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学习计划范例

留学学习计划

留学学习计划范文1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给学生一个全新的、高质量的教育,如何搞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作为人类知识的代表者、先行者和传播者的教师,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有适应信息化发展步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学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推进者,同时也是受益者。现代教育技术在艰难中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过程:在改革中发展,从课外兴趣小组到第一课堂;在发展中完善,从环境建设到应用推广;在探索中创新,从学科实验到学科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显示了具大的优越性。宜兴中学领导和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加快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步伐,提高教育现代化的层次和水平,争创“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打造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教育品牌,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和追求。

二、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是现实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长期以来,学校紧跟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发展的前沿,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质环境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双轨并进的策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用并重、效益优先”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发展规划,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学校第一期校园网工程建设铺设主干千兆(800个终端)的校园信息网,各终端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实现了各行政部门、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生计算机室、图书馆等都能网上备课、网上交流、资源共享、因特网访问等,为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期校园网工程建设为每个教室配置了高亮度大屏幕投影机和视频实物展示台;扩充了6间拥有60台集学生学习、教师培训、网上教育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计算机的教室,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学校领导在倾力于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同时,制定了软件(资源库)建设目标:通过采购、收集、复制、自制的方法,多快好省地加快软件(资源库)建设步伐,教学软件投资逐年递增,为丰富教学素材,实现资源共享准备了物质条件。为激活校园信息网的生命力、丰富教学资源库内容,实现资源共享,学校每年还举办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竞赛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优质课竞赛活动、自建学科资源库竞赛活动及课堂教学案例评比等系列活动,通过参与、制作、竞赛和评比活动,不断收集、不断积累,充实校园信息资源库。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保证

德深为人表,业精为人师。现代教育技术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只有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才能驾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会得到保证。学校始终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掘人才资源,建立健全了现代教育技术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设:信息技术教学、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管理中心等部门)→各教研组的电教核心小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学生电教课代表。要实现科教兴校,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师培训提供了一块崭新的天地。

1.架起空中桥梁,扩大视觉领域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及校园信息网,一方面丰富了校园“风华电视台”的节目来源及相关学科教学资源,如《教育新闻联播》、《一周时事纵横》等专题节目和国内著名教育网站、著名院校网站等;另一方面为广大师生架起了一座通往外界的金桥。教师通过接收闭路电视系统观看全国教育电视台节目,通过网上冲浪了解国内、国际教育信息和教育发展动态,如《名校专访》、《学术报告厅》、《教育制高点》等专题电视报道,使师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2.利用名师引路,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讲坛群英荟萃,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特级教师的经典电视示范课是教育宝库中的瑰宝。在岗教师很难大容量地领略他们动人的教学风采和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及时录制下来定期组织教师观看。同时学校还实施“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组织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新秀、赛教获奖老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设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实验课,通过议、评、比、学等环节的研究,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3.采取“全方位、分层次、多途径”的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没有现代化教育理论指导不行,没有驾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更不行。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以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能考核为动力,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师学概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理论与实践》等现代教育理论,定期聘请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专家来校作“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设计理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专题讲座,切实培养和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网络化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还举办各种信息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培训班。此外,学校还根据项目需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近年来,学校外出学习培训的领导、课题组人员、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共达250多人次。

四、探究新型教学模式,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模式是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具有结构意义。结构决定功能,也影响效率。《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项目实施意见》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实验学校的五项目标,其中第一项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共中央、国务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也要求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其意义就在于强调教育模式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

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历程后,教育教学设备正向着现代化、系统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发挥好这些设备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模式的探索是核心,同时也把它作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的突破口。几年来,学校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之路,在探索中建构了融现代教育技术于教育、教学、科研之中的一体化模式,教、科、技的整合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p#分页标题#e#

为切实提高教师理论学习质量、教学业务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学校每学期都举办一次电教周活动,并实施“六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写一万字读书笔记,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上一节电教实验研究课,写一篇反映自己科研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参加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六个一”工程将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和评优的基本要求。

学校先后承担了“十五”、“十一五”部级现代教育技术立项课题,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素质,推动了我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步伐,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科研骨干。

五、激活科研兴校奖励机制,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动力

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激发广大教师科研兴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关键是要激活科研兴校的奖励机制。我们的做法是:制定一个条例,完善三个制度。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为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条例》,把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工作计划,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地分步实施,保证各项任务落实到位:①把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作为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内容之一,列入教学评估和教师考评的标准。②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作为教研组教学研究工作内容之一,列入教研组工作评估和考核指标。

2.考核评优制度

学校每年都要在年末开展一次“三类教师”(青年骨干教师、中年特色教师、学术型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的评比活动。利用这一载体,学校按一定比例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科学研究贡献大,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以期起到“树立一个典型,带动一批群众”的导向作用。

3.学习交流制度

学校把外出交流学习作为一种奖励手段,对积极参与现代教育技术活动和实验课题研究的教师或各类竞赛获奖者和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论文的发表者,只要有机会,学校就派员外出学习交流。同时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举办“精一教育论坛”,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其目的有四:一是让他们开阔眼界———找出差距;二是让他们“知识充电”———提高素质;三是让他们展示自我———树立竞争意识;四是给他们“压压担子”———增强使命感。

4.科研奖励制度

为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步伐,调动广大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对在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和在各级各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竞赛、辅助教学课件制作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均按照相关《科研工作条例》、《成果奖励办法》给予不同程度的表彰奖励。《条例》和《办法》对教育科研课题从申报到结题都有明确的要求,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凡符合条件的省级以上课题可获1万元经费支持。科研制度为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规范、有序提供了制度保障。

留学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SPOC;信息化;教学;工程流体力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和移动端的广泛使用,人们更加积极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开展教育教学,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工程流体力学的教育模式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互联网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突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传递知识时方法更加多样,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更加有兴趣、更加简单。目前在信息化教学的模式中比较常用的有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1]、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2]、翻转课堂和雨课堂等,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运用哪种模式或互补的混合模式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说信息化教学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对于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等特点,SPOC是一种小型、限制性或私有化的在线课程,是MOOC的继承和发展[3-5]。SPOC对MOOC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育理念和技术平台等进行了改进,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SPOC教学模式为切入点,通过探讨SPOC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和提升路径,可为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程流体力学》是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每年级约100人,每班30人左右,能有效发挥SPOC模式中small的优点,特别适合专业课程的建设。同时,对在校学生的准入条件进行限制,体现了SPOC模式中Private的特点。在一般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理念的熏陶下,教师大多采用“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授课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使得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渐消失。传统课堂的主要特点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等辅助设施,把授课内容详细的讲述给学生,学生就会根据老师讲的内容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提问创新性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6-7]。在21世纪的今天,完成许多嘈杂和重复率高的事情机器的效率通常高于人,21世纪更需要的是创新性人才,传统教育的不足逐渐凸显出来。SPOC具有“重新定义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动机、促进校内体制改革”等优势与高校教改需求不谋而合。结合SPOC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科学的教学设计及合理的考核评价等方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为其他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工程流体力学》教学虽然在不断改革,但仍存在很多局限,比如,①学生在学习时存在诸如模型不理解,无法建立正确模型等问题;②传统课堂上,学生水平差异较大,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氛围;③教学工作量与教师能力提升的矛盾。对于以上问题SPOC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基本解决以上问题[8-9]。针对以上问题SPOC的优势有:①SPOC以微视频为载体,每个微视频教学内容为一个单独的、完整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利用SPOC对个别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②SPOC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学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③SPOC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在某些重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活动组织与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中去。

二、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内探索

(一)SPOC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整个授课环节中最基础的一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撑,还要便于教学实践。根据布卢姆分类法的特点,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为例,SPOC教学设计划的简要过程如下:结合《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特点,首先,依据授课逻辑对知识点进行简单梳理,并且确定同一类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知识—认知过程二维表,同时把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水平,从较低水平的理解记忆到较高水平的综合分析,从理论知识培养到实践能力培养再到理论联系实际思维的培养;再次,确定知识点测评的方式,比如课堂提问、布置课后作业或者用随堂测试卷等;最后,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法,编写用于指导教学过程的知识点教学方案,使教学进一步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

(二)教学实施

SPOC教学的实践过程可以分为线上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具体如下:第一部分课前线上预习,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在学习平台里上传的相关资料自主学习,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知识难点记录下来;第二部分为课中线下学习,首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探讨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将依然难以理解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还可以采用测试卷和课堂问答的方式,掌握学生自学情况。最后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和在测试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面对面讲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第三部分为课后学习,学生依据自身学习情况结合SPOC有针对地进行复习,巩固学习成果,及时完成课后作业,有时可以用相应的测试题完成自我检测。整个授课过程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便于对学生客观地、多角度地了解。

(三)教学考核理论

课程的考核会直接的影响后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师水平的评价,长此以往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的考核以终结性考核为主,然而这种考核方式过于注重期末考试的结果,无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为了克服这种弊端,诸多研究者和教育教学工作者将目光转向全过程考核。而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堂,为全过程考核提供了便利条件。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全过程考核方案要依据教学目标制定,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为例制定如下的具体量化考核方案。考核方案主要包括线上和线下学习、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核四个部分,占比分别是15%、25%、5%、55%。其中,线上学习考核分为线上学习的进度(5%)、线上学习过程中的小测试(5%)和章节测试(5%)三部分,进度和测试的数据可以利用线上学习软件收集整理;线下学习考核分为考勤率(5%)、随堂测验(5%)、课堂提问(5%)和课堂表现(10%)等部分组成;期末考核(55%)以闭卷考试形式为主,着重检测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课程的教学

虚拟仿真技术是采用一个系统去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的技术。与实验的手段相比,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在资金使用、场地选择、参数调整和解决无法用理论知识、实物实验处理的复杂问题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虚拟仿真技术被大力推广和应用,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为例,计算流体力学(CFD)是该学科研究的主要手段,在国内教学中也会采用ANSYS、SPH、COMSOL或者Solidworks嵌入CAD等虚拟仿真技术,其中ANSYS的使用最为广泛。ANSYS软件是现在比较主流的一种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具有辅助作用。由于功能强大和操作简单,ANSYS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在FEA评价中多年来排名第一。目前,中国有100多所理工大学使用ANSYS软件作为教学软件或有限元分析。该软件功能非常丰富,可以求解不同工程领域中的流场、热传导、多相流、组分输运、反应流等复杂问题,因此该软件在我国工业界被广泛认可,相关的参考资料数不胜数,但绝大部分参考资料的例子过于繁杂,记录了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对于简单的流场求解问题的案例反而较少,而流体力学教学只需要参考流场分析的案例。同时,ANSYS可用于瞬态或稳态分析,分析结果可以是每个节点的压力和通过每个单元的流率,并利用后处理功能生成压力、流量和温度分布的图形显示。此外,三维表面效应单元和热传导单元可以用来模拟结构周围的流体流动,包括对流换热效应。

三、结语

线上教学虽然拉开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但相比传统教学更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SPOC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钻研态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与目前众多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不谋而合。与传统课堂的教学相比,采用SPOC的教学模式实践可以增大优秀学生的占比,降低落后学生的不及格率,提高全体学生的平均水平,减少学生之间在成绩方面的差异,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以SPOC教学模式在《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中的实践作为基础,在其他课程中,进一步开展对采用SPOC的探索,针对各学科的特点和具体实践情况,最终制定一套可以被大部分课程参考的教学模式。SPOC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都具有积极意义。基于SPOC的《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模式实践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弥补和改进:

(1)SPOC理论教学实践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正与改进,使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完善,同时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增大学生考核体系中的实验过程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留学学习计划范文3

实施ETHOS项目

实施ETHOS项目,旨在促进学生对技术全球化的理解,使他们认识到当工程技术与文化、政治和经济等相关联时,他们将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工程技术的涵义,并能更好地进行服务。ETHOS项目的主持人希望通过服务与学习、团队活动、合作研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经验式学习,为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支持,运用实用技术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ETHOS项目能够在服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处理技术、环境伦理、社会责任和文化敏感等问题。项目的实施,能够在日益增长的全球化时代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眼光与国际事务胜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ETHOS项目的实施始于2006年,到2010年,ETHOS项目成员的足迹遍及非洲、亚洲、中美洲、北美以及美国本土的20多个国家。所实施的工程种类繁多,包括非洲农村的供水与水净化系统设计、喀麦隆供水系统的设计、多哥的屋顶结构设计、危地马拉的木质炉灶设计、尼加拉瓜的太阳能光伏电板工程、玻利维亚的工业炉和烘干机设计、秘鲁的计算机系统工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太阳能炉的设计等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在服务与传授实用技术的同时,通过与当地人接触,亲身感受与体验当地的文化,使他们享受到不同文化带来的快乐。工程结束后,极大地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学生们对工程技术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建立全球学习生活区

目前,戴顿大学的国际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以上。他们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4%的学生来自中国。随着国际学生的急剧增加,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戴顿大学扩大了位于瑞克中心的国际学习生活区,建立了全球学习生活区。建立全球学习生活区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文化敏感性;把学生培养成为世界公民;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关系的发展。⑦在全球学习生活区中,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自由地讨论问题,分享不同国家的文化,浸淫在一个全球对话的社区之中,共享着他们所热衷的国际意识,并且把这种意识传递到大学的其他社区。在国际学习生活区中,学生上课、进行移民咨询、工作以及进行课外活动、查找他们所需的资料等等,国际学习生活区成了国际学生和对跨文化感兴趣学生的理想家园。该校国际项目部主任艾米•安德森说,“在我们的校园里呈现出美妙的国际性,我们一直在寻求积极的改进措施来促进国际化的发展”。

集中开拓中国市场

到目前为止,戴顿大学已经与20多个国家的4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他们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在中国的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戴顿大学敏锐地意识到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在制订国际化发展战略时将主要目光投向了中国。从2003年开始,戴顿大学与中国高校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现在,已经与中国10余所一流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新局面。戴顿大学与中国高校的合作项目非常广泛。在上海师范大学实施了“工程技术3+1项目”、“暑期海外学习计划”、教师(研究人员)互访项目。为了发展普通话教学,戴顿大学语言系从南京大学聘请客座教授,以帮助他们进行教学与课程开发。戴顿大学还与美国的跨国企业合作,从南京大学挑选优秀的学生到戴顿大学学习。如果学生完成了跨国企业美国总部的暑期实习,毕业后愿意到中国分公司工作,美国的跨国公司赞助其在戴顿大学的学习费用。2007年,戴顿大学与南京财经大学合作,实施了教员互访项目,签署了“1+4招生协议”等。同年,戴顿大学视觉艺术系与南京艺术学院实施了“艺术交流项目”,并于次年将交流的成果在对方学校进行展示。2007年11月,戴顿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在医疗与健康护理领域进行合作教学与研究等。2010年,戴顿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签署实施了“政府规划与领导项目”,该项目旨在向中国学生介绍美国的公共管理、领导能力与技巧。戴顿大学不仅与中国高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还积极拓展合作范围,寻求机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现在,戴顿大学已经和江苏的政府部门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在“江苏教育计划”中,已经实施了“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研究生教育项目”。戴顿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合作,在园区成立了戴顿大学中国研究院(苏州)。依托戴顿大学的优势学科,结合园区产业发展需求,与中国高校合作开设纳米技术、电子光学、生物工程、再生能源等专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

实施“全球教育习明纳”计划

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员工的国际化水平,戴顿大学实施了“全球教育习明纳”计划。⑨该计划被看做是学校制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要素,它为教职员工的海外学习提供条件,拓展教职员工的国际化视野,激励他们用全球化的眼光进行教学与科研。该计划的实施使许多没有国际经验的教师对国际化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不仅有助于加强戴顿大学的国际关系网络,还能激发出新的学术项目,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让学生到国外学习很重要,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所改变,将对更多的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历史教授查尔斯•安格纽通过三个月的中国之旅,已经开出了三门新课,并计划开发一门亚洲研究选修课。全球教育习明纳计划始于2010年,第一批人员在2011年5月至6月访问了中国。第二批人员于2012年暑假成行,访问与学习目的地依然是中国。项目完成后,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拟订一个具体的合作项目建议,修订其所教授课程以提高国际化水平。该计划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作为一个群体性活动,却又是高度个性化的,能够满足每一位教师的独特兴趣与需求。

成立国际教育委员会

为了保证国际化战略的顺利实施,评估国际化项目的实际成效,戴顿大学成立了“国际教育委员会”。委员会由招生副校长、学生发展副校长、学术评议会主任、国际项目中心主任、教务处长,以及相关学院的院长等14名成员组成。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有以下方面:制定国际化发展策略;审查正在进行的国际化项目;制订或审查大学层面的国际化发展政策;审查所有新的国际化项目,并向校长和教务长提供建议;在尊重财务模式的基础上对国际化项目进行审查;检查与评价国际化成果;收集与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信息。国际教育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两次会议,会议由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和教务处副处长共同主持。会议审议国际项目中心和大学的其他国际化工作,提出新的国际教育项目建议,讨论国际教育政策等。为了对国际化项目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国际教育委员会每年至少向教务长或教务委员会汇报一次工作。

留学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学籍管理; 学籍异动; 以人为本; 高等教育; 学生管理

一、学籍管理制度中体现的以人为本理念

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入学注册,对升级、留级、转学、休学、复学、退学等学籍异动的处理,以及对学生毕业资格的审查等内容。高质量的学籍管理工作对 于 促 进 学 风 建 设、提 高 教 学 质 量 有 重 要意义。[1]在经济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对科学知识以及卓越人才的需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高等教育也已进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2017 年,教育部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新《规定》) ,对目前高等教育与改革实践不相适应的条款进行了修订,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高校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促进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2]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始探索建立更为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和适应自身特点的学生管理模式。笔者选取了国内十四所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重点对新《规定》赋予高校自主修订权利的内容进行研究,具体包括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学业警示、降级、退学、毕业与结业等方面,以求得到值得借鉴的管理举措。在转专业相关规定的设置上,除了根据新《规定》,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专长作为考虑因素,还有高校将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前景纳入制度设置,增设了“学生主观上已努力学习,但确实存在学习上的特殊困难,不适合在原专业继续学习”的考量因素。也有高校设定了“因疾病或生理缺陷不适合在原专业( 类) 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 类) 学习,可以申请转专业”的条款,这充分体现了学籍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休学与复学方面,新《规定》赋予了高校较大的自主权,规定“学生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的,经学校批准,可以休学”[2]。高校在制订休复学制度时,多将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出勤情况作为休学条件,但在具体的条款方面,有较大差别,部分高校在此方面条件设置较为宽松,如规定“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有学校规定“因各种原因需暂停学业或不能正常学习者,应予以休学,累计不得超过两年”,也有学校规定“每学期进入考试周后不再办理休学手续。毕业年级春季学期除因病外不再办理休学手续”。这体现出不同高校学籍管理理念的差异,灵活管理、赋予学生框架内的自主权或是确保公平及严格把控本科培养质量的需要,虽然各校制度各异,但根本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促进管理与育人的结合。在学业预警方面,新《规定》并无具体要求,但在笔者所调研的高校中,大部分高校在学籍管理制度中都明确制订了学业预警相关内容。有高校规定一个学期未取得学分数达到本学期要求学分数的一定比例者或未通过课程学分累计达一定学分者,给予学业警示。有高校规定平均绩点不满足一定要求的,学校予以警示。虽然各高校的方式各异,但其目的都是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此外,学业预警制度一般与退学联系在一起,高校对于未达到培养标准的学生,一般不会直接给予其退学处理,而是充分考虑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增设学业警示制度,给予学生补救机会,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业,这充分体现了学籍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人性化。[3]在毕业、结业方面,新《规定》指出: “结业后是否可以补考、重修或者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以及是否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由学校规定。”[2]在此方面,笔者所调研的所有高校都给予了结业学生换发毕业证的机会,即结业离校的学生对未修或已修的不及格课程在结业后一定年限内可申请重修,合格者可以换发毕业证书,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人文关怀。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基本思路———基于学籍异动数据

为了更好地探索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基本思路,探求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笔者整理了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 2016—2020 年的学籍异动数据,通过学籍异动中体现的问题,总结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举措。在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的学籍管理工作中,关于转专业、休学、保留学籍的异动处理较多,占比分别为 26.39%、21.99%、18.48%,复学与退学的学籍异动 比 例 持 平,分 别 为 13. 78% 与13.49%,关于降级的学籍异动占比较低,为 5.87%。学生申请保留学籍的原因多为应征入伍,而复学异动主要来自休学/保留学籍期满的学生申请返校继续完成学业,因此,对这两类学籍异动笔者不再赘述。以下重点分析学籍管理中占比较大的转专业、休学、退学三类学籍异动。

( 一) 转专业异动数据分析

对转专业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跨学科转专业的学生不在少数,原学科为经济学的学生,45.45%转入管理学相关专业,36. 36% 转入工学相关专业,9.09%转入文学专业; 原学科为文学的学生,57.14%转入经济学专业,33.33%转入管理学专业,9.52%转入工学专业。转入人数最多的专业,是当前就业形势较好的计算机类专业; 转出人数最多的专业,则是语言类专业。根据新《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目前施行的转专业政策的确赋予了学生根据兴趣专长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但若学生对专业缺乏了解,甚至对原专业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仅根据当前的就业热度选择转专业,则会出现盲目转专业的现象。在管理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转入新专业后,发现新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认为新专业学业压力过大,又会产生返回原专业的想法。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管理学生转专业工作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解清楚学校有关转专业的规定,认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为学生详细介绍拟转入专业的具体情况,最后再由学生自主选择是否转专业。

( 二) 休学异动数据分析

对休学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申请休学的以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居多,分别占休学总人数的 41.33%与38.67%,大三、大四休学学生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16.00%与 4. 00%。对学生休学原因进行分析可发现,占比最高的为不适应课程学习,其占比在各类休学原因中高达 40. 00%; 其次为因病休养,占比为29.33%。值得注意的是,因心理疾病申请休学的学生高达 18.67%。此外,还有因准备留学、创业申请休学的学生,占比分别为 9.33%与2.67%。为了得到更为详细的数据分析结果,笔者对各年级学生申请休学的原因分别作了整理。通过统计发现,在 休学 的 男 生中,有 35. 00% 在 大 一 休 学、43.00%在大二休学; 在 休 学的 女 生 中,则 有 高达66.00%在大一休学、20. 00% 在大二学习。由此可见,大一、大二是学生学业压力较大,较易产生焦虑、厌学等感受的时期。入校不久的新生刚刚离开父母,独自融入新的环境,当接触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内容时,极易因学业压力产生焦虑、畏惧的心理。对这一现象,高校应将预防与疏导结合起来,主动把控学籍异动,即注重帮助学生减轻精神负担、疏导心理压力,在学业上及时给予学生关怀和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顺利完成学业。而在大三、大四休学的学生中,因心理疾病暂时中断学业的学生占有不小的比例,这说明高校要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与疾病。[4]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有效缓解学生的症状迫使学生选择休学时,高校应向学生详细讲解休复学、学习年限、不同年级培养计划、课程修读情况的具体规定,以帮助学生对之后的学业生涯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与规划。

( 三) 退学异动数据分析

对退学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申请退学的主要为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占 30.43%,大二学生占 56.52%,大三学生占 13.04%。对退学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因不适应课程学习或校园生活、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复读而申请退学是占比排名前三的原因,分别为 23.91%、21.74%、19.57%。在其他原因中,排在第四位的为因出国留学而退学,占13.04%; 因家庭原因、其他原因退学的学生各占比8.7%; 因违纪而退学的学生占 4.35%。为进一步细化数据分析,笔者对各年级学生申请退学的原因分别作了整理。通过分析可知,大一学生中,排在前三位的退学原因分别是复读( 占比50.00%) 、不适应课程学习( 占比 14.29%) 和对专业不感兴趣( 占比 14.29%) 。根据管理实践可以发现,新生入学初就选择退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冲动性,这种决定往往是在现实和个人构想存在一定的落差,在还未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学校环境、相关政策时就做出的,因此,尽早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很有必要。事实上,入学教育不仅应包含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等基本内容,还应基于“关爱、引导、服务新生”提供专业相关的引导介绍,以帮助新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培养专业兴趣。此外,对于提出退学申请的学生,学院、学校两级的相关学籍工作人员应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解答学生的疑虑与困惑,避免学生冲动盲目地做出决定,进而避免不良学籍异动的产生。大二学生中,排在前三位的退学原因分别是不适 应 课 程 学 习 ( 26. 92%) 、对 专 业 不 感 兴 趣( 26.92%) 和其他原因( 如退学工作、考上军校等,15.38%) 。大三学生中,排在前三位的退学原因分别 是 不 适 应 课 程 学 习 ( 33. 33%) 、出 国 留 学( 33.33%) 和对专业不感兴趣( 占比 16.67%) 。可以发现,不适应课程学习在各年级学生退学原因中都占有较大比例,由此凸显了学业预警制度的重要性。学业预警工作作为学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具有一定帮助。这项工作能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计划,避免拖欠的学分越积越多,体现了防微杜渐的宗旨。因此,学业预警能有效地降低问题学生的学籍异动数量,减少因学业问题休退学的学生异动,有效促进学籍管理水平的提高及教学质量的提升。[5]此外,高校应积极进行学业预警帮扶机制的创新,通过学业预警数据精准锁定学业困难学生,使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从需求导向向提前帮扶、主动帮扶、精准帮扶过渡。针对因对专业不感兴趣产生退学想法的学生,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相关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如“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辅修学位相关制度的完善,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

三、结论

留学学习计划范文5

1.1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本模型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需要将某项任务分配在两台或多台机器中,作为客户机来说,其功能是运行用户接口和前端接口所需的应用程序,而作为服务器来说,其功能是提供客户机用户使用的各种资源和服务。从另一方面来看,在软件上,该模型需要将各种应用或者软件系统依照逻辑功能,从而区分为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组件。作为客户端,其主要负责数据表示和应用处理,用于处理客户的界面,并能够接受系统传来的数据处理请求;作为服务器端的软件系统,其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客户端软件发来的请求服务,并进行处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融合了许多大型机的多种功能,具有中央控制的模式,同时也结合了PC机的低成本和高性能。本结构的工作模式是: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相应的网络协议(例如TCP/IP、IPX/SPX)等,及时进行连接和通讯活动,经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各种需求服务,服务器可以进行响应并提供服务。

1.2三层Client/Server模式

该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两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模式中,需要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引入一个应用层,从而将应用逻辑转移到应用层中。需要将客户端弱化,并成为一个图形用户接口。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相比,此种应用模式优点很多,比如具有可伸缩性好、安全性高及节省开发设计等。中间的应用层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实现负载平衡,改善系统性能。

1.3Browser/Server模式

B/S模式也就是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服务器端(Server)为一方,浏览器(Browse)为另一方,通过浏览器来运行软件。它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兴起,是对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一种发展和改进。其结合了WWW浏览器技术和多种Script编程语言,与其它技术相比,它是一种新式的软件系统设计技术。在B/S体系结构体系中,当用户需要服务时,需要通过浏览器发送请求,那么分布在网络上的服务器则可以接受请求,并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搜索处理后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浏览器。作为此种结构,其优点有很多:比如分布性强、运营维护方便、程序开发简单,用户共享性强、使用成本低等。但是这种结构也具有数据安全性低、硬件要求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慢等缺点。

2系统分析与设计

2.1需求分析

在设计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经验可以看到,作为典型的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其内容主要包括:院系所的设置、教学学习计划的管理、在线选课管理、学生各科成绩的管理等。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就是对本系统潜在的使用者进行调研,了解其关注的内容,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秘书、各系教师等,从而找出其最想实现的内容。根据调研,可以知道大家主要关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系统的管理功能,能对院系、专业、教职员、教学条件等进行管理和维护。二是可以设置教学计划。三是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四是可以提供网上选课功能。五是可以对成绩进行管理。六是具有数据分析、统计等功能。七是容易使用,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功能模块: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即教学计划管理模块、教学资源管理模块、网上选课模块、课表编排模块、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事务、教学实践、教学考评、教材管理、系统管理等。

2.2系统设计

2.2.1总体架构

经过对系统需求的深入研究分析,本次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定位为:在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需使用专用客户端,数据采集与信息的则需要使用浏览器来实现。因此,本系统主要采取B/S或DBMS结构模式,也就是说前端采用浏览器,中间则采用Web服务器,后端则为数据库服务器,其功能主要是查询和收集数据。比如学生查询成绩、查询选课结果等。对于比较复杂的功能,如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则需要采用C/S结构来实现。

2.2.2逻辑结构及数据表现层

为了实现更好的功能,本系统采用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层结构模型,系统中的业务逻辑层功能强大,不仅可以负责业务逻辑功能,还能直接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并提供对业务数据库内数据的完整保存、更新、删除以及查询操作。而系统的框架层则起到容器的作用,它既可以向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并且还可以将一些基础的公共服务功能放在系统框架层,这样就能做到重复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如果采用通用关系数据库平台,则能够支持大多数据库系统,并能实现数据共享,一般来说,可以采用XML技术设计,从安全性、维护成本等方面考虑,这次设计可以采用SQLserver2000作为教务数据库管理系统。

2.2.3数据存储层

对于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功能,主要为教务处或者二级管理单位服务,因此可考虑采用.NET技术架构实现,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数据采集与信息的功能,主要为学生和教师服务,同样采用.NET技术架构,以C#、C++、WEB作为开发语言。

2.2.4数据接口

为了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需要对接口进行处理,本系统采用XML技术来与其他系统进行实时通讯,故设计时参照XML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预留接口,将部分数据接口开放,当学校有其他系统需要时,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互通。

2.2.5建模方法

本文采用映射法进行建模,也就是说面向的对象应用程序,主要围绕关系数据模型进行建立,在此过程中,需要将类图中元素进行转化,并通过面向应用对象的方式,最终将这些对象合理组织起来,从而实现系统业务逻辑的发展过程。

2.2.6系统实现

系统功能主要通过多个子系统来实现,这些子系统有教学计划子系统、网上选课子系统、课表安排子系统、安装与配置、系统安全设计等。不同的子系统包含不同的下级目录,从而实现不同用户的需求。

3结论

留学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运营

大学四年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学生能了解自己的未来的方向,对其四年后甚至未来的人生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份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优势并激发其潜在的能力,能够让学生正确衡量自己的价值;让学生积极分析自己综合能力和与同目标人竞争的优劣势;让学生建立明确的职业方向引导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1]。目前部分学校大学生在入学初期不能完成由高中至大学的合理过渡,入学后对自己本科四年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习和就业目标,也没有对自己进行合理约束,在大一、大二形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虽然在入学时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就业目标,但由于大学里的环境相对轻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免松懈,不能取得既定目标。而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学生在大三、大四时期的实习和就业。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09万人,预计到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1000万,应届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学校在刚入学时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专业度不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且有的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本专业就业形势和就业现状的结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因此应鼓励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管理[3-4]。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已有100多年发展历程,美国作为最早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国家,为其他国家对职业规划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0世纪初,美国第一次提出大学生就业择业时按照个人职业规划指导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提出“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理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美国众多专家对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拿大的高校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配有专业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日本作为经济发达的国家,学生从小就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日本的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都是很明确的。我国也早在1916年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首次将心理测试与职业规划进行结合,更好地针对学生性格、人格、爱好等进行规划。近几年,我国高校也逐渐在学生刚入学时开设该方面的课程。本文为解决在校大学生对努力方向迷茫,应届生对找工作信心不足,已就业的同学对工作不满意的问题,充分调动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涯进行规划的积极性,本文提出面向本校大学生开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在对大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大学生的性格、人格、爱好、优势和劣势进行有机结合,按照目前的国家发展趋势,根据自己毕业方向的选择,确定其最佳的毕业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开发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基于学生实时现状分析、定制目标、完成进度等功能,确保学生能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从而能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设定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与所定目标的差距,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为自己筹划未来,拟定未来的职业生涯方向。坚持使用职业生涯规划APP,起到时刻鞭策自身,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目标中不断超越自己。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发展条件

1.1大学生对于本校学生的适用性

本文前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本校大学生对自己学习规划和未来规划的想法以及对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的看法。问卷调查面向的人群是本校大一至大四所有学生,从调查结果来看,17级和19级的人数较多。多数人表示对自己上的大学还可以接受,但到了对自己学习是否满意的时候,超过30%的人表示无感;70%认为不满意原因是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对于自己大学四年的目标,将近30%的人没有确定自己的目标(目标里有考研、毕业工作、出国留学)。但是大家的课余生活都很丰富,有人看书学习、练琴、画画、健身、剪视频,大家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但是也有人在宿舍待着打游戏,没有规划自己的事情。对于制订计划,将近60%的人表示会经常制定小目标,38%左右的人没有制定目标的习惯,只有极少数人有制定长远计划的习惯。而制订计划后只有27%的人能照做,65%左右的人表示计划赶不上变化,有70%的人表示希望有一个APP能督促自己学习。面对规划会做出什么努力的问题上,大家都一直的表示愿意努力学习,根据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努力学习,创造自己的未来。对于那些即将要步入我们学校的一些学生,他们仅需下载一个软件,便可浏览关于学校的全部信息,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制订初步计划。带着目标入校,按着计划完成,将为他们带来无限收益。也可以自己制订计划,根据自己的目标,结合自己成绩,绩点等为自己做学期计划,APP将与微信小程序绑定在一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自己制作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用起来更随心所欲一些,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让学生每天都过得充实,自己为自己安排,学生自愿去行动,比强制学习的效果好百倍。

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的服务优势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各种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学生们学习的方式也增加了很多。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APP,但涉及的范围太广,很难针对个人的综合方面提供帮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可以进行自我评价,让使用者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等。使学生从入校起,积极主动分析自己的学习习惯、专业特点以及未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特点和要求,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大学生活规划,进而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学习方案[5]。APP还会为学生制订行动方案,也就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具体事情。之后还会对你完成的程度进行评估与反馈,如果发现某处职业生涯规划出现问题,也就是小目标没有完成时,可以立刻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具体的调整与完善。适用于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不仅起到督促学生自己学习的作用,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的内容丰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相当于一个进度条,终点由学生自己选择,起点则是学生进入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时的现有水平,也就是这个进度条的0%。在这四年里,学生为自己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目标,随着学生不断完成任务,不断刷新进度条,当进度条更新至100%时,证明学生完成这一阶段的目标。学生可以在APP中选择阶段目标,比如通过期末考试,就会以学期为单位,结合自己的成绩,对绩点和第二课堂的成绩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时刻了解自己的现状、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及时弥补不足。也可以选择自己四年后的发展方向,比如:顺利毕业,升学考研或考公务员等诸多方向。系统便会根据学生选择的方向,自动生成完成这一目标每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则根据时间段自行做任务完成打卡,如果一个时间段的任务没有完成,就无法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入学成绩等为自己“量身定做”小目标,计划自己四年后的选择以及每天都要做哪些事,比如坚持健身,就会以天为单位,设置的健身时间到会为手机主页发一条推送,学生每天打卡。APP中也会有GPS功能,为学生提供附近的美食、娱乐等。还可以与校友们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笔记,发动态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等。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设计思路

2.1APP人员定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主要受众锁定为在校大学生,随着功能不断开发,目标人群也会逐渐细化、精准化。

2.2APP现阶段功能设计

2.2.1连接学校系统

APP与学校的官网及教务系统连接,可使得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本学期的课程以及上课时间,对于自己各方面的安排能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连接学校官网,也能更好地了解到学校近期有无自己感兴趣的讲座,拓展知识面。通过连接学校教务系统,可得知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理由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进行学习目标的调整。还可以在官网上阅读学校的新闻,时刻关注学校发生的大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

2.2.2学生现状分析

2.2.2.1入学阶段分析

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以及学生的基本信息、性格特点等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学生此时可以选择立一个近期小目标或立一个长远的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为自己以学期为单位立各个小目标,APP会结合个人信息和定制的目标从而基本任务,在此基础可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对APP的任务在不影响其最基本的任务量时进行适当调整。

2.2.2.2学期末分析

根据一学期的表现、完成的任务量以及学期期末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本学期的目标完成情况,监督学生是否有懈怠、拖延等不好的学习习惯产生,使得学生可以根据分析报告及时改善并时刻找寻自己的缺点,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这样长期循环坚持,才能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实现目标。

2.2.3目标定制

目前而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逐渐消沉、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只是一天天得过且过,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就业岗位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能力方面越发看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可以通过学生定制目标的方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积累自己的能力,使得在需要时不会显得捉襟见肘。倘若学生对于自己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划,可以选择一下小目标来完成,例如:学好本学期课程,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掌握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等等,通过逐步完成小目标,来逐渐确立自己的规划方向。

2.2.4完成进度以及分享“战绩”

学生可根据自身完成的任务进度判断自己与锁定目标的距离,将学生自身的努力化作数据变得可视化,更能激励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在APP中分享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更好地勉励自己,相互学习。

2.3设计实现过程

APP设计流程图如下图所示:产品设计实现流程图总结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职业生涯规划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并完善不足。本文所提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完成学习计划,对自己的职业生生涯规划到大一至大四的每个学期,可以让学生在入校时根据自己的学习和能力特点制定毕业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大目标,根据大目标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并将目标转化为每天的学习和能力提升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学生完成计划,提高自己在就业中的竞争力。致谢:在本文完成的过程中,我最感谢的是王红晓老师对于我论文的指导。对于我写论文时的问题,老师也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还要感谢我组内的其他同学,我们遇到问题一起讨论,遇到困难一起解决,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和同学情谊。

总结

留学学习计划范文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需要多种类型、不同规格和不同层次的人才,研究生需要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和就业指导。因此,建立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武汉大学也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4年率先实行2年制硕士,通过弹性培养的机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逐步建立了科学研究以导师为主导的责任制和与科研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导师责任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改革的核心。合校以来,我院紧跟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步骤,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先总结如下:

1培养目标的调整,优化培养方案

当今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单纯培养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还应积极培养能直接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医疗人才[1]。根据当代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点,我院侧重于基础性的科研,要求学生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主要是培养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武汉大学从2004年全面推进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围绕这一新的改革举措,努力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并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力度。将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英语课程改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部分。"公共英语"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英语的听、说等应用能力;"专业英语"着重培养研究生专业文献的阅读、写作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对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所有课程均按"专题"讲授,确保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术前沿性、系统性和时效性。

2课程体系搭建和教材的改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是不断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我院根据武汉大学的培养目标及结合我院培养的实际要求,构建了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科通开课及专题讲座等四大模块组成的基本知识平台,它们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培养类型及专业划分班级的基础上,按需设课,建立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课程体系。前者侧重于传授专业基本理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训练实验技能或科研基本功,后者则侧重于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我院主要以建立科学学位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大大拓展了不同专业研究生对综合性、交叉性以及新兴学科知识的选择范围,而一些课程的边缘性、前沿性,又为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拓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空间。教材建设是夯实研究生教育基础、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又一项基础性工作。由于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科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经常更新,通用的研究生教材出台很困难,而选用教材往往带有较多的不适用成分,因此,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是比较好的方式。为了确保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教学整体水平,我院遵循"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统编教材,优先选用优秀教材、精品教材,优先选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的3个优先原则,严把教材的选用关,另一方面加大研究生教材建设支持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编写高质量的研究生教材。在加紧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创新工程:

2.1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公共课改革,大力推进学科通开课建设;

2.2同时也建设一批研究生优质的精品课程,研究生优质精品课程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模式等特点的示范性研究性课程。

3导师队伍的建设,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度

导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灵魂,是整个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为了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质量,我校痛下决心,完善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制,按学科所需设置导师岗位,制订选拔导师的量化标准,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化,明确了导师的标准和条件,规范了遴选程序,强调淡化层次,强化岗位意识;提出"导师是工作岗位而不是学术地位"的口号,废除了导师终身制,并建立起动态上岗制度,只有兼具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的申请人才可能入围,"三无"(无经费、无课题、无成果)导师及其他在审核中被认定不合格的导师只能"下岗待业"。定期召开博士生指导教师工作会议,并对新增博导进行上岗培训。我院在一年一度的导师遴选中严格按照武汉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同时我院还实行研究生导师组制度,联合培养,共同孵化,在导师小组的指导下,把研究生从师徒制的体系变成多学科交叉的引导方式;在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制中,重视和发挥老教授、老专家在学术承传等方面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新任导师的上岗培训,让他们听取老导师介绍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了解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宗旨和目标、导师的基本职责、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对学生的要求与责任、因材施教的经验等,了解关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吸纳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多方吸纳人才,特别是充实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家、具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实业家、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技术精英,形成多元化、高学术含量的专兼职导师队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是导师制度的改革,要真正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度[2]。这两个制度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强调科学研究,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应用,而不是单应用的应用。

4培养模式的改革

新中国建立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学徒式培养模式和专业式培养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专业式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因此我们应改革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培养模式。2004年我校进行了学制的改革,实行了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或进程,从而一定幅度地缩短或延长在校的学习时间,进一步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自主发展的选择权。2007年我校开始实行1+4硕博连读制度,1+4硕博连读制度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把硕士阶段、博士阶段必须学习的公共课在一年之内全部学完,然后用四年的时间,立足于博士学位论文开展学习和研究,它的整体设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线,硕士阶段的学习与博士阶段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年制学生存在的科学实验研究时间短的问题,它对高科技含量论文及科研成果的产出将会生产积极意义。在培养过程中,1+4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第三学期初进行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通过资格考试者,正式进入博士研究阶段,未能通过资格考试者,退出硕博连读程序,按硕士研究生培养,这有效保证了硕博连读培养过程的管控。#p#分页标题#e#

5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搭建研究生学术科研舞台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必须为他们创造浓厚的学术探讨气氛,当今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不断涌现出新问题,即使是学识非常渊博的导师,也难以解决研究生提出来的所有的问题,何况学术研究本来就是在探讨中发展的,努力创造学术探讨的气氛,不但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这对人才的成长非常有利。我院支持研究生开展常规性的学术科技活动,注重引导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创新,重视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邀请众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到我院进行参观讲学,举办了多场学术专题讲座。建立健全研究生学术科技激励制度,我院重视研究生学术科技激励制度建设;建立了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考核制度,并将其纳入培养方案,明确参加学术活动与毕业答辩资格、评奖评优确认挂钩。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了研究生参与学术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打造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品牌。我院在成功举办"第一届博士生学术论坛"之后,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每年5月份都举行博士生学术论坛,邀请博士生导师进行点评,提出问题和意见,让博士生们受益匪浅;博士生学术论坛的召开,不仅激发广大博士生的求知热情,拓宽广大博士生的学术视野;而且营造学院学术氛围、构建学院交流平台,为我校基础医学领域的学术互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留学学习计划范文8

一、2010年以来广西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情况分析

级财政积极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了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财政投入,2010年以来广西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全区高等教育事业收入76.97亿元,其中财政投入37.37亿元,占比为48.55%,2011年全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56.36亿元,比2010年增长50.82%,此后继续分别以32.36%、6.21%比例快速增长,到2013年达到79.23亿元,比2010年的37.37亿元总量增加超过一倍,增长212%。财政投入占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2010年末为48.55%,从2011年开始不断加大,分别达到56.36%、61.31%和60.04%,财政投入作为高等学校投入主渠道的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基本得以落实。2.生均拨款水平增幅仍远低于全国平均增幅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是财政投入水平和强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代表着高校学生享有的政府投入水平。在中央政策支持和要求下,2011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逐年持续快速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也随之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小于总量增长。2013年,广西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达到13382.09元,比2010年的6902.44元翻番,增加6480元,逐年增长幅度达到47.9%、21.96%、7.48%,增速低于财政投入总量增速。2012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整体达到12000元水平,此后的2013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直到2013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2209.63元的差距,说明受经济总量、财力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尽管广西财政已积极努力,但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投入结构可以理解财政资金的配置状况,体现为财政资金支持和使用的方向、范围和用途以及在不同院校间分配的结果,从方向上看包括基本运行费用和项目经费等,从对象上表现为经费各院校之间的分配。在对教育厅所属的20所高校2010年以来决算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到,高校财政投入结构上存在以下特征和问题:

1.经费投入配比度不高,高校经费需求与保障之间关系不对等

从2011年开始高校财政拨款支出大幅度增加,但新增经费基本投入项目支出,基本支出增幅较小。2011年至2012年,项目支出逐年增幅分别达到188.08%和62.77%,项目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发生根本性改变,从2010年的38.67%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73.44%,只有到2013年由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增加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高校财政拨款支出结构才略有改变,人员经费比上年增加29240万元,而项目支出减少15339万元,下降4.14%。但从整体上说近年来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比维持在3:7左右,表明在2010年以来财政投入高校的经费主要以专项的形式安排。学生教学和培养工作是高校最基础、最主要的工作,财政投入应对高校学生的培养所需予以充分保障。《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明确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根据广西物价局高校培养成本监审报告相关数据,广西高校2011年不含固定资产折旧的生均培养成本为1.33万元,按照生均学杂费0.45万元进行测算,由财政负担的培养成本应达到0.88万元。但按照2013年统计和财务数据,以广西高校财政拨款支出中基本支出占比45%测算(考虑到国家奖助学金是在核算中作为项目经费,因此对基本支出占比调整),实际财政承担的生均培养成本只有0.6万元,与实际需要约有0.28万元的缺口,高校教学等维持费需求与财政负担形成不对等关系,对基本办学投入的相对不足导致财政投入的结构性失衡。由于没有基本办学经费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并未能有效改善广西高校基本运行费用长期不足的现状,为弥补基本运行费用不足而拆借使用项目资金的情况在高校中以不同形式存在。

2.项目经费比重过大配置效率偏低,财政投入有效性有待提高

现行项目经费分配是一种由上而下行政主导机制,基本上由主管部门设立项目后按程序分配下达,作为经费使用主体的高校参与程度较低。随着投入总量的不断扩大,项目资金数量和总量也在不断增大,项目资金安排过多过碎在以下方面影响了财政资金效率发挥:一是配置效率不高,易造成资金闲置。由于项目安排评审时间历时较长,一些大额资金直至到第四季度才安排下达,预留给高校的执行时间不足,形成大量资金结余。据对20所高校财务数据进行统计,2011-2013年,分年度资金结余达到4.12亿元、4.95亿元、7.13亿元,逐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0%、44%,分别占当年项目资金收入数的15.3%、11.78%和16.7%,财政资金长期滞留闲置直接影响了资金安排使用效率。二是无法调动和发挥高校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行政主导下部分项目资金缺乏合理规范的科学论证,项目安排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过多的项目导致财政投入碎片化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在没有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情况下,为获得更多资金支持,高校忙于各类项目的申报争取资金,带有一定投机性和盲目性。各类下达的项目资金预定限制性使用条件使校内获得支持的项目集体或个人具有排他性支配权,学校无法将其根据办学和发展所需进行整体规划实施全面预算,资金使用忙于赶进度花出去而没有长远打算,成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以至于高校出现一边办学经费捉襟见肘一边大量资金结余闲置的怪象。

3.经费配置机制滞后于高校分类管理总体改革需要

高校分类管理总体改革要求完善资源配置机制,但目前广西高校经费配置仍然实行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模式,基本支出主要根据编制内人员数量、学生人数和统一的标准核定教职工工资和公用经费,项目经费切块分别评审安排,无法体现不同类型、层次、专业的办学成本差异并进行分类支持,各切块的项目经费通过竞争性等方式安排,易形成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赢者通吃局面,经费过度向部分高校倾斜,区域内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获得项目支持总量较少,其教育软硬件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过多的项目经费使得高校只能按照限定性条件安排使用,事实上束缚和限制了高校办学自主权,无法真正起到使用财政资金引领和支持高校合理定位、错位发展、特色办学作用,社会所诟病千校一面也在所难免。

三、改革完善广西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建议

尽管2010年以来广西高校财政投入呈现总量持续增长,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显著提高的可喜局面,但是广西高校财政投入的生均水平仍然较低,结构失衡、效益不高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解决。

1.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广西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实行的是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为辅机制,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力度不仅仅与地方财政投入的努力程度直接相关,也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财力规模密切相关。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大学从当地获得支持的力度相差较大,广西高校多渠道筹措资金能力较为薄弱,需要财政给予更多的扶持。目前,广西与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仍在继续拉大,建议中央在安排教育投入时,更多地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角度,从地区之间均衡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考虑,继续加大对包括广西的高校的支持力度,减小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距。

2.改革完善现行高等教育经费配置机制

针对当前广西高校基本运行费用不足、财政投入效率、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确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高等教育经费配置机制,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拨款方式向生均定额拨款+项目支出+绩效拨款转变。

(1)建立以生均综合定额拨款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以充分保障高校经费基本运行为目标,对高校教学、科研等履行基本职能所需的人员、公用经费成本财政分担方式调整为以生均定额拨款为基础,根据学生培养成本的构成要素,按照不同层次、类别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科学合理的确定财政经费生均经费供给标准。在此建议拟定的广西高校生均综合定拨款由人员经费(不含离退休支出)和公用经费两部分构成,用于保障高校开展教学等基本职能的日常运行所需,其中:人员经费可以教育部规定的高校生师比为依据折算应配置教师人数和标准教师经费补助标准核定;公用经费以标准学生人数以及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调整系数确定,在这里调整系数由学校层次、类别等多种因素确定。从教育教学成本补偿的角度,拟定的生均综合标准可参照相关成本监审报告,以60007000元左右的标准安排,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财政收入增幅等因素定期调整。当然,具体执行的标准还需要决策者组织开展更多的调查统计分析综合各项因素研究确定。

(2)加大现有项目预算资金整合力度。

广西本级财政安排的高等教育项目资金的设置应当紧密围绕党委、政府高等教育战略部署,把性质、用途相近的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和管理,稳定现有专项资金规模和数量,保持专项与生均拨款的合理比例。对确实需要保留的专项,要加强项目编制的审核、论证,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集中财力办自治区层面的高等教育重大工程。对新增财力投入高等教育的,尽量通过提高生均综合拨款和绩效拨款的形式安排。

3.以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为契机,推进实施广西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制度

以生均经费为基础决定拨款额度的模式易使高校形成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开设更多低成本专业的内在非良性动力,为节约教学成本降低对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和基础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的关注和投入,不利于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发挥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支持引导作用,在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优化经费配置和使用应是连环相扣措施。为充分调动和激发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主观能动性,有必要以财政部推进实施的预算绩效管理为契机,建立广西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制度,适度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构建合理的整体绩效评价制度和系列体现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指标体系实施对高校的绩效量化评价,以量化结果和预先设定的经费分档核定方式确定绩效拨款金额,真正将拨款与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挂钩,形成高校校际间和学校内部院系、教学科研人员的良性竞争局面,有效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定期绩效评价结果决定经费额度形成的外部压力,势必激发高校形成把预算管理重点从把拨款拿回来向用好来转变的内在动力,将学校发展目标责任落实和创造绩效纳入财务管理体系,真正实行与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管理以及校内各环节有机地协调的全面预算,以绩效为核心优化人、财、物资源配置,使得财政投入取得更大的办学效益,有效引导和促进广西高校健康发展。

作者:徐航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第二篇:高等教育改革成效探析

一、新世纪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

(一)改革现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政府管理的“收放自如”

澳大利亚目前实施6个州和两个地区为主体、联邦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虽然近年来联邦政府的影响逐步扩大,但由于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以宪法为依据的主要由各州政府负责的教育体制并没有大的改变。

1.改革高等教育准入制度和收费制度。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2003-2004年度开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提高了高等院校在学费收取方面的自主权和灵活性。除护士和教师以外的学科可自行划定学费标准,最高增幅大30%,自费生的比例可占到学生总数的35%。扩大高等院校收费的自主权有利于教育机构间展开竞争;学生和家长也可以依据自身的成绩和经济水平选择不同的受教育机构。

2.政府在放权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又强化了行政干预。

政府通过行政命令推行国家标准化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标准,通过竞争性项目给予大学科研基金资助;实施新的劳资关系改革,并对学校内部管理的优秀者给予经费支持,尤其是实施新的联邦财政拨款计划(CGS),以财政拨款为杠杆推动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改革,把财政拨款和高等教育机构改革挂钩,在一定程度上干预、把控着各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

3.加大对学生的资助。

联邦政府引入一套新的贷款计划“高等教育贷款计划”(HELP)与之前的“高等教育供款计划”(HECS)共同运作,形成“联邦高等教育供款计划———高等教育贷款计划”(HECS-HELP)。通过这种机制,受联邦资助的学生以联邦贷款支付学费。贷款将随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动而保持实际价值,但免付利息。“根据收入状况推迟还款的计划还将继续实行,但政府将最低还款额度的底线由2002-2003年的24 365澳元提高到2005-2006年的30000澳元”。同时,开始实施两项新的贷款措施:“全额自费———高等教育贷款计划”(FEE-HELP)和“海外学习———高等教育贷款计划”(OS-HELP),前者主要资助公立的和有资格的私立高校的全额付费学生,后者资助为取得部分学位而到国外学习的学生。

(二)以质量提升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澳大利亚大学具有提供高质量学历的声誉,保持和完善这一声誉是至关重要的。为提高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采取设立国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所、增设新的澳大利亚高校教学奖和教学成果基金等政策措施。

1.设立国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所。

2004年,澳大利亚建立了国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所,为加强高校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国家基地。该研究所接受澳大利亚大学教学委员会(AUTC)监督,由大学教学专家负责管理。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国家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竞争性拨款项目;与相关教育机构沟通,解释和管理教学目标;监控教学评价活动,对国家评价方案开展研究;建立部级和国际级的教学标准和程序;协调修订“澳大利亚高校教学奖”条款,包括研究报告的奖励等等。

2.设立新的澳大利亚高校教学奖。

该奖项旨在促进高校教学地位的提高,对优秀教学成果的奖励金额有所增加,从2006年起,每年提供270澳元,每年新增奖项包括210个1万澳元奖、40个2.5万澳元奖和5万澳元的联邦总理“年度教师奖”。公立高校教师均有资格参加以上奖项的评选。

3.设立教学成果基金。

2006年政府投入5470万澳元建立教程成果基金(LTPF),用于奖励教学成果最突出的高校。“2007年投入资金增至8380万澳元。此项基金的建立表明联邦政府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将激励高校将工作中心转向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大学必须摆脱不必要的制约。大学应能够灵活地面对选民的需要,包括潜在的和现有的学生、职员、雇主及其所在的地方、区域和社区。为和自身的公共责任、社会义务相符合,高校需要得到更多的机会以提高其在迅速变化的教学环境、研究方向以及商业化趋势中求得发展的创新意识,开展与工业、研究机构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

1.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推动下,各高校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案支持高校教师参加各种国际交流会议和项目。同时,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建议各高等教育机构在学分转移、学生入学、课程设置等方面遵循国际惯例。

2.澳大利亚各高校通过各种途径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各种层次的合作。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每年都设立“奋进奖学金”项目以吸引国外学生前去留学。该奖学金分为三类: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类、行政管理类、职业教育与培训类。另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每年增拨100万澳元,用于资助澳大利亚语言教师去他们所教授语言的有关国家短期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并了解所在国当代文化。同时,联邦政府通过海外学习———高等教育贷款计划资助合格的全日制公立高校本科生赴海外学习1-2个学期的学位课程。该计划将为每位学生提供每期最高5000澳元的贷款,资助其在海外的学习”。

(四)重视高等教育供给的公平性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历史原因造成的弱势人群,特别是澳大利亚原住民在受教育方面的制度性障碍非常重视。澳联邦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新的学生资助办法,鼓励这些弱势群体入学并完成高等教育。为保证澳大利亚所有群体都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联邦政府采取了财政资助、文化政策调整、明确公平原则和实行以绩效为基础的奖励等针对性政策。

1.增加对原住民接受教育的资金资助。

政府通过原住民资助基金(ISF)支持和改进原住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现状。具体措施包括:要求原住民参与高校决策过程,高校要有原住民聘用规划、要执行提高原住民学生入学率并完成学业的战略规划、要报告ISF基金支出情况、要说明所提供的资金用于原住民资助中心的情况。2003-2007年,ISF资金增加了1 040万澳元,保证了高校能为原住民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成立原住民高等教育咨询委员会。

原住民高等教育咨询委员会除了为部长和教育、科学与培训部提供咨询意见以外,还参与制定原住民在高校就业人数的发展战略,组织召开一年一度的原住民高等教育会议讨论研究发展和政策方向等问题。

3.设立原住民教师奖学金。

这一奖学金的设立使原住民教师可以脱离高校一年时间,在自己选定的某个领域进行全日制学习。从2004年起,联邦政府每年为此设立5个国家奖学金,每个奖学金将提供大约10 400澳元用于支付学费和20900澳元的免税津贴。这些奖学金由部长在听取新成立的原住民高等教育咨询委员会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申请者的成绩予以确认。

4.加强高等教育公平项目(HEEP)。

除原住民外,另外还有非英语背景人群、残疾人、农村偏远地区的人群、非传统学习领域的妇女以及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者等5个群体被公认为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弱势群体。为保证这些群体能得到高等教育公平项目的支持,联邦政府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公平项目的执行力度。该项目主要确保弱势群体身份得到确认,并对其受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估,为高等教育公平项目制定新的资金分配政策提供信息支持。

(五)提升高等教育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2001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台了“增强澳大利亚能力计划”(BAA)。该计划在五年时间内提供30亿澳元,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学和科研机构支持,以构建新的研发体系。另外,从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拨出5.85亿澳元作为研究基础设施投入资金,7.4亿澳元作为竞争性研究拨款。2003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加大了重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力度,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其科研和创新能力。

1.制定国家研究基础设施发展战略。

为给研究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研究设施及大量数据资料,联邦政府采取了统一协调措施:为国家重点研究领域提供高标准研究设施,为使用国外重要研究设备的团体或个人提供必须的经费,提供国际水准的专业计算机设备和综合研究通信网络等。

2.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公共研究机构的合作。

重视分析、探索高校和大型公共研究机构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和范围,探索大学和国办科研机构进一步合作的新模式,挖掘合作研究的最大潜力。

3.对知识创新项目进行评估。

评估活动促使政府对研究的进展情况积极进行监督,并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以保证政府将来对研究政策的修改能建立在评估分析的基础之上。评估结果与对高校的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研究培训的拨款项目直接相关。

(六)引入市场机制,实现高等教育投资的多元化

由于沉重的财政压力,20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不得不决定采用市场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并将其作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公共部门改革计划的一部分。当前,公立高等教育的私有化和引入市场机制已经成为近年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2003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开始实施新的联邦拨款计划(CommonwealthGrant Scheme),将财政拨款与高校是否遵守政府制定的政策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干预高校内部管理。为加强对学生的资助,引入一套新的贷款计划———“高等教育贷款计划”(HELP),与之前的“高等教育供款计划”(HECS)共同运作,形成了“联邦高等教育供款计划———高等教育贷款计划(HECS-HELP)。通过这种机制,联邦资助的学生由联邦贷款支付学费。贷款将随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动而保持实际价值,但利息免付。同时,实施两项新的贷款计划“全额自费———高等教育贷款计划”(FEE-HELP)和“海外学习———高等教育贷款计划”(OS-HELP),旨在扶助公立和部分私立高等院校的全额付费学生,以及部分国外留学生。2003年12月,澳大利亚议会又通过了《2003年高等教育支持法案》(Higher EducationSupport Act 2003)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并兼顾了教育的公平性与开放性。

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效与不足

在澳大利亚各项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推动下,目前“澳大利亚不仅是高等教育大国,也是高等教育强国。2011年澳大利亚在校大学生总数达到114万人,国外留学生约25万人”。国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已占总人口的34%,仅次于美国的36%。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偏少、高等教育产出效率偏低、高等教育系统内资源整合度不高等问题。

(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效

1.高等教育已成为提升澳大利亚综合国力的重要一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澳大利亚必须拥有足够多的高层次人才以适应世界高速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而高等教育则是高层次人才开发的主要贡献者。澳利亚高等教育联合会主席托马斯•杰斐逊明确提出,“教育是国家的第一国防”,从目前国际竞争的格局和澳大利亚国力的实际现状出发,“澳大利亚必须通过高等教育培养有技能的国民”。据统计,2000-2005年,国际教育(含培训)对澳大利亚GDP的贡献从43亿澳元跃升为100亿澳元。其中高等教育的贡献比例最大,超过50%。教育出口已经上升为澳大利亚第三大服务出口产业。

2.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标准性与大学特色的有机融合。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基础性的,构建了一个标准的框架体系。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它并不否定大学的特色,反而鼓励大学形成、发展自身的特色,这与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背景是一致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既有区域性评估也有全国性评估,既有高校内部评估也有政府和社会的外部评估。不管哪一类评估,都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前提,对高校的意见表现出极大的尊重。内部质量监控与外部质量评估相结合确保了大学的自治,保证了高等教育各个学科的质量和专业标准,在高校学术活动中建立起了鼓励高质量、惩戒低质量的机制。

3.高等教育资助制度改革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通过建立以重要领域为载体的基础性拨款和以多样化发展为目的的绩效拨款模式,促进了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根据自身优势追求独特的发展目标和使命。一方面,使具有一定历史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着重发展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朝着一流大学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使社区和地方性高校发挥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学生在各方面所承担的费用并没有明显削减,还为高校招收全额自费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正如兰登•内尔森所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不是要变成一个没有规则的自由市场,同样也不是要回到全部接受资助、政府完全控制的状态,而是要达到一种政策的平衡,一方面指向澳大利亚现在和未来需要的实用主义,另一方面也要满足可持续性、质量、平等和多元化等改革重点的需要。”

4.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留学生人数连续攀升。

澳大利亚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推进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高等教育出输出国。澳大利亚非常重视吸引他国人员前去留学,留学生教育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都发展得比较快,本科阶段的优势尤其突出。2006年,“澳大利亚国际学生注册人数已达38万人。2007年,去澳大利亚的外国留学生共有45万人,增长率为11%”。目前几乎所有的澳大利亚大学都参与了国际教育活动,每所大学的平均留学生数均在5000人以上。另外,澳大利亚许多大学还在国外建立了分校。

(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的不足之处

1.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参与度偏低。

布拉德利报告指出:“澳大利亚有超过1/4的学生没有完成其高等教育学习计划。在过去20年里弱势群体的学生进入大学接受教育的比例一直维持在15%左右,而该群体占同龄人的比例却为25%。”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中心(CHSE)在2008年也指出,农村低社会经济地位人口占全国的10.6%,但此类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总数中仅占5.9%;首都以外地区的高等教育供给也面临着困难,无法支撑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些问题会随着许多地区15-24岁人口的减少而恶化。现有政策没有在急需高等教育参与度扩大地区启动教育项目以提供明确激励,也没有与其他高等教育机会提供者合作以解决问题。

2.高等教育产出效率偏低。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报告》指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产出效率落后于其他国家:25-34岁年龄组人口拥有学历的比例在OECD的30个国家中排名第9(十年前排名第七),即25-34岁年龄组人口中29%的人拥有学历证书,而OECD一些国家这一比例高达50%。”另外,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的市场化倾向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会导致各大学着眼于高等教育的经济利益,忽视或放弃对日常教学活动的严格要求,违背了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

3.高等教育系统内资源整合度不高。

澳大利亚第三级教育资格证书长期以来一直由两个部门提供(大学和社区学院),这两个部门的作用不同,教育的方法也不同,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受学历驱动的就业环境的改变已经使两个部门的界限日益模糊。如果澳大利亚要实现保持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当前迫切需要形成一个统一的第三级教育体系,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解决好三个问题:为了谁发展?谁来主导发展?怎么样实现发展”。

作者:李作章 刘晓筱 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东北师范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第三篇:城乡高等教育体制性障碍改革探索

一、城乡二元结构和高等教育机会公平

1.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2012年9月,总理在《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文中是这样来给它定义的:它是指在发展中国家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过渡的历史进程中,必然出现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城市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不对称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存在形式。”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农村依然面临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等许多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经济体制显示出其弊端,这主要表现在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

2.高等教育及其机会公平。

高等教育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社会科学大词典》对高等教育的定义是,“中等教育阶段以上的各类专门教育,一般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生五级,教学组织和形式有全日制和业余的,面授和非面授的。高等教育一般担负着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通常为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也有一些高等科研机构附带研究院(所)实施高等教育”。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形式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辅以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为方便研究的量化,本研究中所涉及的高等教育有以下四类: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其他高等教育形式中的继续教育。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体制性障碍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教育体制,城乡教育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城乡二元结构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影响极其复杂,下面论述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需要进行重新合理制度设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里称其为体制性障碍。

1.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基础教育不公平。

就教育经费而言,中央和地方的分工很明确。一般来说,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特别是义务教育。早在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就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乡财政为主的保障机制,县乡财政的投入占80%,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也导致了各省市、各地区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相差巨大,基础教育不公平影响高等教育不公平。

2.财政体制不协调,各级政府权责界定不清楚。

自我国进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由于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同划分,在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分配比例上,表现出了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地方政府每年需将本地区的税收收入上缴到国库,同时高校的经费预算需上报到地方政府进行审批,而由于中央政府不直接管理地方所属高校的经费支出,且中央政府对于地方高校规模、发展等情况了解不足,从前面的数据对比上可以鲜明地看到,地方政府管理高等学校的事权超过了所能支配的财权,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比例比较大,体现不出中央对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且在法律上也没有具体规定两级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权责。因此在向地方拨付教育经费时就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各高校的实际需求。这样,就必然影响了地方政府的事权执行,导致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

3.投入产出不相称,公平与效率难平衡。

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教育体制关系着教育资源的投入和产出,关系着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随着高等教育在现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也越来越希望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自从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迈进了大学的校门。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导致高学历的人才越来越多,而在他们毕业走向社会时,很多工作单位的门槛也提高了。在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公平”地接受高等教育时,教育的效率下降了。随着区域性劳动力之间的流动性加强,不发达省份的很多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去发达省份工作,而发达省份的高校毕业生则很少回到不发达的省份工作。这样一来,不发达省份的财政虽然承担了高等教育培养的成本,但高等教育培养成果中的一部分却被发达省份无偿占有,不发达省份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产出不相称的比例将会更大。联系的循环效应,导致不发达省份的经济永远滞后于发达省份,这也会降低地方政府对高校投入的积极性,导致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投入较少。

4.保障监管不到位,教育公平难实现。

保障和监管,是既要保障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又要保障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既要监管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又要监管每一项教育制度的落实。国家和政府是高等教育最大的受益人以及最有实力的投资者,理应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截至2013年底,我国民办高校718所(含独立学院292所),民办高校在校生557.52万人,占所有高校在校生的22.5%。但是,自2003年我国实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考生除了通过高考这个独木桥进入大学外,还可以通过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高校的自主招生主要通过学校推荐和个人自荐,各大高校按照自己的标准筛选合适的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能不能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这个决定权在大学,而不是统一高考的客观分数,著名的“人大招生处处长贪腐案”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旦教育机会和权力挂钩,加上缺乏公开透明监管程序,教育公平就无从谈起。

三、城乡二元结构下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路径探索

1.弱化城乡二元结构。

这需要国家通过调整宏观政策来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加大中央和省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规范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消除二元户籍制度。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国家通过财政拨款,使教育经费从上一级财政流向下一级财政,来实现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或从同级的富裕地区转移至贫困地区,实现城乡或者区域间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转移支付制度这一经济制度对于平衡地方财政,实现政府管理社会的价值和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弥补不发达地区由于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导致的教育收支不平衡问题。消除二元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首先要确立法律基础,尽快及时修订户口登记条例,积极起草并尽快推行户籍法,以法律的形式巩固户籍改革的成果,实现户籍制度法制化、规范化。其次,要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进行改革,消除城乡间二元教育结构的不公平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及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让更多的教师想到农村去,愿意到农村去。改革并取消现阶段的高考户籍制度,打破地区间差异,均衡区域发展,使高考制度体现教育公平。

2.着力保障我国教育财政性投入。

2012年,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收费支出总额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首次达到4%,教育人为此欢心鼓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教育的投入满足了充分需求,我国在1993年制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达到4%”,可是,这一目标直到2012年才达到。按照教育界的测算,我国要实现扩大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财政性教育投入至少要达到GDP的5%,而不是满足于4%的水平———这一投入水平连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投入水平也没有达到(2003年,全世界平均投入水平为5.1%,发展中国家为4.1%)。所以说4%,也就是达到了一个及格的程度,仅满足了教育的基本需求,如果要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就还要继续加大我国教育财政性投入。

3.改革现有高招制度。

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就要改革现有的高招制度,现在各高校招生名额的分配都是地方保护主义,高校所在地、就业需求量大的地区,都是高校计划投放的“最爱”,这种带有倾向性的招生计划,造成了不同省市地区的学生在分享高等教育资源方面的不公平,导致了入学的机会不公平。是要打破“北大是北京人的大学、复旦是上海人的复旦大学”的格局。改变现在高校招生计划的分配方式,比如教育部做出硬性规定,高校招生计划必须向农村地区、贫困山区倾斜;或者每年招收的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必须达到一定比例,使这些地区的孩子看到希望,有“出头”的通道。

4.完善高等教育公平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