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培训技术范例

篮球培训技术

篮球培训技术范文1

1.1为当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大众化提供了重要路径

21世纪是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步向国际化和大众化这一趋势发展。在以往的高等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到地域、国籍、语言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仅限于各种出国留学、各国学者之间相互讲学等方式,其信息的时效性大打折扣,知识的传播速度也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慕课的出现使得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慕课以其独特的开放性、透明性和易获性,为世界各国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通道和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各国之间的学习交流变得轻松而又方便,实现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认为,慕课意味着校园围墙正在被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职能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

1.2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其个人发展

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途径依然是高考这一唯一途径,每年进入高等学府进行继续深造的寒门学子不足全国高考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尽管我国众多的高校年年扩招,当仍然不能满足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高等教育的现实,众多的高考落榜生面临着走向社会的无奈之举。进入高等学府的天之骄子继续享受着大学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而无缘大学的众多考生将缺失高等教育资源的滋润。慕课这一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冲击高考这一大学入门途径,更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慕课这一课程教学模式将促进教育资源的充分分配组合,实行优胜劣汰,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的资源,并非只有在校大学生拥有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权利,非在校学生仍然可以享受这一待遇;慕课除提供基础的课程之外,还将提供更多地适合当前社会和市场需求的课程,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对于在校大学生这一课程更有利于社会人员的自身发展,为当代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在机遇和压力的双重负担下,能够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1.3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高校教育改革一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如何有效提升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也一直是高校科研工作者研究的课题。2014年5月,国家教育部改革方向确定,全国600多所本科院校将转向职业教育,这一政策的颁布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改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职业教育将是今后众多高校发展的方向,而慕课这一教学模式正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大量的实用性的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最实用的技术技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社会所需求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良好规划和发展。

2当前高职院校篮球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高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在学校学习体育知识的最后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关键时期。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大众化的体育运动,一直深受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喜爱,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的时候,不仅可以提高篮球技能,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但由于深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直影响着高职院校篮球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2.1教学指导思想单一,教学目标参差不齐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它对篮球教学活动起方向性的指导作用"篮球教学指导思想是引领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发展的灵魂,是影响篮球教学质量保障的潜在因素”。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指导思想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以提高运动技能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指导思想等等。单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会导致篮球教学的单一化,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篮球教学的革新和发展。“篮球课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终点,它调节整个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过程,并决定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目标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有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也有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目标的不统一会影响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实施,不能有效保证日常篮球教学的顺利开展。

2.2实践教学内容远远高于理论教学内容,体育课时总体偏少

目前,众多的高职院校篮球体育课程只开设实践课程,没有理论课程的讲述,一个学期的篮球课程基本上全为体育实践课,毫无理论课程涉及。哲学理论中明确指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理论对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篮球理论课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篮球这项体育运动,包括规则、运动特点与规律、锻炼方法等等。因此,高职院校篮球体育运动课程非常有必要开设一定课时的篮球理论课,从而促进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高职院校体育课时多数集中在30-34个学时之间,平均每周2个学时,如此之少的体育课时不能保证篮球运动的基本教学,学生在仅仅能掌握基本的运球、投篮等基本技术动作,简单的篮球技战术学习和运动都不能保证。

2.3教学场地器材短缺,教学评价缺乏合理性

场地器材匮乏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篮球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问题,各大高职院校一直存在着篮球场地少、上课不能保证每人一球等问题,一节课下来众多的学生只能触摸两三次篮球,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运动热情。目前,篮球课程的评价为平时出勤表现考核、技术考核(运球、定点投篮)两部分,这种评价方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结果性的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该多注重过程性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3慕课视野下构建高职篮球体育运动教学改革的路径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确保高等教育的发展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应该在时展的背景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结合慕课和当前高职篮球体育教学现状,提出一些革新高职篮球体育教学的建设性意见,以期为促进当前高职院校篮球课程的教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3.1编撰篮球慕课学习内容,构建篮球理论慕课学习教程

篮球理论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篮球运动技术动作的演示、篮球裁判法则、篮球竞赛规则以及篮球比赛的欣赏等内容。高职篮球体育课程改革应该积极编撰相关的篮球慕课理论课程,将篮球理论课程以慕课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的篮球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实践课中运动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也学会欣赏篮球比赛,提高学生的赛事欣赏能力。高职院校体育部门还应积极构建篮球慕课学习教程,把每个学期篮球课程的中的技术动作教学视频编撰成集,建立专门的篮球慕课学习网站,让学生自己注册学习,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3.2创建慕课师资学习平台,服务当前高职院校篮球师资培训

慕课这一新时代的学习模式适用于任何对象的学习,既能为学生的篮球学习提供帮助,也能为教师的继续深造提供平台。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师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面临着继续深造的问题,以往多为外出学习或者培训班进行学习,时间较为短暂,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充分利用慕课这一网络学习模式的优势,将最新的篮球师资培训内容和视频集中起来,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网站,教师注册账号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不会影响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篮球教师的师资培训等问题。

3.3革新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运动热情和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多为讲解示范等教学方式方法,长期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难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热情。将慕课的播放引入到日常的篮球体育实践课堂教学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教师的讲解,教学重难点一目了然,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篮球运动的某项技术动作,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快速提升。

4结语

篮球培训技术范文2

关键词:体育专业;篮球教学;裁判能力;提高

本文对篮球教学中裁判能力提高的研究,旨在了解当前裁判能力提高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在教学中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裁判能力提供借鉴。

一、提高学生裁判能力的重要性

体育专业篮球教学中学生裁判能力的提高可以把它当做教学发展的内容,是一种让教育者通过合理的手段使学生的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探索未知领域,深思已学技能在赛场上的有效运用。从裁判能力本身而言,一切都是以学生个人能力提升为出发点,发展学生的裁判能力以适应社会对篮球运动的需求;从教学目的而言,提高学生的裁判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篮球竞赛规则,更利于开阔自身的视野。

二、体育专业篮球教学中学生裁判能力提高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对篮球裁判的认知情况

体育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相对薄弱,导致很多学生将提升自身篮球技术作为重要的学习目标,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术科学习上,忽视了对自身全方面的提升,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裁判能力的培养。

(二)体育专业篮球教学模式现状

从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裁判能力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篮球教学在裁判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方式与学生裁判员能力的培养联系并不紧密。授课过程中,多数教师都没有将篮球技术与裁判能力培养相结合,在实践课中以传授篮球技能为主,在理论课中以教授篮球知识为主,而学生的裁判能力需要通过实战去培养,这样的授课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裁判能力的提高。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教学模式要与裁判能力的提升相结合,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多数篮球教师对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还未有深刻的认识。

(三)社会因素

体育专业篮球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不仅是提高运动技能、更要为社会输送综合型高质量人才。随着运动的参与度增加,篮球赛事的也逐年增多,对篮球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高校教育工作者对篮球教学也日益重视,许多院校已经将裁判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然而,现阶段培养模式过于竞技化、传统化,很难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进一步了解可知,体育专业在篮球教学中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多数是在形式上进行讲解,并没有深入进行实践操作。可见,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裁判能力并没有真正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这一现实问题能否有效解决,是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三、提高体育专业篮球教学中学生裁判能力的建议

(一)更新教学方法,适应教育需求

篮球裁判员专业性很强,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门容易理解的知识,需要多次的实践操作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技能教学运用比赛的形式来融入裁判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在教学比赛中,学生通过轮流当裁判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裁判知识和比赛规则,也可以从比赛的变化中随机应变,根据情况合理的做出判罚。通过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自身裁判能力的认知,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避免被动灌输的枯燥,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有效运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裁判能力。

(二)提高师资力量,优化教师团队

现阶段的篮球教师,多数教师都缺少对教学中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专业性与前沿性。要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将技能与裁判能力培养相结合,让学生的裁判能力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发展。基于此,学校应给予高度重视,从根本上推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回归课堂本身,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教学比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裁判知识和规则的认知,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其次,篮球教学研究者应该给予此项运动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定期举办篮球裁判的培训,让更多的教师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应有的重视,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的水平。此外,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让自身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相结合,不断推进篮球教学中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指导性与前沿性。

(三)定期开展比赛,有效培养学生裁判能力

教学模式要结合实篮球战中裁判能力的需求,培养符合篮球竞赛发展需求的优质裁判员,从而解决高素质裁判员数量不足的问题。为此,学校通过开展竞赛,可以巧妙的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给学裁判能力的提高提供平台。竞赛不仅是对学生裁判能力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对心理意志品质的考验。在竞赛的氛围中增强对技术动作的判断、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是篮球裁判能力的呈现。此外,高校可以定期开展裁判培训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考试的方式获取裁判员证书,为体育专业的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

四、结语

在篮球运动中提高学生的裁判能力,需要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中的渗透裁判知识,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定期开展竞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让学生的裁判能力的提高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

参考文献

[1]张那.对我国高水平篮球裁判员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技资讯,2014(2):4.

[2]谢代欣.学生篮球裁判员的选拨与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0):270-271.

[3]王立恒.武力使用女子教官初级培训班实践与探索——以辽宁公安机关武力使用女子教官初级培训班为例[J].公安教育,2019(5):30-32.

篮球培训技术范文3

关键词:体育强国;特色学校;校园篮球文化;文化建设

党的以来,指出中国要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息息相关。2019年9月2号,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将“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定位为五大战略目标之一,在青少年体育论述中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的青少年体育文化建设已经作为青少年体育建设工程和体育文化建设工程的共同作用对象,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有机组成。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是助力青少年体育工程建设和体育文化工程建设的有效平台。校园篮球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一个分类,在从源头基础上提高体育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特色的校园篮球文化更能促进在青少年阶段普及、感悟、传承和发扬中华体育精神的优良传统。建设特色校园篮球文化是对接和发展青少年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关键步骤,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目前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建设中,文化建设壁垒日益显现,篮球特色学校的文化建设对体育强国建设的促进效应亟待学界研究。

1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文化内涵

早在1983年,国家文件中体育强国的概念便初次提出,当时国家体委上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得到国务院的认可并向全国下发通知,其中首次提到要使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之一”[1]。《纲要》的提出,本身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措施,部署推动了体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体育的重要作用。在青少年领域,一是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建设,二就是加强体育文化在青少年阶段的建设。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一直都是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文化内涵一是以青少年为本的体育,在注重和提升青少年身体素养和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构建学校与多方的联动体系,完善相应考核评价机制和场地设施保障,以达到实现青少年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二是在增强青少年竞技体育实力的前提下,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中充当助推器的作用,加快是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有机融合,实现各级联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对接。三是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弘扬中国体育精神和继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前提下深挖运动项目文化发展、丰富体育文化产品,以达到培育多元的人才和构建出精彩的文化活动的目标。四是实现青少年体育事业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事业、业余与职业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协调发展。

2篮球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意义阐释

校园篮球文化作为校园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重要的特色组成部分。校园篮球文化作为在校园这一特定区域的体育文化现象,由于其空间、对象、目的等方面的特殊性,具有校园文化、体育文化、篮球文化共通的特征。从宏观的角度讲,校园篮球文化是指在学校范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全体人员根据教育、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在适应和改造校园环境过程中以篮球运动为物质载体,将多种精神或物质实体融为一体的总和,同时被一定的群体所接受和共有。主要体现为校园篮球智能文化、校园篮球物质文化、校园篮球精神文化和校园篮球制度文化等几个方面[1]。从微观的角度而言,校园篮球文化实质是一种篮球精神文化和篮球文化氛围的总称,主要体现形式是培养学生的篮球精神和篮球技术技能,其主要内容包括了篮球课程、篮球竞赛和篮球课外文化活动等。

2.1“校园篮球”智能文化建设意义

校园篮球智能文化指的是在校园范围内通过学习、感悟、收获到的篮球科学,篮球运动技术和技能,相关的运动损伤、康复保健、预防护理等相关知识。它作为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学生认识、改造、适应、控制外部环境和自身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最直接的价值体现,对在校园中普及篮球运动和提高学生篮球运动的终身性和持续性都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2.2“校园篮球”物质文化建设意义

校园篮球物质文化指的是校园篮球文化活动参与的活动形式与客观存在的物体,主要包含与篮球活动相关联的场地设施、设备器械与思想物化。在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篮球专业教师教练员、篮球校本课程、篮球相关器材、篮球运动联赛、篮球队服装、篮球宣传展板和篮球宣传板报等。其在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内涵中,发挥着基础承载作用,在推进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3“校园篮球”制度文化建设意义

校园篮球制度文化内涵指的是组织机构与规章体制的总和,是学校进行校园篮球组织、开展等方面的保障动力。在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其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篮球相关的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校园篮球工作具体进程中的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规章制度能够起到对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约束、规范、管理、控制的作用,可以起到教化和规范人的作用,同时也是保障学校发展内部动态平衡的重要保障。

2.4“校园篮球”精神文化建设意义

校园篮球精神文化是一种内在和无形的文化,它指的是利用篮球活动为物质载体,使参与者在与篮球有关的事件中改变主要观念的存在,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篮球价值观、美学理念及篮球思维和意识的结果。校园篮球精神文化是校园篮球运动的统领文化,主要以活动的形式来表现出参与篮球运动的参与者篮球思想、观念、精神信念等方面。校园篮球精神文化还代表着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整体学校文化的内生动力,是影响特色学校之特殊之处的重要体现。

3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困境述评

3.1篮球运动价值在学校内的重视和认知程度不足

篮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篮球运动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运动本身的内在价值[2]。在校园当中,篮球运动受众程度高,入门较为容易,其趣味性和易学性在广大学生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检验。相关的场地设置相比较其他的“三大球”来说,提供基础保障也较为便易,且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体育中教育性原则,在满足于学生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可以满足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需要。但是实际的学校当中,通过访谈相关教练员,教师发现,学校领导对篮球运动价值与重视程度普遍偏低,一般非“体育口”出来的领导往往不会主动的关注篮球这一单一项目的发展,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好坏程度,校领导往往更多从学校篮球队比赛成绩来做出判断,对面向全体学生的篮球课和课余活动还缺乏重视,其面向全体学生的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往往只依靠少数篮球专业教师的自主性,这样就明显增加了其中的阻力。并且对相关篮球文化的建设也缺少相关概念和差异化理念,只停留在了保障教学和训练的初级阶段,存在对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存在缺失状态。

3.2在新形式下篮球课程内容形式改变不足,学习途径缺乏创新

学校的篮球课程作为建设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出发点,在整体的校园篮球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奠基作用。根据调查,在当前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教师的篮球课程安排多数还是存在只重基础技能的练习和“考什么练什么”的情况。有的时候一个单一的双手胸前传球和三步上篮可以教几节乃至几周,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课程乏味单一。虽然能巩固学生一定的技术能力,拔高考试成绩,但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降低学生对篮球的喜爱程度。与此同时,有关对学生篮球历史,篮球规则,裁判法的传授也相对欠缺,学习途径单一,教师存在未能及时根据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来提升自己,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只能在保障一定的课堂秩序和组织形式上,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和内生性动力,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课程中产生好的感受,反而会让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疲惫感,甚至厌学、不服从管理、逃课的情况出现。

3.3特色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建设意识缺乏,忽视了篮球氛围

对学校特色的重要影响目前学校中还存在普遍的目的性和功利主义[2],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的特色的评价只是从一些物质层面设置进行,对场地设施保障和学生体质通过率进行评价考核并不能体现特色之处。一次校际联赛的举行只能有一个冠军,获奖的队伍毕竟属于少数,虽然学校的竞赛成绩可以反映出一定的篮球氛围建设程度,但并不能体现学校整体的篮球氛围程度,其可能存在“因比赛而比赛”的单一竞技角逐产生运动的偏离行为,而非通过篮球育人的价值观念体现。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并不能只以竞赛成绩为主要特色,一些办学基础好、场地设施保障充足、生源拔尖的学校可能其竞赛成绩一直处于上游水平,但其学校的篮球氛围可能并不是发展很好。优良的篮球氛围会促进学校整体的校园篮球运动开展,有助与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多方面影响篮球运动成绩的拔高,因此目前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建设并不完善,忽视了篮球氛围对学校特色的重要影响。

3.4部分学校对体育的宣传不足和相应的设施不满足新形式下的需求

在《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中将建立校园篮球文化作为了一项评选基本的遴选标准,并明确要求了建立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许可的校园篮球信息平台,目的就是要在展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改进现有的篮球信息报道和交流工作经验的方式。形式多样的校园篮球文化活动是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主要宣传内容,根据实地调查了解到绝大部分学校拥有自己的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并会组织学生进行一定征文、摄影、报道等活动,但部分学校还存在缺失相关篮球活动的报道,有些宣传平台只是应付检查而存在,缺乏日常管理和更新维护。且宣传手段单一,部分学校宣传主要是靠校队教练老师或学校相关宣传部门负责人包办,学生参与度低乃至缺失。在相关经费使用中也是主要精力在竞赛和训练方面,并没有相关宣传器材的补充和更新,这对于学生篮球知识和钟爱程度都产生的一定的影响。

4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改进路径阐明

4.1重视篮球运动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加强篮球校本课程建设和完善校园篮球竞赛体系

目前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竞技体育孤立,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还属于普遍现象[3]。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以人为本”是基本的精神理念,学校体育中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内容。篮球运动具有良好的强健体魄,磨炼意志的功能,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学校体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传递知识为其副产品。在学校体育中,参与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和教师,其都是特色校园篮球文化构建的主要生力军。学生通过参加篮球运动,能达到锻炼身体,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是基本目标,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故重视篮球运动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加强篮球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场篮球比赛不可能让100名学生都参赛,但可以让100名学生观看甚至让更多数人参与其中,在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中,应完善校园篮球竞赛体系加强以学生为主的篮球啦啦队的组建和培养、篮球裁判员和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现场解说和专业主持人的培养等,并邀请高校或篮球俱乐部来到学校进行一定形式的交流和培训形成固定活动。同时加强开展对学生球队文化知识教育和球队主场文化建设等相关活动,促进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真正的让篮球运动回归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4.2加强扩充篮球教师队伍和现有教师培训,积极在运动中引导学生感受篮球精神魅力

教师作为学生获得感体验的第一主导者,其对学生获得感程度的影响具有深刻性和长久性的作用。教师在篮球课程、课外篮球活动、篮球训练竞赛等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虽然可以保障至少一名的篮球专项教师的存在,但在举办篮球联赛、篮球社团、篮球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专业教师还是存在人手不足现象,因此可以增加与专业院校和篮球专业俱乐部的联系,增加一定的外聘教师和高校篮球专项学生进校实习的机会,达到学校和社会相联系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青少年在中学阶段是其树立信心、磨炼意志、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增加教师在岗继续学习扩充知识的机会,提升教师对篮球人文精神的认识[5],避免教师为竞赛而训练、为教学而教学、为考试而培养的偏离行为,有助于将篮球智能、篮球物质、篮球精神、篮球制度相结合的价值观念和体育素养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的教化。篮球教师队伍也代表这学校的精神和文化,能够体现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也可促进特色学校内在特色和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4.3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篮球活动,重视学校篮球文化氛围建设

在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如何办出自己学校独特的特色,就是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校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校园篮球氛围建设,在建设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过程中,应抓住篮球氛围为出发点,增添谋划一系列符合新时代特色和学生需求的篮球文化活动,以“趣味、健体、全人、炼品”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通过每年举办校园篮球文化艺术节,确定固定时间,并邀请家长和外界专家进校指导和观摩,促进整体的联动性,保障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将其设置为固定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其为一种常态,能够持久的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投入其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发展氛围,应增加各方的参与度,结合各方力量建立校园篮球联盟,加强相关的篮球训练竞赛,课外篮球活动和多种创新方式的探讨交流,结合学生,教师,专家,篮球爱好者等多方源动力促进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4.4拓宽资金渠道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重视学生获得感的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宣传体系

欲立其功必先利其器,依托社会力量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增添或维修相关的宣传器材和设备,并确立定期保养制度,维修管护相关器材。重视学生在特色校园文化宣传的中心位置,号召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篮球新闻写作、图片影集拍摄、短视频录制、校园球星采访等宣传文化工作。引入用专业教师指导,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篮球专业素养,拓宽学生成才发展渠道。立抓在宣传方面打造出学生喜爱的校园篮球文化基础,做智能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播种机、催化剂、定心药、生命水。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学生感到自豪、老师们感到骄傲、学校感到使命的校园篮球文化宣传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Z].国发[1983]167号,1983.

[2]何黎明.浅析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与分类[J].体育科学研究,2005(02):60-63.

[3]金赛英.论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3):309-311.

[4]程明霞.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高校篮球教学的影响管理[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9):156+144.

[5]陈晨,郭姝延,杨晓光.论中小学篮球文化的构建[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03):69-70.

[6]杜昆懋.探究校园篮球运动与篮球文化的发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9):164.

[7]肖焕禹,邵雪梅.体育强国内涵的阐释[J].体育科研:2009(4):3-4.

[8]亲切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N].人民日报,2014-02-08(01).

[9].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篮球培训技术范文4

【摘要】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事关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未来的发展。步入21世纪以来,步入高职院校的芊芊学子日益渐多,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也随之增长。根据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方向和当代体育发展趋势,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近年来对于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的实践研究,就如何建立完整的新模式体育教学进行探讨,促使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数千学子身体素质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关键词】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高职教育事业也在迅速发展,高职体育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只是当下进度比较缓慢,可以说高职体育教学还处在一个摸索尝试的阶段,一直没有很好地突破,就各高校改革情况分析,普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改革的目标不明确,没有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没有整体的发展观念等等,高职体育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视的一部分,本文就根据当今科技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如何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进行探讨。

1.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1.1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根据研究发现,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的规划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案,没有得到在高职学院中应有的重视[1]。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格外的注重学生所吸纳的知识范畴和技术范畴,并不否认这是芊芊学子在未来踏入社会的重要生存条件。但是忽略了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不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中体育能力的发展和技能的探讨。体育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没有过于突出的教学特征,课程结构太过于片面化,同时体育教学理念本身就是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但是这些并没有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很好地体现出来,是我国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缓慢的因素之一。

1.2高职体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现高职体育教学中,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分析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未能够引起高职院校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跟上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速度[2]。在当下高职体育教学中,学校领导由于在政策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在对于体育教学改革方针不是很明确,还是以传统教育理念,以学生知识和技术为主导。同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由于学校教育模式的单一化,使得学生学习热情低下,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和知识的吸纳过于低效及欠缺,不利于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需求。

2.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

2.1明确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基于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正处在高职教学变革的过度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都不平衡,学校的体育设施和教学条件都还不完善,在教学上目标比较笼统和片面化。因此,如何明确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体育爱好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度,促进学生文、德、体全面发展。首先,完善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大纲,确立新的教学目标。其次,在新教学目标下,改善老师、学生对体育的基本认识和基本需求,摆脱传统教学束缚。最后,完善学校教学设施,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教学质量。

2.2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就目前我国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来说,教学方法还格外的单一,课程内容大多以基础教学为主,没有真正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且在现代化教育上和当下时展和社会需要上没有体现出来,这是教学方法上的欠缺。

2.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可以说是学生再生父母,教学生知识,如何做人等等。是学生最尊敬的人,同时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过于高大,反而阻碍了学生与老师之间更进一步的交流和成长。在现代教育观念中,老师不仅是学生的师长更是学生的朋友,注重建立师生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在课程中获得真正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和学习成绩,从而推动整体教学水平的上升。

2.4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学生锻炼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学校整体教育思维的高涨,从而促进在体育过程中迸发活力,充满激情,追求体育本身的真正内涵[3]。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享受乐趣的同时获得真正的知识,并把这种氛围带入各方面学习当中去。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视不仅可以让学校在教学中走向成熟,还可以促使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有新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真正的形成在思维中对体育的热爱。不断的带动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并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理念,感受体育带来的健康与活力,促进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日益发展。好的管理制度的运行离不开正确的运行机制,为了让高职院校拥有更好的管理条件,为了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制定并采用正确的教学运行机制是管理制度运行的有力保证,是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结语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为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数千学子身体素质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不断的把高职体育教学推向更加成熟的领域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就我国高职院校目前体育教学现状和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所需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就当下科技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能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如何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有所帮助。

作者:刘晓卿 温丽君 陈云慧 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余代俊.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5,04:253.

[2]毕中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若干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15,20:91-93.

[3]罗敏.基于和谐校园角度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4,07:114-115.

第二篇: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摘要:

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促进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学校一定做好体育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其中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其中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促进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学校一定做好体育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其中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其中的基础性工作。

一、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新形势

1.体育工作有更突出的地位

一直以来体育都是我国各级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虽然实践中有不受重视的问题存在,可却并没有影响其在政府教育方针中的牢固地位。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观点:教育实践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要做到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妥善的结合。[1]在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需要侧重于体育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并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

2.体育工作有更严格的标准

按照教育部门在2013年所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的意见》: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则从注重数量,转为注重质量,强调其对教育内涵的挖掘。而提升教育质量则包括学生心理、学生精神、学生体质等多个层面[2]。正因如此,体育教学和相应的管理工作便不能再只限制在教学计划的完成上,而是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情况、学生的情况,形成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加契合的体育教育活动,也就是说,体育工作的实施标准实际上更加严格了。

3.体育工作有更深入的理念

我国各类教育发展有一个基本方略,那就是依法治教、以法治校,这是我国整体法制完善的结果与必然要求,愈发引起各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视。在上文提及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面还提到了促进章程建设加速的问题。因此各类高职高专院校需要依法形成章程,并按照章程规定对院校加以管理。[3]

4.管理对象更新颖的变化

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其施加对象主要为教师,而同时不能不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因为社会各界更加深入的依法治理观念,教师、学生有了更加强烈的主体思维,参与意识更强、自我观念也更加明确,这都是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工作中必然要考虑到的新形势。

二、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新问题

1.认证评价制度的不完善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新问题首先表现在教师资格认证、激励以及评价等方面制度的不够完善。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求形成完善系统的制度予以保障,而现今的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教师培养、教学质量评价、激励等制度的缺失,让院校教师缺少了工作积极性,从而严重制约了院校教育能力的发展。最集中的表现是当前体育教学标准是有一定问题的,它难以将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体现出来,也未能照顾到院校、教师自身的诸多方面要求,因此使得管理队伍建设效果弱化。

2.用人方面制度的不健全

用人方面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导致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领导管理者普遍关注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可是却因为缺少足够的管理观念,使得队伍建设推动缓慢。对于个别管理者而言,还存有“官本位”的思维缺陷,从而让用人制度人本化,无法真正重用技能型人才。[4]与此同时,受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很多优秀教师向发达地区移动,经济欠发达区域教师流失问题也应当有所考虑。

3.人才结构均衡的欠考虑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设置专业时会优先考虑热门专业,并多方聘请相关的教师,然而对于一些眼下就业前景不是太好的专业则很少考虑,比如体育专业就业率欠佳,则体育专业教师便会出现更加严重的流失问题,同时缺少后备力量。

4.体育教师专业培训不足

很多教师培训工作在内容与方法上是存在问题的,比如内容创新性不足,无法和前沿的教改相协调,方法上缺少与时俱进的理念等。教师进行培训的目标在于学习新内容和新方法,若是教师培训机构依然习用落后培训模式,则培训效果必然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三、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实践策略

1.拓宽培养渠道

首先要做的是拓宽培养渠道,以便保证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基础打好。对教师培训工作而言,包括两方面内涵,其一是按教师自身情况的差异,给予专业化培训,以满足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要求;其二是基于学校情况,给教师以符合本校特点的培训工作。培训时要尽量避免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再把教学培训工作限制在课堂的短暂时间之内。[5]另外,把更多的教学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利于教学真实成果的检测,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增强授课能力。

2.关注人本管理

首先,对于现代高职高专院校来说,管理队伍建设工作的中心内容依然是以人为本,也就是充分将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充分尊重所有的管理个体,形成良好的教师管理队伍,在院校内部营造形成和谐的环境氛围,使教学管理工作者得到尊重和理解。其次,要做到管理上的民主和公开,明确管理者和普通教师的沟通方法,让教师有更多机会知悉管理建设情况。第三点是真正处理好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点是高职高专院校管理者需要把自身建设做好,用以身作则的态度发挥示范表率作用。第五,应当重视集体活动的重要价值,使之成为丰富教师业余文化生活的一种载体,让教师进入到团结和谐的氛围中来,借以不断增强学校专业队伍建设工作。集体活动还需要包括根据教师实际情况而形成的生产技术开发、相应科研活动等,在保证体育立项、经费使用的前提下,利用多种不同渠道增加教师参与的可能性,使教师有机会把更新颖更全面的体育信息拿到实际教学中去。

3.完善聘用制度

完善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聘用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系统,是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实践策略的又一重要方面。在新形势下,不断使既有教师任用制度得到完善,并努力提升教师教学研究工作的环境,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奠定基础。特别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应当以既有管理制度为蓝本实现改革目标,将已经存在的教师聘任制度进行更进一步完善,真正发挥其在教师选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要把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教育机构办学环境提升上来,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与此同时,院校还需要关注针对体育教学人员的思想宣传工作,使之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教师聘任制度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管理队伍而言,具有保证其稳步发展的功能,在此制度实施之际,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院校本身均应牢固形成长期战略意识,使相关工作得到协调,用以保证制度建立同教师素质提升二者的稳定关系。

4.促进梯队建设

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关注体育学科教学管理队伍的梯队建设工作,将工作重心稍稍向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倾斜。已经取得普遍共识的观点是:中青年教师即将成为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更是促进体育教学走现代化发展之路的绝对保障。也就是说,只有把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提升上来,才能保证体育学科在梯队建设方面的稳定性与后备性,从而给院校体育专业发展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对此,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努力谋求构建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平台和方案,考虑到院校自身发展情况,将体育教学中的中青年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起来,用多种途径激励中青年体育教师实现自身在职学历教育的突破。除此以外,高职高专院校还需要对体育教改及师资队伍建设加以统筹,以可持续发展为远景战略目标,在增强本校中、青年教师能力的同时,注意校外人才的引入工作,达到院校体育教学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5.增强目标教育

首先应当将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管理的业务发展目标确定下来,明确院校的年度目标及基本任务、关键问题,进一步增强教学管理目标对象的精神,让所有教师都能将思想与行动统一到院校的管理目标中来。其次应当注意针对个人的目标教育,将院校教学管理任务指标加以分化,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使教师在压力中产生动力,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教育成果。最后是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促进教师形成同院校发展相一致的个人目标,从而找到团队归属感。

6.落实激励机制

高职高专院校如果依然袭用计划经济思路,多干少干一个样,不把教师教学质量同薪酬进行更紧密的联系,那么必然不利于院校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持续进行,因此可以说完善化薪酬制度同晋升制度是势在必行的改革角度。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薪酬管理制度,按照已经形成的体育教师基薪、效益及年终奖模块,以之为基础形成更加富有能力促进意义的薪酬管理方案,让多劳者得到更多,尽最大可能提升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团队忠诚度与满意度。除此而外,针对体育专业的特点,高职高专院校还可以给教师以更具专业特点的综合测评,从思想品德、体育技能、教学管理成就等多个方面完成测评工作,并将测评结果同薪酬结合起来,落实激励机制,保证教师综合水平进步,保证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工作的成就,为教师提供更加优越的发展空间,从而确保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苏莲娜 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马保生.浅议高职高专体育教材建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1).

[2]万一春.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8).

[3]刘玲.高职高专体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8).

[4]任婷婷.对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5]钱应华.对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思考——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5,(1).

第三篇:高职篮球体育教学创新

【摘要】

新时期的高职体育,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教会学生去思考、分析与判断实时情况,从而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激发学生去创新的动力。以提高学生的本文主要从教学模式、篮球知识和环境三个方面,对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的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旨在通过篮球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能力需要。

【关键词】

篮球教学;创新能力;个性发展

受当代教育改革的影响,选择进入高职进行深造的学生也越来越,与此同时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如此受重视的体育教学里,关于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没有像理想的一般受到重点关注,这并不符合当代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仅仅是讲究学生个性的发展问题,创造一个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教学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

1篮球体育教学———教师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要主动向传统篮球体育教学模式提出异议。从我们以往的高职篮球体育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一般都是将前人已经累积好的篮球知识、操作技术以及实战战术等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在这期间只需要去被动的接受与练习就可以完成篮球体育课程的学习。然而真正的篮球教学并不是这样的,它所被赋予的学科特点以及性质在无形中已经将它扭曲化了。作为新时代的高职体育教师,应该要更加注意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特别是高职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更应该将因材施教落实到点子上,否则通过统一的方法、统一的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是统一的,根本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同时,将篮球教学的核心定义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篮球体育是一种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应该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运用篮球项目中它本身所蕴含的特点来进行定向的创新训练,不管是一些用来增强身体素质的基本教学,还是可以成为篮球竞技的决胜技能教学,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可以做到在原有的技术与战术上加以改进,实现创新的最终目的。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仅只是教会学生一些现有的技能,没有引导他们去创造与创新,那么篮球技术永远也不会精进,学生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提升,而篮球体育教学的目的也将失去原有的意义。以运球急停跳起投篮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先进行原地定点投篮与运球训练,将投篮动作与运球动作再一次进行练习与巩固,然后再组织学习在运球过程中去尝试急停跳起投篮,教师可以不用提前示范应该要如何操作,只需要提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应该要注意的要点,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大胆尝试。

2篮球体育教学———通过知识学会创新

篮球体育中所运用到的跑、跳、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基本的活动动作,而篮球运动的本质特点同样也与人体的基本活动动作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首先由于篮球运动是一种具有激烈对抗性的运动,因此当人们如果一旦加入比赛就极有可能需要全场进行防守与进攻,堵截与突破,投篮与封盖等等一系列的动作与战术,在进行激烈的对抗时,对于学生们的反映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根据场中情况应该灵活应变,按不同情况进行创新战术与动作,以求获得最终的胜利。其次篮球运动是项非常具有娱乐性的体育运动,它不仅能为学生们带来运动后的快感,同时还能让学生们的身心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它是一种团体运动,对于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有着非常良好的锻炼效果。另外篮球运动的多样性。篮球运动它不同于其他的运动项目,它的开展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是单人运动,也可以组成三人、五人或者十人等的比赛;而篮球运动的场地方面,有的使用是半场,有的使用的是全场,这个完全可以根据当时具体的情况来进行调整,并不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开展与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也可以采用最新的教学观点开展篮球教学工作,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与主动性方面,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技能与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让学生了解到创新对于竞技体育的意义,对于日后工作与生活的意义以行进间传接球教学为例,这是一个可以灵活调配的训练动作,因此教师应该按照实际学生情况对他们进行分组,可以先进行两个人的行进间传接球练习,然后再一步步增加人数,进行三个人的、四个人的等等,让传接球的小组成员越来越多,变化也越来越多。因为这个是最能展示出学生个体间的特色,从而刺激学生学会去思考、去分析与判断实时情况,从而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激发学生去创新的动力。

3篮球体育教学———通过环境引导创新

从教学环节出发,培养与鼓励创新萌芽。篮球运动是一种条件反射活动非常复杂的运动,而造成这个的原因正是由于它所蕴含的常规性与复杂多变性。反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则可以把篮球运动指导时的每个环节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篮球动作组成的要素,把握它的整个结构,领会每一个环节之间所存在的微妙关系,再由他们去亲身体验与接触篮球动作奥妙,让他们在亲身体味过肌肉活动后的愉悦感后,从而爱上篮球体育,激起他们的灵感,让学生的创新意识获得很好的萌芽。从教育方法开始,让创新能力得到锻炼。高职体育中的篮球运动教学,受它自身因素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讲课时应该要将篮球知识由浅到深,从认识到理解,最后再到完全掌握,否则稍有不甚就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运动伤害。但是在这个严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出科学的思路,让学生在练习运动技巧与运动动作的同时,反思练习成功或练习失败的原因,将运动动作进行科学的分解,找出成功的关键点,最终实现掌握运用反推能力与创新思维来看待问题的能力,让自身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4结语

总之,知识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了目前时代的主流,如何将学生塑造成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实践能力强并且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是我们现代高职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已经是当代青年必备的技能与谋求生存的手段,因此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学生而言,培养创新能力变得非常重要,只能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才能真正在这个社会上站稳脚跟。

作者:陆邦慧 赵小平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牛智伟.大学篮球文化对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影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

[2]刘嘉.互联网+时代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J].当代体育科技,2015(28).

篮球培训技术范文5

关键词:体育;训练;协调发展

体育是一项于家于民都极其重要的一项课程。一个国家人民的身体素质完全取决于国家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投入程度。当今社会学校的体育教育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许多学校都进行了教育改革,有效促进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整合当地的教师培训模式,在实际的教师改革中,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二者还没有完全融合,因种种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很多学校不能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齐头发展。往往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因此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平衡是我们日益严重的问题。我们如何在激烈的挑战中立于顶峰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待这两者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研究了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

一、体育教育的异同

体育知识使我们认识到,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有组织、有针对性和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的一部分,需要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正确运用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害。在教师或体育导师的指导下,体育培训是一个正规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竞技水平和特殊性能。通过有计划和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以及学生的士气、意志和身体素质来培养运动员。实际生活中的体育训练包括体育技术训练,竞技战术训练、思想意志训练、生理心理训练,多种训练模式结合在一起,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体育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相辅相成的,体育教育的内容以体育内容为基础。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的要求都是统一标准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区别在于:体育是一项教育工程,协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程度。体育培训包括运动员开办专门和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并对他们的体育技能和水平不断地提高。

二、体育教育与培训协调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过于统一,技术和技术提案不足

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包括太极、篮球、足球、健美,体操、游泳、排球等,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丰富,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进行什么有效的体育教育改革措施。只是为学生提供器材和一些技术方面的建议,特别是在一些利用球类来完成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如足球、篮球等。如果培训的过程没有教练的跟踪知道,那么将不能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也不能让学生们体验到运动的真正快乐。

2.体育教育与训练的协调

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和运动训练进行协调。教学过程只是通过老师的讲述或者观看教学视频,这些方式并不能使学生们真的学会体育技能,无聊的教学过程还会让学生们失去学习体育的兴趣。因此要通过实际操作教学才能让学生们真正提起学习的兴趣,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基本体育知识的入门和演示课程,让学生们可以初步地对体育有一些了解,然后再根据教师的演示对学生进行培训。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体育运动的质量。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对某一专业进行单一思考的教学模式,更不能适应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将体育教育和体育训练融为一体至关重要。

三、促进体育和谐发展的对策

在体育教育方面,体育培训和体育训练是密切相连的,尽管它们是不同的。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只有通过合理的方法来协调发展,才能得到提高。这是一种关系。首先有关部门可以按照当地的教育环境,设计一个适合当地体育教育的教育方案,定点进行实验,不断地优化改进方案。之后将这个教育方案在当地学校进行推广,并监督各个学校可以实施这个教育方案,也可以根据本校学生和场地的特点进行改进。

1.教学内容的改进

在高质量教育的框架内,体育教学应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在对学生的书面技能提高的同时,还应更加重视体育教学实际实行时的发展。学生的身心和体育能力更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关键。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实际的心理素质、身体状况和兴趣,设定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内容还要从科学和合理的角度界定具体的体育教育内容。坚持健康阳光的教育理念,不盲目服从和做粗暴的事情,根据当地的季节变化和流行的体育用品,不断地对体育类型进行改变找出一些适合学生应季参与的运动。老师还可以加入一些新兴的体育活动,例如,网球、篮球、足球等,空竹根据当地情况也可以作为选择对象,结合学校自身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等条件进行丰富多样的课程安排。由于某些特殊专业导致男女比例失衡。在女生多的专业之中我们可以开设柔力球,健美操等更适宜女生参与的运动课程。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殊化的创建体育兴趣班,也可以根据他们的专业和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选择,提高学生今后就业的专业素质。根据学生的特点,体育课还可以包括娱乐活动和时尚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满足当今学生在竞技运动中的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文化。

2.优化体育教育的创新方法

在体育运动中,教师更加重视体育运动中的“教育”,这导致在体育运动中忽视了学生的训练。委员会建议体育教授必须继续完善所使用的体育教学的方法,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发地表达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教育者应通过组织学习和分析有关体育的某些知识,努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自发进行体育运动。使学生意识到,积极从事户外运动,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态。教育的重点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身就可以进行学习,可以节省大量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时间,也可以让他们在体育运动方面取得成就。第一,在实践中,体育内容和篮球课等体育内容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满足学生休息和锻炼的需要,在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分别定期举办篮球运动会。在这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进一步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全员都参加运动会,无论是否喜欢运动。积极鼓励参加各种篮球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篮球技能。组队打篮球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减少个人英雄主义的现象出现。打篮球还可以促进长高,可以让同学们多进行篮球活动,可以提高我国的平均身高水平。练习篮球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也有利于学习其他运动。因此学校的体育教育要加强实践的过程。第二,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多学科参加。例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组建田径队,为田径运动挑选学生,在选拔后,可以举办体育比赛。专业培训之后,这些成员就可以在他们的班级内部担任与体育有关的职务,帮助教师分担教学任务,承担教学责任,领导整个班级。发挥重要作用,鼓励课堂上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积极健康地思考。第三,应在学校组织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展示自己的体育能力。例如,拔河比赛,这样的运动一般很容易组织起来,可以有很多人参加,也需要有许多班级参加。参加拔河比赛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相关的体育知识,而且需要相互理解、合作。竞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与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学校之间也可以共同组织体育竞赛或活动,让具有高素质和技能的学生参加这些活动促进学校之间的相互学习。这种做法可以鼓励学校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和提高积极性。第四,在学科教育中,应开展专题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多亏了体育教育,学生们了解了体育发展的历史、体育运动的名称、自我控制的良好习惯、培养了自身优良的身体条件。尤其是当代教育技术的变化、疾病泛滥、对受过体育健康培训的学生的条件进行有效增强。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整合体育训练模式,提高教学的综合质量。为实现这些目标,学校应该引进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体育教育的人才。体育教育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水平,还要懂得如何教育学生,可以有耐心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定期请一些退休的运动员进行讲座和咨询,对学生参加体育教育进行鼓励,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在学校从事体育教育的运动工作者,不停努力地对自我进行拔高,提升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艺,不断提高对体育的思想认识,这样才可以有效性地促进体育事业的不断更新、进步和发展。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的改革信息要尽快传达给各级体育教育人员,及时进行学习和技能实践,努力丰富体育知识的内容和体育教育的模式。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讲课、补习班、会议和体育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才能和本质,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协调,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在体育教育中,不仅仅要区分开体育教育和体育训练的不同点,还要清楚地整理好两者的关系,我们还必须了解体育教育的融合问题。利用丰富课程内容,不停完善体育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案重新设计,提升教学品质。学生自主培训,不只是学生自己对体育爱好的自主性训练。只有老师充分掌握学生的自主性才会使得体育训练更加轻松。只有做到这些措施,体育运动的协调发展总体上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李献军.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2]程少宇.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协调发展[J].新西部:理论版,2015(12).

篮球培训技术范文6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各大高校针对体育教育的现状,深入研究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未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一、前言

面对现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情形来看,我国各大高校开始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注重于学习而忽视了锻炼。接下来,作者就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论述,并根据现状对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进行思考。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

1.体育教育概述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第一,教师。在当前的公共体育中教师为主要元素,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需要满足教学和科研的基本需要,也是高校体育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学资源的不足(包括教师资源、设施、环境、学术资源等),且高校体育教学课堂还不太专业性。第二,学生。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需要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公共体育教育,而现在的数据表明,体能测试结果呈下降趋势,现代大学生体育活动较少,这也是因为社会、家庭以及经济发展条件影响的,特别是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影响的。第三,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资源的第一要素,教学内容是决定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内容的设置受到国家政策、学校、教师的影响,事实上高校的整体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先进。第四,教学环境、财政拨款和学校的实际投资决策,更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教学效果更好。但有些高校教学普遍存在资源闲置的问题,为了避免部分学校破坏资源,财政支出,或避免学生忽视体育活动安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教育学生。一方面,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均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2.体育教育发展趋势

主席说:“体育在中国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如今,各大高校逐渐开始重视体育,对体育教育的硬件和软件都增加了投资,并希望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了呆在电脑前看世界,而忽略了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人导致肥胖、易病、体力、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指数直线下降。为了使更多的大学生走出寝室,进行体育锻炼,高校的体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不是单方面的,也需要学生自己有足够的决心和耐心来经常锻炼,摆脱肥胖,摆脱宅男宅女。

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在学生职业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很高,但很少有要求或鼓励学生锻炼。有些学校严格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各种证书,只有拿到一些证书,才能拿到学校的学位证书或考试有特殊要求,鼓励大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知识。然而,如果知识失去了身体,就得不偿失。一切,是身体体质的基础,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才能使用知识为社会贡献。身体是革命的资本,笔者认为身体是所有的资本。“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没有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的主要基地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它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或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和成就。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当然成为新课程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以往的学校课程过于集中于学生的心理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的学习回到原来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目标,将决定着一个严重失衡的地位,试图改变学生的“大脑发育”。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其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领域。综合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的体验,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知识的综合运用。新课程结合了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不仅可以提供各种便利的社会,但也提供了更多的娱乐的人,聊天,在线游戏,视频,购物是一种网络娱乐,作为大学生,它反映了很显然,大多数的男生喜欢玩游戏和观看比赛。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多的娱乐,但少了很多体育锻炼,男生打篮球乒乓球似乎是娱乐的唯一形式,女生经常打羽毛球。可见,娱乐的数量越来越多,也是一把双刃剑。

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未来发展对策

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运动作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化和教育的范畴,具有社会意义和心理意义广泛。体育意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体育意识作为一种反映人的大脑对这种社会的现象,也应该是非常丰富的。在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上,体育意识可以表达为:人们对体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心理活动的总和。大学生体育意识是指对大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对体育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愿望和要求等。提高体育能力的基本活动能力,一般是指从事某项活动的人在表现能力。人们更加注重智力,事实上,智力也是一种能力,也就是说,人们了解客观事物和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很少有人知道,任何一个人的能力是发生和发展变化的相互作用的三个因素:一是生理素质的基础,二是教育,三是个人努力和实践成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能力的大小是由它的道德,智力和身体条件的影响。因此,任何一个人的能力,不仅是作为一个质量的因素,而且应该被视为人民的整体素质之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建立强健体魄的关键时期,同化和异化的基本平衡,增长和发展越来越稳定,生理功能适应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时期,最旺盛的生命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个关键时期,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的过程,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并完成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建立一个强健的体魄。在高等学校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体育,掌握基本技能,鼓励学生参与体育实践能力,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这是一个综合的工艺技术,发展智力、增强体质。除了对高等教育的整体氛围,校园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文化的基本能力,运动兴趣和习惯,建立一个强健的体魄的基本要求,是高校体育的微妙过程,达到完整的积极培养和教师自身的指导,从而真正体现体育教育促进生命自身的利益。

五、结束语

根据本文的论述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强身健体也是现状教育的必须品。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看来,对以体育教育未来的发展有着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在对体育教育进行不断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晓荣,朱保成.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91-94.

[2]刘志洪.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华章,2011(7):91-94.

[3]黄文扬.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7):91-93.

[4]朱雪宇.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73-75.

作者:张昆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篮球文化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摘要:篮球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大学生可以通过篮球文化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提升自身对于社会的认知、开阔自身视野。自从篮球文化进入了大学校园,就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所以,该文章将针对篮球文化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和对于提高篮球文化教学质量的措施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篮球文化;高校体育教育;影响

篮球作为新时代下一种时尚运动,受到了很多男孩子的追捧,特别是对高校学生,因为他们课余时间较多,可以多方面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在高校体育教育中,通常把篮球教学设为高校体育课程中必有的一门课程,但由于篮球过于普遍化,在开展篮球教学中缺少专业性指导,高校应采取有效的可行性措施并且对篮球文化对高校教育方面的意义展开详细分析阐述。

1篮球文化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1.1篮球文化促进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社会化

自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了篮球运动之后,这项运动风靡全球,自然也迅速进入了大学校园,融入了校园文化,对高校的体育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运动具有国际性,NBA就是由不同国家的球员汇集在一起展开的篮球比赛,而独特的篮球文化也成为了各个国家的标识。而中国不乏在校园里因为篮球文化得到机会的大学生,球场上的表现也映射着自身的品质,在学校组织开展篮球活动时,通过自身良好的表现就有可能得到校领导的认可。篮球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篮球比赛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与社会的交接,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和社会的联系,进而使学生能接触到社会领域,开阔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1.2篮球文化提升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多样化

我国由于缺乏对篮球文化的自主创新,所以我国篮球文化是基于国外的主体延伸出来的。因为国外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的不同加上我国大学生了解国外文化的机会不多,所以我国大学生大部分对于外国的篮球文化知之甚少,对其充满了好奇,这也促进了大学生对于学习篮球文化的兴趣,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篮球文化的传播中。并且篮球文化的传播是带有娱乐性的,在娱乐的同时篮球文化就会慢慢地渗入大学生的脑海里,这是我国传统体育教育教学从未有过的教学形式。我国篮球文化主体引用国外主体,这也造成了理念、文化的冲突,而这些理念、文化的差异也为我国高校教育添加了新内容,使大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的教学内容,感受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而领略篮球文化的独特之处。

1.3篮球文化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推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篮球是一种竞技性的运动,自从篮球文化融入了大学校园,这种竞技性的运动方式受到了广大高校生的喜爱。但是篮球文化的推广力度很小,一是因为学校对于篮球文化不是很重视,二是由于大学生不了解篮球运动带来的好处。首先篮球运动能够增强肺活量、提高身体免疫力、提升身体素质。因为篮球运动中对身体负荷较强,所以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很明显。大量运动会燃烧脂肪,所以热爱篮球运动的大学生普遍体型轻盈。其次在篮球运动中,能更深刻地让大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养成胜不骄,输不躁的良好品质。篮球运动会使大脑释放愉悦的信号,能够调整大学生的心态。所以,篮球文化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推广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影响。

2提高篮球文化教学质量的措施

2.1重视篮球文化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现代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已逾百年,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学校往往理解错篮球文化的观念导致对篮球文化的重视不足。篮球文化不单单是对篮球知识、技能的概括,它的重点在于群体合作性,以群体为中心,所以篮球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好处。在大学校园,由于传统观念导致对于学习的过度偏重,却忽略了体育教育。从小就听过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如今基于德、智的发展要比体的比重大得多。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一方面是学校对于体育教育重视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兴趣不足,而篮球作为一个具有娱乐性的运动正适合当代大学生作为锻炼身体的最好运动。所以,各高校必须重视篮球文化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2.2增加篮球运动开展的方式

大学校园虽都设有篮球社,但是从周边了解,各大高校对于篮球运动的比赛鲜有人知,也就是说篮球运动开展的方式不足。篮球运动适应许多活动,各大高校可以通过班与班、系与系之间展开篮球比赛增进班级友谊,同时也能吸引到更多大学生对于篮球文化的求知欲。篮球比赛的展开要公正、公开,使大学生在享受运动的同时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学校应积极倡导篮球比赛的展开,给大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篮球运动在大学校园成为一种风尚,使尽可能多的大学生了解到篮球文化,体会篮球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学校可以通过运动会、校篮球比赛、学校联赛之类的方式增加展开篮球运动的机会并增设奖品,让篮球比赛更加充满竞争性,令其他同学能够感受到拼搏的氛围,进而提高篮球文化教学质量。

2.3提升篮球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想要了解篮球文化主要是通过篮球教师来了解,所以篮球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大学生了解篮球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先育己才能育人,所以篮球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素养,给予大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篮球教师的知识以及对篮球文化的理解会影响大学生对篮球文化的第一印象。首先篮球教师应该提高自己对篮球文化的理解,以自身为榜样来领导大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其次篮球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核心,将正确的篮球文化传播给学生进而丰富大学生对篮球文化的知识。篮球教师应当多组织篮球活动,丰富自己组织活动的经验,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提升大学生们对篮球文化的正确认知,通过专业化的指导来提升学生们对篮球文化的兴趣。所以,想要提高篮球文化教学质量必须要提升篮球教师的综合素养。

3结语

篮球文化,是由篮球这项运动中包含的技能、知识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如今,篮球运动已经融入了大学校园,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每个大学里都设有篮球场地来提供大学生们进行篮球运动,并且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篮球比赛来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展现自我。我国的篮球文化是从国外篮球文化的主体上延伸而来的,所以大学生们在体验篮球运动时更应该多了解篮球文化,体会篮球文化带来的魅力,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们可以通过了解篮球文化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所以篮球文化对于我国体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驰,孙明和,张寒慧.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前沿,2013(9):138-139.

[2]王玉瑾,张成功.从篮球文化视角下洞悉历届奥运会美国篮球成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6(26):187-190.

[3]李颖川,孙民治,于振峰.新视角下的篮球文化内涵、现状与趋势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23):194-199.

[4]高海明,熊锦平,刘敏.娱乐篮球及其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6(33):131-133.

作者:卢佳伟 荣凯 单位:佳木斯大学

第三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轮滑选修课教学

摘要:作为一种时髦的休闲运动,轮滑受到了很多在校大学生的欢迎,为了满足学生们轮滑学习的需要,很多高校中都陆续展开了轮滑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但是就目前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成果而言,高校的轮滑选修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该文就目前高校轮滑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探讨轮滑选修课教学的措施和方法,并提出提高轮滑选修课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轮滑选修课;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视,我国高校内的体育选修课课程越来越多,而轮滑运动既存在着趣味性,还具有一定的健身作用,再加上迎合了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因此,高校内开展轮滑选修课成为了众望所归。但是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轮滑选修课在学生中的评价并不高,这是因为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使学生们仅仅利用课上时间,根本不足以掌握轮滑技巧。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将主要对高校中轮滑选修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解决目前我国轮滑课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我国高校轮滑选修课教学的现状

1.1没有专业的运动场地

在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设施建设中,很少有学校能够考虑到轮滑课程的场地要求而设计专门的轮滑训练场,因此,高校中轮滑课程的展开,通常是借用其他运动,比如篮球运动的场地进行,这种硬件设施上的欠缺,一方面不符合轮滑课程开展的要求,不利于保护同学们的安全;另一方面,同其他运动课程共用场地,难免会碰到课程冲突的情况,降低教学效率,增加运动风险。

1.2课程安排不合理

很多已经掌握轮滑技巧的体育教师认为,轮滑简单易学,技术难度低,没有体育规则的限制,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比较随意,对有些很快就能够掌握的技巧安排很长的时间进行讲解和教学,而一些技术重点,反而一带而过,导致学生的动作要领掌握不牢,对于一些技术使用也是一头雾水。另外,还有一些体育教师,过分重视理论教学,留给学生的实践和练习的时间太少,不利于在学生们的实际运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教学方式传统、老套

现在很多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划重点,我讲你听的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对于比较时尚的轮滑运动来讲,学生们更感兴趣的是轮滑课程中的趣味性,而不是竞技性。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教师仍旧强调技术动作的枯燥练习,没有适当增加教学中的有趣内容,因此课程进展不顺利,教学成效不明显。

1.4学生的安全性保障不足

由于缺乏专业的轮滑场地,因此我国高校中的大部分轮滑课程都是在学校的篮球场上进行,有时候会有课程的冲突,导致学习篮球运动的学生同轮滑课的学生共享场地,很容易造成彼此的碰撞伤害。另外一方面,我国高校轮滑课程受到资金的限制,大部分都是学生自己购置轮滑器材,很多学生由于主观或者客观上的原因,忽视了身体保护装备的采购,导致课程的安全保障不足,容易发生身体的意外伤害。

2现有条件下,改进轮滑选修课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2.1完善课程设置,提高课时的利用效率

针对很多学生反映的课堂学习时间不足以帮助自己掌握轮滑技术要领的问题,教师们要进行课程设置的完善,做好一节课以及整个学期的课程合理安排,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和每一节课程安排的重点,使学生们的运动量能够合理发挥。同时,教师应该注意课程内容安排的趣味性,除了强调技术动作的标准和准确之外,也应该设置一些比较好玩的动作和游戏,避免长时间反复练习单一动作,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由于大部分高校的轮滑运动,都是选修课教学,因此课时较少,所以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保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无意义教学环节,避免课时的浪费。

2.2重视轮滑的理论知识教学和重点动作分析

很多教师将轮滑课程理解为模仿教育,这种理念有所偏颇,从现阶段高校的轮滑教学来讲,目的是帮助学生们掌握基础的轮滑技巧,能够独立完成轮滑滑行和一些简单的花式动作。在这种教学大纲的指导之下,教师们应该格外重视学生们基础技巧的教学,不能忽略理论知识和重点动作的分析。看似简单的轮滑运动,其实存在着很多技巧,比如直道滑跑阶段的蹬地技术、滑行阶段的摆臂技术等都是速度轮滑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只有保证学生们了解了轮滑理论,准确掌握了技术要领,动作连贯规范,才能为学生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动作技术分析的时候,单凭教师的讲解可能不够直观,这个时候,教师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给学生们播放优秀运动员的视频录像,分析他们的动作要领,使学生们更加了解运动学特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给学生动作即时录像的方式,帮助学生们进行动作对照,并使他们真正了解自己动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主动的和刻意的纠正。

2.3做好课程干预,保障学生安全

由于体育运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教师们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好教学组织工作,保证严肃的教学秩序,强化课堂管理手段,对于人员、器材进行合理分组,并根据他们各自的技术掌握情况,规定相应的练习内容和练习区域。对于一些有一定轮滑基础、技术掌握好,又比较爱出风头的同学,教师们要格外注意控制其不恰当行为,避免其激烈运动给其他同学造成伤害。另外,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安全控制,通过讲授轮滑运动的危险性,增加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要做好轮滑场地、器材和装备的检查,保证轮滑场地干燥、无油、无沙子,保证学生们的轮滑器材正常,没有损坏,同时教师要强调学生们穿戴好安全护具,防止摔倒时身体受伤。课程开始之后,教师首先应带动学生们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帮助学生们充分活动关节和筋骨;尽快达到运动需要的适宜水平。在运动过程当中,教师发现学生的技术错误,尤其是一些违背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的错误时要及时纠正,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轮滑运动需要考验人体的平衡能力,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过分紧张,会导致身体僵硬,动作不到位,这种情况反而更容易发生摔跤或者更严重的事故。教师们应该加强同学生的沟通,指导他们的动作,同时采取适宜的心理暗示、鼓舞和激励等手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

3进一步提高轮滑选修课教学的建议

要想进一步提高高校轮滑选修课的教学水平,需要我们从硬件和软件等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加大专门的轮滑场地建设,满足教学需要,促进轮滑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次,要加强轮滑教材的建设,保证教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而常用常新,从而满足体育教育的目标,辅助专业人才的培养;最后,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当中,可以适当增加轮滑课程课时或者开展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和技术巩固。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高校要加强专业轮滑人才的引进工作,使更多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运动员投入到教学当中,使课程的安排和设置更加合理,使人才的培养更加专业化和规模化,以便为我国的轮滑运动和轮滑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贾立鑫,何玉秀,黄山,等.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轮滑选修课的可行性探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3(5):22-22.

[2]王东升.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开展轮滑课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赵国强.论高校大学生轮滑运动的兴趣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1):103-104.

作者:杨博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机制长期以来尚不完善,“国培计划”中的“脱产置换研修”项目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亦是在助力于为中小学培养未来的应用型人才。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需要以“国培计划”为契机,以实现有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国培计划;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一直备受质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更多的注重于教授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学会“教”,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会影响日后的中小学的体育教育质量,因此,对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亟需引起重视。

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体育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不但关切到我国整个学校教育质量,更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而当前,高校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教育性”不强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对体育教育专业的首要培养目标便定位在“能够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但是在相关的课程设置方面,被列出的142个课程中仅有48个课程与体育的教育教学相关,在所有课程中仅占三成左右,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教育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忽视。

2、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重“学”不重“教”

体育教育专业的绝大部分课程,都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授技能。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这方面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在毕业前的实习时间很短,无法得到充分的教学实践锻炼,更有部分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在大四的下半学期仍开设必修课程,学生更没有时间去完成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更是无从谈起。

二、“国培计划”与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

1、关于国培计划

“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简称,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同时发挥示范引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作用.[3]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国培计划”,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国培计划”中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是指参与国培计划的教师所在的中小学中的岗位,由负责“国培计划”的高校选派一定数量的师范生进行顶岗填补,置换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便可以参与到此高校负责的“国培计划”中进行研修和培训,顶岗的学生在参训教师岗位上进行顶岗教学实践。

2、国培计划对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

“国培计划”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的平台,其中的“脱产置换研修项目”更是丰富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教学实践形式,使向往一线教学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们拥有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4]首先,“脱产置换研修”项目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中小学作为进行实践教学的基地,置换后空缺的教师岗位也使得顶岗学生的实践工作更加具体。针对目前师范生实践基地紧缺的问题来说,“脱产置换研修”是很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既使更多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接触到一线的基础教学,也能够方便学校对参与实践的学生的管理。其次,体育教育专业的顶岗学生代替国培学员的角色来进行实践学习,不仅能接触到一线的课堂教学,也能够参与到更加全面的教学工作中去。并且,顶岗学生的实践时间通常与国培学员的学习时间等长,因此学生在教学岗位上能够得到更充足的锻炼,促进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从“学习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的转换。

三、国培顶岗实习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非专业性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单位从事体育课教学的居多,但由于每所中小学对老师的需求不同,也为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会议一部分学生在顶岗学校参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学。通过较多的非专业型课程的教学实践机会,学生便可以对众多非专业型的教学有更深刻的把握,从而有益于顶岗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每一种学科的教学都具有其自身教学方式的独特性,比如说,数学课的教学,多以让学生反复思考与练习为主;语文与英语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采用多种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而体育课主要是促进学生在采用肢体动作上的练习,从而达到愉悦身心和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每一种不同的学科教学实践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教学锻炼,从多方面使其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2、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与学科教师相比,班主任工作几乎可以接触到班级事务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工作可以使顶岗学生更加全面的接触教学工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期间,需要熟悉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安排;对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了解班内情况,熟悉本班级学生的特长和思想情况,从而组织和领导好班集体,对学生开展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比较深入的观察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并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教育,也需要对部分学生进行一定次数的家庭访问,积极与学生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并做好家访记录。一定时间的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工作耐心、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等都是一种考验与磨练,对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都有毋庸置疑的效果。

3、顶岗学校事务性工作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事务性工作一般是指行政类工作,主要包括办公室干事、会计等一类的文职,也包括一些日常琐碎的事务。顶岗学生负责一定的学校事务性工作,会帮助其对顶岗学校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运行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办公室文化”,拥有行政事务上的工作经验。学校的工作一般分成教育教学和事务性工作两大板块,顶岗学生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同时从事一定量的事务性工作,会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两大板块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均衡处理两方面的工作,对学生学会自主调节自我工作时间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国培顶岗实习与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体育课教学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教学实践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对专业知识进行长期的学习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应只停留在学科的理论基础上,要使学生摆脱学生思维的惯性,不再总是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实践去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把握,成为一名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在顶岗单位的主要实践内容是体育课教学。而顶岗实习的意义便是使学生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熟悉教学环节,锻炼自身的学科素质,在形成有效教学经验的同时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经由这一过程,学生在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曾经的工作基础便可成为其就业资本,在每年数量庞大的毕业生中更加容易脱颖而出,在入职新的单位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并迅速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去。

2、学校体育课外活动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在中小学生的学习之余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强健身体的机会,丰富了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也能够加强学校的管理,尤其是在西南民族地区,对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作用尤为显著。诸如早操、课间操、体能测试等的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有助于培养顶岗学生的体育素质,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得顶岗学生的实习内容有所拓展,使学生在更多方面获得教学实践锻炼。并且,体育教师在各中小学的体育课外活动对当地特色体育文化的传承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顶岗学生的带有地域特色的体育课外活动的实践教学,不论从地区文化的传承来说,还是就其今后作为职业教师的实际性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人民体育教师的后备军,在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也应向应用型人才发展,“教”是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职责,而应用型人才就是在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学会怎么“教”。“国培计划”便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才的重要契机,因此,应找准“国培计划”与体育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的契合点,加强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共同培养体育师范生的良性机制,为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自全.浅谈体育教学质量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关系[J].当代体育科技,2012,(11).

[2]崔哲雄,张晓菲.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脱节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13,(3).

[3]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通知[Z].

[4]梁梅,潘立.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推动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12,(7).

作者:张颖夫 李茜 单位:大理大学

第五篇: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拓展训练也叫外展训练,它利用崇山峻岭、大海山川等等自然环境为训练依托或者室内情景训练、户外床地训练的训练方式,打破了之前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者的精心策划后,拓展训练能让高校学生在参与训练中不断挑战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当前,拓展训练目前已经被引入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受到各大高校体育教育者的重视。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体育教学

体育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们摆脱之前在校内体育场跑步、跳远等单纯的训练模式,它可以向学生们提供多种训练方式,不仅令体育训练变得有趣起来,还能有效培养出学生们的自立自强、互帮互助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们的团结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扩宽学生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们的大学生活。拓展训练不仅弥补和完善了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缺陷,其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也有重大意义。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将会给体育教学和学生带来益处。

1拓展训练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1.1增添体育教学的资源

拓展训练可以利用校园与校外的各种资源作为体育训练设施。可以利用校园健身器械、校园植被、校外山川河流等等开展相关教学,或者举办一些集体的活动,比如:野外爬山等。教学资源多了,教学方法和教学项目也随之丰富了。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学到老师教授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各个方面,并会感受到体育训练带来的乐趣。

1.2改善传统教育带来的弊端

传统体育教学是一种老师单向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们利用校园内的器械设备单一的进行训练的教学模式,难免会使学生们感到体育课堂单调无趣,学生上课没有激情,存在应付、懒散的态度。而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课堂之后,学生们能够与团队一起进行训练,还可以使学生们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学生们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体育训练带来的乐趣,也在无形中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提高学生们克服困难、团结合作、领导等能力,培养出学生们优良的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精神品质与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1.3多样的训练内容与方式

拓展训练所选择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且新颖有趣的。这一特点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并培养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1.4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

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中一个重要的角色。而传统教学中的体育老师已经具备了丰厚的体育知识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的体育课的教学中,这些教师只要再经过一定的培训和学习就可以掌握拓展训练的教学方法,改变之前的传统教育观念,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体育老师。

1.5训练方式具有灵活性

拓展训练的内容是根据课程要求教师提前精心策划的,拓展训练可以灵活的选择训练器械、场地等等,他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掌握程度等因素来因人而异的选择训练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训练中去,从而完成自己的训练目标。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各种能力。

2在高校中加入拓展性训练需要遵循的原则

2.1要贴近实际情况

拓展训练若要在高校课堂中有效的实施,那么首先就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比如,需要参考学校的场地、设施、构造等等各个元素。只有当各个元素都考虑周到、准备充分,才能依据实际情况来精心策划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开展拓展训练,实现预想的训练效果。

2.2灵活选择教学设施与方法

高校学生体育训练内容较多,训练培养的体育技能也不尽相同,且多数训练具有一定的难度系数。且拓展训练更注重的部分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精神品质的养成,其教育意义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灵活的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灵活的选择教学设施,针对不同的训练内容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掌握情况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使拓展训练与高校的体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2.3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传统教学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拓展训练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外,还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2.4训练目标清晰化

高校的体育教学首先应该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只有当目标清晰了,老师和学生才能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当引入拓展训练教学后,老师和学生都对自己的训练的目标,要有一个清晰合理的定位,训练要有突出重点、难点。从而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避免盲目的教与学。

3结语

总之,传统的教学方式死板、没有趣味性,而且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的提高存在缺陷。而拓展训练能够弥补传统训练中的不足。但是,要注意开展拓展训练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使拓展训练真正有益于高校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顾洪伟,黄玉涛.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3):72-74.

[2]李佳静,刘敏.拓展训练教学法在高校武术课中的应用探析[J].运动,2016,(14):87-88.

[3]段钧,刘合云.“拓展训练”与高校篮球训练的结合研究[J].运动,2015,(11):93,95.

[4]谢存.体育拓展训练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6):2-3.

作者:王庆玉 单位:威海职业学院

第六篇: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技能培养策略

【摘要】目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知识资本化的新时代背景的驱动下,世界范围内科技、经济以及文化竞争日益激烈,高等教育作为促进科技、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将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种大环境下,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体育学科研究生的规模也就自然而然的扩大了,但是体育研究生的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本文就高校在进行体育教育训练学上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培养并提高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专业技能。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技能培养和提高

1规划以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考核为主的招录方式

把好招生通道是确保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培养高专业技能研究生的第一步。长期以来,虽然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兼顾,但与学术性较强的体育研究生入学考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在总体评价中优先考虑的是理论考试成绩,仍然没有把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评估放在首位。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是从事职业体育工作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以,招生时要特别倾向于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评估,使招进来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为培养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是要严格把关考试的资格,强调报考体育专业研究生的考生一定要具备基础的体育实践经验,或是拥有相应的体育特殊技术技能以及其他与体育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彰显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择选;再者是针对一些特殊人才,如运动员、职业体育教练等从事体育职业的非在校人员,我们应该采取以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特殊招录方法;最后就是要在复试中着重考察考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适当的提高复试分数,以引起考生重视,有利于以后教学。

2建构以专业技术技能内容为主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安排体现了人才培养时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在《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曾清楚指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应充分体现专业领域对人才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在实际应用的指导下,以满足专业要求为目标,以提高综合素质及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所以,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应依据对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来设计专业课程,并基于体育职业实践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作为反馈组织课程内容,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方法来确定课程实施和评估的方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理应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专业指导为本,要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教学。理论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众多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在理论学习之后,应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时间,如教育实习、参加比赛组织,从而及时的将理论知识纳入生产实践。对于考核方式,要完成从以前的总结评估到过程评估的改变,即从传统的以课程论文与笔纸为主的知识技能考试转向为能够熟练掌握并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应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考核,以彰显体育专业的职业能力水平。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体育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体育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参加体育活动等都是建构以专业技术技能内容为主要依据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3搭建以从事具体体育职业实际工作为主的实践平台

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强调以体育事业为导向,职业技能培养是其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取向。这种培养必须要与体育职业中的实际工作形结合,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培养出与体育职业工作相适应的、具有良好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高质量体育事业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搭建以从事具体体育职业实际工作为主的实践平台是培养并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为了搭建好这一平台,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强校园实践教学,比如说模拟实践、学校体育训练等,其次就是学校要加强与办学单位或者其他社会机构的合作,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还有就是要鼓励学生使用一些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到相关单位或企业寻求兼职工作,加强职业技能。最后就是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聘请有经验的从业人员参加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指导工作,逐步形成学校导师与企业、行业骨干相互指导学习的双重教学系统。

4加强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与专业培训及专业资格考试的衔接

要加强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培训,以获得各类专业资格证书。通过各种证书教育、职业培训,将学文凭、岗位工作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将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研究生专业技能培养和体育事业联系在一起,从而让高校体育研究生不仅拥有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而且还拥有依据面授学习和实践经验所获得各类专业资格证书,以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质量和就业质量。各学校单位也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比如说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使学生毕业时不单单可获得毕业证书,还可获得专业资格证书,逐步形成“三证”制度,即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总之,改变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现状,培养并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不只是单纯的改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在招生、考核制度等许多方面都要兼顾到,只有这样,成效才会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邢海城.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2]王秀平.新课程标准下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的探析[D].宁波:宁波大学,2012.

[3]梁美亚.山东省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聊城:聊城大学,2014.

作者:陈琳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第七篇:茶文化对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茶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更是我国长时间历史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特别是“动静”的哲学内涵,更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将高校体育与茶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达到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的效果,还会促进茶文化精神的升华,本文将茶文化思想与高校教育结合在一起,旨在运用茶文化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进行探究,从而结合当今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特点对高校体育教育目标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改革

1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茶,是我国最为传统的饮品,可谓是历史悠久。随着文明社会的到来,饮茶已经不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成为了一种文化。在对茶文化的了解这,笔者发现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对于茶这一饮品的喜爱,更能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可以说茶文化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的民族文化。同时,茶饮相较于其他饮品来说具有保健作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强身健体。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文化不断丰富着我国大众的精神世界,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茶文化的形成与品茶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的文化特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所谓物质层次是指饮茶所需要的器具、茶艺表演以及与茶有关的图画和故事;精神层面则是茶道、茶德、茶精神等

1.1茶文化的核心思想

茶文化的实质是一种儒家的学说。所谓儒家思想其核心在于仁爱、和谐。茶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精髓,在茶文化的发展中也吸收了其他文化的一些形式和内涵,所以说茶文化是不断发展中的文化,是存在创新精神的文化。正是因为茶文化具有这样的特点,才能将其运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在促进茶文化创新的同时,实现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我国是文明古国,是一个推崇道德、礼貌、无私、坚强等传统美德的国家。同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道德实践的活动中提升自我精神面貌,这也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个人品质建设的主要内容。

1.2茶文化动静哲学

当代教育发展中,我国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推广,其中哲学对中国的体育活动具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所谓茶文化的动静哲学是指一种观念,在这种观点中强调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关系。在这种动静哲学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就开展出很多养生的方法,包括动养之法、静养之法以及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在体育教学的模式中,我们也可以依照动静哲学创新出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的手段。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大多展现出的是以静为主的观点,这就影响到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主静的意识。高校体育教育正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从而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水平更体现了衡量高校教育改革水平。将茶文化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相结合,加强体育教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设,从而打造出全新的体育教育理念。

1.3茶文化的德育功能

茶文化是一种充满积极、正能量的文化,这正好与我国的教学理念相符合,适合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育品行的实践。茶作为传统的饮品,其自然属性中总是透着沉着、稳重、淡雅和质朴的灵气。现如今茶艺表演的不断发展,品茶已经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人与人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古人对茶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曾有人提出“茶之性俭”的观点。将茶文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可以引导学生讲文明,有礼貌,树新风。通过茶文化中多蕴含的道德观和思想文化,来引导大学生确立积极、质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近些年我们提出的“茶味人生”就是一种文化的推崇,在品茶的时候,茶入口总会有微微的苦涩,之后舌尖慢慢感受到甘甜,在喝完茶之后,回味感受,唇齿留香。这就好比我们的人生,都是先苦后甜的过程,没有一开始的努力,就不会有最后的成功与喜悦,只有在尝到苦头的时候坚持住,不放弃、不屈服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2高校体育教学分析

当代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主要受到三个教学因素的制约,分别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理论指导,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及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增强体魄、培养运动精神的基础上,需要我们结合社会大环境和传统的文化对其进行完善和改革,最终创新出适合于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模式,从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使其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丰富分教学方式,激发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推动全面健身,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2.1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教育模式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活动之间的沟通的桥梁,良好的教育模式的选择可以将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教学活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整理出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式、手段。高校体育教育也是相同,因此其具有系统性、可实施性、中介性等多种特点。很多时候人们对于教学模式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将其看作是理念与时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方式,其目的在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将茶文化思想与高校体育模式相结合,是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中崭新的一个话题,是前所未有的一种创新。茶文化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精神层次的交流,体育教育的模式众多,与其他教育相比方法独特,高校体育教育的推广,激发了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建设激情。

2.2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

我国高校主要采用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多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专业思想为主,其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改革理念给了很多教育者灵感与启发,为了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需要改革创新体育教育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是对于体育课程的改革,除此之外还要涉及到学生课余时间的锻炼、大型的运动会等多种途径。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更要磨炼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成为身心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要注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

3茶文化思想对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创新和改革

人才的塑造是需要一定方法和手段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与创新是推广体育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塑造人才的一种手段。让大学生在拼搏和努力中找寻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并鼓励学生不畏艰难困苦积极向上。因此,不断创新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可以将传统的被动式的教育改成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向具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因此,可以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中去。

3.1体育教学理念

由于我国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较为狭隘,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认为体育仅仅是单纯的锻炼身体,并没有积极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来,不仅降低了我国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对于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推广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引进了茶文化的和谐思想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未来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制定中,首先我们应以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前提,制定终身运动的战略目标,激发大学生的运动热情,积极推广高效体育教育活动理念,让大学生快乐运动。结合茶文化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动”中增添“静”的元素,发扬茶文化的儒学思想,这就使得我们不仅要更新教学理念,还要改善教学目标,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3.2体育运动训练模式

无论何种教学思想都要通过体育训练来展现,因此,发展多元化的体育运动训练方式与模式可以有效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入发展的关键期,高校不仅要研究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还要研究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特点。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体育个性化发展还需要结合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使得体育教育的目标与文化的多元化相结合,促进我国的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将茶文化思想运用到高校体育教育活动中来,注重动静结合,展现出人类运动的情趣性。在室内教学中可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教育变得多元化,展现教育风采,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4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育在积极追求体育运动的各种外在属性时,表现出了改革的坚强决心,但是教育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表现得急功近利,反而失去了体育本来期望培养出的高尚品质。茶文化与教学的结合可以有效帮助体育学科吸收“茶”文化内涵———朴实清廉、努力向上。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要注重让学了解体育文化,提高学生的健康认识。茶文化思想与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融合,让身体与大脑进步一得到发展和进步,达到全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馥茗.浅谈中国茶文化[J].茶叶科学技术,2007(2):178-179.

[2]伍国强.试论中国古代茶与茶文化的研究[J].农业考古.2011(2):778-779

[3]苏叶.中国茶文化中的雅与俗[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901-903.

[4]张小敏,李帅,张留生,喻丙梅.福建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现状分析[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67-69

[5]焦现伟.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篮球培训技术范文7

关键词:篮球文化;体育产业;篮球产业

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篮球是一种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群众的喜爱与欢迎。2021年上半年,我国体育培训企业注册量为4.8万家,同比增长了108.7%。对于青年人而言,这一群体已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个性、独特是这一群体所追求的消费观念。篮球文化以物质、行为和精神等为基础不断丰富其内涵,是结合篮球运动产生的独特精神内容。篮球文化作为体育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带动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前景。因此要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经济水平,进而带动篮球文化在更大范围的传播。

1篮球文化与体育产业经济的关系

1.1篮球文化的特征

篮球文化与体育产业经济联系非常密切,从篮球文化外在特征来说,主要反映在普遍性上。篮球是常见的体育运动,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普遍存在。篮球文化依附于篮球运动,且国内外篮球文化表现形式不一样。分析篮球文化内在特征可知,可以视为一种市场文化,并承载于赛场广告、球星、体育企业和球迷协会等市场主体中[1]。随着篮球竞赛水平的提升,也促进了电视转播、赛事赞助、赛场广告、标志产品、球星、体育用品企业、球迷协会和经济人等行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篮球文化与体育产业经济的关系如下:篮球文化在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能大范围传播,并带动了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两者相互影响又共同发展。

1.2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带动篮球文化传播

一方面,体育产业经济加快了篮球文化传播速度。在美国NBA中,产生了显著的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形成了良好的效应。近年来篮球体育产业经济由美国逐步发展到世界各国,如很多著名球星先后访问中国,同时也有部分中国球员加入过美国NBA,比如姚明、王治郅、易建联、巴特尔等,对中国体育产业起到了带动作用。在此背景下,推动了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并为篮球文化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在发展体育产业经济的过程中,也让篮球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体育产业经济的主要目标是带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如篮球文化就以篮球运动为载体。若是将NBA视为简单的篮球赛事,则影响范围只局限于本土民众。但是成为一项体育产业经济后,与篮球运动相关的服装企业、球队等成为一种篮球文化符号,逐步深入人心。对球队标志、运动员服装来说,除了代表着经济形态以外,更反映了球队的精神,在服装、标志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篮球文化。

1.3篮球文化对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我国政府部门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后,也逐步出台了很多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为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21年《“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政策,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实现全面健身的目标。在篮球领域,NBA是篮球产业的“巨头”,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提高了篮球运动的职业化和商业化程度,并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如美国球星乔丹带动了NIKE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NIKE抓住机会,高价签约乔丹,并且让乔丹开启自己的品牌,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与壮大。而乔丹退役后NIKE股价降低了整整4个点,公司瞬间亏损了2.5亿美元。我国篮球运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市场潜力极大,面临着新的形势,必须把握机遇,因势利导,促进篮球产业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提高体育产业经济效益的基础[2]。

2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2.1体育产业经济现状

体育产业是以体育运动为主发展而成的各种商业类型。世界性体育竞赛不仅让观众获得良好的视觉享受,也有效带动了很多周边产品的消费。以篮球比赛为例,人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会支持某支喜欢的球队,其中部分人会购买球队同款球衣、收集球星签名海报或签名篮球等。人们的这些消费行为,都是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体育文化交流中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结合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并分析体育产业内部结构,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经济面临着良好的形势,增加值达到了7615亿元,在体育产业中占据的比重为50.6%。在体育用品与相关产品制造方面,在体育产业中占据的比重为46.2%。此外,我国体育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也很快,增加值达到了212亿元,增长速度达41.7%,在整个体育产业经济中占据的比重为3.2%。

2.2我国体育产业经济与国际差距

当前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势头增强,增加值为7615亿元,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增加到50.6%。虽然体育经济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然而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还遇到了很多阻碍[3]。分析NBA与CBA可知,两者收入水平还有很明显的差距,不考虑两国的基本国情等影响因素,其实我国篮球文化也非常盛行,然而对周边国家缺乏较强的辐射效应,这点是较美国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篮球文化的消费水平还不够高。在NBA和CBA中,人们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观看某些比赛场次,在我国很多人不愿意消费,而经常利用各种盗版途径观看比赛。这是我国当前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呈现的问题,也对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3我国体育产业的优势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群众消费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产业。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从1.71万亿元增加至2.95万亿元,CAGR为14.58%;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体育产业发展增速减缓,2020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约为3万亿元,同比增长1.7%。体育行业是朝阳和绿色行业,具有低资源、弹性大的需求,覆盖范围广,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的限度长,带动性强的特征。此外,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后,篮球爱好者不断增多,加快了篮球信息传播,随着篮球场地设施的逐步完善,也有力推动了篮球文化的交融。在篮球文化的带动下,篮球运动丰富了群众生活,为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促进作用,为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可见在体育行业规模显著扩大过程中,我国体育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大众健身和群体运动的兴起,也让我国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进一步增加,这些都是体育行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

3基于篮球文化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路径

3.1提倡全民篮球运动

篮球运动在我国比较受欢迎,不仅普及范围很广,而且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参与。篮球运动参与成本很低,门槛也不高,需要推动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开展。政府要扩大宣传范围,为群众参与篮球运动创造条件。学校也要开设专门的篮球基础课,并通过电视媒体传授篮球运动基本常识,确保大众对篮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4]。还可以转播职业篮球比赛或各种大型国际篮球赛事,并在当地体育馆举办篮球赛事,提升篮球在群众中的普及度,激发他们参与篮球的热情。在篮球产业带动下,让更多人理解与认可篮球文化,并为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要积极举办高水平篮球联赛,确保篮球运动影响力逐步增强,也为篮球文化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更多人参与篮球比赛,在享受到篮球运动的快乐时,也能增加篮球消费,为篮球产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2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为了让我国篮球等体育产业进入国际市场,实现体育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关注以下四点:其一,结合优势体育项目,打造专门的体育产业品牌,提高品牌国际影响力。这样就能够增强群众的消费意识,为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其二,要在资金与人才上增加投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形成有特色的体育产品,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体育经济产业链。其三,要多渠道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将目光放在优势项目开发上,将体育名人效应体现出来。这样我国体育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也能推动体育经济市场不断扩大。其四,要加快自身建设的速度,积极开展各类国际性篮球比赛,这样体育产业的知名度才能提升,能够让体育经济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

3.3积极打造球星队伍

通过明星队伍的建设,能够对体育产品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为当前在我国篮球产业发展过程中,篮球明星的影响力还有所不足,需要逐步实现篮球队伍的发展与壮大,并打造专业的教练团队与后勤保障队伍。但是上述条件的缺少,都对我国篮球产业发展与篮球文化传播带来了不利影响,也不利于体育产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在篮球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发挥球星自身的影响力,对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产生带动作用,通过球星形象与球技,有效增强对球迷的吸引力,对篮球周边产品的销量产生促进作用。如姚明作为我国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加入NBA,他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国内外商家的注意。NBA是全世界体育经济产业化最成功的典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篮球运动的发展。此外,球星通过自身行动对球迷带来影响,他们能够代表篮球文化,让篮球文化在更大范围内传播,起到推动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篮球明星的出现为全体运动员和全社会爱好运动的人树立了榜样,并给整个社会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提供间接的规范作用。同时篮球明星又有着大量的崇拜者和忠实球迷,是运动学习的技术偶像、学习的行为对象,从举止投足、衣着打扮都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3.4完善篮球运动基础设施

政府部门要重视篮球设施的建设,设置更多的篮球场地,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体育运动设施,并开放公立体育馆[6]。现在国内很多运动场所都建设有专门的篮球场,为篮球爱好者参与这项运动创造了条件。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篮球运动设施不足,地方政府应该重视财政拨款,尤其是要在当地公立学校、公共广场等场所建设篮球设施。此外,针对室内篮球场地不足的情况,为了避免影响到篮球运动的正常开展,政府还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逐步新建一批中小型室内场馆,以区域为单位,保证平均分布,解决原来场馆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要鼓励企事业单位开放已有场馆设施,确保现有场馆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带动篮球运动的开展,这样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才有良好的基础。

3.5借助现代传媒,增强篮球产业影响力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技术已经逐步普及到军事、工业和农业等产业中,并逐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同时手机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也体现了网络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的智能手机不仅只有打电话的功能,也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等提供了方便,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利用手机能够购买商品和车票,并完成银行交易和股票交易等,甚至能够完成对车辆与人身的定位。因此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与智能手机等传媒工具的功能,在篮球产业发展中发挥其作用,为篮球产业推介与营销奠定良好基础。具体来说,可以开发专门的网站和网点,介绍相关篮球商品,支持商品购买,或者是开发篮球竞技游戏,开设网上篮球培训学校,组织网上篮球夏令营等。此外,也要在网上出售篮球比赛门票,提高篮球产业营销效果,也促进体育产业经济发展。

4结论

总之,篮球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流行的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庞大的球迷群体基础,这对篮球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提供了土壤。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篮球文化在市场经济的比重还有待提升,与篮球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重视篮球文化,确保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效率实现提升,并加大篮球相关产品开发力度,为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篮球文化的带动下,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必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人民群众也能真正意识到体育产业中蕴含的商业价值,能够为体育经济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参考文献:

[1]谢芹.探析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策略[J].体育风尚,2020(10):297-298.

[2]张小军,沈映制.影响中小城市体育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188-189.

[3]周冬.基于以篮球文化分析体育产业经济的创新方法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2):55-56.

[4]孟繁龙.基于篮球文化的体育产业经济创新发展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5):235-236.

[5]靳雨茜.浅析民族体育产业的体育经济与文化价值[J].灌篮,2019(11):204.

篮球培训技术范文8

1(略)

2(略)

3结果与分析

3.1主要特征

3.1.1强调运动员与运动队竞技能力的整体性提高研究结果表示:在如今篮球的高水准比赛中,干扰球队取胜的决定因素是竞技能力的整体全面提高。换句话讲如果一名运动员没有高水准的整体竞技能力,而只是依靠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这样他在世界级比赛角逐过程中想取得优异成绩是几乎不可能的。从目前的国际级篮球比赛来看,一个国家的球队要想在世界篮球中有一席之位就必须走全面发展的训练之路。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由于篮球这个集体运动项目自身特征所致使的,这是因为判定一场篮球比赛胜或负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身体、战术、心理、意识、临场指挥水平、临场应变能力等多个方面。事实显示,只有在球队的训练过程中注重训练的整体性,注重提高篮球运动员和竞技能力,才能在赛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3.1.2强调训练负荷强度通过对比世界几个竞技水平较高的队伍,我们发现这些队伍都在训练的符合上给予了重点突出。那么,为什么要在篮球训练中突出训练负荷强度呢?这个问题,分析结果为两个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生物学原因。我们知道在篮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就是对运动员有机体采取系统性施加负荷与刺激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运动员的有机体产生适应性的变化,从而提高其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第二方面是从竞赛的角度可知,在任何一个项目的比赛中,从负荷角度可以看出比的就是强度这二个字。我们知道篮球运动是一项集高强对抗性和高强度的体育集体运动,在比赛40分钟内因为允许中途换人、加上犯规等中断因素,导致一名运动员在球场上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更能突出高速度、强对抗的比赛特征,在攻防转换间承受着速度快和强度大比赛历程。

3.1.3训练周期的不稳定性变化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伴着年度篮球比赛次数的增加和体育职业化以及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给予球队训练的时间并不多,在训练周期上更是出现了不稳定的变化趋势。也就是竞赛期增长,准备期缩短的特征日渐凸显。我们知道要想获得好的成就,系统性的训练是必须的,从全年的训练安排中应包含着准备期、竞赛期、过渡期等完整训练周期。同时,从竞赛期上分析还可以分成小的训练周期。但是,现在篮球运动发展趋势表现出的却是训练的不稳定性变化。

3.2现代篮球训练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2.1训练的综合化水平相对偏低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和对训练水平的要求决定了训练综合化的出现。这是因为在训练过程中任何一项运动其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手段等,对于解决怎样提高运动员在整体竞技能力上仅能起到某一方面的作用。从当前篮球运动训练的现状分析来看,其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将训练的综合化水平提高到一定层次的比较少,可以说不多见。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如果能将其有效的运用并合理的落实,必将提高球队的整体实力。因此,作为球队的教练员必须将这个问题好好给予考虑,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3.2.2训练的负荷强度相对偏低之前,我们已经分析了训练的负荷强度对于运动员及整改球队竞技水平提升是非常关键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的篮球运动又恰恰是一项需要高强度负荷的比赛项目,因此加强篮球运动训练的负荷强度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从我国各级篮球训练队伍的综合分析来看,在其训练的过程中对这一主要因素没有充分的落实、认识。从省队再到国家队可以说在时间上和训练次数上都表现的相对较长,而在训练强度上却表现的相对偏低,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训练质量不高原因的所在。主要体现在,在国际级别的大赛中,很难适应现代篮球比赛高速度、高强度、强对抗的要求。有美国教练曾经在看了我国国家队的训练之后表示:训练质量低、强度不够。在亚洲球队中,韩国篮球队曾经培养出了很多的神投手,她们的投篮命中率可谓名列前茅,最后分析其原因发现,神投手与球队平时注重投篮训练的强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资料显示韩国的队员每次投篮训练时要求投中700个,可以看出其不仅在负荷量上是相当较大,而且其运动的负荷强度也十分突出。

3.2.3储备力量培养表现出相当薄弱1995年,我国的篮球进行改革以来,在赛制改革上做了一系列动作,这些都给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通过赛制的有效转变以及篮球俱乐部推出,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篮球市场不景气的现象得到了复苏,篮球球市在国内也日趋火爆。虽然我国篮球从1995年到现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篮球水平从来没有摆脱过滑坡态势。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我们储备力量表现出了其薄弱的弱点。分析原因,我们认为这是只注重抓市场而忽视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所致。实践证明了一个球队的后备力量储备对于其良性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就像生命的血液一样重要。

4几点改进措施的建议

4.1坚持走科学化训练的道路提高篮球运动训练的前提是科学化训练水平的提高,这个想要实现的前提是,首先对训练认识和一个训练观念的问题必须解决。可以讲,从中国篮球运动发展趋势来看坚定走科学化训练道路是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这个信心。其次从分析我国各个阶层篮球教练员身份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有着十分丰富的比赛实践经验,在这批教练身上得到体现,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形的无比宝贵的财富。仅仅依靠这些经验在训练中指导球队训练,会致使球队训练水平停留在经验水平的层面上,阻碍我国篮球运动训练水平质的突破,不仅这样,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将直接导致训练水平逐渐下滑。相关研究显示:其实在训练中科学训练和经验训练并不矛盾,只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就一定会促进训练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