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对策分析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对策分析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进入了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各级公立医院在积极推进医改政策,促进医改新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内部审计越发重要,加强内部审计成为了各级公立医院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医院内部审计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对策措施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概述

(一)规范完善内部审计工作规章制度

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都必须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才能提高审计效率。要树立内部审计工作理念,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和流程,完善审计工作体系,从制度上规范内部审计工作行为。要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意见》,健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定期审计制度,每年至少对所属单位进行一次内部审计。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实际开展财务收支、风险管理、绩效、专项资金等方面的审计。

(二)公立医院建立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

新医改制度下,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加强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刻不容缓。公立医院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在保障患者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前提下,避免浪费支出、不合理支出、不合规支出,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至关重要。各级公立医院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能起到很好的监督职能作用。内部审计不单纯是为了监督而监督,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推动经济业务正常运转,促进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做到为医院增收节支。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内部自查意识不够

大多数医院都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内部审计人员,意识上规避审计,将主动审计变为被动审计。每年只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自己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成本预算等没有按季度进行自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由于领导的抵触心理,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大多数医院没有专业的审计机构

大多数医院没有设立审计机构,缺乏审计人员。上级部门要求自查时,都是随时从财会人员中抽调,导致自查审计时全部局限在对财务收支、专项资金使用等进行审计,不能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判断问题、思考问题。由于财务人员的业务局限性,对业务科室的审计往往都是忽略不计的,但业务科室的耗材浪费、资产的磨损消耗浪费也是很大的一笔支出。如果有专业的审计机构,这些现象都是可以避免的。同时财务人员的自查审计结果力度不大,即使发现问题整改检查工作成效也不显著,往往由于各种原因,整改也难以到位,更落实不到人头,谈不上处罚了,难以引起领导及职工对内部审计的重视。

(三)内部审计走形式,审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审计管理机制不健全是审计整改检查工作成效不大的一个客观因素。一方面由于成立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审计建议要花费很多时间及精力,还用同上级主管部门、其他单位及内部科室协调沟通,单位领导人难免有畏难的情绪。另一方面,从内部审计的自身角度来看,受审计人员自身掌握的知识及业务水平的限制,审计的内容往往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难度,导致审计建议很难采纳,审计结果整改成效不高。审计问责力度不大也是医院内部审计检查工作成效不大的另一因素。在审计中对于主要领导的责任追究方面,往往比较谨慎,大多数处理都是一罚了事,这样就增加了问题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发现的问题不涉及到人,就很难引起领导的重视,改了再犯,降低了审计的严肃性。

三、完善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首先,要招收具有专业素质的审计人才,成立审计工作办公室,设置专职岗位,专人负责。其次,提高审计质量,熟悉法律法规,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相关要求进行全面审计,使审计建议有法可依,真正树立审计工作的权威性,让审计工作起到应有的作用。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职能,不能让内部审计局限在财务收支,专项资金使用、基建项目竣工决算等事后审计上,还应充分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增加审计范围。比如审查成本核算和费用控制方面运用是否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实行全成本核算,审查医保报销流程是否符合医疗保障制度的规定,审查外转诊患者手续是否齐全等。许多问题控制在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完善,整个内审过程才能算圆满完成,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审计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二)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

要对审计人员进行统一的指导和培训,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出具审计报告。报告内容应以《审计准则》中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及处理书等相关规定为标准,规范审计报告内容,涉及到处罚内容的要细化处理处罚内容。处罚内容包含:1.数量金额问题,应明确金额,该款项的处理方向,是调整账目,还是上缴财政,归还原渠道还是其他。2.对该问题的处理,处理方式,处理责任人,处理结果等。有了规范细则,才可以尽可能的缩小审计报告之间的质量差距,确保审计整改依据的质量。

(三)加强领导审计意识,将内部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强化审计质量是提高审计工作的根本。领导要以审计部门为实施主体,制定一系列科学、严谨的审计检查、整改方案。事后制定检查跟踪整改方案。根据整改问题的不同特点,制定具体计划,将审计检查跟踪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为相关业务科室的工作查缺补漏,必要时请相关部门协助落实整改。对审计检查跟踪整改方案的实施过程,应该全程记录,对于整改的进度及成果,应归档保存。同时,要强化监督意识,借助舆论监督和部门监督,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健全审计整改工作责任制,严肃整改问责。各单位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将整改工作落实到人,根据《内部审计法》等实施细则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为充分实现审计监督职能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对审计结果高度重视,积极整改,逐步完善建立科学、规范的审计检查机制,并严格执行是完善审计制度的重要内容

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否真正整改落实到位,关乎审计成果的价值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多次的审计工作中不难发现很多问题屡审屡犯,整改的工作成效不大。在审计中发现了问题,却没有进行积极整改的结果,失去了审计的意义。因此要加强对审计结果的高度重视,从完善制度建设上体现审计工作的价值。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兴利除弊,完善制度。比如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一直是各医院的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内部审计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医院固定资产台账不完善,帐卡信息登录不全,固定资产明细账与总账账实不符现象比较普遍。而对于资产的购置、报废等环节也很随意,有些资产购置时没有经过政府采购、自己随意购买、报废时没有经主管部门审批,随意处置。在购置、报废处置时又没有及时通知固定资产管理科室进行增加或减少固定资产价值,导致账实不符。在对医院的农合基金报销中进行抽样审计发现存在串换项目收费、有收费无服务、存在超剂量用药、过度检查等现象,管理不规范,床位费收取混乱。根据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与医院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谈话,充分提取意见,征求他们对抽样审计结果是否符合医院实际情况,征求医院领导对抽样调查审计结果的认可度,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五)建立审计整改检查跟踪机制

建立健全审计整改检查跟踪机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检查方式和跟踪手段,树立审计整改检查工作的权威性。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改革审计体制,促进审计整改检查跟踪机制的建立。审计报告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期整改,审计部门可以跟踪检查,领导要赋予审计部门的整改检查权力,明确审计整改检查工作的执法流程,使审计整改检查工作有法可依,尤其是对屡审屡犯的情况要明确处罚和处分的措施,使审计工作起到应有的作用。单位领导还要重视审计整改检查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将被审计单位的问题进行分类,进行电子信息管理。对审计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检查措施,并及时督办审计整改工作。制定严肃、公平、透明的考核制度。年终,应对审计整改检查跟踪工作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与医院年度工作绩效考核挂钩,提高单位内部对审计工作的重视。

四、结论

加强内部审计,不断加大审计力度,突出重点,积极履行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能,扩大审计影响,为审计事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环境。同时提高审计人员工作水平,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审计人员先进理念,积累审计宝贵经验,为审计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鸳 单位:兴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参考文献:

[1]陈民.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1(07).

[2]蒋英.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定位与发展探析[J].财经监督,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