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问题浅述

城镇化发展问题浅述

摘要:我国城镇化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重质量发展时期,党的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整合城市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协作发展平台。探讨了近5年以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湖北省城镇化向高水平发展的主要原因,总结出湖北省中心城市深化发展非农产业、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除城乡人口流动障碍是推动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区位论;城市群效应;劳动力集聚

0引言

城镇化进程推动着农业人口持续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标志着一国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城乡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生产现代化的结果,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实现了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经济发展模式的跃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城镇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大城市或中心城市成为周边城市抽水机,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持续集中在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发展差距极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湖北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武汉、十堰、荆州等传统工业城市为中心,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逐步形成了以“武汉、宜昌、襄阳”为中心的城市群发展,有效整合了城市资源,促进劳动要素合理流动,提高了技术、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利用水平,实现了城镇化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1.1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回顾建国初期,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围绕着计划经济下大工业生产,工人集中在少数重点城市,农村人口受限于城乡二元户籍结构被困于生产力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的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生产,湖北省亦不例外。1957年湖北省城镇化率只有13.44%,一直到1992年湖北省城镇化率还不到30%,重点建设的城市有省会武汉、资源型城市黄石和汽车制造之都十堰。1978年我国改革农村生产责任制,释放农村经济活力。到1995年湖北省城镇化率为31.2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2.50%,而后湖北省城镇化建设便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工业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明显提高,农村人口持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到2015年湖北省城镇化率达到56.8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38.82%,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1.2省内各市州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Northam(1979)在总结发达城市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发现“S”型增长规律,将城镇化建设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镇化率低于30%)、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为30%~70%)和停滞阶段(70%以上)。限于数据资料原因,本文将湖北省城镇化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初期阶段(城镇化率低于40%)、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为40%~55%)和城市群发展阶段(城镇化率高于65%)。2007年以前湖北省城镇化率低于40%的地区有十堰、襄阳、随州、孝感、恩施、荆州、咸宁和黄冈8个市州,其中襄阳、黄冈和荆州常住人口规模超过500万;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有黄石、宜昌、鄂州、潜江、仙桃、天门、荆门和神农架7个市州的城镇化率均超过50%,然而这7个市州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均较小,无法形成城市规模效益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城镇化率最高的鄂州城镇化率为54%只有107万常住人口,城市规模最大的宜昌也不过400万人;城镇化率超过60%且人口规模在800万以上的只有武汉一个地区,与武汉接壤的城市主要是鄂州和孝感。武汉与孝感有160km边界线,对孝感城镇化发展的带动和辐射力超过其他接壤地区。2017年除恩施和黄冈外,湖北省15个市州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人口规模较大的十堰、襄阳、孝感、荆州和宜昌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

1.3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常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2000年以后,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消除,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对产业工人产生了大量需求,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利用缓解农业生产对劳动力严重依赖的情况,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工作并获得市民身份。2007~2017年湖北省城镇化率排名前七位的城市一共新增常住人口270万人,相当于一个荆门地区的全部人口,其中武汉新增常住人口占比为73%,有利地促进了武汉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襄阳、十堰、孝感农村人口基数大,城镇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常住人口规模增加显著。武汉、鄂州、黄石、宜昌工业基础较好,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农村人口转移吸引力较大,也是农村人口流入的重要地区。

1.4以武汉、宜昌和襄阳为中心的城市群效应明显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群规划有利于实现区域内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构建高效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应根据城市的区位条件及资源禀赋划定功能分区,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发展平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中最典型的问题是粗放型城镇化建设,只注重建房子不注重建内涵,中部地区城镇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城镇经济发展依赖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大量的资源消耗,缺乏先进的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不够强。近年来湖北省形成了长江流域和汉江流域两条城市产业集群,长江流域以“宜昌-荆门-武汉”建立水电、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等高新产业基地,汉江流域以“襄阳-随州-武汉”构建汽车、轨道交通装备、航空产业和智能制造等高新产业基地。武汉与鄂州有17km水上共管区域,陆地接壤共85km,鄂州中心地区离武汉不过1h车程,以武汉为中心带动了鄂州物流业的发展。武汉西北部制造带黄陂区、东西湖区、沌口经济开发区与孝感的孝南、汉川、应城、孝昌接壤,形成优势互补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湖北省城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武汉、宜昌、襄阳”为中心的城市群空间格局,城镇化发展辐射效应日渐显著。

2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泰勒的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出现的最初驱动因素是交换的需要,交换产生的交通费用最小点即为城市的最佳选址,城市的管理者通过提供市场服务加强和维护城市的交换功能并使得最初住在城市并提供服务的人成为市民脱离农业生产。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则强调工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了降低劳动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城市作为劳动力聚集地容纳了大量依靠劳动力为生的市民,由此形成了工业化城市。马歇尔在研究劳动力集聚问题的时候,也提到过大量劳动力的集聚带来的规模收益是城市收益的主要表现,推动着农民向市民转变。梁小青(2009)、周兵(2007)指出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工业化有关,工业化的结果就是城镇化。戈德曼(1957)通过对于地域的考察,总结出大都市连绵带的概念,大都市的形成离不开交通和通信手段作为基础保障,特大城市或中心城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比如廉价的轨道交通和通讯手段为职住分离的劳动者降低生活成本,有效容纳大量异质性劳动力形成厚的劳动力市场从而获取城市规模效益。从湖北省经济发展表现来看,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四个:非农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和城乡人口流动障碍的消除。

2.1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湖北省非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呈正相关关系。统计数据表明,作为工业和农业大省,湖北省国民生产总值中工农业比重一直不差上下。1952~1970年湖北省农业生产比重一直在50%左右徘徊,此时城镇化率才14%。1978年改革开放后,第二、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2000年湖北省第二、三产业比重突破80%,与此同时湖北省城镇化率达到40%。作为工业大省和强省,湖北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一直低于20%,直到2000年第二、三产业产值才基本持平,2008~2012年第三产业经历了一个低迷时期,产业表现一度被第二产业超越,直到2013年以后才慢慢好转,而这10年城镇化率才缓慢攀升到50%。2017年湖北省城镇化率在50%以上的地区共有14个,城镇化率排名2到5位的鄂州、黄石、宜昌、荆门都是工业驱动型城市,第二产业比重均超过了50%。孝感、十堰、荆州、襄阳、咸宁第一产业比重均低于20%,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了较多的农村转移人口。

2.2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持续投入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1986~2005年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加率为18.57%,“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质的变化,年平均增长率为31.87%,此时城镇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武汉市在湖北省各市州中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占主导地位,投资占比一度高达38%,近5年来一直保持75亿元左右的年投资规模。2004~2017年武汉市一共建成了7条地铁线路,通车里程达279.04km,相当于市内三环线的3倍长度,城市人口从484.7万人增长到619.4万人,城镇化率率先超过70%。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紧随武汉其后的是襄阳、宜昌、荆州、孝感和荆门,近5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分别为31.22亿、28.57亿、19.59亿、18.26亿和15.03亿元,其城镇化率的表现也居于湖北省城市位序前列。

2.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扩大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

2005~2017年湖北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额从5687.00元增加到18077.33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0.11%,显著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使城市对农村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加快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步伐。2005年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是十堰,城乡居民收入差额接近8000元,其次是黄石收入差额接近6000元。到2017年城乡居民差额最大的依然是十堰,城乡居民收入差额接近2万元,其次为黄石和宜昌。在城镇化表现中,黄石早在2007年城镇化率就超过了50%,城镇化水平仅次于武汉和鄂州,远高于其他地区。十堰则排在宜昌之后,在城镇化率超过50%的城市中位居第六位。2.4城乡人口流动障碍的消除是城镇化发展的直接原因早在2006年湖北省政府就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06)70号)》文件,提出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机制并健全农民工就业组织服务体系,鼓励城镇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副产品加工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范畴以解决农民工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服务,提供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为农民工提供落户登记、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农民工儿童纳入所在地一类疫苗免费接种计划等措施,有力地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2016年湖北省除黄冈和恩施外,其他15个市州城镇化率均超过50%。

3结论与建议

回顾湖北省近5年来城镇化的建设历程,中心城市规模经济效应充分发挥了资源配置作用。增强城市和乡村经济活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本是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然而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城市规模经济效益的体现。湖北省城镇化发展格局已逐渐显现出以“武汉-宜昌-襄阳”为中心的大规模城市群发展模式,通过加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鼓励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优化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提高非农产业比重、整合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的生产资源等措施,推动湖北省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陈燕妮.中国城镇化发展40年回顾与思考[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19-25.

[2]汪发元,郑军,裴潇.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动态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9(2):101-109.

[3]王新越,秦素贞,吴宁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4):69-75.

[4]孙阳,姚士谋,陆大道,等.中国城市群人口流动问题探析———以沿海三大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2016(12):1777-1783.

作者:张瑾 陈瑶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民建鄂州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