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普论文范例

农业科普论文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1

关键词:科技期刊;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主题出版;产学研平台;新媒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如今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环境与生态约束趋紧等。由于农业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不强,加之各国对“农业技术芯片”保护和贸易争端日益加剧,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1]。作为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的繁荣促进了我国国防、科技、建设、工业、农业等领域相关技术的快速转化和应用。农业科技期刊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报道农业新成果、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2]。为积极融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本文选取湖北省内3本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养殖与饲料》《长江蔬菜》,根据其不同定位,挖掘其办刊特色,探讨了科技期刊服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路径,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及快速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和提升科技期刊的智库功能提供参考。

1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主题策划出版

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落地。科技期刊的作用是紧跟学术前沿,及时、准确地反映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3],通过刊发相关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方法、理论的文章,可以感知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信息,从而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决策部门、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和落实环节、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应用提供参考[4]。对于学术期刊来讲,在争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在刊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可通过挖掘自身特色,扩大期刊品牌影响力,加强主题策划工作,争取高影响力作者及高水平稿件,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属于学术期刊,聚焦于综合性农业科学领域研究。学报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国家重大研究方向和区域发展需求进行选题策划,及时报道了校内外的各项重大科研成果,为这些成果的传播、成果转化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比如,铸就华中农业大学“六个一”品牌的6个院士将本人从事科研的首篇论文和团队的主要研究成果都首发在学报上。学报报道的“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湖北白猪研究”“根瘤菌类菌体繁殖能力”“波利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等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2021年学报加强了主题出版工作,在选题策划、栏目创新、专家约稿、特色封面设计、优先出版、新媒体传播等方面不断突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依托本校优势学科资源,积极关注农业的科研动态,追踪重点项目的进程,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同领军学术人才保沟通交流,快速发表本领域前沿学术成果,在农业绿色生产、种质资源开发、粮食安全、科学施肥、生态保护、环境治理、食品安全等领域进行相关专题策划,邀约高质量论文。开辟快速通道,稿件录用后优先出版,同时在微信公众号相关学术论文的宣传介绍,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加精美插图及短视频等方式在学术社群进行大力推广,提高论文的关注度。此外,学报还为特色专题文章量身设计精美封面,并开辟版块介绍优秀创新团队。现已出版4个特色专题栏目:柑橘产业研究、油菜产业研究、长江经济带绿色农业和马铃薯产业研究,还发表了一批高水平作者的文章。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营养健康:黑米主食化未来可期》[5]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后,阅读量达2269次。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发现《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进展》《水稻生产碳中和现状及低碳稻作技术策略》《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等[6-8],这些论文刊发不到半年时间在中国知网的下载量均超过500次,为专业读者带来了丰富翔实的学术信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传播成效。

2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科技期刊不仅扎根学术研究,同时服务行业产业,与全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联系紧密,但作为第三方平台又具有客观中立的属性,由科技期刊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是非常合适的。科技期刊通过紧跟行业热点、举办行业论坛和展会、开展产品评选及组织技术考察团等活动助力行业交流合作,可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因此,科技期刊已成为在行业和企业中“看得见”“摸得着”“说得上”“用得上”的重要成果创新传播平台和宣传平台。由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养殖与饲料》杂志,是我国畜牧类技术期刊。面向“三农”,传递畜禽水产和饲料科技信息,交流生产、经营管理和致富等先进经验。该刊通过媒介内容、行业活动等不同形式,将养殖及饲料领域科研院所专家、管理部门领导、农技服务人员、农民等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人群聚合起来,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一是面向管理部门,协助宣传国家行业政策,上传下达[9];二是面向基层农户、农场和合作社,分析市场现状并预测行业走势,为企业营销和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宣传优秀技术和产品,扩大企业经济效益;三是面向广大农民,提供科学健康养殖和用药指导,同时将农民的需求反馈给管理部门和企业,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武汉种猪拍卖展销会和中国规模猪场智造高端论坛是该刊成功打造的2张亮丽名片。截至2021年7月18日,种猪拍卖会已成功举办19届,主要是产品展销与种猪竞购,吸引了养猪、饲料、兽药、动保、器械等名优企业参展及相关人员到访。展销猪种包括杜洛克、长白、大白、巴克夏等。猪场智造论坛则通过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的企业精英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我国养猪业创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为养猪业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贡献智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为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2021年第三届中国规模猪场智造论坛围绕“智控非洲猪瘟,智造未来猪场,智造生猪产能,智造创新价值”主题,首次以“互联网+”举办会议,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罗锡文和姚斌)通过互联网做视频报告,众多高校知名学者和龙头企业代表纷纷就非洲猪瘟和疫情的叠加影响下的行业痛点、焦点问题做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主题报告。现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企业家等300多人参会,该论坛线上直播访问量突破12万人次。该会议新闻分别获得新华社、湖北日报、腾讯大楚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3发挥科普宣传作用,传播行业专业知识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2

关键词:农业科普创作;选题;创作队伍;创作手法;信息化

0引言

农业科普创作是农业科普工作的源头。农业科普创作是将深奥、抽象的农业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创造性劳动。其呈现形式大致包括科普展教品、科普图书、科普挂图、科普游戏、科普讲义、科普视频、科普动漫、多媒体交互等[1]。随着国内农业高新科技以及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科普创作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科技新成果不断问世,自然学科之间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日益明显,多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各异等[2],这些变化都是当前农业科普创作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国内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科普创作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杨文志[1]针对现代科普创作的基本理念进行了研究,余子真[7]、张天慧[8]、陈玲等[9]、李正兴[16]从科普创作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探讨,肖云[11]从联网时代下的科普融合创作模式进行了探讨等。但针对当前农业科普创作的研究尚属于薄弱环节,故笔者基于多年三农科普工作经验,以如何应对当前科普创作面临的挑战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科普创作过程中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创新思维和互联网思维,并具体从创作的选题、创作队伍的组建、创作手法、传播渠道以及存在问题和建议等5个方面提出认识与看法,以期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1农业科普创作如何选题

选题是科普创作顶层设计,是关键步骤,它几乎统领创作的全过程。在农业科普创作选题时,应先考虑农业科普的受众特点和科普目的,充分了解受众的科普需求,选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1受众特点与科普目的

随着公众对农业科普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科普的对象较以往变得更为广泛,除农民外,城市居民、政府人员以及中小学生也已成为农业科普服务对象[3]。对于城市居民、政府人员以及中小学生而言,个体差异大,需求多样化,需要根据不同对象,围绕与农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新技术新发现开展科普创作,目的是普及农业生产常识与农耕文化、消除日常消费疑惑等,从而提升他们的农业科学素质。但对广大农民来说,科普的目的是提升他们科学生产、科学生活、科学经营与科学发展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综合素质。但农民这个群体,文化程度普遍低,对新生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强,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水平较低,个体差异大。《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为8.47%,而农村居民仅为4.93%。此处说的农村居民,并不全是在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否则农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会更低。所以,建议在科普创作时更多地扮演“科普二传手”的角色。所谓“科普二传手”,通常指基层两委委员、基层信息员、科普员、致富带头人等,他们文化水平一般较高,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信息灵通,是科技类信息传播的意见领袖和重要承载者,是农民获得科普信息的重要渠道,故可以发挥他们的人际作用达到科普的目的。

1.2真正了解受众需求

科普创作必须贴近公众与公众生活,围绕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等科学问题,围绕科学家的新发现与新创造,一切围绕公众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兴奋点、兴趣点,以人为本[1]。受众需求是创作选题的方向和目标。首先需要通过如调研、征集、搜索等方式了解公众的需求,获得一手的资料,直接对标公众现实需求开展科普创作最接地气。如孙宝国主编《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院士、教授告诉你食品添加剂背后的那些事》,编创初衷就是为了消除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会,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以及维护食品安全,这部科普作品广受公众欢迎,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再如,2015年在笔者编创《农村妇女科学素质提升系列丛书》时,选题和重点内容是基于2012年参加的针对350个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即农村妇女对“种植、养殖技术”、“子女教育”和“健康与卫生保健”3项内容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6]。因此就编创了美好生活、妇幼保健、健康养殖、农村政策法规、美丽乡村5个方面的内容,过程中又征求了基层妇联与农业部门的意见。该丛书获得了第四届中国科协作家协会银奖。也证明这样的科普创作比较受欢迎,并为农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此外,还可以关注官方的调查报告与创作指南。公众高度关注科技进展,主要集中在生活与健康、环境污染及治理、农业发展、科学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技术、医学新进展、宇宙与空间探索等科技领域[4],尤其是对生活与健康的关注比例高达92.9%,对环境污染及治理的关注比例也高达85.1%。中国科协与中国科学院每年会向社会科普创作指南,2019年农业方面的选题为绿色生产、农作物高效育种、农业合成生物、有害生物长效绿色防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近海养殖、深海养殖等内容[5],以上信息都可以作为选题的参考和来源。

2如何组建农业科普创作队伍

科普创作人才是指专门从事科普作品创作,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思想、原理和精神的工作者[7]。目前,科普创作主要来自承担重大前沿项目的科技工作者、已经告别科技前沿的老科学家以及专业的科普创作人才3个方面的力量[8]。从科学传播的逻辑脉络来看,科学家团队应该是科学普及的源头,他们掌握着第一手的科研资源,对本领域的科学前沿有着直接且清晰的认识和理解[9]。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提出的“元科普”是其他各类科普作品坚实的依据,又真实地传递了探索和原始创新过程中深深蕴含的科学精神,是开展层层科普的源头,能为更广泛的次级传播提供无可替代的扎实科学基础[10]。从另一个角度,只有掌握科学的人占领了科普的高地,谣言和伪科学才会无处立身。但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一部好的科普视频、电影、动漫和游戏等科普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不仅需要科研人员这个权威、一手内容提供者,还需要科普创作人员或团队的创意、方法和手段,同时也需要技术人员的设计、包装与传播等,是多方通力合作的产物。所以,互联网时代下需要科普融合创作新模式,在科研资源向科普受众转化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家团队、科普创作团队与媒体渠道这3个科普信息生产和传播的相关主体协作,否则,将会导致每一方参与科普创作与传播的门槛都较高,而收效又偏低[11]。中国农学会近几年尝试一种新的科普创作与传播模式,既发挥我会专职科普工作者的组织、策划与专家优势,搭建一个科学家队伍、科普创作团队和媒体渠道共同协作的服务平台,又依靠知名网络媒体的后台制作与传播能力,不断编创出形式新颖、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好的科普作品。如策划编创的《农村妇女脱贫攻坚知识读本》系列丛书,荣获了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你知道转基因、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生物》动漫,荣获了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全国优秀微视频科普作品;《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列动画,荣获了“典赞•2017科普中国”十大网络科普优秀作品。

3农业科普创作手法

创作手法是科普作品成功的关键。如何让科普作品体现科学精神、让受众喜闻乐见,需要在创作手法上下功夫。

3.1创作理念

要体现科学性、思想性,以人为本。农业具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农耕文化传承功能,它的多功能性与受众的需求多样性,注定了农业科普创作不是简单的科学知识描述,不是教材,也不是技术推广操作规程,是在向公众传授知识,使公众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因此要求创作者也必须确立科学和技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融合的科学文化观念,需要很强的人文精神。如傅廷栋编著的《西游后记——漫游农业》,它是集科普、杂文、神话于一体,通过神话人物的游览、参观、学习,深入浅出地介绍生产、生活和环保的命题,这本书能有效地让青少年从中学到知识、引起兴趣、激发灵感、培养科学精神。又如最近笔者在组编的农民读本,在向一位常与农民打交道的科研人员征求编写目录意见时,在针对“什么是农业机械化?你的家乡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吗?”这个题目时,她认为题设会给读者实现农业机械化就一定好的暗示,“你”的称谓会被读者误解为有所特指。所以在科普创作时一定尊重读者的感受,强化人文精神。

3.2创作技巧与手段

要注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创作技巧以及各种新技术手段在科普创作中的应用。人类的形象记忆强于文字记忆力。在读图时代,好的科普作品先从“吸引眼球”开始。一篇好的科普文章配上大量的动图、视频,能够大大增加通俗性和趣味性;一句高度提炼的顺口溜、小快板,比起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更朗朗上口、便于传播。另外,形象思维、交互性以及各种新技术手段在创作科普视频、动漫、多媒体交互、游戏等科普作品时也尤为重要。例如科普游戏就是应用虚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的科普创作,它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有强烈的吸引力。

4农业科普作品传播渠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传播速度与渠道决定一部科普作品的影响范围和效果。与传统媒体不同,互联网科普具有动态性、报道信息的及时性、超链接功能、多媒体表达方式和与受众的互动性五大特性[12],其中,多媒体表达方式是指可以充分运用“文、图、声、像、影”等各种能够通过计算机表现的形式提供各种阅读。所以借助互联网科普是拓宽科学传播渠道的有效手段,新的科普作品应与新媒体融合,并与科普信息化有机结合[13],运用网络技术拓展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果。2018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笔者主编《秸秆综合利用》一书,尝试扫描二维码播出短视频的形式,即在图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高度契合的音频视频以及更多有价值的延伸内容,大大提升了该书的体验感与可读性,特别是移动电话这一“新农具”的普及应用,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同时,在“互联网+”的时代,为了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还可以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做好科普需求跟踪分析,将数字化科普内容定向分发,通过手机推送、电视推送、多媒体视窗推送等定制性传播方式,定向、精准地将科普文章、科普视频、科普微电影、科普动漫等信息资源送达目标人群,满足公众对科普信息的个性化需求[14]。

5存在问题和建议

在科技三会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尽管农业科普工作已受到普遍重视,每年的科普专项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但仍有不少因素制约着农业科普创作的繁荣与发展。

5.1存在问题

5.1.1农业科普创作人才匮乏且老龄化严重

据2018年中国科普统计可知,2017年全国专职科普创作人员1.49万人,占科普专职人员的6.57%。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注册的全国会员人数约为3400人,60岁以上的会员占60%。虽无具体统计,农业科普创作人员状况也不容乐观。当前承担前沿项目的年轻农业科技工作者很少参与科普创作,究其原因,科普作家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被全社会所重视,从事科普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样也需要一定的创作素养与技巧,创作的农业科普作品在考核及奖励中占比小,甚至不被认可。再者,队伍的年龄结构老化,不能适应现代科学知识和信息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所以,专业的农业科普创作队伍人才缺乏,已经严重制约农业科普工作的发展,急需懂技术和有科普热情的年轻人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9]。

5.1.2农业科普创作中“重技术,轻理念”的现象普遍存在

不少部门把农业推广工作视同为农业科普工作,科普创作中以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为主,却忽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对用科学理念占领思想文化阵地重视不够。一些科普作家依旧停留在“古老知识”的低水准“灌输”水平上,不能满足现在公众的农业科普需要[15]。

5.2建议

5.2.1改善农业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

(1)科普创作作品纳入年底绩效考核指标,职称评审时视同为科研论文、专著等。(2)设立部级科普奖项。目前部级的科普奖项数量太少,特别是面向科普创作的奖项更少,已有的激励机制主要都集中在科普图书的评奖中,建议增加奖项数量,扩大涉及的科普作品种类范围。

5.2.2培养专兼职科普创作队伍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3

我国现有科技期刊4800余种,其中仅360种左右来自民族地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占比不到8%;期刊的学科分布比较全面,涵盖理、工、农、林、牧、医、地质、天文等领域;学术类、技术类、综合类、科普类期刊各有侧重;办刊主体中,高校学报占多数,其次为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少数科技期刊为企业创办。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也逐渐普及了电子版等版本。

(一)2014年CSTPCD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部分地区分布

根据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数排名前三的地区是北京、江苏和广东,分别是66999篇、46555篇和31481篇。民族地区科技论文数以5个自治区为例,排名最高的是广西为9296篇,最低的是西藏230篇,5个自治区科技论文总数为23931篇,比全国排名第三的广东省还少7550篇。我国民族地区的科技期刊整体上排名较靠后,无论是论文数还是比例均较低。

(二)2013—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CSTPCD)

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3—2014年基金论文数比最高的是北京、江苏、广东,5个自治区排名较靠后,单纯从基金论文比上看,差异不大,但从基金论文篇数看,差距极大。排名第一的北京基金论文篇数为40688篇,排名最后的西藏仅168篇。5个自治区合计16289篇,比排名第三的广东少2622篇。

(三)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SCI)

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国际论文方面(SCI),排名前三位是北京、江苏、上海,5个自治区排名最高的是广西1400篇,总体来说,均排名靠后。

(四)部分民族地区高校科技期刊被引指标等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17个高校自科版科技期刊为样本,统计了扩展总被引频次和扩展影响因子等被引指标。研究表明,17种高校科技期刊扩展库总被引频次平均为805,低于全国平均1419,扩展平均影响因子0.372,低于全国平均0.573。基金论文平均0.66,高于全国平均0.388。一方面,说明民族地区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在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中水平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说明民族地区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三个主要问题:经济、科技、文化等相对于内地和沿海发达地区滞后,优质稿源不足,使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的质量与国内先进同行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办刊团队及人员素质不够高,吸收国内外先进办刊理念的模式与创新不够强;精品期刊较少,影响力不够高。

二、我国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发展对策

(一)突出地域优势,提升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影响力

从自然条件来看,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以新疆为例,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我国西北的农业大省。丰富的光热资源,独特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孕育了棉花、哈密瓜、加工番茄、葡萄等优势特色农业生产资源。“十五”规划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010年“中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的召开,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沿核心区,新疆农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围绕和依托棉花、粮食、畜牧业、林果“四大基地”和棉花、粮食、林果、畜牧、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六大产业”的建设,大力发展优势农作物和特色林果种植业。截至“十二五”规划末,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约2800万亩,总产30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的60%以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另外,近年来新疆不同地区,结合各自优势发展适宜本地区的特色作物,如打瓜、甜菜、红花和亚麻等。其中,打瓜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之首;甜菜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占全国甜菜种植面积的1/3左右,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甜菜糖制糖基地;新疆红花种植面积、红花产量和种籽产量均占全国80%左右;新疆亚麻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是仅次于我国黑龙江的第二大纤用亚麻主产区。随着新疆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到“十二五”规划末,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业不仅成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编辑要多了解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和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跟踪、参与科研工作,向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积极约稿,使其创新成果得以及时发表。刊出原创性成果会引起同行重视,并能影响读者下一步的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方向。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地域优势,大胆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影响力,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二)适应市场环境,打造精品科技期刊品牌

品牌是期刊质量和品位的象征,它代表着出版单位的信誉、实力和权威。由于受地域、学科、专业技术的影响,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不容易吸引大众读者,影响力不够高,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打造市场认可、质量过硬的品牌。要不断创新,以质量为本,靠上乘的学术质量来树立期刊品牌形象,培育期刊品牌文化,为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赢得良好声誉。努力开发期刊的特色品牌栏目及优势学科,品牌声誉与期刊的发展能够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三)更新办刊理念,服务地区科技进步

民族地区科技期刊既是作者发表科技研究成果的平台,又是读者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服务于科技事业的交流中心。因此,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的办刊方法,多刊发基金项目论文,尤其是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产出论文,多刊发科技进步奖项目产出论文,充分利用科技期刊的信息来源展示科研成果,推进民族地区科学技术进步。

(四)培养优秀期刊人才,壮大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编辑团队

胜任编辑工作的人员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对人员能力要求很高,他们应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学习的积极性和出色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能清楚认识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一方面,要对编辑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鼓励编辑参加培训,并及时进行责任编辑注册;另一方面,要鼓励编辑部人员多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为编辑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在交流培训中吸收同行的先进经验,发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成长为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产业的重要力量。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稿源;精准定位;拓展

随着2018年国家关于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简称破“四唯”)[1]的开展及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印发,破除“唯论文”行动具体到了破除“唯SCI”上[2],这为中文科技期刊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唯论文”并不是摒弃论文,而是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即优秀论文[3],而优秀论文需要优秀的载体。2019年起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4-5](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核心目标,针对中国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全产业链上的关键短板,系统构建了支持体系。由此可见,我国的科研环境得到了一定优化,人才的评价指标更客观,科研等学术活动逐渐回归本质,高质量的中文科技期刊拥有了与外文期刊公平竞争的平台。然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很多优质稿件都流向了“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这使得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稿源不足等诸多困惑。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拓展稿源,并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出于办刊初心,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办刊主动性与积极性,谋求期刊高质量发展,这是一种对作者和期刊负责的担当意识。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必须努力总结并探索提升思路,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以质量和特色吸引更多作者投稿。本研究基于对部分优秀“卓越计划”和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的分析与我们的工作实际,从更好地服务作者的初衷出发,从提升、推广、求新等角度提出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吸引稿源的几点思考。

1提升服务质量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同类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激烈,特别对于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而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在吸引优秀稿源方面优势欠缺。这类科技期刊如果能在服务上有所提升并彰显自身优势,也能吸引更多作者关注,从而获得更多优质稿件。

1.1提升投稿体验。出版科技期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作者、促进学术交流。作者的投稿体验、读者的阅读体验[6]是反映科技期刊服务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科技期刊编辑可以从作者角度换位思考,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本文通过对一些口碑、影响力均较好的科技期刊的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新形势下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提升投稿体验及阅读体验的几点思考。1.1.1做好投稿前的引导工作编辑部如果根据自身收稿情况为作者提供投稿前的参考,可避免无效投稿,节约作者、编辑部时间。在这方面,领军期刊《园艺研究》(《HorticultureResearch》)做得很好。2020年6月,《园艺研究》编辑部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题为《〈HorticultureResearch〉受青睐与“不待见”的文章》,关于“什么文章投上来肯定被拒稿呢?”“什么样的文章会被考虑”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引导,作者在投稿中就会更有针对性,避免了盲目的尝试性投稿。对于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可以节约大量审稿时间,使编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提升工作中,加速期刊周转。1.1.2缩短审稿周期审稿周期是作者在投稿中考量的重要因素。作者一般会在投稿前通过已投稿作者或编辑部了解审稿周期,因其长短直接影响作者的投稿决策、投稿体验及对期刊的评价。目前不少优秀科技期刊通过多种方法缩短审稿周期,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点:1)提高初审判断力与效率。不少优秀科技期刊由专业编辑人员严控初审,此过程可淘汰大部分内容、题材、学术性等不合要求的稿件,仅将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稿件提交外审,避免部分作者的无效等待。2)控制外审时间。在审稿环节中,外审用时最长且最不易控制,同时审稿周期因外审专家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以《江苏农业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例,当前不仅外审周期较长,而且最长与最短审稿周期之间的差距较大。这是提升期刊服务质量的主要问题,原因在于审稿专家队伍不固定、专家评分数据库不完善、编辑未充分发挥督促作用等。因此可以先从这几点寻找突破,同时严格执行“一催二等三替换”的做法,对于超期的专家,催审后如再次超期未审,则替换为其他专家。1.1.3优化稿件退修流程稿件的退修过程反映了期刊编辑的专业性与效率性,是作者投稿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需要编辑部用心优化。目前,许多优秀期刊通过设置规范可控、内容—格式同步修改的退修流程,使工作更加高效。对于《学报》而言,当前的稿件退修过程存在周期长短不一、编辑与作者交流的效果差异较大等不足。参照其他优秀期刊的经验,可以试行如下优化措施:由编辑部根据稿件的不同处理状态(初修改、需要返修、反复修改后仍不理想)拟定统一的编辑—作者沟通模板,避免编辑将私人情绪传达给作者;拟定严格退修时间,对于超期作者及时催促其修改;设置邮箱、微信、QQ、电话、官网留言等多样化的沟通渠道,提升沟通效率。

1.2提升编校质量。编校质量是衡量科技期刊办刊水平的标准之一[7-9],是编辑能力建设的重要考量指标,高水平期刊一定是在编校质量上对作者、读者负责的期刊。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寻求自我提升不能好高骛远,应该从扎实做好编辑出版工作开始,以高水平期刊为目标,逐步提升,才能得到作者认可,吸引更多稿源。通过分析部分优秀期刊的经验,我们认为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可尝试如下提升措施:1)制定具体的编校规范。根据各个期刊的学科特点,结合实例制定专业、统一的编校质量规范,客观地评价编辑的工作质量。2)与同类高质量期刊编辑部进行深度交流学习。通过深度的交流学习,可以从细节上促进期刊编校质量的提升,对于处于上升期的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获得先进经验知识的捷径。3)完善线上互动与知识共享平台。2020年年初的肺炎疫情,对于各个期刊编辑部的应变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居家办公、线上办公、云审稿、云校对、云会议等成为2020年上半年编辑工作的特征词汇。各个期刊纷纷采取多种途径维持编辑出版的常态。以《学报》为例,云校对的尝试,不但节约了纸张与时间,而且办公地点灵活;校对稿的电子化也方便了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在此过程中还规避了一些易出现的排版问题。今后,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线上互动与知识共享平台,实现实时、共享、可参与等多种功能,更好地服务编辑出版工作。

2加强推广与宣传

目前,对于大部分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而言,稿源不足或不佳的原因之一在于推广宣传力度不够,过分依赖于自由投稿,应结合期刊实际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才能突出自身的价值与优势,吸引来稿。

2.1立足主办单位进行有效宣传推广。任何一个科技期刊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主办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尤其对于影响力相对较小的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要充分利用主办单位的资源进行宣传推广。一方面,主办单位本身的学术影响力对于期刊的宣传推广有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主办单位的学术产出(尤其是论文产出),不但可为科技期刊提供优质稿源,而且可以通过有影响力研究者的学术活动间接宣传期刊。以《学报》为例,作为省级科技期刊,虽然该刊目前接收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中文来稿,但是投稿作者主要来自江苏省内或者是国内其他省级农业科学院等兄弟单位。并且,江苏本地作者构成了《学报》的优势作者群,为《学报》优质稿源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利用主办单位资源进行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域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进一步做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内作者的维护与推广工作。对于优质来稿,在审稿时间、出版周期上给予适当的“提速”,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基础,从长远上充实优质来稿量。2)主动约稿院内知名专家与优势学科课题组。通过其个人在专业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与影响力间接宣传期刊,提升期刊品牌价值。3)与主办单位所属的其他同类期刊协同发展。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科技期刊中,《学报》与《江苏农业科学》都是综合性农业期刊,在2刊发展过程中,很多经验可以互相借鉴,资源可以协调共享,从而实现协同发展。4)依托主办单位做好新时期的知识服务工作。主要是依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学术资源,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多媒体形式的科普、基于微信或QQ的院内作者服务群等形式为院内作者提供知识服务,从而拓展作者圈。5)探索局部区域同类、同级科技期刊的协同互作模式。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江浙沪地区的农业综合类中文科技期刊共有10类,但是其栏目类别有差异[10]。如果这10类期刊互相合作,协调稿件资源,可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团队,提升整体竞争力。6)依托现有影响力,挖掘邻近地区的稿源。目前,在《学报》来稿中,除江苏外的江浙沪、华东6省1市地区的稿件量占比不是很高,这说明今后这些邻近地区的拓展空间较为充足。

2.2面向全国进行精准宣传推广。当科技期刊面向全国进行宣传推广时,不能遍地撒网,应基于不同的平台类型、学科对主要受众进行精准定位,再分类设置宣传重点,从而缩小范围,精准宣传,找到潜在投稿作者。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该刊编辑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做组稿宣传,不但为自己争取了优秀稿源,而且扩大了影响力,是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中的佼佼者。相比之下,《学报》在这方面有待提升。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考。1)由于农林类高校、农林科学研究机构等受众的专业领域与本刊相同,在拓展这类单位的优质投稿作者时,应基于已有学科范围和已有作者资源,精简宣传内容,将宣传重点放在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服务优势上,具体可通过线上、线下形式,通过已投稿作者的经验分享、编辑部专题讲座、征稿通知等实现。在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结合高校类、研究机构作者的特征(如年龄、学历、投稿习惯等)精细化宣传信息。2)对于其他类型高校、研究院所,与本刊相关的专业大都为交叉学科,可挖掘潜力较大,宣传方式应采用便于传播、可回放的线上模式,以编辑部名义相关领域专家讲座、已投稿作者经验分享等内容。3)对于公司(如农林公司、生物技术公司等)来源的投稿作者,初步分析可知,其投稿或是为了对公司的技术进行推广、宣传,或是基于产学研课题的研究需求。考虑到这部分作者的时间不是很充裕,且的动力不足,进行现场讲座的关注度可能较小,因此其宣传途径主要是新媒体、网站等,宣传内容与其他类型高校、研究院所相似。

2.3丰富宣传媒介。丰富宣传媒介,为的是在更广的范围内挖掘期刊的潜在作者,特别是对新媒体使用率较高、学术产出处于上升阶段、未来期刊作者主力军的年轻作者。在丰富宣传媒介的过程中,还能拓展编辑部的服务功能,丰富编辑的工作内容。目前,不少科技期刊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注册申请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头条账号,部分科技期刊账号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对于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而言,更要把握这一宣传的机会,特别是大部分科技期刊尚未深度挖掘的新媒体(如抖音、快手等),努力探索,做出有特色和实用的内容,从而获得更高关注度。

3更新办刊思路

在当前多样化的办刊模式下,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只有及时更新办刊思路,才能应对新的变化,更好地服务作者,在新环境中拓展稿源,赢得新发展。

3.1以优质的知识服务工作提升期刊的影响力。知识服务是期刊发展阶段更高的信息服务[11],期刊在做好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做好知识服务,本质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从而拓展稿源,提升编辑出版质量。以《Science》在亚太地区合作出版的第2本期刊《植物表型组学》(《PlantPhenomics》)为例,该刊于2019年1月正式上线发行,2020年7月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作为领军期刊《园艺研究》的姊妹刊,该刊在创办之初便吸纳了《园艺研究》的办刊经验,建立了作者服务群。群内不定期开展主编答疑会、作者分享会、审稿人培训会等优质的知识服务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术交流,而且提升了编辑服务的附加值,值得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借鉴。此外,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做好新时期的知识服务工作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1)基于移动应用软件[12],使科技论文中的结论性知识以碎片化形式传播,扩大传播范围与影响。2)举办线上、线下研讨会,促进知识传播,提升知识服务水平[13]。3)借助多元化的知识传播途径、先进的出版平台[14]等实现知识服务模式的多样化。

3.2知识新闻—文献协同传播。科技论文出版的本质是为了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科技期刊如果能够借助社交媒体,将重要科技成果以科普的形式进行传播,不仅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而且有利于体现其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特别是一些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2020年,新闻媒体关于病毒相关研究进展的报道便是很好的例子,各大媒体紧跟国内外知名期刊的论文动态,争先报道新的研究进展,这充分体现了重大科研成果的社会关注度,知识新闻—文献协同传播效果甚佳。目前,《学报》在这方面的尝试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2位作者以新闻稿的形式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网站上了其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在文末附上了论文链接。这2篇论文获得了较高的下载量和关注度,这为我们今后更新办刊思路提供了启发,今后应增加这方面的尝试。

3.3错位竞争,寻求差异化发展。在当前背景下,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在拓展稿源的过程中不能脱离自身实际,一味追求“高精尖”类来稿,而是应根据自身实力合理定位,与同类期刊错位竞争,才能有效拓展稿源,在差异化中获得优质发展[15]。以《学报》为例,在拓展稿源的过程中,一度与同一主办单位的《江苏农业科学》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但是,《学报》突出的是学术性,《江苏农业科学》突出的是应用性,2刊在定位上凸显了差异,在实际运作中也逐步实现了良性互通与协同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2刊还可以通过重组栏目以避免重复,并突出各自特色学科,开设不同的交叉学科栏目来吸引不同类型稿件投稿。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5

关键词:科技类学术期刊;社会热点问题;专题征稿;响应;关注

学术期刊以传播科学研究领域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加快成果转化,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服务科学发展为目的,因此,学术期刊既是学术新思想汇集和交流的平台,又是专业人士与决策群体中传播研究成果、发挥政策影响力的有效载体[1-2]。学术期刊特别是科技类学术期刊要考虑社会效益,把承担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3]。然而,我国大部分科技类学术期刊从业者并没有意识到学术期刊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意义,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不足,导致科技类学术期刊社会效益严重不足等问题[4]。如今,国家发出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科技类学术期刊应当转换办刊理念,在关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本文结合《中国环境科学》几次社会热点问题成功约稿的实践,探讨学术期刊如何快速约稿,对社会热点问题快速响应,进而实现科技类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

1专题征稿组织实施

1.1了解与本期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要做专题征稿,编辑首先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关注行业网站、相关部委网站或公众号,可以筛选出出现频率较高、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中国环境科学》身处环保行业,主要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网、中国环境保护网、中国环境报官网、绿色和平网站及生态环境部公众号等信息来源渠道。这些渠道的信息非常多,甚至非常庞杂。编辑想要从中筛选到成功的征稿主题,既需要长期关注,通过分析取舍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又需要通过判断,将信息在合适时机推出。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5]。2017年12月15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刊载《关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公告》[6]。2018年1月,经过国内外各大网站对“固体废物问题”文件的转载,公众对涉及洋垃圾的固体废物问题有了广泛的关注。编辑意识到“固体废物”这个议题已经是社会热点,确立了“固体废物”这个议题。2017年2月20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中国获得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办权[7]的消息。2018年,生态环境部网站陆续了关于大会筹备方案、承担单位等具体实施文件。2019年2月28日,生态环境部网站正式启动大会筹备工作的通知。有媒体评论称“生物多样性”将成为环保领域新的关注热点[8]。经过2019年两会的部长问答及其他媒体的转载,生物多样性问题在短时间内受到环保行业的关注。因此,编辑部确立了“生物多样性”这个议题。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被正式印发。《纲要》要求在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9]。2018年2月12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通报称,国务院已于近日批准了长09江经济带11省(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10]。2018年4月25日,主席乘船沿长江进行考察时强调,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11]。2018年12月10日,生态环境部在官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2]。编辑部看到国家对于长江经济带环境问题的重视,于是确立了“长江经济带”这个议题。2018年7月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听取全面深化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13]。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编辑意识到“无废城市”将成为这几年固废领域的热点。另外,上海市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行垃圾分类。不仅上海,全国各地民众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讨论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编辑部确定“垃圾分类”作为新的热点议题。

1.2确立主题征稿范围。对应“固体废物”这个热点议题,围绕“固体废物”相关的“固废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管理、循环经济”,编辑部在2017年12月与清华大学固体废物研究所的相关老师展开联合征稿活动。2018年2月初,《中国环境科学》网站和公众微信号了专辑征稿通知。征稿时间3个月,共征集到相关稿件45篇,经过审理后最终录用22篇。由于部分稿件达不到专辑刊发要求,需要返修,因此于当年10期和11期分别于专栏发表。经过此次专题征稿,《中国环境科学》不仅收获了不少的高水平作者,而且部分作者转化成了审者,扩充了期刊的审稿人数据库。专题征稿做到了一次征稿,多个收益。有了“固体废物”专题征稿的经验,对于“生物多样性”议题,在生态环境部2019年2月28日宣布“《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启动后,编辑部在2019年3月8日迅速主题征稿,范围涉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和应用研究”。因为《中国环境科学》之前较少涉及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议题,所以征稿时间设定为5个月。最后征集到20篇相关稿件。经过审理,录用8篇,并在2019年10、11、12期陆续刊出。针对之前确定的“长江经济带”和“无废城市”这2个议题,同时于2019年3月8日在期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主题征稿启事。“长江经济带”专题主要涉及与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研究,征稿范围涉及“长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长江流域污染防治等”,征稿期限3个月,共收到28篇投稿。经过审理,录用8篇,并于2019年11期起陆续刊出。“无废城市”征稿范围涉及“工业、农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等细分方向,征稿期4个月,共征集稿件14篇。经过审理,稿件质量均达不到刊发水平。由于这方面的研究主题较为新颖,加上国家刚刚项目方案,稿件征集也遇到很多困难,因此还需要再接洽相关研究单位,落实稿件征集。对于“垃圾分类”这个议题,编辑部于2019年10月16日开始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单位网站征稿启事。“垃圾分类”这个议题内容涉及范围较窄,之前鲜有研究者从事相关研究,考虑多方因素,最终确定“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关键技术,分类垃圾处理系统成本核算,垃圾分类运输及处理过程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分析,垃圾分类监督管理制度研究”等细分方向。征稿期设定为5.5个月,最终收到投稿19篇。经过审理,录用5篇,按计划于2019年7期刊出。

1.3建立主题征稿快速响应机制。征稿启事发出乃至作者投稿后,编辑部要在安排好期刊正常出版工作的情况下,做到尽快处理、及时反馈。在2018年开展“固体废物”专题征稿的时候,编辑部委托了清华大学固体废物研究所的老师集中收稿。在征稿过程中,负责收集征稿的老师简单筛选了符合征稿要求的稿件,在征集结束后统一转到编辑部送外审。由于稿件征集时间为3个月,有的投稿作者3个月没有得到处理意见,等外审意见返回时,作者已撤稿。吸取这次征稿的教训,在其他专题征稿时,会提前在征稿启事中提醒有意投稿专题的作者在文章题目前加上专题的名字,通过期刊的投稿系统进行投稿。这样既可以区分哪个是专题来稿,也可以缩短稿件等待集中处理的时间,基本可以做到对专题投稿的文章及时处理。对于稿件的快速处理,编辑部只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依赖于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在每次主题征稿开展前,编辑部会跟相关领域专家先沟通,了解其投稿或参与审稿的意愿。然后,经过网站公告、期刊微信公众号及私下专家沟通,征稿消息在相关专业领域有了一定的热度。在收到投稿后,编辑部就可以快速找到乐于审稿的专家,便于稿件快速审理。专题征稿一定要按照征稿启事的时间约定按时出版。如果不能,要提前作出说明。在征稿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作者会打电话或发邮件确认专题的发表时间,这说明大部分作者是看中刊发时间才进行投稿。遵守时间约定按时出版对维持期刊声誉也很重要。在我们的征稿实践过程中,除了按约定时间出版,如果个别作者急于发表,可以提前安排知网优先出版,尽量保证发表时间短于正刊其他的时间。

1.4全方位推广专刊/专栏。快速、高效、精准地进行专题征稿启事推送对于期刊能够成功征稿至关重要。目前,多数期刊都有自建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通过这2个渠道推送专题征稿启事估计仅会推送给部分潜在作者;对于近期没有投过稿的作者或没有关注过期刊公众号的作者,一般都不会留意到这些消息。我们的做法是除了在期刊的网站和公众号外,还找到相应的专业群。这些群有的是领域内专家自发建立,有的是机构建立,可以对潜在作者精准送达。例如,我们找到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分支机构,请他们在相应网站和微信群内推送专题征稿启事;同时,我们也找到领域内的资深专家,邀请专家帮助在其专业群内启事。当下互联网传播信息速度快,更迭也快,期望一次征稿启事就能征集到可用的稿件不太现实,需要在征稿期内适时多次消息。我们的做法是征稿启事后,每个月重新一次,将已征集稿件数量和截止日期在醒目位置处显示。通过几轮,征稿启事已经大概率推送给了潜在作者,剩下的就是做好服务以及等待稿件。

2专题征稿成效显著

2.1专题征稿提升期刊影响力。专题征稿除了能给期刊带来更多稿源,也会短时间内在特定领域内带来传播效应。例如,之前的“固体废物”专题征稿刊出后,不断有作者通过打电话或邮件的方式表达希望投稿到该专题。因此,根据作者的投稿意愿和社会热点的持续性关注,我们在2019年分别推出“垃圾分类”和“循环经济”专题。在开展“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前,相关内容稿件基本会投到《生物多样性》期刊,或者与之相关其他学科的期刊,很少投到《中国环境科学》或其他环境类期刊。本次征稿在征稿期内一共收到23篇投稿。征稿结束后仍陆续有相关主题的稿件投稿,收稿总量超过50篇。这说明该专题的选题是正确的,尽管征集到稿件数量有限,但征稿在增加了期刊稿源的同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期刊的刊发范围。同时也说明,借由此次专题征稿,提升了《中国环境科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群体中的影响力。同样,在“垃圾分类”专题征稿前,这方面似乎鲜有研究性论文。已有的研究也基本是非常简单的管理办法或者推行措施等等。征稿时,我们也很担心征不到研究性的论文,但事实证明有了热度就会有研究者展开相应研究。我们也庆幸没有放弃这个议题,抓住了国家政策实施带来的科学红利。

2.2专题征稿成果应用于实践。专题征稿给期刊带来了更多稿源。后,学术价值高的稿件会通过期刊、论文平台或微信公众号在学术圈内进行传播,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部分具有科普价值的稿件被改编成科普读物,可以在科普平台上进行传播,用以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具有应用价值的论文除了能够快速吸引研究兴趣,还可能快速完成成果转化,实现技术成果的落地应用。就本刊而言,按目前统计,2018年固废专栏“稻壳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稀土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已在江西农业废弃物利用方面进行了田间试点尝试;论文“中国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空间优化”研究成果被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和化学品中心采用,该成果对深化电子废物空间流动认识有显著成效。另外,还有综述论文经修改后在科普平台,增加了公众对相关内容的了解。

3专题征稿成功因素与不足的总结与反思

上述几次《中国环境科学》的专题征稿除了2018年“固体废物”专题是委托清华大学相关老师征集外,其余均是本刊在自己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进行的公开征集。比较遗憾的是,由于最终通过专家审稿的稿件数量均达不到正刊规模,这几次征稿均只以专栏形式出版。总结这几次约稿,我们认为成功约稿的因素如下:1)找到某专业领域比较知名又愿意承担约稿工作的专家。在这几次约稿中,来稿质量和数量属“固体废物”专题最好。究其原因,是找到清华大学的相关老师。除了我们期刊的公开,相关老师也通过自己的专业圈征稿信息,最终发表的论文很大比例是通过相关老师个人征集到的。专家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将征稿启事投放到最合适的人群,为了保证征稿的成功,建议同行们在开展征稿工作时,尽量找到愿意承担相关工作的专家。2)严把稿件质量关。稿件质量关乎期刊声誉。期刊专题选稿完全按正刊标准,对于达不到要求的稿件,应正常退稿,不能因为是专题征稿而放松对稿件质量的要求。这样做既保证对所有投稿作者的公平,也消除了很多作者对于专题征稿质量的担心。3)建立专题审稿队伍。有研究表明,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需要优质高效的审稿人队伍做支撑[14]。审稿专家对稿件质量的准确判断不仅决定着稿件最终能否录用,也间接影响了期刊的质量。因此,专题征稿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对保证整体专题的质量尤为关键。4)多渠道、多次同一征稿启事。对于同一征稿启事的多渠道和多次,能够保证征稿启事被传播给更多的潜在作者,提高专题征稿的数量和效率。征稿的不足有:1)征稿结束后没有及时总结,并把征稿成果进行宣传,这就使得每一次征稿都是单次的、割裂的。尽管通过征稿吸纳到了部分作者,但如果这部分工作做得更好,可能会吸引到更多的作者、读者、专家投入到期刊征稿的各个环节中。2)征稿选题策划不够连贯。例如,“固体废物”这个选题,最初征稿时没有进行长远规划,只是单纯想就这方面内容征稿。其实,此选题可以做成一系列征稿,比如:第1期征集“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第2期征集“垃圾分类及处理技术”;第3期征集“循环经济”;等。每期征稿可以预告后续征稿内容,作者投稿也会有相应安排。尽管在3年的时间里,上述征稿主题也先后涉及,但总体内容和布局上缺乏设计,没能在时间尺度上做到连续性。3)对专栏稿件挖掘不够。专栏刊出后,有的稿件可以作为技术进展到科普类公众号,或者可以作为新闻述评;整体专栏也可以总结后作为学科动态在微信公众号。遗憾的是,专栏刊发一段时间后,我们才意识到可以这样做。因此,对于整体专栏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利用稿件,使之不间断在行业内产生热度。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6

1河北省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1.1期刊数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目前,在河北省登记注册的科技期刊共有108种,但1977年以前仅有27种,目前的期刊总量比改革开放前增加了81种,是改革开放前的3倍。在108种科技期刊中,省内主管74种(68.6%),中央部委主管34种(31.4%),中央部委主管期刊占比居全国之首。在108种科技期刊中,第一主办单位分布在84个部门,其中高等院校主办期刊36种(33.3%),科研院所主办期刊24种(22.2%),学/协会、基金会主办期刊19种(17.6%),省属企事业单位主办期刊17种(15.8%),信息中心主办期刊11种(10.2%),其他1种(0.9%);主办3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共有6家,主办2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共有12家,主办1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共有66家。在108种科技期刊中,属于非法人编辑部的期刊共80种(74.1%),属于企业法人的期刊共19种(17.6%),属于事业法人的期刊共9种(8.3%),可见,具有法人治理期刊仅占1/4。河北省最早创办的科技期刊是1917年的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创办的《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友会杂志》。

1.2期刊覆盖学科比较全面

108种科技期刊中,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8种(7.4%),理学类期刊5种(4.6%),农学类期刊10种(9.3%),医学类期刊26种(24.1%),工程类期刊42种(38.9%),科普期刊2种(1.9%),其他类期刊15种(13.8%)。其中高校学报类期刊26种,占科技期刊总量的24.1%。绝大多数科技类期刊为学术类期刊,也包括一部分技术类期刊,涉及到工业、医药卫生、地质勘察测量、建筑工程、石油煤炭、物理化工、农林牧渔、水利水电、计算机网络和电子技术、材料等领域,期刊覆盖学科相对比较全面。

1.3期刊经营状况尚可维持

108种科技期刊中,单一邮局发行期刊25种(23.1%),自办发行期刊37种(34.2%),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期刊44种(40.7%)。可见邮局发行已经不再是发行的主渠道。108种科技期刊的年总印数为33.169万册,刊均年印数为0.307万册;期总发行数为29.058万册,刊均期发行数为0.269万册。期发行量排名前两位的期刊为科普期刊《少儿科学周刊》(2.1万册/期)和《农村青少年探究》(1.22万册/期)。期发行量最小的期刊多为高校学报,有的甚至不足200册。在108种科技期刊中,自筹自支期刊共15种(13.9%),主办单位拨款与自筹结合的期刊共10种(9.3%),主管、主办单位全额拨款期刊46种(42.6%),主办单位承担人员工资的期刊共37种(34.3%)。对2017年有数据的103种科技期刊进行统计,其总收入为8376.925万元,平均每种期刊的收入为81.329万元,其中年收入最高的期刊为《能源》(972万元),其次为《中国电梯》(505万元)。

1.4编辑队伍数量、质量结构较合理

对108种科技期刊编辑委员会中总编辑(主编)的专业技术职称进行统计,发现正高级技术职称81人(75.0%),副高级技术职称20人(18.5%),中级与其他7人(6.5%)。74家编辑部负责人职称上报资料中显示,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的主任(社长)共47人(63.5%),副高级技术职称23人(31.1%),中级与其他4人(5.4%)。108家科技期刊编辑部共有各类工作人员831人,平均每种期刊从业人数为7.7人,但新媒体工作者仅3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343人(41.3%),本科学历402人(48.4%),大专及以下学历86人(10.3%);正高级技术职称180人(21.7%),副高级技术职称195人(23.5%),中级技术职称218人(26.2%),初级技术职称与其他人员238人(28.6%)。

1.5学术质量处于国内平均值水平

通过文献计量学指标和被国内主要核心期刊目录索引的数量对河北省108种科技期刊进行评价。

1.5.1各类期刊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2018年《中国科技论文引证报告(扩刊版)》[5],河北省科技学术期刊具有完整文献计量学主要指标的期刊有91种。统计分析河北省科技期刊整体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他引率在国内的地位,并按《中国科技论文引证报告(扩刊版)》分类中A类(自然科学综合类)、B类(理学类)、C类(农业类)、D类(医学类)、E(工程类)进行划分,河北省有自然科学综合和理学类期刊13种,农业类10种,医学类26种,工程类42种,统计各大学科的文献计量学主要指标,并与国内大学科进行比较。河北省科技期刊总体文献计量学主要指标平均值低于国内平均值,但医学类、农业类期刊的平均被引频次高于全国同大类科技期刊平均值,医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高于全国同大类科技期刊平均值,工程类期刊平均基金论文比高于全国同大类科技期刊平均值,自然科学综合和理学类、农业类、医学类期刊平均他引率高于全国同大类科技期刊平均值,详见表1~表4。(1)总被引频次。河北省科技期刊的平均被引频次为2617次,排在前3位的期刊依次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2940次)、《中国全科医学》(20106次)和《临床合理用药》(20012次);排在后3位的期刊依次为《人造纤维》(57次)、《中国电梯》(165次)和《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169次)。与全国同大类科技期刊相比,医学类期刊的平均被引频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33次,农业类期刊的平均被引频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7次;而自然科学综合和理学类、工程类期刊的平均被引频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分别为-748次和-575次。(2)影响因子。河北省科技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709,排在前3位的期刊依次为《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704)、《中国全科医学》(2.578)和《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459);排在后3位的期刊依次为《中国电梯》(0.038)、《物探装备》(0.085)和《河北果树》(0.110)。与全国同大类科技期刊相比,医学类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81,自然科学综合和理学类、农业类、工程类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分别为-0.179、-0.033、-0.067。(3)他引率。河北省科技期刊的平均他引率为0.916,排在前3位的期刊为《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北方牧业》《河北水利》,其平均他引率均为1.00;排在后3位的期刊依次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0.68)、《中国电梯》(0.70)和《选煤技术》(0.70)。与全国同大类科技期刊相比,自然科学综合和理学类、农业类、医学类期刊的平均他引率高于全国水平,分别高了0.049、0.041、0.029;工程类期刊的平均他引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01。(4)基金论文比。河北省科技期刊的平均基金论文比为0.435,排在前3位的期刊依次为《燕山大学学报》(1.000)、《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科版)》(0.980)和《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0.930);《河北水利》《人造纤维》《石油化工建设》《河北电力技术》的基金论文比均为0。与全国同大类科技期刊相比,工程类期刊的平均基金论文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12;自然科学综合和理学类、农业类、医学类期刊的平均基金论文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分别为-0.130、-0.027、-0.026。

1.5.2核心数据库收录情况

在106种学术期刊中,只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被EI收录。17种(16.0%)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收录,39种(36.8%)期刊为201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0种(9.4%)期刊为2017—2018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CSCD)来源期刊,其中同时被三种核心目录收录的期刊(即“三核期刊”)共10种(9.43%),同时被两种核心目录收录的期刊(即“双核期刊”)共7种(6.6%)。河北省进入核心行列的科技期刊仅49种(45.4%),不足期刊总数的一半。

1.6数字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108种科技期刊中除《少儿科学周刊》《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两种科普期刊外,均使用了在线投审稿系统和协同采编系统,采用了学术不端系统,实现了网络办公自动化;98种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超星数据库等收录;50%的期刊编辑部(杂志社)拥有自建网站,30%的期刊建有公众号,实现了App服务,其中《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的融合发展水平在省内、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编辑部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等建设了自己的数据库,供开放获取和查询;《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编辑部还注册了独立域名,网站访问量分别达到了200万人次和40万人次。数字化建设对河北省科技期刊整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学术规范的水平有所提升。

2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集约化程度较低

受体制机制的影响,河北省科技期刊的整体集约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主管、主办、出版单位分散。108种科技期刊中,三级管理单位比较分散,主管单位中,68.6%属于省内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科协等部门管理,31.4%属于中央各部委和央企管理。第一主办单位分布在81个部门,主办3种刊物的单位仅6家,主办2种刊物的单位为12家,呈分散状态,没有形成专业或行业优势。(2)法人治理不到位。在108种科技期刊中,74.1%为非法人编辑部,企事业法人仅占25.9%。3/4的刊物缺乏市场运营的自主权,这严重制约了科技期刊的发展。(3)期刊资源利用不充分。如有的期刊是季刊,每期仅72页,双月刊仅40页,在刊号紧缺的今天,这显然是对期刊资源的浪费。(4)精品大刊偏少。大多数期刊编辑部(杂志社)处于“小而弱”的状态,缺乏集团优势,难以形成国内、国际的影响力。

2.2期刊质量堪忧

河北省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虽然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科研活动评价、人才评价对论文认证标准的限制,优质论文流失严重,与全国期刊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偏低。(1)除医学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农业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略高于全国同类学科平均水平外,其他类期刊的文献计量学主要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被权威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较少,仅1种期刊被EI收录,CSCD收录期刊数量仅占9.3%,中文核心期刊占17.0%,科技核心期刊占36.8%;三核期刊占9.43%,双核期刊占6.6%;(3)学术价值不高,高被引论文数量较少。

2.3经营发展乏力

河北省108种科技期刊中,除少数几种有影响的大刊外,多数期刊经营维艰,何谈发展。究其原因:(1)受新媒体、速食阅读的冲击,期刊订阅群体大量流失,发行量呈断崖式下降;刊登广告的客户转移,收入锐减;(2)教育、科研等事业单位主办的科技期刊,因不允许收取版面费,只能依靠单位补贴;(3)一些出版单位难以维持正常经营,靠减少刊期、页码勉强维持,甚者面临休刊的窘境。

2.4编辑队伍与发展不适应

河北省108种科技期刊在编辑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与科学技术、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1)从总体数量分析,大多数期刊编辑人数未到达季刊3人、双月刊5人,月刊7人的标准配置,少数期刊仅1~2人,难以走出去约稿、组稿;(2)专职编辑质量偏低,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功底且编辑技术娴熟的编辑相对较少;(3)从事新媒体的专兼职人员全省仅32人,只有不足1/3的刊社配有新媒体编辑;(4)编辑队伍中缺乏开拓型经营管理领军人才。

2.5数字出版滞后

河北省科技期刊虽然绝大多数使用在线投审稿系统,也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收录,但自建网站并及时更新维护的期刊数量不足50%,建有公众号,实现了App服务的期刊仅占30%,仅《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编辑部注册了独立域名,数字出版建设起步晚,融合出版处于酝酿中。

3发展目标

未来5年,力争跻身国内一流阵营的科技期刊数量达10种以上,着力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国内外影响力;调整期刊布局,盘活存量,争取新创或调整2~5种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刊物,做精做强一批有基础优势的领域期刊,推动发展科普期刊;实现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推进集群化并加快向集团化转变,形成有效支撑河北省建设经济、科技强省相适应的科技期刊发展体系。未来10年,河北省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国内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团,有效引领新兴交叉领域科技发展,为科技强省建设作出实质性贡献。

4对策建议

2018年11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6]。通过对河北省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面对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推进河北省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政策建议。

4.1充分提升科技期刊的重要性认识

科技创新能力根植于知识创造、汇聚与传播及其生态环境。科技期刊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的重任,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从期刊数量来看,河北省已成为科技期刊大省之一,但缺乏有影响力的国内一流科技期刊,在全国科技竞争中存在明显劣势。河北省有关部门的领导要充分认识科技期刊对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必须把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科技期刊提高到科技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列入期刊主管、主办单位的考核、考察指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建设经济、科技强省的科技与文化基础。

4.2加强对科技期刊工作的全面领导

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促进科技期刊发展、净化出版环境的系列方针政策。由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组织省内外专家,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的精神,坚持优化布局、分类施策,卓越发展、强基固本,引领发展、创新突破,协同发展、开放竞争的基本原则。要以建设国内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制定符合河北省科技期刊的发展规划。省委宣传部应着重系统研判河北省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发展重点,有效整合期刊资源,分类推进改革;夯实发展基础,构建期刊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生态保障;抢抓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机遇,提升科技期刊规模化、集约化办刊水平,推进科技期刊集团化建设。省科协、省科技厅要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目标,以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制度化为重点,以健全完善科研诚信工作机制为保障,坚持预防与惩治并举,坚持自律与监督并重,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或者伪造、篡改研究数据、研究结论;不得购买、、,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不得违反论文署名规范,擅自标注或虚假标注获得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资助。省科协肩负着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职能,特别是新兴前沿学科和边缘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本着学会办刊、专家办刊的精神,大力鼓励、支持、资助所属学术团体办刊,使会议交流与论文交流构成学会学术交流的两翼。拥有较多科技期刊的行业主管部门,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应梳理行业期刊的专业机构布局,选择行业龙头期刊,推进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4.3突出发展重点,有效整合期刊资源

要以建设国内一流科技期刊、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根据河北省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在未来5年间创办2~5种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刊物;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突出发展重点,调整整合资源,盘活期刊存量,对那些学术质量低劣、经营不善甚至亏损、半死不活的科技期刊予以停办,或变更到有能力、急需的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科技领域。通过行政指导、市场手段对现有期刊资源进行整合、重组,通过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手段,重点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业态创新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激活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从而带动全省科技期刊的整体发展。

4.4促进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应该基于市场形势,转变管理模式和办刊方式,借鉴国内外科技期刊成功的办刊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找到适合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新思路。若要实现规模效益就得走集约发展与资源整合之路[7]。河北省的科技期刊大多停留在“小、散、弱”的小作坊时代,集群化、集团化建设步伐滞后,市场化程度低,难以获得社会、经济效益,而要实现规模效益必须走集约发展与资源整合之路。科技期刊重要集群化模式是发展学科刊群。应鼓励同专业、同行业期刊,积极探索资源整合集群化出版模式。选择河北省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期刊作为龙头,从财力、人力、技术上给予支持,加强同类优秀期刊的协同与联系,在自愿、互利、共享的前提下,建立一两个具有学科优势和集群效应的科技期刊集群,实现规模效应与群体优势,强化为学科领域服务的能力,增强河北省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全省科技期刊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实现由传统出版模式向数字化出版模式的转型。以“共享资源,共享经验,抱团取暖,做大做强”为宗旨,以相同专业为导向,跨主管部门、跨主办单位整合期刊资源后,按照编辑和经营分离的思路,通过联合发行、联合经营广告、举办学术会议和行业展览、开展项目研究等经营形式,开创一种突破主管、主办和地域限制,实现期刊集群化发展的独特模式。

4.5狠抓精品期刊建设,获取优质稿源

为提升河北省科技期刊在国内以至国际的影响力,按照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建设的模式,创立河北省精品期刊建设基金,选择理工农医各学科中在国内有影响力的2~3种期刊列入精品期刊建设项目,重点扶持。通过综合评价并在适当考虑学科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推出省级层面的涵盖不同学科的“顶尖科技期刊”或“精品期刊”集群,通过这些期刊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省科技期刊的发展和提高[8]。为提升河北省科技期刊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力,河北省应制定科技期刊精品期刊或刊群建设的项目,选择有发展前景的省内大刊为龙头,从财力、人力、技术上给予支持,打造一二家形态多样、特征明显、手段先进、效果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好、具有一定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学术期刊集群。期刊社应千方百计地获取优质稿源。缺乏优质稿件一直以来都是省级科技期刊面临的最大挑战。(1)科研评价、人才评价导向被公认为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部分非核心学术期刊的被认可度仍然较低;(2)河北省期刊受限于管理体制等因素,基本上自创刊起就固化了办刊方向和服务对象,很难根据学科发展或出版市场变化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应对。因此,建议科研活动、科技人员管理部门适度地放宽期刊的要求标准,力争部分优质稿源发表在河北省的学术期刊上;编辑部(杂志社)应制定有远见、可行的年度编辑出版计划,编辑人员要多渠道、全方位地组稿、约稿,争夺优质稿源。

4.6加紧建设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人才队伍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原有的思维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环境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使得传统科技期刊严谨求实的编辑工作方式须向形式更加多样的动态思维方式转变,科技期刊编辑知识更新模式才能与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环境相适应[9]。政府制定稳定编辑出版队伍的政策。科技期刊能力建设的根本在于编辑出版人才,加快编辑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特别加强对办刊人员的重视和培养。河北省应制定较为稳定的支持政策,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和奖励机制,提高编辑队伍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在职称晋升、薪酬奖励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提升整体编辑出版队伍素质。针对不同办刊模式的编辑部(杂志社),应推进主编、编委会、运营管理、技术编辑的整体队伍培养,带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在学术质量提升方面,对优秀办刊人、审稿人进行奖励,支持期刊聘请高水平主编和具有国际水准的期刊编委、审稿人;在运营管理方面,通过省际合作方式进行编辑人员业务培训,组织选派优秀编辑骨干到国内先进期刊社或出版机构进修学习,提高运营管理业务素质;加大举办培训班、研讨会、高层论坛的力度,不仅培养专业学科编辑,还应培养一批技术编辑,加强其对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的使用能力。

4.7积极推进融合出版和知识服务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10]。因此,大数据时代、新型出版模式下的科技期刊必须顺应发展趋势,依托融合出版,提供知识服务。然而,打造一个个性化的高质量数字化出版平台需要政策、技术、人力和资金的支持,这是科技期刊的巨大挑战,也是很好的发展机遇[11]。加速期刊社网站建设。网站形式是最基本的数字出版平台,而目前微信是期刊发展新媒体的主要方式,鼓励所有期刊使用QQ群、App(移动终端软件)、公众号等方式,利用二维码技术,建立公众号平台,实现移动服务。有条件的期刊社可利用公众号,联合同行业、同类期刊,建立集群化平台。固定群内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推进信息共享。将数据搜索引擎转换为知识服务。期刊网站和全文内容设计应基于搜索引擎最优化,也就是说,科技期刊平台的技术焦点应该是从如何使内容更容易被搜索和发现,转换为如何使内容更有用、更互动、更可用和再利用“增强出版”的知识服务。充分依托现有数据库和自建网站,实现网上知识提供;充分利用第三方网络技术,实现优先出版,增强出版。而大数据知识服务推动下的科技期刊出版,其管理的重点将会转变为“用户需求体验”。河北省科技期刊应该顺应时展趋势,抓住“知识服务”带来的机遇,在与国内出版商合作的同时,广泛开展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大胆创新,推出富有河北省特色的知识服务产品和模式。因此,建议河北省有关部门协同合作,建设“河北省科技期刊数据库平台”,促进期刊发展,创新知识服务。

4.8加强经营理念,增强期刊社经济实力

科技期刊在以社会效益、科学效益为主的前提下,也应注重经济效益。期刊社的经济实力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基础。(1)科技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应尽可能多地给予经费补贴,尽量给予期刊社自主经营权。(2)科技期刊要充分利用国家对科技期刊的税赋减免、退税优惠政策,有关部门协助期刊社落实科技期刊出版的税收优惠政策。(3)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放宽教育、科研等部门主办科技期刊收取版面费的限制。(4)促进编辑部(杂志社)更新观念,拓展知识服务范围和能力,鼓励和协助期刊社开展与期刊有关的增值服务,增强期刊的经济实力。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7

 

地理标志,为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的7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2003年10月17日,分别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而拉开了全球文化遗产的保护序幕[2-3]。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来,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我国形成了高潮[2-3]。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叶的种植与饮用历史起源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叶地理标志资源与茶文化遗产资源[4-12]。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乡,为我国茶叶的主产省份之一,具有丰富的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10-12]。笔者就该省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展开论述。   1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1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截至2011年10月15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对湖北65种传统特产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65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包括茶类8种:邓村绿茶、龙峰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英山云雾茶、薤山叠翠、老君眉茶、羊楼洞砖茶(洞茶)(表1)。   1.2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截止2010年12月31日,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湖北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商标42件,其中茶类6件:大悟绿茶、英山云雾茶、恩施富硒茶、伍家台贡茶、恩施玉露、宜都天然富锌茶(表2)。   1.3湖北名茶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截至2011年10月15日,农业部共登记了湖北传统特产的农产品地理标志28种,其中茶类5种:鹤峰茶、圣水绿茶、伍家台贡茶、武当道茶、屈乡丝绵茶(表3)。   1.4湖北名茶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一般为“有形文化遗产”,相当于日本、韩国的“有形财”[13-14],也就是物质文化遗产。我国41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湖北2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234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湖北91处。11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湖北5个;18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湖北9个;16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湖北5个。在湖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薄弱环节。该省所受关注的与茶文化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仅为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泉寺及铁塔,我国历史文化名村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玉泉寺是泉仙人掌茶的原产地,泉仙人掌茶为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羊楼洞村是我国青砖茶、米砖茶的原产地,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羊楼洞砖茶(洞茶、湖北青砖茶、湖北米砖茶)的原产地。   1.5湖北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除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和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登录制度[3]。但我国现有的34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与茶文化无关。《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湖北茶文化方面的项目仅有传统戏剧阳新采茶戏。《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茶文化方面的项目有:仙人掌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宣恩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五峰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武当道茶炒制技、远安鹿苑茶制作技艺、采茶戏。其中,前5项均为绿茶制作技艺,远安鹿苑茶制作技艺为黄茶制作技艺,而采茶戏属传统戏剧(表4)。   2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2.1进一步挖掘与整理名茶的地理标志因素、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名茶,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因此,应深入研究该省各种名茶地理标志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特征,揭示其地理标志特征,为名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挖掘与整理湖北名茶(尤其是地理标志名茶)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研究茶文化遗产,从而丰富该省茶文化,促进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2完善名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   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湖北名茶第一品牌”采花毛尖茶、著名蒸青绿茶玉泉仙人掌茶、著名黄茶远安鹿苑茶、著名红茶宜红茶、著名花茶咸宁桂花茶等,尚未实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②该省所有国家地理标志茶均未建立国家质量标准;③国家地理标志茶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情况很差;④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相对较小。因此,该省需要从地理标志申报、质量控制、专用标志使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等方面,完善名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   2.3加强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湖北具有丰富的传统茶制作技艺,尤其在蒸青绿茶、黄茶、红茶、米砖茶、青砖茶、桂花茶等制作方面。然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技艺类中并无湖北茶文化遗产项目,有些名茶制作技艺甚至尚未列入《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因此,应加强收集与整理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宜红茶、咸宁桂花茶、羊楼洞砖茶(青砖茶、米砖茶)、鹤峰茶、圣水绿茶、屈乡丝绵茶、英山云雾茶、恩施富硒茶、宜都天然富锌茶、大悟绿茶、老君眉茶、薤山叠翠、龙峰茶、邓村绿茶等名茶制作技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仙人掌茶、恩施玉露、宣恩伍家台贡茶、五峰采花毛尖茶、武当道茶、远安鹿苑茶等制作技艺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加强该省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4加强名茶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p#分页标题#e#   湖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薄弱环节。该省所受关注的与茶文化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仅有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泉寺及铁塔,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其中,前者是以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的名义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等方面名茶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同时加强申报茶文化方面的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   2.5领衔申报蒸青绿茶技艺、砖茶技艺两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蒸青绿茶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一种茶类,比炒青的历史更悠久。到了唐代,蒸青绿茶制法已逐渐完善。到了明代,出现了红茶、黄茶、黑茶、白茶,到了清朝,才出现青茶(乌龙茶)[6]。我国蒸青绿茶为数不多,主要有湖北恩施的恩施玉露、湖北当阳的玉泉仙人掌茶、江苏宜兴的阳羡茶,然而,自唐代日本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湖北第一历史名茶”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唐代茶圣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10-11]。砖茶(蒸压茶、边销茶),是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砖茶可以分为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7]。砖茶中历史悠久的有湖北产的青砖茶与米砖茶(羊楼洞砖茶、洞茶)、四川产的康砖茶、湖南产的黑砖茶与茯砖茶、云南产的普洱砖茶等。其中,赤壁市羊楼洞米砖茶是唯一用红茶为原料做成的砖茶。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乡,产茶历史相当悠久,加之其拥有的蒸青绿茶恩施玉露、玉泉仙人掌茶、边销茶羊楼洞砖茶(青砖茶、米砖茶)等历史名茶的古老制茶技艺,因此,该省应领衔申报蒸青绿茶技艺、砖茶技艺两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6申报“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试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GIAHS),是一项旨在明确传统农业系统及其相关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文化和知识体系的国际性项目[15-16]。我国自2005年开始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全球GIAHS的16个试点中,我国数目最多(4个):浙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县“侗乡稻鱼鸭系统”,但没有与茶文化相关的试点。茶文化是中华重要文化遗产。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叶种植与饮用起源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遗产资源。“湖北第一历史名茶”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原产地恩施州芭蕉侗族乡,具有独特的茶叶农业系统。因此,“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应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试点。   2.7实施名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重保护   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保护的研究工作目前相当薄弱。例如: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epub.cnki.net/Grid2008/brief/index.aspx)中,题名同时有“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的论文,现仅检索出11篇。然而,客观上地理标志、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有些名茶,具有地理标志、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存的特性,为三者的共同载体,如羊楼洞砖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本身就是工农业品牌类非物质遗产,其砖茶制作技艺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原产地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是我国历史文化名村,为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湖北传统名茶资源,应该实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重保护。   2.8基于茶叶的地理标志、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发展与繁荣湖北茶文化产业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作中心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力推文化产业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茶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茶文化是茶产业开发的翅膀,茶产业是茶文化的依托和载体。因此,湖北应该依托茶叶地理标志、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出版茶文化书籍,表演采茶戏与传统茶制作技艺,保护茶叶的地理标志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茶文化博物馆,加强茶文化研究,开展茶文化旅游(尤其是茶农农家乐)与文化教育等,从而发展与繁荣湖北茶文化产业。   3结论与建议   湖北具有丰富的名茶地理标志资源,现有茶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种:邓村绿茶、龙峰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英山云雾茶、薤山叠翠、老君眉茶、羊楼洞砖茶(洞茶);茶类国家地理标志商标6件:大悟绿茶、英山云雾茶、恩施富硒茶、伍家台贡茶、恩施玉露、宜都天然富锌茶;茶类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5种:鹤峰茶、圣水绿茶、伍家台贡茶、武当道茶、屈乡丝绵茶;与茶文化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泉寺及铁塔,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湖北茶文化方面的项目仅有传统戏剧阳新采茶戏。《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茶文化方面的项目有仙人掌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武当道茶炒制技、鹿苑茶制作技艺、采茶戏。   基于对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笔者建议:①进一步挖掘与整理名茶的地理标志因素、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②从地理标志申报、质量控制、专用标志使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等方面,完善名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③收集与整理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茶制作技艺的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加强该省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④加强名茶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申报茶文化方面的物质文化3.5科普园科普教育实践园以生态农业科技展示为主题,以农业展示区的日常工作为主线,组织介绍农业历史、现代农业技术,以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为目的。设置植物嫁接和植物领养功能区,让有兴趣的学生体验自己动手实践的乐趣。如用山葡萄或贝达做砧木,通过嫁接育苗提高葡萄根系的抗寒性;经济植物嫁接到盐生植物上种植等。此外,还可在园内设置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农业资源展示园区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各农业资源展示区内的果实可在科普教育园内进行销售,以实现其经济价值。#p#分页标题#e#   4前景展望   海河教育园区可以直接为农业资源展示区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农业资源展示区也可以成为高校科学成果转化的孵化基地。高等院校与附近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相互交融和整合,使海河园区真正成为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人才、促进科技转化、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农业资源展示区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海河教育园内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使各农业功能区科学组合,各种模式物尽其用;同时,也是对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种保留和恢复。最终达到充分利用和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等农业资源的目标,为海河园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基础,必将产生巨大的效益。园区内各功能区中多蜜源植物,如梨树、海棠、油菜花等,因此可在园区内养殖蜜蜂,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在各展示园的景观特色上,各专类园应以主题植物为底色,充分利用主题植物营造景观。但是,因为许多属种只有乔木,没有灌木,或者相反;又有许多属种只有落叶树,没有常绿树,所以仅用主题植物配置的景观,难免会显得比较单调与呆板。为了增强各专类园的观赏效果及形成景观特色,需要适当辅助种植一些彩色、优美的观赏植物。   笔者通过研究海河教育园区生态环境,提出了主要利用天津耐盐碱植物构建农业种质资源展示区模式,既可合理利用现有高含盐量的盐碱土地资源,改变海河教育园区的生态环境,又可据此打造天津特有的景观地域特色,极大地提高广大师生的学习及工作效率,从而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科研及休闲的好地方,可谓一举多得。海河教育园区盐碱地农业资源展示区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脆弱的生态系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恢复并使其进入演替阶段,因此,必须做好近期、中期、远期的长远性绿化规划,切不可急功近利。规划初期可以强耐盐碱的乡土植物作为先锋材料,辅以一定的工程改土措施,慢慢地改土、降盐后,再增加植物品种,逐渐达到农业资源展示的目的。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8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省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全省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科技强省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协调发展。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推动把科学普及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调发展的行动自觉,加大科学普及工作力度,努力实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探索“科普+乡村振兴”“科普+文明城市创建”“科普+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科普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联动发展。建立协调联系机制,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动、部门行业互动,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层组织、科学共同体、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联动发展、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坚持科普资源均衡化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科普资源下沉,向偏远困难地区倾斜,鼓励先进帮后进,以城带乡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立科普资源互联互通,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着力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6%,高于全国预期发展水平,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全省科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层科普能力显著提升,科普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科普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显著增强,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全民科学素质对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夯实和显现。

二、深入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坚持抓重点、盯关键,瞄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分类指导、精准服务,以群带面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升。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在“十四五”时期实施五项提升行动。

(一)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完善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快速提升,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夯实青少年人才基础。

深入开展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坚持立德树人,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育人全链条、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邀请知名院士、专家进校园开展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宣传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编印《院士风采》等系列丛书,开展送书籍进校园活动,讲好科学家故事,展现科学家精神风貌。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每年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进校园活动。

精准推进各阶段科学教育。开展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开发幼儿科学启蒙教材和优秀科普作品,联合社区、家庭、幼儿园开展科普亲子活动。大力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实施中小学科学教育,完善科学教育质量评价和青少年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加大趣味科学课程的开发和共享。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推进科学基础课程和科学素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储备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壮大科技强省建设后备力量。

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动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加大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中小学科学课教师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培养、调配和激励机制,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组织开展幼师科普交流与培训,强化幼儿科普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科学教师线上培训力度,深入开展“送培训到基层”活动,每年培训3000名科技辅导员。

广泛开展各类科学教育活动。依托科教资源优势,整合校内外科普资源,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和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医疗卫生人员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和生理卫生、自我保护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科技节、科学营、科技小论文(发明、制作)等科学教育活动。开展课外科普教育与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开展研学探梦实践,推行“科普+研学”新型教育模式。办好全省中学生“英才计划”、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人工智能科普、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青少年国际交流等活动以及青少年科技科普竞赛比赛活动。

加强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需求,大力加强校园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科学教育平台,提升科普教育质量。资助建设200个省级科普教育学校,带动一批中小学校实验室、科普教室、科普网等校园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中小学科技馆、科学工作室、信息化设施等建设的扶持力度,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建设均衡发展。加强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建设,实现县(市、区)巡展全覆盖。

(二)开展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增强农民文明生活理念,提升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科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养计划,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分层分类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实现到2025年全省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农民教育培训100万人次以上,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10万名以上。开展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等级认定、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举办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帮助农村妇女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开展农村科普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着眼于树立相信科学、和谐理性的思想观念,重点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完善科技志愿服务机制,依托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类科普基地,积极开展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统筹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文化进万家、健康中国荆楚行、巾帼健康大讲堂、安全生产月、全民健身科技志愿服务神州行等活动。

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推广科技小院、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科技示范,引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加强特色产业科普基地建设。支持建设各级特色产业科普基地,逐步建成特色产业科普基地体系。资助建设200家省级特色产业科普基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资源优势和带动辐射作用,打造覆盖镇村的科普教育平台,积极推进“产业+科普”模式,实现科普教育和产业发展联动双赢。

加强农村科普设施建设。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加强农村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农村科普宣传阵地,让农民更加便捷获取科学知识。在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立科普阅览室、科普报告厅、科普e站、科普宣传栏,在有条件的镇村建设科普广场,设置科普大屏,拓展科普宣传阵地,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在镇村官网开辟科普栏目,推动科普中国、科普的落地应用,开展网络扶智和名校名家网教,有效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三)开展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建强技能人才队伍,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城镇劳动者队伍。

强化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扎实推进城镇劳动者科学教育,实现到2025年全省城镇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全国相应群体总体水平。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巾帼建功等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加强队伍和阵地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立省、市、县、镇村(社区)四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做实对镇村、社区的科技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科技服务的需求。资助建设200个省级科普惠民社区(村),完善社区(村)科普设施。建立社区科普信息化平台,实现城镇居民全覆盖。

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开展多层级、多行业、多工种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技术提升,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科普大赛、巾帼家政服务业技能大赛及安全生产宣教活动。开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等,完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平台,大力推行“技能+学历”在岗人员学习新模式。引导企业建立科协组织,大力开展企业职工科普教育,提高职工科学素质。将企业宣传与科普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产品技术优势,面向社会提供科普服务。

(四)开展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培育老年人健康文明理念,增强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能力,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开展智慧助老服务。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的需求和困难,针对性开展科普服务。加强家庭、社区、社会协同,依托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点)、老年科技大学、社区科普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等,普及智能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共享社会便利,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

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着力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健康生活方式普及行动,突出卫生健康、安全生活和科技常识等主题举办老年人科普讲座,引导老年人学习掌握科学合理用药、安全自救、健康养生等科学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

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专家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作用,让老专家在科学素质建设中体现价值。加强社区科普书院建设,加强各级老科协组织建设,组建老专家科普报告团,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组建老专家科普报告团,在社区、农村、青少年科普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老年大学建设,开设特色实用科普教育课程,丰富老年人的科普知识。开设科普网老年人科普专栏,开通手机APP,方便老年人获取科普知识。开展“小手拉大手”家庭科普教育,动员中小学生和青少年把科学知识带回家庭,对老年人进行科普宣传,促进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建设。

(五)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树立科学执政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增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推动形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的制度性安排,推动科普进机关、进党校,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纳入党政机关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并推动实施。将科普教育纳入各级党校教学课程,突出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系统培训。积极运用省党员干部在线学习中心、荆楚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和学习强国等网络教育平台,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培训。在公务员录用及考核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党政机关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务的落实。

三、纵深推进重点科普工程

加快推进五大重点科普工程,进一步打牢科普基础,提升科普创新能力,提高科普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推进科技馆体系建设工程。

加强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将以科技馆为主阵地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建设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分级评价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完善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法规。统筹建设部级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300家,更好地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科普阵地功能,提高科普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加强省市县科技馆体系建设。加强省科技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充分发挥省科技馆综合服务功能和带动辐射作用。支持和鼓励市、县建设特色科技馆,积极推进市(州)科技馆新馆建设和老馆升级改造,“十四五”时期规划新建或改建市、县科技场馆20个以上,逐步实现县县建有科技馆或特色科普展教馆。严格落实科技馆免费开放补贴政策,全省科技馆体系每年惠及群众不少于500万人次。

加强科普公共设施建设。将科普设施和科普内容作为法定内容纳入或植入社会公益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备科技教育、培训、展示等多功能的开放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场所和科普设施。以市场化机制调动社会力量,结合自然人文禀赋,将科普融入公共设施建设中,建设一批科普公园、科普湿地、科普小镇、科普广场。引导和促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机场、车站、商场、影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

(二)推进科普信息化工程。

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推进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播方式、组织动员、运营服务等创新升级,用好“科普中国”“科普”等信息平台和资源,服务数字建设。

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大力实施“互联网+科普”,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多元、高效、精准、权威、普惠的科普资源供给和科普服务。大力推行科普网、科普频道、科普廊道、科普大屏、科普快车、科普e站等,实现科普传播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建立互动、多元、立体的科普融媒体联盟,打造“天天科普”平台,开展直播科普、远程科普、云游科普等活动,增强科普吸引力和实效性,实现城乡科普资源配置均等化。借助官网、手机App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拓展科普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

建强“科普”平台。打造科普网络传播平台,建设“科普”云平台,构建省、市、县三级贯通、资源共享的科普信息化系统。改造升级科普网,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特色科普栏目。强化“智豆”手机客户端的同步优化和推广。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科技馆和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联盟,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三)推进应急科普工程。

建立健全常规科普和应急科普的协同机制。整合资源建立常态化应急科普专家库和科普资源信息库,扎实做好应急科普基础建设,着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各级政府建立应急科普部门协同机制,坚持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纳入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

提升基层应急科普工作能力。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资源,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利用应急广播、村村响等载体,加强应急科普,提升响应速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建设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适应突发事件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需求,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智库专家、媒体紧密联系互动,建立应急科普协调联系机制,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消除公众疑虑,维护社会稳定。

(四)推进科普创作工程。

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每年资助创作一批优秀科普原创作品。大力开发动漫、短视频、游戏等适于网络传播的优秀科普作品,满足科普智慧化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新媒体科学传播。

推动科技成果科普化。充分发掘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教资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将科技场馆、实验室等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对科学研究过程的宣传,鼓励通过开发优秀科普作品助力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推动产生一批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原创科普精品。

深入实施“五个一”科普工程。擦亮“科普”品牌,举办一系列荆楚科普大讲堂,开发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创建一批科普基地,建设一批科普社区(村)、学校,发展一批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队。建立“五个一”科普工程协同联动机制,推动省、市、县三级积极参与,共同打造“五个一”科普工程。对纳入全省“五个一”科普工程项目予以奖补,激发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五个一”科普工程质量和水平。

(五)推进科普产业和区域发展工程。

大力支持各类科普企业发展。积极为科普类企业提供政策扶持,积极为从事科普作品开发、科技展品生产、科普场馆建设的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地方打造科普产业园,支持科普休闲产业的发展,激发市场主体创办科学商店、科学咖啡馆、科学酒店、科学工作坊。鼓励旅游景区发挥旅游科普功能,丰富旅游内涵,支持科普游戏业等科普新业态的发展,鼓励科技文化企业举办大型科普类综艺节目,创作开发影视作品,推动科普事业市场化发展。

推动科普服务社会化。引导企业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和科普阵地建设,向社会提供有关科普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企业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科普教育,实现科普服务社会化发展。支持各类科普工作室发展。推动在相关科技奖项评定中列入科普工作指标,将科普工作实绩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将科普工作纳入相关科技创新基地考核,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

推动区域科普协调发展。紧密结合“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战略实施,推动武汉城市圈和襄阳城市群、宜昌城市群的科普联盟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辐射作用,提升区域科普能力,促进全域科普协调发展。探索推动全域科普城市建设,支持和鼓励市州开展全域科普建设。积极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提升我省县域科普综合实力。“十四五”期间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10个。

四、抓好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实施,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方针,落实好工作报告、情况通报和督查检查等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把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有分管领导、有专班负责、有规划计划、有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到本单位、本部门“十四五”规划一体推进,落实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各市(州)要担当起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体责任,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本地区科技创新相关规划和市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对照到2025年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6%的总体目标,明确本地区工作指标,压实工作责任,加大推动力度,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完成任务。

省科协履行全省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牵头部门的职责,加强组织、协调、服务,会同成员单位和各地共同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二)强化政策保障。

保障经费投入。各地要加大经费保障投入力度,各级政府按规定安排经费支持科普事业发展。大力提倡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采取设立科普基金、资助科普项目等方式为科学素质建设投入资金。强化科普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制定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开展评定工作,将科普人才列入各级各类人才奖励和资助计划。建立完善科普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强化项目科学管理。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根据科学素质评估制度和建设标准,定期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科学素质建设能力监测评估,及时通报各地科学素质建设情况,为全省科学素质建设提供科学参考和对策依据。

完善激励引导和表彰奖励机制。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广泛凝聚社会科普力量,调动全社会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健全科普工作者的考核评价体系,支持高校院所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给予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待遇,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普工作。完善和优化科普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增强基层科普组织力和服务能力。落实表彰奖励机制,省政府每三年表彰一批“省科普先进工作者”。

(三)建强科普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