在模拟面试时礼仪、服饰、言谈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点评。应该说,职业仪容的强化训练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经过职业仪容的强化训练后,护生的精神面貌能明显改善,在外实习时受到带教老师和病人们的好评,在求职时信心增加,成功率明显提高。

人际沟通技巧训练项目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esofNursing,AACN)在修订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时,将沟通能力定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2]。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沟通交流,护士的沟通能力直接影响资料的准确性和交流的效果[3]。目前,中国许多护理院系开设了《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等课程,通过训练护生的沟通技巧,帮助护生熟练掌握在职业情境中与人交往的礼貌姿态、语言技巧、距离保持、与不同患者相处的基本原则及变通方式等。在这部分中,教师先根据围绕某一项具体护理操作撰写前导性的情景剧本,让护生5人一组,以抽签形式分派医、护、患、家属等各种角色,进行护理操作和沟通,通过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护生在护理操作和沟通中表现出的角色形象和行为方式,随后进行讨论,指出护生在沟通中表现出的心态、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式的优缺点,指导护生逐步建立好的沟通技巧和模式。

应激情境的适应性训练项目结合《急救护理》《护理心理学》《灾害护理学》等课程中应激的情绪管理、灾害心理护理及急救护理等内容,可以在实验室进行急救护理模拟情境的培训,培训前让护生进行30min的放松练习,再进行急救护理模拟情境的操作。放松练习后再进行急救护理操作,护生的情绪更放松,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手眼协调性都会有提高。

职业行为的训练内容要涵盖多学科内容,要重视师资建设职业行为模拟训练体系的建立需要整合多学科内容,对师资有较高的要求。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及专业知识结构建立的主导者[4]。在对模拟训练项目进行设计时,要尽量融合护理专业知识,要能贴近真实护理情景,要能切实提高护生的临床心理适应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具备较好的效果测评指标。要满足这些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熟悉护理教育的各个环节,并具有创新意识。

职业行为的训练要渗透到护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经过多次的强化才能形成条件反射,并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职业行为模拟训练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让护生形成新的适合临床的行为模式。要做到这一点,要有足够学时的练习做为保证,但当前护理本科课程较多、任务重,做到这一点很困难。所以,职业行为的训练要渗透到护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护理基本技术的训练中,教师也应重视融合职业行为训练。

培训礼仪总结范文4

关键词:护理学;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改革

一、引言

目前,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医疗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重点内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现代医疗观念的转变,护理的工作重心开始从“疾病”向“患者”的方向转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掌握更好的护理礼仪,在护理的过程中,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二、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改革的意义

我国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是从1997年开始设立的,在医疗护理的过程中,良好的礼仪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其在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现代医疗现状中的作用越发突出。目前,一大批医疗院校只是将护理教育当做一种职业培训来看待,教学活动只是专注于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训练与培养。而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却基本流于形式。这就直接造成了一些医护人员在实习或临床期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够注意,难以与病患进行良性的交流,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现阶段,人才已经成为了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工作经验,良好的人文素质更是判定人才素质的关键因素。在医疗护理领域,扎实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只是进行护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护理礼仪以及人文素质才是现代医疗行业最迫切的需要。要想开展好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礼仪,能够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目前,我国的各大医疗院校都已经开设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并初步树立起了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培养观念。但是,相比于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的开设情况来说,其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学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也是护理礼仪课程急需教学改革的原因。对此,各医疗院校应该立足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实现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改革。

三、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从课程类型上来说,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因此,其教学应该侧重实践的作用,以大量的实践,促进学生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并积累重要的实践经验。一般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结构应该以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以更突出的体现人文教育的特色。对此,应该针对课程的内容,建立专门的实训室,以此配合护理礼仪教学的实践以及培训,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教师应该重视课程内容的设置,注意所讲授内容的可实际操作性,并尽量结合实践活动开展。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模拟医疗现场的护理环境,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时间,以此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二)优化实训教学

实训是医疗护理专业常见的教学方式,对护理礼仪的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此,教师应该集思广益,对实训课程进行合理的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训模块的设计方面,应该立足护理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模块实训,使实训的内容更加贴近护理工作的现实情况,发挥实训教学的最大价值。例如:在实际的医院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是最基本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将这一方面的礼仪作为实训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训,并在实训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之中。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实现对护理人员礼仪素质的培养,首先要切实加强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从事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专门的礼仪教师非常少,这就造成了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比较匮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对此,院校应该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其不但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加强对院校内部人才的培养。例如:定期开展教学培训、组织教师交流会、专家讲座等等,以此加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提高与进步的机会,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双师型人才的引进。对于双师型的教育人才,院校应该给其提供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鼓励其进行积极的项目科研,对于优秀的科研成果,应该及时给予奖励,以此发挥双师型人才的最大价值,实现整个院校师资结构的改革。

(四)建设一体化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护理礼仪方面具有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困难。对此,院校应该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建立一体化的护理礼仪教学课堂。前面说过,护理礼仪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其开设的最大价值就是将理论有机地应用与实践,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对此,院校可以开设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例如:教育下临床、进社区,形成教学与实践为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小组调研、课后讨论、课上互动等有机学习体系,使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的医疗模式已经开始了由疾病中心向患者中心的转移,相比于以往的医疗护理,人们更加重视护理的人本观念。对此,各大医疗院校应该结合客观实际情况,推进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课程改革,使院校培养的护理人员不但具有专业的护理知识以及技能,更具备优良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桑莹莹.“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7:81-82.

培训礼仪总结范文5

1.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课程

社区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课程,为社区文明礼仪督导员和社区居民群众订购了《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并设立文明礼仪宣传展板,宣传居民文明礼仪先进事迹。树立文明礼仪标兵,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评比,对标兵进行物质奖励并在整个社区进行宣传,鼓励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由相关教育人员编辑整理的文明礼仪教育课程越来越切合社区实际的需要。文明礼仪教育在社区开展的经验和规律得到了总结,社区文明礼仪教育得以推广、创新和有效落实。

2.加强社区文明礼仪督导员的文明行为规范教育

教育居民,必须先培养出一批社区文明礼仪督导员。陇海大院社区聘请郑州大学人文学科的专业管理人员对社区文明督导员进行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开展了文明礼仪督导员专业礼仪教育。对社区文明督导员的教育,可以提高其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从而在随后进行的针对社区居民的文明礼仪教育当中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真正保证社区文明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3.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教育

一是组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针对社区居民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传播文明礼仪知识。通过竞赛,一方面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也是对社区文明礼仪教育的检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社区居民开始积极主动了解文明礼仪知识,实践文明礼仪行为,互学互比,使社区文明礼仪的话题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邀请郑州大学的有关教师来社区讲授文明礼仪知识。至今共举办5场讲座,听课有200多人次。知识讲座是“文明礼仪大讲堂”的最主要形式,通过专家的讲解和社区居民学习后的总结汇报,我们能够找出社区居民在接受文明礼仪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自身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改善社区文明礼仪教育。

三是组织了文明礼仪家庭评选活动。为实现“教育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的目的,陇海大院社区在2009年6月举办了文明礼仪家庭评比活动。具体程序是,各个楼栋推荐候选家庭,每个家庭制作一张介绍各自家庭的海报,比赛内容为对有关礼仪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场共同答题、表演小品等,最终评选产生“文明礼仪家庭”,并对当选家庭给予了一定的奖励。文明礼仪家庭评选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更多的社区居民和家庭参与到社区文明礼仪教育中,实现建设文明社区的目标。

四是加强了文明执勤工作。陇海大院社区建立健全了全方位的社区文明监督检查管理网络,每天都有领导带班、居民代表和工作人员执勤,对文明检查情况每周公布一次,并与各楼栋的考核评比挂钩,实行星级楼栋制度,发放流动红旗。我们通过评比和监督,鼓励更多的居民学习和实施文明的行为,社区的不文明现象和行为大大减少。

五是组织社区志愿者宣讲团。宣讲团中的“文明礼仪宣讲员”利用知识讲座、主题演讲、礼仪培训、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深入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广泛宣传礼仪基本知识,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职业礼仪,帮助人们提高文明素养,引导人们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创建平安社会。我们还组织卫生防疫人员开展卫生急救和防震安全应急演练,以提高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灾避险的应急能力,引导广大群众关注公共安全,维护公共安全,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各基层团组织建立志愿者服务队,立足工作岗位,发挥职业技能优势,展现行业风采。六是强化节能减排意识。我们开展了节能减排活动,倡导“我与环保同行”的活动,积极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等志愿宣传实践活动,引导人们提高环保道德素养,积极参与绿化美化和环保实践活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街道社区环境卫生。组织志愿者利用休息日深入社区、村,清理垃圾和污泥浊水,改善居住环境等。

二、主要成效

几年来,陇海大院社区的文明礼仪教育以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不断深挖文明礼仪教育内涵,拓展外延,提高了整个社区群众的文明意识,文明行为习惯逐渐根植居民内心。同时,在活动过程中,陇海大院社区也注意把文明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密切结合,从陇海大院社区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涌现出了许多主动关心身边人、尊敬老人、感恩父母、捡拾垃圾等方面的文明标兵。

1.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开设“文明礼仪大讲堂”,着重把讲文明、学礼仪、开展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社区居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以及亲身经历中受到最直观的教育,养成积极向上、尊重他人、奉献社区的品质,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2.居民认同感明显提高

“文明礼仪大讲堂”丰富了社区群众学习的内容,为居民开展的文明礼仪知识讲座也实实在在改变了社区的不文明行为,消除了社区家庭矛盾以及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这种双赢的活动赢得了居民的认同和欢迎。

3.社区品牌明显提升

培训礼仪总结范文6

【关键词】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创新实践

一、现阶段青少年文明礼仪的现状

在我国社会不断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文明礼仪文化在商业化思想逐步强势壮大的背景下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打压。在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中,人们日常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家庭都忽略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青少年接受文明礼仪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大多是通过学校。即便这样,在学校中文明礼仪教育也只是向青少年简单讲解一些基本的礼仪文化,没有足够重视青少年的文明礼仪教育。其根本原因是处于中学阶段中的学生,不仅要面对复杂抽象的学习内容,而且面临着升学考试所带来的紧迫感,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背负的压力较大,长此以往,导致一部分青少年产生叛逆、反抗的负面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情,以此发泄自己内心的烦闷和压力。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在学校中接受了教师对他们的高等文化教育后,依然没有深刻意识到文明礼仪文化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文明礼仪文化不予重视。西方一位优秀的文学作家曾说过,“会有一部分人在一生中都在学习,并且学会了一些,可就是没有学习到应该怎样才能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根据对以往青少年文明礼仪现象分析发现,普遍中学生认为以下这些事件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分别是:在课桌上乱刻乱划、对教室内墙壁胡乱涂鸦、同学之间相互借作业进行抄袭、不尊重师长、课堂上大声喧哗以及在参加考试时作弊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学生在日常生活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如果对这种不文明现象放任不管,长此以往,会导致我国整体民族素质水平急剧降低。

二、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创新与实践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组织团队,建立工作机制

我国教育领域中众多中学院校应该加大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工作力度,在教学体系中开设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编印文明礼仪教育资料手册,构建由多个部门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德育教学队伍,建立完善成熟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机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中学生明确规定在学校内、家庭中以及社会等场所所要遵守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标准,使学生通过在中学内接受文明礼仪教育,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学生礼仪规范制度,并且针对中学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立文明礼仪监督活动,将这些融入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和评价学生综合素养体系中,进而促使文明礼仪教育在中学学习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地位越来越高。

(二)教师起到表率作用,深入研究礼仪教育

中学院校应该对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予以足够程度的重视,将文明礼仪文化相关知识内容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发展规划方案中,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到以文明礼仪为核心主题的培训活动中。同时,学校要制定规范教师行为的机制体系,提倡教师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在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将科学研究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是深入探究分析以文明礼仪为课题重点内容的教学实践案例,充分了解和掌握到如今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发展趋势,从而促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加完善的文明礼仪教育教学。

(三)实行一体化教育模式,建设德育网络

中学学校在将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一体化德育网络教学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手段将学校内文明礼仪教育、家庭文明礼仪教育以及社会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有机整合。组织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将以文明礼仪文化为核心的主题贯彻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如提倡学生每个月都与家长通电话,了解关心家长的身体健康情况,并且向家长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实际学习情况,让父母更加安心,同时还可以达到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感情的效果。在学校组织开展家长会时,让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让家长十分欣慰和感动。在学生十八岁时举办成人礼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和身上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义务,并且在校园内留下美好的回忆。

三、结语

培训礼仪总结范文7

【关键词】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创新实践

一、现阶段青少年文明礼仪的现状

在我国社会不断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文明礼仪文化在商业化思想逐步强势壮大的背景下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打压。在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中,人们日常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家庭都忽略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青少年接受文明礼仪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大多是通过学校。即便这样,在学校中文明礼仪教育也只是向青少年简单讲解一些基本的礼仪文化,没有足够重视青少年的文明礼仪教育。其根本原因是处于中学阶段中的学生,不仅要面对复杂抽象的学习内容,而且面临着升学考试所带来的紧迫感,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背负的压力较大,长此以往,导致一部分青少年产生叛逆、反抗的负面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情,以此发泄自己内心的烦闷和压力。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在学校中接受了教师对他们的高等文化教育后,依然没有深刻意识到文明礼仪文化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文明礼仪文化不予重视。西方一位优秀的文学作家曾说过,“会有一部分人在一生中都在学习,并且学会了一些,可就是没有学习到应该怎样才能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根据对以往青少年文明礼仪现象分析发现,普遍中学生认为以下这些事件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分别是:在课桌上乱刻乱划、对教室内墙壁胡乱涂鸦、同学之间相互借作业进行抄袭、不尊重师长、课堂上大声喧哗以及在参加考试时作弊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学生在日常生活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如果对这种不文明现象放任不管,长此以往,会导致我国整体民族素质水平急剧降低。

二、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创新与实践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组织团队,建立工作机制

我国教育领域中众多中学院校应该加大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工作力度,在教学体系中开设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编印文明礼仪教育资料手册,构建由多个部门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德育教学队伍,建立完善成熟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机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中学生明确规定在学校内、家庭中以及社会等场所所要遵守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标准,使学生通过在中学内接受文明礼仪教育,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学生礼仪规范制度,并且针对中学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立文明礼仪监督活动,将这些融入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和评价学生综合素养体系中,进而促使文明礼仪教育在中学学习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地位越来越高。

(二)教师起到表率作用,深入研究礼仪教育

中学院校应该对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予以足够程度的重视,将文明礼仪文化相关知识内容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发展规划方案中,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到以文明礼仪为核心主题的培训活动中。同时,学校要制定规范教师行为的机制体系,提倡教师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在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将科学研究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是深入探究分析以文明礼仪为课题重点内容的教学实践案例,充分了解和掌握到如今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发展趋势,从而促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加完善的文明礼仪教育教学。

(三)实行一体化教育模式,建设德育网络

中学学校在将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一体化德育网络教学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手段将学校内文明礼仪教育、家庭文明礼仪教育以及社会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有机整合。组织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将以文明礼仪文化为核心的主题贯彻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如提倡学生每个月都与家长通电话,了解关心家长的身体健康情况,并且向家长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实际学习情况,让父母更加安心,同时还可以达到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感情的效果。在学校组织开展家长会时,让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让家长十分欣慰和感动。在学生十八岁时举办成人礼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和身上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义务,并且在校园内留下美好的回忆。

三、结语

培训礼仪总结范文8

关键词:文明礼仪;核心素养;中学生

一、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到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形成的人们共同认可、共同遵守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关于礼仪的佳话和事迹也源远流长。从少儿就耳熟能详的“融四岁,能让梨”的启蒙,到“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的告诫,再到“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推崇……这些都体现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素质体现,更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面貌。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倡的讲文明、懂礼貌、亲师友、尊长辈等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不仅是知识汲取的黄金时期,更是良好品德和世界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对中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为他们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文明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道德教育”也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通过文明礼仪教育的学习,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个人礼仪、交往礼仪等,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补给,而高质量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将所学正确运用,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利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良好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从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

(三)有利于文明校园的建设

校园是师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是进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在中学阶段开展文明礼仪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秩序的责任感,改善学校的不良风气,优化育人的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学校的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

(四)有利于民族精神的传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大国、礼仪之邦,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文明礼节等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国民道德水平的高低同样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既是中华美德的传承者,也是道德规范的践行者,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的美德,与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

三、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

长春市朝鲜族中学隶属于长春市教育局,是吉林省重点中学,也是一所民族特色中学。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文明守纪、尊敬师长、爱校如家”为活动宗旨,结合学校民族特色,通过开展实实在在的文明礼仪活动,将文明礼仪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提升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学生争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一)加强文明礼仪规范化学习,培育文明根基

1.开学初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青少年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学习计划(初中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高中学生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美德教育、励志教育),制定文明礼仪班级评比条例。2.每周四利用早上时间给各班文明礼仪生进行培训,这些学生再给本班其他学生进行培训。3.学期末根据文明礼仪班级评比条例选出文明礼仪优秀班级和优秀文明礼仪示范生,并对其进行表扬。

(二)开展文明礼仪生站岗活动,树立文明榜样

全校学生以“做一名文明、有礼貌、充满正能量的中学生”为目的,周一至周五早上由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轮流站岗,激励学生争做文明礼仪生。这一活动内容具体包括制定文明礼仪生站岗活动方案;由学生会组织部排出一学期各班站岗学生名单;每天早上由学生会组织部成员根据“门口站岗情况检查表”检查礼仪生站岗情况,并拍照留档;学期末根据一学期的情况评选出优秀礼仪生,优秀礼仪班级。

(三)依托文明礼仪体验活动,感受文明之美

1.我校在建校六十周年活动、全校家长会、体育艺术节、毕业典礼、开学典礼、读书节等大型活动时专门培训礼仪生,让学生体验做一名文明礼仪生,并向全社会展示我校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2.利用端午节、教师节等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礼仪体验活动。

(四)组织民族特色礼仪教育,尊重文明民族性

1.在每周的文明礼仪生培训中,加入朝鲜族的饮食礼仪、行礼礼仪、称呼礼仪等,让学生牢记朝鲜族的各种礼仪规范。2.每周二为朝语日,这一天全校学生见到老师同学都要用朝鲜语问好。

四、结语

校园的风气和面貌也大大改善,学生仪容仪表干净整洁,校园垃圾不再随处可见,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屈指可数,这恰恰体现了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行为准则,初步具有了成为一名合格社会主义公民所必需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杨.加强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必要性[J].青年文学家,2013,(5):176-177.

[2]高静.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J].青苹果,2014,(4):43-45.

[3]黄文辉,余绍龙.文明礼仪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奠基工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8):37-39.

[4]苏保.中职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研究[J].文教资料,2017,(13):154-155.

[5]孟赐将.在中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J].文教资料,2014,(07):146-147.

[6]陈胜利.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推动素质教育发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