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生产对环境影响

畜牧业生产对环境影响

一、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1、消毒药液造成的污染

大量养殖场至今多采用1~2%火碱冲洗进行消毒,其污水可使土壤含碱量增加,造成板结死苗、减收,一些地方农户不愿使用这些养殖场的碱性粪尿,养殖场只好将其露天弃置,又造成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

2、造成疫病流行

畜禽粪便和排泄物是疫病传播的重要载体,大量污物泛滥,将造成群体中以及不同畜种间疫病流行,并可能传播“人畜共患病”。在采用“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立体养殖模式”的地方应特别注意控制疫病的传播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畜产品中残留物所造成的公害

药物残留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它不但是影响我们国家畜禽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也已经演变为关系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健康的社会问题。饲料添加物中含有大多防腐剂、抗菌药、抗生素和激素等,有的地方为了使生猪看起来皮白肉红、粪变黑而添加有剧毒的砷制剂及大量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甚至为了使猪贪睡、长得快而添加镇静剂,此种现象时有发生。富集于畜产品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有的在停止使用经过一定的衰减期后,可能减少对人们的危害,但是,对于生长期短的鸡、鸭、鹅肉产品和随喂随产的蛋以及奶畜产的奶而言则使人难以防范。霉变饲料中的霉菌毒如黄曲霉素及其代谢物也可能进入畜体,最终经食物进入体内,具有致癌的危险性。饲料厂家和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畜禽产品的污染,最终危害的是人类自己。

三、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十分重视,不少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严格的措施方案,例如在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对生猪生产采取了相应的禁止和控制措施;荷兰、美国、英国、韩国等也规定了粪污和有害气体排放标准;我国近年也出台了严格的管理办法,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家畜生产环境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1、粪尿的治理

粪尿的治理主要采用生物净化手段,通过厌氧发酵可利用粪污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污水可经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在我国广大地区,最经济适用的办法是采用粪、尿分离(猪场),直接用畜禽粪便肥地。因此,较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最好建立在周围有足够农田消化肥料的地方。另外,也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饲料中氮、磷的利用率,通过科学配料、科学饲养、使用高效促生长添加剂和采用高新技术改变饲料品质,应用“生态营养”技术,从总体上减少排泄,特别是氮、磷的排泄。

2、药物残留的治理

一是加强环境卫生工作,杜绝疾病发生。为在畜禽饲养全过程推广使用消毒用以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尽可能地避免疾病发生,畜禽就可以不用或少用化学药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药残问题;二是认真规范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的生产。各种饲料厂家和饲料生产管理部门都必须将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的安全性作为基本指标,其次才是有效性。对于在饲料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厂家和养殖场必须通过法律手段、经济制裁手段,予以严惩;三是重视“停药期”。企业生产的饲料应在标签上标明的停药期以及禁忌等注意事项畜禽生产者应严格遵守执行。

四、发展生态畜牧业

21世纪是全新的世纪,预示着人类将拥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成果,也预示着将有更科学,更健康、完美的社会文明,绿色工作作为一种意识和价值观念使人们从衣食住行到思维方式发生全新的转变,社会正在营造着一个属于新生世纪的文化———绿色文化。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模式,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开展畜牧生态工程建设,充分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生物工程和谐技术,通过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实现系统化生产和无废物生产,使畜牧业生产实现一次“绿色革命”。

作者:修晓宇 徐桂英 单位:吉林省前郭县畜牧业管理局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畜牧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