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教学范例

模块式教学

模块式教学范文1

2008年6月,以中央政法委、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印发〈2008年政法院校招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为标志,我国公安院校教育改革正式启动,这是公安高等教育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几十年来,公安高等院校一直是以培养高中生起点的警察大学生为主要任务,惯用的是一般高校的教育模式。这次改革,与其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倒不如说是一场公安教育理念的革命。虽然在启动全国公安高教改革之前,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已经率先进行了改革试点工作(2003年起停止了学历教育,改为第二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但是,规范意义上的二学位教育培养模式,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对试点的学生,倍感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的紧迫性与艰巨性。

一、二学位教育急需教学资源的集约性整合

在庞大的公安学领域中,治安学专业一直占有着重要的战略性地位。与其他公安业务内容相比,治安学凸显出“知识的繁杂性及动态性”“教学目的的职业致用性”等特征。与传统的治安学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模式相比,二学位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凸显实训教学内容。经过几十年积淀而成的传统式教学模式,是典型的理论讲授教学模式,即依然是按照原有统一的理论教学大纲,很多平台课甚至是专业课教学依然是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授的内容不作区分,没有考虑各专业的特点,即使是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对二学历试点班开设了实训课,但也存在明显的实践脱节问题。更重要的是,现有的教学资源缺乏统筹性资源的整合,重复建设或者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既不利于公安院校的发展,也不能适应二学历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讨引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模块式教学法”是实现治安学专业二学位致用性职业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模块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模块式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和较明显的可操作性、现实性等特点,非常适合职业性教学活动。与传统的“学科丛向封闭型”教学模式相比,其基本特征有(:1)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2)突出“实训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授课观念上强调知识的实践性,注重通过实践来认知知识、领会理论,进而使学生形成自己运用知识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3)追求知识、技能双管齐下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二)“模块式教学法”的使用价值“模块式教学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效率,也有利于推动实训教学的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对于二学历公安职业教育来说,单纯的结课考试考核已不能客观地反映实训的效果,更不利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而“模块式教学法”可以把一个大的教学教育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的具体目标,便于对教学与实训过程进行方式多样的测评和考核,从而能更客观地评价掌握警务技能的成果。

三、治安学专业二学位教育的改革内容

(一)细化培养目标在严格遵守公安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将治安学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的总体培养目标细化——将把培养目标划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两个模块,然后再具体明确实训教学的目标模块。

(二)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勇于打破教学部门间的教学活动障碍(为抢抓教学任务量而进行知识扩张性讲授),大胆舍弃授课对象应在本科阶段获知的知识内容。在治安学专业二学位各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精确确定教学对象自学的知识内容,并通过布置自学主题与学生自行完成书面作业等形式在课堂外完成非重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三)改革传统式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治安学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单一采取通盘式理论讲授进行大胆改革,拟通过对每一专题的基本理论知识点进行讲授后,随即又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据此,使学生强化对专业理论的认知和熟悉程度,提高学生的治安专业技能水平。

四、治安学专业二学位教育的改革目标

(一)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通过专题性教研活动,制定模块式教学大纲,以确立相对独立的知识群,以解决课程间的知识交叉与重叠问题(例如警务沟通理论在《警务沟通技能》《治安案件查处》《治安学总论》《治安基层基础理论》等课程中都有所涉及)。所以,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明确模块课程的独立教学体系,并相应确立实践训练内容。拟根据治安实战工作的职责和岗位需要,将治安学专业二学位教学课程划分为十个模块。模块一,治安学总论;模块二,治安基层基础理论;模块三,民俗与社会治安控制;模块四,治安防范技术;模块五,保卫学(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模块六,治安部门管辖刑事案件侦查;模块七,治安案件查处;模块八,公安人口管理;模块九,公共秩序治安管理;模块十,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这十个模块课题之间既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每一模块由一位教师负责,讲授本模块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本模块的专业技能训练。

(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采取模块式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治安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得以加强,达到使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特别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的效果。

(三)培训专家型教师进行模块式教学法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一支专家型的专业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目前,治安学专业教师往往是理论掌握面广、不够精深,实训能力不够贴近公安实战。为了做好模块教学的准备工作,将有目的地输送一些理论课教师到治安实战部门的对口岗位,并且将定期组织相关模块课程教师进行专题教研活动,有目的地开展教学研究、交流经验、探讨问题,让其知识互补。从而,增强教师的操作能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达到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的目标。

(四)编撰单元化的专业课程实训教材MES方法对每个模块所需的培训教材,不采用按学科分类,书本式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不同模块的不同需求,编写教材。在每一模块内为掌握某一技能所涉及的内在知识都应学到,如上述讲到的十个模块,要求每位教师根据治安管理、治安案件侦处和治安防范所需要掌握的应知、应会等知识,自编培训教材,形成单元化、专业化的实训教材。#p#分页标题#e#

五、治安学专业二学位教育改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课程模块构成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与治安实务部门对人才需求目标相一致,是直接影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

(二)摸索适合治安学二学位教学的有效方法“模块式教学法”以学生的技能教学为主,直接影响学生对技能的领会,从而影响到技能的掌握与形成,并最终影响目标的实现。

(三)为专业课程密集化、多元化的实训内容搭建硬件“模块式教学法”以技能训练为主,因此实施技能训练的设备和设施对目标的实现有较大的影响。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将理论融于技能训练中教学,因此对实训硬件的要求也更高。

(四)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既然,模块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其教学管理、学籍管理也应不同。如果管理体制不适应模块教学模式,势必将影响甚至阻碍模块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治安学专业二学位教育“模块式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一)合理规划教学模块,建立综合性关联考核体系根据公安实战业务情况细分具体模块,即理论教学模块与实训教学模块,其准确、合理“集成”是整个模块教学的基础。(1)为使实训操作符合技能培训本身的规律,必须设计实训专用教学模块。(2)确定实训教学具体子科目内容。(3)确立综合性关联考核体系。在模块式教学中,考核方式包括过程式考核与实训操作考核。

(二)重塑师资队伍,整合教学情境设施采取“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适应模块化课程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1)“内培”的形式有公派到国内外相关高校进修、访学;指派到公安实战部门挂职锻炼、公安践(实)习,沿袭专业课教师“三年一循环”的锻炼模式;加强模块课程组教师之间的横向交流与沟通,定期开展务实、有目的性的教研活动;举办专题教育教学方法研讨和讲座,培养教师操练模块式教学法的教学艺术与技巧。(2)“外引”教师的着眼点:一是从地方综合性院校引进公安科技急需的高学历专业人才;二是从各级各地公安实战部门引进完全教师化的理论素养较高的实战专家。鉴于治安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对于专题性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板块,应全力聘请各路“行家里手”作为客座教授(教师),并形成规范的兼职教师管理机制。整合校内的实训教学资源,设定“借海行船”的实训教学情境。建设适应模块化课程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学设备与情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另一个重要条件。(1)“各自为战”的设备占有,严重影响实训教学效果。多年来高中起点的本科学历教育,形成了各教学系部间相对独立、各自为战的“本位主义”教学意识。(2“)借海行船”,设定真情实景的实训教学情境。通过与地方公安机关“联合共建”,可将派出所规范化建设、社区警务、危险物品管理、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安全技术防范、要害部位保卫等课程的实训场景直接选定在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支队、优秀派出所、优秀社区等。这样的“身临其境”式实训教学,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模块式教学范文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3]近年来,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缓慢,招生形势严峻,为改善这种现状,学院作为2011年院级立项课题研究并实践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本文为该课题研究成果。

1当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专业定位不明确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极不稳定,专业调研不及时,不能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动向,造成课程设置陈旧、计算机类的不同专业区别不大、职业方向不明确招生困难。这也就要求我们不断动态的定位该类专业,突出其专业特点。[2]只有通过开展广泛而深刻的专业调研、认真分析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才能处理好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考生需求与专业设置的关系、长期规划与短期调整的关系。同时结合地方特点,科学地进行人才预测,动态地进行专业设置,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

1.2专业对口率偏低

1999年以来,全国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大规模扩大招生,计算机类专业人才需求已接近饱和,同时大量的培训机构也在不断的输出定向型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受到空前的严峻考验。经过多方努力,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虽就业率保持稳定,但专业对口率明显偏低。

1.3教育理念较落后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之本,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色创新,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深刻理解这一教育理念。[4]校企合作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如何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上,这是实现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零距离对接的关键环节。[5]没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我们的学生就不能掌握企业需要的技能、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无法实现就业,也就失去了高职教育的意义。

1.4教师企业工作经验较少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制定和实施,教师实践技能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技能水平。目前绝大部分教师直接来自于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教学质量低。

1.5学生职业技能不满足企业需求

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专业技能不扎实,实战能力差,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只有依托产业办专业,把学院引向市场,让社会参与办学,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确定职业方向,突出动手能力训练,才能真正满足企业需求。

2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术领先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开发工作岗位实际实训项目,达到校企资源共享,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原则设计模块,首先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调研对象主要包括企业、行业专家、在校生、毕业生、兄弟院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调研方式主要包括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企业深访、电话调研、参加企业招聘会或联谊会等,同时更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大量的网上在线调研,分析得到了近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并据此制定出了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按培养能力平台划分模块,不断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提出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是一种扩展的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包括专业核心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用模块、动态职业模块。

专业核心模块:对应职业核心工作岗位,同时对应专业核心技能取证。主要包括平面设计、二三维动画制作、多媒体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子模块。对应photoshop、3DsMAX,CorelDraw、Illustrator、Flash、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课程。公共基础模块:对应基本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包括英语、沟通、表达、写作、创新、合作、组织、管理等职业素养。对应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训练等课程。专业通用模块:根据面向与职业核心岗位相关的特定职业岗位群(集群)的多种职业方向,抽取出该职业岗位群(包括职业核心岗位)需要的共同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各职业方向的通用部分,设立专业通用模块。基本专业素质主要指计算机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基础编程能力,对应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信息处理技术、办公设备使用维护、软件应用、基础编程语言等课程。动态职业模块: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柔性的动态职业模块,可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需求对各职业方向人才的需求情况做出动态修改,每个模块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网站设计、网络管理等动态职业模块。每个动态职业模块又都包含若干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每个动态职业模块对应一个专业辅助技能取证。

3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的特点

3.1突出以市场为主导

职业核心工作岗位对应专业核心模块,同时又充分考虑到了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各个模块与职业能力平台相挂钩。工作岗位分解为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对应课程,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来确定课程内容,使“能力本位”的思想得到体现。

3.2模块化确定了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系统化教学方法。模块式教学(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在我国一般称之为“模块式教学法”。[1]

3.3动态性阐明了课程体系适应变化的显著特征

动态性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核心模块和动态职业模块内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一致,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二是根据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可调整选修相应动态职业模块的学生人数,体现出课程选择的动态性;三是根据专业招生情况和就业情况动态调整动态职业模块内专业方向,体现出职业发展方向的动态性。#p#分页标题#e#

3.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专业通用模块为就业打下基础,专业核心模块满足了学生即时就业的需要,动态职业模块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和职业生涯发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不能只依靠学校专业教师,必须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对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合作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任务,与教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负责学生技能训练指导;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与新产品的研发,承担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在内涵上真正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与流动的机制,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率。[5]

4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实施

4.1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模块的划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模块的设置和每个模块的分解过程中积极与行业企业取得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合作关系,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和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交流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每个专业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动态职业模块)在综合实训后都对应一个岗位资格证书,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可以快速的适应和提高。增强了专业教研室和教师参与行业联系和技能提高的紧迫感和积极性。该体系的实施,对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和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转变模块化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包括专业核心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用模块和1个动态职业模块。采用“分段式串并结合”的教学模式,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通用模块采用并联模式,专业核心模块和动态职业模块采用串联模式。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每个模块分别设置了基础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四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能力阶段。每个阶段组织在集中的时间内串联进行,可以明显区分出学生训练中的各个层次和各个能力阶段,从而便于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技能水平,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4.3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

重组教学内容,理清每个模块及内部各子模块之间的关系和顺序,避免大量的知识重叠或无用课程的开设。分解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得到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确定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核标准。每个教学课题都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依据,以掌握技术技能为目标,以企业管理方式为要求进行。构建“功能化”的教学考核模式,体现“职业技能本位”的思想。采用多元考核形式,包括口试、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答辩、大作业、课程设计、论文、技能取证或多种形式相结合,评价方式包括自身评价、小组评价、同学互评、校内外教师评价、国家认证等。每个模块采用多级考核制度,包括单元考核、定时考核、综合实训考核和技能取证等,由工作态度、单项技能、拓展技能、综合技能等共同确定水平高低。

4.4引入模块化教学方法

引入模块化教学后,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加大了,对教师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加强企业联系,提高自身动手能力。每个学习任务或课题都是一个实际项目,只有深入企业一线才能得到,每位教师与1-2名企业专家保持长期联系,同时每年要求一个月深入企业一线工作岗位顶岗实习,为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及日常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为每一个工作任务设计报告和相关文档,攻关解决每一个技术难题,设计指导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评价反馈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因此,模块化教学对于我们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师德师风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每个模块的实训过程都要以学生为主体,选择行动导向的教学法,主要有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现代四阶段教学法等,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选择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集成于学生能力的实训过程中。每次任务完成以后,教师应对每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反馈,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根据其完成情况,制定新的任务目标,最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模块式教学范文3

多模块式教学模式是在研究现代环境设计方法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设计过程入手形成教学思路,通过对环境设计过程的细分,将设计过程拆分为五种设计的基本方法。多模块式教学模式设置五个训练单元,再综合于实际案例的实践中,侧重培养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生对环境认知、设计资料解读、概念构思、空间功能组织与建构、方案表达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从分析实际出发形成方案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

环境设计;拆分;整合;多知识模块;设计教学

一、多重效益并重:基于环境设计专业内涵拓展下的环境设计教育

环境设计包含室外环境设计与室内环境设计两个方面,是一个以环境和人为研究对象,以环境真实情况与人的需求的详细数据为设计的基本要素,旨在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多为美术特长生,往往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部分学生在设计中查阅众多成品案例,模仿或套用设计任务相关案例的设计手法和元素,而对场地特征、场地的条件限制、场所精神的科学分析投入精力较少,也因此导致了设计方案与实际脱离的结果。尤其在环境设计专业内涵拓展的今天,判断设计作品的好坏不再局限于美学效果一个方面,设计作品是美学、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并重的综合结果,所以设计方案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科学与真实的数据基础之上。有鉴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设计过程拆分为多个阶段,每一阶段对应一个知识模块,设计完全建立在对场地的解读之上,先分再整,以求获得最优设计方案。

二、拆分与整合:环境设计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框架

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设计课程,可依据设计过程将教学框架拆分为环境认知、设计资料解读、概念构思、空间功能组织与建构、方案表达五个阶段。教师通过细分环境设计的过程,让学生模拟真实的设计过程,从接受一个设计任务开始,经历现场踏勘、基地分析、环境认知、行为观察、功能解析、流线组织、创意构想、空间建构、形体塑造、构件组合、细部推敲、综合表达等一系列设计环节,从而实现学生构思和表现技能的综合应用训练。

1.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是对环境的客观条件、尺寸、尺度、行为影响和审美的一种经验积累过程,其包含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方面。感性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以现场感受和影音记录的方式直观地捕捉场地对使用者产生的影响,总结出一系列如阴冷、亲和、喧嚣、空旷、荒凉等形容词作为关键词,描绘感性认知结果,并依据学生收集的资料,罗列出高频词汇与现场捕捉对象,从多到少依次排列。理性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以感性认知为基础,对于直观可见的对象,借助测绘工具测量设计对象的空间范围、空间物质要素的物理尺寸与位置,并分析其比例、尺度、形状、质地、颜色等与感性认知之间的关系;对于光照、气候、温湿度、水质、声强、风速等容易忽略的不可见因素,通过相关专业技术手段与资料查询等方式获取信息,并以叠加的方式汇总于空间信息之中,同时观察不同时段对使用群体分布、类型及行为方式的影响。这一过程中,部分技术手段超出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范围,所以需要其他专业教师协同教学,以求获得更为科学、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设计资料解读

解读是一个分解、分析、理解、提炼、比较、总结的学习过程。该教学环节中注重资料搜集与整理:学生从书籍、杂志、图片、实物、网络等渠道获取同类型作品的相关资料,尽量做到全面、完整,资料不仅包括平立剖面图、实物照片或模型,还应尽量包括介绍文章、设计师构思草图、相关评论、使用评价等,以便对设计对象进行全面了解。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解读,用自己的眼光认识作品,并从中获得有益的信息,为以后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分析、解读应突出重点,尽量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手法、空间分析、功能模式分析、流线分析、结构形式、材料运用、环境处理等几个方面内容。从对环境空间和形态的解读入手,解析空间结构与氛围的关系,形态和客观条件特征对于空间的适应、矛盾和冲突。理解在环境设计中应如何充分利用适应点,对矛盾点进行巧妙解决,对冲突点进行改善,积极寻求空间形态、功能与效益的统一。通过解读设计资料,学生可掌握同类型设计案例的设计方法,更能培养“方案出自场地”的意识,有效避免天马行空、脱离客观条件限制的设计成果。

3.概念构思

概念构思,是一种在复杂模糊的设计背景条件中寻找“设计出发点”的概念化思维过程。此环节中,学生因知识构架的局限性,往往容易被某一事物从具象演化成抽象物体的思维局限,忽视场地条件的限制,因此设计方案常出现脱离实际或词不达意的情况。所以在该教学阶段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设计对象相关的资料,将感性认知通过理性的开拓性思维转化为概念性设计。具体过程为:在综合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整理设计内容,着重场地待解决的问题与体现场所特征,以全局观念分析场地与背景、场地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美学、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效益的综合,提炼和概括出场地设计主题,并围绕主题细分出各空间节点的主题,着重体现主题与场所特征和氛围的匹配。要求用以图文、图表、图示为主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努力达到用明确、浅显的图式语言表达抽象的设计概念的目的。

4.空间功能组织与建构

组织,是一种对功能行为、建构方式、审美感受和空间造型等方面进行讲究效能的空间整合的过程。本阶段,学生在概念性设计基础上,综合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完整的设计过程演练,体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要求学生从场地出发,综合考虑时代背景下使用群体对空间类型和功能的需求,避免一成不变地套用相关设计导则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初学者常对功能空间的属性缺乏细致理解,导致空间与行为间的联系脱节。另外,学生较容易忽略功能与功能之间的关联,使方案出现多个孤立的功能空间,缺乏过渡空间和由基本形体演化而成的异质元素,难以丰富空间层次;缺乏对建构方式的推敲,较少整体考虑结构与造型、空间氛围,未能将空间元素和造型与空间氛围良好契合,导致方案效果不佳。对此,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调研材料,并熟练掌握直线、阿米巴曲线、折线、弧线、钢琴线、矩形、圆形、不规则形等的特性与情感,针对具体对象,根据需要选取空间要素,围合黑、白、灰多层次空间,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要。所以,空间要素对空间的建构尤为重要。建构,是一种对空间界定、空间造型、力学特征、材料功效、构件加工等空间建造问题的研究过程。该设计过程是在空间概念设计的基础上针对空间形式的设计,体现材料、构件和尺度的关系。即根据空间的功能,定义各空间的大小,体现完整的空间概念与构建形式(结构特点),体现材料的特性与空间结构的关系,体现实体空间与构件单元的关系,体现构件组合与连接方式,体现实体空间与人体尺度的关系。该阶段要求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空间元素建构封闭、半封闭、开敞、半开敞空间,仔细推敲形体塑造、构件组合与细部设计,并且注意方案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规范。

5.方案表达

表达,是一种运用媒介沟通思想和传递成果的过程。按媒介,表达可分为手绘与软件制作两类。手绘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它能快速记录设计师的灵感,在快题设计、方案概念设计及各种分析图绘制阶段尤为重要;软件制作作为一种更能直观地观察设计意图与成果的手段,已成为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单元。从方案形成的全过程来分,软件可分为数据获取与分析软件(如日照分析软件、GIS软件等,利用这类软件可以获取精度较高的基础数据,有利于保证方案的科学性)、模型构建软件(如CAD、天正、SU、3D等)、后期制作软件(如Lumion、VRay、3D、PS等)三类。除此之外,设计行业的软件有拓展到以动态模拟的方法评价与检测方案合理性的趋势,可有效帮助方案趋于理性、科学。但是,本科学生往往在该阶段较为重视表现,注重图面效果的好坏,容易忽视对设计合理性的分析与评测。所以,设计过程可采取阶段式成果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

6.整合

考虑学生的接受性,拆分的环节可从易到难单独设立章节式的训练,在每一个训练模块中先选取较易或较明显的案例,让学生尽快掌握每个阶段的学习方法。虽然训练不以某一具体案例为线性内容展开,但通过这种篇章式的单独训练掌握各模块内容是拆分的学习目的。但是,单独的拆分训练无法让学生良好地应用所学知识,甚至可能引发学生片段式的思维方式,所以需要一个实际案例综合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融会贯通五个模块内容,在实践中学会应用。

结语

拆分与整合的多模块式训练方法,是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特点,细分环境设计过程,注重思维和能力训练的模式。其根据设计过程划分五个阶段,建构了分解递进式的科学训练模块,再以实际案例为落脚点,综合消化所学内容,以达到学生掌握设计课程,理性、科学设计的目的。同时,该模式也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效规避了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的弊端。

作者:王宽 李涛 陈祖展 单位: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

南华大学教研与教改项目(2014XJG-YB18,2014XJG-YB2)。

参考文献:

模块式教学范文4

当前我国学者对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者较少,并且鲜有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内容相对单一,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缺少对教学模式相配套的课程开发程序、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等内容的系统研究。二对国外教学模式理论的论述,缺乏对相关理论的实践应用,使得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案例、教学实例研究过少。三是虽然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缺乏对我国学前教育现实需要的考虑,实践起来缺乏可操作性,实践意义并不大。理论研究者少,实践层面更缺乏科学、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实用教材。目前我国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教材大部分与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对职业发展需求缺乏关注。

二、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方向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弊端,笔者所在的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讨研究、运用模块式教学方式,并取得显著效果和初步成果。主要做法是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现行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梳理的基础上,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改革为个案,采用国际先进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法,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以可供选择的模块课程教学的形式具体化,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在课程目标(知识、技能、态度领域)、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期通过一个专业的模块式教学模式构建,抽象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可资借鉴的、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特色的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模式。

三、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主要环节

一个科学的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力本位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首先必需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等现代科学理论,结合中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国情,从“幼教师资调查与分析、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环节,做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模式分为五个环节,具有周期循环提高的特点,称之为“五环节周期循环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环节。一是市场调查,主要研究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的有关政策,调查幼教市场需求,正确作出模块设置的决定;二是模块设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幼教市场人才需求,决定人才培养方式、学制等。第二环节: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环节。经过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确定了开设的模块,就需要研究模块培养目标。根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原则,应用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方法,进行培养目标专项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分析。第三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包括开发教学软环境和开发教学硬环境两方面内容。软环境主要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完善,课程标准的规范制定及执行,教材的选用以及校本教程的开发。开发教学硬环境主要是指教学实训室的开发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开辟与建立。第四环节:教学实施与管理环节。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部分:一是入学水平测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面试环节必须通过普通话口语表达测试;二是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制定幼儿教师口语的教学计划;三是实施教学计划,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计划;四是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定,这是模式化教学成果的考量与展示。第五环节:教学评价与考核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环节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评价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保证模式的顺利运行和周期提高。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目标评价、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四、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构建模块

深入研究幼儿教师课程模块,建立科学、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块。教学模块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职业口语训练三个模块,为了模块的可操作性,整合这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能力和情感,确定教学目标及内容,从而进行口语模块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研究,将模块细化为语音训练、朗读、说话、讲故事、幼儿教师教育口语、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等六个项目内容。同时,着手对口语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的研究,体现在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生动化、专项化、应用化和系统化这四个方面。口语模块化教学的开展需要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口语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最后,从设定多元性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及同行评价,学生及考试评价这几个方面幼儿教师口语模块教学进行评估与反馈的研究。

五、实施效果

模块式教学范文5

关键词:环境工程;水力学;模块化;引导式教学

1前言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的发展对科技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亟待产生适应性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体系。在此形势下,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标志着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1];2017年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号召培养与产业密切结合的“卓越工程师”[2]。新工科背景下,“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成为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培育新工科卓越工程师的关键指导思想[3]。力学是各类工程技术的发展支柱,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起着地基和桥梁作用。水力学作为力学的分支,其任务是研究液体(主要是水)的平衡和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工程应用,是高等工科院校环境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4]。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它是介于基础科学(工程力学、高等数学等)和环境工程应用(化工原理、给排水工程等)之间的一门技术科学,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前导课,因而开设学期较早(一般在第3学期)。一方面,水力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经验公式多、概念抽象、推导复杂且易混淆等特点,一旦学习不得法、常常会事倍功半;另一方面,本科生在前期尚缺乏对本专业知识的系统认知和深入理解,导致此阶段水力学课程学习与后续课程的导向关系不明、缺乏针对性和延伸性,降低了教学质量,特别是背离了新工科教育中“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这一定向反馈理念[5]。基于此,笔者结合水力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探索环境工程专业水力学课程的模块化、引导式教学方法。

2水力学课程的模块化架构

2.1层次递进式的模块化结构

不同教材的章节结构安排因编写者的知识背景及所面向院校的专业特色而不同,在此情况下,水力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厘清本门课程的逻辑结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抓住课程的主线和重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分为水力学基本原理与理论、水力学工程应用两大模块。基本原理与理论模块从水的基本性质出发(子块1),阐述液体(水)平衡的规律及静水压力计算方法(子块2),进而以静水压强分布规律为基础推导水动力学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与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和动量方程(动量守恒)共同构成水力学三大基本方程(子块3),最后解析流动阻力产生的本质和提出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解决特定流动情境下伯努利方程关键参数的率定问题(子块4)。工程应用模块包含四大方面(子块5-8),服务于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孔口、管嘴与有压管路”、从人工管网拓展至自然界水流过程的“明渠均匀/非均匀流”、探索野外沟渠过流测定方法的“堰流”,以及饱和多孔介质体系下的“渗流”。上述两大模块及下辖8个子块的明晰,有助于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在总课程体系中的知识定位和层次关系,教师在授课节点处对这种逻辑脉络的强调,也有利于学生对下一节学习内容的预思考及教学完成度的自我评估。

2.2不同模块的交叉链接

除了从结构上进行上述递进式的模块划分,水力学教学还应围绕本门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靶向问题来进行模块间的统筹归纳与交叉链接。水力学应当解决工程中的三大问题:“过水流量”“应力状态”和“流动特征”。子块1是解决三大问题的概念基础,子块2、子块3中的动量方程及子块5中的管道切应力计算是本门课程中仅有的涉及“应力状态”的三部分;子模块3的能量方程与连续性方程、子模块4及子模块6-8特别针对“流动特征”问题,其余各子模块重点解决“过水流量”问题。课程讲授时既应注意消枝强干、优化整合,保证水力学最基本的内容(如三大方程等)有足够的讲授课时,又要使重点更加突出、授课主线更加明晰。同时,不应完全局限于教材章节的编排,而要将相关知识系统化后辐射讲解,例如,可以设置“水力学应力计算专题案例分析”,将全书中涉及应力计算的工程情境和分析方法进行汇总、对比,最终培育学生运用交叉模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模块化体系下的引导式教学设计

3.1具有环境工程特色的案例引导教学

作为专业前导课程,水力学开课的时间较早,在尚未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架构的情况下,学生对于水力学工程应用模块的专业背景知识缺乏深入理解,因而不能很好地进行导向性学习,不利于课程知识向专业问题的延展,这必然导致很多学生的工程应用分析与计算能力不足[6]。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各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式教学设计。在讲授过程中,示例、课堂思考、习题都应充分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尽量结合生产或生活中与环境工程相关的内容,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水力学案例,以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将其灵活运用,实现与后续专业课程的紧密衔接。因此,要实现理想的模块化引导式教学,首要的任务是结合具体模块的知识点设计好的教学案例。例如,在子块1“水的基本性质之水的密度”部分,传统教学中仅将其作为水的普通物理性质一带而过,而在引导式教学思维下,笔者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中国北方寒区冬季即便是温度很低,为何湖泊仍然没有完全结冰?这一现象十分具有环境工程特色,冬季冷空气来袭,湖泊表层水温开始下降,降至4℃时表层水开始下沉避免进一步降温结冰(此时讲授水的密度曲线,水的温度在4℃时最大),底部相对高温的水密度小因而上浮、构成垂向循环,又由于冬季地温远高于气温,即便是在冻土区3m以下的深度,地温也能达到6℃~8℃,甚至更高[7]。因此,遇冷下沉的表层水实际上在底部重新经历了一次“加热”,最终难以完全冻结。更加重要的是,冻融分离浓缩作用使得湖水中的污染物几乎完全富集到底部未冻水中[8](引导学生介入后续“水质工程学”课程的内容),形成了具有季节特色的地表水体脉冲式污染源(引导学生介入后续“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内容)。可见,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式教学设计,既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水的密度特征,更能激发其思考实际环境现象的兴趣,同时搭建了水力学和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知识链条。

3.2模块化引导式教学的多元实现

模块化引导式教学的实现,除了依赖于有专业特色的示例教学以外,还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水力学概念多、公式多、理论性强,注重演绎推导、工程计算复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畏难情绪比较明显。因此,在水力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既要把工程搬进教堂、也要把兴趣点亮”,包括:(1)积极实施启发式教学,将教师主讲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每堂课预留10分钟的总结与讨论时间,强化双向交流。(2)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笔”的呆板教学,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配合水力学演示软件系统及水力学实验授课,有利于学生对水力学现象、理论和工程问题的认识与理解。(3)学生上水力学课前没有开展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一些专业现象或工程背景的认识不足,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为学生介绍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或者推荐通俗易懂的文献资料供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阅读,这也有助于强化水力学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例如:明渠复式断面的水力计算,通行的教材中,一般对于此问题仅仅给出分区边界不应计入湿周的结论,但未究其所以然。笔者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献(如刘沛清等的论文,1995[9]),对其原因进行解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使学生对于实际河道过流特征有了更准确的理解。(4)教学艺术的提高。水力学是一门工科思维框架下以大量工程计算为核心的课程,如何消解学生可能产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既建立在上述教学技术运用的基础上,也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艺术有关。我们可以在“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的意境中,借由“漏”的特点阐释孔口与管嘴出流的特征,也能在古罗马图拉真大帝的塞戈维亚千年水渠的风采中,探寻先贤探索明渠流动的智慧,进而理解无压管流的设计原理。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才是模块化引导式教学成功实施的保障。

4结语

模块式教学范文6

 

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体育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是一门使学生学会生存、获取健康知识、掌握健身方法、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培养协作和竞争意识、形成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等精神和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完美的人格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超越了单一学科的范畴.建立了身、心、社会整体健康为目标的课程结构,横跨了体育、生理、心理、保健、卫生、环境保护、社会、营养、人际关系诸多学科,涉及了操作、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兼容基础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综合性.   有利于每个学生健康意识和体育、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更顺利地有效地保证了“健康第一”思想的落实。   相似技术之处;跳远和跨栏跑中抬膝动作相似;在所有投掷项目中支撑腿要有力仲展,进行左侧支撑以利于动量传递到器械上去;在所有跳跃项目中,摆动腿都要有力地上摆以增大踏跳腿对地面的作用力;   在跳高和投掷项目中都有相似的助跑节奏,即助跑最后二步的步子要大一些、最后一步则要小一些,以利于重心快速上升,取得较大的垂直速度。因此,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时,根据某些项目动作的相似特点,运用模块教学法,将若干相似技术的教材组成一个教学系列,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模块教学法”是相似技术教学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块教学法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运动项目较多,有些项目技术相近的特点,把几个项目放在一起组成模块式技术教学的方法。它突破了传统教学课的模式,一次课中不是安排一种技术教学,而是将基本技术相近的几种技术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比如:把跳高、跳远与三级跳远技术;短跑与接力跑放在同一节课中同时进行教学和练习。根据相似技术的动作结构,进行针对性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跳远踏跳和跳高起跳最后用力时上体都要挺直,存在   2“模块教学法”的优势   2.1适应了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势,符合《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要求。   模块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固定的僵化的被动式体育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建立在自愿选择需求和对社会对其个人的责任感上,把活动中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大,改过去的“单项选择”为“多项选择”,即从过去的技术性强、内容单调、对场地器械要求较高转向为观赏性、娱乐性、实用性更强,更符合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多功能项目转变。   2.2有利于创造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模块设计,是建立在体育教师根据几个具有共性特点项目、自己的特长以及学生易产生兴趣的项目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了场地、器材、人数等客观情况。学生在模块教学法的引导下,更加热爱活动、互帮互学、自主地协调完成每一个环节,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共同提高,创造了和谐、团结、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2.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人格。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模块教学在主体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更有利于增强和发展学生的现代性、有效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把学生真正意义上地作为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感、有主动性、有意志的人来培养。创议教育实践环境,引导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进行能动地、创造地、自主地学习,使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会求和、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保健。   2.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敬业心和责任心。   模块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教学效果。模块教学好,易形成课堂的良性循环:反之,很容易导致课堂的恶性循环。同时,在实施模块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及教学操作过程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如果组织管理不力,则适得其反,容易造成一种畸形教学:放羊式教学{这迫使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敬业心和责任心.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应用’‘模块教学法”的教学要点。   3.1准备活动中应结合几个项目的共同的技术结构,精心组织安排专门性准备活动和辅助性练习,这些练习的强度由小到大,而且动作结构由简到繁、力求合理性,针对性强,达到既温故又知新的目的.   3.2合理组织安排各个板块的教学顺序.使得各个板块联系结成一个内在顺序性很强的统一整体,真正意义上地通过模块教学方法,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效果。   3.3正确处理提高身体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兴趣与全面锻炼、个体差异性和共同提高的关系、   3.4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锻炼和保健方法,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模块式教学范文7

1.本科启发式教学手段与方式尚待完善。面对“注入式”教学方式带来的种种弊端,我国许多高校教师也针对自己的学科性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如理科教学在讲授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大量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文科教学中也采用了随机提问、课堂讨论、师生互动、撰写论文和实地调研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推动了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发展,但教学方式的设计与应用仍然缺乏专门的教学理论进行指导。

2.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高校对“启发式”教学理论与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也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教学思想,如熊梅1998年出版《启发式教学研究》,周兴国的《“启发式”教学的“中外”与“古今”》,辛儒的《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及其启示》等。这对我国本科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启发式教学与素质教育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尚需形成更多成熟实用的教育理论进行指导,以更好地在本科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模块教学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总结而提出的。模块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将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素质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采用系统的教学手段进行针对性教学,达到在高等院校本科课程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目的。模块教学理论的提出基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素质教育是现今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素质教育应落实在具体课程的教学之中,也就是在各门本科课程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二是学生素质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因此,本科素质教育也应该由多个教学模块构成。

二、模块教学理论构建的创新性

模块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将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素质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采用系统的教学手段进行针对性教学。其创新性表现如下。

1.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寓于本科课程教学之中。模块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实到本科课程的教学之中,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十分丰富,有专业理论素质、实践技能素质、科学研究素质、口头表述素质、礼仪素质和文体素质等诸多方面,培养方法也多种多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面对学生最多的时间是教学。本科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必须完成62学分的学习,以1学分18课时计,本科学生在四年中面对教师的学习就有1116节课(或课时)。如此可见,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实到本科课程的教学之中,结合各个学科专业本科课程教学的特点,划分教学模块,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2.模块教学理论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在科技档案管理学的教学中,我们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科技档案管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教学和表述教学等教学模块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采取一种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针对科技档案科研素质教学内容,采用了“培养学生问题式选题思维”“;专业论文撰写范式学习”和“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申报与研究”等方式进行教学。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科研团队,各个团队先合作提出论文选题、构建论文大纲、完成论文初稿。在3个主要环节中,各个团队相互讨论、点评和修改不同团队的论文题目、大纲结构和论文内容,教师最后进行总体点评。这样,学生完全参与到教学之中,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显著提高,从而彻底改变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模式。

3.模块教学理论的教学实践为实施启发式教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模块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为启发式教学的实施拓展了新的思路与空间。主要方法有二:一是撰写高水平的教材。如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的讲稿实际上扮演了教材的角色,大部分学科理论知识都以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科技档案管理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依据教师的讲稿,结合科技档案管理最新的学科理论与实践方法,将讲稿撰写成高水平的《科技档案管理学》教材。二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与模式。采用或撰写新教材后,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教材即笔记的理念;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使同学从过去“记教材”的学习模式转化到“学习—理解—掌握”教材的有效方式;第三,学习模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学生放弃笔记,学生的笔记主要记录的是更新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所不同的是学生的笔记量减少了80%,从而为“启发式”教学活动拓展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

三、模块教学理论在《科技档案管理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问题

1.模块教学的划分与教学方法的组合问题。在科技档案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将教学划分为理论、实践、科研和表述教学等模块,在各个教学模块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采用学科体系展示法、宏观到微观层次学习法、概念分解组合法、主题词扩散记忆法、预习与复习法等;在实践教学模块中,采用管理流程演示法、计算机模拟管理法、实验室模拟管理法、实习基地管理实证法等;在表述教学模块中,采用主持复习与讲课法、角色互换课堂讲授法、专题讨论法、模拟辩论法和主题演讲法等;在科研教学模块中,采用学科体系框架选题法、问题式思维培养法、学术规范性训练法和团队科研法等教学方法。由于学科不同,课程教学模块与教学方法则要根据各个学科课程特点进行划分与设定,以进行针对性教学。

2.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践问题。科技档案管理学采用的是一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彻底改变以往注入式的学习模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有二:一是思维方式的参与,也就是角色换位思考的问题。让全班同学转换角色,思考“如果我是教师,我怎样进行课程教学”的问题。思考方式由宏观到微观,具体而言,由整个课程的教学思考到各个章节的教学安排。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教学思考引导制作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展示图,以作为该课程学习的纲要与指南。二是教学活动的参与,如全班同学按顺序担任复习主持人,在每次上课之前,抽查复习学习过的教学内容。每次上课安排两位同学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每人讲授10分钟。同时,由同学轮流担任讲课主持人,主持讲课并进行点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点评、指正和教学内容的拓展。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很多,各个学科可根据其课程特点进行设定。

3.学习小组团队学习方法的运用问题。学习小组是进行参与式教学的重要基础,具体运作方法就是以5—6个同学为单位,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如在复习教学中,复习主持人可就每个学习小组提出一个问题,回答出问题的全组同学加平时成绩分。在科研教学模块的学习中,由学习小组共同提出论文题目,设计论文提纲,分工完成论文的撰写。各个学习小组相互修改论文,指出论文中的不足,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在实践教学模块中,各个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提出科技档案的分类方案,设定整理流程图,共同完成科技档案分类、组卷、案卷排列、案卷编目和上架的整理工作。总之,学习小组是进行参与式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方式。

模块式教学范文8

 

笔者所在的中职院校使用的电工基础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刘志平、苏永昌主编的《电工基础》第二版,在电工基础实验室完成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相关的10个课题,包括伏安法测电阻、电阻的串、并、混联电路、数字万用表及单相电度表的使用、日光灯电路、三相负载的星型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等;在中级电工、电拖实验室完成和日常照明用电相关的2个课题,包括照明电路的安装和动力配电电路,要求学生完成电路布线后会初步分析线路故障并排查。模块化教学改革已经实施1年了,可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流失,但也存在问题。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模块化教学在这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务驱动式教学法。   1模块式教学模块的内涵   模块式教学法是按照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把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按多元目标进行系统综合的教学方法。模块教学法能够将一个复杂的课程体系,通过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将互相交叉的教学内容并为一个系列,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体系。各个模块的组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比较符合中职教育的目标,且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每个模块下又设立相应的课题,各个模块之间递减、联系,即具有关联性又具有独立性,教师可以根据本专业的要求对模块进行取舍,还可以根据最新的科技发展对相应模块进行补充、更新,以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模块教学的优越性   在用传统方法教授电工基础时,学生常常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毕业后虽然学了电工的基本知识,但是却不会运用,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实行模块化教学之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全部在实验室完成的教学显然更能吸引学生。另外,模块教学能够有效的避免教学的重复性,它强调同一结合点上知识的协调配合,摆脱了传统模式下内容重复、浪费课时的现象。模块教学还可以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在实验室上课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变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模块教学很好的契合了这一点,它除了传授知识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分析和创造能力。实验室上课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的平台,没有动手的机会一切就是空谈,理论知识再扎实也不能弥补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我校实行全部课程都在实验室授课的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明显增加,中职学习可能在理论学习上有所欠缺,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说是实践上的强者。   3模块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模块的补充和更新。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更新不断加快,中职教育要紧跟时代潮流,不能一味的死守那些陈旧的知识,要实时更新新知识、新技术。中职教育在教学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因此更应该关注实践领域的最新动态。模块化教学为知识的更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一旦国际上出现了什么新技术或者工艺,教师就要在相应的模块中增加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学生一起分析新技术的前景,这样才能紧跟社会步伐,保证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的徐璈。对模块的更新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对相应的子模块进行修改、补充即可,如果坚持下去,那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把握好重点,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还能够在重编教材时,大大节约时间。   2)个性化综合考核。采用个性化综合考核也是模块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块化学习过程之中一个重要步骤即是如果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后,在相关模块的学习考试过程之中未达到及格分数,则不能够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一直到该模块达到合格分数后,才能够晋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笔者发现模块化学习的这种思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会遇到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即忽略了学生对于具体模块学习兴趣的关注程度。例如,我校采用模块化学习过程之中,一年级学生一般为4-6个模块(15-30天/模块)。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于这4-6个模块之中的某个模块很难提高其学习兴趣,直接导致了其他模块完成的均是很好,但是,某个模块一直不能够达到考试合格的要求,这直接造成了其后续模块学习的障碍。长此以往,本来对于学习具有着较高兴趣的学习,在模块化学习过程之中,对于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心理。由此,笔者认为个性化综合考核,势在必行。“个性化综合考核”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考核应当由任课教师进行指导性把握。即任课教师要能够有针对性的根据相关模块学习对于学习评估记录表进行如实的填写。具体的考核内容则需要进行科学论证的前提下,结合教学的实际目标来进行设计。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考核主要将其考核的重点面向学生对于具体操作的熟悉程度,而非具体知识点的掌握。过程性考核一般不采用记分式,而应当采用是否“通过”的形式,即只记录成功,不记录失败。同时为失败提供纠正机会。学生的作业设计及实操经评审合格后方可结束本模块的学习。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的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通过更新模块来更新旧的知识体系,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通过优化评价体系来促进教学相长,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和适应学生就业及发展创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