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摘要:席勒的《美育书简》是一部美育的历史性宣言书,首次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审美的境界看做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及人的感性本质与理性本质的和谐统一。而今社会劳动分工造成的人性异化依然存在,本文结合《美育书简》,对席勒的美育思想背景以及关于感性与理性的艺术教育进行分析,探析以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席勒;感性与理性;艺术教育;审美

一、席勒的美育思想背景分析

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著名的诗人、戏剧家、美学家,1759年11月10日出生于德国马尔巴赫小镇(现斯图加特市郊)。席勒6岁时学习拉丁文,13岁时便用拉丁文和德文写诗,并尝试写悲剧。在学校学习期间,他勤奋的学习心理学、美学、哲学和逻辑学等大量的知识,为其美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席勒毕生都在追求自由,他的戏剧作品《强盗》《阴谋与爱情》等都贯穿着主人公不畏艰难对自由的追求。席勒不断地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刻的反思,始终致力于为人类寻找一条达到自由最有效的途径,最终他提出“审美与艺术”,希望通过“审美与艺术”之途径使人走向政治自由和道德完善,到达人类自由的王国。自由在席勒心目中首先是一种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的状态,而现实中,感性与理性始终存在着矛盾,一种是感性压抑着理性,一种是理性压抑着感性,这两种状态都使人处于不自由的状态,因此席勒认为人只有通过审美与艺术的手段才能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席勒美学思想的产生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不仅局限于理论研究,更具有现实性,他敢于尖锐地批判现实社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美育的概念,阐明了美育的功能,并期待通过游戏冲动,借助审美心境作用于人,改变人性分裂的状况。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审美与自由,贯穿了席勒美学始终,这一独特的美学视角也使席勒成为一位极具现代美学精神的近代美学家。

二、席勒《美育书简》中关于感性与理性的艺术教育对人性的全面发展的分析

(一)《美育书简》与艺术教育中的感性与理性

感性与理性,都是人的属性,人的能力,是以人为本体,从人性中划分出来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是服务于人的艺术,是为人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因此艺术有感性与理性之分。对于人性来说,只有感性没有理性,或者只有理性没有感性,都是片面的,二者结合,均衡发展,人性才是完整的,人格才是健全的。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围绕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分析了人性分裂的社会根源。他认为只有感性与理性和谐一致,才能具有完整的人性,才能创造美和艺术,美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直接相关的,只有美的观念才能使人成为整体,因为它要求人的感性与理性与它协调一致。席勒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大机器生产带来的细致分工造成的人性分裂。文明的发展似乎给人类带来了自由,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无休止的欲望,人因此被“分裂”(异化)。就现代社会而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精细的分工和复杂的机构职能,仍是造成人性异化、感性与理性分裂的根本原因。席勒承认异化是社会前进的必然环节,尽管异化会牺牲人性的和谐,但若科学文明不能发展,人类将无法进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席勒提出了美育,试图通过审美与艺术来重现完整的人性。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这样说道:“理性虽然要求统一,但是自然却要求多样性,因此人需要这两种立法。前者(理性)的法则通过不受诱惑的意识作用于人,而后者(自然)的法则却通过无法排除的情感作用于人。如果道德的性格只能通过牺牲自然的性格才能保持,那么就证明人还缺乏教养。”席勒将现实社会中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人”,即只有情感的感性无道德的理性的人;另一种是“野蛮人”,即只有道德的理性无情感的感性的人;“教养”则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教育培养,也就是审美教育。“原始人”与“野蛮人”都是片面的人,没有完整的人性,要克服这种片面性,只有通过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全面教育,也就是席勒所说“教养”,即审美教育,因为审美教育正是通过艺术教育完成的,而艺术教育正是感性与理性合为一体的教育活动,从而启发“完美人性”,向着理想境界前进。

(二)当代艺术教育中的完美(整)人性

这里的“人性”,不是人的特性,是完美人的特性,是人类所追求共同理想。完美人性潜藏在每个人的天性中,人人平等的思想也更加深刻,对于尊重个体特殊性,消除民族偏见有着重要意义,而感性与理性平衡的艺术教育,是达到完美人性的必由之路。早在两千多年前,东西方的大思想家们,例如先秦时期的孔子、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蔡元培、朱光潜等,都不约而同的意识到艺术教育之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因此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美学观念。席勒把完整的人性看做艺术的根源,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完整的人性。在当代社会,艺术教育不仅要培养艺术家或艺术专业人才,更要通过普及艺术基础知识、欣赏优秀艺术作品等,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例如,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凝聚着艺术家独特的个性、丰富情感、对人生,以及对社会的美好追求。当欣赏者欣赏它时,能充分感受到艺术家透过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从而达到共鸣,启迪人的“完美人性”,这也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

三、感性与理性并重的当代艺术教育对人性的全面发展的启示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以抽象的方法分析人的感性与理性和谐的理想状况,论证审美与艺术教育的巨大作用,他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利用不同的美来恢复人性的完整,这一点对我们现今的审美教育有借鉴之处。美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个体的差异性决定美育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美育措施作以达到预期目的。虽说席勒美育思想过于夸大美育作用,但其中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观对正确认识和突出艺术教育的作用,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讨论席勒美育观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被誉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蔡元培先生一直致力于将美育付诸于实践,曾公开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他认为“救国先救人,救人先救心”,这一点与席勒试图通过审美与艺术恢复完整的人性,实现自由的王国是一致的。画画是儿童最直观的表达情感的途径之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课业的繁重,越来越多的孩子放弃了艺术,仅一小部分孩子继续选择艺术的道路。从儿童对于艺术的主动接触,到成长过程中慢慢放弃,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艺术活动不吸引他们,而是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过于注重技能的教学,忽略了孩子可能存在的对艺术的天赋及乐趣。尽管在初高中仍存在部分美术课程,但大多“名存实亡”或是只学习理性的美术技能。长此以往,儿童对艺术的感受力、情感表达、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将严重弱化。其实,美术活动是外化学生心理的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不仅表现客观事物,还能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抒发内心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也能及时的了解他们所思所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他们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美术课程,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多感受身边的美好,最大程度上的保护孩子对艺术的向往,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力,提高审美能力,使感性和理性能够和谐发展,由此完善人格。可见,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重视艺术教育对人情感的培养、陶冶和净化作用。把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和手段,重视艺术教育中的感性和理性的作用,这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及时的弥补了理性社会中个体情感的缺失,培养和提高了人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激发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激情,使人们最终达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徐恒醇.《美育书简》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张静静.审美与自由—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影响[D].合肥:安徽大学,2001年.

[4]高细媛.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莫小红.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作者:贾明俊 杨友成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