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路径

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直接反应的是其做人和生活的一种惯性方式。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是综合性实践智慧的体现。从这一角度来讲,“习惯养成教育”理应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形成的核心途径。聚焦习惯养成主题教学现场,教师究竟该如何具体展开呢?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为例,探析如下:

一、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目标是教学的指南针,也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达成的依据。要使得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化,教师务必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分析不同层次目标

“目标”是多层次的,自上而下依次有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题目标、课时目标。教师在拟定课题教学目标时首先需要明晰上位目标的要求。以《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爱整洁”一课为例,本课对应《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是“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2条“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需要达成的课程目标是“行为与习惯”下面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从教学参考书中可得知,“我的好习惯”这一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学生初步养成整洁、守时惜时、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单元内各课之间是并列关系,内容相对独立。当然,也有单元内各课存在逻辑关系的。弄清这个关系,有助于确定不同课题的内容在单元教学中的定位和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或者是相同主题教学内容在不同年段的教学侧重点,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二)分析教材内容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各课内容梳理见表1:鲁洁先生说过:“德育课堂,究其根本是一个引导儿童去探寻生活意义的课堂。它主要关注的不是教人学会一些谋生的工具性知识和本领,它的关注是在使人懂得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在生活中有什么值得去追求,它要帮助人去生成有意义的生活,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可见,追求美好和有意义的生活是德育课堂的终极目的。结合表1的内容分析得知:“为什么?”和“怎么办?”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三)分析学情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在本单元的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要使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校本化和班本化。与学校和班级的具体问题结合进行设定,使之对学生的生活发挥更有针对性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学要引导学生过更好的生活,首先就要清楚儿童的现实生活状态是怎样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是什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主题,结合地区、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进行必要的学情摸底。而在主题的教学中,学情的分析更多指向的不是学生现有知识或技能的实际状态,而是当下的行为表现。以《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不拖拉”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例,笔者使用问卷星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可知,本班孩子都有过做事拖拉的行为表现,经常拖拉的约占三分之一,有时拖拉的约占三分之二。拖拉行为主要表现在起床、收拾物品、做作业、吃饭这四个方面。根据这个调查结果,教师可在“怎样和拖拉说再见”环节中,结合具体的拖拉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综合以上的分析,教师就可以“量身定制”课题教学目标了。我们不妨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四个维度来拟定教学目标。以“我不拖拉”一课为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要求学生爱惜时间,有告别拖拉的强烈愿望;具体到个性化的“行为与习惯”目标,要求孩子们至少在起床、收拾物品、做作业、吃饭这四件事情上做到不拖拉。只有在进行了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教学目标的定位才是准确的,教师才能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过更有道德的生活的目的。

二、选择有效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什么样的方法是有效的呢?笔者认为,只要是能促成教学目标达成的手段和方法都是有效的。如上所述,本单元的四个习惯养成主题需要达成的课堂重点教学目标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题教学是否可以套用同一教学模式或同一种方法呢?其实不然。低段儿童的学习和认知特点表明:学习形式的新颖与丰富、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有助于唤起儿童更大的学习兴趣和有助于他们维持更长时间的注意力,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看,也能确保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依据这一特点和要求,结合重点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在本单元教学中,笔者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体验法

“体验法”要做到有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阶段性活动目标明确,力争让活动具有不可替代性;二是活动能激发真情实感,触及学生内心。为了让一年级孩子深化对时间的感性认识,明白每一分钟都是有价值的,进而形成不能随意浪费时间、要珍惜时间的观念,我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亲身感受一分钟的长度……在30秒左右的时候,有些孩子们就开始按捺不住了:“怎么这么长啊!”“怎么还不到一分钟啊!”1分钟结束的时候,孩子们感觉如同经历了漫长黑夜一般:“啊!终于到啦!”于是,我趁热打铁:“同学们,你觉得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于是,学生一连说出了诸如写字、抄写家庭作业、收拾书包、跳绳等生活常见事件。一分钟都可以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呢?孩子们睁大眼睛露出惊异的表情,似乎在说:以前从来没觉得五分钟、十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孩子认知差异的出现,不是通过老师的灌输和同伴的分享实现的,而是通过孩子亲身的体验来实现的。而且,比起认知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对时间的“珍惜感”会提升,从而有助于改变他们对时间的随意态度,帮助他们告别拖拉行为,形成守时的好习惯。

(二)情境故事法

“生活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教学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意义世界之中,孩子的生活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指向目标意义的生活情境故事能悄然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听故事、讲故事也是低年段孩子们特别喜欢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之一。为了让孩子们更通俗地理解整洁的社会意义,笔者利用教材的绘本情境故事《皮皮的故事》,然后回归生活实际情境,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皮皮去做客,客人都远离他?你和家人去做客的时候,是如何穿戴的?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也需要保持外表的整洁呢?这样引导孩子们进行生活经验的梳理和总结,然后进行生活意义的概括和提升:整洁是一种美,保持外表的整洁,别人才会更乐意亲近你;在公共场合,保持整洁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种礼仪。绘本情境故事和生活情境故事,能唤起孩子们对生活的记忆,引导孩子们回忆有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己总结得出结论,自然形成对美好仪表的喜爱和欣赏。这种来源于生活指导的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完全是自发和自觉的。因此,当重新回归到生活场景中,孩子们也会很自然地想要去展示这样一种美。

(三)榜样示范法

“榜样学习”是一种观察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人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审视他人所接受的强化,把他人的示范作为媒介的模仿活动。在“我们有精神”一课中,我采用了榜样示范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观察、模仿身边同学“有精气神”的表现。我设计了“模仿擂台赛”的活动,挑战的项目有大声朗读、坐姿端正、站姿挺拔(根据不同班级学情,可灵活设置挑战项目)。比如:请榜样进行“有精气神”的朗读,然后每个学习小组随机抽取一名同学进行挑战,老师和其他同学担任评委,给“有精气神”的同学进行投票,得票超过投票人数的一半,即挑战成功。通过这种趣味活动形式,引导孩子们自主观察学习,不断向榜样行为靠拢。

三、课后的有效落实

因此,学生的认知、能力、方式方法,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在四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行为与习惯”的内驱力。因此,处于有限的时空中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指向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目标的达成。课堂需要解决的是价值澄清,即对学习内容、意义的理解和认同,主要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必须通过合适、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去完成“激情、明理”的目标。德育课堂最终要回归生活。在习惯养成主题教学中,我们的落脚点在“好习惯的养成”上。而指向学生生活实际的“习惯的养成”目标仅仅依靠课时教学是无法即时达成的,我们往往需要拓展教学时空,通过课下的基于目标行为养成的延伸实践活动及有效评价去帮助学生逐步达成。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那么,如何保障学生坚持去“做”,从而形成习惯呢?首先,我们依据教学目标要求,制定出课后践行表。以“我不拖拉”这一单元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例,与此对应的个性化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起床、做作业、收拾物品、吃饭这四件事上争取做到不拖拉。怎样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养成这个习惯呢?要求从课堂教学结束开始,学生连续行动90天(越长越好,直到习惯养成)。其次,我们还要通过合适的评价手段来敦促行为的不间断坚持。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段的孩子一般处于前习俗水平。具体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其核心是逃避惩罚,也就是说孩子是否做这件事,取决于是否会受到惩罚;第二个阶段是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也就是说符合自己利益就做,不符合自己利益就不做。另外,相对于小学高年段,低年段孩子的发展更具未完成性,空间更大、可塑性更强。因此,我们尽量避免使用惩罚的方式,尝试给予符合孩子们道德发展需要的奖励,以此来促进孩子们朝着好习惯的方向坚持“做”下去,直至好习惯养成。那么,什么样的奖励是孩子所喜欢的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满足孩子内在需要的奖励方式才能够对孩子有吸引力,也才能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孩子们行动的持久力。通过和学生交流,笔者发现,有的奖励方式几乎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要。比如,拥有自由选择权—自己选择家庭作业内容,或在学校有固定内容安排(如午间读书时段)的时间范围内,自由进行个性化安排。孩子们的内心都向往自由,但是他们的学校生活往往是被计划、被安排的。所以,当听到有自由选择权的奖励时,很多孩子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满怀期待……当然,也有少数孩子对这种奖励方式“不感冒”,习惯了被动执行计划,在面对自主安排时,反而显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干些什么。针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就需要进行个别化地深入了解,找到孩子真正需要的奖励。总之,只有孩子内心对行动后的奖励—评价的结果有所期待的时候,才有持久的动力坚持去践行。可见,只有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课后延伸活动的评价方式,才能有效确保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有利于行为习惯养成主题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养成好习惯,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作者: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