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自我总结范例

职教自我总结

职教自我总结范文1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任何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有利于教学的“长善求失”,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长善救失”,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所教学科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长善救失”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第三,有利于复习借鉴,收到事半功倍之实效。政治学科的课程设置及考核的特点,决定了毕业班时间紧、知识容量大,能力考核要求高,时效性和思想性强;既要精讲精练,又不能猜题押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借鉴平时笔录的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从中可以判断出哪些方面的知识、能力、觉悟平时授课中落实很好,学生掌握得扎实;哪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学生掌握得也不够理想。通过对照分析,复习辅导时做到了心中有数、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同时还可以有较多的课时抓重点、搞热点,有较多的精力从事“培优、提中、补差”,以达到提高成绩之目的。所以,借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既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又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之实效。

(1)必须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教学自我总结毕竟属于主观的东西,要使教学自我总结有实用价值,必须如实地反映教学的客观性。这里所说的教学的客观性,是指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教学自我总结必须忠实地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方面和不足方面,切忌随心所欲,随意夸大成功经验,或只记成功之处,不足方面竭力遮盖;要克服露短揭丑心理。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符合教学实际,从而使教学自我总结具有实效和生命力。

职教自我总结范文2

随着高职教育实用性人才培养优势的凸显,高职教学改革更加深入,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以项目活动的开展为前提,注重师生的教学合作与互动,在高职教学中意义重大。本文以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探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汽车运用与维修;应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具有社会性活动计划特性的同时更兼顾科技类项目设计的优势,其对比传统的课程教学或者单纯的课题研究,更侧重实践与操作的比例提升。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突出的教学课程,相比某一问题的侧重讲解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与专业能力的培养,侧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因此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可以实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项目教学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汽车成为家庭比较常见的耐用品,而汽车维修也成为热门行业,高职教学中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也一度成为热门课程。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仅仅掌握基础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是不够的,其必须具备专业的问题分析能力与协作创新能力,而这就要求积极做好高职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深化。如果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很难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更侧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侧重学生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还原与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更高,对课程本身的了解把握更到位,对教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向。

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教学应用

1、深入市场了解需求做好调研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当前的市场人才需求,如果高职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匹配不到位,高职教育也失去了自身意义。因此必须做好前期调研,最大限度了解市场汽车运用与维修方面的人才需求与培养定位。高职教师只有在充分明确市场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及该专业的具体发展培养导向后,才能以此为参考制定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教学目标,而这也是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前提。

2、积极确定项目教学的实际任务

在明确项目教学目标后,必须做好项目教学实际任务的明确,而项目教学任务的明确以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充分了解与把握为前提,以此为依据制定各个板块的教学计划及目标。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将基础知识作为技能训练服务的重点,保证项目教学内容前瞻性与科学性的兼顾,在讲解阐述基本的汽车运用与维修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诱导。我们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的具体教学模块为案例进行分析,其中汽车启动系统教学作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重点,划分为12个教学课时,教师制定阶段性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逐步完成。首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熟练完成汽车启动系统的启动检查并明确其电路工作原理。其次让学生了解汽车起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再次让学生熟练完成发动机的有效检测。最后保证学生能够维修汽车的对应故障部位并对故障的起因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通过分阶段分层的教学目标分解,实现了项目教学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融合,也推动项目教学的实施并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3、制定项目教学计划并组织教学实施

在明确了项目教学目标后就必然要做好项目教学计划的制定并引导教学实施。制定项目教学计划建议以小组形式开展,教师指定每位小组的组长,负责组内纪律的维护与项目教学计划的引导实施,组长同时负责检查小组成员阅读资料并带动问题的研究,而教师则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引导共同探讨完成重难点的提料与项目总结。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明确项目教学的计划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项目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实践,而教师的示范引导可以在该环节中让学生明确项目工作的基本程序并提升学生自身的问题探讨兴趣,提升该专业的课堂学习趣味性与丰富性。制定项目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时,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个性与差异的兼顾,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做好因材施教与循循善诱引导。

4、教师积极做好项目教学总结及评价

项目教学法从目标的制定到计划的执行,其最后一个环节当属项目的教学总结,通过项目教学总结教师可以及时了解项目教学中的得失,做好后期教学的借鉴指导,实现教学评价积极作用的最大凸显。要想实现项目教学总结的优化必须着手教师自身与学生两个层面,从教师层面而言,必须做好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项目教学中的得失,总结经验与教训,实现优秀教学成果的共享与教学失败教训的共勉,而学生在自我总结中也强化对自身认知的不足,获得更为真实的成长体验。从学生层面来说,必须引导学生自我组织项目教学评价,学生小组组长代表发言就自身项目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小组成员项目交流项目实践学习的体验与感悟,明确不足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补救措施。只有做好项目的总结评价才能让项目教学的实际效用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学生认可项目教学,提升课堂主动性,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实现课程复杂理论知识的具象转化,提升自己的实战操作技能。

三、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课堂教学融入,实现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凸显,学生的课堂参与与实践锻炼积极性得以提升,教学效果显著。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也让学生有了跟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更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对具体问题的自我剖析上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有效推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

作者:高晓岚 单位:四川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邱亚宇.浅谈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双语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

[2]郗宏勋.基于项目驱动的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246-247.

职教自我总结范文3

1.高职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程,但其办学方法和培养模式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社会发展的各种转型,使得原有的培养人才模式的教学方法遇到了许多问题:①关于教学模式的问题;②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③关于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等。

2.项目教学法的提出。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的凯兹博士和加拿大的查德博士共同创立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或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完成,从收集资料、设计与实施方案,到任务完成后的评价等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是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完成教材内容为目标,学生习惯于教师对课本知识填鸭式的讲授,缺乏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职业教育再庞大,也很难找出大批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项目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主体),以课程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转变为新三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主体),以实践、探究为中心,以项目活动为中心”。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社会性与应用性、人本性”。

二、项目教学法中教学的设计与策略

1.项目教学法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在项目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参与项目任务的实施,在项目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克服项目任务中的困难,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在整个项目教学活动中,学生是项目任务完成的主体,教师主要是指导、辅助、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2)以实践为主的原则。项目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将实践与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在项目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其项目任务的必要环节和评价证据。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学习研究的乐趣,掌握学习和工作方法;项目内容的实践性,在项目内容的学习中,要尽量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项目任务。

(3)开放原则。开放原则要求学生在项目的探究过程中需要多元的、循环的、开放的。项目教学首先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多方参与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次项目的教学是循环的。一个项目完成以后,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项目完成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对项目进行修订、调整,使项目在执行中操作性、科学性更强;最后在项目的内容上,项目的实施过程不是单一的、封闭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方法允许多样化,问题也一般没有确定和唯一的答案,这样学生就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4)适度原则。项目教学法虽然比传统教学法有许多优点,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在项目教学上要注意各种限制性条件,需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项目教学的效率和效能的最大化;项目教学法需要考虑项目实施中的各种资源条件;项目教学需要考虑学科的特点,并非所有的学科都是千篇一律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还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项目教学的方法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2.项目教学的技术资源支持、学习环境的建设和小组分组管理。

(1)项目教学的技术与资源支持。项目教学的活动主要是指学生采用一定的技术工具(如计算机)和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在电子课本、计算机科技、多媒体学习包或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支持下,教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教材内容的组织方式和组织原则,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网络为背景的现代教学媒体为项目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背景。学生可以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到相关的学习网站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

(2)项目教学的学习环境的建设。项目教学的环境是指帮助学习者完成项目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包括设计的真实性项目任务及情境、项目实施的场所、辅助完成项目的资源和技术工具、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组建的学习共同体等,涉及软、硬两个方面。

(3)项目教学的小组分组管理。项目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与实践,其效能与项目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必然的直接联系。小组效能的实现,首先需要对进行分组,一般遵循:科学性、异质性和平衡性原则;其次取决于对小组的管理,对小组的管理策略主要为:设计可行项目,建立小组目标;合理分工,建立个人责任;监控学生行为,提供技能指导;选定组长,形成积极互赖关系;确立标注,强调评估与奖励。

三、项目教学法中项目教学的实施

1.项目教学中项目任务的制定。

项目教学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项目任务是否制定的合理,项目任务的制定需要考虑项目任务与课程相结合的模式、项目任务的主题、项目任务的内容与元素、项目任务的题目等因素。

2.项目教学中项目资源的分配。

项目资源是指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从项目实施的角度来说,项目资源主要包括:项目完成的时间、项目资料来源、项目实施的社会实践资源、项目实施的人力资源和项目实施的相关硬件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分配需要遵循:资源配备、利用的计划性与合约性;资源配置和使用的高效率和合作精神与共享精神。

四、项目教学成果评价与总结

1.项目教学的成果评价。

项目成果的形式是项目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特征,在项目任务完成后学生根据在前面阶段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形成自己的作品。项目成果主要分为阶段性成果和终结性成果。项目成果的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2)评价证据的收集和产生;

(3)反馈和归档。对于评价项目成果,主要体现在;通过项目评价肯定项目小组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与价值,是对学生所做努力的肯定,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项目任务的兴趣。对于阶段性成果的评价可以纠正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可能的偏离、问题等。项目成果的评价与传统考试不同在于项目评价注重的不仅是“优良中差”之类的评价,更偏重于对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评价项目成果有助于加强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程序、规则等的理解,引导学生在以后的项目中完成的更出色。

2.项目教学的总结。

项目教学的总结大致分为三阶段:

(1)学生、教师自我总结。在自我总结的过程中,遵循客观的原则、细化的原则和深入的原则,将自我总结形成书面报告。

(2)学生、教师共同讨论总结。学生和教师面对面的就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自身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3)整理完成的项目并归档。学生和教师根据所讨论情况修改各自总结、并将个人总结打印保存并存档,方便以后项目任务的教学。

五、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职教自我总结范文4

关键词:综合实验;能力;创新

一、综合实验教学的意义

目前,高职教学已逐步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从注重理论讲授转向注重实践探索,逐步引导学生向自主思考、自主创业、创新方面转化[1]。从高职发展初期的实验、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发展到产学合作、职业技能鉴定、订单培养以及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学徒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推动职业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职业技能的培养方式也从比较单纯的专业技能培养向综合技能方向发展,展示出高职教育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近年来高职创业教育的“温州模式”,体现出高职教育适应国家经济整体转型,谋求创新发展的独特魅力,引领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2]。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综合实验教学过程是对已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能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在。是学生逐步从理论走近实践、从课堂走近生产、从校园走近社会的综合演练。

二、工业分析专业综合实验的现状

当前工业分析技术各专业课教材体系建设比较完整,各专业课所涉实验内容也丰富多彩,专业课纵向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足够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专业课之间条块分割严重,缺乏有机的横向联系。例如《仪器分析》教材更多地讲述原理、使用方法和应用;《工业分析》教材主要讲解如何分析检验煤、石油、农药等工业产品。两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于无形中被割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照方抓药,机械式的进行操作,虽然可以得到分析结果,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学生头脑中没有形成如何进行综合分析检测的总体思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为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技能,有必要对综合实验的内容和项目进行创新开发,引入具有自主性、探究性的行为向导教学方法,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咨询指导为辅的新型实训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发挥每个实验小组成员的主体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在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模块实践中,进行各种单项的、成熟的分析检测、鉴定实验项目很多,但综合设计性实验却少见,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很难使各专业课程之间的知识相互融合,做到举一反三,达到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3]。

三、“硼酸的质量鉴定”综合实验项目设计

依据丹东地区硼资源占全国70%的突出地位,市场近年来对高纯硼酸的需求的增加以及企业有对于硼资源有深度开发,提升品级的需求;依托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与丹东某化工企业进行的《硼酸提纯技术》横向课题的研究,结合学院的现有实验设备和场地,运用行为向导教学方法中项目教学原理,以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强调学生自我构建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的核心理念,以培养工业分析技术综合能力为目标,设计了“硼酸的质量鉴定”综合实验项目[4],如图1所示:

四、“硼酸的质量鉴定”综合实验项目的实施

在教学环节上设计项目筹备、方案论证、实验验证和教学评价四个阶段来保证综合实验项目的具体实施。实习教师对硼酸的质量鉴定项目的立意、检测的样品、检验项目等关键内容进行说明后,按教学流程四个环节开始教学活动。

1.项目筹备

以实验小组为基本单位,自主选择优等品、分析纯、化学纯、电子级中的二个硼酸样品进行分析,每个样品选择硼酸含量检测方法二种,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检测方法二种,根据所选择产品设计实验方案及对比评价。要求学生查阅硼酸生产的工艺流程,明晰氯离子及硫酸根离子产生的根源。检索硼酸在化工、食品、化妆品、电子工业、核能发电等领域的应用以及相应的不同质量标准。各实验小组根据选择的方法编写硼酸及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测分析及对比评估方案。实验方案中必须涵盖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试剂与仪器、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等内容,对比评估方案中应包涵方法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及选择的依据。鼓励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查阅的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法。通过查阅、整理硼酸生产及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小组成员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体验,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对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2.方案论证

针对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方案,指导教师与各组成员进行充分讨论分析。了解各组的设计思路,把握其实验的核心,提醒方案中隐藏的风险,增加实验方案成功的可能性。对于国家标准方法及新方法的科学论证、可行性认证,既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要提醒学生尊重科学事实,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检验方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对分析检测中的样品选取、样品处理、实验测量、数据处理等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给予提示,并给出实验方法设计的模板,强调设计分析方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对检测方法对比中的分析方法的繁简和速度、方法的准确性、重现性、样品特性、现有条件、实验成本等主要指标进行必要的提示,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化、系统化理解,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验验证

为最大可能调动学生体验分析检测的全过程感受,实现综合实验项目设定的目标,强化以下各项工作:首先对于各组实验方案中所涉药品的配制或标定全部由各组自行准备完成。通过实践表明学生对于实验准备工作的繁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指导教师对于全过程加以监督,确保安全。其次对于实验中所涉的各种仪器使用、校验,在指导教师的监控下进行,并对有些关键环节加以提示,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处理。教师参与并不主导。第三实验记录的完整性,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记录及数据统计处理的督促检查,要求学生科学地、规范地记录原始数据,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数据的处理要对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计算并对比。要求在保证精密度前提下提高准确度。第四分析检测方法综合评价,各组分析检测后对于方法的评价对比,尽可能全面客观,对于优缺点、适用范围都要明确结论。学生通过分析对比,对于各种方法的使用原则能够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各组根据各自选择的硼酸样品等级,结合国家标准里各项指标及相关要求,书写出实验综合报告,并根据报告,给出各自选定的硼酸产品分析检测的科学合理的方法。第五要求学生对于硼酸综合实验项目进行自我总结,分析在实践过程中的得失。此项目更贴近生产实际,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设计方案学到了很多以往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东西,学生探求未知的兴趣提高了,同时也提升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团队协作意识,促进了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了专业技能。第六硼酸产品检测最佳方法的确定。由指导教师组织,将各组的分析结论综合在一起,带领同学进行讨论,最终确定四种硼酸产品分析检测的最佳方法。

4.教学评价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考核项目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评价,二是实验过程的评价,三是实验结论(报告)、学生自我评价的考核。各部分权重比如下表1:实验设计、实验方法评价:主要考核设计科学性,特别是自主设计的分析方法。方法评价:主要考核选择方法的合理性。如化学纯硼酸如果选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质谱法;电子纯硼酸选择用重量法进行分析是不合理的。实验过程的评价:重点考核在实验过程中基本操作规范的正确性、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报告中记录是否规范、数据处理正确与否。实验结论的考核:主要考核实验结论论证是否科学合理、准确及学生自我总结。考虑到学生做综合性实验少,主要考核在前二个项目,对于结果论证权重相对较少。学时安排,主要利用第四学期,集中实训时间,为30~40学时,实习教师3~4人。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于“硼酸质量鉴定”项目的积极性明显高于一般单项实验,完整实现实验方案组别达75%,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于实验项目支持率达71%。“硼酸质量鉴定”项目的教学实践有很大的收获:首先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由传统的单纯的传授者,变成“主持人”,控制教学活动的过程,提供咨询;教师对可能应用到的仪器设备、实验原理需要有全面的掌握。其次以实验小组进行项目实践,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和信息并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学会学习,展示工作能力;团队合作完成工作,体现了协作精神的重要性。这些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第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9-65.

[2]张振,张静.“中国制造2025”呼唤高职转变教学理念[N].中国教育报,2017-06-13(11)

[3]孙丽萍,赵辉,李强.以科研促进“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06):1-2.

[4]金悦,陈晓南,杨培林.综合创新性实验中的学习引导[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2):152-155.

[5]廖晓燕,邱国福,肖玉秀,等.药学综合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药学教育,2010,(04):57-58.

职教自我总结范文5

驱动任务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驱动任务教学法的意义出发,分析与探讨了驱动任务教学法应用存在问题,并为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驱动任务;中职;计算机

一、引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阶段,在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一方面给社会与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另外一方面给现代就业市场带来严峻的压力。许多用人单位更加青睐中职学生,与大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具有更加强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动手能力方面更胜一筹。中职教育的发展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中职教学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纵观现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很多教师采用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此,为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就要加大力度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驱动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将学生安排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的名义去完成任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干预学生的任务,任务结束之后,小组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并进行简要点评。驱动任务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题重点探讨了驱动任务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并为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本课题进一步丰富了驱动任务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并为中职教学提出实践性的参考价值。

二、驱动任务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提升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教学课堂中经常采用填鸭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充满活力的中职学生来说,十分枯燥无味。通过驱动任务教学法,教师布置相关任务,学生以小组方式去完成任务,课堂上学生之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讨论,与呆板的课堂相比,充满挑战与快乐,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今就业压力非常巨大,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历上具有一定的劣势。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要通过日常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以及通用能力的提升。通过驱动任务教学法,给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名义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自我总结能力。通过驱动任务教学法,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三)驱动任务教学法有助于降低中职计算机教师的压力

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年轻教师的生存压力依然非常巨大,特别是房价、物价的持续上涨。不少民办中职教师,待遇比较差,工作压力较大,一些中职计算机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有承担机房的维护工作,甚至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让计算机教师非常疲惫不堪。驱动任务教学法,能够减少教师课堂的授课时间,同时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加强师生感情交流,有助于教师组织课堂纪律。

三、加强驱动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措施

(一)布置合理科学的任务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有尝试采用驱动任务教学法辅助教学,但是效果不明显。出现很普遍的现象,刚开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后面就逐步失去兴趣,甚至有学生感觉到课程乏味,没有意思。深入了解,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难度不合理。例如有教师给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布置编程等任务,很多学生都没有计算机基础,因此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感觉难度较大,容易失去信心。也有部分教师,为了应付教学,给计算机专业学生布置的制作节日贺卡等任务,很多学生觉得任务比较简单,缺乏挑战性,不需要怎么进行讨论即可完成。

(二)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与组织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中考落榜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而且纪律性不强,比较难以管理,这个群体的学生通常不爱学习,比较贪玩,课堂中甚至喜欢捣乱。部分教师采用驱动任务教学法的时候,一些好动的学生经常趁讨论的机会讲话,甚至有逃离课室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一些计算机教师,形式上采用驱动任务教学法,实质上直接放任课堂不管,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好,长时间下去并未学习到专业知识。因此,计算机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求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以及课堂纪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严格的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三)加强对学习任务的总结与评价

驱动任务教学法的运用,有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总结,同时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简要的点评。首先,教师要鼓励各小组要派代表主动对本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尤其是对其他组员的表现也进行点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例如让A组同学对B组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有助于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辅相成。最后,教师要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俗话说“英雄是赞美出来的”,对于学生做的好的要给以肯定,做的不足的教师应该以婉转的方式进行点评。

四、总结

总的来说,驱动任务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驱动任务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要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教师还要布置科学合理的任务,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与组织以及加强对学习任务的总结与评价。

作者:张宁宁 单位:淄博市职工教育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斯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职教自我总结范文6

关键词:市场需求;高职;平面设计;改进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为了有效满足市场需求,高职院校要实现平面设计教育的改革,制定合理且有效的教育计划,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用科学教学手段提高创造力及想象力,从而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提高,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实现平面设计教学的完善

平面设计自身具备超前性及时效性,教师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使教学具备时代气息及流行元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优秀设计,和我国特点相互结合实行创作,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及特点。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比如从纯手绘设计转变成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并且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较为被动,并没有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的合理设计,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知识更新和使用。还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丰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集中。教师也要使自身综合素质有效提高,平面设计属于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学科,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对教学知识进行保证,使知识对学生有效的传递。另外,教师还要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灵活面对教育改革,适应时代变化,使学生能力得到培养。

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创新意识

目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设计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学生气息,无法满足市场使用需求,并且缺乏专业使用价值。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在进入到社会以后无法找到合适工作,从而导致部分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转行,严重浪费了高校资源。对高校来说,要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不能够使学生只停留在简单课堂练习设计过程中,和社会需求脱节,这对学生就业之后的自我定位是非常不利的。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养成良好创新意识及习惯,掌握原创重要性,并且鼓励学生多和相应企业进行接触,在现实案例中成长及学习。高校也要为学生提供相应实践机会,实现产学研的相互结合,使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且服务于社会,充分展现出自身价值。

三、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指的是和人们职业活动相互关联并且具备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职业精神基本要素包括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及职业理想等。本文中的职业精神指的是在平面设计中,学生要具备的职业精神。大部分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过程中只是对学生操作技术重视,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学习,个性无法认清现实,不诚实守信。长期以来无法满足此快节奏的发展需求,也无法成为优秀平面设计师。如果设计师缺乏职业精神,那么就不会被客户、领导所认可。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对于未来的工作比较迷茫,并不只是最终学习目的,实践水平比较低,缺乏敬业、诚信精神,无法有效实现团队合作,这都充分展现了平面设计学生要培养自身的职业素质。比如,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以不同方式及课程,通过学习专业角度树立学生职业理想,使学生对专业具备坚定的目标。使学生了解作风、敬业及诚信对人格、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具备为职业现身的精神。另外,在项目培训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分组方式实现,利用组内不同的分工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明确团队合作重要性。

四、提高学生经验积累

大部分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对于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需求,部分有经验及没有经验的学生在进行就业过程中的待遇也各不相同。所以,学校要鼓励学生都通过假期实现实习及兼职提高自身的社会经验。另外,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实习机会,使学生具备实习基地,以此得到宝贵实践经验。学校还能够定期邀请企业设计专家为学生创办主题讲座,使学生在学校都能够掌握社会企业信息,学习应对方法。利用积累各种的实践活动经验,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门槛就会降低,以此满足社会需求。

五、结束语

社会经济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平面设计教学成为开放性及开发智慧系统化的工程,全新市场趋势要求高职教师对平面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及职业精神等方面的提高。只有基于社会需求实现高职平面设计教育的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方式,才能够促进教学发展。在信息化社会中,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专业人才。所以要打破传统,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和校企相互合作,促进高职平面设计教育持续发展,还能够使学生积极接触相关企业,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潘熠龙.市场需求下的高职平面设计教育探讨[J].才智,2016,(35).

[2]王沛.浅谈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2):99-100.

职教自我总结范文7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自觉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依托新的教学方法进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实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1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授课,通过大屏幕投影将教师操作计算机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加大了信息传递的容量,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更便于学生的理解,提高了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保持在1: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种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区域经济水平存在差异,相应的计算机普及教育不同步;其次,新生分别来自于职高和普高,职高类学生已普遍学习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基础相对较好,而普高类学生高中阶段部分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正是由于基础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存在很大差别:课程内容对基础好的学生吸引力不大;导致有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而基础差的学生,则普遍反映内容太多、难度太大,老师讲课太快,上机实验课的内容根本无法及时消化。   (2)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快,使学生无法边听课边做笔记,给学生的印象较浅,容易遗忘。   (3)多媒体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上,实质上只是将传统教学方式的黑板换成了计算机和大屏幕,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由于过多注重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注重对软件使用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学生课堂听课认真,上机也能完成各项实验任务,但遇到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造成学用脱节的现象。   (5)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近几年“双证制”逐渐被高职院校接受,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强调学生要获得全国计算机一级或二级证书。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等都受到等级考试的影响。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等级考试,但是并没有真正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1高职计算机基础教材开发的改革   高职教材开发应符合职业教育特征,摆脱理论化、系统化的本科教育模式,着重突出其技术应用性及可操作性,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体现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开发高职教材前,应按照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注重对实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技术的掌握和新技术的传授上。   (2)内容结构力求理论与实践融合有理论有实践的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组织模式,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及能力形成。高职教材的开发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吸纳大量实例配合教学,并安排相应的实训内容进行强化训练。   (3)教材的“立体化”教材应该适合学生自学,除每章安排实训和习题外,还应随书或网站提供“自主学习实训软件”、“全书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辅助学习课件”,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材还应配套出版过程化考试软件,使学生可以阶段性地对自学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1)分类、分层次的组织教学,分层次进行培养。在学生入学时进行网上计算机基础水平测试,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按照课程主要内容分模块进行测试,学生根据各个模块的通过情况选择后期的学习内容,全部通过者给予学分认定,可以免修该课程,再选修其他计算机类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和实用性。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分层次培养(基本型和开放型)。基本型主要面向大部分学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主要技术与方法、并能够综合运用。进行实验内容设计时,以基础与验证知识型(所占比例约为30%)和综合设计型(所占比例约为30%)并重的策略。开放型主要面向部分优秀学生,要求学生进行创新,进行实验内容设计时,以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   (2)要开展“主导-主体”教学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环境,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逐渐地从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学习型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使有限的“课内学习”变成“全程性学习”。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自主学习型策略、网络协作学习策略及基于资源学习策略等。这些策略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适合计算机素养个体差别较大群体的教学实施,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主动性。此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和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产生“立体化”的教学效果。   (3)任务驱动,重视上机实践环节。“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例如用WORD做个通知、广告、简单文书、报刊排版;等用EXCEL制作学生成绩表、财务报表等。通过这种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完成一些基本的文秘方面的工作,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都是从事各行各业的职业技术人员必备的素质。#p#分页标题#e#   (4)与开放式实验室相结合。计算机公共课程可以依托开放式实验室,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在该实验室进行自学,有教师进行答疑指导,实验室所配备机器中都安装有计算机公共课所需软件及考试系统,学生可以自由进行考试练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该环境中巩固练习所学知识,而高水平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组成兴趣小组,在某一方面深入研究。教师同时结合实验室管理统计分析软件对学生利用该实验室自学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建立一个详细的信息库,包括学生学习时间、内容、学习成果等,从而了解学生掌握课程情况,调查教学效果,及时反馈、修正,再进行反复。通过对信息库的统计分析发现优秀学生,鼓励其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及各种竞赛活动,将计算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专业学习中。   2.3辅助性教学网站的开发与建设   实验教学网站的开发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网站主要给学生提供如下资源:学习资源系统、网络答疑系统、作业提交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网络评价系统。   (1)学习资源系统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课件、授课计划、习题集、教学录像、知识难点动画演示、学生优秀作品、课程电子讲义、教学案例与素材、课程新技术介绍、课程常见问题、相关网站等,主要是供学生自主学习。   (2)网络答疑系统主要包括课程常见问题的解释,基本概念的提炼,分知识模块讨论区。分模块讨论区主要是给师生提供交互的空间与场所,教师可以及时答疑,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   (3)作业提交系统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服务,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展示的平台,给实验、作业等电子文件提供一个存储空间,实现电子化作业批改。教师批改后也可以挑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搭建FTP服务器即可实现,学生进行身份验证后才能访问。   (4)网络考试系统主要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平时学习的问题和改正错误进行的自我测试,同时减轻老师批量阅卷的工作量。可以自动抽题,自动生成试卷、自动评分,涉及的题目类型以操作为主。   (5)网络评价系统主要是调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教学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革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使用网络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   2.4考试方法的改革   目前,学校检验教学效果比较有效的手段就是考试。计算机基础课程除了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需要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考核内容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完全笔试、笔试+机考或完全机考,这种在期末一次性的考试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我院设计开发了一套开放式的考试系统,将理论知识部分(约占20~30%)与操作技能部分(约占70~80%)按比例分阶段建立试题库,根据阶段性的授课进度,进行随机抽题上机考核作为平时测验成绩,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实践环节。学期结束时,可以采取综合出题方法进行机考,也可以根据规定题目或者自拟题目通过上机实践将所学知识设计成一个作品,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3结束语   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不断着眼于应用,着眼于未来,不断更新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职教自我总结范文8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以及市场需求下,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应当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此,联合企业与学校的资源,深度合作,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以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路线,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要求都很高,走两结合的路线,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能达到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实现产业发展与教育进步的双赢。

关键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尤其近十几年来为社会一线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传统高职教育的缺陷就逐渐显露出来,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办学问题,也为了缓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并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既加大了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又为用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储备力量。我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时间尚短,仍然需要进一步地发展与完善,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

1校企协同模式对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1就业压力与市场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校扩招发展十几年,大学教育已经走向大众,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骤增,在一个岗位面前,高职生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竞争起来首先就缺失了学历的优势,在就业时的成功几率也要降低几分,但是企业在招聘成功后,用人之初就会感觉到一些毕业生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而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正是改善这种状况的最佳选择,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加大竞争力,更快得到企业的认可。通过调研,我们得知2009年我国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87%,出口同比增长了40.2%,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1509.11亿元,同比增长37%,高于全行业销售收入增速5.13个百分点,行业依然保持较高的景气度,2010年专用设备和交运设备毛利率整体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2012年重工业化进程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将继续维持机械行业景气。市场的稳定发展必然需要有更多的人才力量来支持企业的建设与生产,这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和探讨,我们认识到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之间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迫切。

1.2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传统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落后与市场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经济产业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加需要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高级技术人才,不仅会制造,还要会创新,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立足于市场,从企业的根本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专项人才,学生在求学期间也可以去企业提前实践,接触工作环境,融入企业氛围,将所学转化成实际应用,这对学校、学生、企业是三赢的趋向。

2当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湖南云箭集团、华亚数控怀化分公司、湖南岳阳长江动力机械厂、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上海新大洲本田有限公司、深圳富豪鸿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等公司开展的调查与座谈,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的顾虑,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1)专业能力:机床操作能力、机床维护维修能力、零件加工工艺编制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调研中,被调查的人员认为本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与CAD、数控编程与操作、零件加工工艺、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比较看重,但是像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知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知识这些方面的要求则不高。2)职业素质:爱岗敬业、道德优良、吃苦耐劳、勇于奉献。通过调研可知,目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人才培养相对单一。当今社会是个复合型的社会,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机械科学涉及到多种学科的高度交叉,人才培养也要改变以往单一偏重于技术型的模式,复合型的人才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第二,学生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当今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应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与先进的设备已屡见不鲜,对比传统的人力计算、绘图,耳听手摸判断工况的方式,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制图、数控、编程等相关软件操作,提高动手能力。第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当今社会需要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团队意识的人才,而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怕苦怕累,上进心不强,高职学院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3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3.1坚持“产、学、研、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校、学生、企业、科研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展所长,强强联合,以市场为导向,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稳定输出人才;企业、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场所和机会;学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在企业加大生产,推向市场;学生通过参与实训、项目,得到自身的锻炼,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各方技术、资源共享,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协作,实现共赢。

3.2发展“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我们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结合校企双方优势,进行项目化教学,教学方式上根据学生“易学、易忘”的特点,采用“理论+实践(校内基础实训+强化实训)+理论+实践(校外实训基地专业对口顶岗实践)”“滚动式教学方法”,反复历练,重复记忆,杜绝遗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产品结构分析、产品工艺分析、设备操作、零件检测及常见故障诊断的排除等实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达到“零”距离上岗要求;课程体系设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凸显“两结合”“两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胜任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将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用人紧密结合,将学校教学与职业证书制度紧密结合;实现企业岗位工作技能要求转变为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内容,实现社会结果评价转变为院校过程评价的目标;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

3.3改变传统考核模式,实现理、实一体考试模式的转变

考核模式应与教学模式相匹配,传统的一纸试卷考核重点在于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应用、实践技能的考验,并不适应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且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教育理念偏重的也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实施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之后,我们更应当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测评。我们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每个任务或者项目完成之后,首先由学生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总结和评定,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一阶段自己学习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与上次相比自己提高了多少,与同学相比自己还有什么不足,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教师在学生自评的过程中也要全程跟踪测评动态,对学生在阶段中取得的成就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学生的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且鼓励学生不要气馁,积极求学,成绩一定会有所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能大大增强。

3.4优化毕业设计

第一,规范毕业设计体系,建立专门审核小组,从出题、选题、设计、答辩包括毕业设计的档案管理都应当实现规范化,这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在毕业设计指导中,教师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来指引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如此不仅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资料、工具书的查阅、使用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毕业设计的中期审查制度和预审制度落到实处,查漏补缺,及时更正,督促指导教师和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设计;严格审核设计的图纸质量,强化学生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对于图纸中的错漏要及时指出,让学生改正,以避免最终交图时因为错误而推翻重做的现象,也能保证学生图纸的设计质量。第三,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在校的理论与实践,学生已具备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进行毕业设计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将所学释放出来,通过实际应用来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将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布置下去,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项目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现场实际体验,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论

校企协同共建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能够带动课程建设更加完善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持续更新,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动手能力都能够得到培养和加强,切实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贡献绵力。

作者:段兰兰 谌玮 单位: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