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生产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优化

制药企业生产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优化

[摘要]民族制药企业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原创优势叠加。但是,民族制药企业缺乏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一线员工流失率高等,制约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设立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机制,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有效方法,也是提高企业动力源泉。本文主要探究制药企业员工绩效考评的规律,仅供参考。

[关键词]制药企业;生产员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0引言

基于黔西南州的民族制药企业以药品生产为主、研发和销售两头外包的实际,本文以D制药企业生产部门一线员工为样本,探索民族制药企业员工绩效考评的规律。

1D制药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1.1企业基本概况

D制药企业是民营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民族药贴剂、中药饮片。主打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部分产品出口,并通过了欧盟产品CE质量认证。企业现有职工180余人,其中:18-30岁19.66%,31-40岁32.58%,41-50岁39.89%,51岁以上7.86%。整体学历偏低:本科6.74%,大专、高中34.27%;初中48.88%,小学10.11%。

1.2企业绩效考评现状

该企业绩效考评主要包括职务、工龄、学历、技术职称、特种作业证、生产任务、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劳动创新、产品研发及创新试验与项目、商业机密10个维度,29个指标。所有指标都量化成一定分值,易于操作。对部门经理、车间主任、物流部员工等管理层级人员分别增加了约束考评标准,指标个数5-21个不等。对生产一线员工,考评方式为基础工资+计件工资。对绩效考评的有效度和可信度,笔者向该企业生产部门员工发放调查问卷,收到123份有效答卷。对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性,反馈认为:非常有效51.22%、基本有效、需要改进33.33%、说不清楚14.63%;对绩效考评的可信度,58.54%的员工认为业绩得到认可或基本认可,41.46%的员工认为现有考评不能完成体现工作业绩。

2企业生产部门员工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分析

D制药企业把绩效考评与薪酬制度相结合、正向激励与负向惩戒相结合、员工收益与订单任务挂钩的考评模式,实现了“管个人了,确保了任务”的目的,有其成功之处。但在考评指标设置的科学性、考评过程的规范性、考核结果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存在不足。

2.1对绩效考评的定位不清晰

主要表现在:有两个维度、12个指标规定的内容为日常纪律管理,将绩效考评简单等同于员工手册;绩效考评结果主要用于发放工资,将绩效考评等同于员工收入分配制度。

2.2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不科学

一是考评指标权重设置不科学。10个维度指标中:职务工资(50-120分),工龄工资(1-13分),学历工资(5-30分),职称工资(5-20分),特种作业证(2-30分),生产任务奖(3-70分),劳动纪律(扣1-10分),工作态度(扣8-19分),劳动创新(2-103分),产品研发、创新与项目(4-19分),商业机密(扣30-100分)。指标权重设置无规律可循,级差过大,偏重论资排辈。该公司中低学历人员偏多,不利于调动生产人员的积极性。二是生产部门员工绩效指标过于简单。生产员工实行“职务工资+计件工资”的考核办法,即传统的计件工资制。

2.3绩效考评过程缺乏沟通和反馈

绩效考评结果经考评领导小组确定后,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据发工资。一般员工对考核制度的认可度如何,缺乏定期的、通畅的反馈机制。问卷调查显示,41.46%的员工认为绩效考评不能体现自己的工作业绩。

2.4绩效考评结果应用不到位

一是绩效考评结果应用的范围不广,主要用于发放工薪酬;二是绩效考评结果应用的程度不深,未形成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调整企业薪酬制度、员工招聘制度、员工培养制度的机制。

3D制药企业生产部门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3.1依据KPI法找准生产部门关键绩效指标

根据生产部门职能,以及该企业对生产经理、车间主任、班组长的考评要点,生产部门绩效考评可归结为五个维度、15个关键指标。

3.2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员工绩效指标权重

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多层次结构模型,构建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权重和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确立各价值因子权重。按此方法,构建劳动创新、生产业绩、能力提升、操作规范、工作态度各维度指标判断矩阵。

4D制药企业绩效考评体系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合理设置考评主体。对考核主体的人选,123人调查结果如下:生产经理91票、车间主任112票,班组长99票,员工代表51票。依据360度考核法,生产一线员工绩效考评的主体,定量指标应由直接掌握该数据的直属上级、班组长、车间主任等个体直接进行考核;定性指标应实行结构性考核,比如生产经理占20%,车间主任占30%,班组长占30%,员工代表占20%等。二是科学设定考评周期。问卷调查显示员工对调查周期的偏好:按月考核56.1%、按季考核31.71%、半年考核12.20%、年度考核10.57%。考评周期过短、频次过多,易增加管理成本;周期过长、反应过慢,会降低绩效考核的时效性,不利于及时改进绩效。建议班组自行按月考核,考核结果存档,部门按季考核,部门考核与班组考核各占50%。三是规范考评程序。公开考评制度,征求考核客体的意见、建议;培训考评主体,减少考评误差;强化考评监控,对定性指标尽量在过程监控下进行;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汇总计分,综合分析,初定考核结果,报考评领导小组确定。四是实施考评反馈。考评结果确定后,可采用书面通知、个别面谈等形式反馈给被考核者,并告知申诉渠道和方式。五是用好考评结果。考评结果应用于职工福利、奖金发放,用于员工培养、培训、轮岗、提拔等人力调配,为调整企业人才招聘、薪酬制度提供参考等。六是定期开展考评效能评估。以半年或年为单位,定期开展考评效能评估,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内外环境变化及时优化考评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炳江.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黄敏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