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范例

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范文1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外国话、能做翻译,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学生竞争日趋激烈,其英语学习更应该引起关注。   一、中职英语学习的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导向”为指导思想,其培养目标偏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但是目前中职英语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能划分,英语教学和职业导向之间没有构成有效的链接。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目标和模式方面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以期在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效果。   二、以职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和中职英语教学目标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内容的固定框架   (一)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变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框架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将普遍意义上的英语教学划分成“生活文史”“旅游交通”和“营销服务”等模块,将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紧密衔接,将英语和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使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时代性、地域性,以此进一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以及各类中职生“就业导向”的需求。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2)为例,该书共有10个单元,依次划分为“生活”“工作”“交通工具”“营销”“旅游”“科技信息”“文化”,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为:《英语基础模块之生活文史篇》《英语基础模块之旅游交通篇》《英语基础模块之营销服务篇》等,并根据语法重点建立《英语单元测试》学习试题库,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系统、专业的英语知识。   (二)寻找中职学生正确的定位,根据学生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中职教育中的专业课知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因此学生对自己利益相关的专业课程主观和客观上尚存在一定的兴趣,而面对照本宣科的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常常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反感,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充实、活化教学内容,利用前后知识的联系,有序重组教材内容。教材中的语言一般比较精炼,陌生的单词和句型结构很多,学生容易产生理解障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使学生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际。比如一篇经济理财类的英文文章讲到一个分组实验,说一种好的巧克力的原价(worth)为1美元,以15美分(price)出售;而另一种比较差的巧克力的原价为5美分,以1美分的价格出售。后来经济学家分别降低了两种巧克力的售价为14美分和0美分,让参加实验的人进行选择。因为涉及到经济学,所以学生在看到此类说明文时通常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PPT上放置两种质量迥异的巧克力图片,让学生自行选择,并动态演示价格变化,角色转化成实验参与者的学生很快从中总结出人总是喜欢免费的东西,只关注售价(price),而没有考虑到差价(pricespread)的悬殊带来的实际利益,这其实是不符合正确的经济学理论的。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印证了作者的观点,进一步说明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即理智看待免费物品,合理理财。通过活化教学内容,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更强,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也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专业知识。   (三)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除了改革教学内容以外,教师还应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和未来社会职业技能和素质的需要,寻找符合中职生自身特点的,具有更高学习效率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整合和加工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效的电子教案,将教学情境与学生以往的知识背景相衔接,有助于学生特定认识的形成。同时,将语言实践设置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借助虚拟场景帮助学生提高个人能力,满足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以便顺利走入将来的工作岗位。   三、结论   通过对中职英语的教学目的整合以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整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中职生特点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趋势来实施教学,创新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中职英语与社会需要实际对接,建立新型的、规范的、适应岗位能力变化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模块化教学范文2

模块化教学就是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块设计,对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常用于高职教学中,但在本科音乐教学中却比较少见。模块化教学可以促进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模块化教学对学习的个别化十分关注,其价值取向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围绕着职教模块化教学对本科音乐教学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首先对模块化教学的内容构成与实施过程进行了介绍,随后阐述了模块化教学对本科音乐模块课程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职教模块化;本科音乐教学

一、模块化教学的内容构成与实施过程

组合归类或学科知识分解的教学模式就是模块化教学的本质。所以,教师需要以音乐学科为核心,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统筹考虑模块进行的先后次序、模块学时、模块课程内容等。以模块课程知识和目标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依据,模块关系其实就是逻辑递进型,在设计和安排课程的过程中要将层级关系体现出来,例如先进行乐理课,在进行和声课,随后为曲式课,最后上配器课,从这一流程中就可以看出一种线性递进关系[1]。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交叉混合关系,在模块中设置部分课程时需要按照必修顺序进行,在进行模块学习时要将其作为背景知识进行吸收了解,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课程之间没有联系,在进行这些课程学习时没有学习次序上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选修或必修。补救教学、期末测验、教学活动、学习资源、教学目标、前测验以及模块课程目标都是完整的模块化教学应该包含的内容。以本科音乐教学目前存在的专业课课程设置为目标,教师可以按照模块归纳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将其分为音乐素质拓展模块、音乐实践模块、音乐专业课程模块以及音乐基础理论模块四个部分。本科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进行模块选择之前,需要对进行每个模块课程学习的目的进行明确,其明确的时候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其归纳教学内容实际上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为依据进行的。教师可以以学生主修的专业为依据,根据其主修专业的不同进行不同难度的基础理论模块的设置,如果学生主要学习技法,教师就可以对其理论模块的难度进行降低,缩短其学习周期,从而使其能够轻松完成课程目标[2]。如果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为理论作曲,其所学习的理论模块就会相对难度较大,这种难度较大的理论学习,能够给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部分特殊和个体的知识需求,可以将选修内容在素质拓展模块供学生选择。在进行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进行学习方法的选择上能够更加灵活。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也可以选择个人独立学习,而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是众多学习方法中的一种。这种自主性强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经常进行主题探讨、演讲、小组讨论、整理阅读学习资源等,能够大大增强其团队意识和主动性。在一个模块的课程学习完毕后,学生若想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判断,就可以借助期末测验来实现,如果没有顺利通过测验,则需要将这一模块重新进行学习,或者继续学习下个模块,从而将自己的预期目标实现,因为学生能力的高低并不能靠分数进行判断,测验的目的其实是帮助学生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解,从而采取措施提升其学习方法[3]。

二、模块化教学对本科音乐模块课程教学的启示

模块化教学一般会针对专项能力课程内容为目标,将其作为单元模块,使得教学以模块为中心进行,教学的主体为学生,主导为教师,教师在进行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其作用主要为引导、示范、协调以及组织等。其在操作训练与理论学习间寻找到了最适合的切入点,又结合了操作训练和理论学习。在教学内容组织上,作为单元教学,之前的音乐教学过于单一,其教学都是以分类的知识点为依据进行的,各单元间的关系属于知识迁移、继承关系,其基本上属于线性逻辑序列。专题、主题的知识集合教学为模块化教学的基础,技法模块、教学与模块、表演模块等都可以以模块的教学目的为中心,进行学习材料的组织。模块间的存在的联系既可以是平行并列的关系,也可以是线性的逻辑关系,其具有更加灵活的结构形式[4]。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为传播知识,其对教师教学能力十分强调,但却容易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予以忽略,但模块化教学对学习的个别化十分强调,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十分关注,教师则作为一个学习资源提供者、激励者以及诊断者存在于学生周围,能够使得学生将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得其综合素质和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语

本文就职教模块化教学对本科音乐教学的启示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模块化教学的内容构成与实施过程,随后分析研究了模块化教学对本科音乐模块课程教学的启示。在本科音乐学科教学中,模块化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以音乐专业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学科专业特点为依据,能够尽量扩大模块化教学实施的前景,将具有可行性的实施方案设计出来,将其进行推广,从而对音乐学科的专业学习起到促进作用[5]。

作者:范菲 单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邵一江,刘红.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合肥学院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58-63.

[2]张业茂.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的新途径——音乐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构初探[J].大众文艺,2011,03:273-275.

模块化教学范文3

关键词:旅游文化;文化旅游;模块化教学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的观点已得到了旅游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人们常说经济是旅游的外壳(表象),文化是旅游的内核(内涵)。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则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1]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更应该将文化传承与教书育人等职能相结合,增强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高等院校旅游专业作为培养旅游行业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地方,非常自觉地重视旅游文化方面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几乎所有的旅游院校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旅游文化学》课程,并同时开设了《民俗旅游》《旅游美学》《遗产旅游》等旅游文化类课程。由此,又造成了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叠、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逻辑体系等问题。为了更好的推进旅游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尝试引入模块化教学理念。

一、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模块(module)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能够单独命名并独立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语句的集合,是为了完成某一功能所需的一段程序或子程序。计算机程序模块化设计理念不仅缩短了程序开发设计的周期,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程序复杂度和生产成本。模块化的思想后来被引入教育领域,在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加拿大的CB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等[2]。与以学科为中心的注重学科知识灌输而忽略学生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模块教学突出能力,围绕培养学生应职能力这个大目标,以基本理论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偏重于知识应用和能力培养。对于旅游文化类课程而言,模块化教学是指将旅游文化知识体系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划分成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并可实现不断模块化处理的动态优化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知识模块是这门课程知识内容体系的一个在内容上、时间上和功能上自成一体的教学单位,服务于特定方面能力的培养,每一教学模块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3]。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模块化教学实现了以知识输入为导向(区分出教师必须讲授的知识和学生可以自学的知识)转变为以知识和能力输出为导向(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基本精神、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构比例、保持理论教学的连贯性与实践教学的针对性的统一,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二、旅游文化类课程模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模块化教学是指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其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所有模块又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就旅游文化课而言,模块化教学的关键是在正确理解旅游文化的前提下,将纷繁庞杂的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划分,但在日常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旅游文化概念认识不清

当下国内旅游界将旅游文化等同于历史文化、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甚至宽泛到旅游活动所涉及的文化以及所有进入旅游活动范围的文化,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概念认识不清所导致的。[4]当下国内的旅游学术界很少将“旅游文化当作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来研究,而“往往把对传统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性梳理和类型学划分当作了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将这样的成果统统冠以《旅游文化学》之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错误”。[5]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西方学术界一般用“touristculture”表示“旅游文化”,而极少使用“tourismculture”一词。英文中“文化旅游”的最常用的词是“culturaltourism”或“culturetourism”,也有用“heritagetourism”来表示的,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如表1所示[6]。基于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可以将旅游文化界定为“旅游文化是以广义的旅游主体为中心,以跨文化交际为媒介,在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中迸发出来的、形式复杂广泛的各种文化行为表征的总和。它是一种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性,而没有国界性或地域性的动态的路上文化。”[7]基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既有不同又有一定内在联系。

(二)课程内容偏重于旅游客体知识介绍

据谢彦君教授统计,现有的《旅游文化学》教材目录构架有7成左右都为“总论(绪论)+文化旅游资源介绍”,所涉及的文化旅游资源必备项目主要有宗教、园林、建筑、民俗、饮食等文化旅游资源,外加旅游文学、艺术、审美、遗产、企业文化等拓展备选项目。另一种比较普遍的内容架构是以“总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但依然是旅游客体文化为主,且主要内容也是以文化旅游资源介绍为主[5]。因此,旅游文化课堂教学就变成了历史文化知识的灌输,使得旅游活动的灵魂变成了缺乏鲜活生命力的知识识记活动。这种知识识记为主型的教学模式,再加上闭卷应答为主体的考核模式,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最大弊端就是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凡事只求标准答案。不敢质疑、不会发问,思维意识受到了极大的禁铜,学习兴趣和文化创造力都会受到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课程内容重复,开课时间不合理

现行的《旅游文化学》教材内容与《导游基础知识》《园林艺术》《宗教旅游》《民俗旅游》《旅游美学》等课程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再加之各门课程的任课老师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在授课内容上并未做必要的分割,如果再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讲解,常常造成同一个内容在不同课上反复讲到,让学生认为旅游文化就这些东西,从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在旅游文化类课程的开课时间安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民俗旅游》和地方特色的课程等与导游证考试密切相关的课往往囿于通识教育课(一年级开设)、专业教育课(二三年级开设)的划分,只能在二年级下和三年级才能开设。而导游证的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11月份左右,一些旅游文化类专业课程的缺失,使那些希望在大二上学期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学生感到知识上的欠缺。即使他们能参加下一年的考试,最快也要在大三下学期拿到导游资格证,如果一旦考试通不过,那就有可能在毕业时仍然拿不到导游资格证,从而影响导游和旅行社方向的就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已经考过了的同学,等于提前把旅游文化类的课程自学了,等到大三再开这类课程时,早已没有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大受影响。

(四)课程教学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

旅游文化类课程固然需要一定理论基础,但更需要实践动手能力。由于概念认知的不清晰、内容设置上的不完善,导致在教学上照本宣科、空讲理论。而如何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转化,文化旅游活动中如何生成旅游文化,特定旅游场所的旅游文化是什么,这种旅游文化又如何符号化地表达等真正涉及到旅游体验实质和旅游文化核心的内容往往涉及不多。我们持旅游文化“碰撞论”,认为旅游文化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特征,具有较强的现场感,采用实地案例教学比较合适。[8]然而,受办学条件的制约,许多本科旅游院校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难以满足这一要求。由于实践教学的短板,很难达到现场模拟的效果,只能老师空讲,引导学生凭空想象。这种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往往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差。要辩证地看待旅游文化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和实践是形成能力的两个重要途径,只有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从实践的角度看理论,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干巴巴的知识陈述,而应该是对实践的归纳总结,并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如果能够将理论的讲解还原到理论赖以生成的社会实践中去,难么理论的讲解也就变成了一种精神的实践。从理论的视角来关照实践,则实践往往都是在理论的指导进行的,这里的理论就是对实践所具有的其内在规律的把握,只有合乎规律(理论)地去实践才能实现实践的目的。而当人们自觉地按照认知规律(理论)去实践时,实践本身也变成理论性的实践。

三、旅游文化类课程模块化教学的优化策略

实践证明,旅游文化对于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具有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中要加强旅游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为了避免当前普遍存在的旅游文化观念认识不清、内容设计不合理、实践教学缺失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观念

旅游教育比较偏重实践性,应突显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导向。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简称CBE)是一种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9]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按照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所需的各项综合能力来设计和安排学习的科目,按照职业能力分析表上从易到难所列出的各种专项能力培养来安排教学和学习计划。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关于职业能力的知识、态度、经验、反馈等方面的培养,并且以此作为教学考核的目标。为更好地落实CBE教学模式,还需要贯彻双OBE原则。第一OBE原则———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Outcomes-basedEducation,缩写为OBE)。OBE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远比怎样学习和什么时候学习重要”,意即学习结果比学习过程更重要。它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OBE在美国让学生在就业前尽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适应就业环境。澳大利亚教育部门奉行“学生产出驱动教育系统”的理念———将实现学生特定学习产出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教育结构、课程教学和教育过程则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已,如果它们无法为培养学生特定能力作出贡献,它们就要被重建。[10]第二OBE原则———三效执行力驱动原则(Object、Behavior、Effect)。该原则通过目标的明确性、行为的正确性、结果的准确性的三个维度,以目标、行为和效果三种效力的无盲区、全覆盖来保证执行力的实现。第一个OBE保证了职业能力分析的准确性,第二个OBE确保了针对职业能力要素的知识模块教学的有效性。双OBE原则可以确保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落到实处。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课程交叉重复、缺乏理论深度、难以凸显旅游文化自身特色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曾提出过“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和研究应该以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为主线,以跨文化交际为线索,以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突出旅游文化的动态特征”[11]的观点,并从专题化和模块化的角度将旅游文化类课程分为基础理论、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和地方文化五大专题的设想,但对每一专题的内容未能细谈。这里主要从模块化角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一步的深化和细化。第一,旅游文化基础理论模块。该模块主要介绍哲学(如德国文化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中所阐述的文化符号学理论、马克思的劳动和对象化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伽达默尔的文化诠释学理论等)、文化人类学(如文化进化学派、文化传播学派、文化生态学理论、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等理论)、地理学(如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理论等)、社会学(文化功能主义理论、空间的生产理论、符号互动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理论、吉登斯的双重解释学理论、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以及身体社会学理论)等对旅游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第二,旅游主体文化模块。主要从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的视角,基于马克思主义立足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结”角度把人看作“生成的人”的人学观[12],和以海德格尔、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观,重点介绍旅游者的生存体验、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伦理价值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第三,旅游客体文化专题。内容主要有山水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这一部分内容与《导游基础知识》和《旅游资源学》有较大的重复,所以讲授的切入点很重要。笔者的经验就是从旅游者文化体验、主客体文化碰撞与文化卷入的角度,来讲旅游文化的生成,把死的文化知识转换成活的文化体验。第四,旅游介体文化专题。旅游介体是实现旅游主客体相遇,并发生文化卷入与碰撞的关键因素,主要以服务为主。内容主要有导游服务文化、住宿文化、餐饮服务文化、企业管理文化,其中尤需加强的是旅游职业伦理和道德、企业文化与价值等方面的内容。第五,地域旅游文化专题。旅游文化是现代社会全球化与地方化矛盾对立统一的结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允许文化表现形式的全球化、标准化与文化内容的地方化与独特性并存。从课程开发角度,可以多开发一些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如笔者所在学校旅游专业所开发的《襄阳文化与旅游》慕课等,就是通过对身边熟悉的景物进行体悟,从而领悟旅游文化的魅力。

(三)强化师生互动化的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这其中的“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ISO9000:2000),而过程管理则是指PDCA(plan-do-check-act)循环也称为戴明循环,其思想实质与OBE三效执行力驱动模式有相通之处。对于旅游文化类课程而言,就是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知识模块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考核等进行系统设计。在实际教学中,要以学生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教学动态循环,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非常重要,除了传统的教师考核学生外,还要增加学生对老师的考核与反馈环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师生的互动和相互考核都必须落实在过程之中。笔者在这一方面的经验就是将教学时间分成三份:教师讲授占三分之一(主要是讲授难度较大的理论性知识、旅游文化研究方法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围绕某个话题师生共同探讨占三分之一(将书本上理论性不强、知识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交由学生来讲,老师补充和进一步深化相关知识和理论。其要求就是按照导游讲解的方式,突出课程内容知识性与趣味性,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学生陈述自己的课程案例成果占三分之一(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在老师指导下收集资料并完成研究报告写与PPT展示工作。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展示与分享,并由同班同学和老师对其作出点评。展示小组吸收课堂上师生的点评意见后,再对所做的案例进行修改完善,并最终作为期末考核材料提交)。在这个过程中,书本知识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输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再创造已在主动输出之中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报告的撰写与分享,学生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理解、资料的收集与选择利用、提出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学生们所选的案例、分析解决问题的视角、学生的点评与质疑,以及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都会拓展或加深师生对旅游文化的了解宽度和理解深度。实践证明师生的互动能有效地将繁琐的知识讲授变成鲜活的文化旅游体验,师生双方都能从中获得许多新的东西,从而使教与学实现良性的互动循环,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四)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体系”教学体系

旅游专业课程的设计应注重对社会和行业职业需求的分析,按照职业能力培育的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分解,然后再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需要,将其集中统一起来,从而设计出一种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块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最为重要的环节———无论是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而,旅游文化教学应强调实践应用,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理论课程内容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体系”教学体系。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旅游文化的实践教学又可分为课程见习、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其中课程见习主要以在文化类景区、景点进行文化旅游观摩为主,专业见习和实习则主要集中在暑假(大一、大二、大三暑期1~2周)和大四上学期(3~6个月)赴旅游景区、旅行社、饭店等旅游企业观摩和顶岗实习,侧重于企业文化方面。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旅游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都较薄弱,一些所谓的景区实习、旅行社实习、酒店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文化意识,尤其是价值文化的培养。一个很令人伤心的结果是,每年的毕业生访谈,都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反映,毕业实习让他们对酒店和旅游企业彻底失望,而决定毕业后不在该行业就业。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方面讲是因为学生对实习岗位和将来要就业的行业缺乏必要的熟悉感和价值认同感,再加之学生往往在客房和餐饮等劳动强度较大的业务部门实习,岗位轮换率又很低,让学生难以对旅游企业有整体的好感;从实习单位来看,常常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把实习生当做廉价劳动力,而忽视了真正该重视的实习生的实习,导致许多实习生实际的实习感受与实习预期相差太大,极大地降低了实习效果和对行业的文化认同感;再从学校来看,由于任课教师与旅游行业之间隔着一段现实的距离,对行业的认识与行业实际存在落差,从而不能准确地领悟行业的文化价值内涵,也难以传达出能激励学生的文化感染力。究其原因就是,双体系之中的实践体系的短板效应造成的。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是解决教师走出去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双向挂职和邀请知名企业家举办企业家论坛等,拓展教师了解行业一线的渠道。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了解,有利于促进师生提升对企业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于光远,马惠娣.关于文化视野中的旅游问题的对话[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3-18.

[2]杨厚松.模块教学与职业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108-110.

[3]邵一江,刘红.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58-63.

[4]晏鲤波,庄兴成.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43-146.

[5]谢彦君,周广鹏.旅游文化及其相关范畴、命题的理论透视[J].旅游科学,2012(1):26-35.

[6]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4)67-72.

[7]肖洪根.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华侨大学学报,1994(1):69-76.

[8]朱运海.论旅游高等教育中旅游文化的内涵及其职业能力培养[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4):79-83.

[9]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0(2):104-107.

[10]顾佩华.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11]朱运海.基于跨文化视角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5):63-68.

模块化教学范文4

【关键词】物流管理;综合能力;模块化;教学模式

1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探讨

根据社会对物流的实际需求层次和岗位性质的不同,物流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可分为管理决策型、理论研究型、理论应用型和实际操作型。物流专业也相应地分为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本科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几个层次,分别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的物流人才需求。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主要以学术研究为主,重点满足理论研究或高级管理决策的需求。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满足实际操作岗位的实践需求。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曾是20世纪美国经济的一个普遍现象[1]。美国通过培养年轻一代的动手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实操技巧,从而更好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所需,并通过与社会转型升级的相互作用,逐步完成了社会转型。放眼21世纪,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与物流技术的进步,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技术驱动下,物流行业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2-3],技能偏向已无法完全适应快速变化的物流技术要求。比较而言,本科教学则更具有理论应用型特征,重点是通过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复合型物流高级管理人才,以满足对综合能力要求强的高级物流岗位的要求。复合型人才是综合能力很强的企业战略型高级管理人员,除了精通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物流操作技能外,还应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高度的统筹规划能力、完善的项目执行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但现有的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务,重传授、轻参与,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导致本科大学生毕业生仅仅学习了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或是了解了理论的应用案例,但掌握多少理论,应用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实现应用,是具体实践中的应用还是典型案例中的应用,都是无法准确衡量的。而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必要的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缺乏,使其毕业后很难快速适应物流工作的实际要求。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是高校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问题。而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精专业、强能力、复合型”是基本的人才培养思路,是大多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空泛、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依然突出,目标与实现过程之间尚存在巨大差距,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多的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是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2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其培养要求

2.1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界定

关于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何龙安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他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探索了三类能力的具体构成,认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身心素质、社会调研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水平[4];郑健提出,应用型大学培养学生重在“应用”,重点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的够用、学的能用,提高学生的社会岗位匹配度。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造开拓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概括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5]。王君涛,龚勋等提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是他的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就业时所需具备的相关能力,如职业素养、社交能力等多重能力素养,即包括执行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6-7]。虽然目前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受到高度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依旧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混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能力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能力培养目标模糊;第二,综合能力提升片面依赖社会实践等缺乏有效质量控制的第二课堂,似乎实践能力就是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培养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第三,能力培养类课程教学方法落后,综合能力提升的教育方法缺少科学性。大学生综合能力认识存在的问题,导致中国大学综合能力培养在培养目标层面上有两大误区:第一,将综合能力变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筐”,混淆了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这样的结果必然是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模糊;第二,将综合能力变成了就业能力,混淆了职业教育和能力教育,这样的结果自然是综合能力培养难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8]。本文认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是指经过教育和训练,大学生所具备的系统学习和认知及综合性地解决问题的本领。具体包括,各类知识的获取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表现能力以及学生运用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寻找最佳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从最根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整体素质及学习能力;二是专业知识掌握及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三是创新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应该是这三者的统一体,具体包括,首先,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理想和道德情操,并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知识储备;其次,丰富的专业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及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还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只有理顺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能力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准确确立学科及专业定位。

2.2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其培养

近年来我国高校物流专业迅猛发展,培养了众多专业领域人才。但对于物流企业而言,部分物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企业对学生的预期尚存在一定偏差,即学生的综合能力未能完全满足物流企业的业务所需,以至于就业后企业不得不支付额外的成本,对学生进行再培养,以满足业务所需。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制定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全面分析企业对物流人才的就业要求,才能确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指标。李勇等人认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应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解和细化[9],陈建华等认为物流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形象职业化、理论专业化、操作手段熟练化、写作水平和外语水平等[10]。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应该是相关专业学生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对物流管理理论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将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管理活动的能力。如物流的设计与规划能力、物流活动的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11]。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指对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学生运用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寻找最佳方案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物流管理领域所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尤其对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来讲,基本能力加专业能力加创造能力应该是其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基本能力就是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其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善于学习的能力,包括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和持续创新的能力等;而专业能力则是运营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解决物流实践活动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如物流的设计与规划能力、物流活动的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物流运作能力等。创新能力是其在相应的实践领域能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才培养只有三者齐头并进,才能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过程,注重学生每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所学知识只是一门门课程的机械累积,而没有对各门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尽管通过学习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可以提升基本素质和学习专业知识,所学知识是零散杂乱的,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从而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袁开福认为,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将课程设置细化到各项具体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从而实现课程体系对能力培养的强大支持[12]。比较而言,模块化教学更能体现教学模式对能力培养的贡献。

3模块化教学模式及其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3.1模块化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为解决一个复杂问题,而根据一定的方法把整个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来进行的教学过程,使每一个模块都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然后把所有的模块按照某种体系或方法再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完成这个系统所要求的整体功能的比较稳固系统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模块化教学模式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强调以技能培训为核心,围绕一个能力和一个教育专题,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提高的培养目标。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它是以执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两种流派的共性都是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其区别是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目前这种模块化教育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领域提出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

3.2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要求

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尚未进入本科教育领域,尤其是物流管理学科的教育过程之中。物流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往往由学校根据其性质、理念由学校甚至是国家统一规定,而学科基础课则更多是学院层面根据专业设置及资源状况进行开设,唯有专业课是可以统筹规划的课程。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是以物流活动的职能方式把整体的物流管理过程分为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侧重于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而将能力提升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分割开了,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也是零散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点整合的难度,也不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和掌握。尤其是对于像物流管理学科,既要涉及物流的职能管理(计划、执行、协调、控制),又要涉及物流的实际运作活动(如采购、运输、配送等),还要具体到每个行业的物流运作技术和实践能力,知识点和知识体系非常复杂。而模块化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在于,首先,要确立核心知识单元,然后根据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及具体管理过程的要求对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嫁接和集成化的整合,这样就可以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约束,通过对各类知识的重新整合,培养学生知识再加工和再整合的能力,从而形成集成化现有知识的思维习惯;其次,合理划分知识模块。以整体素质培养、专业知识获取与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划分知识模块,让每一个模块分别履行不同的职能,并在总体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具体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再次,模块化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授课教学模式不同,可以通过参与式、探究式或案例式的教学方式的使用,分别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3.3物流管理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设计

模块化设计具体包括教学过程整体性设计,所有系统要素的设计,要素组合方式的设计,及教学程序、方法及相应的策略体系等。模块化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模块化教学模式需要结合课程的特点而创立自己的独有教学模式。物流管理得模块化教学模式可具体设计如下:①人文素养模块。此模块主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与知识,通过公共课与通识课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大学生素养与能力;当然,这一模块的很多课程不是学院层面可以规划的,具体应是在教育部及学校整体定位的基础上来制定与选择课程。②物流专业知识模块。此模块主要是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也是可以控制和规划的核心课程。重点是让掌握运输、仓储、配送及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物流知识与技能,应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③知识的整合与运用模块。通过供应链管理、物流运作管理、物流实训、物流金融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通过实系统规划与设计,参与专业大赛及具体的课程实践,把物流管理的知识变成可以应用的能力,进而掌握所有物流运作业务在每个行业及其具体企业的实际操作及具体实现,从而实现对物流运作业务活动形成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④实践与创新能力模块。行业的发展往往会快于理论研究的进展。以行业为单元模块,对各个行业物流运作整体了解的同时,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特殊技能与知识点。如交通类、管理类及医药类院校的物流专业学生则应培育各自行业的专业特色,行业物流知识的特殊要求与专业技能。在将课程设置于能力培养相对应的同时,应强化课程导入的时间顺序。据此,本文认为,从本科四年的教学目标来看,在大学一年级,应使学生在了解和适应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同时,通过基础课和通识课重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知识广度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善于思考,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及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则应重点培育学生的专业适应力,具有更加宽泛的专业基础,如通过管理学科相关的各类职能管理课程,使学生具备作为一个管理者的基本素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便能够具备作为管理者应该具有的各项管理能力;三年级学生则是专业课的集中时期,大学期间所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上都是在此阶段完成的,此时,通过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大赛,创业大赛,重点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机创新能力;四年级学生通过学习、毕业论文及设计,则进一步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及系统协同能力,提升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或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及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等。

4结束语

模块化教学范文5

 

笔者所在的中职院校使用的电工基础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刘志平、苏永昌主编的《电工基础》第二版,在电工基础实验室完成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相关的10个课题,包括伏安法测电阻、电阻的串、并、混联电路、数字万用表及单相电度表的使用、日光灯电路、三相负载的星型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等;在中级电工、电拖实验室完成和日常照明用电相关的2个课题,包括照明电路的安装和动力配电电路,要求学生完成电路布线后会初步分析线路故障并排查。模块化教学改革已经实施1年了,可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流失,但也存在问题。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模块化教学在这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务驱动式教学法。   1模块式教学模块的内涵   模块式教学法是按照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把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按多元目标进行系统综合的教学方法。模块教学法能够将一个复杂的课程体系,通过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将互相交叉的教学内容并为一个系列,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体系。各个模块的组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比较符合中职教育的目标,且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每个模块下又设立相应的课题,各个模块之间递减、联系,即具有关联性又具有独立性,教师可以根据本专业的要求对模块进行取舍,还可以根据最新的科技发展对相应模块进行补充、更新,以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模块教学的优越性   在用传统方法教授电工基础时,学生常常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毕业后虽然学了电工的基本知识,但是却不会运用,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实行模块化教学之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全部在实验室完成的教学显然更能吸引学生。另外,模块教学能够有效的避免教学的重复性,它强调同一结合点上知识的协调配合,摆脱了传统模式下内容重复、浪费课时的现象。模块教学还可以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在实验室上课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变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模块教学很好的契合了这一点,它除了传授知识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分析和创造能力。实验室上课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的平台,没有动手的机会一切就是空谈,理论知识再扎实也不能弥补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我校实行全部课程都在实验室授课的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明显增加,中职学习可能在理论学习上有所欠缺,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说是实践上的强者。   3模块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模块的补充和更新。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更新不断加快,中职教育要紧跟时代潮流,不能一味的死守那些陈旧的知识,要实时更新新知识、新技术。中职教育在教学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因此更应该关注实践领域的最新动态。模块化教学为知识的更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一旦国际上出现了什么新技术或者工艺,教师就要在相应的模块中增加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学生一起分析新技术的前景,这样才能紧跟社会步伐,保证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的徐璈。对模块的更新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对相应的子模块进行修改、补充即可,如果坚持下去,那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把握好重点,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还能够在重编教材时,大大节约时间。   2)个性化综合考核。采用个性化综合考核也是模块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块化学习过程之中一个重要步骤即是如果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后,在相关模块的学习考试过程之中未达到及格分数,则不能够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一直到该模块达到合格分数后,才能够晋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笔者发现模块化学习的这种思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会遇到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即忽略了学生对于具体模块学习兴趣的关注程度。例如,我校采用模块化学习过程之中,一年级学生一般为4-6个模块(15-30天/模块)。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于这4-6个模块之中的某个模块很难提高其学习兴趣,直接导致了其他模块完成的均是很好,但是,某个模块一直不能够达到考试合格的要求,这直接造成了其后续模块学习的障碍。长此以往,本来对于学习具有着较高兴趣的学习,在模块化学习过程之中,对于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心理。由此,笔者认为个性化综合考核,势在必行。“个性化综合考核”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考核应当由任课教师进行指导性把握。即任课教师要能够有针对性的根据相关模块学习对于学习评估记录表进行如实的填写。具体的考核内容则需要进行科学论证的前提下,结合教学的实际目标来进行设计。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考核主要将其考核的重点面向学生对于具体操作的熟悉程度,而非具体知识点的掌握。过程性考核一般不采用记分式,而应当采用是否“通过”的形式,即只记录成功,不记录失败。同时为失败提供纠正机会。学生的作业设计及实操经评审合格后方可结束本模块的学习。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的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通过更新模块来更新旧的知识体系,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通过优化评价体系来促进教学相长,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和适应学生就业及发展创新的需要。

模块化教学范文6

关键词:目标导向;大学英语;模块教学

1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英国语言学家David曾预言,英语仅仅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时代即将结束。学习者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导致英语教学正在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决裂。当前英语课程教学主要问题仍在以语言技能传授和训练为主要内容,不具备实用性和社会交往性,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内容与就业需要关联不大,无法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整个社会资源都需要整合与优化,大学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培养的应当是与社会各个领域接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大数据被广泛运用于外语教学的今天,以传授语言技能为主,一味强调输入的通用英语传统教学方式俨然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英语需求。这要求我们要进行改革,寻求一条多模态发展的教学道路。将大学英语教学转向更加注重语言能力运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新模态。首先,它可以师生从宏观上看到英语学习的即时价值和意义,给改革带来新动力;其次,它可以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需求和推进教师职业化进程。

2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模块式教学,就是将学科拆分成一块一块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点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一定的逻辑将各个相关知识点组合成为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再将单元组合拼接成教学模块,同时依据不同教学对象和不同教学情景进行相应的调整来定向组合教学内容,使其更加专业化。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按照其特定教学内容以及特定教学目标使不同的教学任务在内容及时间安排上自成一体,教学评估采用学分计量、能力测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动态化、全方位测评手段。大学英语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意味着需要以知识输出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对大学英语教学结构进行重组。

3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3.1由多目标共同组成的教学目标

由于模块化教学的过程允许将学科拆分成多个知识点,所以每个子模块均具备其独立的小目标,由所有小目标汇集成学科的终极目标。各个子模块为了实现这一大目标而相互联系共同协作,将不同的教学内容按实际需要进行整合。在开展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教学模块进行灵活组建,一个模块不仅能够为一个单元的知识,同时也能够综合多个单元,甚至可以将整本书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看,教师能够立足于实际,依照教学模块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

3.2各小模块互相依存、相互关联

模块化教学中,在特定的教学目标下各模块内容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关联的。每个小模块拥有独立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学习目标以及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但各个模块之间同时呈现出递进的关系,学生在完成前一个模块的学习之后,需要继续完成下一个更高级别的模块,为了完成特定的学科目标各个模块之间互相依托协调配合。

3.3各模块教学内容呈动态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Yule的观点,在开展语言教学及学习时,必须将语言的学习者作为关键点,从语言学习者出发,在切实了解他们的需求后想方设法对之加以满足。开展学习的整个过程,学习者必须积极地参与进来。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各个小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将零散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提高相衔接,以重新整合的课程内容为教学依托,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微课、线上学习等循序渐进、逐渐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4模块化教学的评价标准

学校若要成功地将模块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仅仅观念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当针对这一教学模式创新自身的教学制度,改变管理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才能使其充分发挥教学功能。由于大学英语课堂既采用基础英语模块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又采用阅读、听力、写作、翻译等模块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及大学英语四、六级应试技能,因此不能仅仅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以期末测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手段对学生语言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做出单一的评价,而应重新确定相应模块化教学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生不同模块语言技能的运用和掌握情况采用不同的阶段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手段,以此判断学生是否符合进阶下一模块学习的条件。比如,在词汇模块学习中,评价标准就应该是读音和拼写相结合,对于某些高频词,除了要求学生会正确发音,正确拼写再就是要会正确运用,那么传统的期末考试(笔试)就无法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改革。另外,整个评价过程始终应该保持动态发展,进步的学生可以进阶,退步的学生退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动力和确保学习效果。

5结束语

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还依然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层面,学生只有知识的掌握,没有创新能力,就如同只有专业知识而无英语实践技能一样,显然已无法顺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模块化教学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从课程设计开始,将传统的“以知识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整合,对大学英语进行相应模块设计和教学资源重组,为未来“能力导向”和“价值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具有竞争力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矫燕.以输出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题模块化教学[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2018.

[2]王娇艳.模块化: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新方法[J].鸡西大学,2015.

模块化教学范文7

目前,我校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专业有物理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海洋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根据专业的不同,开课的学时从16到39学时之间不等。实验项目的开设以传统的基础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几乎没有。实验项目的设置也没有根据专业能力需要的不同而不同为16学时课程的实验项目,开课的专业有化学工程、轮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这与我校根据不同模块培养不同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严重不符。综上所述,目前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开设的状况存在着“学时少、无设计性实验、实验项目无专业针对性”的问题,远达不到学校运用模块化教学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和目标。因此,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大学物理实验的模块化改革思路

1.模块的设计。

模块的设计方针必须紧扣各专业所要求培养的专业能力。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基础实践类课程,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和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设置基础模块,通过若干个基础性实验的训练,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获得以上基本的实验技能。在这个模块里,教师需对整个实验过程讲解得比较透彻,以利于几乎没有物理实验经验的大一新生理解。这样可以使其快速入门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个模块为根据不同专业设计的专业模块。物理学主要可分为力、热、光、电学四个大块,涵盖了各个理工科所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但是不同专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偏重于电磁学),此模块的内涵是设置与专业相关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获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物理知识,为以后的专业课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设置了电子(针对电子工程、计算机、物联网等专业)、化工(针对化工、食品等专业)和机械(针对机械、轮机等专业)三大专业模块。全校所有理工科专业都可在里面选择一个专业对口的模块。以电子模块为例,该模块里设置了惠斯登电桥测电阻、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量、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示波器的使用、RLC电路特性研究、万用电表的组装等实验项目。通过这些实验项目的训练,使电子相关类专业的学生掌握的基本的电学元件、电路的连接和电学仪器的工作原理等知识。第三个模块为设计性模块。学生经过前面两个模块的训练,已经掌握了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思路、仪器的操作方法、数据处理计算等方面的技能,因此在最后一个设计性模块中,我们设置了若干个设计性实验,在设计性实验中,教师只给出实验题目和目标,整个实验方案由学生自行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独立进行仪器的选择和操作,完成整个实验。设计性模块旨在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密度的关系探究》中,教师仅给出“通过至少3种不同密度的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量,探究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密度的关系”这个目标,学生需要自己选择所要测量的液体种类,密度的测量方法,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方法以及正确处理数据并得出结论。由于我校在开展设计性实验上起步较晚,因此设计性实验项目正在经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阶段,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展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2.建立新的考核方式。

一直以来我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实验报告60%,平时实验规范过程10%,期末理论考试30%。作为一门实践课程,进行期末理论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进行调整。新的考核方式是将期末理论考试取消,取而代之的一个自选综合设计性实验。学生在教师所给出的若干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中选择一个,在规定的4个课时内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教师以整个实验的设计方案、操作过程规范性和实验报告的质量为依据给出评价。这个考核性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占总比重的30%。相比于理论考试,新的考核方式更能体现出设置大学物理实验这门实践课的初衷,即让学生掌握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模块化教学范文8

2006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文件,指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并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文在此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改革[1]。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高校都在积极应对外界形势变化探索各种教学改革,如“项目导向,推行三步递进,坚持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1+X+Y模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分级教学改革等,这些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前期实施的分级教学,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将基础不同的学生划分到A、B两个级别,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课程学时、教学速度来应对不同级别学生,分级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和吸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但随着“”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

1.1学生基础差异在不断增大

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学生起点在不断更新,而不同区域的生源计算机技能掌握程度却不尽相同,层次不一。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占了不少比例。在实际教学中,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动手编写程序,而基础差的学生对键盘都不太熟悉,学生基础能力两级分化的情况更加严重[2]。

1.2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化发展

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office、网络基本应用等内容,这套内容体系已沿用多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软件的日新月异,教学内容已跟不上信息发展的速度,现有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对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远不能达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毕业生不能快速适应岗位需要。

1.3教学学时缩短与内容增加产生了尖锐矛盾

由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且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多,然而从各高校的教学现状来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大量缩减公共课程学时,使得学时缩减与授课内容增加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学生实践课时不足,无法在课堂上熟练操作掌握技能。这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课时也在原有的72学时和54学时基础上,分别缩减到了54学时和40学时。

1.4教学内容过分强调普遍性,缺乏针对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涉及面非常广,在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方面,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差异很大。在一些专业中如机电电子类专业,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要求相当深入;另一些专业,则完全是把计算机当作一种专业工具使用而且使用频繁。但目前高校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都是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课程内容更偏重于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围绕等级考试开展,缺少专业特色和针对性。

2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改革

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改革是对课程体系划分层次、并对教学内容划分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选择不同教学模块,使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在西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研究中给出了较为有力的方法性指导,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学生的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既要走在学生独立发展之前,又不能脱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为分层次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原有认识水平与最近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想要的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同时,引导学生不断建立新的更高的“最近发展区”,只要不断努力,跳一跳就能获取更多更好的“桃子”,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1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改革方案

2.1.1重构课程体系的两个层次

所谓课程体系层次化,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重新建构课程体系划分层次,每个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模块,强调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学习不同教学内容。国家教育部基于提高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的基本目标,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教育的课程体系。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分级教学A、B两级学生划分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划分成两个层次,即基础操作层和应用发展层(同时通过任课教师将计算机文化渗入到每个层次中),分别对两个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块。基础操作层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础概念性知识,灵活运用各类办公软件,能应用相关的软件解决一些复杂、综合的问题,了解涉及各知识领域中用于实际开发工作的技术与方法,如所有学生都能熟练使用Word解决文件输入、排版、打印等操作;应用发展层是在基础操作层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技术或网络应用技术等,了解涉及实际应用及开发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应用性技能,如艺术专业的学生能对Photoshop等软件熟练应用,为专业绘图提供帮助等。

2.1.2建立教学内容的9个模块

传统的课程体系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整体,从原理、概念到应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不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模块化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的知识点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模块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的,模块化教学有利于知识点更新。因此,根据教学现状将教学内容划分成9个教学模块,如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等模块,每个层次选取6~7个适应学生水平且与专业密切关联的教学模块进行传授。如艺术类学生可选择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多媒体技术等模块,而电子类学生可选择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程序设计等模块。

2.1.3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教学#p#分页标题#e#

在教学实施中,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教学手段,将知识点完整打包进入工作任务中,将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加以融合,职业性知识是最有效、最活性的教学案例,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点;同时,强调理论与技能相结合,减少传统理论教学,使理论融入到实际操作中,这有利于解决目前学时减少的突出矛盾,如:在Excel的教学模块中,选择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工资报表统计项目进行学习,从报表设置布局、员工基本情况录入、员工的基本工资、加班费、奖金统计,员工工资单的输出、全公司当月加班费、奖金、工资总数统计等,项目需要熟悉Excel的表格设置、数据录入、数据排序、函数统计、分类汇总、与Word的邮件合并等知识点,整个项目基本已融会贯通了Excel的大部分知识内容。

2.2分层次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2.2.1课程体系层次化,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划分成基础操作和应用发展两个层次,每个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不断寻找新的发展区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前进,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有利于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3]。

2.2.2教学内容模块化,与专业发展相结合

分层次模块化教学以模块为基础构建教学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成若干模块,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改革模式,以模块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弹性空间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求,选择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教学模块或案例进行讲解,从而使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将学习过程、工作任务和专业知识三者统一起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生涯发展的双重需要。

2.2.3能够适应IT技术发展和知识的快速更新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育,以模块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有利于课程跟上计算机技术前沿发展趋势,有利于建立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来及时更新和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2.4满足教与学的需要

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教师事先针对各层次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