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下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平台设计

信息化下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平台设计

摘要:自然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集中统筹管理有利于实现自然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对这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统筹协调资源开发利用与权益保护、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科学管理方式。本文从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的背景、现状、建设思路、总体架构等方面介绍了如何搭建自然资源执法监管信息化平台,进而发挥自然资源执法的整体功能,落实共同责任机制,合力打造“大监管”“大执法”格局。

关键词:信息化;自然资源;执法监管

0引言

2019年,国家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卫片执法工作的通知》及《2019年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2019年卫星遥感像片的相关执法工作。《方案》主要把自然资源的执法工作分为土地和矿产两部分展开。土地方面是信息中心将国家规划院和卫星中心提供的变化图斑分别与部综合监管平台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永久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审批等专题管理信息进行套合分析,分析后形成前后有变化的执法图斑管理信息[1]。矿产方面是航遥中心根据有关成果提取采场、井口、硐口等信息,与已掌握的矿业权数据进行套合分析,提取矿产方面的执法图斑管理信息,提交给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将地方确认拆除的土地违法图斑和整改到位的矿产违法图斑,分别反馈到卫星中心和航遥中心,由卫星中心、航遥中心利用新一期遥感监测影像进行比对核实,提取已拆除图斑和已整改到位图斑影像截图反馈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将核实结果导入执法系统,标识图斑整改情况[2]。本文围绕自然资源执法工作新内容、新要求,统筹谋划,合理布局,构建自然资源综合执法监管平台,旨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全面监管,落实“把权力和责任放下去、把监管和服务抓起来”的要求,实现执法监管的“实时化、透明化、智能化”。

1现状

截至2019年8月30日,自然资源部下发了10起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情况,基本都是属于非法占用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的事件。可见,国家对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以自然资源数据为基础,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矿藏等自然资源数据进行统一监管,明确自然资源的管理范围,在已有的已经整合完成的确权登记的自然资源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平台,保证了对各地自然资源调查数据的统一化管理,实现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业务整个生命周期的一网办公,统一监管,从而实现执法结果信息依法向社会公开,并与农业、水利、林业、环保、财税等相关部门的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的资源互通、协作共享,打造自然资源数据的协同规划及空间数据规划、综合监管及资源审计[3]。

2总体设计

2.1建设思路

自然资源执法监管体系建立一个自然资源一网执法及外业调查的新机制,能够对执法工作进行统一有效的考评反馈,基于一网执法进行快速的在线办理,能够有效提升自然资源执法的效率,保障执法工作顺利开展,实现高科技自然资源执法新模式[3]。平台充分依托自然资源“一张图”已建成数据库,采用统一框架,利用先进执法装备对辖区内自然资源违法情况实时全面监控,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资源监管体系,建设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平台,实现“上下联动网络化、日常管理规范化、内外作业一体化”,建立“大监管”“大执法”的新格局。同时,建设自然资源移动巡查系统,通过灵活的监督手段切实做到“早提醒、早发现”并及时制止、处理,有效防止违法违规用地,实现“查违有据、定违有度”的高效工作模式。进一步转变传统的自然资源监管方式,实现“大数据、大平台、大监管、大执法”的综合目标,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智慧化”[4]。

2.2总体架构

依据以上建设思路设计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平台采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体系,拓展信息化服务及地理位置服务,集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融合、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及数据可视化为一体,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指导作用。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进行设计,遵循SOA体系标准、业务规范、数据资源标准等标准体系,数据存储层面采用分布式协同存储技术,地图服务采用ArcGIS技术开发,数据传输采用弹性拓展的信息服务交互模式。

1)数据层。执法监管平台在空间数据“一张图”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卫片执法库、线索采集库、违法处置业务库等为基础实现系统数据层。

2)服务层。服务层是自然资源监管平台的枢纽,具有整个系统的后台服务、工作流管理应用、数据流管理、系统监控等功能,以达到各子系统之间的有序管理、关联以及对各应用系统业务的有力支撑。同时,服务层提供基础数据查询、执法业务、执法归档、卫片执法图斑等服务。

3)应用层。为实现系统的具体应用支持系统的核心业务,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数据管理、综合执法监管、外业核查终端、系统运维管理4个子系统,涵盖违法信息采集、卫片执法、违法行为处置、外业核查、综合统计、档案管理等多个功能点。

2.3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平台建设

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平台充分运用网络交互、视频监控、手持终端、通信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覆盖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智能化自然资源智能监管系统[5]。为实现平台具体应用支持系统的核心业务,其主要包括基础数据管理、综合执法监管、执法动态、外业核查终端、系统运维管理5个子系统,涵盖违法信息采集、卫片执法、违法行为处置、外业核查、综合统计、档案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1)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系统以数据为核心,运用先进的大数据管理模式,具有海量数据管理能力,实现了多源异构空间及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集成。为便于用户对空间数据的有效管理和维护,采用树状结构方式进行数据的组织和维护,以满足对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及应用的需要。系统能够实现执法数据的统一化、规范化、集成化管理,提供多种数据管理工具实现数据迁移,集成调用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的数据进行浏览交互查询,利用比对分析模型实现与执法业务数据的比对分析,辅助决策。

2)综合执法监管

综合执法监管系统实现了对多种违法线索信息的采集管理,能够实现部、省、市、县四级用户对卫片数据逐级下发、审核、填报的一体化流程管理,并对全国卫片执法检查数据进行多维比对、筛查与检验,进而将省、市、县各级违法线索信息的发现、分析、处理、立案、结案全过程无缝连接,并对各模块数据的内容丰富性、业务关联性、结果一致性进行快速高效的综合分析。系统能够提供违法线索的全流程信息管理,实现与违法行为处理模块数据的互联互通,为执法平台提供全流程监管下的自然资源执法信息服务。

3)执法动态

执法动态系统依照门户网站形式建设,是执法平台综合展现的窗口。以增强执法工作交流互动为主要目标,为执法平台其他模块提供统一认证机制下的登录入口,实现对执法动态信息的集中化、公开化、生态化展示。

4)外业核查系统

外业核查系统主要负责自然资源数据的外业采集工作,并及时将完成的核查任务数据上报。系统按照违法行为所属行政区域及用户权限的不同,将需要核查的违法线索信息发送调度任务到移动端APP,指派外业核查人员赶赴指定地点进行现场情况信息登记、拍照取证(自动记录照片坐标及方位角),填写核查日志,通过3G/4G移动无线网络完成实时地图数据的获取和用户合法性验证,通过局域网络完成任务数据的上报和软件更新。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移动执法大屏提供巡查成果、绩效考评、监管决策等全方位综合统计数据,并支持对核查任务地点的自动定位与导航,调取电子地图自动生成前往核查任务所在地的规划路线。

5)系统运维管理

系统运维管理是整个执法平台用户及角色权限管理与配置的中枢,能够实现省、市、县各级执法机构、人员、执法证的统一管理,同时为执法平台的权限控制提供数据基础。

3结束语

信息化背景下的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平台能够打破信息孤岛,疏通数据经络,构建覆盖全市的各类土地利用专题系统,为城市的规划选址、用地审批、盘活存量、执法监察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是对自然资源数据进行全局监控,为掌握自然资源利用情况提供信息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可视化成果,全面、快速和准确地掌握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为自然资源利用、资源监管、宏观决策、社会化服务提供数据和技术保障[6]。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持续与不断深入,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平台将充分发挥其在自然资源形势分析、资源监测监管、地质灾害防治、参与宏观调控、辅助决策支持及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7]。

作者:孙伟伟 单位:山东正元数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