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习总结范例

机械学习总结

机械学习总结范文1

【关键词】机械教学;问题研究;解决方法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对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也成为了教学改革的焦点。针对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引进项目教学法教学,有利于剔除中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改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现状。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中职机械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1.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在我国的教学领域也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但是,中职机械学生的学习中存在很多学习弊端,例如学生不注重合作学习,没有学习创造力,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为了中职学生在毕业后的发展,我们应该认清这些问题,解决它们。

1.1中职机械学生不注重合作学习。在全球发展的潮流中,合作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内容。合作学习一直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注重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展,中职机械学生没有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自我封闭。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不会与同学,老师互相合作学习,导致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为了中职机械学生的学习生涯能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机械学生应该认清自身学习中存在的封闭感,注重同学,老师间的合作学习。倡导合作学习,对中职机械学生学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1.2中职机械学生没有学习创造力。在近几年教学改革潮流中,创新创造力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具有创新思维,能在学习中具有学习创造力,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对于中职机械学生来说,学习创造力仅仅是模糊的概念,学习生活中并没有做到创新创造,这对中职机械学生专业化素养的提升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大多数中职学校中,机械学生学习创造力低,学习能动性差,学习死板,没有创造力。这就严重影响了中职机械学生的专业化素养的提升。对于机械学生来说,在机械学习的过程中,空间想象思维尤为重要,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现有的图形进行想象和创造。

1.3中职机械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学习不自觉,就算教师的教学水平再高,教学能力再强,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会得到提升。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在大多数中职学校中,学生不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只有在教师,家长的逼迫下才去学习。一但教师和家长没有起到监督作用,学生便会懒散,缺乏学习自主性。对于中职机械学生来说,这是对学生职业生涯中最不利的影响。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将会对机械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2.应用项目教学法解决教学问题

中职教师应该意识到项目教学法的作用,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自身的专业教学上,发挥项目教学法的教学优势,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中受益无穷,

2.1加强学生合作学习。随着社会发展的潮流,人们开始注重合作意识。对于中职机械学生来说,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学生的学习中,能够加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改善机械学生学习现状。对于机械学生来说,动手操作能力至关重要,在动手操作中就需要合作,这样有利于在简便操作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合理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逐步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素养。在项目教学法的帮助下,中职机械学生一定能加强自身合作学习能力。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下,中职机械学生不仅能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能锻炼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中职机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2.2加强学生创造性学习。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中职机械学生专业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在学习中,做到创造性学习,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中职机械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创造性对于机械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机械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够将创新思维应用到机械工作中,对机械行业做出一定的贡献。对于中职机械学生来说,项目教学法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自我学习,同时,自我学习的过程便是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在中职机械学生的专业教学中离不开实践画图,但是如何画出题目所需要的图形,就需要机械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如何想象空间模型。因此,学生能够做到创造性学习,就能在实践画图中画出理想模型。这正是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提高创造性学习的目的。

2.3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项目教学法与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提升中职学校机械教学的教学质量。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注重自我学习,意识到自我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如果能做到自主学习,将会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做到自主学习,能够减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针对中职机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现状,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总结

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引进项目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素养,以及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应用项目教学法解决教学问题,加强学生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创造性学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机械学生的学习漏洞。希望广大教学同行能够借鉴本文,改善中职机械学生的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刘玉霞.项目教学法在《机械CAD》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1):20-22.

[2]刘慧.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机械CAD课程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6,32(17):70-72.

机械学习总结范文2

生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也是一门桥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传统教学中常用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情及主动性,没有生动地展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密切关系,不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而项目教学法可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学生学习生理学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1.1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在生理学教学中,采取随机抽样方式,选出76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将40名2012级康复医学班学生作为实验组,36名2011级康复医学班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项目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内容选择“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一节。实验组在理论授课前布置实验内容,学生自行分组进行资料收集及实验方案设计,再结合实验室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安排。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根据预先讨论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观察刺激的种类、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兴奋与兴奋性的关系,最后讨论本次实验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如护士注射)有何指导意义。实验课结束后,教师再把“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一节的理论知识详细讲解一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先理论授课,再实验验证。两组在完成理论授课和实验后,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统一使用“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相关理论试卷进行测试,并将两组测试成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

1.2结果分析

实验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比对照组学生好,说明项目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教学法。

2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当前,职业教育大多还是采用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种机械学习方式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而且由于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习热情不高,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其原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让学生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其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变被动式学习为积极主动式学习。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实现了3个实质性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知识应用为中心。这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3应用项目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1)授课对象是中职生,其独立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教师选题不宜太深、太广,以免学生难以独立完成,且选题一定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项目实施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查阅相关资料,采用少批评、多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时刻提醒组员之间要多沟通,争取自己动手完成相应任务。同时教师也要加强监督、检查,避免个别学生偷懒,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机械学习总结范文3

一、自主学习及其目标、特征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通过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对自我进行监管,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自主学习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自主性,主要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主体精神,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二是能动性,是指学生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三是相对性,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还包括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和合作。四是渐进性,是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因此学生应该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自己的长期目标。五是反馈循环性,自主学习的每一个部分都需要经过反馈,不断完善,如此循环往复。

二、初中地理课堂自主学习材料的设计原则

初中地理课堂的自主学习材料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硬件”基础,因此,材料的设计一定要体现教学模式的特点,根据自主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设置材料的程序。湖北大学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就是在此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初中地理课堂自主学习材料的设计。异步教学法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两部分,其中前者包括制订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启发思维、及时小结、独立完成作业、改正错误、系统总结和运用创造,后者包括教师的自主教学、启发教学、复习教学、作业教学、改错教学和小结教学。基于此,进行初中地理课堂自主学习材料设计的原则如下。

1.学习目标明确的原则。新课标要求课程教学要达到三个目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和方法的探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在设计地理课堂自主学习材料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我们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目标归纳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学习内容多样的原则。学习内容多样主要包括内容构成的多样化和内容展现形式的多样化。内容构成的多样化主要是指学生自主学习材料来源的广泛性,可以是地理教材,可以是教师的补充资料,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内容展现形式的多样化,即在材料中尽可能避免出现纯理论知识的描写,多采用地理图片、地理小故事、案例探讨等内容,丰富材料的趣味性。

3.学习过程清晰的原则。初中地理课堂自主学习材料的设计一定要体现自主学习的过程,明确学习的方向。这个过程包括: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4.教师指导启发的原则。自主学习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是也不能忽略了教师的作用。在材料中要把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行为展现出来,同时在材料中设置与教师的交流模块,让学生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发现不足,及时改正。

三、初中地理课堂自主学习材料的设计策略

1.维持学习动机的策略。这个策略包含激发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向学习目标两项内容。在第一项内容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利用一定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

2.强化学习方法的策略。在设计学习方法时,要按照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首先讲述这个方法是什么,然后陈述这个方法的作用,最后讲述方法如何使用。在方法的介绍过程中务必结合实际案例等。

机械学习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改进路径

引言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通过记录、总结等过程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实验变化原理,找到生物教学中的规律,从而深刻掌握生物知识[1]。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然而,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我国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机械学习,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还会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自然无法提升。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一)生物实验教学理念落后。结合我国当前生物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的现象,具体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实际操作培养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一切教学活动均已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并且认为实验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得到实验结果,忽略实验过程。甚至一些教师认为动手操作实验浪费时间[2],只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对实验过程加以阐述,导致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失去探索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生物实验教学缺乏先进教学模式。当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固定化模式,无论哪种类型的实验都是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展开。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会提出与实验结果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模式看似循序渐进、井井有条,但是教学节奏完全由教师主导,学生只能跟随教师思路展开实验,没有充分的时间发散思维自行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

(三)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纵观我国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采用的评价方式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书面评价方式,主要是教师针对学生对生物实验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另一种是操作评价,只要是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展开评价。然而,这两种评价方式无论如何改进,都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验水平以及实验能力。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路径

结合上文提出当前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想要提高初中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需要从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展开[3],具体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创新教学理念。生物实验教学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的第一门实验课程,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普遍兴趣较高。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想要使学生时刻保持热情,首先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理念,认识到生物实验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参与到生物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实验操作技巧,理解实验变化原理的基础上加深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从而从传统教学“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例如:在“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到实验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出本次实验探究的主要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小组实验的方式展开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操作并非一定要一帆风顺,意外的错误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知识,同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改进错误,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体会到实验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探究欲望。

(二)完善教学模式。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是结果的必要条件,只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巧,才能够达到最终实验目标[4]。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重视实验结果,忽略实验过程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探究,从而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在“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实验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物质变化情况。由于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方式不够熟练,容易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存在误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播放规范的显微镜操作技巧,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熟练操作技能后,组织学生展开生物实验,从而保证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具有准确性。

(三)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通过生物实验能够直接反应学生对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展开评价,不能只针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更加需要侧重学生对试验原理的掌握以及试验步骤的操作,同时需要股眼珠学生的试验态度以及试验能力[5]。另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需要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展开评价,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突破自我中提高学习能力。只有充分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正确反应学生生物实验的真实水平,有利于促进生物实验教学顺利展开。

三、结语

机械学习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导作用

在新经济时代下,国家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程度与重视度也不断增加,而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石,对培养更多的国家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至关重要。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及教学实践,对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粗浅之见,以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缺少评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更好地对文字进行理解,了解其蕴含的思想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常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后,未及时给予后期的反馈。一旦缺少反馈,忽视对阅读的评价,对学生阅读的强化就达不到要求,造成学生对阅读的忽视。同时,许多教师在学生阅读前,提过多的阅读要求,虽然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但是学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阅读材料中去,最终阅读兴趣减弱。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知识源于生活,从生活中认识到知识,最终为生活服务。小学作为学生的启蒙阶段,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教授学生阅读知识更为重要。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未积极主动的思考,寻找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程度较低,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3.教师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育者为中心,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过于片面、传统的教师学习风格和方式,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课堂气氛沉闷。同时,教师采用的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形成机械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最终导致学生越来越厌倦了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的关注点真正集中在学生身上。贯彻落实新教学观念,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即从阅读知识体系灌输者转变为阅读教学意义的建构者。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詹天佑先生,可以在教学中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詹天佑先生的故事、生平、名言等,多维度全方位的信息利于让学生们形成更完整地认识。因此,今后关于课本中人物的学习,均可做人物信息搜集,不仅加深了英雄在学生心中的深刻印象,让英雄贴近生活,感知到英雄人物是人,不是神。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上课时注意力的集中。2.实施有效的教学原则提高教学质量。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和个人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给与针对性的评价,有的放矢,符合学生心理。同时,可以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师通过发扬学生的优点,调动其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一位五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很好,但十分不喜欢阅读,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大家都知道你的数学成绩很好,这代表你的学习能力很强,如果你多花一点点你投入数学的时间到学习语文上,你将会更优秀,更耀眼。3.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有趣值得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阅读可迁移性强的文章时,可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进行想象,可以对故事进行改编,可以增添删减新的虚拟的故事人物等。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文,教师在学生阅读前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如果风太大,阻止了箭的发射方向怎么办?如果船上的草量不足,会发生什么?如果你在当时的那个时代,你会用什么别的方法打败对方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主动探索答案的兴趣将大增,思维也会非常活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角色定位与转换,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要实施有效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安卫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6):553.

机械学习总结范文6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数学课程一直都是高中教学的重要部分。许多学生认为数学科目难度较高,内心有着一定的畏难心理。为了缓解这一情况,教师理应掌握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创设高效课堂,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们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一、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存在的缺陷

(一)课堂气氛不佳。高中学生虽然有着一定的思考能力,但如果长期处于枯燥的机械学习的氛围之中,自然会对课堂学习产生一定的反感心理。然而,很多教师对此缺乏重视,未能采取措施进行氛围营造,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情感投入不足。高中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抽象性特点,在授课时,教师不能单方面进行任务布置,而需要通过感性的语言进行引导。但是一些教师为了树立权威,在课堂中总是保持着严肃的态度,很少和学生沟通,导致师生关系十分疏远,降低了教学效率。

(三)组织能力不强。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总是将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体,在授课时,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授课,强行向学生传递知识。在完成教学后,再布置大量题目让学生练习。显然这种组织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整体效果不佳,而且还会导致学生的压力提升,进而影响教学水平[1]。

二、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提升教学氛围。外部氛围对学习质量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理应尝试丰富的教学内容,创设轻松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融入进来,逐步转变对数学课程的态度,提升学习兴趣,从而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椭圆”的知识讲解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椭圆形物体,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体会椭圆的动态形成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定义内容。之后再向学生提问,自己在生活中有见过哪些椭圆形设计。由于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存在联系,学生们自然十分感兴趣,整个课堂立刻变得十分热烈,学生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促使教学活动的质量有所提高。

(二)优化师生关系。基于课程改变要求,高中数学教师理应转变自身理念,积极和学生展开沟通,把握其近期的学习状况,促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教师需要所有学生当作自己的重要朋友,融入学生群体之中,体会学生的所思所想,进而逐步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黄金阶段,自身较为敏感,通过保持平等关系,彼此沟通,可以有效获得学生的信任。当学生们在生活或者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都会及时和教师沟通,以此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的听课质量也会大幅提高。

(三)采取因材施教。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较高,学生的能力差异明显,学习状况完全不一样。教师对此应当有所重视,在创设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理应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总是采用同一种模式。诸如,针对一些理解速度快,但较为粗心的学生,理应积极和其沟通,让其明白效率并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应当调整状态,以提高正确率为主;针对一些对数学课程没有太多兴趣,不愿主动学习的学生,理应转变讲解方式,提供一些较为有趣的知识点,吸引其注意力;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当对其积极鼓励,让其不要骄傲自满,应当不断完善自我,再接再厉。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每一个学生均能取得进步,最终得到令自己满意的成绩[2]。

(四)应用多元教学。在进行高效课堂创设的时候,教师不能总是应用同一种教学方式,理应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堂课程的知识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讨论教学以及趣味教学。在进行讨论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彼此之间展开沟通,自主完成学习探究。之后再以小组的形式,彼此分享观点。而教师则需要在整个班级中来回移动,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并适当予以点拨。诸如,在进行“三角函数”知识讲解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方式”。学生们开动脑筋,发散思维,不同学生的想法有所不同,得出的观点却殊途同归。在课堂的尾声,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在进行趣味教学时,教师则需要尝试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让其主动探究,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深度。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依靠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诸如,在针对“古典概型”知识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尝试将一些真实案例引入,包括掷骰子以及等,促使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激发,进而提升学习效果[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理应在方法层面展开深入研究。通过打造高效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其学习水平有所提高,进而为其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成润银.关于新课程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7,(26):33.

[2]邹祝君.关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17):98.

机械学习总结范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设计

一、联系情境,设计课堂导入练习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学习材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具有逻辑意义,而且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存在着联系,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时,学生才会摆脱原有的机械学习模式,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的具体内容,并设置一定的情景,从而形成有意义的课堂练习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比如,在《多位数加减法》这一节课堂教学之后,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将班级分为多个7人小组,对同学们的家庭月用水量进行调查和统计,并计算出小组以及全班同学每个家庭的月用水量。在调查期间,每个同学以及组别的调查方式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选择自己调查,有的同学选择和同桌或者是其他组员联合调查,还有的同学是与所有组员一起展开调查的。在调查整个小组的家庭月用水量之后,计算出小组平均的家庭月用水量,在与其他小组进行数据的交换,直至计算出全班的家庭月用水量。数学教师通过每个小组的汇报情况,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还可以让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课堂练习设计,能够更加贴合生活的实际,而且设计形式也丰富多样,因此可以受到学生的喜爱,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设计课堂探究练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最主要教学方式是探究,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是如此。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已经将探究列入了新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中。这一教学方式将单纯的知识讲授逐渐淡化,将注重知识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逐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比例尺的应用》这一课堂教学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一道题:在一张图纸上,量得学校操场的长是10cm,宽是8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求操场的实际面积为多少?大多数学生很快就用常规的方法计算出了结果,即:10÷1/200=2000厘米=20米;8÷1/200=1600厘米=16米,20×16=320平方米。接着,我继续提问:“那么还有其它的方式可以计算出结果吗?”我将问题进行深入的引导,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快便想到了比例尺的另一解法:10×8=80平方厘米;200×200=40000;80÷1/40000=3200000平方厘米=320平方米。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对于比例尺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比例尺实际是地图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而不是地图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值。通过多元化解法的探索,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于比例尺的理解,而且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强化新知,巧用练习巩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学习了新的知识之后,为了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专门针对这一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在巩固练习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摒弃原有的传统理念,做到可以吸引学生眼球的效果,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将会进一步得到激发。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后面都会带有一定的练习题,练习题的存在可以更好地巩固学生对于新学习知识的掌握,在此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利用练习题,使其达到为课堂学习服务的目的。比如,在进行“个位数乘法”教学之后,课本的练习题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将课本的单价进行统计,并计算出总价。学生们积极的将所有课本拿出,并一一的将单价进行统计,最后算出了总价。在计算出结果之后,我又将这一问题进行延伸,提出了新的问题:“你能想到实际生活中的个位数练习吗?”这时学生设计出了以下问题,如家里一共有几块玻璃,共需要多少钱?此时手里共有几本数学练习本,共需要多少钱?其实,学习知识最主要的目的还在于实践应用。在社会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的参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地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适应现代化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促进发展,设计课堂提升练习

提升练习,是指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练习的有效设计,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达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提升性练习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促使学生提高,且一定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提高。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当教学阶段进入“全课总结说一说、做一做”环节后,我给学生出了这么一道口头习题:“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很多,你能用自己的身体摆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姿势吗?”此题一出,课堂顿时热闹起来了,学生边想边做。一开始,学生的思维尚未打开,但受到一两个同学的启发,很快,各种各样的轴对称图形的姿势纷纷上演。在这里,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给学生动手的课堂提升性练习,放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很自然地悟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把练习变成了学生“做数学”的活动,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总而言之,教师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不断激发学生发挥潜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和发展的动力,是推动数学教师高效教学、学生高效学习的有力“杠杆”。

参考文献:

[1]朱红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青海教育,2017,(10).

[2]石中秀.关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6,(16).

[3]刘文杰.浅议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若干思路[J].内蒙古教育,2015,(21).

机械学习总结范文8

【关键词】问题意识;疑问;思维锻炼;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生缺失问题意识的现象

以学为主的课堂中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的提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在课业负担、学业考试的加重,许多老师上课又回归了狠抓知识点的落实上,一节课内容多、强度大、机械操练多,现在不爱发问、不敢问的学生越来越多。产生这个现象最主要的莫过于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老师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萌发与成长的。分析我们的课堂,以下几方面我们应引起我们的注意:(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了吗?这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中找到问题。(2)课堂教学上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吗?因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可以不断的开阔视野与思路,可以充分体验参与的乐趣。(3)在每一次重要提问后,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吗?因为这样学生才有时间与信心去发现问题、回答问题,并促进问题意识。(4)老师自己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人吗?如果老师自己的素养都不具备这些,那么他就很难会去鼓励一个勇于提问的学生。我们真的需要反思一下了:如何真正地上好一节课?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提问。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情境铺垫,激发学生提问

思维是人类的内在条件,但问题情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在课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呢?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准备一些丰富的材料,从熟悉的人和事物开始,通过讲故事,辩论,实验和其他形式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例如,八上《走进网络世界》一课,为了让同学们更有兴趣也更直观的了解网络的起源与发展,课堂的一开始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要求四个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冯•诺依曼、乔布斯、比尔盖茨、蒂姆•伯纳斯•李,其他的同学都来扮演记者,可以向这几个计算机或网络界的“大鳄”提一些关于他们领域的问题。任务布置后,不管是要扮演回答问题“大鳄”同学还是准备了满满问题的“记者”,都前所未有的做了相应的功课,他们针对计算机网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多领域多功能化,进行了前期的了解,提出许许多多有趣有意义的问题。这些问题提出的背后,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这节课,从人物扮演都最后的讨论以及总结,整节课仿佛都置身于“IT风云人物大会”的情境中一般,有趣又生动。

(二)启发点拨式,激起问题联想

教学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提问既要启发点拨,旁敲侧击,引起学生联想和想象,又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引导学生判断和推理。教学实践证明,提问环节出现冷场,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问题缺少启发性所致。例如,八上《制作个人网站之建站计划》,这堂课是学习用Sharepoint designer2007的准备,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建立个人网站是完全新鲜的内容,肯定是无从下手。为了让同学们更快的了解个人网站的制作,我精选了一些优秀的个人网站,如“新图腾”“苹果树下”“虫语花香”等优秀人人网站,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产生对网站制作的向往。于是,我抛出问题:如果也让你们来设计,你们会怎么做?学生马上讨论开来,在点评别人网站的同时,也加上自己的看法和设计理念。在课堂上,我一直在观察同学们的一举一动,继续引导:其实做一个网站就像是造一间房子并要完成装修,那么同学们想想做一个小组小型网站,如何准备呢?有的同学说:是不是得先确定主题和风格?还有同学说,要设计图先打出来才能造房子。有的小组说:“学校正在申请杭州市绿色学校,而且举行了很多的有关环保的活动,所以我们可以编一份有关绿色班级的主页。”有了问题的设想再把网站计划落实到书面,准备需要的素材,一步步,这节课就落实下去了。

(三)层层递进,形成设疑坡度

问题的难度与坡度影响到学生对问题解答的完成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分配课堂提问的坡度,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拾级而上、层层递进,达到知识的高峰。例如,八下《Excel之图表的美化》一课,对于图表的教授,课前我对图表的基本要求作了说明,一张好的图表能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要图表所要表达的数据。课堂中用到的数据是关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任务为:请根据美国、日本、南非、德国、中国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用图表来说明问题。常规的操作同学们都能掌握,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掌握图表的编辑,我展示了一些带有图表的宣传海报,让同学们思考一下:“除了这些常规的,我们还能在哪些元素上修改,以达到更准确有效的反映数据,视觉上也更吸引观众。”很快,同学们的作品有了新的变化,有的图表坐标轴标识个性化,有的在原来的图表数据上加了各个国家的国旗,这样就更形象了。通过问题难易坡度的把握,形成知识点由易变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究

“巧设悬念”可以引起学生一种心理状态的期待,并且有强烈的诱惑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教师对某个问题悬而不讲,使学生心理上处于一种知识饥渴状态,造成一种非弄懂不能满足心愿的心理态势,势必会使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味盎然地去继续学习,刨根究底,这样就会激发学生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的探究欲望。例如,八下《flash的动画补间动画》一课。在讲这一课前同学们对关键帧和帧有了一定了解,学会了两个逐帧动画的实例“摇摆向日葵”和“奔跑的猎豹”。这节课的知识点是让同学们探究完成“动画补间动画”,并与逐帧动画进行比较。一开始,老师先展示了动画:一个冉冉升起的太阳,请同学们尝试完成该动画。同学们开始动手,很快发现用所学逐帧动画来完成的太阳和老师播放的有一定的差别,并提出了疑问。这时候,我并不急着告诉他们制作的细节,而是让他们去看书本,“请同学们对照书本看是否能够实现和老师一样的效果?”经过同学们探究发现,可以通过设置补间动画来表现元件位置、大小等发生变化时的自然过渡。掌握后其原理后,发现原来老师的“升起的太阳”其实制作很简单。在这种充满好奇的状态下,学生初步掌握的最简单易理解的移动效果,知道了“动画补间动画”,并循序渐进,进行了透明度、大小、角度等的调整,探究学习旋转、速度变化等效果,巧妙运用到动画场景里,力求技术的创新应用。

(五)反向开放,提高思考能力

有的时候,学习中经常会碰到很多“形似质异”的知识,学生很容易习惯性用以往的经验去理解。当思维变成一种定式的时候,反而会局限其发展。要让学生掌握逆向思维的方式,让他们不断进步,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老师不妨也跳开“正常的地方”,在重点处采用反向思维法来对学生进行反问,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实质去看待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例如,九年级《进制之间的转换》一课,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进制之间的转换是整个初中比较难的知识点,但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具备了学习这一知识点的能力。为了更全面的掌握计算机机基础,针对一些基础较好的班级,除了书本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我还特地加了八进制与十六进制。首先,我们从十进制开始,先讲了10是十进制的进位基数,那位二进制的基数就是2,再从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转换入手,和学生一起板书了“除基取余,逆写法”的过程,教会同学们十进制如何转换到二进制。等同学们对此掌握之后,反过来,“二进制是如何转换成生活中的十进制?同学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会陷入反向思维,反过来是不是该用乘法?”十位数3410=3*103+4*102+1*101,那么二位数转换成十位数,就可以根据这个位权来开展,10110(2)=1*24+1*22+1*21=22(10),经过反向验算,证明此方法是正确的。

三、实践取得的成效

(一)增进了师生交流,促进教学和谐发展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良好的问题互动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可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学生注意力涣散时,提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受阻时,教师提出问题并重新激活探索的欲望;让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二)启迪思维,打开学生思想大门

学习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启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自己感观及听课的体验,有效地进行思考,从而获取知识,练就能力。但是,这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思维免不了要受阻。这时候,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地把结论告诉他们,那么学生就会形成思维上的依赖性。如果教师能够清楚地确定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并通过提问及时提供指导,那么将取得更好的成绩。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一个巧妙的疑问往往可以打开学生思想的大门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问题不会凭空产生,需要老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去萌发与培养,学生一旦具有了问题意识,体验到了探究的成功感,就会乐于思考,善于思考。“质疑”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品质,不要让我们的学生变成机械学习的“工具”,“工具”式的学习,影响的不仅仅是课堂的效率,而且是学生长期的发展。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虽然是老话题,但却永远是新课题,请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处理好“放”与“收”,给“质疑”的同学喝彩,给“释疑”的老师点赞。

参考文献:

[1]孙菊如,陈春荣.课堂教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沈斌,李益友.所以,这样教!.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陈可庆.问得好才教得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