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实施企业渗透式管理

中职教育实施企业渗透式管理

[摘要]中职教育是培养拥有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均与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挂钩,因此中职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了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让中职毕业生拥有更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迎接职场的挑战,我国对中职教育的改革尝试从未间断,其中以在中职教育中渗入企业式管理这一教学改革呼声最高,效果最为明显,对这种教学改革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企业因素;渗透式管理

现代职业教育的设立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型人才,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企业的需求。而随着学校扩招和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在逐年提高,不仅要求毕业生有过硬的职业基本技能,在选拔人才时更看重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职场适应能力、社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所以在校期间为学生建立一种仿企业环境的学习和实操环境,让学生接触仿真的职场环境,体验职场规则、企业文化,提前熟悉企业管理模式,能有效帮助学生减少身份转变的不适感,更好地完成学生—职场人的过渡期,成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一、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

一直以来,传统的中职教育与社会、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脱节,无论是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还是学习内容,都不足以让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职场环境,偏重理论的专业学习让学生到了职场或生产企业中对工作不能快速上手,甚至需要二次学习,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成本。“满堂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犹如置身于“象牙塔”中,无法了解行业的最新资讯,无法积累更多的实操经验,到了实际工作中才发现学校课本里学到的知识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并不多,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出来的学生往往在工作中缺乏随机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普通高校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更无法让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学习目的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专业技能外,学不到职场人员需要具备的素养和能力。教育学家提出“学校即社会”,但真实的社会远比学校环境复杂得多,中职教育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将企业式管理渗透进中职教育学习和管理中,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打造和建立具有企业特征的仿企业学习环境和班级管理模式,中职教育应与社会、企业接轨,使学生拥有如企业员工般基本的职业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

二、在班级中渗透企业管理模式,打造仿企业学习环境

与企业相比,学校班级的学习和管理氛围有很大的区别,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班级里强调的是互助友爱,合作共享,一切都是放松的,班级就像是一个育婴箱,将学生保护得很好却没有教给学生在企业中的生存法则:竞争意识。在企业中,个人能力决定成败,在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中充满了竞争元素,危机感使员工保持着较高的职业素养,时刻保持着高水平的工作发挥和技能提升意识,以免被淘汰,所以在班级中渗入企业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班级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增强学生对企业员工的身份认同感,使其提前进入员工角色,适应企业的管理氛围,毕业后在企业中得到更快速的成长。

(一)班级中仿企业的组织建设

既然是全方位地对班级进行企业管理模式渗透,班级的人员设置、角色分工也应按照企业模式重新安排,比如,一个班级作为“企业”,要拥有企业名字,班主任作为企业的“董事长”,组织民主选举票选出企业的“总经理”(班长)、“副总经理”(副班长)、各“部门经理”(课代表),组成“企业”领导班子,其余学生作为“企业员工”,还要成立“工会”,“员工”学会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不仅从人员设置上模仿企业,管理模式也要跟上,在“总经理负责制”中,“董事长”起的是问责作用,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企业(班级)的日常管理则由“总经理”负责,“副总经理”协助,各“部门经理”各司其职,承担自身的工作职责,“员工们”则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还要建立合理的问责机制,让企业中的每一份子都恪守自己的职责,培养工作责任感和职场危机感,在此措施下,初步的仿企业班级管理模式得以形成。

(二)仿企业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改变

在仿企业的管理模式下,学生对自身有了不同的角色定位,真切感受到了企业的工作氛围,意识到了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而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培养了敬业精神。

(三)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安排企业实习

不仅要在班级中建立仿企业管理模式,学校还应通过和企业展开合作,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提高实操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切感受一线工作环境和氛围,在最后一个学年可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完成学生到员工的最后过渡,为即将开展的职场生涯做最后的准备。总之,通过实施企业渗透式管理能有效帮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检视自身所学,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具有专业职业素养的员工,帮助学生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快速成长并适应职场生活。

参考文献:

[1]徐英俊.发达国家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主要特点[J].职教论坛,2010(9).

[2]罗耐安.主要发达国家职教师资培养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理论,2010(10).

作者:曾华宝 单位:广东省陆丰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