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与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现代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逐渐从知识的传授发展为能力的培养与素养的提升。审美能力作为学生必备能力之一,在学生的人格健全与全面发展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据此,首先从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审美能力的内涵,继而就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包括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注重主体实践、创设校园环境等。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通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不仅是艺术专业学生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也是其他专业学生开展美育的主要方式。早在1989年,国家教委便提出了艺术教育的要求,2002年教育部更是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多个层面对学校艺术教育做了清晰明确的规定。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方式,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和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艺术修养提升、审美能力培养乃至综合素养发展的主要手段,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育的主要追求,以引导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为主要目标,具有美育、智育与德育多重价值,是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维系其身心健康的有效依托。

一、学生审美能力内涵分析

审美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能力,它的培养与发展是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审美能力是复合型能力,由多种要素组成,具体而言便是对美的感受、鉴赏与创造能力,只有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一)审美感受能力

在学生的审美活动中,审美感受能力是最为基本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才能在作品欣赏中从作品的表象出发,层层递进感受到作者的内心,审美活动才有意义,否则很有可能在审美活动中出现对牛弹琴的尴尬情形。审美感受能力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审美愉悦,也称审美情趣。学生在面对艺术作品时,会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上展开审美活动,审美愉悦则是艺术作品带给学生情感上的愉悦之感。比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作品优美的曲调、婉转的旋律让学生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情感上产生了满足感。第二是内心体验。内心体验是审美愉悦的延伸与递进,也是艺术教育实现情感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步骤。学生在审美感受中会主动地迈进创作者的内心,与之产生交流乃至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实现自我洗礼、自我教育的目标,比如在《黄河大合唱》的欣赏中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

(二)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环节,所谓鉴赏,包括鉴定和欣赏两层意识,是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乃至评判的思维活动及过程。从概念界定可知,审美鉴赏包含审美感受,但又不仅仅是审美感受,它还包括更深层次的审美理解与审美评价。审美感受基于人的情感,而审美鉴赏则在情感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范畴。也就是说,学生在被艺术作品打动后,会不由自主地结合已有的审美基础,去分析艺术作品之所以会打动人的原因,或者,去分析艺术作品美在何处。学生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与艺术家进行深层次交流的过程,在分析中,学生对艺术作品会有更深刻的认知,逐渐从表现上升到本质,从直观过渡到抽象,这是艺术思维与审美能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审美能力中的高级阶段,在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审美创造能力便成为艺术教育中审美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事实上,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艺术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仅仅是遵循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学习规律而已。在艺术教育中,随着学生艺术理论的不断深厚以及艺术鉴赏能力的不断提升,其内心的创作欲望会不断上升,在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后,必然会以特定的艺术创作呈现出来,审美创造能力就是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具有参与性高、主体性强的特征。审美创造能力归根到底是一种求新、求变的能力,它与审美感受、审美鉴赏有所区别,注重的是实践与创新,需要学生在已有的艺术基础上推陈出新,焕发艺术生命力,这正是艺术永葆活力之源,自然也就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与根本要求。

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究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与根本途径,兼有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心灵净化等多种功能,在当代大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全面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入推进艺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与完善的必然要求,对此,学校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采取必要的措施。

(一)丰富教育内容,拓展审美视野

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素质的教育形态,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艺术教育以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实践等为教育内容,社会中存在的艺术门类大都可以纳入到教育范畴中。目前,尽管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开设以艺术为主题的公选课程,但在课程的形态上具有单一性的问题,多以音乐、绘画为主,可供学生选择的空间并不大。这不仅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也会限制其审美视野的拓展与提升,因而,在艺术教育中,学校要以丰富教育内容为前提,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门类、不同风格的艺术。首先,学校要做好传统艺术门类的教育工作,最为典型的便是音乐、绘画,将之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点,在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教学要求等环节中给予必要的倾斜,将之作为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重点。其次,学校要紧扣艺术发展的趋势与学生的心理,在艺术教育中融入一些新颖的教育内容,如影视艺术、话剧艺术等,这些艺术类专业更具直观性,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中有着尤为积极的作用。

(二)创新教育手段,激发审美兴趣

艺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程教育,它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要途径,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为凸显。因此,在艺术教育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手段难以发挥作用,创新教育手段成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前提所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创新教育手段时,要紧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激发审美兴趣为要点来创新教育手段。对此,情境教育有着非常不错的作用。在以往的艺术教育中,诸如音乐教育,学生在音乐欣赏中非常容易出现开小差、不耐心的情形,这和音乐艺术本身的抽象性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与学生具象化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冲突。对此,教师在教育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从网络中搜集与音乐相关的各种文字、图片、视频资源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在音乐欣赏中配之以相应的文字解说或图片画面,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感受音乐的美感。此外,小组合作也是艺术教育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可以让学生突破个体式学习的弊端,实现学习资源共享的同时,优化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相应的原则划分为不同的艺术学习小组,比如兴趣爱好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

(三)注重主体实践,生成审美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艺术实践同样不可或缺,实践不仅是深化学生审美感受与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艺术教育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来引导学生开展审美实践,帮助学生生成审美能力。影视戏剧等直观性强、故事性高的艺术形式是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可以在影视戏剧艺术欣赏与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排练。这种实践方式,兼有主体性、参与性、趣味性、开放性等特征,在审美能力的发展中有着尤为独特的价值。比如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是戏剧家索福克勒斯基于自己对命运的理解所创作的千古名剧,既有有意识的抗争,也有无意识的屈服,审美价值极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剧本欣赏与研讨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表演。当然,除了戏剧表演以外,音乐创作、舞蹈创编等都是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创设校园环境,实施隐性教育

艺术教育除了依托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显性的教育手段来开展以外,也可以借助校园环境的创设来实施隐性教育,寓教育于环境之中,不仅可以弥补课堂教育受时空限制的弱点,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艺术教育的目标,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正如美国教育家阿莫斯•奥尔克所言,“源于宇宙精神的直觉应远离肮脏、丑恶的环境,而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产生”。艺术作为人类直觉的产物,自然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学校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与布局中要注重其整体的艺术气息,一方面在校园地标性建筑,如图书馆、食堂等处摆放一些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如雕塑或名人字画的临摹版,另一方面在校园自然景观的布局,如花圃、草地等的设计中融入现代艺术理念,提升景观的观瞻性,这不仅可以实现隐性教育的目标,对校园环境的优化也大有裨益。音乐是艺术教育的重点,学校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借助校园新媒体等载体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比如,在午饭后、午休前,播放一段优美的钢琴曲,让学生散步的时候感受艺术的魅力与生活的美好,这些都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与人格健全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艺术教育是当前高校美育的主要方式,肩负着重要的教育使命,其中最为根本的一点便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美育的主要目标所在。对此,学校在艺术教育中,要以审美能力为核心,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与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课堂教学与环境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多种手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军,彭世良.试论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3).

[2]李延滨.对艺术教育如何增强学生审美素质的探讨[J].活力,2009(3).

[3]许传宏.试论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艺术百家,2004(4).

[4]冯丽.艺术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5(3).

[5]王秀.试论生态式艺术教育观观照下的大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1).

作者:董岩冰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艺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