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学科融合信息应用

医学教育学科融合信息应用

[关键词]

学科融合;医学教育;寄生虫;肿瘤

学科融合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1]。作为医学教育者,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育并督促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1学科融合信息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学科交叉对医学发展的推动力更加显著,学科融合信息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例如,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疾病通常并不只对单一器官造成损伤,更多时候的表现却是多系统、多器官受损,这远远超出了某个三级学科的单一研究范围,若继续从器官医学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则难免出现疏漏[2]。因而,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需求,我们必须加大学科融合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力度和范围,督促并帮助医学生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2学科融合信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举例

2.1寄生虫的抗肿瘤作用

某些人体寄生虫的存在不仅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甚至还具有抗肿瘤作用,这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机制有关。

2.1.1寄生虫本身的抗肿瘤作用

一方面,某些寄生虫的感染可阻断肿瘤细胞周期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如人蛔虫提取物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3],旋毛虫虫体蛋白对宿主体内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4];再如,疟原虫对S180腹水癌细胞的抑制作用[5],弓形虫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及黑色素瘤的抑制[6-7];另一方面,寄生虫能够分泌一些抗肿瘤的物质,对于某些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能够引起该肿瘤细胞的调亡,例如阿米巴滋养体对于Hela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能够引起该肿瘤细胞的凋亡[8]。

2.1.2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抗肿瘤

寄生虫通过调节宿主免疫系统抗肿瘤的现象可见于蠕虫及原虫感染。如旋毛虫幼虫能够刺激感染小鼠NK细胞,进而加强细胞毒性[9];当卵巢癌患者感染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刚地弓形虫后,卵巢癌微环境中受到抑制的CD11c+抗原递呈细胞会转变为活化型,增加了T细胞受体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CD11c+抗原提呈细胞重新获得了抗原递呈能力,启动CD8+T细胞特异性应答,引起效应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进而增强了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效果[10]。

2.1.3寄生虫与肿瘤的共同分子结构为抗肿瘤研究提供思路

由于肿瘤细胞可逃避机体的免疫监控,抗肿瘤疫苗的研究一直举步维艰。有研究表明,某些寄生虫具有和肿瘤相似的抗原表位,因而,对寄生虫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可为深入认识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例如,肿瘤细胞表面黏蛋白型O-聚糖的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可导致肿瘤抗原特异性的改变,进而引起肿瘤细胞抗原性和黏附能力的变化,加速肿瘤细胞向恶性增殖和转移。因而,关于黏蛋白型O-聚糖的深入研究可为部分肿瘤的诊断和抗肿瘤药物或疫苗研发提供依据。巧合的是,有些寄生虫细胞表面具有和肿瘤细胞表面相同的黏蛋白型O-聚糖结构,这为探求寄生虫和肿瘤免疫逃避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可能,也为研究复杂的肿瘤免疫提供了帮助和借鉴[11]。

2.1.4抗寄生虫药物的研究促进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研究发现,一些抗寄生虫药物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而一些抗肿瘤药物同样可以抗寄生虫,这提示,这两类药物可能具有相同的药物作用靶点。如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Apicidin可通过结合组蛋白脱乙酸酶而导致组蛋白过度乙酞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增殖,并使肿瘤细胞凋亡、分化,巧合的是寄生虫也具有此类组蛋白,所以Apicidin还具有抗寄生虫的效果[12]。由此看来,寄生虫与肿瘤在某些方面有着极为相似的生命特征,因此,深入研究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制,可有效促进抗肿瘤药物的研发。

2.2学科融合信息应用于授课及学生的反映

2.2.1学科融合信息在授课中的应用

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育并督促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在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前提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加入了有关寄生虫抗肿瘤的相关知识和研究进展,为了考察教学效果,随机挑选了部分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观察学生对讲座的反映。

2.2.2学生对于学科融合信息应用于授课的反映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28份,全部收回。通过统计分析,发现90.55%(297/328)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这一授课形式,97.56%(320/328)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更多的学科融合信息,可见学生对于学科融合信息应用于教学的欢迎程度。但与此同时,也有学生对于考试产生了疑虑,分析发现,有83.23%(273/328)的学生担心在期末考试中出现有关学科融合的考题。

3结语

从现代的医学发展趋势来看,学科融合在医学领域不仅仅停留在各传统医学学科之间,医学甚至还将在更广泛的领域与数学、工学、理学、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从而派生出像人体工程学、医学伦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边缘学科,而这些交叉学科将成为医学新发现生长点和新课题的孕育区,为突破医学发展瓶颈,扩展医学科学研究的新天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不容否认,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途径,现代医学的许多重要突破也必将通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来实现。这就对未来的医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现代医学的这一发展需要,我们必须从在校医学生抓起,在教学中适时适量加入经典的学科融合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因为只有熟悉掌握了多种学科知识背景,才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各种知识融汇交叉、进而激发出创新的思想。总之,恰如其分的在教学中加入学科融合信息,对于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医学人才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姜鹏 王黎 张玺 张紫芳 刘若丹 崔晶 薛长贵 王中全 单位: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参考文献:

[1]胥秋.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大学组织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7):20-27.

[2]李红涛,张金钟,邱明才.医学发展中的整体观念与学科综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4):8-9.

[3]杨小军.人蛔虫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4]段玲欣,关学敏,张传生,等.旋毛虫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1,29(2):142-146.

[5]薛长贵,杨胜利.感染疟原虫小鼠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观察[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7,10(2):90-92.

[6]高剑,叶彬,武卫华,等.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协同VP-16体外杀伤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作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26(8):720-724.

[7]徐军,孙新,杨晓迪,等.致弱RH株弓形虫抗小鼠B16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3):305-306.

[8]钱晻,张秀华,梅兵,等.棘阿米巴滋养体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19(1):37-40.

[9]BanyJ,JaniakMK,BudzynskiW.Activityofnaturalkiller(NK)cellsinthecourseofexperimentaltrichinellosisinmice[J].WiadParazytol,1992,38(3/4):117-126.

[10]BairdJR,FoxBA,SandersKL,etal.AvirulentToxoplasmagondiigeneratestherapeuticantitumorimmunitybyreversingimmunosup-pressionintheovariancancermicroenvironment[J].CancerRes,2013,73(13):3842-3851.

[11]刘春亮,吴士良.黏蛋白型O-聚糖在人类肿瘤中的结构异常及生物学功能[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37(5):475-483.

[12]韦进钟,林庆华,谢明权.组蛋白脱乙酞酶抑制剂apicidin及其类似物的抗原虫与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2):146-150.

[13]范耿,于芳,邢晓辉.学科交叉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2):94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