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教学范例

基础课教学

基础课教学范文1

厘清素描与建筑素描的概念与外延,并对其作为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引发教学上的困惑与反思,以促进对当今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改良。

关键词:

素描建筑素描;现状;反思

一.关于素描

“素描”一词是外来语,英文Drawing的音译。“素描(drawing)指的是在平面上‘拖’动某种工具画出的痕迹。”广义上的素描,是指单色画的总称;狭义上的素描,是指用一种颜色来表现物象的轮廓、体积、质感、量感、光线、空间等基本造型要素的绘画方法。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掌握造型规律与表现技巧的“手段”与“媒介”。素描源于西方,在西方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才发展成熟。学院式的素描教育体系诞生于16世纪的意大利,“20世纪30年代留学法国、日本的人士将素描教学引入到我国,50年代后曾受到前苏联的影响,再后来,素描教学在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中国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之中,素描一直是作为造型基础课而存在。

二.关于建筑素描

建筑素描顾名思义侧重于素描与建筑学专业的相关性研究。建筑素描是建筑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国内的建筑类高校把它归为建筑美术的范畴,“‘建筑美术’泛指建筑学专业所需要的美术造型基础,不应该专指绘画基础,更不能专指描绘建筑的画。”建筑美术实质上是对建筑学专业所开设的造型基础课程的一个总称,它涵盖了素描、色彩、素描写生、色彩写生、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近些年,由于各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与要求的不同,加之改革的需要以及国内学者对教学内容与模式的研究,素描教学的取向也在发生着改变,表现在教育的形式上主要有两种倾向:绘画性素描与设计性素描。绘画性素描中又分出油画素描、中国画素描、版画素描等。设计性素描中根据专业的不同也有所划分,比如建筑素描。绘画性素描侧重于对客观物象的描摹、塑造、表现等等;设计素描更加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就现代艺术教育而言,无论是绘画的素描教学,还是设计的素描教学都强调了对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的培养。”之所以冠以绘画素描或设计素描,无非是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目的是和专业对接,在专业的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三.国内建筑素描教学现状困惑与反思

近些年国内许多建筑学专业的造型基础课都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着改革与实验,在某些方面引发了相关研究者的共同探讨,改善了教学的效果,促进了基础课教学的专业化进程。但是,总体来讲现在国内高校建筑学专业基础课建筑素描教学的现状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是延续传统素描教学的技能训练,还是在画,练就的是技术,和艺术院校的造型基础课教学并无本质区别;其二是部分高校主张建筑素描教学以创意思维训练为主,以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型教学方向;其三是个别高校尝试放弃造型基础课的技能训练,认为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效果表现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内的主流,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徒手制图,传统的绘画技能训练对于建筑设计作用不大。因此,基于以上的现状,国内的绝大多数高校建筑素描教育还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实际,缺乏对建筑素描与专业的关系深度研究,理解匮乏并且对设计的本质认知不够。教学观念依旧停留在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的标准之中,沿袭着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完全不对接的尴尬窘境。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成为了就建筑而画建筑,导致的是看到的、画到的是建筑的表象,实质上还是在“描摹”,只是换了描摹的对象,也在呈现另一种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没有脱离传统的客观再现物象的教学目标。虽然有些高校开设了针对思维训练的课程,所谓的强调创造性思维训练,实质上这样的一种训练对于学生而言仍然是“云山雾绕”,是一种片面的形式语言,空想配合技能训练,对于专业上的认知是有限的,属于实验性质,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程序过于粗浅,各个院校的教学模式也不够系统化,教学是一个相对不成熟和不够完善的教学,是否适用于建筑学专业还有待考证。

四.结语

基础课教学范文2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实践能力;教学模式;课堂参与

当前,我国现行的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课程大体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几个种类。这些课程之间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由浅入深掌握相关知识,进而达到大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1]。公共基础课多开设于大学生刚进入大学阶段,包括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它既是学习后续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大学生学习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因此,公共基础课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各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和作用却与预期相距甚远。本文在结合东北林业大学7年课程教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跟踪与分析,探讨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改革,以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

高校公共基础课是指高校某一个专业或多个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包括需要大学生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因此,公共基础课往往是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之前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课程,是专业学习的起点。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不仅在中国的大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在欧、美国家的课程设置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德国,其优势专业———机械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学分比例占课程总分的30%。在美国,公共基础课不仅学分比例高且涵盖范围广泛,从数学基础到历史,既包括天文,也包括艺术。这些公共基础课程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与国外相比,我国公共基础课的比例也占总学分的30%左右。根据我国10余所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统计,公共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在3类:第1类是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而开设的,如大学语文、英语等课程;第2类是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开设的,如思想品德、马克思主义基础、法律常识等课程;第3类是为了学习专业奠定基础而开设的,如高等数学、计算机、心理学等课程。这3类课程都以课堂讲授为主,由此造成了诸多问题。

(一)学生缺少对公共基础课的基本认知

公共基础课,被学生们评为“最好拿学分课程”。根据一项针对中国毕业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70%的学生认为“学习和实践环节不够”[2]。大量学生不愿意上课,特别是公共基础课,因为老师讲课的内容“根本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大量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是可以逃课的,并且可以将这种想法付诸行动。根据对武汉某重点大学进行的抽样调查,70.3%的学生认为“如果有适当的理由逃课是可以接受的”,还有18.18%的学生对逃课这一现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为逃课对公选课的成绩基本没有什么影响[2]。由此可知,近90%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的知识是可有可无的,无论上还是不上都不会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素质提升产生影响。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多以了解现状、了解国内外研究情况、掌握基本理论、学习基本技能为主,这就使课程在设置上简单,容易理解掌握。而大课的授课形式、宽松的课程评价要求、与专业关联度低的课程内容更让学生放松了对课程的认知要求。本研究于2016年通过在线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15份。在回收的282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超过50%的同学对公共基础课的认知不足,他们认为只要坐在教室里就能够获得及格成绩。由于这种认知,在公共基础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做其他课程作业的现象比比皆是[3]。老师声情并茂的讲授以及教室内学生千奇百怪的听课状态成为公共基础课的普遍现象。通过我们发放的在线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仅有25.8%的学生表示会认真听课,58.3%的学生表示会去听课,更有8.3%的同学表示会选择最大程度的逃课。

(二)授课形式无法实现有效监管

公共基础课是针对具体专业、学院甚至全校开设的课程,上课人数远远超过专业课。一门公共基础课有几百人选课是各个高校的选课常态。而在教师配备上,受到高校对人才考核要求、工资绩效评定、课程重视程度等多因素影响,公共基础课教师数量少,这就使得大班授课成为普遍现象,上百人共同进入一个课堂,上课地点通常选择在阶梯教室,甚至在一些学校,直接安排学校小剧场,老师带上扩音器,甚至还要打开几个投影屏幕才能满足“课堂”内不同位置学生的“听课”需求。悬殊的师生比根本无法完成大量的作业批复和随堂测验,即使是一次完整的课堂点名都要占用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公共基础课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讲课时的眼神交流。不仅如此,许多公共基础课的考核方式只有一次“大作业”或者一篇“小论文”,这更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全面掌握。为了能够让较多非本专业的同学能够通过课程考核,“大作业”的题目不得不更加简单、通俗易懂,只能涉及到课程本身的小部分知识,而这种设置又降低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通过万能的网络,学生们轻松地剪切、粘贴就完成课程考核。上课内容与考核内容不一致使学生对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不屑一顾。

(三)公共基础课授课方式单一

受到师资比、教学经费、课程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公共基础课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式。一个大教室上百名学生坐在一起,小组讨论、课程实验确实存在诸多困难。不仅如此,上大课这种公共基础课授课方式只能实现知识的辅陈,无法实现实践创新[4]。单一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无法满意。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49%的学生认为“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1%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够”,25%的学生认为“课程考核方式不对”[2]。课堂教学方式与大学生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由此得到的授课结果可想而知。

(四)公共基础课讲授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一般都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关,而与专业学习关联度不高,因此,通过公共基础课学习获得的知识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关联度较小,这就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若是公共基础课学习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无关,那么这些知识在学生眼中更加成为了“无用理论”,可有可无。在当前高校公共基础课设置中,大部分是英语、高等数学、思政课等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对学生的素质提高很有必要,但是这些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更偏重于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对学生未来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所起到的作用并不突出。在专业中用不到且在生活中也用不到的知识自然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无用理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体现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内容的“中肯评价”。这种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除了以上这些问题,还有诸如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的知识相距甚远、上课教师过度依赖PPT而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教授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缺少联系等问题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也十分突出。如何达到预期的公共基础课授课效果,如何改变现有的授课状态和学生的听课状态,如何让“大课”变成人人参与的“小课”,如何让教师的通识讲解变成学生的切身感受,如何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和能力,如何发挥公共基础课的功能,这些都是尚待解决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教学实验设计

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增加实践动手的内容,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环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大胆尝试。一些颇具先见的高等师范院校顺应改革趋势,通过“实践转向”调整了公共课的教学范型[5]。这种全新的实践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是实现从“记住”“理解”这样的低阶学习向“应用”“分析”这样的高阶学习过程的转变[6]。参照这样的“实践转向”,结合现有的公共基础课程,本文采用实验方式就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大胆的尝试。进入21世纪,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在我国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公共基础课,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促进他们掌握网络基础技能。与其他学校类似,东北林业大学于2003年开设了电子商务校内公选课,课程为32学时,授课对象为在校的大二及大三的学生。由于选课学生众多,因此也采取了“大课授课”的方式。虽然每年的选课人数较多,但是在课内调查时,学生们提出了希望能与电子商务专业课一样,课程中有实验、有上机操作环节的想法。为了改变单一讲授方式,尝试在现有公共基础课中增加新教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东北林业大学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基础手段组织了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实验。实验目标:测试增加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教法对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作用。实验对象:东北林业大学2011—2018年选修电子商务课程的学生。实验尝试:结合电子商务课程的特点,许多同学希望通过课程学到可用的电子商务操作技能。正是基于此,学校开始了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

(一)实验课程结构

实验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和调整,分为若干板块。实验将课程根据授课内容和课程目标分成6个板块,分别为理论教学环节、实验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讨论学习环节、自我学习环节、练习及测试环节(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着重增加了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与能力培养(讨论、自学、练习及测试)部分。在每一块教学部分中又分设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授课内容灵活使用。这种尝试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7]。

(二)实验教学过程

受到学校教学计划的制约,每年只有1个授课轮次,因此整个实验前后进行了7年,即2011年—2018年。其中,2011年仍然按照传统授课模式进行大班授课,然后在以后的每一年,结合上一年度的授课内容安排,逐步增加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环节,依次为演示实验、参与实验、课内实践等。在2015年,由于东北林业大学教学体系的调整,暂停了电子商务课程的公选课授课安排,2016年后又重新恢复,因此相关的数据统计缺少2015年的数据。在实验过程中,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环节包括课堂教学部分和课余操作部分。在上课时间,教师适当进行指导;而在课余时间,教师一般都不参与。

(三)实验数据监测

实验数据监测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学生态度、学生实践教学参与度以及学生课程成绩等几个方面。

(四)实验干扰控制

为减少干扰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由一名教师完成所有教学工作,避免由于不同教师授课而带来的授课效果和评价标准不统一的影响。学生来自全校各个院系,自愿选课,在选课时并不了解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做任何提示和暗示,仅根据授课环节的改变监测各个实验数据。教学内容完全按照大纲需求,并未因教学模式变化而刻意删减或改变教学重点,只在后续教学中增加了课外学习内容。为避免强制增加授课内容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所有课外学习均采用自愿原则。

(五)实验统计方法

实验采用多种指标进行测量,针对不同统计要求,通过利用里克特量表收集部分数据、计算平均值以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等方法进行处理,得出实验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经过7年的实验过程,所得的实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选课人数与上课出勤率

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实验在课程设置中对本门课的选课人数进行了限定,将课程选课人数上限设置为150人。在表1中,选课人数出现了先降后升的情况。由于学校在2014年度对公共基础课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当时大三同学的选课课程,由此对本门课的选课人数造成了影响。但从总体上看,选课人数基本保持平稳。学校的公选课一般都设置在晚上或者周六、周日休息时间,而电子商务课程的选课学生多数是工科学生。工科学生在非上课时间需要安排实验、工厂实习、二专业学习等内容,因此上课时间冲突比较严重。从出勤率看,基本维持在80%左右的水平,出勤率较高。从2012年起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上课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学生愿意到课堂接受公选课知识,这说明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吸引力。

(二)学生对公共选修课引入实践教学的看法

调查问卷的发放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改变的看法。在实验过程中,每一年的授课中段都采用随堂小测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并利用里克特量表收集学生在引入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后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课程吸引力。通过表2中均值的逐渐升高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于实践教学是非常有兴趣、愿意参加的。通过“吸引力”Z检验可知,实验教学增加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理解程度”Z检验可知,学生们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方法的融入有利于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并且他们愿意通过参与的方式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三)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情况

实践教学环节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讲授的内容设计实际操作内容,这些实际操作过程一般需要同学们自己在课后使用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自行实践。在实验中,教师未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强制要求,而是采用鼓励的方式,即对参加并完成实践教学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对不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不扣分。2012和2014年,根据教学的要求,实验设计增加了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实践操作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就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指导,因此学生参与率较高。而在2013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则是通过分发网站账号,要求同学们自行登录指定站点,完成实践操作内容。因为这是学生课外自愿完成,相对于课上教师集中指导操作,课外自愿的实践操作环节参与率较低,还远远达不到授课的基本考核要求。但是应看到,2013—2018年,课外实践操作环节的参加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详见表3)。由此可见,学生已经逐渐认识到实践操作环节的重要性,并愿意进行相应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有益补充而出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当中。

(四)学生在课程各阶段的学习成绩

实验采用随堂小测、作业、小论文这3个方面的成绩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给出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其中:随堂小测,主要设计为客观题;作业,设计为动手操作的题目;小论文,则要求结合课程内容,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章。总成绩则是根据3种类型的考核,并结合出勤情况、上课回答问题情况、课程讨论的参加度等多个指标核定最终的课程成绩。其中,3种不同类型的考核方式能够从不同角度评定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总评成绩还包括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综合考虑。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跟踪记录了随堂小测的优秀率、学生作业及论文的抄袭情况(注:作业和论文中超过30%以上的率,即视为抄袭,总评成绩降为“良”以下,若100%重复则计为不合格),以及学生总评成绩的优秀率和平均值,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随堂小测的优秀率到2016年以后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从2016年开始,随堂小测的题目中增加了技能型知识的客观考题,这些考题往往不是在课堂中讲授的,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或日常实践操作过程得到的相关知识。根据统计结果可知,同学们愿意学习这部分的知识,而且掌握较好。这不仅与课程中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关,也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操作相关。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能够应用的技术以及对通过动手能力获取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由此他们的学习成绩自然提升明显。论文抄袭一直是公共基础课考核方面的一个难题。一方面,网络的便捷性给学生们提供了网络抄袭的基础和环境;另一方面,课程考核题目设置的同一性也为学生抄袭提供了可行性。虽然为了避免学生抄袭,教师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抄袭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2011年的统计结果中,论文的抄袭率在34.42%,这意味着每3位同学中就有1位同学抄袭。2012—2014年,虽然每年都更改论文题目,但是从统计结果上看,效果并不理想。从2016年开始,小论文的题目设计上除了每年正常布置的题目以外,还允许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过程撰写操作报告及操作心得,字数要求仍然是1500~2000字。从最后的统计成绩看,同学们的抄袭率明显下降,很多同学愿意记录自己的实际操作过程并写出心得体会。可见实践教学不仅增加同学们的技能,而且还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从课程成绩的平均值和优秀率来看,因为是同一位老师授课、评分,因此不存在评分的标准不同的现象。同学们出勤率的提高、小测成绩的提高,这些都会直接导致总评成绩的提升。而期末论文中越来越多实践操作报告的出现也提升了论文的整体成绩,这也是最终导致课程优秀率大幅提升的原因。

(五)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通过2011—2018年的实验对比,得出以下实验结果:第一,通过各项指标比对,在增加实践教学以后学生的出勤率、学习的主动性、课程的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说明实践教学法的增加有益于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授课效果。第二,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学生可参与教学环节,增强动手能力,将学与用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增强了动手能力,又提高了技能水平,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体系,取得了更好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第三,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肯定了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而新的教学模式则更适合现代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提供了有效依据。第四,通过实践教学,论文抄袭率明显下降,学生开始改掉抄袭、拼凑论文的恶习,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了正确的学习习惯。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实践教学模式的融入对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习惯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四、转变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建议

作为大学生课程设置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基本技能的提高、学习态度的形成、学习方法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结合上面的实验结果,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首先,应改变现有的课堂讲授模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引起学生共鸣。近几年,许多高校教师结合各自专业课程都开展了新教学模式探索,如“虚拟项目驱动”教学、“互联网+”模式、“45341”高效能模式、“翻转课堂”等[8-9],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其次,要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教学就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传统教学重视教师“教”的主导过程,却忽略学生的“学”。尽管教师费尽心力地“教”,学生却因教学模式的陈旧而厌学,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应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使其主动学习,如让学生自己讲解、分组讨论、情境模拟等,通过参与让学习更加深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次,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如分组讨论虽能提高学生参与度,但若没有领导核心容易效率低下,远离主题变而成无意义的争论。线上学习有利于知识共享,学习时间、地点灵活,但却缺乏监督与实践参与。因此应结合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有助于课程内容的讲授,达到最优效果。最后,增加实践考核内容并计入公共基础课评定成绩。许多教师选择“大作业”或“小论文”来评定授课成绩,这种考核容易滋生抄袭,使抄袭现象大量出现。因此,应修改评定方式,增加实践考核部分。当前,许多企业均在网上设置在线测试、实践模拟、实验仿真等功能模块,通过合作方式将其直接纳入授课和考核环节,既增加实践机会,又让学生与企业提前接触,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还应通过多种鼓励政策提高公共基础课的地位。公共基础课教学经常被忽视,虽然公共课老师疲于奔波在各大阶梯教室,但在高校仍然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这样就导致想要改变自身命运的教师离开了,而忍受现状的教师则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此,要改变现有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如对公共基础课教师采取基于选课人数、出勤率、学生综合评价等多指标的考核方法,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真正发挥公共基础课的功能。作为大学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必须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从而与专业课程很好地融合,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黎明.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与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182-184.

[2]徐建华.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15.

[3]鲍崇高,张健,赵欣,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7(3):59-62.

[4]沈雪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137-138.

[5]程鑫,许海深,张子玉.基于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学公共课“五结合”策略实施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172-176.

[6]赵炬明,高筱卉.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8):36-40.

[7]王彬,崔玉平.高师教育学公共课有效课堂环境的构建与评价框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7):110-113.

[8]温恒福,王鑫.构建“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37-39.

基础课教学范文3

【关键词】戏剧表演;台词基础课;训练内容;教学方法

台词是戏剧表演活动中主要的且常用的语言表现形式,在表演中能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故而戏剧演员需要做到“字里传情”,通过讲述台词来表现相应的艺术形象与格调。台词是剧本的基石,是戏剧表演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了台词,才会有戏剧情节,才有不同人物之间的冲突,才能引领剧情发展过程。但是,在戏剧表演中,很多人不重视台词行动性在表达情感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很难塑造出使观众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本文以提升台词基础课教学质量为目标,探究相应的方法。

一、戏剧表演中戏剧台词的重要性

(一)帮助演员更好地传情达意

戏剧表演具有一定特殊性,能够使演员和观众面对面沟通,演员利用台词表演的形式传递人物的情感特征及作品的主题思想。台词是演员传递情感、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途径。如果台词表演能够做到音量适度、发音规范、口齿清楚及精准把控戏剧人物情感,则通常能吸引眼球,直击观众的内心。在具体表演中,演员只有掌握标准语音的声、韵、调等规律,进行高质量的戏剧台词表演,才能精准地表现出台词蕴藏的情感,使表演生动、感人,将戏剧人物的思想情感完整地呈现给观众。

(二)使观众获得艺术美感

悦耳、感人、寻味无穷是优质的戏剧台词表演的主要特征,这也是观众爱听、想听的台词类型,并且能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浓郁的诗意与音乐艺术美感。戏剧语言有诗性的表达方式,能够使很多观众感悟到戏剧文学深厚的意蕴,并在精神层面上形成愉悦感。声情结合是台词内的音乐性与诗意形成的基础,其可以作为一种内化旋律,表现出声音色彩的变换、声音的开合收放等。优秀的台词表演能呈现出以上特征,并在观众群体中获得较高的认可度[1]。

(三)凸显剧中角色性格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讲述台词和日常言语的表达形式存在显著差异,所以,演员不应采用本人的情感及态度去表达台词。演员要先探寻戏剧人物的思想与行为逻辑,而后在演员本体上构建出剧中人物看待事物的情感与态度,并结合其性格特征,探寻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利用声音、语调等,有效控制速度及神态等,在舞台上呈现戏剧人物的个性。

二、戏剧表演中台词基础课的教学与训练内容

(一)语言的表达

在台词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普通话问题。普通话是中国语言教育的重要基础,很多学生在普通话课堂内学习戏剧表演知识、技巧等,但是,从客观上讲,并非每个人均能讲好普通话。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方言十分流行的地区,日常接触的大部分语言不是规范的普通话。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尽早纠正他们的发音、吐字方式,这是台词基础课教学的首个步骤。在台词基础课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改正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戏剧表演活动中,学生要避免应用方言表达情感、思想。“重音”也是戏剧表演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应用“重音”能充分表现剧中角色的情感波动,并更加清晰、精准地呈现剧情的发展脉络。表现“重音”的方法较多,通常演员会调整词语的音长或者音量,进而使台词表演过程更富有灵动性。没有“重音”的台词倘若缺乏感情,就无法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彩排过程中,演员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和对手演员交流也是“重音”表达的重点内容。

(二)语调的表达

戏剧语言艺术最大的魅力表现在采用不同语调讲述相同的台词时表达的含义不同。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戏剧演员,一定要参照剧中角色的生长环境、性格特点等有针对性地调整台词的语调,借此生动地呈现人物形象。如果某个戏剧画面内的台词较少时,演员要重视环境的改变及对手演员的主观情绪、神态等。例如,同样是“你真好”这句话,情侣与上下级之间的语调表达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表演时,演员应结合剧中人物情绪改变情况,调整台词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氛围中,台词语调的表达有很大差别,比如,在愉悦的气氛中,演员要亢奋、愉快地表达台词语言;若在伤感的气氛中,演员的台词要呈现出沉缓、忧郁的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采用语调表达台词内容的情况能够反映一个演员的基本功,这是戏剧表演专业学生需要勤学苦练的一项重要技能[2]。

(三)音色的表达

音色和绘画中的色彩同义,被定义成声音的色彩与质地。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其或沙哑,或洪亮,或纤细等。话剧表演重视“话”演剧,把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进而呈现剧情,塑造人物形象。虽然每个人的生理因素对其音色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通过系统、长期的练习,演员也能在实际表演中游刃有余地调整角色,全面展现剧情的发展脉络。基于个体年龄段可以区分不同的音色。比如,孩童的音色特点通常是清脆童真,大部分青年人音色洪亮,语速偏快,其生理机能已基本发育完全,抵达人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段。为了发出洪亮的音色,教师要督导学生通过胸腔与头腔共鸣发声。中年人音色沉稳但不失风度,这类群体的音色能带给人们稳健之感,教师要训练学生用胸腔和口腔共鸣发声的基础能力。老年人的音色较低沉,语速迟缓,声调偏低,多观察、多模仿练习是学生掌握老年群体发声特色的可行途径之一。虽然话剧人物在音色方面不像歌剧一样十分具体地划分声部,重视剧中人物声部音色的配置情况,但也要尽量探寻角色基调,利用音色折射其个性特征,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接近角色。比如,在排演《雷雨》表演片段时,有一名学生饰演繁漪这一角色,起初其选择纤细哀怨的声音语气作为该人物基调,这明显不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通过教师的排演辅导,这名学生逐渐理解了作者的构思,明确繁漪人物塑造的核心——敢于冲破所有束缚,不向现实生活低头。要完美地塑造出繁漪的人物形象,一定要采用宽厚有力的声音,最后,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尽管话剧表演的台词朗诵不是歌唱,但演员要深刻领会气息、共鸣、分句、换声等内容,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表达台词及塑造人物形象。

三、戏剧表演台词基础课的教学策略

(一)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基本功训练

一出剧目上演时,利用艺术外在形象将剧本思想内容呈现给观众是演员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其能表现出多种情感,并创造较高的社会价值。对于一名合格的话剧演员来说,舞台表演活动中需要直面台下观众进行表演,确保每位观众能听得见、听得清台词,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快速获得剧中角色信息,逐渐和演员在情感上达到共鸣。这是台词基础课专业教学的基础,也是戏剧演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台词基本功训练要从气、声、字三方面着手,在课堂训练活动中,教师要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形式,使其学会胸式与腹式呼吸法,特别是戏剧剧情矛盾冲突逐渐被激化时,合理应用适宜的呼吸方法发声能更加清晰地呈现出人物性格成长、转变及剧情发展过程[3]。在腹式呼吸训练中,戏剧舞台表演的音量相应增加,通常能取得良好的台词表演效果。听见是台词训练的基础,但是如果戏剧表演中时常出现声音过大的情况,容易使受众听不清,鉴于以上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吐字能力进行专门训练,确保其吐字清晰且精准。其中,字正腔圆始终是台词课程训练的基础,学生一定要加强训练。在台词基本功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调整枯燥乏味的授课内容,巧妙应用动态化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动性。比如,在训练韵母与声母时,教师可以把两只手比作口腔,指甲当成牙齿,进行唇齿舌牙之间的训练,以口腔基本外形与张开度为切入点,讲解专业知识。注重优化声调教学方法,精准把控四个声调,借用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四个声调要具有固定调值,一、二、三、四声通常为5-5,3-5,2-1-4,5-1,调值最大不能超过5,最小不可低于1,即要求学生把台词表演过程中的声韵均控制在1-5范围中。

(二)结合学情进行针对性训练

舞台语言是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内容,我国国土辽阔,有“十里不同音”之说,南北方语言存在明显差异,语音、调值等方面的差异很大。相比之下,北方语言更接近普通话,因此北方学生比南方学生更容易纠正以上问题。调值问题是北方学生中常见的问题,应结合学情,加强对北方学生调值的训练,例如一、二、三、四声分别是5-5,3-5,2-1-4,5-1,教师要确保调值训练过程的标准化[4]。南方学生学习声调时与北方学生不同,以阳声为主,故而在南北方学生训练过程中要做到区别对待,提升训练的针对性。比如,南方学生在声母方面需要处理平翘舌与n、l不分的问题,教师要督导学生认真遵照声母的发音要领去训练,这样相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zh的发音要领为上翘舌尖,和硬腭前部相接触后形成阻力,去阻时气流由窄缝间隙透出;z的发音要领为平伸舌尖,和上门齿背成阻,去阻时气流由窄缝间隙流出。严格按照如上要求进行训练,学生会很容易掌握技巧。关于n、l不分的问题,教师要告知学生,在发n音时声音完全由鼻腔流出,若捏住鼻孔,那么就不能发出声音;发l音时可以忽视鼻子,因为其发音和鼻子没有关系。南方学生熟记发音要领及相似音之间的差异,通常能较好地处理声母发音的问题[5]。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近些年来,国内很多地区艺术院校招生人数显著增加,而生源质量却逐渐降低,这无形中增加了艺术专业的教学难度。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台词基础课程教学应不断创新方法,结合学情,为学生提供新颖、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例如,很多大一学生向往自由,渴望实现独立,片面地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但是情绪波动较大,易冲动,期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教师应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组织训练,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台词,更有效地练习基本功,提升其舞台表演素养。

(四)充分挖掘内在感受力,增强语言外在表现力

台词教师一定要重视挖掘学生群体的内在感受力和语言的外在表现力。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诗词朗读竞赛活动,督导他们朗读《老人与海》一文。教师要让学生用心感受故事情节,体现声音的表达力,特别是在朗读老人与鳖鱼斗争部分时,要使学生的声音有一定的情感与力度,也要注重声音的音调与画面感等,表现文章情感时,不可以出现朗读腔。

四、结束语

基础课教学范文4

关键词:大学美术;素描基础;教学改革;新模式

引言

素描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在大学美术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素描课程是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的课程。所谓素描基础课的实践教学部分,就是我们所了解的写生,是对于人物或是事物的一种刻画。但是在现今的教学当中,素描课程却存在着多种问题,对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一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实践教学不注重观念

在现今的教学中,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课程大多是在教室中进行,由教师在前面讲解相关技法理论知识,有的学校还会在上课的同时配以相关的静物或是征集模特,方便学生理解、临摹。虽然在教学大纲制定时,在素描课程的安排中加入了技法理论的课时,可是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相关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对于现在所学的技法理论知识还尚未掌握和吸收,教师无法放心让学生进行实践,使得教学当中学生难以将所学的艺术观念与素描活动相结合起来,依旧自我随意,没有章法,使得自身的素描功底难以夯实。

(二)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现今全国都在实施教育改革,创新成为了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但是在现今的美术专业教学当中,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很容易将这些学习的内容与新事物结合起来,举一反三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对于原有的旧事物,学生的接受能力便令人堪忧。这所谓的“旧事物”,其实就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但是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花费时间进行钻研的。现在的学生很少能够静下心来,仔细研读,大多是依靠课上教学。但是在教学当中还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就是使得学生难以将这些“旧事物”学习到手,影响了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的实施。

(三)教学方法落后

素描课程在大多数人们的眼中是美术学专业基础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课程教学的方法依旧与其他学科没有什么区别。尤其是在现有的教学当中,教学方法大多是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当中表现出教学方法老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尤其是对于素描这种对于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当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难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是也不能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全部都是缺点,在传统教学当中,学生的能力的知识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因此在教学改革当中,素描教学应该综合传统教学与现今教学方法的优点,致力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构建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的教改新模式

(一)教学创新的内容

1.教学内容的创新

现今教学当中所教授的内容都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制定的。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才能够在社会当中发光发热,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现今在信息化时代当中,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学生质量与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内容,摒除传统教学当中的弊端,为学生创新性思维开拓空间。

2.教学理念的创新

虽然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时间不短,但是仍旧有许多教师在教学当中常常应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思想指导着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学观念只能让学生越发地感到烦躁。因此,应该从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转变教师与学生的思想,重视素描在美术专业当中的重要性,以此来引导教师在教学当中实施更多新型教学方法,打破原有的传统固定的常规模式。

(二)破传统固定常规模式

人的本能意识当中便具有听与看,这也是人们最基本的功能。一般在人的婴幼儿时期都喜欢画画,更准确地来说是涂鸦,在婴幼儿的时期,学生的语言能力尚未发育完全,还无法通过语言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通过画画的方式,婴幼儿能够将自己心中所想画出来,通过绘画这样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在人进入到小学时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审美能力也逐渐提升,便不再喜欢这种耗费时间的表达方式。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当学生进入美术专业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没有了当时画画的心境,对于素描知识也就没有那么感兴趣了。针对此情况,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实施以下措施:

1.建立信息化教学模式

其一,做好硬件配备,完善教学条件打破传统的教学常规模式,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首先应该做好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应该加大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支持。不仅要给每个班级配备相应的电教设备,还应该为解放教师做好准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使用课件或是其他软件来辅助教学,因此很难离开设备,来到学生中来,而通过翻页笔和示范投影仪等工具,教师可以在学生中间进行远程的软件操作,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多,教师也能够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及时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其二,提高教师信息化的运用能力教师作为教学当中的引导者,自身对于信息化的运用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与效率。在现实生活的情况是,学校为班级配备好了相应的电教设备,但是教师不会使用,只能讲设备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所以在信息化教学改革当中,还应该加强教师自身对于信息化设备的运用能力,加强教师对于电教设备的操作知识与技能。同时,学校应该积极为教师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便利,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促进教师的综合运用能力。除此之外,教研室可以通过举办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活动,来激发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重视,从而迅速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运用技能,作用于学生教学当中。

2.充分开发应用素描的创造性构思

具有艺术氛围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学生充分的投入到绘画活动中去,同时也可以让教师节省身心的消耗,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素描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重视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开发并应用素描的创造性构思,以此来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该应该积极地将学生的思维反馈到现实生活当中,使得学生的创意素描的基础上,思考更广阔的创造性构思,以此来促进学生美术能力与研究的提升。

3.加强素描教学中抽象意识的培养

很多时候,进行创意素描是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抽象意识,进行物体的想象,来完成素描作品。因此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重视起学生抽象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抽象化意识的提升。课余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来提升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还能在脑海当中留下“底板”,在学生需要进行思考的时候,便可以有一定的脑内“参照物”,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素描技艺。如在进行肖像素描画的赏析课的时候,教师应该减少口头讲解的时间,在内容上应该更加精简,从而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体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体会其中的美感。教师在教学当中除书本教材上的内容以外,还可以在网上收集一些名人的肖像画作,一同放到课堂当中让学生进行赏析。由于学生生活的年代与画家所处的年代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对于肖像画的观点也是全新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美术博物馆进行参观,让学生更近距离的体会艺术的魅力。

(三)使用多种不同的素描技能进行教学

写实画法当前一直在我国大学美术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传统的素描画法对美术教学产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当前几乎我国所有的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都没有摆脱这种单一且僵化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其教学上没有创新,没有自身独特的教学方法。尽管写实画法可以使得学生的绘画作品更加客观逼真,但是这种画法会使得学生的绘画缺乏想象力和创新性,因此当前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性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就需要打破当前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出新型的创新的教学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重视起素描课程对于学生艺术专业技能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虽然现阶段我国大学美术的素描基础课程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但是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使用多种不同技能进行教学,以建立更加完善的素描教学体系,提升素描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绘画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查森.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的教改新模式[J].北极光,2019(05):62-63.

[2]杨媚.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教改模式分析[J].现代交际,2017(22):171.

[3]王辉.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的教改新模式[J].中国民族博览,2017(09):32-33.

[4]杨虹菲.浅析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的教改新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24.

基础课教学范文5

针对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中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问题,通过优选教学内容重构知识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突破时空限制加强实践能力等改革,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确保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关键词:

实践教学;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根据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特点,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1]。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层,承担着向学生传授本专业基本思维方式、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手段的责任[2]。很多院校的本科教学中,专业基础课都占据了较大比重,但教学效果却往往与投入不成正比。学生不满意总学“无用”的理论基础课、教师抱怨学生基本功不扎实。专业基础课教学如何改,才能使学生不但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作为基础课教学的承担者,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入手,加强基础课课程建设,确保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优选教学内容,重构知识体系

要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能力培养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基础课程的建设,要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适时调整课程结构、重组课程体系、优选课程内容。为体现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重组了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五门课程的内容,打破课程间的边界,突出问题求解主线,形成新的“计算机问题求解”课程,对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探索。这种改革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很高,很难在普通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推广。课程结构与体系的重构,需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条件、师资情况来进行,不宜照搬照套。我们在不改变传统课程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优选课程教学内容,达到重构知识体系目的。1.计算机导论导什么?计算机导论课程的目标是对初入计算机领域的学生加以引导。但究竟该引导什么,却始终没有共识。目前很多学校普遍的做法是导环境和技术,即介绍目前主流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或对核心的计算机技术作初步的介绍,但这种讲法有时会退化为主要讲概念或仅是对后续专业课程的“预告”,导致学生兴趣不足[2]。我们对计算机导论课程定位是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计算机科学的意义和现实价值,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特点,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领悟作为一名专业计算机人才所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更好地设计自己的专业未来和社会定位。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改变只“讲”不“导”的现状,突出课程的引导性作用。本着“导”而不深,“浅”而不漏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一种自然而然的过渡中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该课程的学习,既给学生一个计算机学科的总体框架,也使学生从第一门专业课就深深体会到计算机科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体会到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潜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离散数学的实践。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基础,其突出特点是使学生掌握使用数学语言或符号系统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熟悉和习惯抽象符号的表示及演算形式,进行思维方式数学化的训练。在离散数学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定理证明、正反例方法、计算方法应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往离散数学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方式数学化的能力,但学生不理解也不知道所学知识有什么用、怎样用。在离散数学中适当增加实验教学的环节,以充分体现“理论、抽象和设计”的专业理念,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既考虑到典型方法和基本技术,也要充分体现“理论、抽象和设计”的原则。

二、改革教学方法,确保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理论、抽象和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三种基本形态。我们要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将三种基本形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核心概念将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1.利用启发式教学延伸教学内容。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要遵循“点线面”一体化的宗旨。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通过一个知识点的提出,分析并构建相关知识的主线,形成一个子系统,经归纳总结,构成一组知识的框架,形成完整的知识层面。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配合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讲课方式上,可以采取“系统讲基础内容、反复强调重点内容、启发性讲扩展内容”的方式。讲课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针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启发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即教学中“以点组线、以线成面”,既要注意基础课程“基础”的特点,也要注意知识的辐射性教学,给学生提供发散的思维空间。2.将“自我探索、深度引导”理念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探索、深度引导”的教学理念引入到某些课程(如数据结构与算法)或某些课程的适当章节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设计一些大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突破时空限制,加强实践技能培养

实践能力是计算机学科的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也是衡量优秀专业人才的标准之一。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的改革所能解决的,应该贯穿于四年的本科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发展。1.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可以实施“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开发训练”的模式。具体为:在基础课教学中进行基础训练,即一次实验解决一个问题,使初学者易于接受,以学会基本操作、培养基本调试能力为目的;二年级时借助高年级课程(如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和专业认知实习,要求学生进行综合性实习,由简单的算法构造一些综合问题的解决方案;三年级后借助专业设计和专业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开发训练。2.开放式专业设计。在现有课程体系下,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我们将研究生的导师制模式引入本科生实践教学,以指导开放性综合项目设计的形式开展专业设计。以第1学期的“计算机导论”课作为时空起点,由学生选择题目组成4-6人的研究团队,每个团队有一个项目并指定专业导师,专业导师对所指导学生进行不断线的指导。让学生利用第2学期到第7学期的课下时间,完成分析、设计要求、功能设计、概念设计和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低年级时,专业导师主要指导学生利用课堂学习和自学获得相关专业知识;二年级后,可结合专业课程开设情况,逐步开展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环节。专业导师制,打破了课程、学时界限,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课程间知识的衔接问题,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协调、沟通和领导能力,学会以探究方式获取知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如下四个关键的环节:铸造坚实的数学基础,实现思维方式的数学化;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实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的改革,不是这些关键环节中的孤立点。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应将上述四个环节的要求融合在每门课程中,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积极开展基础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莉,刘晓霞,张仲选,刘小宁.计算机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从“计算机导论”和“离散数学”课谈起[J].高等理科教育,2004,(2):51-55.

基础课教学范文6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探讨

在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了更好的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的改革与深化,全面提升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力度,综合性优化素描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水平,有条不紊地提升素描基础课的整体教学质量。当前随着工业设计专业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和优化,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素描基础课的开设。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学条件,缺乏完善的教学设施,使得不少学校将美术课程的教师跨学科至工业设计专业。但由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和禁锢,美术课教师将素描基础课完全演变为艺术课程。基于此,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必须加强教学改革,全面优化教学力量,综合性提升教学水平[1]。

一、夯实素描基础课,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

在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的开设过程中,存在很多持不同意见的人,在他们看来,素描基础课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应该直接进行绘画能力的教授,以避免头重脚轻,或者浪费教学时间。从表面上来,这种说辞貌似比较正确。尤其是对于一些欧洲国家而言,他们在开设工业设计专业时,并不仅仅将它们开设在理工院校或者理工专业,而是与艺术院校、美术专业等息息相关。所以,很多人以欧洲的案例来映射我国的工业设计专业。但其实,我国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实际与欧洲国家的教学实际是存在较大的区别的。很多欧洲国家的学生从小就受到了比较正规的美术启蒙教育,他们有着良好的审美素养,也具备一定的徒手绘画表现能力。同时,欧洲很多工业设计专业的生源也有大部分来源于绘画技能考核得好的艺术生。但相较之下,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直接取消素描基础课是不切实际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工业设计专业的生源大都来自于理科生,他们鲜少接触过美术指导,也缺乏素描基础技能和专业知识。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亟需素描基础课的锤炼与强化,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因此,就当前我国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而言,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需要夯实素描基础课,引导学生全面积累素描知识,有效提升素描能力,特别是徒手绘画的能力[2]。

二、深化素描结构的学习,优化明暗与光影教学

在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很多人认为明暗与光影的教学,会浪费教学时间,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直接影响着工业设计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因此,在他们看来,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应该直接将明暗与光影等内容过滤掉,直接进行素描结构的学习。但实践证明,忽略了明暗与光影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后续学习和表达过程中,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方面,学生由于缺乏这部分内容的补充和学习,造成他们缺乏对明暗、光影等把握能力,在具体的色彩运用,亮度调整,色温使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真正实践和工作后,才深知遗漏这部分内容的重要误区。所以,他们往往采用参加培训班的方式来补充和提炼此项内容。取消明暗与光影教学,本意在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时长,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但通过课外辅导班强化和补习的方式,反而造成了学生时间、精力、经济等方面的浪费。因此,在工业设计专业课教学实践,教师既要深化引导学生解构素描结构,不断提升学生的素描表现能力,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明确明暗和光影的运用,不断提升明暗与光影的运用水平,能够精准使用明暗效果对比及光影运用[3]。

三、提升学生绘画的形式感和层次性,实现内外兼修

在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工业设计专业中的素描基础课,不等于绘画专业中的素描基础课,因此没有必要参照艺术专业的教学标准,而仅仅注重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即可。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虽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不等同于让学生完全放弃绘画的美感和层次感。科学的工业设计,不仅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绘画能力,能够直观准确的描绘事物的外形,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精准把握绘画的层次感和形式感,让工业设计美轮美奂,提升工业设计的整体表现力。工业设计是理性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启蒙学生的形式美感,优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线条的流畅度,引导学生明确色阶的把握,提升工业艺术品的整体美感。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优化学生的美感体验能力,这些都需要素描基础课的有效实施。

四、结论

在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实践中,素描基础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科学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优化学生对色彩和明暗的运用,提升学生的美感,优化学生的艺术审美,都需要素描基础课的基础作用。因此,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应该夯实和巩固素描基础课。

参考文献:

[1]杨洪泽,李博,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的改革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14,29(5):453-455.

[2]尚冠卫,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的改革探索[J],戏剧之家,2017(18):167-168.

基础课教学范文7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

新时代背景下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教学手段还是教学理念、内容等,统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此环节中,教师必须对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认知,同时还应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继而做到因材施教以及有的放矢。立足于现实,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院校学生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甚至个性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故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耐心教学,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激发。

一、概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事实上,我国教育部门明确规定教学中需涉及到计算机课程内容。甚至在义务教育阶段同样有所涉及,这样一来,高中生在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时便会拥有一定的基础。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有所增加。当然,在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同样有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相关课程内容。不同之处在于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才能够获得相应的学习证书。即便如此,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依旧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1.地区的差异性

在我国东西部以及城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受到经济以及科技方面的差异性影响,日常的教学效果呈现出了显著的不同。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间也存在差异性,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往往拥有着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高水平的教师资源等。学生可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因此实践操作的机会则会比较多,最终就会获得更高的操作技能。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电脑总数不合理,无法确保所有的孩子能够使用电脑,并且相应的师资力量也是极为欠缺的,故而会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够达标。综上可知,在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技能方面便会出现一定的差距。

2.学校之间的差异性

一般情况下,普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会高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可见学校之间的差异性便会随之出现。但是就计算机专业来讲,职业院校的学生可接受到系统化、科学化的计算机知识以及计算机技能培训。综合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会比较高。在普通院校中,学生接受的多是文化类知识,且具有极强的理论性特征。实际上,操作技能还有待提升。

3.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性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性格差异性较大,尤其是表现在文化课以及非文化课方面。受传统教育影响较深的学生会对文化课更感兴趣,部分学生会对计算机等创新性技术更感兴趣。就目前来讲,计算机已经极为常见了,学生甚至能够进行自学。甚至,部分确有天分的学生会研发出些许游戏软件等。面对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会不断的探索与钻研。若是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学生,通常会习惯于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不愿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相比较而言,前者的学习效率会比较高。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传统教学理念具有滞后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学生主体性思维难以得到及时的锻炼,因此对教师的依赖性会逐渐增加,最终会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在计算机课堂中,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操作的要领等,适时向学生提供引导。但是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总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熟练操作。

2.教学方式以及内容过于单一

以往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不够具有创新性。除此之外,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极其单一的,无法高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会先将理论知识呈现出来,然后逐次进行讲解。随后会将教学中涉及的操作技能进行展示,学生继而在回忆的过程中进行模仿。此环节中学生的探索操作较少,仅仅是机械性的学习。

3.理论与实践无法紧密融合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之间的比例问题。据调查可知,高职院校的教师会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缺乏一定的技术指导。事实上,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往往是为了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以及拥有先进技术的人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忽视了人才的现实作用。久而久之,便会导致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调配不合理。

三、有效改革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事项的重要举措

1.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时候,需要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增强。教师可对该年龄段学生的性格以及兴趣进行一定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将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掌握,从而设计出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内容以及环节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及时采用故事教学法以及游戏教学法,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如将高职学生感兴趣的动漫人物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引导学生参与角色的扮演,了解动漫人物的特点。熟知此内容之后,继而可渗透动漫人物设计所需的技术知识等。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借此可发挥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且提升自主意识。

2.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积极了解更为先进的教学方式,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授课。教学的形式应有多样性,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的兴趣。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提供有利的机会。制定教学目标之前,要清楚地了解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继而将其融入到教学目标中。实用性、先进性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形式,因此教师需将以往的实践教学规模扩大,适当增加操作性课程的课时。同时,还可借助现实案例进行授课,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案例中的实践操作。

3.及时借助先进的教学资源

教学之前教师需将各种有效资源进行规整,使其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最需要的是效率较高的计算机设备。除此之外,还需要的是多功能机房的其他资源。教师在完成简要地理论知识讲授之后,可借助多媒体将重难点呈现出来。继而,便可据此逐个认真学习。甚至,部分学生可凭借自己的理解进行探索,从而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经过实践探究可知,计算机课程具有显著的操作特性,因此教师应及时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一边学、一边做。如有必要,教师还可以整合各项资源从而达到操作与演示同时进行的效果。

4.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效果

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性评价,可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增强。教师可在平时测评以及期末测评的同时,及时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记录,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改变。由以上内容可知,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合理地提升,锻炼学生的探索、钻研的技能。实际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是时代的需求之一,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玲.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新区,2018,(12).

[2]周秀梅.MOOC模式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亚太教育,2015,(14):85.

[3]苏畅,蒋道霞.基于职业技能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9):7030.

基础课教学范文8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各项事务已经成为一项基本技能,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套件及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也是日常学习生活的必备技能[1]。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学生就业岗位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跟紧岗位需求的步伐,动态地进行学生岗位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调研和分析,不断更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上,要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学习准备和心理准备的特点以及职业能力需求,合理运用教学载体,采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课程性质与教学现状分析

1.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性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在大一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学生人数多、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知识点多、专业技术应用覆盖面广、教学难度大等特点[2]。其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各类工作岗位中熟练管理电脑的软、硬件资源,具备小型网络搭建与管理、电脑周边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数字资源管理与常用工具软件使用、办公软件应用等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已成为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也是许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行业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前导课程。

1.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现状分析。目前,高职课教学中存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问题留下隐患[3]。在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若干教材进行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一是课程内容设计相似度高,同质化严重,忽视不同工作岗位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的差异。各个版本的教材均用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先导,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基础,把Office软件应用作为教学核心,用Internet、多媒体技术应用、简单网络应用等作为扩展内容来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不符合各类工作岗位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差异化需求;二是课程培养目标定位大而全,注重课程自身体系完整而忽略各专业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以现行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第一章为例,按照计算机的概念、应用、特点、发展历史、发展趋势、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等结构来进行的课程设计,占据了教材很大的篇幅,过度的追求理论体系的广度,而未考虑学生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三是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内容却始终落后很远。

1.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分析1.3.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习现状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低,尤其是实行单独招生政策后,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较差,生源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学习较为被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更是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学生上课精神涣散,技能训练散漫,无法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需求,部分院校采取了考证的考核方式,学生只学习考证题目,对计算机技能训练得少,造成以后处理工作中需要的计算机应用事务能力差,学习过于机械。1.3.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一般由各院系的教师来担任教学任务,由于课程性质和地位、实训机房的条件、学生的学习心态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二是教师教学设计简单,教学方法单一,注重“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在教学组织上,教师机械性地先做一遍“操作示范”,然后学生在电脑上模仿着做一遍重复的内容,一部分学生“规矩地”按照教师的步骤完成任务,却无从知晓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做是为什么,另一部分学生却将电脑当成了游戏机,全然不理睬教师布置的任务;三是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工作需求,培养目标不明确。很多教师只是机械性地将教材上的内容讲授、演示,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2基于岗位需求的模块化课程设计

2.1设计思想。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工作岗位中面对计算机技术应用情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因此,岗位需求是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内容设计应以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

2.2设计方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设计要以工作过程为依据,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需求分析入手,列举并整合岗位任务需求,形成岗位任务需求群,确定未来工作岗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需求。将工作需求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教学模块,由各专业院系来确定本专业学生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再由教师根据工作情境来设计各教学模块的学习情境,进而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

2.3设计过程和内容。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水平以及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结构的要求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和重构[2]。通过对高职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计算机技术应用需求的调查和访谈分析,确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块划分。根据不同类别的工作岗位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需求汇总,结合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划分出16个常用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8学时。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规划学时为64学时,各专业在开设此课程时由系部根据专业特点来选择8个教学模块。

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研究

有效地进行模块化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需要从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考核体系等几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

3.1基础教学设施配备。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情境来自真实的工作环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工作过程的探索和强化,因此,基础教学设施要与真实的工作环境接轨,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技能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根据16个教学模块的教学规划,需要配置相应的实训室。

3.2师资的配备与组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模块化教学下,改变以往一门课程全部由一名教师担任的形式,每名教师根据各专业的教学模块选择情况负责1~2个模块的教学任务,教师与所负责模块的实训室相关联,选课的学生按照教学安排在各实训室依次进行训练,直至8个教学模块的学习任务完成。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只需要1~2个模块8~16学时的备课任务,然后在各个班级的学生中循环授课,在配备教师时,发挥教师对特定教学模块的教学优势。这样的教学资源配置,教师的备课压力减小了,负责的教学模块循环重复次数多了,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丰富教学组织过程,以提供更优秀的教学服务。

3.3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需求,教师要从岗位工作情境中提炼出普遍适用的工作流程,将工作情境有效地转换为学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深刻理解工作情境中的工作流程,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在教学组织方面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依据,按照指引学生分析问题情境、工作方向决策、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和调整计划、评估工作成效的步骤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项目的引导和组织。每个教学模块8小时设计3~4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之间要体现知识和技能的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第1~2个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学习步骤与方法,后面的学习情境则由学生分组独立完成,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4讨论

在这种基于工作岗位需求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下,对以知识体系来组织的计算机应用教材进行解构,利用岗位工作流程的工作方法来进行重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课程开发环节需要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认真研判每个教学模块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师。在教学实施阶段,需要基础教学设施的大量投入,建设支撑各个模块教学的专业实训室,在教学安排上,则需要各个院系制作动态的课程安排表,以满足学生自由选修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模块的需要。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工作岗位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模块的培养方向,随时需要教材进行修改和补充,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由于选修教学模块的差异,也要经常变换上课地点,容易引起教学地点和教学时间上的冲突,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和完善。

5结语

基于工作岗位需求的模块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对现阶段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一项教学改革研究,涉及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两个层面。在教学改革层面,先是改变传统的一门课程一个教师的配置形式,每名教师只负责1~2个模块的教学,由若干教师来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教学实施层面,采取“作业流水线”的组织方法,每名教师负责指定实训室授课任务,学生在各实训室中依次完成学习训练。教学以工作情境为载体来设计学习情境,按照工作流程的主线来设计教学组织过程,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少榕.基于实际应用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6):66-68.

[2]欧跃发.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4):82-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