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市场分析范例6篇

留学市场分析

留学市场分析范文1

>> 连云港市超市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分析 安阳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 2008——2011年莆田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结果分析 2010年深圳市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情况分析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及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影响因素 自测蔬菜农药残留 沈阳市蔬菜农药残留的原因及对策 扬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对策 大理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及控制对策 蔬菜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浅析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及适用原则 浅析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及适用原则 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及应用 蔬菜农药残留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 蔬菜农药残留的超标原因及对策分析 什么蔬菜农药残留多 寿光蔬菜农药残留疑云 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研究 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柳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 许世卫.美国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考察报告[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2(20):57-61.

[8] 阎晓军,赵安平.北京市蔬菜市场预警研究――基于数量供应安全角度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5):581-584.

[9] 孙沫.加强农药残留监测 确保食品质量安全[J].六型农业,2016(3):70.

[10] 杨远.辽宁省农产品安全体系风险隐患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2):80-81.

[11] 袁玉伟,王强,朱加虹,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2):394-399.

[12] 王树诚,曲宁,李敏.辽宁省初级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预警[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169-171.

[13] 钟攀,葛荣,杨文,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大数据分析策略与应用研究――以四川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4):8-12.

[14] 杨明升,周云龙.信息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2):17-22.

[15] 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S].

[16] 曹晓倩,赵子刚,尼罗帕尔,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样规范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6):60-62.

[17] 李祥洲,邓玉,廉亚丽,等.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隐患分析[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6,34(2):76-82.

[18] 蒋凯亚,陈英,章燕川.浅析丽水市蔬菜中农药残留风险动态变化[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1):1 724-1 725.

[19] 陈晨,钱永忠.农药残留混合污染联合效应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5):49-53.

留学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 教学;留学生;电力市场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许多国家提出了电力工业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电力市场建设。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美国要建立坚强智能电网的改革计划,实现在美国东西两岸电力的高效传输。同时,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近期公布了将于2020年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

电力市场是一个以电力系统为对象,结合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分析电力这个特殊的商品,实现从发输配电到用户所有环节的智能交流,优化生产、传输和使用的自愈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电力市场引入后,大量智能技术的致使电网具备了许多新的功能,如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接入,支持用户需求响应的市场交易机制,电网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等。智能电网建设强有力的支撑了电力市场的发展,智能电网也促进了电力市场的改革。

因此作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本科留学生,有必要学习《电力市场概论》这门课程。本文详细介绍了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内容及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课程评价设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电力市场概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力市场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以及电力市场化的意义;熟知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交易理论;掌握电力市场的电价、输电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提高新的环境下电网规划、运行和管理能力,了解中国电力工业的管理体制和基本的市场运行规律。

1、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微观经济学。

后续课程:无。

2、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国、内外电力市场分析加之以案例讨论。

重点内容:在“保护竞争”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指导下,制定合理的电力市场交易方式、制定电价。

难点内容:对电力市场交易的理解与“公平”原则的实施,交易计划的确定和电价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

(一)电力市场理论基础

包括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运营模式、运行规则、电价制度、发电竞价上网、电能转运、用户管理,辅助服务和监管体制等内容。

(二)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包括电力市场的主要成员、组织结构、交易类型和交易模式。

(三)Pool中的拍卖方法

包括市场参与者的报价形式、拍卖方法,着重讲述实时电价和阻塞管理。

(四)电力市场的辅助服务

包括频率控制、发电备用容量、无功功率的管理方法。

(五)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

包括报价处理系统、交易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结算管理系统、信息系统、数据网络系统和通信协议、发电厂报价及发电管理等子系统。

(六)国外电力市场

包括英国电力市场、加州电力市场、PJM电力市场以及其它电力市场的运营情况。

(七)中国电力市场

包括中国电力市场的构想、体制改革情况以及浙江和山东电力市场的运营情况。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为加深留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在教学上,采用“理论”与“项目”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选取典型项目,分析和演示,之后将学生分组,分别讨论项目的解决方案及具体实施方式。然后留学生演示项目结果,由学生阐述项目机理、交易及运营方式等。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建议见表。

《电力市场概论》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理论基础 2 2

交易模式 4 4

Pool拍卖方法 4 4 2

辅助服务 4 4 案例教学

技术支持系统 6 4 2

国外电力市场 6 4 案例教学 4

中国电力市场 2 4 2

总计 28 26 2 10

五、课程评价设计

课程采用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同时,平时表现也要作为考核总成绩的组成部分。因此,本课程的考评方式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者综合的考评方式。考虑到留学生的特殊性,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

留学市场分析范文3

跨境留学医疗保险旨在为赴境外留学人员提供境外医疗健康保险保障及相关服务,当留学人员在境外发生日常疾病或遭受意外伤害时为其提供当地医疗或紧急救援服务,并对相关费用进行理赔支付的人身保险产品。

二、国内跨境医疗保险市场现状分析

(一)跨境医疗保险市场发展历史

随我国出境人员高速增长,2000年出现了第一款跨境医疗保险“中国公民海外旅行医疗救援保险”;2004年推出针对欧盟国家的跨境医疗保险;2008年推出为期3年的“公民出境医疗保险试点示范工程”项目。

(二)跨境医疗保险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跨境保险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产品的承保范围不断增加,保险服务不断丰富,但产品形态和保障内容仍处在摸索的阶段。现有跨境留学医疗保险主要以跨境旅游保险为原型,其保障内容以意外伤害、财产损失等保障内容为主,而日常医疗的各项保障内容涉猎较少。

(三)跨境留学医疗保险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跨境留学人员通常在留学地长期居留6个月以上,除基本意外保障,他们更需获得当地医疗保险服务,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当前我国留学人员通常倾向于出境前购买国内的意外保险,到达留学目的国后再购买当地医疗保险,造成大量潜在保险客户及高额保费隐性外流。因此亟需我国保险公司开发出具有留学目的地国保险市场提供的保障及服务具有相同品质、能较全面地覆盖留学人员保险需求的本土化医疗保险产品,将流失保费留在国内。

三、我国留学现状及趋势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个人财富也迅速增加,除短期出境旅游人群数量庞大外,以留学为目的的长期境外居留人数亦持续高速增长,为国内保险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一)留学市场特征及数据分析

1.规模大、增长快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境留学人数规模现居世界首位,且持续高速攀升。近5年来,我国出境留学人数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2012年,我国出境留学人员总数为39.96万人,其中自费留学37.45万人,占留学人员总数的93.72%,相对于有政府、单位作后盾的公派留学生,他们完全依赖自己的家庭,风险防范需求更加强烈。2.留学区域特征中国留学人员选择的留学地已较为丰富,但美国仍是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其留学人数一直占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的近50%,并持续保持20%的以上的增长率(图1)。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公布的《开放门户报告》显示,2011-2012学年,在美留学的中国留学人数达到19.4万人;2012-2013年度,该人数达到23.6万人,环比增长21.4个百分点,其中赴美攻读本科的学生占42.2%。3.年龄结构低龄化留学人员的年龄结构从以大学毕业生为主,扩展到高中毕业生人群,甚至出现了一定规模的中小学生。2012年计划出国人员的学历层次本科生占51%,高中生占38%,研究生占5%,剩余6%的群体中有不少初中生甚至小学生。

(二)留学趋势分析及保费规模预测

医疗保险是多数主要留学国家的入学条件之一,伴随我国出境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医疗保险市场的保费规模也不断上涨。根据《福布斯》中文版2013年的《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中数据显示,中国大众富裕阶层已超千万人,主体人群为60、70后;与更加富裕阶层相比,大众富裕阶层移民意愿偏低,但有76%的人考虑送子女留学。这意味着在未来5-10年将有约750万留学生有购买留学医疗保险的需求,以件均保费人民币5000元为例,预估保费规模可达375亿元,可供开拓的市场空间巨大。

四、中外法律及政策对跨境医疗保险市场的影响

我国留学人员的主要留学国家(美国、加拿大、欧洲等)的人均医疗费用较高,若缺少相应医疗保险保障,昂贵的医疗费用会给留学人员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甚至影响其学业,因此多数留学国家均建议甚至强制要求国际留学生购买医疗保险。下面将以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留学目的国—美国为例进行相应分析:

(一)中国政策及法律影响

1.法律我国健康保险市场仍处于低潮期,其保费仅占人身保险业务收入的8%左右。我国保监会鼓励保险企业发掘新市场、开发新产品,以改善健康保险潜在市场需求与市场实际保费规模存在严重反差的现状;并积极推动健康保险行业走专业化经营道路,2006年8月颁布专门化监管规章《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规定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可经营健康保险业务,并鼓励其他保险公司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对于促进健康保险专业化发展和推动产品创新具有重要意义。2.政策我国政府一直非常支持国际人才交流,鼓励国内人员赴海外学习、交流。2008年推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明确提出“以留学人才为主体的海外人才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随后出台“青年”,“外国专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加速了我国留学人数增长,为跨境医疗保险细分市场提供了基础需求。同时,我国保险业“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积极培育保险市场,不断丰富保险产品,拓宽保险服务领域,鼓励健康保险产品的发展和创新,为我国保险企业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开拓跨境医疗保险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美国法律及政策影响

1.法律美国的医疗机构多为私立,医疗费居高不下,政府财政支持又相对微弱,购买医疗保险已成为刚性需求。美国法律规定国际学生必须购买医疗保险,各大高校更将其作为注册的前提条件,为我国发展境外留学医疗保险细分市场提供了境外法律支持。美国法律规定较为严苛,且各州法律和各学校的校内规范对医疗保险的要求(如保险金额、免赔额、自付比例金额上限等)又有所差异,而我国保险公司还未拥有能涵盖国内外医疗服务机构并提供与美国保险公司同品质保险服务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境医疗保险发展。2.政策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到访中国,中美双方达成了关于扩招中国留学生在内的系列协议,美国校方也纷纷出台政策扩招中国留学生并提高奖学金额度。中国学生赴美深造人数持续高速增长,2012-2013年中国大陆留学美国的人数达235,597人,继续居在美留学人数第一位,占美国全部外国学生28.7%。

(三)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我国保监会对保险行业严格监管,新型保险产品的报备更是严格要求。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涉及确定产品结构、保障利益、保险条款、精算定价等行为,均需严格依照我国的保险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同时产品的保障利益及保险服务等需要满足目的地国法规、政策等相关要求。因此,需要专业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详尽调研,确保产品开发的各项活动及具体内容合法合规;并需保险公司制定严谨的产品条款和严格的理赔流程,并通过高品质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以降低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应在保险条款中明确规定争议解决的准据法及方式,以高效解决争议。

五、结语

留学市场分析范文4

摘要:招收来华国际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知名度,还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如何对留学生的学费进行合理定价,是制定招生策略、成本分担政策和准确估算国际教育项目收益的重要数据基础。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国际生高等教育的性质更偏向于私人产品,其定价应由市场机制决定。通过分析留学生生均教育成本、竞争者影响、留学生发展战略等因素对来华留学生学费的影响,对留学生教育学费定价策略进行了研究,指出在目前阶段,我国留学生教育学费定价不宜过高,以达到持续扩大留学生规模、培育品牌、顺利实现发展期的过渡的目的。

关键字:高校;留学生;影响因素;学费;定价;

一、 引言

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化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3年在《开展国际化的方法及开展国际化的战略管理和制度实践》中提出,国际化在提高学校国内外知名度、发挥学校的竞争优势、增强学术领域间同行交流、促进学校内部人才资源流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增强科研团队实力等方面对高校影响重大。留学生教育工作对促进和巩固我国与其他国家及地区在教育、科技和文化等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以潜在的市场空间及成长性,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来华留学生总体规模,2008年为71294人,2012年为102991人,四年间增加了31697人,增长幅度高达44.5%。留学生教育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朝阳产业。外国学生来中国留学接受高等教育,对中国而言是境外消费出口。招收留学生有利于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降低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逆差。[1]

留学生数量的增加有助于体现学校办学层次,提高学校国际声誉,同时自费留学生的招收也是高校创收渠道之一。因此,如何对留学生的学费进行合理定价,对研究高校国际教育项目收益、留学生教育成本分担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首先讨论了留学生学费的属性,在分析对来华留学生学费定价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来华留学生学费定价策略进行了研究。

二、留学生学费属性界定及学费定价理论

(一) 留学生教育的经济学属性

根据萨缪尔逊的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服务从本质上讲不是纯公共产品或纯私人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因此政府与消费者(受教育者)应共同负担教育成本。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我国教育部在制定高等教育学费政策时考虑了以下内容:学费标准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一定比例确定;学费可逐年提高,但既要考虑生均成本,又要考虑政府投入水平、当地经济发展及社会承受力。[2]由于教育的公共性、外溢性和信息不对称,学费定价就成为非市场条件下的政府价格行为,我国学费定价与学费管理制度一直属于政府价格管理与公共财政领域。[3]

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国际生高等教育的性质更偏向于私人产品。留学生的高等教育服务具有较少的公共产品属性,可将其确定为私人产品。高等教育投资可以产生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学生家庭及学生为获得私人收益而交纳学费,政府为了得到受教育者毕业后为社会创造财富中的社会收益提供财政支持。[4]中国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移民政策,留学生毕业后成为中国公民的比例相当小,因此,政府没有理由去为留学生教育付费。服务贸易总协定(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是WTO的基础性协议之一。其中,高等教育服务被列为教育服务(Educational Services)类别中的五个分部门之一,并明确了高等教育具有私人产品属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定价,并可在国家之间进行高等教育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纵览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留学生政策,几乎无一例外都将留学生高等教育作为私人产品对待,因此,留学生教育学费定价应由市场机制决定。

综上,留学生高等教育由于其私人产品属性,不应属于政府价格管制范围之内。2014年1月3日,教育部了《关于对<学校招收和培养留学生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首次提出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具体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行确定本校的实际收费标准,这是我国在高校招收和培养留学生自主定价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将在留学生定价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也肯定了留学生高等教育私人产品属性。

(二) 服务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

广义上,社会组织提供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共两大类产品,有形产品的定价基本策略包括基于成本的、基于价值的和竞争导向的策略。基于成本的定价策略,从会计学的角度,采用成本会计方法来制定产品价格。基于价值的定价策略,则站在经济学角度上,以客户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和需求程度作为制定价格的主要依据。基于竞争导向的策略,以市场竞争状况(如竞争者的销售价格、市场策略等)作为产品价格制定的主要依据。无形服务的定价方法与有形产品定价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服务是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服务产品在定价中更加体现了特殊的性质和方法,尤其是必须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不同的战略目标对定价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服务产品价格是基于服务产品成本,由顾客认知价值及公司战略定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价值的定价策略有利于厂商重视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开发并交付对客户有实在价值的产品及服务,进而通过将服务价格与价值相关联,实现增强客户忠诚度的同时获取更高的利润。[5]不同的产品应由它的属性来决定其定价策略。留学生教育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商品存在于社会中,其价格是在覆盖成本的基础上,由留学生(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和招生高校的战略定位决定的。

(三) 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的理论基础

学术界对学费定价的理论主要分为成本补偿理论和多因素市场决定论。成本补偿理论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学费定价理论。其核心思想即学费是用来补偿教育成本而非取得收益。此理论适用于中国公民的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留学生高等教育的学费的私人产品属性很显然并不是用成本补偿理论。实际上,中国公民高等教育的合理学费应由教育消费者依据教育投资私人收益判断;财政拨款应由政府依据教育社会收益判断,并据此确定大学生均拨款。

在明确了留学生学历教育的私人产品属性之后,其学费就应当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我们就可以按照商业世界中的产品定价规则来对该类教育服务进行理解。在对自费来华留学生教育定价时,采用成本补偿理论是不合理的。卢晓东认为自费来华留学高等教育的学费定价有别于国内高等教育学费定价,其具有显著的私人产品属性。成本补偿政策不应是留学生学费定价政策的理论基础,应允许高校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身教育质量、教育理念、地区、专业等因素,自主确定留学生学费并允许盈利。多因素市场决定论认为,不同的教育项目(国民学生和国际学生)意味着不同的产品属性和教育产品投资收益结构。对于国际学生教育,由于其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其教育成本应该由学生、政府和市场按照教育产出的收益分别进行承担,学生分担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缴纳学费,政府和企业分担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的奖助学金,也包括来自私人(例如企业、校友捐赠)的奖学金补助等。因此,留学生教育因其独特的私人产品属性,在其定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因素市场决定理论作为基础。

学生教育营销定价受外部环境(包括国际关系、国家实力、政策保障)、内部条件(亦即教育服务贸易能力,包括课程、师资、管理等的国际化程度)、内外对接渠道(校际渠道、中介、留学生校友渠道等)三方面的影响。[6]此外我们通过研究调查,绘制了市场导向的留学生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策略逻辑图来研究定价策略,见图1。

图1市场导向的留学生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策略逻辑图

因此,本文针对留学生教育的私人产品的经济属性,以多因素市场决定论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市场中各因素对留学生学费的影响,对留学生学费定价进行研究。

三、 影响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的因素分析

留学生学费的定价是由留学生(消费者)的教育成本、认知价值、国家教育输出总体战略以及招生高校的具体战略定位决定的。结合中国国情和前述市场导向的留学生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策略逻辑图,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留学生生均教育成本、竞争者影响、留学生发展战略等因素对来华留学生学费的影响,对留学生教育学费定价进行了研究。

(一) 留学生生均教育成本

在学费定价过程中,生均成本提供了一个基准的定价标杆,如果学费定价高于成本,高等学校将所获得盈余,来增加教学条件方面的投入;学费定价低于成本,高等学校则需要进行亏空补足。由于留学生教育的私人产品属性,与本土高等教育相比,留学生教育的学费至少要覆盖成本。核算留学生教育成本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高校摸清家底,明确本土学生和留学生教育成本的差异,并在留学生招募决策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②有利于高校进行留学生招生规模的有效预测,并针对留学生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项目评价;③为国家奖助学金等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留学生生均教育成本和学费是相互影响的。作为一种私人性质的服务产品,留学生教育的学费至少应覆盖成本,并在合理的范围内达到盈利的目的。生均培养成本的提高,意味着对留学生教育投入的增加,从而提高留学生教育的质量。质量的提高,会为留学生学费提供潜在的上涨可能性,即学费和培养质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提高留学生教育学费会进一步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

然而目前,我国留学生教育正处于开拓市场阶段,需要吸引大量留学生,占领市场,因此需进行战略性亏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留学生教育需要政府补助,所以目前我国留学生教育学费定价不宜太高。

另外,由于留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有边际递减的性质,当留学生人数上升时,生均教育成本会降低。所以,留学生人数对留学生教育学费定价也有影响。

(二) 竞争者影响

在我国,留学生市场可以看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有众多的消费者(留学生)和服务提供者(各大高校)。在这样的市场中定价,需考虑竞争力相当的竞争者以及市场中提供差异化服务的竞争者的价格来对学费进行定价。

本文调查了北京地区排名前10的“211”高校培养全日制国际研究生收取的学费。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留学生时的专业和项目设置有差异,高校不同专业、不同项目学费差异较大,由于不同的理科专业涉及的实验设备、材料成本等不同,而文科专业不涉及这类成本,所以为了剔除教育成本的影响,本文仅考虑培养一名普通文科类国际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总结出北京地区部分高校文科类留学生学费表,如表1。

表1北京地区部分高校文科类留学生学费表

高校类型学费(元/年)1北京大学综合290002清华大学理工300003中国人民大学综合265004北京师范大学师范25300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350006中国农业大学农林260007北京理工大学理工213208北京科技大学理工316009北京交通大学理工2600010北京邮电大学理工32800

由表1可以看出,各高校的留学生学费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各高校的国际排名不同,对留学生的吸引力不同,从而产生了差异。高校的品牌在留学生教育的市场中,可以看做一个差异化的指标,影响着高校招收留学生的数量,从而影响留学生的学费定价。

留学生对高校的期望会影响学生是否出国留学的决定。[7]因此,高校的国际排名作为高校竞争力的一个衡量指标,通过影响留学生数量,从而影响留学生学费定价。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至45名,清华大学排名第50,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进入了前300名,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位列第300到400名。据调查,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数不足清华大学的1/2。

由于国际排名较为靠前,对留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所以清华、北大、人大等中国顶尖层的高校,可以通过开设费用高昂的其他留学生培养项目,从留学生教育中获得收益。然而对北师、北航、中国农业大学等中国一流大学以及北理、北科、北交、北邮等中国高水平大学,由于专业以及国际排名的限制,学校留学生项目较少,留学生学费定价较低。

(三) 留学生发展战略

不同时期,高校招收留学生的战略是不同的。季俊杰在研究教育产品属性与学费定价的关系时提出了教育产品属性可变性。[8]留学生教育在我国仍旧处于市场推广的阶段,留学生教育产品的属性也有待商榷。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留学服务贸易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从来华留学来看,改革开放前,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工作发展缓慢,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中,我国招收的外国留学生累计只有8000余人。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大了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力度,但在很长时间内,这种交流依然是政府间的援助或教育交流。直到 1992 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功和冷战的结束,招收留学生工作迅速发展。[9]因此,与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高收费相反,中国对来华留学生的收费相对较低,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我国目前国内各高校采用的战略依旧是以低价渗透市场为主,以低学费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然而,美国以其完善的政策支持、丰富的资源配置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在收取高昂学费的同时,也保持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领先优势,实现着留美留学生人数的持续增长。[10]

(四)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我们在考虑影响留学生学费定价的因素时,还要全面考虑以下因素。

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质量也成为了影响留学生选择学校的因素之一。以北京为例,我们研究总结了自2008年以来北京的空气质量,如表2。

同时,我们统计整理了全国留学生自2008年以来的招生情况,如表3所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我们对北京某知名高校进行了调查,将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留学生招生人数做了比较,发现环境变差确实会影响到高校招收留学生的数量。我们发现2012年该校留学生报名人数有1200人,2013留学生报名人数不足1000人,报名人数减少了16.8%。

2.留学生的相对人均收入。2013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按国别排序前15名为:韩国63,488人,美国24,583人,日本21,126人,泰国16,675人,俄罗斯14,971人,印度尼西亚13,144人,越南13,038人,印度10,237人,巴基斯坦9,630人,哈萨克斯坦9,565人,法国8,386人,蒙古8,210人,德国6,271人,马来西亚6,045人,新加坡4,250人。大部分留学生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其相对人均收入较发达国家低。

3.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师生比、生均教育经费、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人均GDP、人口数量、外商投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2013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按省市排序前10名为:北京77,706人,上海50,557人,广东20,940人,天津19,076人,浙江17,461人,江苏17,425人,辽宁16,694人,山东13,770人,湖北11,535人,福建9,541人。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而言,其对外开放度、师生比和人均GDP对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留学生的数量,进而对学费产生影响。

四、 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策略的提出

根据目前我国留学生的数量和增长率来看,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正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成长期的初期,仍旧处于市场推广的阶段。在这种市场环境中,本文在借鉴多因素市场决定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留学生教育学费定价的因素,提出了我国留学生教育学费定价的策略。

首先,留学生教育成本至少应被学费覆盖。所以,留学生学费定价要在教育成本的基础上适当加成。适当提高来华留学生学费,改善来华留学生学费分担机制,缓解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服务的贸易逆差。学费的高低不是影响留学生选择留学国别和院校的关键因素。2011年,英国文化协会对10万多名预期国际留学生进行了调查,该研究是此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汇集了来自200多个国家学生的回答。调查发现,获得顶级质量的教育机会与国际认可学位是选择留学目的地时的关键因素。在被要求确定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时,54.2%的学生说到质量,53.8%的学生说到职业发展,51.5%的学生说到海外生活的机会和体验不同的文化。除了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因素之外,对那些特别希望到海外留学的学生来说,一旦决定了到哪里去留学,留学成本是相对次要的考虑因素。只有1/10的人表示,低学费是选择留学目的地时的主要考虑因素,而只有1/13的人把某些国家的生活成本作为重要因素之一考虑。因此,采取低学费定价策略并不是促进我国国际教育输出的明智选择。所以适当提高留学生学费势在必行。同时改善华留学生学费分担机制不仅有利于缓解政府教育经费短缺的压力,更能改善我国政府的投资结构,使经济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在留学生教育市场中竞争力不如英国、美国等国家,稳步提升各大高校的国际地位,加强对留学生招收的宣传,是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基础。我国应重视国际市场营销,尽可能为有意来华进修的国外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国外的经验作为借鉴,通过教育展览、召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等提升知名度。教育部应积极改善我国国际教育格局,筹划重要项目,加强跨部门的有效沟通,积极主动寻求国内外的协作,改革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我国国际教育的稳步发展。

同时高校本身的师资力量、管理机制都有待提高。高校制定的国际项目对留学生,特别是发达国家、地区的留学生吸引力不强。高校需优化教育资源结构,完善留学生的管理机制,为学费提升奠定基础。来华留学生为高校融入了更多资金,为高校创收提供了机会,改变了高校的教育资源。高校应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打造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在留学生细分市场中彰显优势。由于留学生的需求,对教职工的英文水平要求提高,需要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加强对我国优势学科的建设,提高师资科研水平。此外,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留学生规模并不大,高校可以返聘已经退休但是仍然有能力的教师从事留学生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留学生到我国接受国际教育,高校需在政府的支持下,以低价渗透策略打开市场。

此外,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的空气污染已经导致许多高校留学生招收数量下降,例如北京地区高校留学生下降数量非常显著。若空气质量持续恶化,为了减缓留学生数量的下降,受雾霾等环境问题困扰的高校很可能将采取降低学费的方法,或者学费维持在目前水平,但同时提供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奖助学金等政策的手段。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留学生学费定价需提高,以覆盖留学生教育成本,但学费定价不宜过高,才能维持留学生数量的稳定增长,使我国留学生教育稳定发展。

五、 结束语

在世界范围内跨国招生是各国留学生教育的共同问题,也是一般高等教育中的普遍问题。招收来华留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的地位和知名度,还会带来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等来源的可观的经济收入,对我国有着重要意义。对仍处于发展阶段的留学生教育,我国政府应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结构,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招收宣传,适当提高留学生学费,在覆盖留学生教育成本的同时,使留学生数量稳定增长,稳步发展我国留学生教育。

参考文献:

[1]韩琪, 王建坤.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探讨[J]. 国际贸易, 2012(4):62-66.

[2]卢晓东. 研究生生均教育成本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04(5):64-71.

留学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大型农贸市场;农药残留;监管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3.019

1 面临的问题

1.1 对农产品安全的认识问题

什么样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安全的标准是什么,大型农贸市场采取什么样的监管措施最为有效,农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如何处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市场管理方和商户。目前采取的策略是对进场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抽检,由于市场管理方没有对商户处罚的权力,只能对发现问题的商户进行劝退出场。商户对这种管理方式不认同,形成了对抽检认识不到位的局面。商户对农药残留抽检的不理解,简单地认为是市场管理方与其过意不去,在抽检中不给予积极的配合。市场管理方也担心由于过多过频的抽检把商户吓跑。毕竟市场的运行是依靠交易量来维持的,市场希望通过对产品的农药残留抽检来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结果却变成抽检与被抽检的对立。

1.2 抽检的费用投入问题

市场投入场地和人员建立了检测中心,在天津市农委和商委的支持下配备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农药速测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基本具备了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常规的定性定量的检测手段。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监管采取的是免费的抽检模式,市场管理方在检测费用、场地、人员和设备运行方面投入较大,每年投入的运行费用在35万元,占到市场管理费的10%以上,对市场的压力较大。

1.3 抽检的数量问题

日成交量400万kg,相对巨大的交易量,每天只能够进行200~500例的抽检,目前实行的抽检方案和结果还不能够全面反映市场中不同果蔬产品的农药残留实际状况。只能针对性对重点产品进行监控,如果加大抽检的数量和范围,市场需要增加人员和抽检费用的投入,而目前的状况是市场无法负担更大规模的抽检。

1.4 检测的方法问题

每天的抽检中采用最多的是酶抑制法检测农药残留,主要是时效的问题,而且此方法是目前单个检测费用最低和检测时间最短的方法。为了将果蔬产品在第一时间送达到市内菜市场,每天市场中的交易大部分在凌晨完成,虽然能够做到及时抽样,如果大量地采用色谱仪器分析的方法,但是这类方法若不能够及时给出抽检结果,必然会影响到商户的交易时间。酶抑制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假阳性率较高。

1.5 农药残留问题与其他食品安全问题的交织

由于是综合农贸市场,市场中交易的农产品种类不仅有果蔬产品,而且还涵盖水产、调味品、蛋禽和鲜肉等。这几年出现的苏丹红、瘦肉精和对虾注胶等事件,让市场管理方监管起来感到力不从心。这类事件的发生要求市场监管的项目不仅局限于农药残留,而且还要涵盖违禁添加物,市场在人员、设备及技术都存在短板。

2 对 策

2.1 加强农产品安全的宣传

通过近几年的监管运行,目前市场管理方进行的农药残留速测已经对经销商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经销商起码了解到对进场的农产品需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如果是不合格的产品是需要退场的。退场不是目的只是一个管理手段,让经销商对农产品安全有全面的认识,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组织提供合格的农产品,这才是监管的目的。通过不间断的宣传,希望能够达到的效果是,经销商能够把交易中对农药残留的要求和标准传递到生产者,使生产者知晓合理使用农药、农产品安全间隔期、农药残留的危害等。经销商在组织货源时不能仅仅考虑价格,更要考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2.2 源头的监管

果蔬的来源地,除了本地生产外,40%~60%为山东、河北等农业大省。市场管理方对于外省的农产品安全信息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加强与产地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产地信息档案,从产地直接进场的方式,与产地监管部门进行合作,选择大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市场提供优先进场的固定的货源。例如海南毒豇豆事件和山东毒姜的事件发生后,市场管理方能够及时启动农产品安全管理预案,禁止这两个产区的豇豆和姜进入市场销售,很好地维护了市场的农产品安全[3-6]。

2.3 设立农产品精品交易区域

通过对农产品执行绿色农产品标准检测,建立绿色放心农产品的交易区,对持续检测合格的商户进行公示,对消费进行引导。通过与大型单位、学校食堂和酒店直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反向促进经销商提供合格的农产品,督促生产者提升农产品的安全品质。

2.4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检测水平

在技术上重视尤其是快速检测产品的开发与应用[7-10]。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培训等措施提升检测水平。对市场的检测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资格认证(CNAS)和计量认证(CMA),提升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同时纳入市级的监管体系,在运行经费、人员、设备及技术方面给予支持,扩大抽检的品种和检测项目,加大抽检力度。

参考文献:

[1] 张建树,王学忠,李小刚,等.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4.

[2] 陈松,钱永忠,王芳.农业标准化实施模式及推进政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8(5):34-37.

[3] 查显才,王兴禄,岳永德.农药残留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 ,谢炎,梁志超,等.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构建初探[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8(5):23-26.

[5] 叶纪明,单炜力,宋稳成.浅析国际食品法典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31(1):17-21.

[6] 李光英,姜辉,顾宝根.美国的农药管理情况[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2(1):15-16.

[7] 宋稳成,单炜力,叶纪明,等.国内外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药学学报,2009,11(4):414-420.

[8] 崔新仪,王学利,李宁,等.胶体金技术测定黄瓜中甲霜灵残留[J].现代农药,2013,12(2):35-36.

留学市场分析范文6

“救火”的目的是处理市场的遗留问题,“救活”的目的是保证市场的良性运作,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就要求区域经理首先要了解碎石理论的内涵。水(市场影响不大的遗留问题)、沙子(市场一般遗留问题)、碎石(市场的重要遗留问题)、石头(市场机会和希望),要将上述的四种物质装入一个容器内,就应该是石头、碎石、沙子、水的装入顺序。所以作为一方诸候就应该首先找到市场的机会,然后市场问题也就会会迎刃而解。

如果要达到“救活”的目的,区域经理就要了解以下的几个问题:

1、 我们在哪里?(有没有机会?)

区域经理必须重新的走访和审视市场,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产品到底在那些市场、那些渠道、那些消费群是自己的消费受众、购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购买等等一系列消费特征,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产品在市场所处的位置。同时对自己的主竟品尤其是市场前三名的竟品表现要有很深入的了解,并且要了解未来两到三年内的消费趋势会不会发生变化。只有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知道市场有没有给我们留下机会?那些产品会有机会?那么我们到底该分析那些指标呢?

A、目标市场的总体状况分析:

人口数量分析(总量、流量、存量),自然、风土人情、消费习惯分析,区域市场目标分析等等。

B、竞争对手状况分析:

市场总体容量、竞争对手的占有量、竞争对手的产品结构、价格、促销、渠道以及市场动态表现;竞争对手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

C、本企业产品的状况分析:

企业的优劣势、产品诉求点、渠道的建设状况、销售队伍的情况,和对手相比的所有优劣势分析,本品牌的优劣势检讨等等。

D、目标消费群的行为分析:

购买目的、购买方法、购买场所、购买数量、购买频率、品牌的忠诚度如何?

综合上述的资料分析,区域经理会很自然的利用SWOT分析出目标市场的问题点和机会点,通过市场营销的手段来完成市场的建设。

2、我们去哪里?(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市场也是如此,一旦我们知道了自己在哪里,找到了差距和机会,那么我们就应该知道我们将要去哪里,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作为一个区域经理首先要了解以下的几个指标:

A、 市场规划及市场布局:

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看自己的管辖区域,找到突破口,迅速的打造样板,快速的进行复制;

B、目标量的规划

要知道全年的目标规划,如何有计划的设施,确保目标的步步落实。

C、渠道规划:

竟品的主体渠道和优势,本品在那些渠道有存量,在那些渠道还有增量的机会,那些渠道有产品升级的机会等等。

D、人员规划以及产品规划等等。

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确保以下的几点:目标是可以量化的指标,要有一定的时间要求,要能够将目标细化,要有一定的压力同时具备完成的条件等。

3、如何到达该处?(营销策略问题)

知道自己要往何处去,目标是什么?渠道和产品机会在哪里?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到达该处。其中设计谁做什么事、如何做、何时做、按什么顺序做、采用什么营销工具以及费用预算等,都是策略与行动方案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