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语文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快乐语文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快乐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教学范文1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语文;中职;激发兴趣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困境与难点

大部分中职的同学对于语文学习的认知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会认为语文相较于其他课程来说,不值得重视。在中职学校里,存在着技术科、专业课,会导致同学们认为技术能力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基础语言学科。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对于中职的同学们而言,语文课程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一门。语文是大多数学科的根基。尤其是实践课程,学生们仅仅有动手能力是不够的,学生还要学会理解、学会思考。目前的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以下的几种情况:

(一)上课纪律较差,注意力松散

仔细观察上课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在语文课堂上时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纪律问题。老师在授课时,一昧的按照课本机械性授课,造成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造成了不好的印象,甚至产生抵触心理经常会出现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讲课,而讲台下的同学们各自玩自己的,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的情况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吃东西、睡觉,全然不顾老师的授课。这种情况也容易造成教师的情绪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同学们抵触上课,老师也缺乏授课动力,最终影响课程教学进度。

(二)课堂氛围生硬,缺少沟通交流环节

在中职的教学中,教师会更倾向于传统教育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直接上课、由老师完成全部的知识点教学,学生负责接收、背诵。在课堂中,老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更多的是扮演倾听的角色。这样一来,同学们和老师之间失去了沟通交流,缺少了互动的过程。从而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认为语文学科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与自身无关。归根究底,教师们的教学追求是塑造人才。我们要将重心从关注学科本身转移到关注学生的本身,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传授知识。如果课堂变成了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那么很显然,是不被学生认可的,教学的效果是极差的。

二、快乐教学法的意义

快乐教学法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而是通过任课老师的引导,激发同学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这是一种更具有意义的教育模式。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强调要做到给学生减负,如何才是真正的减负?这个问题是非常引人深思的。降低负担不只是从课下任务上,更应当从学生的精神世界上。真正的、切实的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兴趣点所在,合理导入教学,让学习从压力转变为兴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早在十九世纪就由斯宾塞提出过“将快乐二字作为教育哲学的中心思想”。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效果、效率,而不是机械式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明白在什么环境下学生学习才是有效果的。答案很显然,只有当学生是快乐的、是感兴趣的时候,学习才会是有效率的,才会是有意义的。当课堂中合理运用了快乐教育法,课堂氛围是与以往不同的,让学生们讨论、思考的教学远比填鸭式辅导有意义的多。对于学生来说,枯燥乏味的课程是不具备吸引力的,而同学们又恰巧处在贪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纪。所以我们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寓教于乐的内涵,并且将之付诸行动。

三、快乐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上文中提到了中职的同学容易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同学们个人来说,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作为教师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帮助同学们学习,培养同学们的素养。

(一)培养师生关系,注意情感教育

教书育人的基石,是和谐共处的关系。教师只是一昧的上课,刻板的传授知识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从而难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该要多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节奏,灵活的调整授课模式,如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提问,与老师积极的互动沟通。除此之外,作为老师,我们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成绩好和成绩坏的学生要做到比量齐观,要庇护学生的心理。不能因为一个学生的成绩不够好而产生成见。对待学子要客观,从多个方面理性的评价学子,给与学生足够的尊重与信任。语文这门学科的根本,其实就是情感的培养与塑造。语文教学不应该是刻板的死记硬背,而是更多的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内涵与魅力。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应在不失教师风度的同时,与学生平等交流,成为学生们心中的大朋友,扮演亦师亦友的角色。与同学们积极沟通互动,将快乐带入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设计教学氛围

快乐教学法最基础的技巧就是设计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职的同学们处在一个心智还不够成熟的阶段,最容易受到外界氛围的影响。作为教师,如果能够合理的给教学内容设置一个恰当的氛围,对于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从课堂氛围情感带入,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所传递的情感。作为老师,我们要合理的运用现代化设备,努力摆脱一根粉笔讲到尾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将视频、音乐、图画等内容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们从视听的角度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除了老师自身需要学习调整以外,我们还要学习如何调动学生本身,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如分组讨论、课本剧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本之中,自主自觉的去思考课本内容所表达的目的。这样的互动方式较为新颖,也会引起同学们的兴趣,真正落实从玩中学,在学中玩。

(三)明确学生兴趣所在

在原始的教育模式里,教师们多半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课、记笔记、背诵。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时常会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分神、开小差。中职的同学们还处在一个心智不够成熟的年纪,长时间的听课难免会导致注意力的分散。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将问题全部推到学生身上,也需要反思自己的原因。如果我们只是一昧的指责、批评学生,只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彻底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明确学生的兴趣所在,充分的调动课堂的气氛,把控课堂的节奏,彻底打破单一式的机械教学,让语文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富有趣味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当大胆一点,尝试把课堂交给学生,允许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接纳不同的声音。除此之外,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不仅有思想,还要敢于表达思想。不论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都不要轻易的否定任何一个学生。学生们现在还处于心灵脆弱的阶段,老师的否定与不认可很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轨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仅仅把目标放在打造课堂氛围上,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兴趣。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幼龄化的小游戏,确实是打破了语文无聊刻板的印象,但是同时,会给学生们造成语文这门学科过于幼稚、小儿科的印象。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同学们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偷鸡不成蚀把米。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合理且具有教学意义的活动来丰富我们的课堂。

(四)贴合学生所学专业

中职的学生不同于普通学校的学生,他们不仅要求牢牢把握文化课程,还会学习一些技术课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做到将学生所学的专业与我们的教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们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彻底打破同学们对语文的刻板映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背诵课文、认识汉字这么浅显。想要真正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这也是一种因材施教。可能有的同学,会认为基础课枯燥而乏味,而更倾向于实际操作的专业课,那么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夹杂一些同学们专业课所学习的内容,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包容性以及多样性。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多种手段使学生明白,实践课程绝不只是动手操作这么简单,理论知识也同样重要。我们不能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但是同时,我们也绝不能只注重行为而成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面对基础薄弱的同学,教师就要注重于引导,教学内容由浅至深、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讲授过难的课程,这样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及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与学生足够的认可与肯定,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与自信。我们要告诉每一个同学,无论基础如何,对于老师而言,只要你有一颗想要学习的心,那么老师就一定会给你提供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五)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授课过程不应停留在老师授课学生记笔记的层面。如果学生不经思考,只靠听和死记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这些知识就失去了它们的灵魂。应当让学生合理利用所学知识,如锻炼学生的写作、口才。能够感受到课本内所传达的情感是一方面,能有运用表达才是教学的重点。作为教师,我们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们会思考的同时,更能够清晰有逻辑的表达。学生将来要走向社会,如果永远都只会在心里思考,却无法表达,那是无法在社会中获得认可的。学生将来面对求职应聘,这些环节中,口才都是极其重要的。这是学生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梳理清晰,明确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楚明了的表达心中所想,最终学有所成。

四、总结

综上所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教育教学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层面.语文这门学科和其他的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语文学科极具拓展性和包容性。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寻找每一门学科的教育切入点,而语文这两大特点正好是我们正在寻找的突破口。从这两方面下手才能把传统的呆板无趣的语文教学形象彻底改变。在教育面向中职的学生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到他们与普高学生的差异所在,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行高效率教学。培养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更是我们付出努力的目标。教师应该爱岗敬业,要努力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尝试去帮助困难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出他们学习的欲望。与此同时,纸上谈兵终将一事无成,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就是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书的层面,更值得注重的是育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二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如何让学生明白学科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片面,更多是的教育正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如何做人,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生活情趣。教师的教学也需要贴近生活,不然则会让学生觉得浮夸而难以接受。最终的目的当然还是帮助学生,让他们学有所成,长大以后有一个合心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明.快乐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语文课堂的几点思考[N].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2]张久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快乐教学法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

[3]徐金梅.职高语文教学应注重快乐教学法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

快乐语文教学范文2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快乐教学法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快乐教学法能够极大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吸引学生加入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身的语文水平与综合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快乐教学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基础,在课堂中有效应用快乐教学法,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快乐教学法的概念

快乐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其更加注重为学生营造快乐有趣的学习环境,通过利用游戏、比赛、表演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小学语文知识内容的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乐趣,并通过小学语文教师的指导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自主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快乐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班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语文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虽然现阶段语文教学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旧存在许多问题。就目前教学情况而言,教师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够新颖缺乏创新,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将知识教给学生们,并没有注重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导致学生在记忆知识时感到十分吃力。即使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上对教学模式有所创新,但是仍旧存在问题。学生只有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快速记忆,因此单纯依靠一种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方式必定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从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学科认知不足。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并没有根据课本创新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仍旧按照原有的方式教学。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将课本中的内容讲给学生们,并没有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教师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应付考试,因此也就导使学生们的学习空间受到限制。

(三)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存在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们的学习带来巨大困难。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们的学习要求更加严格,语文教学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新颖,要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学设备的不足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无法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因此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们学习。

三、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传统应试教育多年来的影响导致小学语文教师经常习惯性地依据考纲来制定枯燥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只依据考试来进行语文学习与复习,此种学习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导致小学生对语文科目失去兴趣。但是如今新课标改革下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更加看重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则应先培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为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打下基础。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曹冲称象》时,不应只让学生认识生字、朗读课文、讲解称象过程,还应鼓励学生说说曹冲称象办法好的原因,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曹冲,你会怎么样去称象呢”,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发言,充分发挥想象力,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探究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享受语文,才能够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更好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快乐教学。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学习的基础。但是兴趣并不全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特定的生活与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培养,而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主动引导。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是爱玩,因此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引入游戏教学、故事教学,也可以加入音乐、舞蹈、流行视频等娱乐元素,实现寓教于乐,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给学生创造出轻松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主动加入语文教学中,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创新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就应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语文知识,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更好在课堂中落实快乐教学法。1.创设有趣高效的教学情境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有趣高效的情境进行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在引入课文时设计有趣的情境就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参与到语文课堂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如果对事物有兴趣,理解能力也会提升,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速度也会加快。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来设计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在课文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视频、PPT或讲故事的方法来创设情境,还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创设有趣的情景来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加入学习环境中,从而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2.多媒体教学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还应在讲课文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师在初步介绍课文时就可以使用音乐、视频、PPT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讲解小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课文《黄山奇石》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黄山奇石的景观,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文章情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后还可以主动为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与网课资源,让学生独立进行语文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网上查资料、讨论、询问教师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更好提升教学质量。3.趣味教学法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可以完全进入到课堂交流中,通过采用趣味教学法来更好地落实快乐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语文课堂通常较为无趣,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将小学生的表现欲列入考虑范围中,通过表演、朗读、画画等方法来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提前布置任务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间的合理辩论,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四)加强师生互动交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当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及时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务,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学习课文《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收集有关背景资料,再进行分享与交流,通过交流互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采用较好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分析阅读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师生沟通交流,促进学生语文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来给学生布置微课视频学习,同时还可以创设线上互动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线上与同学、教师进行知识的沟通与问题的解答。

(五)加强对学生的评价工作。经常对学生进行及时且积极的评价与指导,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鼓励学生以更加饱满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也可以大大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点滴进步。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每位学生设置线上跟踪档案,实时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成绩与不足,并给予学生正确且积极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提高快乐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应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中,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快乐教学法在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应结合快乐教学法的基本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让其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力秦.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刘艳丽.新课改下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

[3]赖盛根.关于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2016(11).

快乐语文教学范文3

在传统的中学教育活动中,学校过分强调中考、高考的应试教育目标,而不太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和情感素质的培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语文的教育功能,加上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很难激发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推行,提倡和鼓励快乐教学法的应用,其教学宗旨就是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切实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价值和魅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学资料中的快乐因素,立足于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都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快乐体验。

二、丰富语文快乐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要想营造出轻松愉悦、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除了要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展现、演绎语文教材中的快乐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外,还要丰富自身快乐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营造出快乐的语文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掌握更多快乐学习的技能,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内外积极探究,获取快乐体验,进而激发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例如,中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快乐体验,可以在教室后面建立“阅读超市”,分别设立人物专柜、社会专柜、景物专柜、课件专柜、报纸专柜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阅读材料,并定期开展快乐语文欣赏课、快乐学习方法大比拼等活动,让学生在和谐、快乐、团结的氛围下实现共同进步。

三、营造快乐化的语文教学环境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无疑是决定学生学习体验的最关键因素,所以每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都会认真地对待每个语文学习个体的学习需求,会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起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鉴于此,中学语文的快乐教学,需要语文教师积极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角色”,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雨巷》这首诗歌时,教学的观念是要学生走进作者戴望舒的感情世界,所以教师可以搜集有代表性的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然后配上背景音乐,帮助学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感情,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阅读审美能力的提升。

四、留给学生更多互动探求与快乐学习的空间

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语文教师留给学生更多互动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空间,这不仅是学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赢得快乐学习机会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充分顾及到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学龄特征以及语文学习的情感需求,留给学生更多互动探求与快乐学习的空间,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个人情感,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力度,进而获取更加丰富的快乐学习体验。

五、创新语文教学评价理念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学生通常处于被动评价的地位,而且通常以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为主,对学生的考核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大大影响了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参与热情。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语文快乐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创新,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快乐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语文情感和人文素质的发展,增加过程评价的比重以及学生自主评价的比重。例如,在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就作文写作情况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自己寻找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减少教师的单向灌输和批判指正,这样更有助于语文快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结语

快乐语文教学范文4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所应用的教学手段较单一,学生在课堂中要被动地接受知识点的灌输,因此,教学效果存在可提升空间,学生的学习质量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用快乐教育理念,可以使教师用更加轻松愉快的方式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内容。同时,应用新型的快乐教育模式可以使课堂的氛围与学习风气有所转变优化,学生在这样优良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不断提升学习质量,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除此之外,应用快乐教育理念后传统教学模式有所改变,不断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利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融入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应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两两对话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一名学生扮演青蛙,一名学生扮演小鸟,将课文中的内容作为对话的基础点进行沟通。在表演完毕后,两名学生可以进行角色互换再次扮演。这种具有趣味性的全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加大了互动环节的比重,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提高课堂参与度。除此之外,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在扮演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满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使学生可以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态完成内容的学习。

二、利用现代教育模式,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技术是现代语文教学实施的重要媒介,在现代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将快乐教育的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就要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促进小学语文兴趣和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四年级上册《观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导入教学,帮助学生在导入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现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给学生展示潮起潮落的壮观画面。学生会立即对其产生兴趣,因为很少有学生真正观察过潮汐。因此,这一切在学生眼中都是新鲜的,他们会有学习兴趣。

三、应用故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年龄较小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故事。可以说,故事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智力内容。比如,婴儿期入睡困难的孩子,愿意听父母讲故事。在很多寓言故事中,孩子对很多道理也有最早的感性认识。在小学阶段,为了系统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课程标准中增加了许多其他形式的课文,这让小学生感到困难。但事实上,很多课文都可以采用故事阅读的教学方法。故事化阅读这种方法是运用知识在形式上的转化,以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它不是为语文教学而设计的,却可以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收录的《草船借箭》《景阳冈》等课文,都是从四大名著中摘抄而来的。名著阅读比小学生从小接触到的故事更难,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素材,然后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让学生去文本中了解事情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融入快乐教育理念,会使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班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会对学生产生长期的有益影响,所以这种教育模式值得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实践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全方位的努力,从外部环境、教学方法、提高互动性等角度全面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胡晓燕.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读书文摘,2016(10):305.

快乐语文教学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语文教师

学生喜欢怎样的语文课堂?学生自然喜欢的是充满魅力、无限生机、多姿多彩的课堂。但在语文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照本宣科、搞题海战术,这样的课堂十分僵化,何谈魅力?为打破语文课堂这一教学现状,激活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基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从教学氛围、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三个角度入手,释放语文独特魅力。

一、营造和谐快乐学习氛围,绽放语文课堂和谐之花

心理学教授巴普诺奥写过《快乐学习法》,他提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为了让学生快乐学习,感受语文知识的美妙[1]。语文教师就必须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学习享受,绽放语文课堂和谐之花。

(一)课前趣味语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是一个说、思、想、练的过程,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就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要开展趣味语文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的平台。语文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们进行“小主持”活动。不限制形式,有的学生可以讲故事,有的学生可以播报新闻,还有的学生可以分享阅读心得、推荐阅读书目等。这些形式多样的语文小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以趣味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2]。

(二)课上多样形式导入,抓住学生注意力。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优美生动的导语能够叩向学生心灵的大门,趣味多样的导入方法,能够抓住高效语文课堂的引爆点。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选择导入方式,如学案导入、温故知新、游戏导入等。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利用文章中的一段描写导入。教师播放轻音乐,伴随轻音乐让学生试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在教师优美的导入以及音乐的带领下,脑海中描绘出画面。这时教师让学生睁开眼睛,鼓励学生分享画面,顺着学生的表达引出《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文,教学顺理成章,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实现了学与思、学与教的结合。

二、变换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绽放语文课堂趣味之花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初中语文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有着不同的助力。教师应当认识到不同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在精心选择教学手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展示语文知识,让学生品味学习快乐,绽放语文课堂趣味之花。

(一)游戏式教学,体会语文趣味。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能够给学生轻松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要将游戏与语文教学巧妙融合,在满足学生需要中利用游戏辅助语文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进而增强学习兴趣。

(二)菜单式教学,给予学生空间。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即语文有什么用。实际上,语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更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时刻处于用语文的状态,应该给学生足够自主的学习空间[3]。教师可以利用菜单式教学,让学生选择擅长方式,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语文知识的深度学习。

(三)情景式教学,丰富学生体验。情景教学法能够实现语文知识“由静到动”的转变。学生能够从动画的角度、立体的角度、影音图画的角度等看待语文知识,对语文知识的记忆是形象的,更是深刻的。最为常见的情境创设方式有多媒体、语言以及生活场景的联系。如在进行《雨霖铃》教学时,作者用凄美而又精巧的词语描绘了离别的凄凉与悲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虽然能够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悲戚,但不明白悲戚的程度、悲戚的缘由。而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展示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一幅“秋日雨下离别图”,在清冷的雨下,在寒蝉凄切的叫声中,在傍晚的暮色下,二人的离别更显得悲痛、凄凉。学生能够从直观的感受中理解画面,理解情感,对情感理解更到位,自然也能够在情景中品读到古诗词的美。

三、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绽放语文课堂魅力之花

语文世界充满知识,倘若能够将学生有效引入语文世界,学生自然会沉溺其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教师也能够基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施有效的教学,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绽放语文课堂魅力之花。

(一)巧妙联系知识,形成语文知识网络。语文知识之间具有联系,无论是横纵向的延伸,还是深入的剖析,都能找到语文知识之间的关联。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巧妙联系知识,可以结合古诗词教学的需要进行对比教学;也可以基于语文教材从它的背景知识、作者知识等入手。这都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补充,也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架构知识网络,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4]。如在进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名著导读中的《朝花夕拾》,这些都是鲁迅的经典著作,也是初中学生的必读书目。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鲁迅,为学生介绍《朝花夕拾》的目录,如《猫狗书》《锁记》《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包括学生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够让学生更系统地进行有关鲁迅知识的学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阅读。

(二)深入挖掘知识,语文对接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师不要将语文教学局限在教材上。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价值,要强化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视。教师可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对接生活,可以通过布置语文活动,让学生探析生活中的语文。

(三)融入传统文化,穿梭过去深化理解。语文课堂是传统文化教学的舞台,承担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教师可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认识语文学科的功能,融入传统文化教学,带领学生回到过去,品读文化、品读经典,进而实现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补充,同时实现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达到语文教学目的。如在学习《论语》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回到春秋时代体会孔子的言论之巧妙;如在学习《登岳阳楼》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回到唐代,看杜甫的一生,和杜甫一同登上那岳阳楼,在凭栏远眺中感受杜甫的情怀。

四、结语

快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语文学习心灵上的享受;多样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上的体验;丰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语文学习知识上的洗礼。学生趣学、善学、多学,自然能够在感官刺激下感受语文的奇妙与魅力,自然能够在有效教学中深入语文世界,品读语文艺术。

【参考文献】

[1]叶少健.构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课堂[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01).

[2]刘慧.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02).

[3]马健莉.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创新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02).

快乐语文教学范文6

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选取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古典文学作品、现当代文学作品,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教育对高中时期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有重要作用,甚至对于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都有着显著影响。“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成以及个人社会价值观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内容是人文精神。而语文学科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中也包含着人文教育的多个方面。

(一)语文课程内容中具有丰富的思想性

学生通过对各类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深入了解,认识到不用时期不同文人独特的思想,对于提升学生自我思想有着重要影响。

(二)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自身的美感和实用性

语文课本选取的内容大多思想明确、立意向上、文字优美,或给人精神上的鼓舞,或给人以人生的启迪,又或者让人产生心灵的愉悦。

二、高中语文课中人文教育所面临的现状解析

(一)高中语文课程计划实施中人文教育偏离

新课程改革以后,大部分地区开始落实素质教育,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没能及时转变,使得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遭遇瓶颈。体现在语文教学上最为明显的现象就是偏离人文教育。高中学生在入校时就被灌输“高分数才能上好大学”的“唯分数论思想”,再加之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家长希望孩子考上好大学为将来谋出路,学校希望学生考上好大学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教学出现了失衡,偏重分数教育,学什么样的知识、看什么样的课外读物、写什么样的作文都是为了高考做铺垫,由此导致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严重偏离。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

1.学校课程安排不合理,注重书本知识灌输而忽视人文教育。大部分高中生都是在教室里完成高中学业,语文课程尤为如此。然而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型和基础型的语言学科,缺少人文素养的实际养成教育,将学生置身“题海”,不能真正地贯彻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

2.高考中语文试卷的题目存在不合理之处。仅凭一张语文试卷是难以测评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的,语文知识是否融会贯通是需要在实际生活运用中方能显现,这正是严重缺失人文教育的重要原因。高考语文试卷题型每年类似,学生在校学习三年的语文知识,不论个人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是否提升,最后仅仅是靠这一张试卷评判,由此造成大部分学生只注重分数,而忽视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包含的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如何在高中语文课上开展人文教育

(一)转变观念,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

学校理应首当其冲,重视语文教学,而不是受“重理轻文”的社会思潮影响,忽视语文教学,还要定期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专业素养的培训,注重专业能力优秀教师的选拔。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突出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力求从每一篇文章中渗透人文教育理念。也可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书中人物模拟这类的趣味活动,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二)鼓励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在渗透人文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古今中外的文化交融与传承,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典籍。开放的图书馆、便利的书店,也提供给学生大量的阅读机会,学生完全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机会进行自我人文教育。例如:阅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感受书中主人公向往的诗意的生活状态,体会主人公简•爱的心路历程,感受她面对困境、面对爱情时表现出的个人魅力;又或者读中国唐诗,在诗词中进行情感文化的熏陶,领略中国古代的人文情怀。

(三)走出校园,品味真正的人文教育

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家长和学校通过方方面面的束缚将学生“保护”得很全面,担心学生交通安全,家长接送;避免学生沉迷网络,就严禁上网;希望学生成绩优异,就只让其“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学习;这些其实都是保护过度。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提倡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融入大自然,从内心感知人文主义、以提升社会责任感。比如,开展野外诗歌朗诵、登山,在自然界中放松自我,目睹“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风景,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又或者加入社会义工组织,做一段时间的志愿者,感受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四)创建寓教于乐的语文教学情境

快乐语文教学范文7

摘要:

在小学的所有学科中语文属于一项基础学科,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情感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渗透情感教育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课堂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吸引力,同时还能够使传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死记硬背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师和学生之间以教学目标为根据,紧紧的围绕着小学语文教材所进行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使小学生不断的发展能力、学习到各种知识,并且形成高尚的情操,同时也要不断地培养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对于小学语文教育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除了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深入和顺利进行之外,同时也能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对象,小学生属于情感丰富的个体,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的情感活动予以更多的关注,认真的做好情感教育工作,只有提升学生的情感质量,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1]。

2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对策

2.1利用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领悟文情感:

在长春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很多情景交融、以景寄情的精美的课文,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文的时候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实施情感教育,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为根据对录音、录像、图片、投影、形象化的语言进行利用,将良好的情境创设出来,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教师可以采用音乐渲染情境的方式,也可以选择实物演示情境的方式,也可以利用教学媒体对教学情境进行直观展示,还可以利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教学情境。比如在对《夏日的海滩》这篇课文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夏日的海滩这一教学情境设置出来,对海滩上各种美丽的景色进行放映,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海浪的声音进行倾听,从而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欣赏海滩的魅力,这样就能够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出来。

2.2利用生活体验的方式让学生领悟情感:

小学生的生活具有纷繁复杂和丰富多彩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其真正的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对身边的一些有价值和有益的事情进行认真的记录,这样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呼唤起来,从而更好的开展情感教育[2]。比如亲情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往往都是生活在父母和长辈的爱的包围之中,所以这些学生往往在生活和学习中以自我为中心,并不具备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之心,而且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为了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亲情教育,教师可以在《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这一个表达课中将学生心中的亲情体验唤醒,从而对学生正确的亲情观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鲜明的亲情主题,让学生对自己父母无私的爱产生深刻的领悟,从而能够使学生的亲情感受受到激发,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要积极的组织学生在这个表达课中向大家讲授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还要进一步向小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在生活中关心过父母?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好的进行亲情教育,使学生对父母深深的爱具体深切的感受。

2.3利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领悟情感:

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充分的重视朗读的作用,要让小学生从朗读中对课文中的情感进行整体感知,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有所感悟,这样除了能够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之外,还能够使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深切的体会。让学生从作品的声律气韵中对文本本身包含的丰富的情感和内涵进行体会,这是开展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感受表演式的朗读、声情并茂诗的朗读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或者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关键的词句,从而了解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内涵。比如在对《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深切的了解作者描写的农村的风光和人情,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文本。总而言之,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有机地结合朗读体验和文本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从而真正的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2.4教师通过自身的激情让学生领悟情感:

教师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从而对文本篇章中的思想感情进行体验,最后要与文学素材情感相结合开展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领悟到文本中的情感,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利用自身的教学激情对学生起到带动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的教学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如果教师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充满了热情,那么学生就会被教师的热情所感染,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精神振奋。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中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也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就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教师进行的情感教育中。

3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道德进行有效的塑造,最终能够使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修养和情感基础,在未来的成长中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朱亚辉 单位: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厚胜.以情感教育促小学生道德成长[J].辅导员.2012(15)

[2]邱素琴.生情悟情动情———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4)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摘要: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有助于发展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促使学生对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与个性。该种教育教学模式其实就是情感教育。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情感教育可以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展开情感教育,可以为小学语文增添新鲜血液。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实施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接受教学活动的时候难以体会到情感。致使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缺失情感,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明确情感培养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施的时候,加强情感教育。综合而言,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具有必要性。

1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概述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展开情感教育,其实就是要在认知因素作用的影响下产生充分的认识,同时还需要将情感的作用积极的发挥出来,继而不断完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可见,情感教育就是一种“人”的教学,该种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情智双全的人才[1]。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需要实行情感教育。当然,情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教学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无论是教学活动实施过程,还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情感因素对整个教学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特点

相对比其他学科,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特点显现的非常明显。同时也唯有将这种特点充分展示出来,才能够实现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首先,情感性。相对比理科性质的学科,语文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情感。语文的情感性,就是要求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教师利用美好的事物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同时发挥出教育学的积极性重返体现出来。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有利于陶冶学生心灵,促使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继而实现教学效果。其次,形象性。语文情感教育需要技法和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描绘行的教学语言将学生脑海中相关的形象激发出来,最终促使学生的形象变得更为活跃。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游戏的方式促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最后,审美性。审美性其实就是指语文情感教育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现美育及功能,可以呈现出一种美妙的神韵。

3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情感教育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获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将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充分的体现出来,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此实现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

3.1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不断成长与发展的阶段,情感不稳定,容易发生动摇,其中肤浅的观点表现的非常明显。小学语文教师才用情感教育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学生就容易对故事与任务产生情感。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需要把握住这一特点。教师通过创设某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状况以及不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文章的书写通常是在有感而发的情况下诞生。在此刻,教师就应当抓住关键,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的碰撞和交融,继而达到情感共鸣。

3.2以情移情:

没有情感,就不会产生爱,也就没有教育,事实上教育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保持和蔼可亲、热情开朗,以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与学生形成良好亦师亦友关系,促使学生乐于接近教师,师生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和谐的情感关系。教师应当认识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实就是促进情感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就能够创造出一个相对于快、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2]。这样就能够创建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学生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保持朋友的关系,就能够予以理解和宽容。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思维跳跃的比较快,探索情绪高涨,学习欲望就会更强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3.3以情激情: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想通过作者的思想感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打动学生,那么教师自己就必须投入相应的感情,与教材中作者的感情产生融合,唯有如此才能够产生共鸣。如,教师在讲解《登黄鹤楼》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即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而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经过学生短时间的阅读和讨论后,学生就会回答“从‘白日’可以看出天气晴朗,‘依山尽’可以看出作者将万里山河尽收眼底的愉悦和豪迈的心情“”‘穷’是沉没、消失,‘尽’就是达到极点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黄河的万里之势,苍茫壮阔……”随后教师进行讲解。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会更生动形象,学生也会更容易产生情感。

4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清楚的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展开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情感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孙岩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参考文献

[1]肖永斌.浅议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中国人,2012,25(8):453-460

[2]张玉珍.小学留守儿童情感教育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4(12):1536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摘要:

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素质不断提升,与之俱来的是国内教育体制的重大变更。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教育事业里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对于任何一个学生而言,小学教学都是打下学习基础、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是学生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的最佳手段,而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条件下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模式就应该做出改进。下文就学生主体地位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在思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后,分析教学方法与有效的教学策略。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禁锢的教学思想,把课堂当作教师的主场,不能体会学生的感受。另外,目前很多学生对语文怀有鄙弃的态度,对语文没有兴趣,更不爱听语文教师讲课,也经常出现课堂沉闷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呼吁创新,而在新课标准则中,也对教学方法与方式提出了重要的改观,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教师不能把握教学方向,不能把学生转换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进而不能培养更加高素质的学生,这些都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策略

2.1教师学会更新教学观念,引导课堂走向: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改变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众所周知,我国有一句俗语,好的老师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一般处于六到十三周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没有很多的阅历和经验,所以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把握整个课堂走向的重要领路因素,为了让小学语文课堂能够突出学生主体,教师首先应该落实的就是教师学会更新教学观念,引导课堂走向。

2.2明确教学目的,确立因学而教的创新思想: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在目前的情况中,很多教师是因教而教,而不是因学而教,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方法,所以,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该明确目的,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时钟》时,教师首先应该明白讲授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写作手法对于新词新修辞方法等,进行讲授;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通过小乌龟的“惨剧”明白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只有理清这种目的,才能发挥确立因学而教的创新思想去实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

2.3通过创设情境或短剧,让学生参与其中:

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任何科目的教学而言,都不能忽略学生的天性。众所周知,对于年龄偏小的小学生而言,其活泼好动就是主要特点,所以,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试着通过创设情境或表演短剧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体验与参与,从而获得课堂主动权。例如,在学习《母亲的账单》一课时,文章里会有母亲和自己等人物角色,这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与文章相关的视频或者让学生进行短剧表演,把文章内容以短剧的形式呈现在课堂,让参与表演的同学更加熟练课文,同时,让观看表演的同学沉浸在乐趣之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增强体验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作用,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2.4备课中充分展现学生的重要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生动讲解是学生提高记忆水平的基本。一个优秀的老师定会高效的备课,从而充实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这就应该进行有效设计。例如,在为《早发白帝城》备课时,教师就应该想到学生对此类古诗没有很大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教师可以思考去开展比赛背诗活动,让学生自己做裁判,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或者,在备课《恐龙的灭绝》时,教师可以思考让学生全员参与课堂讨论,去讲述他所知道的恐龙故事,并且在备课中罗列课堂进行步骤,进而推动学生主体地位的开展。

2.5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体现,教师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在学习《惊弓之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这类寓言故事的特点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不再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的方式,而是通读课文后对鸟的思维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想象情节,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让课堂中学生真正走到主角的舞台。

2.6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模式:

为了让学生在教学中提高主体地位,除了教师的思想与准备外,还要尽可能的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模式。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进行引题,把挖井过程播放,条件允许还看可以带学生参观,让学生亲自体验,从而在享受的过程中理解过程,教师可以在旁边加强指导,让课堂的主体定位到学生身上;或者,在学习《祖国的春天》时,教师也可以实行开放教学,带领学生春游,在真正的山水间放飞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7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其教学目的,不仅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备课和课堂方式上体现出来,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智力正在发育的学生而言,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进行《我们的实验》表达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在课堂上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在学生小组创造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尽量结合实际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然后,在转而学习课文时,就会更加轻松愉悦,既保障了课堂效率,又让学生更能占据主动地位,达到新课标的目的。

结语: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教育形式不仅多种多样,文化底蕴也相当深厚,然而,就是这种教育背景下,很多根深蒂固的教学思想延绵至今。上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策略,相信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会越来越好。

作者:李晶杰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高新.小学生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J].吉林教育报,2013(25)

[2]孙成语.小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J].教育与科学,2014(09)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建议

【摘要】

作为一门最基本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一方面,若学生们立马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消化吸收,不仅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帮助,而且也体现了学习效果,继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好好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改进教学工具,也能促进教学高效。因此,为了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切实从根本上抓好小学语文教学,好好利用课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应该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所思考和改进的。故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寻求建议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课堂;提高;建议

众所周知,为了日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好小学语文基础,就如同做好了启蒙教育,故把这门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抓好,是极有必要的。换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必须得提高。然而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教学),单一、无趣,有许多语文老师深受其影响,一批批被动的学生们产出,极大程度上禁锢了小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也削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对教学方式,学生积极性等问题提高关注度,并思考,提出解决办法。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就传统教学模式而言,老师在台上以中心角色出现,讲课内容以教材为主,而为了顺应新课改要求,转换师生角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老师一改专制制度,各项教学活动都与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把课堂舞台留给全体学生。诚然,不少小学生好动,自制能力差,这时在语文课堂上,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们充分发现语文学习的价值,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是老师们应当做到的。以正确的引导为前提,学生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语文是一门强大的学科),故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参与度、积极性,让学生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故而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自然形成。而且陶行知先生的《创造的儿童教育》里面提倡“转变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授《秋天的图画》也有同样的思想。

二、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有很多,但其基础还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既然学习的趣味性如此重要,那么学生们一旦发现它,课堂的氛围也就随之确定。那么问题来了,面对最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小学生们对其的兴趣呢?首先,讲究语言艺术,做到语言生动形象,在必要的时候言简意赅,与此同时,“抑扬顿挫”四个字讲究的动态美也很重学高小学语文教提效率的几点建议县苏省涟水江南门小学金星郁要。就实际语文课堂而言,学生们不喜欢老师平铺直叙,毫无激情的授课,因为会让学生昏昏欲睡,失去兴趣。一旦语言对学生的胃口,学生与老师产生了共鸣,学生就更乐意听下去,同时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继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换一种教学方式,简言之,就是换一种小学生们更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因为作文作为小学语文的学习重点,所以以写作为例,详细说明。众所周知,亲身经历比苦思冥想的体验更真实,而且有趣,让人更容易接受。故若在课堂上,仅仅给学生们出作文题目,下课了立马检查,相信这样的训练对学生们写作的提高是不会有效果的。那么,换一种方式,效果应该会很明显。按照季节要求,比如,春天来了,老师可能会以“春游”为题,相比与前一种死板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带领全班同学出游,亲临大自然,看到的,嗅到的,触到的就是最真实的,比如桃花开了,满树的花朵是何其美艳,还有刚抽出的柳条是何其嫩绿,都十分直观。然后再回到课堂,写作就成了简单而又有趣的事,而亲自体验过的更具情感,也提高了写作质量,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如何让课堂更有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语文教学,除了出游的这种方式,老师们完全可以自创属于自己的有趣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使用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互动式教学环境,运用投影机、交互白板电脑,减少在黑板上的书写,把课堂上的更多时间留给师生互动,并且学生们可以选择主动上台做讲师,展示自我,不仅如此,自己学习的内容得到了巩固,而且让老师有机会站在学生的视角,更加清楚学生们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交互式白板提供了清晰明了及快捷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则可以提供清晰的图片、生动的视频来吸引学生们。这是一种综合性刺激,它调动了多种感官,促进大脑思维,由此,把学生吸引在课堂上,从而产生学习的无限热情,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结语】

总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这需要学生们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加大课堂参与度。而这些都依托老师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所以教学是双方的责任,真正实现“教”“学”融合,才能有效达到课堂目的,实现教育的价值。

作者:金星郁 单位:县苏省涟水江南门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慧春.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创新的活力.素质教育论坛,2009(11)

【2】姚仲辉.焕发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与开发学周刊:A,2012(10)

第五篇: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应用

摘要:

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全新阶段。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注意力等有着较为明显的意义,还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对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能力培养

1小学语文引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语文的学习也成为了学生拓宽知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将语文作为学习的重点,对语文学科的创新和管理力度也随之加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得以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拓宽了渠道,延展了发展方向。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教学的构成中注重课堂效果,通过图片、动画、声音的配合,使学生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并且对教学环境有所改善,教学交流也随之提升。

2小学语文引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图像、声音等的呈现,对培养学生注意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2.1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多年的教育历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作为教育的重点,如何建立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长期以来的研究难题。传统的教育方式,拘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课堂上,老师反复将重点知识进行重复,方便学生的反复记忆。很多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不但没有建立起学习兴趣,反倒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多媒体教学完全抓住了小学生对声音、图片、动画的敏感性,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成媒体信息,通过信息传播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将传统的枯燥的学习方式转化为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并且对课堂气氛起到优化效果。

2.2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经研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是学习效果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无法集中,并非是学生本身注意力的缺陷。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原因也有很多。例如,老师讲课不生动、课堂气氛死板、知识比较难理解等。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很少借助道具来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常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较为散漫的行为和态度。想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注意力跟随者老师,是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实践意义。老师利用课件,加入一些色彩较为鲜艳的图形或图案,强化感官刺激,加深学生的记忆程度,对语文教学有着较为明显的帮助。

2.3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时期,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形象思维能力发展方面不够健全,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针对儿童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进行诉诸形象的教育。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增长,可以适当地减少诉诸形象的教育,而适当加大诉诸文字的教育。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在声音、图片、视频中的强大优势,引起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掌握学习内容,并收获愉快的心情。

2.4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以来都是“重文轻武”,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实践的时间。针对这个问题,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多媒体教学作为当今课堂教学最先进的方式,其在操作上具有的方便快捷性是其它任何教学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上,练习多用小黑板形式和投影方式,不仅需要很多教具,交互性又太差。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反馈练习,既方便有趣,又可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性。

3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讨论与建议

3.1控制课件数量与用时,教师驾驭课件

以实现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的功能在多媒体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与课件的关系是一对主要矛盾:是教师驾驭课件还是课件牵制教师。通过对多节课例的分析发现,当课件的图片数量超过15张,并且单张放映时间不超过10秒时,课件放映的频率较快,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播放上,往往会被课件牵着走,出现按照固定程序演示教学内容的现象。当课件图片的数量为8张左右时,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课堂,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与课件播放的主次关系,也能用较为充分的时间展示与强调教学重点。

3.2树立教学过程整体观,借助多媒体课

更好地实现各教学环节的价值,从总体上说,课例在课件使用的时机上要适当,体现为适时导入、突出主体的特点。但也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主要在前两个环节,在第三、第四环节上多媒体课件使用较少,不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与深化,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多媒体课件总体适量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安排,在“总结提升”与“布置作业”环节上加强多媒体使用,做到教学过程的“虎头豹尾”,给学生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3精心选择课文的语句语段,使多媒体

课件起到突出强调课文关键的作用在课堂实践中。可见,课件中展示原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使用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展示期间,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课件进行,学生与教师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课件上,起到了对原文的突出强调作用。从原文展示情况看,首先,原文展示是有必要的;其次,原文展示要选择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语段,少而精,不宜过多,教学活动要围绕课件进行,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件上;最后,展示时间要较长,起到引导、突出与强调的作用。

3.4优化课件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辅

助实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在注重多媒体课件适量、适时、适切的时,也要关注课件制作的形式与效果,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只有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辅助效果。基础层面的要求是背景统一、画面简洁、文字醒目、声音悦耳,视频材料的音质好、图像清晰;较高层面的要求是运用色彩、字体、构图等艺术语言,灵活搭配色彩、巧妙运用字体、精心设计构图、恰当使用动画,使课件美观而不花哨、富有变化而不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构图明了大方而不烦琐拖沓、动静结合而不使人感到单调,力争达到界面美观、表现力强、方式新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接受知识、陶冶性情。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学会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发挥其所具有的优势,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充分运用新世纪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作者:刘铁英 单位:长春市第八十五中学

参考文献

[1]吴伟民,李婷,杨玉洁.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再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6).

第六篇: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地位

摘要:

通过儿童文学,小学生可以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获取价值观、审美力以及创作力等,所以说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着重分析了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儿童文学主要通过儿童文学形式的文章来对小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从而帮助小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及道德思想。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儿童文学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儿童文学缺乏趣味性,这就导致儿童文学在小学教育当中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在今后儿童文学的发展过程当中,要提高其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水平。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存在的问题

(一)较为千篇一律。

现阶段,我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都相似,且缺乏时代感,不能满足我国提出的新课标要求。在选择儿童文学时,选择的文体很单一,而且作品反映的主题几乎也是一样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所学习的知识较片面。

(二)缺乏一定的趣味性。

现阶段,很多儿童文学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所以在进行儿童文学选取时大都选择这种类型的作品[1]。虽然这种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但却脱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太抽象,也过于成人化,这就使得小学生不能理解这种文学作品的内容。最终导致小学语文教育的趣味性太低,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三)存在一定的低级性。

部分模仿出来的儿童文学与原版相比会比较低级,甚至有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历史进行随意篡改,对扭曲历史或事实,这就会误导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一)培养道德观。

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生培养完善的道德观。我国有很多的儿童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很有感染力,小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儿童文学可以打动自己的内心,使他们既能学会故事还能学会判断对错,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小学生的性格、思想以及立项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提高审美水平。

儿童文学是小学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通过将儿童文学引入到小学的语文教育当中,有助于小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2]。在儿童文学作品当中一般都会插入很多的生动的图画和描绘故事的语言等,这样的色彩搭配和语言描写是在其他教材当中体现不出来的。小学生能够通过这种色彩搭配和语言来培养自己的审美力,使自己能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进而感受世界的魅力。通过儿童文学,可以为小学生塑造一个有着高尚情操的艺术氛围,使他们能在这样的氛围当中提升自己审美水平。

(三)提升创作能力。

儿童文学有很大的创造性、审美性以及趣味性,还有着很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创作方式。通过学习儿童文学可以有效带动小学生的创作激情,有利于小学生创作作品。所以,这些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创作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创作手法以及写作风格[3]。通过学习儿童文学,小学生可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四)小学语文的课外延伸。

儿童文学的积极作用可以对小学教育起到课外延伸的作用。小学生通过阅读很多的儿童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进而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此外,课外的儿童文学也可以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儿童文学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自己的创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所以,家长要鼓励小学生进行课外儿童文学,从而通过延伸自己的课外知识来取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

(五)认知作用。

所谓的认知作用,主要指的是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儿童文学来认识社会和人生的真实意义。小学生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以及人生目标,他们对社会也认识的不清楚,而通过在小学语文当中融入儿童文学可以利用儿童文学的通俗易懂、趣味性以及教育学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到社会以及人生的更多的事情。所以说,儿童文学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社会,并为自己提供人生模式。此外,小学生通过儿童文学当中对现实事物的真实描述可以了解现实生活当中的一草一木,引起小学生对大自然生活的向往,使他们能主动热爱大自然,这也是儿童文学所起到的认知作用。

(六)为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增加趣味性。

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对社会的认知太少,他们的心性也没有定下来,在语文课堂上会被各种事物所吸引,进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与耐心。而儿童文学由于有着很生动、有趣的特点,这可以成功吸引到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通过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融入儿童文学,既能充实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能为语文课堂增添很多的乐趣,使小学语文的教学不再那么枯燥无味。通过这种方式会使小学生主动去学习语文,并慢慢提升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融入儿童文学可以起到提高审美水准、培养高尚道德观、培养创作能力等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始终坚持发扬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小学生阶段就能培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正确认识更多的科学知识。

作者:叶素敏 单位:惠安县涂寨镇新亭小学

参考文献:

[1]郭斌.浅析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的实施情况[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

[2]金松霖.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J].课外语文(下),2014.

第七篇:快乐教学法应用

【摘要】

随着教育的改革,小学语文课程获得了新的生机。快乐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对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易对有趣的事物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可以促进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进度。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快乐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

快乐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

1.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新课程改革得到了广泛实施。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在快乐中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但是当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没有对教育改革的意义形成深刻认识,以及有些小学生还没有培养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大部分依然是靠死记硬背,以机械的方式完成学习,这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普遍现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采取快乐教学法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措施。

2.快乐教学的概述

快乐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使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和快乐的气氛中收获知识。学习不应当是一般认为的痛苦的过程,只有把它变成乐趣,在愉悦的心情下才能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快乐教学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理念,在教育的改革中必然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快乐教学主要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氛围变成轻松而快乐的,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地去学习去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偏向于让学生对语文的字词句进行背诵,而忽略了对内容的理解,这使学生对语文的感知力受到了影响。在新的时期下,教师要转变观念,主动为学生考虑,替他们营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把教室进行一些装扮,比如用纸张制作花草树木及一些具有生气的小动物贴在墙上,让孩子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享受愉悦的气息,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再有,教师应该尽量使用具有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信,因为人们都喜欢被赞扬,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快乐的心情下积极主动地更加努力学习。学生的优点通过鼓励被显示出来,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能够充文乐教学法在小学语快教学中的应用探析县苏省涟水江实验小学庆华周分发挥长处,朝着正确的方向快乐的学习。

3.2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教师以严肃的态度面对学生,让学生不敢不去学习,尤其是小学生对教师更加对老师充满畏惧,如果长期在死气沉沉的氛围下学习,就会降低学习效率,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改变态度,与学生无距离感的接触,以微笑面对学生,鼓励学生主动走进语文的世界,并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可以体验到教师的亲切的眼神以及生动的语言,徜徉在温暖的语文世界里,感受语文的魅力。比如,教师在讲某个课文时,可以在学生自己阅读过后以分角色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教师自己也可以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与学生一起互动,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并使用形象的表情或者生动的动作,将角色诠释出来。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也会增加朗读的兴趣,进行有模有样的表演,所有学生会想象其中的场景,被深深地吸引。如此一来,教师与学生加强了彼此的交流与互动,也增强了对语文的认识,使学生爱上语文课,提高教学效率。

3.2创建有趣的教学平台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一个有趣的教学平台台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建造合适的情境,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蓬勃发展。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设备、实验操作以及小表演等等,使学生的听、说、读、演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还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在快乐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在表演某一个课文时,可以故事中的场景提前在教室中简单布置一下,比如在黑板上画上蓝天白云等等一切可以创造的背景,让学生有如真正到了课文里的场景来。一些不能演示的场景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来进行播放,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增加了对自然、对时间探索的愿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快乐教学的方法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有效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小孩子是快乐的,因此就应当使用快乐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主动与语文作伴,这不仅体现了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极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周庆华 单位:江苏省涟水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冯敏.小学语文“快乐作业”的思考与设计.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0(7)

【2】厉雪芳,曹福良.小学语文快乐学习课堂探微,2014(10)

【3】林红连.试论小学语文快乐高效课堂的构建.学周刊,2015(3)

第八篇:小学语文儿歌识字教学探究

【摘要】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识字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识字教学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小学生以后的顺利学习,同时也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纵观我国现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可以发现,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便导致教学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目前,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识字的方法已经普及开来。利用儿歌识字教学不但能够使得学生印象深刻同时学生也能够及时接受这种方式。因此,本文则重点探讨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学研究。

【关键词】

儿歌;小学语文;有效识字

引言

儿歌是人类童年精神文化的基础,同时由儿歌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儿歌作为低年级学生最易接受的文学形式,如果教师能够将儿歌有效融合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将会得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儿歌识字教学则是韵语教学方法重的一种,通过儿歌进行识字教学不但能够将文字作为载体从而让学生对文字更加敏感,同时增加学生的印象。同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背诵儿歌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效率。

一、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的必要性

识字教学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不但要求学生能够将汉字的音形义结合到一起,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进行书写,这对于刚刚接触汉字的小学生来说可谓是一大挑战。纵观现代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由于学生越来越早地开始阅读,因此具有较强的识字能力,但是由于年龄尚小就使得其书写能力较差。而教师则可以针对以上现状尽可能地发挥学生记忆力强的优势,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主动积极的学习不认识的文字。而儿歌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原因则是此种方法简单,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通过儿歌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识字。由于儿歌具有篇幅较短的特点,再加上内容朗朗上口,韵味十足,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激发学生主动识字。

二、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实施方法

(一)按顺序巧安排

由于儿歌内容相对比较广泛,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儿歌的过程中注重选择吟诵起来应朗朗上口,并且容易背诵的儿歌。随后,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顺序,首先,应该安排常用字,再安排不常见的文字歌曲。小学生学习儿歌时通常从汉字的笔画开始学起。教师应该在儿歌选择上选择歌词文字简单并易理解的儿歌。例如,点横折、横竖钩、竖弯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安排游戏,类型为填空形式即可。例如:口加一横是(),日加一撇是(),日再加一竖是()。在讲解完基础文字后,教师便可以通过填空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文字。这样一来,通过反复地练习,学生便可以轻松掌握文字。

(二)引兴趣巧识字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审美方式都具有其自身特色,如何能根据学生的审美选择合适的儿歌进行识字教学也是教师值得思考的内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教师按照学生的喜好为其选择喜欢的儿歌,那么学生则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陶冶自身的情操。教师在选择儿歌时应注意儿歌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主动学习。例如《幼儿园》:小豆豆,小元元,牵手同上幼儿园。幼儿园,真好玩,做完游戏荡秋千。此首儿歌的内容充分符合学生的生活,歌曲所描述的场景也是学生每天经历的场景,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朗诵学习。分析此首歌曲内的文字可知,此首儿歌的主要目的便是让学生分清“元、园”这两个同音字。同时,教师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样应该开展多种文字游戏,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氛围进行学习。

(三)创情境激热情

由于小学生思绪较为发散,想象力较为丰富,并且对周围事物也充满好奇从而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教师则应该抓住不同学生对于同样一种现象都会产生不同想法这一特点,为学生创造适合其学习的情境。通过设立生动的情境氛围,学生便能够充满对学习的热情,并最终做到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汉字。例如《尾巴歌》,教师可以根据儿歌中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展示出图片,然后让每位同学猜测一下不同图片所对应儿歌中的内容。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便可营造出与儿歌相符合的场景,学生则可以通过逼真的情境学习文字。

(四)重整体快认读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繁多复杂,同时,也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学生一旦不能追随教师的节奏而学习将会漏学诸多知识,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针对整个汉字逐一为学生讲述字形与字义。将重整体快认读的教学观应用到识字教学中。通过儿歌进行整体认读能够又快、又好、又高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的汉字,这就达到了让学生在读儿歌时就能够快速认字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树木的种类帮助学生识字。教师可以根据树木的特征编排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如杨树高又大,榕树粗又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桦树笔直耐寒风。教师可以在学生能够准确背诵此首儿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视读“杨树”“榕树”“梧桐树”“桦树”,并根据“杨”“榕”“梧桐”“桦”等此类表示树木的文字旁边都带有木字来帮助学生分析此类文字构成的特点。这样一来便能够让学生建立起音、形、义之间的练习。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在学习此类文字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发言和树木有关的其他文字,通过这样的互动便能够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受益匪浅。

结语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师所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否能够分辨文字并且了解其大概内涵均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影响。而儿歌识字教学方法不但能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同时也能够形成一套文字体系。并且通过儿歌朗朗上口并且易于理解的特点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识字。由此可见,将儿歌作为识字的载体能够提高小学识字教学的效率,因此值得在识字教学中应用。

作者:侯云燕 单位:江西省赣州经开区黄金岭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快乐语文教学范文8

一、在语文教学中推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材课题广泛内容丰富,有的课题体现我们国家不辞辛苦的奋斗历程;有的课题体现了平凡故事里蕴藏在深刻的哲学理念;有的课题体现了许多名人事迹,让学生得到心灵上的启蒙。语文教材向我们展现了“真、善、美”,利用各个视野展现其经典的魅力。老师应该借鉴作品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例如:“语文教材中《都江堰》一课,侧重描述‘都江堰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是民族文脉智慧的结晶,是文明史上一座亮丽的丰碑’”,让学生感受到因我国历史悠久文明而自豪,在阅读中接受情感的渲染。这样让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相融合,老师应该根据作品的特点,发掘其中蕴藏的德育因素,是文章在学习中能够连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相互联系,从此把德育融合在语文教学中。

二、运用情感对学生推行美德教育

语文教学中蕴含着颇丰的美德教育内容,审美是道德的基础情感,人类审美与道德的情感是共同形成的。我们允许运用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极力培育学生体验美的能力和开创美的能力,引领学生赏析教材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格美等。例如:“引领学生赏析《长城》里明朗的自然风景、璀璨的文脉艺术”。美德种子,必须要在语文教学渗透和培育下开出诱人的花朵。

三、利用作文教学对学生推行德育渗透

文学创作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文学创作可以帮助学子提升对语言展现能力。现在学校把语文教材称之为《写作与阅读》,可见写作的重要性。一篇优秀的文章离不开健美的主旨思想,练习写作要涉足于学生的实践思想。灵性的把德育渗透到练习写作中,利用练习写作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

四、利用语文活动推进德育渗透

学生们都乐善舞蹈、音乐、画画等文艺活动,语文老师应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开展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提升文学素养,还能培养艺术特长。例如:“老师融合教材的课本剧,引领学者参加舞蹈与音乐的情景剧表演;联结教学主旨,引领学生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和手抄画报比赛等”。现下,诸多学校已经开起经典朗诵活动,“《写作与阅读》”是学生推行经典朗诵的主要载体。老师准许配合课堂教学,引领学者课间阅读活动,为全面推动学生语言积累奠定基础。

五、品德教育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

运用语文的情感要素对学者推进品德教育,不局限于讲读语文课程,而是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如在认识汉字教学中,准许把汉字教学和美德教育相融合,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在阅读教育中,规定学生流利的朗读课文,经过反复朗诵流露出蕴藏的品德修养,并渗透到学生心中,思想和行为受品德所制约。这正是应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六、通过语文老师的个人形象有效的推进德育渗透

“为人师表,尊师重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学生在校必须受的教育。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做一名优秀的老师。作为语文老师要怀有这样的情愫,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极具优良的师德风范和浓烈的责任感。只有如此才能受到学生们的尊敬,为学生学习做表率。老师要培养出高思想、高品德的学者,首先以己为榜样,表里如一。在《写作与阅读》教育中,对学者的语文受教实行人性化的教育评论,不鞭策不挖苦学子,对学子采取表演和鼓励的方法,使学子在语文课上体验到师生情怀。让其建立正确快乐的学习观。老师要精心发掘德育与教学的工作联合点,有利的将其融合,让学子在语文教育中得到正确的引领。

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推进德育渗透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新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已经在学校投入使用。它把陈旧的教育方式化静为动,把以往教育中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至此,对教育的难点取得有力突破。信息技术主要特点是:“声像俱佳、智能联合、图文并茂”。同时,多媒体技术更会为课堂教育带来“动态”的精粹。

八、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