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建设研究

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建设研究

1艺术院校设计学学科服务的必要性

学科服务在国外高校中嵌入用户环境参与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果,促使国内一些高校也开始研究适应自身状况的学科服务,使学科服务如火如荼地在高校中开展起来,并为学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优势。在2011年新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科已从一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艺术学门类,而设计学也已从二级学科设计艺术学提升为一级学科。根据2012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计学学科下设有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特设)9个专业,这些专业都具有创新性行为的特质,都是依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来创造事物或改变事物,以达到对某种需求的满足。从理论上来理解,根据《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里对“设计学”的解释:“又称‘设计科学’,是以人类设计行为的全过程和它所涉及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为对象的,涉及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方法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缘学科”,从这里可以看出它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它的“根本任务是研究和把握科学而正确的设计规律,以保证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目标得以完美实现”。因此,设计学是一门涵盖面广,强调理论属性与实践的结合,融合多种学术智慧,集创新、研究与教育为一体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创新型”一词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设计作为一种改变外部世界、优化生存环境的创新行为,其存在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而以“设计”作为主要教学方向的设计学,作为重点学科之一,作为中国的设计学学科,我们需要有更高的理想,在充分挖掘自身绚丽多彩的文化和民族特色、创造性地发挥自身优势的状态下,力求将“深入人心”的“中国制造”最终打造成令人瞩目的“中国设计”,以立足于世界设计之林。因此,从专业特殊性角度来说,在体现和提升专业自身价值方面,有着极其迫切的需求。为此,学科服务工作应紧紧围绕设计学学科特点及用户需求,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全面满足和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2基于设计学学科建设的学科服务

在艺术院校中开展的学科服务,首先应建立在学科特质基础上展开,同时应与用户群体产生互动,拉近距离,使图书馆成为用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培养学识丰满、能力颇强的学科馆员进行专业服务,并合理资源配置,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最后,“创新”体现在学科服务的各个方面,要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效应。

2.1根据学科特质开展互动与合作

设计学是一门具有创新特质的新兴学科。从专业知识角度而言,除了掌握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设计原理、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等)外,还需要及时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能力,因此,具有时效性、及时性、新颖性等特点。从创新思维角度而言,需要具备感性意识(灵感)与理性意识(合理性)———在吸收前人已有成果(理念、思想、形式等)外,还需要在作品中将自己由感性意识发展而来的想法以理性的方式展现出来,创造性地制造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事物,具有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态势。从教学成果角度而言,设计学学科作品多以实践方式以最直观的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如图片方式、模型方式。大多设计专业在进行作品设计时,资料的查找多以直观的图片形式来进行搜集,而图片信息的搜集类型不拘泥于某一方向、某一类型,具有多向性,是横向发展的;同时,作品最终也多以图片形式或按比例制作模型的形式来展现,具有呈现方式的特殊性。学科服务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来提供帮助与服务。它促进了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合作,改变了图书馆以往那种“你问我答”的被动关系,要求图书馆服务从用户群体需求出发,设身处地地为用户考虑,并积极嵌入用户的各种环境中,成为用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又能让用户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入到图书馆的建设中,形成两者互动合作、共同促进学科发展的状态。“互动理念对于学科服务具有积极的启迪,将学科馆员与院系读者的沟通定义为双向循环信息流,是学科服务深化发展的必然”。此外,互动与合作可以促使学科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拉近彼此距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能够深入彼此环境之中,更好地促进学科服务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设计学学科专业的学习,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是技能的培训,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学科服务应从学生最根本的需要出发。从知识传授角度而言,应秉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通过与教师合作,共同商讨课程教学计划、课程组织,将信息素养内容嵌入教学之中,通过实际任务(如研究报告、论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使其学会检索的方式,借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此外,图书馆也可通过定期开设有关论文方法信息资料查询与书写格式的讲座等,以及可以提升信息素养的培训课程,采用丰富多样的手段(如自制视频,制作网络课件等),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满足用户需求,为培养可持续性学习人才推波助澜。从技能培训角度而言,学生需要对设计技能操作方面(如手绘、3DMAX、Photoshop等)进行大量的了解和练习,例如环艺设计专业课程———室内设计,通过教师课堂理论讲解,最终的作品将以手绘或电脑制图方式来表现。对于设计类专业的电脑制图,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授的电脑操作知识是远不能制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还需要学生课外对设计类专业网站(如火星时代)进行浏览揣摩学习,以补充对电脑制图的建模、材质、灯光、渲染等多方面知识的熟知。借此,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可以通过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了解他们经常关注的专业网站、论坛、bbs等,并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置有效链接,方便师生随时进入专业网站查阅、下载资料和学习专业技能。另外,针对设计学学科的专业课题讨论与知识点答疑等,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牵头和管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图书馆网站中开设设计学学科博客、论坛等,以这些方式将与专业教师、教授沟通交流提出的一些专业性强且学生关注度高的主题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参与互动,并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或教授担任博主为学生答疑授业解惑,方便学生继续学习。设计类专业的特点是不断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对此,图书馆可以根据专业网站信息及时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借此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和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多渠道提供帮助与服务。对于教师群体来说,学科服务方面内容主要在于科研项目与教学。针对科研项目,学科馆员应积极加入,通过对科研项目的发展态势研究,提供资源与信息分析特长优势,将信息从复杂的环境中提炼出来,并根据信息的价值、特点等进行重组、关联,创造出新的、有用的知识,加大在搜索有利用价值信息的专业性、细节性、准确度,提高有效率,配合教师科研需求,形成强强联手,制造出放大效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科研发展与学科服务水平提升。针对教学,学科服务可以以嵌入的方式,进行两者合作,从课程教学计划、课程组织等方面进行信息素养内容的设计,有机地将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课程发展、知识传递。另外,还应加强与外校的互动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避免因学科资源的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浪费。如此一来,形成多方互动,提高图书馆渗透能力,提升学科服务品质,通过互动增加图书馆的需求程度,加深图书馆的融入程度。

2.2学科馆员素质升级与资源合理配置

学科馆员素质与资源合理配置是学科服务工作开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学科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而学科服务是图书馆面向院系开展的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对学科馆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是开展服务工作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一般来说,学科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为“: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有较强的信息组织、整理能力;具有丰富的文献学、信息学基础知识;有深厚的某学科知识底蕴”。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精英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学科馆员的要求,除了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及通晓图书馆相关知识(信息检索等),以及具有图书馆信息搜寻、资料整合与分析研究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外,还要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为学科服务的道路上,学科馆员的素质升级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是艺术院校的设计学学科专业,因此对学科馆员的要求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既要有相应的设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图书馆相关知识和工作经验。为了能够更好地为设计学学科开展学科服务工作,图书馆应增设学科馆员岗位,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自身优势,尽量吸引本校设计类专业人才进入图书馆工作;同时,图书馆还应开设一些学科服务知识相关的培训课程,对有专业背景、有积极态度和对学科服务工作感兴趣的馆员进行培训,将其纳入学科馆员培养范围,学习后参与并接受院系的学科服务工作试用、考核,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服务工作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设计专业学科背景馆员的活跃思维和专业特长,创造性地开展学科服务工作,如针对咨询频率高的热点问题,利用多媒体软件,从艺术审美角度设计制作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视频,到网上,供用户参考学习等。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从组织管理上来说,首先要顺应时代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目标,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根据自身情况及外界环境状况,积极应对,合理配置馆藏图书资源采购经费,顺应时代变化,适时调整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的资金采购比例,为其由传统图书馆转型为现代图书馆奠定了基础。作为艺术院校的设计学学科服务,从领导面至大众馆员都应意识到学科服务的重要性,关注图书馆服务需求方向的变化,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如设计学科对图片电子化的需求。其次要责权明确,只有制定了相关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制度,赋予相关人员一定的权力,服务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如研究型大学康奈尔大学在馆藏建设方面,学科馆员拥有一定的资源采购经费,负责自己学科建设所需图书的购买,确保资金落到“实处”。第三,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入为出。为了能使学科馆员发挥最大作用,应根据学院实际情况与学科馆员素养状况,合理配置学科馆员。

2.3打造具有创新意识的特色品牌服务

创新服务意识是学科服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物,它的出现使得学科服务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如上海交通大学为学科服务创新性地推出了IC2的服务模式,即图书馆主动创新服务机制,根据读者个性化需要,营建支持主题学术交流和创造的环境,以“学科服务”为主线开展工作,并提倡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鼓励读者参与,支持协同研究,启迪创新思维,提供更具亲和力和人性化的服务。艺术院校设计学学科服务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打造符合其性格特征的品牌效应,突出自身服务特色。作为艺术院校的图书馆,阅读环境的氛围是促发创意思维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也是学科服务提升、打造特色的一个重要环节。图书馆阅读环境的改造,一方面可以增强用户在功能性方面的需求,如研讨空间、多媒体空间、学习空间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艺术审美气息,营造艺术设计氛围,形成自身特色,激发创意灵感。在图书借阅与特色数据库建立方面,为了解决因图书价格昂贵、经费所限、无法购买复本等原因造成的图书不能外借的矛盾,学科服务工作可以通过建立本馆资源数据库、利用随书光盘及购买商家数据库,以及与盟校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开展数字图形图像服务,使借阅昂贵画册存在的矛盾得以解决(这里针对书籍版权问题,可以根据资金状况通过买断电子版权的方式来解决),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参考和利用网络搜索技术,使在图库里搜寻所需图片变得方便快捷。此外,在特色数据库中,还可以将历年的学生优秀创作作品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存储保留,以供参考和欣赏,借此展示学校的艺术人才培养实力。进一步来说,也方便学院领导对教学目标发展状况的审视,把握方向。在科研发展方面,可以通过与出版社、出版商的合作,为教师提供在线出版物服务,既满足了教师的科研发表需求,又可以作为电子资源,丰富本馆资源数据库,提供一条新的学科服务路径。在教学方面,从教师角度出发,学科服务可以搜罗国家精品课程网中与设计学学科相关的精品课程,在图书馆网站设置链接,给新进教师从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教态等以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从学生角度出发,除了学习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对与设计专业相关的材料与性能等方面知识进行了解。哈佛大学建立材料图书馆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将建筑材料信息视作与图书资料同等重要的信息资源,为此专门设立了材料图书馆(MaterialLibrary),便于师生在设计中随时查阅。材料图书馆除了配合各类建筑材料课来展示学生材料研究与设计的作业之外,还系统展示各种常用建筑材料,尤其是新材料。材料图书馆成为各种材料的研究及展示平台,也成为联系建筑教育和建筑材料技术发展的纽带。针对设计学学科专业特点,我们有必要建立材料图书馆,将这些材料作为资源的一种,配合教学,以方便师生在设计时随时查阅,也可以促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材料、研究材料和利用材料。当然,经费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图书馆可以借由教师在科研实践项目中合作的材料商这个资源,来支持和建设材料图书馆。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将图书馆学科服务通过APP微信平台,传送图书馆最新动态、活动消息以及新书传递资讯;与本校学报合作,开辟图书馆专栏,传递图书馆新动向;利用学科馆员与院系的沟通,加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宣传效果,利用多方位、多渠道方式推广图书馆学科服务,增强图书馆影响力,真正做到急用户所急、满足用户所需。通过服务创新意识来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打造符合设计学学科用户“口味”,创设具有设计学学科特色的品牌效应。

3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服务工作在一些高校的成功开展,已经逐步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能将艺术院校设计学学科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然而,学科服务如何在极具特色的艺术院校设计学学科中开展下去,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还需要我们去探索,但前景是无可限量的,是值得去尝试的。

作者:徐媛媛 李萍 暴文慧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