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信息化作用及建设探究

农田水利信息化作用及建设探究

摘要:农田水利信息化是现代农业水利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提高工作效率、发挥综合效益、优化水资源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等诸多优点,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农田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内容及作用,同时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作用;问题;对策

信息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具有高效、先进的特点,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目前,应用信息技术的领域越来越多,农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农田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为农田水利管理、农业灌溉、数据监控、调节地区水情、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良好保障[1]。当前,我国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对推进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2]。但同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明确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作用,剖析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1农田水利信息化的作用

农田水利信息化主要使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提高水利管理方式,推动水利管理由粗放型转为精细型,由传统模式转为现代模式,最终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它能够优化水资源调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产量,实现精细化管理,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3]。

1.1实现精细灌溉,提高节水效率。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部分地区的农业灌溉方式依然非常落后,因此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势在必行。运用物联网技术可实现水资源的自动化管理及监控,同时配套喷灌、滴灌或者渠道灌溉等技术,实现精准监测土壤墒情及农作物需水情况,大幅提高节水效率,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1.2提高水利管理工作效率。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涉及范围大、灌溉区域广泛,点多面广,因此单靠人工进行监测、巡视和管理,不利于提高效率,同时要求人员数量较多。应用信息化既能减少人员劳动力,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3优化水资源调度。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加准确地监测水文数据,及时传递信息。此外,还能够结合其他数据,如气象、旱涝等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合理调度水资源,确保灌溉用水合理分配。

1.4有利于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多年以来,我国农业用水水费一直很低,难以反映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容易给用水者造成水用之不竭的错觉。同时,一些灌区由于无法准确衡量用水量,水费常年难以收齐,导致灌区管理缺乏经费,设备陈旧老化而无法维修更换,进一步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解决用水计量、控制用水量以及高效收缴水费等问题,为准确计量用水、收取水费提供依据,有利于形成正常的水利管护及运行机制。

2农田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内容

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分布于各灌溉区域,因此具有明显的区域化特点。目前我国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主要应用于农业灌区和园区。

2.1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内容。农业灌区水利信息化主要是为灌区的运行管理提供先进、可靠、安全的技术,同时做到科学合理的配水用水[4]。因此,农业灌区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系统、监测和运行控制系统、调度运行系统等。

2.2园区灌溉信息化建设内容。园区主要是指除了大宗农业之外的果树、花卉、蔬菜以及现代农业园区等对管理要求较高的对象,需要建设的内容主要有自动控制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其中,自动控制系统是指将园区的植物通过仪器监测,将数据上传到数据处理中心,然后实现浇水、施肥等方面的全自动化控制。环境监测系统是指对园区的土壤温湿度、环境温湿度等实施监测,然后通过相关设备自动调节与控制。

3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由于部分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投入资金少,导致建设标准偏低,自动化控制存在一定隐患;相关软件和硬件配置少,因而难以提高服务功能;此外,部分技术不达标,运行不稳定,难以实现自动化管理,也无法监控水资源的配置。二是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水利管理人员对水利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偏向于运用传统老旧的方式进行水利管理、监测、水资源调配,更看重依靠人力推进工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建设。三是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部分灌区的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农业部门没有建立信息联络,导致资源无法共享,限制了服务范围[5]。四是信息化系统利用不到位。很多农户甚至管理者没有掌握信息化操作流程,对信息化设备比较陌生,因此也影响了信息化系统在灌溉管理中的作用。

4对策措施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利信息化建设事关社会健康发展。因此,面对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应着眼全局、着眼长远,合理施策。一是加大投资,提高标准,引进先进技术,做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以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项目为切入点,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同时根据工程规模明确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以信息化在工程运行、灌溉用水方面的广泛运用为着眼点,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制度,足额落实水利设施运行管理经费,因地制宜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促进灌区信息化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和综合效益充分发挥。二是加强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围绕水利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实际,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使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转型升级,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以满足水利信息化发展需要;同时,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人才,提高信息化人才队伍专业技术水平。三是做好信息资源共享,主动衔接农业部门,建立信息联络,共享农田水利信息化资源,从而增大服务范围。四是构建完善的水利专业化服务体系,循序渐进的改变旧的工作处理方式,转而使用更加高效的信息化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形成治水兴水合力。

作者:张永 单位:武威市水利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