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音乐引人小学科学课

将音乐引人小学科学课

【摘要】探究式学习不是小学科学课学习的唯一方式。科学课教师应该尽可能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将音乐引入科学课是科学课教学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从课堂结构来说,音乐可以用于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方面。

【关键词】音乐引入;小学科学;课堂结构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物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物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一变而成为可能。”古典音乐流派也认为,音乐是沟通万物的桥梁,音乐的和声、旋律和比率的运用,会使人身体尤其是大脑活动与之同步,具有更强的扩大心灵选择的能力。暗示教学创始人洛扎洛夫也认为,恰当地运用音乐可以提高教学效率20~30倍。音乐也可以驱除人脑中无关信息,使人脑在轻松状态中接受更大容量的信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不要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科学素养包括多个维度,不同的素养要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加以培养,科学课教师应尽可能掌握多种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要多采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及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剧表演、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考察、科学辩论会等,都是科学课学习的有效方式。正是在这些理论与建议的指导下,笔者进行了将音乐引入小学科学课的尝试。将音乐引入科学课是指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或演唱等手段,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从课堂结构来说,主要应用于以下四方面。

一、用于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导入新课时就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这对于一节课的成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恰当地运用音乐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下面以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观测天气》为例。我开始这样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呢?我们先听一段音乐,听完说说你想到了什么?然后,我用录音机播放乐曲《渔舟唱晚》。因为很多同学晚上看电视都看天气预报,很快,大家异口同声地喊出“天气预报”。于是我说,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象员从事的工作——《观测天气》(板书)。从而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又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第17课《保持健康》时,教师说,老师先播放一段视频,看看谁能说出里面歌曲的名字。于是先用正投机播放一段视频《健康歌》:歌词是“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抖抖手啊抖抖脚啊,勤做深呼吸,学爷爷唱唱跳跳你才不会老……”这是一首生动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爷爷与孙女晨练为情境,通过平易如口语形象化的歌词,道出了健康的真谛。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已经接触过这首歌曲,对歌曲的内容已经有粗略了解。三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他们大都喜欢听歌,喜欢表演,喜欢运动。有的跟着旋律轻轻哼唱,有的跟着视频一起做动作,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播放完毕,我问学生歌曲的名字,学生很快说出《健康歌》。老师说: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保持健康》(板书)。接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二、用于学习新课

在有些教学参考书中,不少篇目介绍了以歌谣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这当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如果把这些歌谣谱上曲子,教学生唱,就会使所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轻松自如,平添一份情趣。例如,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风》中,科学在线部分介绍了儿歌《风力歌》。儿歌内容是: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清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变,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陆上很少见。我对教材内容做了如下处理:(1)教师用投影投出课本插图,并配有《风力歌》。(2)教师配乐朗诵一遍儿歌。(3)教师领学生读儿歌。(4)学生在配乐声中自由读儿歌,并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儿歌配上动作。(5)教师教唱儿歌(学生边唱边做动作)。通过以上做法,虽然教唱儿歌费了些时间,但学生对儿歌印象非常深刻,下节课复习时,《风级歌》几乎人人会唱,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用于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当堂消化吸收新知识,为其提供运用新知、形成技能的机会。但教学设计不当容易出现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感。如果适当引入音乐,就可以让学生放松精神,使巩固练习变得轻松愉快,克服上述缺点。例如,三年级下册第5课《自制小乐器》一课,学生本节课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了多种小乐器,有杯子做的小鼓、文具盒做的古筝、罐头盒做的沙锤、钢丝做的三角铁、木棍做的木琴等。制作完成后,老师提出:大家想不想用自己的乐器演奏呀?学生说想。老师说:大家先听听老师演奏的是什么歌曲?于是,老师用自己制作的编钟演奏歌曲《小星星》。因为音乐课上学过,学生很快说出歌曲的名称,学生们兴致很高。接着,老师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乐器演奏,把课堂气氛再一次推向高潮。这样,不仅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再以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7课《保持健康》为例。教材中活动一“怎样做更健康”提出了讲究卫生、合理饮食、积极锻炼、按时作息等方面的要求,列出了有利和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身体、空气、水、食物、其他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由于文字较多,让同学们记住有一定难度。以前很多学生学过后只记住了很少一部分。于是,我把这些《健康行为标准》编成儿歌,儿歌内容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按时刷牙记心上。勤换衣服勤洗澡,按时睡觉和起床。不偏食、不挑食,吃饭定时和定量,不吃不洁净食物,饭后不立即运动。天天做眼保健操,参加锻炼要经常。不喝生水污染水,喝凉白开要适量。扫地之前先洒水,室内通风要经常,远离空气污染区,绿化环境要提倡。少发脾气少得病,心情愉快才健康。我先让学生读出来,读几遍熟悉以后,再按照节奏去读,然后配上背景音乐,读出来朗朗上口。我让学生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读,学生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很快就巩固了所学内容。当然,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男女生轮读、找学生领读、齐读等各种读法巩固知识,也可以给儿歌编上动作,让学生分组表演等。

四、用于布置作业

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就是指学校教师要求学生在家庭中独立完成的作业,是课堂作业的延伸。从内容上看,家庭与教学联系密切,是对课堂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和运用,但从教学形式上看,家庭作业作为学生的独立作业,它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准备课堂学习,巩固和丰富课本知识面,熟练技巧,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上文提到的《健康歌》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通过看视频的方式,通过课前预习为课堂作准备,而《健康行为标准》可以作为家庭作业在家里排练,作为课堂的补充。由于引入了音乐元素,避免了某些普通作业简单枯燥的缺点,学生很乐意去做。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将音乐引入科学课过程中,应该根据所学内容,不拘一格、适时适当地引入音乐元素。既可以音乐欣赏,又可以学唱歌曲,也可以演奏,还可以给歌曲编上动作进行律动练习等。当然,音乐只是媒体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在音乐引入科学课的过程中,并不排斥其他教学媒体的运用,只有各种媒体综合运用,有机结合,因课制宜,扬长避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春兰.让优美的旋律回荡在语文课堂上[OL]

[2]刘晓华.让历史插上音乐的翅膀—音乐在历史课中的应用[OL]

[3]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OL]

作者:阚春和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庞各庄乡阚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