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究

摘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内部控制有新的认识,并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工作的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工作体系,从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本文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机构,是由政府直接利用国有资产设置的,从事教育、卫生、科研等社会服务的职能单位。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管理仍然存在各种不容忽视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保证单位业务正常运行、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保证单位的财务活动在阳光下操作,保证财政资金合理规范使用,保证资金的安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一直是行政事业单位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短板,存在一些漏洞。因为国家规范的是财务制度,而单位的各个业务与会计业务结合却一直缺失,会计制度只是单纯规范会计业务。要让单位的经济业务与单位的业务活动形成无缝对接,只有内部控制制度能解决这个问题。将内控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大多是财政直接拨款,为了保障国家资金安全,防止非法侵占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效遏制违规行为的发生,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不相容岗位相分离,职责分明,避免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人员内控意识不强,素质有待提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由于受传统观念及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还认为内部控制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单位管理人员的责任是只要管理好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就行,不按资金用途使用资金。尽管财政部于2012年就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但是由于工作习惯,或由于专业性不足,基层财务人员仍按传统的方式进行财务收支,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流于形式,一些制度根本不符合管理需要,没有认真分析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各业务环节,而是为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拼凑出相应的制度,实际毫无作用,导致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操作基础。在工作中,财务人员仍将工作重点放在财务核算上,而且是业务发生后的事后核算,不能站在管理的角度和高度上规范操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只是机械地进行报账,甚至发票未经管理人员签字就给予报销,财务章由一人保管,容易出现资金使用不符合规范,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单位上下缺乏对内控制度的认识,风险意识不够,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管理。

2.财务人员素质问题以及人员配置不合理问题。由于编制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紧缺,特别是某些单位认为财务岗位只是记记账,不将会计控制工作视为重点。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对人员财务专业知识及专业素养方面考察不严,往往不经过专业岗前培训就匆匆上岗。因专业知识及职业素养不过硬,对相关规定不了解,又缺乏责任心,就会在工作中盲目操作,只要将管理人员布置的工作做完,至于工作质量无所谓。另外,因人手紧缺,造成一人兼任多职,甚至存在不相容岗位由一人担当,工作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财务的收支、复核由一人担任,物资的采购和物资的出入库工作由一名财务人员负责操办。有些单位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但内部监督机构并非独立,甚至内审机构其实就是财务部门的一个科室,内审人员就是由财务人员兼任,缺乏独立性,工作流于形式。监督环节和执行环节相互脱节,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无法真正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因为人员因素、管理因素,造成资金使用不规范现象,又由于单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没有风险防范意识。日常业务管理环节与内控管理不适应。

3.采购环节缺乏内部控制监督。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主要问题是采购过程同业务活动脱节,采购资产闲置从而造成资金浪费,而且相关审核不过关或不符合规范,存在实际货物与合同中所显示参数不一致。还有就是部分采购不按规定和途径进行采购或不按规定进行信息,采购的业务台账管理也不完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没有专人管理,没有固定资产管理台账,资产随意采购、出租、出借,也不定期进行资产盘点,资产处置随意,不按规定进行审批核销,对资产的管理是注重采购、轻视管理,造成账实不符。在收支管理环境节,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大多为事后核算,对经费使用的考核不严格,并不能对应到具体岗位,一岗多职或不兼容岗位由一个人担当,导致报销单据审核不严、票据内容不真实、票据不合法等现象;不按规定进行收支业务核算,导致业务支出违法违规。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单位管理层要对会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责任人。规范单位的内控,首要是单位应该有很强的内控意识。所以管理层应该起表率作用,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只有这样,单位财务才有良好的执行环境,反之,就会导致单位财务管理混乱。单位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好业务活动,更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因为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内控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只有加强单位整体内部控制意识,才能将内部控制真正落实到位。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财务内控意识,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把内控考核作为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变被动内控为主动内控,由管理人员事先示范,严格执行内控,做好榜样,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形成单位上下共同执行内控的氛围,规范单位的财务活动,确保财会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岗位设置管理。首先,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内控知识学习。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与财务人员职业素质是相辅相成的,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人员业务能力,从观念上改变财务人员原有的自我定位。对财务人员开展定期培训,设立激励机制,充分挖掘财务人员的自身潜能,通过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强人员内控意识和责任心,充分发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避免财务活动中一些违规现象。此外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中,应及时注入新生力量,招聘高素质、具有现代专业能力的财务人才,不断将新的技术、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传统财务管理工作相结合,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其次,加强财务岗位设置管理,严格执行不相岗位分离的原则,按规定设置财务部门的岗位。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设置时要相互制约,不能由一人单独控制一项事务,明确各个内控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相互制约。

3.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控监督管理,保证有效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应从本单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出发,建立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搞形式主义,照抄其他单位的规章制度。建立内控制度原则应符合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应该贯穿于单位每个业务环节。应对单位的所有活动进行分析,再作风险评估,找出风险点,然后针对风险点加强防控,重点控制,按规定设置财务岗位,明确岗位的职责权限。以单位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仔细排查分析,强化各个业务层面的管理控制,实现内部控制的有序开展。加强对重要岗位的控制,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对于单位重大的财务支出要通过集体决策以及联签制度实现科学决策。保证制度服务于工作管控,加强监督与管理。单位应设定内审机构或内审岗位,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监督。

四、结语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长期稳定运行和资金安全,提高单位服务质量,加强廉政风险的防控,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单位管理层高度重视,必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保证内部控制水平,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健全内控制度建设,为单位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林海.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内部控制可操作性的思路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8).

2.刘瑞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应把握的重点.交通财会,2020(09).

3.蒋艳荣.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大众投资指南,2020(17).

4.谢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4).

5.侯明英.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5).

作者:姚云霞 单位:如东县双甸镇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