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经济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技与经济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技与经济

经济文化视域下科技与经济协调性研究

一、经济与科技协调性出现的问题

首先,科技研发程度有相当大的差距。2001—2005年的“十五”规划目标要求,到规划结束科技的研发强度需达到1.5%以上,这一目标却在2008年得以实现。现今全国的科技研发和发展强度仅达到全国总投资的1.7%。

其次,自主研发的技术项目较少,我国经济的增长对外贸依存度较高。在对外贸易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比例低,低于所有比重总和的10%。发达国家对自主创新产权的管制不断加强,我国大多企业仅注重投入产出的短期效益,因此,对短期无法形成利益的科技研发项目投资较少。进而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还较多的依靠投入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较低。

再次,存在自主创新的理念差距。根据科技的发展局势,对于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我国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跟踪模仿过去政策的现象。企业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主体,作为利益的追求者,很难将主要工作放在对原始工作的创新上,因此,我国的自主创新还需极大的提倡和发展。

最后,科技创新的质量较低,依旧发展粗放型经济模式。例如我国高铁的发展,许多人认为它是科技进步和经济质量提升的标志工程,但高铁事故的频发,使得高铁技术受到了不断的质疑。在每年的专利授权与申请中,发明的比例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使得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质量低。

二、如何处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协调问题

1转变经济模式,发展自主创新

阅读全文

科技与经济关系处理面临的问题

作者:李建民 封延会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过程,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文化直接影响经济政策实施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目前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现象说明,我们的经济文化还存在许多误区。为了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必要对当前的经济文化进行系统反思。所谓经济文化,既是指在经济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结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1],同时也是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在创新、创业、合作与竞争等经济问题上的基本价值观[2]。因此,经济文化谈论的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对科技的关注也应该成为经济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文化问题时,自然离不开对经济与科技关系问题的研究。

一、中国在科技与经济关系处理上的成就与问题

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关[3]。在分析科技与经济关系时,我们需要将重点放在不同经济文化理念下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上,即经济发展是以资本、劳动、资源、制度、技术哪类为主的问题。

(一)成就简述

从这些年中国的发展来看,在科技与经济关系的处理上,我们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体现在发展理念的转变上。20世纪80年代,为了缩小我国与世界科技水平的差距,加速经济增长,我们利用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科技战略,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现在,我国数百种工业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继20世纪80年代提出经济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这一任务后,1995年又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入21世纪后,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加剧,2001年起,国家开始调整科技发展战略,适时提出科技自主创新战略,大力谋划创新型国家建设: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出台,并公布了详细的配套政策;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颁布,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这些举措,极大地推进了有助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应该说,在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问题上,我们的理念转变已经完成。

阅读全文

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学

摘要:现代服务业目前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发展产业,科技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接着重点从科技对现代服务业价格的影响、边际报酬递增与现代服务业两个模块分析了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关系,希望能给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科技;经济

现代服务业同人们起居生活密切相关,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力军,第三产业广泛发展与全国城市以及先进农村,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进步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势下,科技对于其快速起飞的步伐起到了关键作用,信息技术水平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步伐,推动了现代服务业前进的脚步,不论是现代服务业的有形还是无形商品,融入科技的因素都将会给服务内容带来丰富多彩的变化和高效益的服务产出。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一)与传统服务业的比较

传统服务业主要以流通为基础需要而产生的交通运输、仓储、电讯、餐饮、物资供应、住宿方面的服务内容,该服务特点主要体现在服务较为低端、信息技术含量低、利用较多重资产、对人员要求也较低。现代服务业概念原于我党十五大报告,并于2000年引出了新兴服务业———旅游业、信息业、咨询服务、法律服务等新的思想理念。现代服务业同信息化技术的起飞同步发展,也在信息化经济下应运而生,它不同于传统服务业的服务内容,转而向轻资产方向进行服务,服务内容广泛,几乎能够满足消费者所有实际需求。

(二)现代服务业概念

阅读全文

经济与科技的辩证关系解析

一.西方经济繁荣与近代中国科技落后

在清政府还提倡 “重农抑商”的政策时,西方资本主义经  济已经繁荣发展。所谓的 “抑商”不仅是对小农经济发展的阻  拦也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封锁。我们知道的商科不分家,科技  促进商业,带动经济,反过来经济不发达抑制商业发展进而减  缓科技进步。商业与经济,商业与科技,科技与经济,形成了  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近代中国重农抑商的封建自然经济结果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原材料市场短缺和市场狭小的难题,导致殖民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他们的侵略之路,而中国成为了第一选择,这决定了中国科技落后的悲惨命运。西方资本主义将“一只看不见的手”伸向了经济,科技,政治,军事落后的中国,企图在中国夺走原材料市场,并将科学技术的成果销往中国,使得近代中国变成西方科学技术发展上强而有力的“供给仓”,并用商业市场卷走封闭中的近代中国的大部分钱财。

二.经济与科技的辩证关系

社会经济模式是促进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本质的因素。恩格斯说:“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的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中国历代君主政权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强制推行农本主义,采取民间禁矿、禁海政策,并对工商业课以重税。这些政策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首先,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人们自己自足的生产方式基本摆脱了需要交换才能完成的经济结构。所谓“男耕女织”就是这种经济结构的基本形式。

其次,从古至今,中国一直“以农立国”,农业经济结构在整个封建社会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优势。经济是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而科学技术是研究事物及其规律得到的理论、手段来创造为人所使用的对象工具。而人们创造工具是为了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进而产生经济效益,经济和科技已经形成了内在的联系。美国占有世界霸主地位,一是由于其黄金石油储备,二是因为其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可见美国在先进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科技促进经济,经济带动科技;反之,科技落后阻碍经济发展,经济减缓必将抑制科技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抑制,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富强和在世界地位的最终体现;科技发展则是国家经济腾飞的基础和前提。科技与经济共同发展的统一,可以带领一个国家由弱到强,由贫到富。

阅读全文

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问题浅析

一、经济文化是影响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1.国家专有因素与科技发展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经济文化环境中。因此,人在追求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活动中做出的判断和选择必然受到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现在,科学技术是形成竞争优势和经济实绩差异的主要来源。在创造并利用新技术以保持领先地位时,国家专有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专有因素是指与国家特有的历史、文化、制度与思想观念等相联系,同时对创新绩效有直接影响的诸多因素。价值观念、大众偏好等经济文化因素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一些国家虽然出台了关于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但技术创新水平却没有明显提升,其原因就在于正式制度设计与经济文化不相容。二战结束后,推动日本迅速崛起并迈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的诸多因素中,经济文化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日本经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至上”,以科学技术增强国家自主性、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根深蒂固。日本人的价值观念强调企业目标、社会目标与国家目标的协调和统一。这样一种经济文化理念,既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也使企业容易得到政府支持,获得技术创新所必须的物质资源,从而推动了科技快速发展。

2.经济文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从实际过程来看,技术创新是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经济文化形成后,会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它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调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改善经济增长质量。规范和引导技术创新行动,形成新的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结构的生长点是经济文化的重要功能。从现实来看,经济文化并不直接影响经济与科技发展绩效,而主要是通过对经济发展动力源泉的关注推动科技发展。一方面,经济文化通过改变经济活动主体的价值观影响其创新行为;另一方面,经济文化能够发挥制度上的调节作用,为创新活动提供一种激励机制。可以说,在高新技术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焦点的背景下,经济文化确立了一个社会普遍适用的价值标准,从而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起着控制和引导作用。这一功能的发挥,就是经济文化对经济活动及经济行为的组织协调。换言之,经济文化能帮助经济主体了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趋势与规律,正确认识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

二、经济文化视角下中国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1.现有经济文化是阻碍中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阅读全文

农业科技与经济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还较低,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只有50%左右,农业仍未摆脱弱质产业和靠天吃饭的局面,离现达基础产业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农业也进入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发展、依靠科技支撑改造传统农业并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并迎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至“城乡统筹”的加速转换,农业发展的驱动力也由依赖政策创新、劳动力增加逐步转变为依赖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供给。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J。在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专家务虚座谈会”上,专家们建议应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于是,深入研究农业科技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现实焦点之一。但在农业科技资源存量既定而增量有限的情况下,纠正农业科技资源分配失衡、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农业科技资源优势就显得尤为迫切。已有文献对农业科技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科技投入旧’41、区域农业科技资源bJ、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o-,还有学者对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一1、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等进行了专门研究。由此看来,关于农业科技资源的规范深入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定性描述的多定量测算的少、局部分析的多而全面统筹的少,于是,笔者尝试利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l研究方法、变蕞选取和数据处理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问的关系进行分析,所采用的主要计量方法:(1)首先,采用ADF方法对农业科技资源即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经济增长四个时问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以确实其单整阶数。(2)其次,如果ADF检验结果表明四个序列具有同阶肇整性,利用E—G两步法来检验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3)在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条件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二者之I.日J的短期动态关系。(4)最后,利用Grange因果关系检验来考察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1.2变量选取

1,农业科技资源。农业科技资源是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农业科技物力资源及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要素的总和,是由农业科技资源各要素及其子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系统。本文中的农业科技资源的度量主要由农业技术人员(H)、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RD)、农业机械总动力(肘)来体现。

农业技术人员:指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农业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农业科技人员数量最能代表农村科技人力资源的状况。

阅读全文

经济发展下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探究

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发展对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利用2014—2018年1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功效系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15个副省级城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1)两系统中金融发展子系统的贡献大于科技创新子系统,耦合系统表现为金融发展主导型,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较低;(2)15个副省级城市两系统整体耦合程度不佳,只有深圳一市勉强协调,其余14个副省级城市几乎都处于失调发展状态;但整体呈现缓慢递增态势。

一、引言及文献述评

党的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将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耦合协调以引领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其中,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金融则为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供要素支撑。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积极探索两系统之间的耦合与互动关系,实现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研究主要体现在:(1)单向关系: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或者科技创新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如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影响作用增强,促进了创新效率,且金融支持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影响更明显(孙伍琴和朱顺林(2008)、李颖等(2009))(2)双向互动关系: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互作用,从长远看,两者之间具有十分显著的正相互作用(刘凤朝等(2007)、张元萍等(2012)、余立平(2013)、邵宜航等(2015));(3)耦合协调关系:科技和金融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关系,也不仅仅是双向互动关系,而应该是相互融合、彼此影响的耦合关系,从中国内地省际数据来看,中国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不佳(徐玉莲等(2011),张林和李雨田(2015)、张林(2016))。现有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研究多将目标定位为省际或者某一省市的区域数据,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研究相对较少。15个副省级城市作为各区域的重要城市,研究其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发展,不仅对其自身还对周围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较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

(一)“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张林、吴爱军等的研究成果,从金融发展环境和金融发展能力两方面构建金融发展子系统指标体系;借鉴徐玉莲、王仁祥等的研究成果,从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新产出两方面构建科技创新子系统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数据来源:本文以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2018年相关数据进行耦合分析。金融发展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城市历年《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城市地区金融运行报告。科技创新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各市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等。数据处理:为消除指标数据量纲不同造成的影响,需先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再进行赋权,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处理原始数据。结合本文指标方向性质(正向指标),本文采用以下公式:(1)其中,xij是i系统的j指标,xij,是标准化之后的数据,xjmax,xjmin分别是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数据标准化后,可能出现为零或为负的结果,不利于权重的确定,要进行坐标平移,方法如下:(2)式中:H为坐标平移的幅度,一般取0.01。

三、耦合协调模型的建立

阅读全文

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企业经济发展重要性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积极地去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企业的科技创新慢慢地形成了市场上新的竞争力。科技创新成为当下21世纪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的企业经济想到得到稳定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本文就根据科技创新对推动企业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科技创新;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概述

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率。科技创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同时也是各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它关联着整个企业的生存问题,衔接着企业的生产以及市场的发展,在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当地行业的市场平衡上也有着连带关系。社会想要快速的发展,必须依靠经济来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得到成果必然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经济与科技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企业要积极地进行科技创新,掌握主动权,才可以更好地在行业中良好地持续发展下去。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提高,已经开始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在此背景下,对科技创新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

2企业经济发展意义

2.1企业经济的发展可以满足

新生行业的需求想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需利用各产业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来营造一个宽松宏观环境。由此来更好地满足社会资源的自由流通以及最大化的资源充分利用,从而打破原来的行业间的资源壁垒,消除行业的界限,为新产业的发展需求提供渠道。利用科技创新来优化整合市场资源,可以最大化地满足消费的需求,且科技创新可以促进新兴行业的出世,满足当前经济多样化的发展。例如,生态旅游业、电子商务以及外卖派送等行业,生态旅游业是由农业与旅游业相互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行业,而电子商务则是由“互联网+”与商品经济相互结合形成的新产业,后者的外卖派送是由互联网与餐饮业相互结合,衍生出来的新行业,这些新兴的行业迅速发展,形成了新的生业态,从而满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