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研究范例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1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规定实业学校分为甲种和乙种,“甲种实业学校施完全之普通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施简易之普通实业教育”。其程度分别相当于清末的中、初等实业学堂,而作为高职的高等实业学堂则归入大学系列的专门学校[8]。农业职业教育分为甲种农业学校(一般为省立)和乙种农业学校(一般为县立),校内学科有农学科、森林学科、兽医学科、蚕学科、水产学科等。据有关统计数据,1912年有甲种农业学校39所,乙种农业学校219所,1922年甲种农业学校数量增至79所,乙种农业学校数量增至327所[4]139。学生人数也有增加,如1912年,学生人数计14038人,其中甲种农业学校有4512人,乙种农业学校有9526人,到1916年,学生人数增至16482人,其中甲种农业学校有4982人,乙种农业学校11500人[9-10],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将乙种农业学校改为高级小学职业补习班或准备班,甲种农业学校改为农业职业学校,甲、乙两种农业学校的名称不复存在。1932年至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职业教育法》和《职业学校规程》,对农业学校系统进一步改造,各省分层设置农业职业学校、农业高中班、农业实验学校,使农业职业教育进一步系统化。农业高等教育逐步专门化。随着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农学学科专业门类出现细分化倾向。以金陵大学农学院为例,民国时期设置的专业系部有农艺系、森林系、植物学系、园艺系、植物病虫害系、蚕桑系、农业经济系、农业教育系、农业工程学系和农业推广部以及农林专修等,从而形成了细致和完善的专业体系[11-12]。据1946年民国教育部的统计,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设置系、组共计154个,据名称归类汇总为11类,25系5组[5]134。农学研究生开始出现,如1937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正式开始招收研究生,分为农业经济、农村金融、农村社会、农业合作、农场管理等门类。上述事实表明,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教育趋向于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总之,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初步建立起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到职业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农业教育体系,培育了大量农业专业人才,这为农业科技体制化奠定了人才基础。

一、近代农学家群体出现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派急需一批掌握外国先进技术的科技人员,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联名上折,请求政府派留学生赴美。1871年,清政府批准了派遣留学生计划,陆续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朝野舆论大声疾呼,要求派遣留学生,寻找民族自救的门径。而当时的邻国日本,经过数次维新变法向西方学习,成为强盛之国,这对中国触动相当大。因此,从1896年升始,清政府选定人员赴日留学,此乃中国正式派遣留日学生之始。与此同时,农科留学生也开始被派遣到国外学习科学技术,他们回国后,从事专业研究,成为专职人员,从而出现农学家群体。据王国席统计,到1911年为止,清政府共向日本派遣公费农科留学生共计172名[13],其中包括陈嵘等著名农学家,另外还有若干自费生,约共有200余人。清政府向美国派遣农科留学生有案可查的约有24人,另外,在有关清华留学生史料中,记载有从各机关转入清华的官费留美生4人,这样,清末留学美国的公费农科学生有28人。另有学者刘曰仁研究,1881年至1911年,农科留美生约有51人,其中公费31人。清政府向西欧派遣农科学生有案可查的约有13人[14]115。综合上述数据,到1911年为止,中国在国外学习农科的留学生大约近300人。这些农科留学生归国以后,大多从事农业科技和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农业研究和农业教育的先驱,如王舜臣、陈嵘、梁希、过探先、胡昌炽、邹树文、邹秉文等均是我国近代农业建设的奠基者与骨干。中华民国时期,利用各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培养留学生是政府留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如美国庚款留学生,1909年起,由清华园游美学务处办理选拔留美学生,1909年至1920年,有农科赴美留学生74人,1921年至1929年,有农科赴美留学生61人,共计135人[14]118-120。这个时期,依然有一部分农科学生到日本留学,主要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院,日本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等校学习。这些留学生归国以后,成为中国近代农业改良的迫切需求人才。如沈宗翰、曹诒孙、程绍迥、吴福桢等归国留学生,均成为当时著名的农业专家。

张剑等人根据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统计了20世纪上半叶农学家的基本情况,他发现,在237名农学家中,有185人有留学经历,占78%[15]。再以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农业实验所为例,中农所成立时,集中了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农业专家,其中32个技正,约有20位有国外留学经历,这些人均是当时有影响力的农业专家。伴随着国家教育的兴起,通过国内农业教育体系化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致力于我国农业事业的学者。清末,清政府为了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在学制上进行改革,推广学堂,培养各级专业人才。自此以后,各地大、中、小各级学堂以及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纷纷成立,为我国培养了一支完全不同于旧式知识分子的科技队伍。在农业人才队伍形成方面,农业学堂有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分农业、蚕业、林业及兽医四科,为农业专业人才形成奠定了基础。进入民国以后,农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农业高等教育有了质的飞跃,南京金陵大学农科、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国立中央大学农艺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等农科大学相继成立,为农学家群体形成提供了人力资源。农业专业教育也进一步发展,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浙江省立森林学校、江苏苏州农业学校、上海公立兽医专门学校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农校,中国近代农业科学家有很多是从这些农校走出来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民国时期本、专科农科学生毕业人数,1912—1926年有1206人,1927—1936年有3122人,到1937年为止,共有农科学生毕业生4328人。另外,到1937年以前,我国还招收农科研究生13名[5]132-135。这些本、专科毕业生以及研究生,构成了我国近代农学家群体的又一主要来源。例如园艺学家吴耕民、森林学家殷良弼、水稻专家卢守耕、农业专家沈宗瀚、土壤肥料学家彭家元、林学家贾成章、农业经济学董时进、林学家周桢是京师大学堂农科学生[7]116,耕作学家孙渠、遗传学家陈桢、作物学家叶元鼎、昆虫学家张巨伯、植物病理学家俞大绂、作物育种和细胞遗传学家戴松恩、土壤肥料学家张乃凤、水土保持学家蒋德麒、植物学家蒋英、农业微生物学家樊庆笙是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生,稻作学家周拾禄、农学家和小麦专家金善宝、棉花专家冯泽芳、农业昆虫学家吴福桢等人均是东南大学农科毕业生,玉米育种家和细胞遗传学家李竞雄、农业化学家孙羲是浙江大学农学院毕业生,植物病理学家朱凤美、农业昆虫学家吴福桢、林学家郑万钧在江苏省第一农校学习过,蚕体病理学家曹诒孙在江苏苏州农业学校学习过,蚕学专家郑辟疆在杭州蚕学馆学习过,蚕业科学家杨邦杰在湖南省立甲种商业学校学习过[16]。总之,无论出国留学还是本土学习,他们毕业以后,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推广,成为专职的农科工作者,进而成为农业专家,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农学家群体日渐确立,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三十年代农学各学科领域里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中国农业科学研究事业得到重大发展。

二、农学社团的诞生和农学出版物的出现

之前,我国已有西方文化传入,分赴海外求学者也日渐增多。留学海外的农科学生,在留学所在地成立了农学学会,如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华农学会,在法国巴黎成立了新中国农学会,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农学团体。而从海外学农归来者和国内的农界人士,也都在积极从事农学社团的组织活动。1896年,张蹇等人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务农总会”,1910年,由南洋第一次劝业研究会发起,集各省农业团体和农务人员组织了全国农务联合会,上述组织的出现是我国农学社团的开端。进入民国以后,农界学人大幅增加,他们分别发起组织农学社团,社团向全国扩展。1916年,以国内和日本留学生为主的二、三十个学农的学人,于秋季在上海筹备全国性的农学团体,以联合全国研究农业科学的人。1917年1月30日,筹备者在上海市召开了“中华农学会”成立大会,大会推举王舜成为临时主席,并选举王舜成为会长,余乘为副会长,林在南为事务部长,过探先为研究部长,邹树文为编辑部长。各科主任为各省著名农学学者。这样,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成立。中华农学会是中国近代农业学术团体的标志性组织。1919年,中华农学会有会员200余人,分布于全国14个省份。到1936年,该会会员发展为2791人,分布于全国20余省市及日本、朝鲜及欧美各地[17],它内设农、林、土壤、植物病理、昆虫、畜牧兽医等多个专科学会,出版学术刊物,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成为民国时期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的创建,意味着中国农学家已经组织起来,形成有效能的科研力量,从而促进了中国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在中华农学会的影响下,其他农学各分支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17年,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凌道扬和留日生陈嵘发起成立中华林学会;1929年,留美生邹秉文、戴芳澜等人成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1930年,留日生吴耕民、胡昌炽、林汝瑶与留美生管家骥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园艺学会;1933年,中国植物学会成立,由留美生胡先啸、李继侗、裴鉴与留欧生辛树帜等创办。此后,又相继产生中国农业推广协会、中国稻作学会、中国畜枚兽医学会、中国农具学会、中国土壤学会等农业学术团体。以农学会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的普遍建立,形成了有效能的科研组织,加强了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形成的重要表现。

随着农业学术团体的出现和农业研究的发展,学术交流日益需要,科研活动的成果也需要展示,农学类刊物和著作应运而生。各农学社团创办了会报。例如中华农学会于1918年创刊的《中华农学会会报》,为当时国内农学杂志的权威刊物之一,专业性较强,内容也较丰富,被一致认为是国内重要会报之一。其他还有《林学》、《中国植物学杂志》、《中国稻作通讯》、《畜牧兽医》、《园艺学报》等会报,均是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农学类刊物。除了农学社团创办的会报以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农业研究机构和大学也创办农业类学术刊物,进行农业科学技术交流和传播,比较著名的有:中央农业实验所编印的《农报》和《农情报告》。《农报》创办于1934年,它传播农业试验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农林知识,报告农事消息,解答农事问题,内容深浅兼蓄,是当时介绍农业知识与农业技术的重要刊物。《农情报告》创刊于1933年,在当时堪称国内农业统计的权威杂志。金陵大学农学院于1924年创办的《农林新报》,该刊主要报道关于农林问题上的各种新知识,及金陵大学在农林问题上的新发现。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于1939年创办的《协大农报》,内容多为研究与讨论福建省农事问题,以及协大农科的研究报告。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农学类书籍出现,例如周颂原《中国作物论》(1924年)、聂信予《桑树栽培学》(1933年)、熊同?《应用昆虫学》(1933年)、金国宝《中国棉业问题》(1936年)、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1937年)等著作,中央农业实验所等机构编印的各种农学丛书和手册等,均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研究的成果。农学出版物是农业科学体制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上述农学出版物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加速了农业科学职业化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科技体制化进程。

三、独立的农业科学实验研究机构建立

农业研究实验机构是农业科技体制的核心建制,它们的建立标志着农业科技体制化的正式确立。清末,在内外形势的逼迫下,清政府准许引进和推广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其中,创办农事试验场是举措之一。1902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朝廷于保定创办直隶农事试验场,分蚕桑、森林、园艺、工艺四科,这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具有一定独立意义的农业科研机构。1906年,清农工商部领衔筹建中央农事试验场,于西直门外乐善园官地建京师农事试验场,试验场做了一些引进、实验和推广工作。此外,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些地区性的农业试验机构,1898年,上海成立育蚕试验场,1902—1906年,济南、福州、沈阳、河北、江苏及四川、贵州等地区先后成立农事试验场等试验机构。至1911年,各省已有农事试验场等农业试验机构100多处。这些农事试验机构引进近代农业技术及其试验方法,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其成为农业科学体制化的重要条件与内容。这些试验场虽囿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而绩效有限,但它的实践启迪了民智,开通了风气,给中国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标志着中国近代农业科研的正式起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开始萌芽。辛亥革命后,农业科研机构有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南京政府前10年,各级各类农业科研试验机构不仅数量有较大增加,而且人才、经费、各项研究事业也都有了较大改善,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出现了可喜的发展态势,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在此黄金十年时期逐步构建起来。20世纪30年代,由于内外因素的冲击,中国传统农业处于衰落状态,“复兴农村”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为解决农业生产每况愈下的困境和农村破产导致社会动荡的危机,大力进行农业科技的改良与推广,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期间,国民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农业研究机构对中国的农业、畜牧业、农村经济、养蚕业等方面实施技术改革和推广,并以持久有效为目的对农业技术改良进行广泛的研究。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国立农业研究机构———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央农业实验所直属于国民政府实业部,为主管全国农业技术改进的农业最高机关,其主要任务为:“一、研究及改进发展中国农业技术并推广其有成效之结果;二、调查及研究农村经济及农村社会;三、以科学方法研究农产品或原料之分级。”[19]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农业研究机构,政府给予其组织保障、资金投入以及良好的工作条件,中央农业实验所成为全国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建制中的标志性单位出现。在抗战前,国民政府还建立了中央种畜场(1933年)、中央棉产改进所(1934年,后并入中央农业试验所)、全国稻麦改进所(1935年,后并入中央农业试验所)等部级农业机构,上述单位和中央农业试验所互相合作,开展了全国性规模较大的实验研究工作,使中国农业科学研究有新的发展。抗战前,各省的农事试验场及农业研究机构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并且很多省农事试验场内部得到充实和调整。例如:1928年,陕西省设农棉试验场;1930年,浙江省设稻麦改良场,福建省设福建省农事试验场;1931年,四川省设中心农事试验场;1933年,湖南省设棉作试验场;1934年,广东省设甘蔗试验场,成立农林总场,同年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1935年,广西省设广西农事试验场。据有关数据,1931年,全国22个省市都有专门从事农业科研和推广的特种及普通农事试验场及其他研究机构[20]。另据1934年实业部统计,到1934年为止,全国共有552个农事试验场[21]。

抗战开始,为了加强后方农业生产,后方各省还对省内各农业研究试验机构进行整合,建立了具有比较完备组织的省立农业研究中心。如浙江省农业改进所(1938年)、四川省农业改进所(1938年)、湖南省农业改进所(1938年)、贵州省农业改进所(1938年)、云南稻麦改进所(1938年)等。各省研究机构以引进、改良、推广农作物和畜禽品种为中心,开展各种农业科学试验和农业改进工作,对各省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民国时期,许多大学农学院相继成立,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构建了农业科技研究机构的又一重要部分。金陵大学农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农艺科、西北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等院校不仅从事农业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也是重要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它们开展农业科研、推广和调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2

随着研究对象与内容重点逐步转移,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开始没落。该学科经历了多年研究发展历程,并处于不断转型变化中。部分农业经济院系从农业经济学科逐步退出,转变为应用型经济学科;主流农业经济学科,将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具体表现为,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食物供应链生态系逐步升级,转型为食物经济管理;部分学科则是演化为“生物经济学”。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迅速的推进和市场化继续深化,农业产业也在飞速发展,中国农业经济学科面临转型升级问题。由此,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应顺应时代变化,转变研究重点,向市场研究为重心,建立以农产品食物市场为中心的一体新型农业经济学科。

【关键词】

学科转型;农业经济;生物经济管理

一、引言

农业经济学涉及农业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参与到农业生产及其关联的分配、消费与交换等经济活动的学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安全成为国内民众关注的焦点,农业经济学科在短期内仍备受重视,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较大挑战。然而,西方经验表明,伴随农业部门分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化进一步深入,以及其它学科快速扩张,该学科应及早跟随市场经济发展步伐,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在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会遇到许多问题,可能遭遇西方发达国家情境。由此,农业经济学研究人员,应开始思考如何推动该学科转型。

二、农业经济学科演进阶段

农业经济学科的存在,多数是为研究对象服务,其属于应用类社会科学。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可以为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提供一定参考。农业经济从诞生之日起,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换之中,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政策研究为核心;二是农村经营为主;三是转变市场研究与政策研究并重。具体来说,以农村经营为核心,其经济发展目的在于,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不断增加作物、畜产品产量,达到农场增值收益目的。而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目的,则是需要从农业角度去分析。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需要解决食物、贫困及农业调整等多重问题。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着重看到农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城市产业提供优质食物。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食物需求也会大量增加,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深化中。在未来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学科需要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以此推动社会对农业的产销需求。

三、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危机

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学科深层次结构问题,已在逐步凸显。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经济方面,人才市场随之饱和,使得该学科发展与拓展面临较多的困境。具体来说,农业经济学科面临以下两方面的危机。

(一)短期危机

一是,新型农业经济学科遭受传统经济学基础学科的压缩。作为应用学科,农业经济学工具及其理论,多数来源于基础经济学。随着近些年公司法、经济法学等多种学科的不断拓展,促使向农业经济领域发展,严重压缩了农业经济学科的生存。仅从学术角度来说,基础经济学科研究影响力较农业经济学科大,由此影响了农业经济学科的快速发展。二是,在政策方面,对农业经济研究的鼓励不足。研究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需要以政策为导向,但现阶段却严重缺乏,是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方向。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等诸多问题,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依然需要许多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目前,多数农业经济研究专家,仅处于旁观者地位,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力弱,决策能力不足。同时,在决策影响力方面也在下降。与其他专业竞争项目和教学资源时,农业经济学科处于明显劣势,特别是在资源选取方面尤为不利。三是,对优秀学生的新引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业经济学科要持续发展,还需要依靠许多专业人才,尤其是大学本科从业学生。但是目前,许多优秀学生,为了生存,不会主动选择农业经济学科作为研究对象。随着政策对该学科的支持力度降低、被其他基础学科压缩,促使该学科毕业生在毕业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在与经济学、商学毕业生之间竞争存在不对称的劣势。与其相比,农业经济学科难以取得就业优势。这就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思考:农业经济研究专业人才,需要转换研究重心,适应时代变化,并以市场为研究主体。据就业统计数据表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已成为中国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使得优秀毕业生难以对其有较大的吸引力。

(二)长期危机

现阶段,随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压缩了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从长期发展来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经济学科被边缘化趋势不断增大。首先,研究经费与人员处于不断下降趋势。近十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角较快,超越了经济增长速度。政府预算在前期比较丰富,可以为农业研发投入大量资金。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缓慢阶段后,政府预算开始转向其他产业,对农业投入会大量削减。长期而言,国家对农业投入会逐步缩减。其次,在重视商业研究的时代,专业人员对商业对象的研究,远超过了农业研究的对象。在该方面,农业增加值高,占GDP比重为百分之十。追本溯源,现已超过三分之一认可需要农业,有超过二分之一认可居住在农村。政府工作重点在于,稳定社会与农业生产。如能完成中国的城市化,农村社会经济比较稳定。农业研究对象,也在国民经济体系地位下降。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意义就会收到极大挑战。如此,西方国家农业经济学科为生存挣扎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随着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许多优秀人才对农业经济研究逐步减少。农业作为社会经济成熟阶段的研究对象,在国民经济份额中遭受服务业、第三产业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受到就业市场的影响,以及研究对象的下降,促使优秀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作为研究方向。在此形式下,若优秀人才持续下降,参与程度急剧减少,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学科进一步发展。

四、未来发展之路

农业经济学科存在,其研究对象所处地位成为关键。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提前完成,促使社会经济走向成熟,由此,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逐步下降。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升级,农业特殊地位正在下跌,使得传统农业经济学科也随之下降。同时,基础经济学不断兴起、管理学的扩张,以及环境科学不断发展,这些研究对象已经涉及到农业部门,造成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出现被压缩的现象。目前,新型农业经济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现状,正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方向。从国内发展情况来说,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以及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食品产业随之扩大,促使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了转型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经济学科要转变研究重点,需要向市场研究为重心移转;构建农业市场为研究中心,成为一体化新型农业经济科目。目前,这种转型依然存在着很多难题,例如技术、制度和就业市场等障碍。相关农业专业人士,应未雨绸缪,共同行动,为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全面转型。

作者:赵栋强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晶.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张晶[J].北京农业,2015(33).

[2]李想,彭德远.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5(6).

[3]刘喜江.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

[4]郑晓杰.论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4(8).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3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教育界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困境之一。新课改自实施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反升。相较于城市学生,本文着眼于受课业压力影响更大的农村学生进行研究,从课业负担的概念、农村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成因分析和解决方法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改;农村学生;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自2000年教育部首次发文提出至今,已有整整15年的历史了。在这十几年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我国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其范围也从小学扩展到初、高中。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呈现几何增长,学生负担日益加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进一步拉大,相比较城市学生而言,阶层流动的压力和社会竞争的激化更直接地作用到农村学生的身上,“考出去”这自古华山一条路似的信念似乎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新课改的提出,让学校从重视知识的数量转型到重视知识的获取手段上来,那么如何搭乘新课改的东风,客观考察和看待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中小学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业负担的概念

负担其实是一个中性词,可以解释为任务、压力等概念,而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繁重的任务或压力。在《实用教育大辞典》中,学业负担被定义为学生所负担的课业学习劳动量,一般涉及课程密度、教材容量、授课时数、作业分量、考试频率、教师水平、设备效率、教法优劣等各种因素。在具体的研究中,还有很多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角度对课业负担做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肖建斌在其研究中引入了个体经验和压力的概念,认为学习负担是个体在吸纳、加工和认识人类经验的过程中,对目标、任务和责任所带来的压力的体验。施铁如则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完善了课业负担的来源,他提到,学业负担是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所引起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负担。邹巍从社会学的视角分客观负荷和主观感受两方面阐释了课业负担,客观负荷是指学习的时间和数量,主观感受是指学习的态度和喜欢程度。总之,学生的课业负担应该指学生为完成学业任务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智力、体力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它包含个体的生理付出和心理付出,同时也包含这两方面所承受的压力。对于本研究中的农村学生而言,所承受的课业负担也是如此。

二、农村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研究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适度的焦虑能够激发个体最大的潜能,促使个体提高在任务完成中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度的课业负担能够促使学生更快、更有成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是保证学习活动持续、连贯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此“负担”的着眼点在于“适度”,过于繁重的课业任务就会演变成学生难以承受的沉重负荷。中小学生还处于身心的急速发育之中,超过其承受能力的课业负担显然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新课改实施以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学习目标被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教师从重视学生学习的“数量”转移到重视学习的“方法”上来。按常理推断,新课改的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李海云、孙朝娟对晋南、晋东南地区城镇中学学生负担状况的调查中发现,75%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大约45.2%的学生每人自由安排的时间不足2小时。以笔者所在的固镇三中为例,学生早晨7:40开始上课,一直到12:00课程结束,中午有35分钟的午餐时间和50分钟的午休时间,下午从13:35开始上课直到16:45放学。随后,更多的学生选择在放学之后去社会上的辅导班进行“补习”或“提高”,直至晚上七八点钟才能结束。接下来是回到家(或回到寝室)后的作业时间。学校的作业量基本上两个多小时,学习困难的学生耗费的时间更长。因为课程紧,学生还得完成课前预习,每天有预习提纲。如此,学生不仅整日沉浸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之中,而且根本没有恢复这种身心疲劳的休息时间,更别提那些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帮助家里做活的农村学生了。由此看来,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学业负担是日益沉重的。这一结论和靳莹在其09年的研究结论是相符的。

三、农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形成因素

因为研究的便利,众多文献都是以城市学校为例来研究和探讨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但事实上,农村学生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对他们的影响更到。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农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形成因素。首先,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农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所在。我国不断拉大的城乡二元差异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和教育程度的差距。一方面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对于不同地区的学生采取差异化录取。这两方面因素导致了农村学生想要取得和城市学生相对等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必将付出比城市学生更大的努力和代价,其压力相应也增大许多。其次,阶层流动的困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更直接地作用于农村学生的身上。相较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的生存环境和人脉关系更为欠缺,本身就在社会阶层中处于劣势的他们,更难有机会向较高的社会阶层流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高考的途径进入大城市并留在大城市就几乎成为了农村学生阶层流动的唯一途径。为了把握好这唯一的途径,大部分的农村学生表现得更为“懂事”和“勤奋”,但隐藏在这懂事和勤奋之下的,是对未知未来的恐慌和巨大的压力。如果说以上两点是从学生本人动机的角度来分析农村学生的课业压力,那么对于农村教师来说,他们的压力一点都不比这些学生小。无数家长的期盼都着落在这些教师身上,学校的各种考评和竞争机制也更直接地作用于教师的身上。在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匮乏,可操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教师不得不通过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来成就学生相对较高的成绩。这在无形之中也加剧了农村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如何解决农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的社会层面来说,社会需要为扭转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创造良好的环境。缩小城乡二元差距,扩展阶层流动渠道,改变人才评价体系,不以学历高低论英雄。各级教育部门也应当深入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校,切实了解学生课业负担的总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组织专家进行研究,为学校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从中观的学校层面来说,要注重教师培训,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良好的教学;资源。新课改是切实减轻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课业负担的契机,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学校要把握好这一契机,真正从思想上和行为上把握住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把教师的培养列入到学校发展的日程上来,通过向优秀学校学习,组织教师内部交流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还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诸如网络资源、实验资源、理论资源等各方面软件和硬件方面的资源,在减负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从微观的个体层面来说,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充足的休息,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就固镇三中而言,学生在校的实际时间其实并不算很长,但这不长的在校时间中,学生几乎都在学习。有张有弛的节奏才是学习效率的保证,因此,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教师要切实改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学习方法的融会贯通常常会同时提升学生多门功课的实际掌握程度,因此,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建设,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此外,教师也要多与外界沟通,利用互联网和各种访学、继续教育的机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真正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

作者:李幸 李晓夏 李兰伟 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安徽省固镇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孙中华,沈慧娟: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对课堂教学辅助的优势及途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2]卢洁莹: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调查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3期.

[3]俞伟跃,孙燕兰: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J].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第9期.

[4]王志彦,夏凤琴: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的强化机制及解决思路[J],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第4期.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农村医学;内科学;案例教学

一适合内科学教学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1LBL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即传统的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知识为主要形式,知识全面系统,传授量大,适用于人数多的班,可从很大程度上缓解医学专业课程多,课时相对不足的矛盾,是我国医学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单纯的讲授法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限制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常常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因缺乏学习兴趣而导致厌学的现象,因此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是现代医学教育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1]。

(二)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归纳总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沟通能力、创造性思维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PBL教学模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适合人数多的班级授课,并且师资、教学设备投入多,教学难度较大。L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内科学教学的质量,使课堂内容生动活泼,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CPL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选择代表性的案例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和交流的学习活动,交给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利用案例,把学生带入疾病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并查阅相关资料、独立思考或小组协作,培养他们主动学习能力及同学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的教学方法。CPL教学法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老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是目前最适合医学教育中临床学科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一)组建教学案例库

教师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选取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启发性、适用性,且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推理性的案例。案例内容要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诉、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真实而准确的描述[3],案例问题设计要符合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由浅入深、难易适中,要求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本人组建案例库的疾病主要有:COPD、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案例内容、病种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临床发展水平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更新。

(二)导入案例、设置“真实情景”

教师在课前将设置案例和相关问题提供给学生,在集中讨论前让学生试着模拟患者或者医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相关的知识点形象的表演出来,进一步“强化、丰富”案例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提前当“医生”接触“病人”,并提出诊治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成为一个医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生职业责任心。

(三)组织课堂讨论

每个班根据学生人数分6~8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学生推选出一名组长,组长负责各小组的讨论,每个同学围绕案例问题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形式学习、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思路,并做好记录,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人提出该小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言或者提出不同意见,教师根据各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打分,可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份,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是“主持人”,要把握好讨论时间和节奏,注意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启发更多的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鼓励各组学生在相同问题上有不同观点并展开讨论,从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相互沟通能力。教师要特别注意胆怯、消极被动的学生,尽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记录、总结评价

教师根据各组代表发言内容进行整理、记录,对各组结论进行分析、总结概括。教师总结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解决有争议的问题,更重要是要讲明案例中关键点及涉及理论知识的重难点,指出每组同学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使学生能尽快的从老师总结中获得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反馈,并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爱德加•戴尔“学习金字塔”中提出: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传统讲授法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学生参与度低,学习效果最差,而小组讨论法、实际演练法等主动学习方法中学习效果最好。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听转变为主动学,教师要深思,要改变、创新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在于:(1)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好“设计师”、“主持人”的角色。(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小组讨论方式,分析病情、做出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等学习活动过程学生能积极主动通过复习课本或查阅资料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的学习能力极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样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3)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真实病例的展示,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能疾病情景,达到学以致用。教师总结过程中深入浅出的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方式,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讨论和总结中通过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真正实现了“教与学”交流过程。(4)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在进行案例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会在小组学习讨论的过程中会对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点进行主动学习,在听其他同学的讲解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小组的学习讨论,既发挥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为培养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5)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和临床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应用好案例教学,可以弥补单纯理论讲授教学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内科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宗旨,突破了“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授课模式,使学生由参与度较低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主动灵活的学习,是临床医学教育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LBL和CBL两种教学方法完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5]。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法为主,多发相助”。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师本人的特征选择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之达到最佳组合,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创新型农村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兰萍,刘颖,邵锦霞,等.病例分析法在内科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09):59-60.

[2]程兰春.P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要求[D].三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

[3]杨敏,周润华,曾锦荣.内科学临床见习实施案例教学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05):1036-1038.

[4]于辉.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4):120-121.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加快创新和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直以来,农业经济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三农问题”备受关注,要想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加快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加快农业产业的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机制。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业技术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的农业配套设施、农业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不高。虽然我国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人均农业可耕地比较少。首先,农业经济缺少科研经费,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效率不高,这些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民数量逐渐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人不愿意再从事农业生产,倾向于去大城市谋求生存,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为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或者是劳动能力不高的人,这也是导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不足的主要原因。在部分偏远地区仍然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耕作方式,不仅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农产品产量不尽如人意。

(三)自然资源破坏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各个行业都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损坏。比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受到损害等,导致空气质量、大气质量以及水质量严重下降,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农业经济损失严重,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进步。

二、新时期农业经济科学管理建议

(一)明确农业经济科学管理方向。自从我国进入新世纪,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比如,我国农业人口数量比较多,农村缺少经济资源,无法满足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此外,农村信用社发展还很不成熟,规模较小,且并未呈现集中制的特点。此外,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力量较为薄弱,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些问题限制了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科学化发展,适应当前经济市场的发展现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必须明确农业经济科学管理的方向,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改善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培养专业科学管理人才。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资源竞争逐渐朝着人才竞争转变。我国严重缺少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很少有高校设置相关专业,使得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十分稀缺。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人才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知识,还必须具有农业经济管理知识,掌握一定的社会学理论。由此,当下要想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化,必须注重培养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以高校作为切入点,加强高校农业经济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内容。

(三)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我国土地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是各个区域的农业生产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要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科学化发展,就必须针对各个区域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制定对应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比如,我国的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人烟稀少,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而南方地区土地较为集中,农业资源较为稀少,且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因素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要想加强农业经济的科学化管理,必须针对当地农业生产特色和资源储备情况,落实相关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新时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前景

(一)进一步发展合作社管理。农村合作社通常是由几个农村个体组成的合作组织,与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相比较,农村合作社内部管理更加民主和科学,与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化相适应。为了扎实推进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未来我国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主流必将是农村合作社。

(二)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完善。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均衡是影响我国南北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科学有效的解决,必将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影响,使得农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为了解决此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农业人员的创新意识,为优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发生改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是行业发展的核心,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必将发生变化,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必将会存在一段时间,短时间内发生改变是不现实的,我们应当保留传统农业管理模式的科学之处,逐渐淘汰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全面实施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四、结语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问题

0引言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今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能够对农业经济管理这项工作引起重视,通过学科的研究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1目前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虽然处于全面推广与发展的阶段,但在获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第一,缺乏管理理念。近年来,我国对于农业经济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在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制定了经济管理方面,使得农民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了较高的重视程度。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现有经济管理模式下,我国农村的经济还没有获得明显的提升,因此对农民生活生产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同时,部分地区政府也没有充分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没有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规划农村经济结构,相关管理人员缺少管理理念,因此影响到了农业管理理念水平[1]。

第二,体制建设落后。在以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小农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在具体经济管理方式方面存在不足,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限制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无法对规模化发展目标进行实现,进而影响到了农村经济水平。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大量的人口涌入到城市当中,影响到了农村地区劳动力数量。同时,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缺少合理性与科学性,劳动力存在不足,产能在提升速度方面存在不足,也将因此对农业经济发展形成制约。

第三,资源投入不足。在现今农业经济管理当中,融入科技十分关键。其中,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是一项重点任务,需要能够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也因此需要能够在设备、资金资源方面加大投入。但就目前来说,网络技术在成本方面还相对较高,在农村地区网络具有较低的覆盖率,也因此无法良好地体现信息技术优势。同时,在部分地区虽然政府也具有较多资源的投入,但同农业发展的信息化管理需求相比还存在不足,部分地区缺少现代化、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也将因此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形成了阻碍。第四,学科内容不足。在农业经济管理知识的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狭隘情况,研究人员没有先进知识的学习,也没有对现有内容进行延伸与扩展。在具体研究中,在内容方面存在局限于农业应用技术方面,而在市场状况、农业需求与发展趋势方面存在不足,并因此无法更好地实现农业经济发展[2]。

2农业学科发展需求

2.1学科交叉发展

在农业经济管理这门学科发展中,其也不单纯仅仅是某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具有多学科融合发展的特征,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内容相几何的情况下实现不同学科的融合交叉发展。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并非对不同单个学科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叠加,而需要能够从学科形式、全局角度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在世界范围内以多元、全面的方式发展。可以说,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该学科在发展中则需要能够对以往单一学科的发展特征进行改变,积极实现不同学科的互补交叉发展,对不同学科所存在的不足、优势与特征等进行全面的考量与分析,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进行落实,以此使经济管理学科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并发挥作用[3]。

2.2体现科技水平

在科学进步发展的过程中,人在其中具有着重要的主体作用,不同学科在进步发展中都离不开人的研究。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来说也是如此,需要能够在发展研究的过程当中体现出团队协作,以此才能够以整体的方式获得提升与发展。就目前来说,我国主要是国内的科研学者专家负责该项工作,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时期当中,则需要能够始终以市场、社会发展形势为基础,对健全壮大的科学研究队伍进行建设,从世界范围内做好高素质人才的吸纳,并做好科学骨干的培养,通过这部分方式的应用对成员的整体水平进行提升,保证无论是团队合作精神还是个人能力都在此当中获得发展,以此使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向着综合性、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2.3农业结构调整

我国农业近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也具有较多的人口数量。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中,所面临到的一项问题即人均占用率占据较少的水平,在具体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对农业经济发展效率水平进行提升。在现今我国经济向着多元、世界方向发展的情况下,传统农业发展的结构与管理模式则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农业管理结构的需求,两者间也因此具有较为明显的矛盾。在该情况下,则需要能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其中所具有的作用,积极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把握,以此使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农业资源结构的优化处理。此外,学科在具体发展中也需要能够以时代、市场发展方向做好人力技术支持的供给,以此才能够保证农业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4]。

3学科发展方向

3.1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当中,将绿色农业作为主要的发展主体,以此为基础实现技术科学性的强化处理,应用现今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降低,且政府也在政策方面明确了方向。在该情况下,作为工作人员则需要能够始终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作为未来发展方向。从我国整体情况角度看来,我国南北方之间在农业发展的平衡性方面存在不足,且存在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经常发生自然灾害以及人均用地较少等问题。在该情况下,则需要在发展中将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农业持续发展、降低耕地压力以及增加土地产值等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对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相关内容进行设计时,也需要能够充分做好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具体情况的强化与落实,强化情况调研,针对性制定对策,如可以结合土壤实际类型制定农作物的种植计划,以此在保证提升农产品产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降低环境在此当中可能受到的污染与破坏[5]。

3.2遵循乡村振兴

目前,乡村振兴是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具体战略落实当中,需要能够在生活、治理、产业与生态等方面体现出优势。从农业经济管理近几年发展情况了解到,在具体实施与发展中在务实性方面还存在不足,具有一定的宽泛性特征。通过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管理之间的结合,则能够在对学科内容有效丰富的情况下使学生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战略、规划进行更好地了解,且能够通过知识的应用体现出对于农业经济的服务作用,以此使学科在实用性、先进性方面获得更好的表现。

3.3明确现代化理论

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现代化理论即以农业发展形势为基准,做好全新技术的使用,以此实现农业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与开发,以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具体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则需要密切国情,如果在没有对农业发展形势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贸然引进,不仅不会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可能形成制约效应。在该情况下,通过把握现代化理论明确发展目标,则能够更好地掌握现今农业发展形势,在把握理论的基础上做好实践的配合应用,则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认知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个人创新能力水平[6]。

3.4做好国际接轨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发展主要趋势,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不同领域与行业产生了影响。在以往农业发展中,不同国家地区的农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能够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同其余国家开展农产品的交易,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则需要能够在行业管理中做好国际化发展路线的重视,以此为方面发展。在具体农业经营生产中,也需要能够强化理论同实践的结合,在此当中强化相关理论的分析,保证我国农业经济体制能够同国际发展形势实现密切的结合。在农业发展中,知识经济是主要的发展向导,对此,则需要能够始终以知识为基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此当中,为了能够强化时展关联性水平,相关人员也需要能够强化知识储备,更好地满足国际化发展需求。

4结语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7

受到不完善机制体制等因素的约束,造成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总体发展很不协调,一是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主体模糊,由于我国历来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上下调控与亲自领导为主,没有从法律层面上尊重农业科学技术管理部门的主导地位。另外,某些农业技术投资主体与利润效益位置模糊,产权关系不明晰造成劳动者和企业主积极性不高,很难取得理想的收益。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是以某个人的想法为转移,同时也不能由政府以行政命令行事。农业科学技术的领导者要时刻牢记和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不违反制度的条件下,也需要给予地方科学技术管理机构一些自主决定的权力和灵活性,结合本地区科学技术实际情况发展该地区的农业经济。二是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欠缺。中央每年会在财政预算里划拨一些资源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改革和健全。与此同时也督促地方政府拿出一些财政资金用以帮助本读取农业经济的发展。可是我国执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个级别的预算,而且地方自主保留的可支配财政资金本就不多,各级地方政府资金大量的支出投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对GDP增加贡献值不高,使得某些具有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经济的地方由于缺少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而痛失最佳发展机遇。三是政府对于大力宣传农业高新技术的工作没有加大力度,农民群众缺乏使用高新技术成果的热情。在我国农村农民群众是组成农业关系的关键。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想要转变为实际应用,必须有广大农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和衷心的拥护。我国现阶段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进行主导和垄断。政府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缺乏宣传的有力程度,再加上市场化的农业科学技术贸易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困难。另外,我国广大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生产经营范围规模小,经济收入低,对于使用高新技术缺乏高涨热情。四是我国农业总体机械化程度低、缺乏资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限制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和转为实际应用,也使得农业新型技术规模效应及农业经济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构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管理新型体系

2.1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制定长期远大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针对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以战略高度的视角制定预期性部署,对各自为政的科技管理体制打破,强化和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法律保障,全力保护知识产权,对于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转为实际应用的单位和个人要重奖。组建科研成果转为实际应用的保障机制,健全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把农科研投放在公共财政保障上。要重视农业科研领域,把农业科研作为农业持续增长的需求。制定远大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目标,不但是农业经济保持长期平稳发展的重大措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取得进步也必须这样做。国家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该从长远着想,使农业科学技术工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从而促成三个层次配置的最优化,给予我国农业由现行农业转向新兴农业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2.2努力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快速将农业科学技术转为实际应用

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使科学研究转为实际应用,科学研究成果转为实际应用涉及到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从广义上讲,科研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包括科技提供、转化、需求及科技条件系统等组成的大系统,包含创立、完善有关机制收入分配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调控机制等运行过程。从狭义上讲,科研成果转变主要由实验室研究、实验性试验、生产性实验、工业化生产等步骤组成,应管控大学、科研机构、研究开发及成果实际应用接续体系。做好大学、科研机构和工厂及地方的科技联系,发动全体农业科教研究部门与民营企业参加多元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农业科学工作要遵照市场经济规律操作,生产企业部门的需求是科学研究的推动力量,科学研究成果只有转变为实际应用才能使社会增值。生产部门以自身优势研发、引进新品种、新工艺、新机械转为创新型主体与推广技术的载体,科研部门、主导企业和农民结成紧密利益相关体。这种利益相关体是教学和科技成果孵化器,推广优良品种的产业部门,发挥有力科技辐射。

2.3提升农业科技人才水平,健全农业人才市场

教育、科学、人才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将科技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依靠科技、管理方面的人才,使其通力配合,才能形成“政、企、校、研、资”全方位互动。所以需要组建和完善以知识产权作为参股的机制,强化知识资本在高新技术中的作用,使知识资本准入门槛降低。另外,具备条件的地区组建地区人才储备库,使之成为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大学和科研机构要为地方培养一些有知识、有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新一代农民,采取远程教育和专业讲座等方式,将各个最新农技项目散播于农业地区,为农村基层单位造就科技推广工作者。为防止人才流失,主管部门要给予科技工作者创造必要的条件。只有这样,我国的激励人才流动要素、市场选择的新型机制才能建立,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2.4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健全农业推广体系

强化改革和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关系到农业现代化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问题。在很多地区,农技站已经形同虚设。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不容忽略基层推广站对农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组建现代化推广体系。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既不能迎合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农产品交易对我国现有农业经济产生的冲击,所以必须在保证农机推广体系平稳的条件下,加深体制改革。组建符合新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不把追逐经济效益作为目标,要考虑如何获得最大社会利益。各个地区要以现实情况为出发点,深入地发掘地区农业的发展潜力,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准入资质,不能让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坑害消费者。提高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指导农民抗击各种风险。

3结束语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8

学科建设在高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学研究的创新常常来自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碰、不同理论的互融和不同专业人员的互补.高校在学科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选取并开展学科研究活动,进行学科建设,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对高校的学科组织机构和科研人员而言,学科前沿是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学科尚未攻克的难点问题,以及有研究价值但却被忽视了的问题,了解并掌握了这些问题,将会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

1)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具备一定的人才队伍,而高校科技期刊是人才成长的“孵化器”.研究者会将其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高校科技期刊为科研成果的发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长期以来,《农业科学研究》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办刊理念,始终以稿件质量为中心,突出专业研究特色,所刊发的稿件重视理论性和应用性,突出前沿性和创新性,强调服务社会和科研事业.主要刊登有关农学、林学、植物保护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园艺科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农田水利与农业工程、生物学、农业经济、新农村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农业科学研究》所刊发的稿件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服务于高校科研教育工作,而且对研究成果及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高质量的内容和产品成为传统出版最大的也是最后的竞争优势.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力,要着力提高出版物的质量,高质量的期刊能够获得“双效益”,有利于树立出版单位的良好形象.正因如此,高校科技期刊应当把期刊质量看成出版单位的生命线.高质量的稿件一部分来自高校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不但能够提高刊物自身的影响力,也对科研成果的发表具有促进作用《.农业科学研究》通过优先发表校内相关专业学术论文、设置特色栏目学科的研究进展进行及时、准确地报道,引导和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逐渐形成高校自己的专业学科特色《.农业科学研究》坚持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特色和学术水平,突出行业与区域优势,在旱区生态环境、草木产业以及绿洲农业科技方面彰显自己的特色.

2学科建设在高校科技期刊中的提升作用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期刊依托学校重点学科,及时刊发了大量科研成果,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互动带来的“双赢”.即高校科技期刊通过刊发的学术成果,发现了一些大有作为的学术新人,如何引导学术新人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刊发在本校期刊上,以及及时追踪其最新研究成果将变得尤为重要.同时,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之间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积极参加院系举办的一些学术活动,了解学院的发展动态,这对高校相关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学科建设作为开展学术研究的组织载体,积累了大量的学术资源,形成了一大批学术人才,他们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活动,探究新的知识,研发新的技术,解决新的问题,使他们从许多科研工作者中脱颖而出,这些学术人才作为高校科技期刊作者队伍的一股新的“生命力”,促进了高校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学科是高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高校的地位和影响取决于学科水平的高低,而科学研究的创新来自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碰、不同理论的互融以及不同专业人员的互补.高校在学科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开展学科研究活动,进行学科建设,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而高校科技期刊作为展示学校科研成果优势和特色的重要窗口,以反映科研成果为主旨,重视学科建设中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活动,将其学术成果进行刊发,能够有效推动高校科研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地方高校主办的农业科技期刊———《农业科学研究》,刊登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以及研究动态,在面向大众传递大量农业科技信息、帮助科技人员了解当今农业科技发展动态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农业科学研究》近年来刊发了校内许多优质稿件,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离不开本校院系科研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学科建设过程中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所带来的科研成果.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而由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也要密切注视学科建设的最新动态,同时积极联系社会科研单位,争取优质稿件,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及时、准确地刊发,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想局面.目前,《农业科学研究》面临一些困境,如优质稿件数量下降、固定读者群发生变化、发行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除了期刊本身的一些原因之外,例如期刊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等,校内部分优质稿件流失等因素也对期刊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农业科学研究》应及时了解校内相关学科及重点学科的发展动态,争取将校内优质稿件刊发在本刊上,同时学校在科研成果评价等政策上应予以倾斜,调动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积极性,从方方面面加大对高校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

3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共同发展、互助共进

凡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期刊,都会在特色栏目、精品栏目以及作者和读者群等方面做足文章.当前,要想发展农业科技期刊,必须立足期刊自身特点,在刊物市场定位上走出传统,有所创新:①努力打造特色、精品栏目;②密切联系作者,了解其所研究专业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③及时追踪学界相关专业研究的大家、名家,主动出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他们约稿,并及时刊发,实行优稿优酬;④扶持学术新人,善于发现其学科研究的亮点,帮助他们进行探究性地学习,在学科建设得以发展的同时,也为建设新的人才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作为高校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在稿件刊发的过程中,出版单位的主体责任不能放松,要重视相关学科研究选题的质量,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等等.高校科技期刊还应发挥学报编委会的作用.学报编辑委员会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学术指导机构,对学报编辑出版工作具有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学校聘任各学科专家担任编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充实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编委会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审稿任务.高校科技期刊编委会成员大多来自校内及校外专业学科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他们了解高校科研资源,研究并掌握高校关于学科建设的政策方针,同时关注国内外各种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动态,引导学科建设的方向《.农业科学研究》所刊发的优质稿件离不开审稿专家所具有的高深的理论素养以及学术研究的前瞻性,他们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稿件中具有创新性、有价值的观点,认真、负责地向作者提出可行性意见,帮助作者完善稿件内容,所刊发的稿件既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也为学科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