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调查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留学调查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留学调查报告

留学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众创空间;盈利模式;资本投资;转型资金;信息共享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特别是在现行创业生态系统下,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关注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被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级众创空间的试点单位,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为创业者们降低了创业成本和管理风险,提高了新兴产业创办的成功率,成为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载体。

一、众创空间的内涵和发展特点

众创空间与其他产业不同,具有如下的内涵和特点:

(一)众创空间的内涵

针对众创空间,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即官方视角和学术视角。官方视角下的众创空间定义,主要来自于国家政策性文件。在构建新型的众创空间过程中,各级政府相继颁布了多部政策性指导意见,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对众创空间进行了定义。总结推广了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和创业咖啡等新型产业孵化模式,以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发展模式,推动国内新兴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从学术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众创空间的发展源自于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的原始形态为“兴趣俱乐部空间”与“创新试验室空间”,与线上的虚拟空间产生明显的区别,将创意思想转化为具有实际生产价值的生产力,关注创意成果是否能转化为商业价值。

(二)众创空间的发展特点

1、开放式特征。众创空间具有开放式的特征,众创空间面向全民,是为所有具有创新创业发展意愿的人提供的公众服务。与传统的产业孵化器相比,众创空间的准入门槛更低,并且具有更加便捷的特征,可以为基层创业群体、应届大学生、海外留学回国人员等,提供健康和宽广的成长平台。2、专业化特征。众创空间提供的服务更为专业。通过对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众创空间发展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众创空间的核心价值主要是为创业者们提供创新创业的服务,因此,各项服务的内容,都是针对创业者的实际发展需求制定的。众创空间的服务内容与创业者的实际需求,能够充分地结合和联系起来,提供的服务内容便更加精准和专业。3、低成本特征。与其他的创业空间相比,众创空间可以为初入市场的创业者们,提供成本更低的成长环境。一般来说,众创空间提供的场地与经济领域市场环境中,可以为创业者们的提供的场地价格更低,比如,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众创空间,为创业者们提供了免费的成长空间或财政补贴。众创空间的使用者可以通过更加低廉的价格,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如地使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成自己的创业发展目标。4、全要素特征。众创空间主要的发展目的为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众创空间,根据创业者们的实际需求,为众创空间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创新发展要素。因此,众创空间具备的全要素的发展特征。创业者们可以在众创空间中,寻求到各类创新创业发展要素,完成创新创业的理想。

二、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

在现行的创业生态系统条件下,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形态。

(一)租金差价盈利

在众创空间的设计和构建过程中,需要物理空间作为基本的载体。根据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众创空间发展模式来看,作为省部共同建的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园区吸引了海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168家。由此可见,写字楼和创业园区以物理载体的形式,包容了创业者们的创业理念和制造的产品。众创空间以“整批零租”的模式,将写字楼和办公室出租给创业群体,通过财政资金补贴差价的方式针对入驻企业进行扶持,以税收地方留成、租金和就业等获取综合社会收益。

(二)服务性质收费

众创空间能够为创业者们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实际的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众创空间与普通的写字楼呈现出明显的区别。众创空间除了为创业者们提供办公空间之外,还对配套设施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向众创空间内部的创业者们收取相应的服务费。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明确地认识到了众创空间与传统意义的办公地产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别,将多项专业的服务和一流的人脉社交平台等资源,融入到众创空间之中,合作机构收取合理的服务费用,实现互惠互利。

(三)资本投资回报

众创空间内部聚集了大量的专业化创新创业团队,众创空间通过为创业团队们提供各项专业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对不同团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度等,进行深入系统地了解和研究。众创空间可以从中选取具有明显发展潜力、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的团队,为其提供技术、人员或者资金方面的支持,通过合理性的投资,获取此类创业公司在初创发展时期一定比例的股权。当创业公司进入到成长期之后,众创空间便可以获取一定比例的投资收益。(四)政府专项资金目前,我国政府对众创空间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帮助和扶持,不仅体现在政策方面,而且还体现在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方面。国家政府颁布的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政策措施,为新型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此外,国家政府还为众创空间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补贴,比如,简化工商注册、税收优惠等措施,都为众创空间的盈利提供了可能。

三、众创空间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我国的众创空间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通过对国内众创空间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可以看出,众创空间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国内众创空间的发展过程中,发展的速度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此种问题具体表现在,大众创新创业者,无法在新政策和新制度出台的第一时间,迅速掌握进而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因此,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团队,无法及时了解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重要信息和资源。除此之外,众创空间的投资者,很难利用有限的资源和信息,快速寻找到市场环境中,适合创新创业发展的项目,不能进一步扩大自身的活力空间。供求双方的信息共享不佳,导致了众创空间的新型产业的供给和需求难以实现有效对接[3]。

(二)人才吸引能力有限

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的众创空间与北京市的众创空间相比,存在明显的发展劣势。北京的众创空间,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有效地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创业人才,进入到北京的创业园区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呼和浩特市的众创空间在此方面存在劣势,所以在人才的吸引和保留方面,与北京地区的众创空间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此种发展模式不仅制约了区域内部众创空间的发展进程,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供需矛盾。

(三)盈利模式有待调整

根据调查可以了解到,众创空间的主要盈利来自于政府支持和自身的投入,其中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占据了70%左右,已经成为了众创空间的盈利和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众创空间的创办初期,政府为了吸引人才,会从政策上给予补贴和扶持,为创新创业团队们提供免费或者廉价的办公场地,同时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地提供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帮助。此种发展模式虽然在创新创业的前期可以有效达到人才吸引的目的,但是当众创空间进入到发展正轨,政府的政策性优惠减少,会使得众创空间的利润空间难以维持,甚至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四、众创空间的优化发展战略

通过前文的分析和论述可以了解到,众创空间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根据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从中获取积极有益的发展经验,进而为众创空间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完善公共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众创空间,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提出要持续助力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打造并且不断完善了公共信息服务的管理平台,以此为依托,建立了“四高平台”,打造了专业化的高层次的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基地,为区域内部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高科技的企业孵化和培育基地。不仅如此,还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众创空间每年都在发展中心定期举办“创青春”创新创业发展竞赛。在公共信息平台中,提前活动比赛的信息和基本的参赛要求。通过此种方式,充分地调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众创空间内部各创新创业团队的参与度。比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大赛,关注到了当前经济领域市场环境中的热点行业和朝阳产业。将新一代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AI智能、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有关产业,都作为基本的比赛项目。同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大赛举办,还结合了内蒙古地区的实际特征,将现代农牧业、农村牧区电商作为重要的比赛项目,从而为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农牧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模式。

(二)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

对于众创空间的发展和壮大来说,离不开高新科学技术人才的支持和配合。对此,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众创空间在实际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了对海外留学人才的吸引工作,通过提供政策性支持、经济性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提高了对海外人才的吸引程度。对于在海外留学的高新科技人才,同样提供了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吸引海外学子归国发展,为家乡和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比如,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众创空间,努力帮助了留学回国创业者们参与到系统化的培训工作当中。通过聘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的创业指导教师,参与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众创空间海外留学人才的创业辅导工作之中,形成了“创业导师-辅导员-联络员”的创新创业服务链条。定期举办专职一对一的辅导工作、企业成长专题论坛,为海外留学人才尽快适应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可以尽快地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的生产力,产生经济价值。

(三)优化创新灵活商业模式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之外,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众创空间的发展中,还对现有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更加灵活的商业发展模式,扩大创业园区的盈利空间。比如,针对当前众创空间内部机器设备等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众创空间首先向政府提交了申请,通过政府创业补助和房屋补助等方式,有效地降低了运营和管理的成本。此外,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众创空间还对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各项成本支出,都进行了严格控制。在兼顾交通便利性的基础上,探索承租经济技术开发区闲置写字楼的方式,经过系统改造,打造更加适合创新创业发展的新型众创空间的新模式。在节流的同时,还要进行开源,引入具有强大发展潜力、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到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众创空间之中,当项目盈利之后,可以通过股权收益和转售等方式,获取利润。

五、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模式,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认清当前众创空间的发展形势和生态系统环境,制定出符合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的新型发展策略,通过不断地完善公共信息服务管理的平台,提高信息数据的交流和共享效率。同时,在以基础上,加大吸引海内外人才的力度,优化创新灵活的商业发展模式,有利于全面提升众创空间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石家齐,宋伟.基于“投入-实施-产出”分析模型的众创空间知识产权服务网络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8):146-150.

[2]段楚婷,贾薇.共享经济下共享办公空间的运营——以我国众创空间为例[J].城市开发,2018(06):74-75.

[3]唐德淼.“众创空间”中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9):85-88.

留学调查报告范文2

近期看到一则新闻,一个上海留日学生在机场取出行李后,因为不满学费迟寄一事与母亲发生口角,即从行李箱里抽出刀子,数刀把母亲刺成重伤。许多人同情这位母亲,责怪孩子没有良心。母亲负伤之后说“:不想见孩子,很伤心。不想让孩子受到法律的制裁。”撇开法律视角,我们感叹母爱的伟大与孩子的凶残。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用这种方式“反哺”?这引发许多人的议论,也引发我对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思考。据报道,这个孩子在日本留学多年没有打工,房租和生活费全靠家里寄给他。现在是独生子女时代,孩子对家庭而言,是希望,是未来,是谱写幸福生活的音符,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唯恐投入不够。

许多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教育消费已占到第一位,这说明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但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大多是母鸡护小鸡式的。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摔倒了,妈妈用脚跺地板“:破地板,谁叫你让乖宝摔跤的!”孩子吃饭时,被饭烫哭了,奶奶拉着孩子的小手往自己的脸上打:“都怪奶奶不好,乖,不哭!”一个三、四年级的孩子家庭作业忘记在家里,打电话对家长说:“都怪你,为什么没有把我的作业本装到书包里!”家长一路小跑把作业本送到教室,还得向孩子陪不是。一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迟到了,只听家长在电话里哄孩子:“不哭,怪爸爸没有叫你!”孩子要做家务,妈妈连忙说“:别插手,你的任务是读书,只要把书读好,爸爸妈妈吃多少苦都值得。”舔犊之情,无可非议。爱是伟大的,但如果爱变得没有原则和理性,结果却是恰恰相反。这种凡事都要家长来做,孩子在大人的庇护下成长的家庭教育,极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觉———自己永远都长不大!从小孩子认为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应有由父母承担,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

然而,孩子缺乏感恩思想,到变得冷漠与自私,一旦父母不能百分之百满足孩子,孩子就会耍赖、抱怨、斥责,甚至对父母动粗、动刀。这时候,人们责怪孩子不孝、不懂事、没有自理的能力,但孩子怪谁?孩子的许多毛病是从小被大人“惯”出来的,是大人没有给孩子学习孝顺、自理和承担责任的机会,是大人培养孩子的不孝与无责任感。这样说也许会伤害许多父母的心。但在这一刻,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盗窃杀人犯在临死前唯一的心愿是想再吃一口母乳。得到允许后,他一口将母亲的乳房咬下,并狠狠地说:“我恨你,我这一生都是你害的,小时候我偷邻居的一根针,你不但不制止,还夸我聪明、手脚快,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走向了不归路。”世上没有后悔药,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日子不会倒过来过,但愿以上这些案例,都能成为家庭教育的前车之鉴。我们要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说到家庭教育,许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特长、兴趣爱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木桶原理———“短板”。

留学调查报告范文3

1895年,当庞大的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败给日本后,形势发生逆转,千百年来一直以中国为师的日本反为中国所师。此后,日本对清末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模仿日本的中国农业教育学制体系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鉴于日本以采用西政西学而强,便多次派员赴日考察教育。1898年张之洞派出以姚锡光为团长的第一个赴日教育考察团。该考察团归国后,姚锡光发表了见闻录《东瀛学校举概》。该书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各类学校,既包括日本的官立、公立、私立学校,又包括日本的普通学校(小、中、师范学校),各专门学校(高等、大学、学院、技术学校),以及其他各类学校(商业、盲哑、华族女学院)等。《东瀛学校举概》被日本学者实藤惠秀称为“:在中国介绍日本学校的嚆失。”[1]1901年,罗振玉等7位教育家受张之洞和刘坤一派遣赴日,罗振玉则将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刊载于中国第一份教育期刊《教育世界》上,向读者传播日本的教育制度。作为成员之一的是张之洞教育改革的重要幕僚,他回国后不久便发表至少3种日本教育方面的译著①,并且直接参与了学制的起草工作。收效最大的考察团当属1902年赴日考察的吴汝纶代表团。吴汝纶将其在日本的见闻,包括在文部省讲演摘要、学校图表、学科课程表等全部收录形成著名的《东游丛录》。而《东游丛录》此后又成为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的模版。以上这些考察均为清末教育改革准备了充分的资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全盘模仿日本学制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出台。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其与日本学制极其相似,这一点已为许多学者认同。如历史学家沃尔夫冈•弗兰克指出:“《奏定学堂章程》容量极大,包括从京师大学堂到幼稚园各类学校的章程、考试、教师、教科书等,大都是模仿日本模式的。”[2]日本学者阿部洋也认为“:《奏定学堂章程》表述了学校系统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特性,是完全仿照当时日本系统的。”[3]

同样可以在具体的农业教育学制体系中对上述论点进一步证明。将“癸卯学制”与同一时期的日本农业教育学制体系相比较,发现二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从横向来看,两个学制都是普通和实业(其中包括农科)两个系统,除职业与实业系统的名词与内涵有细微的差别之外,其他均相同。从纵向来看,两个学制系统在学程上基本相近,除中国的学程比日本略长外,基本上差别不大。此外,二者在农业学堂的具体分级上也基本一致,只是名称略有不同而已。如,“癸卯学制”将农业学堂分为初等农业学堂、中等农业学堂、高等农业学堂和农科大学四级;而1900年日本农业学制同样也将农业学校分为乙种农业学校、农业实业学校、甲种农业学校、农业专业学校四级。还有最明显的相似之处,就是两个学制系统均设有“大学预科”。这是英、美等国家学制中所不具备的,也可以说这是“拷贝”日本农业教育的最有力见证。除宏观上二者有相似之处外,在办学的具体细节上(课程设置、规章制度、办学宗旨等)同样有一致之处。如,由清廷学部举办的唯一一所农科大学———京师大学堂农科,自1910年开始招生,先设农学一门,以日文教授,聘请藤田、桔义、小野等人为教员。该校从学制、科门、课程、教材、标本、仪器等,基本都是照搬日本。由此可见,清末农业教育学制基本上承袭了日本19世纪末的农业教育学制。尽管这一学制存在诸多不符合中国农业教育实际之处,但其颁行确立了中国现代农业教育学制的基本模式和框架,是我国现代农业教育学制的奠基石。

二、大量日本教习直接参与清末农业教育工作

新学制颁布后,各级新式农业学堂纷纷建立。而此类新式农业学堂面临的首要严峻问题便是师资的匮乏。1904年1月颁行的《奏定实业学堂通则》中称:包括农业在内的实业学堂,“中国现尚无此等合格教员,必须聘用外国教师讲授,方有实际”[6]。张之洞也指出解决此问题的最佳途径为———“博延外洋名师”。那么,聘请何国教习任教最为妥当呢?“查各国农学,首推美国,日本近亦讲求,拟请远聘美国农师一二人,来华教习或酌聘日本人分任其事。”[7]故此,各农业学堂最初聘请的教习,以欧美为主,自1904年后,大量日本教习来华,在各级农业学堂的外籍教师中占绝对多数。这一时期清政府大量聘请日本教习主要原因有四:近代日本先于中国引进西方先进农学,在农业教育方面颇有成绩;可减少到日本留学人数,既可节省开支,又可减少新思潮在国内的传播;可使新的近代文化的输入、吸收完全置于清政府控制之下;从近邻日本聘请教师比从欧美聘请费用较低。关于最后一点原因以及其他文化因素,受聘于湖北农务学堂的格罗•D•贝利尔在1899年的一封信中说到,“‘日本人愿意拿我们1/3的工资,而且他们和总督(张之洞)很热络。’他不懂得迎合中国人的要求和需要,他不懂中国语文,而且据说为人太呆板,老是顶撞中国雇主,在3年合同期满前,1900年便被解雇”[8]。而取代他的正是日本的农业专家美代清彦。基于上述原因,清末开办的农业学堂专业课教师多从日本聘请,日本教习在各农业学堂分布如表1所示。最初的专业课教师都是日本人,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在最初时期就曾一次聘请日本教师多达10余人。各农业学堂所聘日本教习多能够出于基本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尽心尽力,教学效果比较突出。

如,曾担任江苏两级师范学堂总教习、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教习的藤田丰八,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藤田丰八(1869~1929),字剑锋。189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汉文科。1897年接受罗振玉邀请来到中国上海,受聘为上海农学会农学报馆专职日文翻译。据统计,《农学报》直至第162期译自日文的文章约有420余篇为他所译。1898年藤田丰八又被聘为“东文学社”日文总教习,负责培养日语人才。国学大师王国维此时就曾受教于藤田丰八学习日文。1908年藤田又受聘于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教习。“藤田丰八不仅学识丰富,而且工作认真负责,很受好评,在社会上和政府农业部门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于是清末我国的农学团体、农业院校和试验机构乃纷纷聘请日本学者和技师到中国进行农业教学。”[9]对于藤田的工作,其好友罗振玉就曾发出“藤公热心……其厚谊尤非今人所及也”[10]的感叹。又如,就职于湖北农务学堂的美代清彦,他和其他4位日本农业专家在武昌工作到1908年,“对湖北省的农业教育和农业实验工作有着重大的贡献”[11]。此外,聘日本人轰木长、前岛次郎和西原德太郎为教习的浙江蚕学馆,成效也十分显著。该馆“尤注意考研蚕病,考精究制种之术,每年所制之种,以贱植售之民间,饲之辄得丰获,视民间普通所制种或丰收至倍焉……馆中所制种除售之本省之外,若江苏、安徽、江西、福建,亦争购求,恒苦不给焉”[12],浙江蚕学馆在1900年就培养出了第一批农学人才,共有16人获得了毕业文凭。总之,从整体上来看,日本教习在清末农业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清政府学习新式农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大量来华的日本教习,对促进中国培养新式农业专门人才,推动中国农业教育、农业近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p#分页标题#e#

三、大批留日学生成为清末农业教育的中坚力量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一些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近邻日本正是因为学习西方才走上强国之路。正如张之洞所云“: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本、陆奥诸人,皆20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洋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诣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13]故此,他们纷纷主张派员赴外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技术等,以改变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张之洞在谈到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时,主张以去日本学习为主,认为“事半功倍,莫过于此,”并列举了五点理由:“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谴;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日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一、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14]因此,日本成为中国派遣留学生的首选国家。1896年,朱宗光等13名留学生赴日,揭开了中国近代留日运动的序幕。此后,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共同推动下,中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留日热潮。这股热潮的兴起,对以日本为蓝图的近代农业教育制度的确立,起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1899年,为解决清末农业教育师资短缺的严重问题,总理衙门遵议出洋学生肆农工商矿各学章程折:“谕旨向来出洋学生,学习水陆武备外,大抵专意语言文字,其余各种学问,均未能涉及,即如农工商及矿务等项,泰西各国,讲求有素,夙擅专长,中国风气未开,绝少精于各种学问之人,嗣后出洋学生,应如何分入各国农工商等学堂,专门肆业,以备回华传授之处。”[15]1903年,清政府学部在《奏定实业学堂通则》中,又要求各省务于一年内选派一二十名学生出国学习实业(包括农科)各科。据记载,在此之前,1896年清政府首批派学生13人去日本,其中一人学农;1897年浙江蚕学馆派2人至日本学蚕。此后,1903年京师大学堂派31人去日本留学,学农及学农艺化学各1人;1905年山东省派24人赴日本,其中有10人学农,同年农工商部派30人去日本学农[16]。1907年,清政府规定,凡官费留学生回国后,皆须充当专门教员5年,以尽义务;在义务期未满之前,不得调用派充其他差使。这使得赴日学农留学生回国后,均在各级农业学堂任教,有的则担任农业学堂、农业科研单位的领导人。如,毕业于日本盛冈高等农业学校的黄立猷回国后就任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教务长;就读于日本农科大学的屈德泽学成回国后则担任湖北高等农业学堂的坐办。这些留日学生进一步充实了各级农业学堂的师资,成为推动清末农业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农业教学用书、汉译农书多来自日本

留学调查报告范文4

由于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就业竞争的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就业困难,独立院校的专升本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另外,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第三,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薪资期望过高的现象,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医学专升本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具体来说,导致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分为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两个方面。

1.专升本医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

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扩大自己的办学规模,开设越来越多的专业,独立院校更是将学校的规模扩展放在学院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但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错位,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因为专业的关系,产生“供需不平衡”的就业难情况。另外,大多数独立院校疲于开展各项各类活动,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疏于平时的知识积累,从而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极为不牢固。

2.专升本医学生就业难的个人因素

很多学生在面临求职的时候,往往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准备不足等情况。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在就业招聘会成功应聘率一般只有30%左右,产生这一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另外,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都会选择出国,而独立院校很多学生的家庭情况相对良好,会盲目选择出国留学,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应和承受力大小都不闻不问,结果“海归”变成“海待”;二是“宁到城市医院去打杂,不到乡镇医院做骨干”,据统计,现在社会对医生需求量最大的医院大多都来自乡镇级别的中小医院,并且其中的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大城市医院。但学生却由于自尊心的作祟,往往盲目的选择一线城市的大型医院,结果一再碰壁,影响就业。

二、影响专升本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

1.性别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往往将性别意识纳入到学生职业规划中,男性更善于吃苦,意志更加坚强,职业定位也往往更为准确;而女性往往做事比较认真,“一是一,二是二”,另外,普遍意义上女生比较忠诚。

2.性格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的人适合从事社交性、活动性的职业,而内向型的人适合从事文字性、安稳性的职业。不同的职业对人有着不同的性格要求,作为医生,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有高度的责任感并且有同情心,拥有这些性格的个体能够更好的完成职业。

3.兴趣爱好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爱好可以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并且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对医学有独特兴趣爱好的医学生,可以有更大的动力去提高自己,增强竞争能力。尤其是专升本学生,由于自身学习积极主动性较差,兴趣爱好更显得重要。

4.医学专业特点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医学类本科学生后期需要面临实习、考研等压力,无法很好地快速吸收并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内容,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成效趋于一般。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之中,独立院校除了要建立了相应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和职能部门外,还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当然,由于四个年级的学生的特点不一样,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和特点,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不相同。

5.高校辅导员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辅导员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辅导员对学生本人相对来说更为了解。职业规划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不同的,不可能千篇一律的按一种模式指导,这也意味着要针对学生本身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这一角色最适合的便是学生身边辅导员。

6.家庭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众所周知,父母在大学生的生涯选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父母的期望给很多大学生带来了选择的困惑和压力。父母对于孩子生涯规划的影响主要集中表现在升学、就业地域和单位性质的选择上。作为家长,在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其特长、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多方收集相关信息,切实当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谋,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发展道路。

三、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途径

1.社会实践

医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其职业生涯的开展进行铺路,通过社会实践更好的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具体来说,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对医院、卫生所、社区服务站等各级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问卷,走访等活动,从而更好的了解现实社会中的所需,根据社会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相应能力,从而更好的走上就业之路;二是走进医院,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从而了解到在校所学的各项基本知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体现,从而查缺补漏,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就业实习

据统计,独立院校很多学生在求职前,没有事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得之不易的实习经验被大打折扣。要在知彼知己的情况下,制定出自己的择业目标,然后寻找和择业目标相关的工作。唯有这样,实习经验才能转化为求职优势,真正得到能力锻炼,否则就是做无用功。

3.学校引导

独立院校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的一些不利之处,往往在就业时受到一定的“歧视”。想要实现毕业后更好的就业,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能力提高更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校的各种资源和渠道获得更多的关于职场的信息,开拓自己的视野,利用一切机会拓展自己求职的渠道,参加招聘会和各类宣讲会;学校往往开设有各类的社团,而社团的管理经验也是形成职业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社会组织,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做一些实事;一个会说话的学生往往更受职场的青睐,在校期间的语言能力培养,更是一个人应具有的优秀能力的重要一种。

4.父母引导

留学调查报告范文5

(一)高等教育消费市场的确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同时,也从计划走向市场。高校收费制度实施后,在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利益关系,高等学校通过开展教育服务,成为对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生产和经营主体。作为教育服务的经营主体,高等学校就要合理配置教育设施,有效利用其拥有的教育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作为消费主体,学生除了需要履行接受学校教育、服从学校管理的义务,同时还应充分享有获得优质教育服务的权利以及高等教育消费的自由选择权利。学生消费者这种选择权利的确立,无形中给高校带来了压力,高等学校再也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要在保证优质教育服务的前提下,扩大其社会影响规模,并为人们所熟知。

(二)高等教育消费“买方市场”的形成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必然会出现高等教育买方市场。高等教育买方市场就是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某个时候已出现某种程度的供需平衡或供应量超过需求量。高等学校之间为争夺生源而展开竞争,采取各种手段、措施和服务等吸引学生。学生作为消费者比以往有了更多挑选学校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开始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市场现象。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资源状况来看,随着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多数中等专业学校升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原有的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学院更名为大学等多个政策与措施的实施,高等教育消费“买方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三)高等教育面临的生源竞争压力

据中国教育在线的《2013年高招调查报告》称,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连续减少,高校生源危机持续发酵。部分高校因生源锐减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很多地区都无法完成招生计划,而最突出的就是高职高专院校。从2012年开始,这种现象已经波及到本科院校。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北京2012年高考中,参加本科二批录取院校实际录取人数比计划招生数少394人。参加本科三批录取院校的实际录取人数比计划招生少160人。这是因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导致高考生源数下降,高考生源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人数1040万后,从2009年开始,高考报名人数转而下降。需要引起人们重视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近几年出国留学爆炸式的增长趋势。一些发达国家放宽签证政策,大力发展留学经济。使得我国出国留学越来越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这些都直接影响高考生源数量。面对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高等教育也必须像企业一样,走出校门,在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社会声誉与影响力等方面做足功课,在市场中建立自己的品牌,为学生进行教育消费选择增加砝码。

(四)高等院校已经具有的品牌优势

高校的“品牌”是一所高校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反映,也是其在创建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社会认可程度。确立品牌优势的实质就是高校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而采取的一种生存与发展方式。高等院校的品牌营销就是对大学的品牌资源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配置和协调整合,形成内外部资源优势,从而提高大学品牌的价值,增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深化改革,紧紧围绕教学质量这条生命主线,通过培育重点学科,加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积极推进精品课程,评选教学名师,推出教坛新秀,建立示范实验室等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经过高等学校自身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著名品牌院校、品牌学科、品牌大师、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品牌实验室等等,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二、高等教育实施品牌营销的措施

(一)培育校园文化,形成品牌形象

与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追求赢利不同,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大学教育理念。现代大学的价值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教育理念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种价值理念,主要反映在大学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上。高等教育实施品牌营销,必须重视决定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校园文化的培育,只有树立卓越的大学校园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校园精神,才能成功实施高等教育品牌营销。首先,建立教育理念识别系统。学校要通过特色表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鲜明的立体形象,用具有学校历史传统的校名、校徽、校歌等形成独特的外观形象。体现学校精神,反映学校特色。高校以鲜明有力的方式塑造和宣示自身的形象,使人们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完成学校的定位。其次,建立教育理念规范系统。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侧重在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凝聚、激励、导向、渗透功能。准确表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意境和氛围。再次,建立教育理念管理系统。学校管理应建立以品牌号召力和品牌价值提升为中心的文化管理模式,加大品牌形象宣传,提高社会声誉。

(二)探索办学特色,进行品牌定位

办学特色涉及高等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任何一所高校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形成鲜明特色。高校探索办学特色,就是要结合自身实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找准方向。努力发掘自身的特色,从而进行品牌地位。有些大学在其发展历史中,通过长期办学传统的积淀形成鲜明特色,因而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办学特色。有的大学是在主动实施特色办学战略中迅速提升自身办学水平而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其品牌优势源于专业化、特色化的学科专业。有的大学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在不断加强符合社会需求的已有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催生引领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形成新的特色。有的大学把特色办学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寻求特色发展道路。高校只要在几个甚至是一个方面做精做强,形成优势,打造品牌,就能提升整体的社会影响力。

(三)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品牌意识

高校要想成为有特色的品牌学校,就应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学校的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优秀的教师队伍,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所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她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她的教师质量。只有优质的师资力量才能培养高质量人才,才能得到社会和行业的接受与认可,从而吸引优秀的学生来报考。高校管理者应该将品牌意识看作提升高校品牌价值的先决条件。高校管理者要认清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切实解决当前制约学校发展的各种突出问题。高校应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力量建设为核心,下大力气培养教学名师,并通过优厚的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任教或从事科学研究,利用高层次人才在社会和学术圈内较高的学术声望,在宣传中突出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和教研骨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广大师生员工必须牢固确立品牌意识,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品牌建设中来。

(四)加强内部建设,提升品牌价值

高等教育品牌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方面的内容构成。有形资产包括学科、专业的影响力,教师知名度,生源质量以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社会满意度。无形资产即学校的品牌资产,包括独特的办学理念,深厚历史传统的校园文化,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这种理念、文化和影响,是品牌价值的核心。高等教育品牌就由这两种资产相互作用,共同示范,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必须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铸造优势学科与专业,提高办学质量。其中,教学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础,要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操作规程,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品牌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把握好教育服务质量生命线,强化整体实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水准,满足消费者的教育心理预期。高校通过提高教育服务水平,让优质服务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其品牌得以增值。

(五)应用经营理念,注重品牌营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高等教育已离不开市场经济经营活动的普遍要求。如何在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模式下,按照现代经营理念的要求,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要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经营理念。品牌经营要从品牌定位开始,品牌定位是品牌经营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教育服务进占市场、拓展市场的前提。高等教育服务品牌定位关键在于找到目标市场特征与自身特点和资源条件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在目标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据一个独特、有价值的地位,从而针对目标市场确定、建立一个独特品牌形象。

三、总结

高校要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既要抓好自己的专业品牌、文化品牌的产品质量形象,也要抓好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方式,以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和文化形象,还要抓好品牌的标志形象。目前,高校的品牌形象意识普遍不强,很多高校因为平时不注意传播,往往自己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太清楚,根本没有发挥标志的重要作用。

留学调查报告范文6

1.1东北亚民间经济关系格局的特点

目前,东北亚地区已初步形成以“四化”为特点的民间经济格局,即参与国家多元化;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互补化;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样化;合作企业中小型规模化。由于东北亚国家在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均存在明显的梯度,短时间内政府合作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并非易事,但民间经济往来却变竞争为合作,构筑“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良好经济合作态势。如日本拥有丰富的资金和技术,但资源贫乏、劳动力价格高;韩国在某些技术领域占有优势,但同样面临资源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中国资源和劳动力较为丰富,市场空间大,但资金技术方面对外依赖较大;朝鲜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缺乏;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和技术,特别是在俄罗斯。经济上的合作为东北亚各国开展深层次民间合作及发展政府间进一步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东北亚民间文化关系格局的特点

经济联系是现实的、短期的、功利的,而文化联系却是软性的,产生的影响会持久、广泛。一般而言,国家之间的文化联系底蕴比经济利益更为深厚。在东北亚地区,除俄罗斯以外,其他国家均属于同一文化圈,其最大特点就是以儒学为主导,佛教为主要宗教。儒学的整体主义、温情主义、权威主义影响甚至决定了东北亚伦理文化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独特,不同于西方的东北亚价值理念。在这里,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虽然不是同一民族,但在文化上同属于儒家一脉。蒙古因为历史的原因也受中原儒家文化和满族文化影响颇深。历史上,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均将本民族文化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相融合,并将其本土化,从而形成了东北亚以儒家文化核心的多元性文化格局。进入新世纪,当代儒学开始复苏、转型,区域内儒家文化逐渐扩大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东西方民间文化开始和谐相处,东北亚区域民间文化共同体将形成,这种“与时俱进”的文化会推动东北亚未来的政治合作、经济发展。这种文化交流情形正如亨廷顿所说:“以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确定的结盟将让位于以文化和文明确定的结盟,重新划分的政治界线越来越与种族、宗教、文明等文化的界线趋于一致,文化共同体正在取代冷战阵营,文明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界线”。目前东北亚民间文化交流形式较频繁、多样,领域涉及教育、文艺、体育、宗教、民族等诸多方面。

2.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的当前进展

当前民间交流合作进展顺利,稳中有升,各国民间企业、社团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努力,合作更加务实。中国地处本区域经济核心位置,在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同各国开展民间合作,这是东北亚区域经济繁荣、共同发展的双赢选择。

2.1“政冷民热”凸显中日民间交流

中、日是东北亚的核心国家,其合作前景广泛,利益双赢,但合作却始终是一波三折。近年两国关系冷淡,两国政府合作难有作为的情况。其原因有三:第一、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是造成中日关系冷谈的主要因素;第二、日本致力于打造军事强国,片面谋求所谓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第三、日本以日美同盟为政治主导,积极制造“中国威胁论”,干涉中国内政。中日关系因此出现“政冷”现象。2005年,日本的“历史翻案风”和外交强硬化趋向使中日“政冷”局面雪上加霜。中日关系短时间难以走出低谷。但民间交流没有受政治影响,仍然不断升温,“政冷”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望被“民热”所减弱。中日之间的民间交流形成了民间交流机制化、友好往来务实化、团队交往大型化、人员往来低龄化、行业交流对口化、文化交流多彩化、经贸往来复合化的特点。经济、体育、文化的交流是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内容。经济上,在华日资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920万人;2004年,日资企业缴纳税收约490亿元。日本投资者也从对华投资中获得了利益。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开发金融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0月底,日本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超过3万个,协议金额650亿美元,实际投入461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对日本的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升温,据统计,仅2002年中国企业在日本投资近20个项目,金额达1亿多美元。体育、文化上,在日本共同社评出的2005年度中日关系十大新闻中,福原爱加盟辽宁本钢乒乓球俱乐部、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志在日展出等民间交流被列入其中;2006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中国王羲之、欧阳询、苏轼等作品,引起轰动,深受日本民众的欢迎,甚至日本天皇夫妇也亲临参观。教育上,据统计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占留日外国学生总数的60%以上,居世界各国留日学生之首,日本在华的留学生人数也一直位居前列。这些都给冷淡的中日关系吹进了一丝暖意。

2.2全面推进的中韩民间交流

从中韩建交到现在,中韩民间往来和各个领域的交流,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形式多样的民间交流合作关系。进入新世纪,中韩民间关系进一步全面推进。中韩两国的民间交流有如下特点:第一,在两国文化主管部门通力合作下,双方的交流由官方主导扩大到民间。第二,因为地缘文化、地缘经济的原因,两国都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第三,中韩两国政府的重视和推动,尤其是两国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体谅。第四,两国民众、两国企业的广泛参与。迄今,中韩间已有73对省、道(相当于中国的省)和城市结成了友好关系,进行对口合作交流。经济交流方面,1992年中韩交易额仅为50亿美元,2005年为1119亿美元,增加了20倍;预计2006年能够达到1300亿美元。韩国向中国投资也大幅度增长,1992年为2.1亿美元,2005年达到311亿美元。目前在中国境内的韩国企业数量为3.8万个。人员交流方面,1992年13万人次,2005年440万人次,增加了34倍;2005年每天有1万名韩国人访问中国,2006年每天有1.2万名韩国人访问中国。文化方面,《人鱼小姐》、《大长今》、《看了又看》等韩国电视剧受到许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在中国已经形成“韩流”。在“韩流”的带动下,中国赴韩国旅游和留学人数稳步增加。同时“汉风”也在韩国掀起。2004年底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孔子学院和亚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在韩国首尔挂牌。学习汉语热在韩国不断升温。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在华韩国留学生人数近4.3万名,在韩中国留学生近万名,分别占对方国家外国留学生首位。中韩民间交流全面而稳定的发展。

2.3稳步发展的中俄民间交流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大国,也是东北亚两个重要国家。目前两国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不同方式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得天独厚的地缘关系、互补性较强的经济结构是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基础。两国共同利益和争取双赢是两国新时期共同的目标,这也成为了构筑两国关系,继续稳步发展民间交流的基础。发展区域经济、加强边境贸易、改善贸易结构是两国民间交流的重点。目前,两国正互办“国家年”,并争取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互信,发展民间经济、文化等合作交流,并带动政府合作。2006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期间,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活动,其中“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俄罗斯国家展”、“俄罗斯投资促进周”等大型国家级活动把“俄罗斯年”一度推向高潮。中俄国家年为深化双边民间经贸文化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必将推进双边经贸合作达到更高、更新、更富有成效的水平。

2.4颇具特色的中朝、中蒙民间交流

中国与朝鲜、蒙古不仅国土接壤,而且有跨界民族,这为两国民间交流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条件。形成了以边境为主要地点、以跨界民族为重要交流对象的独具特色的民间交流。朝鲜隔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国的辽宁省和吉林省接壤。中朝边境贸易、旅游活跃,每年在中国居住的朝鲜族居民约有15万人到朝鲜去探亲、访问、旅游。2000年开始,中朝两国边境贸易上升,朝鲜市场需求增大:朝鲜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有所增长;朝鲜进口商品的档次提高。中朝一水相连,地缘经济与地缘文化对两国进一步合作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边界线占中蒙边界线长度的68%,而且边界两边是具有相同文化的跨界民族。地缘经济与文化在中蒙两国民间交往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内蒙古自治区规划和建立中蒙民间交往机制,开展包括青少年交流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民间交流。如定期在对方举办商贸洽谈会、展销会,组织两国中小学生互访,举办双方共同爱好的文体活动等。这使蒙古民众更好地了解了内蒙古自治区和中国其他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及中国对蒙古长期的睦邻友好政策。

3.东北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的机制化建设

3.1东北亚民间合作机制的建设

在中国与东北亚地区各国民间经济文化合作发展中,可以看出各国彼此通过民间交流达到共荣,各国之间已经形成了彼此依赖关系,而且这种相互依赖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官方政府的行为。这种依赖源于民间动力,如跨越国界的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的流动。这便是基欧汉和奈提出的相互依赖理论——作为理想模型的复合相互依赖特征之一,就是各社会之间的多渠道联系,包括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非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常联系;跨国公司联系等。东北亚间民间合作不同于欧美、东盟等区域合作,它是以非国家行为主体为基础,通过自愿、协商、自助的形式达成非政府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民间社团、中小型企业、个人成为相互依赖的主体。那么,如何构建这种相互依赖的机制?如何促进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机制的建设?实践证明,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加强政府服务协调,促进国家间政策交流,建立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民间合作作为政府合作的良好补充,可以协助、推动政府间的交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加大政策扶持,极大地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但合作也面临各种困境,即交流的局限性和外部环境的制约性。政府应充分认识民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健全法制体系,加强配套建设,扩大支持力度,积极理顺政府、社会、企业、社团、公众之间的关系,为民间合作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第二,加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间经济合作,突出投资重点。民间合作应成为推动东北亚区域开发与合作的主导力量。事实表明,在地方层次上进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主角是中小企业,地方政府虽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但不是主导者。在合作中,以中小型企业为龙头,促进大型企业跨国合作,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如日本,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性较高的主要是日本海沿岸一侧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的日本地方中小企业。这种地方间的经济交流,因水平、实力相差无几,容易形成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同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第三,鼓励以私人方式跨国交流合作,促进民众跨国友好往来。以私人方式投资贸易、文化交流,近几年方兴未艾、迅速发展。私人合作交流可以扩大国家间人员、资金、技术的交流,有助于增进国家间的互谅、互敬。政府应积极创造交流环境、扩大沟通渠道,减少政策性屏蔽。2003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民间人士积极筹建一家旨在为东北亚地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合资商业银行,另外还有以私人名义建立学校、培训基地等,这方面合作的前景与发展空间均很大。

第四,发展以民间交流社团为主的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目前,旨在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社团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发展壮大,促进东北亚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但其运行能力有限、服务体系不完善。为此,政府应加强协会、社团自主性,更好的发挥社团的公益服务机制、网络配制与调度机制、激励机制。如2005年3月由韩国外交通商部批准的民间国际交流团体社团法人——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振兴会与中国长春市的吉林新闻社共同实施了中国东北三省国际文明示范区建设开发计划,此计划已成为民间合作促进人民精神改革运动的成功典范。

3.2对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机制的特点

第一、稳定性。基于东北亚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利益冲突原因,国家关系也会经常地发生变动,具有人所共知的不确定性。民间合作交流着眼人民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开展沟通工作,强调超越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建立互动式的友谊,因而就为国家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某种稳定性的因素。参与民间交流的群众数量越大,能够为总体外交提供的基础就越稳固。正是由于这个基本属性,民间外交受到东北亚各国的高度重视。

第二、包容性。官方外交更多地偏重政治方面的交往,而民间外交除在政治领域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外,更可以深入到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在总体外交的全部组成中,可以分解为官方和民间两个部分,其中民间部分既可以做好民间工作,又可以影响官方关系,对执政党、参政党、在野党,对左中右势力和老中青人群都可以产生影响,建立起正常的工作联系。东北亚目前仍处在政局复杂的情况下,但民间交往仍然持续升温,交流合作对象无等级、制度之分。

第三、灵活性。这又是民间合作区别于官方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民间合作不过分拘守严肃的外交礼仪,而采取更为亲切的方式在人民之间进行思想文化上的沟通。它灵活到可以与未建交国家的官员建立接触,也可以在国家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时保持官方与民间交往的渠道,这样就对大局的好转产生影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非常看重民间合作的灵活性,而且也正是在灵活运用民间手段上显示出创造性,写下了成功的纪录。

留学调查报告范文7

关键词: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国际汉语教育;经验;启示

武术作为我国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受到无数国人的追捧.[1]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武术在中华文化代表元素中位列首位.为适应武术国际化进程,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适应海外武术教学的武术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本文选取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三所高校,对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目的是借鉴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探究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困境的破局之道.

1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的经验

1.1人才培养梯队层次化

截止到2015年9月,全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363所,在校生人数63933人.[2]2007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专业学位应运而生,其宗旨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目前,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院校达108所,在校生10133人[3],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已将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提升至博士研究生层面.

1.2课程设置方案体系化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紧密围绕着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根据各个学校的优势资源和发展定位,在具有清晰逻辑的体系化课程架构下展开.例如,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类似金字塔式的框架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课程,处在金字塔第一层的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英语专业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以及借助外语进行汉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层是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学、中华文化传播等课程.第三层是专业选修课,这一层面主要分为文化类选修课、语言类选修课、教学类选修课.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专业实践层面,将前三个层面掌握的基础理论同实践相结合,通过国内外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同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紧密衔接.

1.3培养项目合作国际化

海外实习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赴海外各级各类国际平台进行教学、推广等的实践过程.学生可以由国家汉办统一选拔,以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派出,也可由培养单位通过校际交流等方式派出.如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前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丹麦等国家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鼓励本科生、研究生积极到海外实习.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机制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人才的国际化合作,已先后接受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国际学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高深汉语水平及中国文化素养的国际人才.截止到2016年8月4日,南京大学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共建的境外孔子学院达8所,这为本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走出去”提供了充足的平台保障.

2启示与借鉴: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武术国际传播者匮乏的国际能力是目前武术国际传播中遇到的最大难题,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症结所在.[4]因此,构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是推进武术国际传播的高效实践路径.

2.1以体育院校(系)为枢纽,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院校在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表现为:(1)专业性.全国14所体育院校均已开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学生大部分是从小练习武术且对于武术具有丰富的个人体会和理性认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体育院校已设立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博士学位,武术国际传播也是其学科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2)实践性.以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为首的专业体育院校已对汉语国际推广与武术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开展了多年探索,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具备充足的经验.(3)权威性.专业体育院校教师不乏有在该领域耕耘多年的权威教练和理论专家,有着武术国际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优势,通过在专业体育院校(系)开设武术国际传播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相应的二级学科,可以大大缩短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时间,为武术国际推广提供生源保障;以体育院校(系)为依托开展武术国际传播人才短期培训和研修访学,为民间武者、竞技运动员及国外武术爱好者提供进修途径,为有志于从事武术国际传播的专业人才提供平台支持.

2.2以受众需求为起点,优化课程设置方案

高校要培养国际化人才,最有效、最直接的载体就是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5]在国际化进程中,课程设置是核心,课程是拓展国际和跨国知识的主要阵地.[6]武术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应在原有基础上予以创新,区别于一般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让学生习得武术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将中国传统文化嵌入到日常的授课体系中.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国际素养能力模块,包括武术英语、跨文化传播心理等;在教学课程方面,以案例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性教学为主,增加实践课时,将跨文化交流的效果评价作为课程考核的加分项;邀请专家开展武术国际教育专题讲座,重点讲解国外武术教学、传播规律,以此了解受众对于武术学习的需求,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方案.完备的课程设置方案需要有完善的教材体系.教材建设是武术国际传播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国际武术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制定国际武术课程标准和国际武术教材编写指南,成立国际武术教材编写组.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历史上门派林立,各门派自成体系,对于同一种理论、同一种技术动作,不同门派往往存在不同的解读,故而在制订标准化教材时应当考虑武术名词翻译的标准化.因此,教材编写既要力求做到易于受众接受,又要最大化保留拳理精神,还应免与当地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相冲突,架起两国文化良好沟通的桥梁.

2.3以国际合作为基调,拓展专业实践平台

语言能力是武术国际传播的桥梁和基础.在构建武术国际教育学科体系时,注重中国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的互相学习,实行中国学生与来华留学生“一体化”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双方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积极创建国外实习的机会,锤炼其语言学习能力.

3结语

留学调查报告范文8

 

一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该大纲在提出转变英语本科教育观念时明确指出:“如何为21世纪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处理好外语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全体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因此,我们必须面向社会市场,朝着所谓的“外语+专业”(如商贸、计算机、建筑、会计、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这一教学大纲把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三个板块:专业技能课(听说读写译技能)、专业知识课(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文化等)和相关知识课程(经贸、法律、管理、新闻、科技等)[1]。从整体上看,教育部颁布的这个《大纲》应该说是符合我国外语教育实际的,因为我国目前的确是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特殊转型时期,对外开放需要大批精通外语又懂得技术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毫无疑问也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因而,在《大纲》出台的同时,就有专家撰文指出:“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的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复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学科如外交、经贸、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是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新时代的需求。”[2]着眼于国家层面来看,这种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即外语高等教育培养的多数人将来主要是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从事纯粹语言文学研究的仅仅是少数。   然而,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具有某种特殊性,因为高师院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具有高尚人格、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语言基础的中小学师资。不过,这种“特殊性”几乎被完全忽视了。大多数高师院校的英语专业不顾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热浪下,特别是在“有用乃大”的功利主义思想的鼓噪下,大量增加本不擅长的外贸、经济、法律、科技、计算机等课程。“专业知识”课程模块的英美文学课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落,日益被边缘化。长期在师范院校从事外语专业教学研究的蒋洪新教授指出:“纵观近十年来的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践,屈指可数的成功者局限于几所复合专业强大的院校。这些院校有悠久的专业历史、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能操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如经贸院校的商务英语,往往能办出特色与成绩,但是财经类院校、师范院校等鲜有成功者。”[3]真可谓一语中的。   根据《大纲》本科课程设置规定,英语专业在大学三年级时设置“英国文学”,课时数为72学时;在大学四年级时设置“美国文学”,课时为72学时。整个英语专业的总课时为2000多学时,而“文学”课程仅占7%。“英语专业”原来的名称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而作为专业核心内容的“文学”,所占比例不到十分之一,显然偏少。不仅如此,作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英美文学”,目前在高师院校遭遇的冷落更为触目惊心。在我们比较了解的西部高等师范院校中,大多数学校就连《大纲》要求的课时数都没有达到,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中的相当部分人都认为英美文学课程属于“可有可无”的课程。程爱民等提供的《关于我国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比较全面地描述和分析了当前英美文学课程的困境,特别是在谈到教学材料与方法时,更是切中要害: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以史为主,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参与要求不高。在讲授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作家时,先是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讲起,接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这四段论的程序化方法极易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学生也只有被动地听。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什么兴趣,课后阅读也不太积极[4]。   当然,高师院校英美文学教学的问题远不止在课时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没有见到学者专门对高等师范院校英美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过研究,但已有不少学者包括王守仁、蓝仁哲、张中载、李公昭等教授对国内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所遭遇的困境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他们所提出的英美文学课程的问题大部分也是高师院校所存在的。综合各家之言,并结合高师的教学现状,我们认为,高师院校英美文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课程体系中有不断被边缘化的趋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类“无用”课程的价值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而去追捧那些所谓“实用性”强的外贸、经济、法律等课程。由此,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本末倒置的危险;第二,师资资源匮乏。很多院校都没有受过硕士以上正规教育的文学教师,在我们所在的重庆市,所有市属二本院校中,几乎都开办有英语专业,但是除了一所外语专业院校外,80%的学校都没有文学教授;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亟需改进。大部分教师仍然是“满堂灌”,即便是使用了PPT多媒体,但是仅仅是把该板书的提纲打在屏幕上而已,根本没有“多媒体”的内涵。程爱民的调查报告显示,60%的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性不足;第四,教材建设滞后。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教材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英美文学史,或者文学选读。这些教材的编写者大都是名家,教材本身的质量是不错的,但是这些教材大都“大而全”,用在课时、学生兴趣都发生重大改变的当下显然不很合适;第五,课时太少。由于教育部整体上压缩了本科生的课堂学时数,而又有经贸、外贸、会计、法律等“实用性”课程的挤压,英美文学课程一味被减少。实际情况是,在不少高师院校英美文学课开设为两个学期:第七学期“英国文学”,第八学期“美国文学”,各36学时,再减去毕业论文写作,英美文学课程的实际学时往往不足60学时。  #p#分页标题#e# 二   文学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困境的缩影,诚如张中载教授指出:“当前的外语教育中,功用主义的一边强调得多,研讨得多,而人文主义的一边声音微弱。”[5]显然,高校人文教育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解决的。但是,如前所述,由于高师院校的特殊使命,英美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成败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英语专业举办的成败,故而其教学改革显得格外迫切和必要。不过,本文显然无法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全面解决办法,譬如办学观念转变、师资力量调整等问题都不是很容易解决的。下面,我们希望从文学经典教学这个视点出发,从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谈谈可能改变高师英美文学课程困境的路径。   提出文学经典问题,表面上是一个课程教学内容或者选材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认为,高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该是文学经典。但是,从实质上看,这是一个涉及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问题。众所周知,培养规格和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实践来完成的。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首要目标就是培养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和有坚定理想信念、懂得人文关怀的毕业生。而文学经典特有的品质和功能决定了其在这个方面可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资料库之一,包含了广博而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地了解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乃至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学习、研读文学经典中辨识善恶、净化心灵、体悟人性、塑造自我。美国著名人文主义学者欧文•白璧德在《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一书中对美国二十世纪大学的“世俗化”、“专业化”走向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指出大学的使命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而培育人文精神,阅读文学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他说:“在我们成为一个昆虫学学者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做人”[6]。   文学经典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姆曾写过一本很有影响的书《西方正典》(TheWesternCanon),该书在开篇就说:“经典的原意是指我们的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7]。经典在英文中除了Canon这个词外,还有一个词Classics。Canon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标准或规则,它后来与基督教经文的确定有关,意思是经过严格程序确定的宗教典律。现在我们谈论“文学经典”使用Canon这个词,实际上是在引申意义上而言的。严格讲,应该叫做ClassicsofLiterature。Classics含义丰富,指古典、典范、一流、优秀、精致、典雅、杰出等,显然这是对作品的主观价值评判。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文学经典并不象宗教典律是由某个权威机构(教会)来确定的,而是由出版社、文学史家、批评家、教师、政府以及一代代读者等多种力量共同决定的。著名学者刘象愚先生认为“经典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论证了学术大师、出版社机构、教育机构等在经典形成中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8]。文学经典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变动性和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没有哪一部作品是一经产生就自然成为经典,它必然经过一代代接受者的反复阐释与评判。从理论上看,也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被看着是永恒的经典,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审美情趣。譬如在英国,玄学派诗人的作品在十八九世纪都没有被当着过经典,而到了二十世纪,经过T.S.艾略特的阐释和举荐,它却成为英国文学经典的一部分;而在美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代表A.金斯伯格的《嚎叫》也被认为是反主流文化的,其中关于堕落、颓废、绝望等情绪的着力渲染也不为主流所接受,只能处于边缘状态;但是由于美国六七十年代反主流文化逐渐遍及全国,《嚎叫》被大众所接受,并与女性作家、少数族裔作家的作品从边缘走向经典地位。既然如此,我们必须考虑,向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文学经典呢?   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守仁教授对为英语专业大学生选择哪些文学经典提出过很好的意见。他认为,有四个方面的作品可以考虑:其一是在智性上有挑战的,或者说要有“认知”深度的;其二是在审美上有价值的,即构思精巧、独具匠心、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语言也有特色的;其三是能给学生带来审美愉悦的,也就是说,小说讲故事要好听的、好看的;其四是作品的故事也有一定的普适性,具有普遍价值性的[9]。王先生谈的是小说经典的选择,我们认为谈得非常切合实际。但是,作为高师院校而言,根本不可能把英语小说经典作为一门课程的全部内容,而只能在“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两门课程共计72学时中考虑英美文学的诗歌、小说、戏剧等体裁的经典作品。因此,受王教授的启发,结合高师院校实际,我们提出英美文学课程选材(文学经典)的粗略想法,这些“想法”是基于英美文学课程全部学时用于经典作品学习,而文学史作为课外阅读(辅以教师专题讲座/概述)。   第一,总体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是少而精的原则,因为课时的限制,英美作品浩如烟海,学生阅读能力也不够高,如果我们不加思索地把厚厚的“诺顿文选”搬给学生,其结果不言而喻。“选文”应该控制在15-20篇,力争每一次课(2学时)能完成一篇,“选文”篇幅不要过长,以短小精悍的诗歌和短篇小说为主,适当选一点长篇小说的片段(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把整体情况介绍给学生)。其二是薄古厚今的原则。由于时间及语言的原因,学生对年代久远的作品很难产生共鸣,曾有老师把几周时间花在英国文学源头《贝尔武甫》上,学生化了很多时间去查阅并不常用的生词和熟悉已经几乎废止的古英语,学习热情受到影响。故而我们认为,选文重点应该放在19、20世纪。   第二,经典作品的选择原则。真正被认为是“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也是汗牛充栋,如何遴选呢?其一是代表性,就是要选一个时代、一个流派、一种体裁上被公认为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譬如,从诗歌来看,伊丽莎白时代的莎士比亚,浪漫主义诗歌的华兹华斯,维多利亚时代的丁尼生,现代主义诗歌的艾略特等。其二是丰富性。这一点与上面谈到的王教授的“智性上有挑战的”有点类似,就是选择的作品内涵要丰富,包括思想内容和叙述方式。其三是普遍性,也就是选文叙述的事情或者谈论的话题具有普遍意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其四是语言要优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经典性首先决定于语言的优美。这里的“优美”并非仅指文字的华丽,不同的经典作家有不同的文字风格,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干净利落、有的精雕细琢、有的豪放飘逸,但是只要能自成一格,都在“优美”之列。#p#分页标题#e#   三   毫无疑问,对于任何课堂教学而言,选好材料是最重要的一环,英美文学课堂也是如此。但是,仅有好的材料还不够,真正要让学生在课程中有收获,或者说真正要使得英美文学课程在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师资中担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课堂教学是同样极为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文学经典的教学呢?   尽管“教无定法”这一古老的说法也为大多数业界人士所接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完全不讲章法。其实,任何一种课程,只要它有具体的教学材料、明确的教学目标、给定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对象,那么还是有一定的章法可循。拿高师院校的英美文学课程来说,如若我们把其教学内容确定在一定的文学经典篇章,教学目标确定在培养高尚人格和扎实语言功底的中小学师资,那么,我们认为,综合运用学生中心教学法(student-centeredapproach)和语言型教学法(language-basedapproach),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中心教学法”,早已广为人知,我们也不必赘言,其核心是课程设计、课堂教学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据报载,一位在北京的著名高校读了三年的学生转到MIT(麻省理工)后才发现,原来中国的大学是“混”,而美国的大学才真是“读”,理由是他在中国大学读书时,老师总是满堂高谈阔论,而学生听没听、懂没懂并不重要,而美国的情况不一样。美国老师每上一堂课总有很多的阅读思考任务。从各种已有的调查报告来看,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满堂灌”的情况不在少数,这其实是很不应该的。因为,从理论上讲,由于文学经典的涵容性、丰富性,故而文学课程是最容易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阐释能力的有效路径。关于文学经典的丰富性,文化大家M.韦伯曾这样说过:“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永远不会被超越,永远不会过时;每个人对它的评价不一,但谁也不能说,一件艺术完美的作品被另一件同样‘完美’的作品超越了。”[10]例如,我们讲授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诗人、文化批评家M.阿诺德的名诗《多弗海滩》(DoverBeach)。在课前,我们设计了这些“背景”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老师提供参考书目及重要章节:I.WhatresulthasindustrializationbroughttoEngland?II.WhydoesArnoldthinkculturecansaveEngland?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就必须去阅读有关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历史文化的书籍以及阿诺德本人的著作如《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而这对于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英国工业文明有较大帮助,进而可以纠正部分学生对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无知膜拜。《多弗海滩》是1851年阿诺德带着新婚妻子短暂游览多弗海滩时写下的名篇。诗歌开头描写了宁静而美丽的海边夜景:月光皎洁,朗照海滩,海风拂煦,空气新鲜;突然,诗人笔锋一转,在古今对照中,对信仰失落的现代文明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曾经,信仰之海也是满潮,鲜亮的色彩环绕五湖四海;而今,宗教式微,广漠幽暗的海岸四处都是裸露的卵石,我们身处黑暗的荒原。这个“梦幻般的”世界“表面上那么崭新、美丽,那么绚烂”,而却“没有欢乐、爱情和阳光,也没有确定,没有和平,没有对痛苦的救援”。这是一首极为深刻的哲理诗,也是一首动人的抒情诗。在讲解中,我们同样以问题引入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仔细领悟诗人的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独立思考:I.Inwhichwaydoesthepoemshowthepoet’scareabouthumanmisery?II.Whatresultdoesthecontrastbetweenthepastandthepresentreveal?III.Howdoesthepoetlookatlove?IV.“Sea”isthecentralimageofthepoem.Trytodescribethefunctionsof“sea”inthepoem.V.Whatlinesarethemostbeautifultoyou?Andwhy?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与解答,学生对于诗人阿诺德的高尚人格一定会更加认同,对其深刻的洞察能力也会肃然起敬,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表达个人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观点;因为虽然沉浸于蜜月之中,诗人却仍然关注人类的不幸命运;虽然现代化的光辉带给了人类福祉,但是“光辉”的背后却是令人揪心的“悲鸣”(noteofsadness)。我们提出英美文学经典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课堂设计开始,就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人格来思考教学方法与过程。   提出英美文学经典教学的语言型教学法(language-basedapproach),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是任何伟大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无疑都是语言文字构成的,要真正懂得文学,离开对语言文字的细腻的把握是不可能的;第二是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优秀的中小学英语师资,优秀的师资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英语文学经典是英语语言艺术的结晶,英语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发挥。要真正掌握英语语言,必须阅读和了解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在英国留学时的指导老师,R.卡特教授与C.布鲁姆菲特教授主编过一本书《文学与语言教学》(LiteratureandLanguageTeaching)讨论文学在languageclassroom(语言教室)的作用。卡特教授说:“文学文本是语言构成的,分析文本的最核心内容就是分析语言构成的模式。”[11]文学教学中的语言型教学法在国内讨论并不多,它要回答的是两个问题:第一是“howwhatissaidissaid”(什么是怎么被说的);第二是“howmeaningsaremade”(意义是如何产生的),有些人又把这种方法笼统称为“文体学分析法”。   我们还是以前文提到的《多弗海滩》为例。诗歌开头描写优雅静谧的海边夜景,诗人除了用“calm”、“full”、“fair”、“tranquil”、“sweet”等语词描绘一幅美丽的景色外,还在音乐效果上做文章,大量使用长元音和双音节词语,轻轻诵读,能烘托一种安静、闲适的氛围。而第六行的“only”是一个转折词,诗歌整个基调发生改变,紧接着的6-10行,诗人连续使用了多个单音节短元音,表达一种急促、不安的情绪如“Begin,andcease,andthenbeginagain”。再以诗歌主题和情调而言,从第一节的“bringtheeternalnoteofsadnessin”(带来永恒的悲凉之声)开始,悲哀情调贯穿全诗,这在语汇上的表现是第二节的“misery”、第三节的“melancholy”、第四节的“neitherjoy,norlove,norlight……”以及最后部分的“darklingplain”、“confusedalarmsofstruggleandflight”,等等。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在语言上有独特的地方。无论是T.S.艾略特的“想象的逻辑”,还是海明威的“电报体”,或者是更为极端的E.E.卡明斯的“画诗”,作家们总是通过对语言的个性化处理达到其特殊的表意目的。通过“语言型教学法”,不仅帮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深入洞察作品的细腻内涵,还能较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为其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p#分页标题#e#   显然,我们无法用一篇短文全面描述当今高师院校英美文学课程遭遇的困境,更不可能开出完全解决困境的一剂良药。但我们希望重提高师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价值,并从文学经典教学切入,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的一些路径,藉此表达我们的观点并就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