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深入开展,对于高校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愈发重视。高校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强化高校学生的身体素养,也能增进大学生对于艺术内涵的理解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对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全面提升高校舞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为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审美能力;重要性;路径

舞蹈是人们利用肢体动作创造美、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艺术表达形式,高校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具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让学生能更好地从事与舞蹈创作、训练与表演相关的工作,大学生通过舞蹈学习全面性掌握舞蹈理论知识学习舞蹈动作技巧。[1]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以及引导。但高校大学生在审美能力培养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高校舞蹈教学环节中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舞蹈是极为讲究美感的艺术,为此高校舞蹈教学活动需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审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借助合理化的舞蹈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

一、审美能力

一般情况下,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从培养其对美的认知能力与评价能力开始。由于审美能力本身具备极为鲜明的时展特征,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艺术审美标准存在一定差异性,所采取的审美能力培养方法也不同。[3]舞蹈教学的开展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对舞蹈艺术作品的理解。在舞蹈学习过程中,高校学生可利用舞蹈肢体语言来配合音乐节奏的变化,充分展现出人体美感。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可亲身感受音乐节奏的韵律感,继而深刻感受舞蹈艺术所带来的情感体验,而在学生四肢与躯体完美协调的前提下可充分展现出学生不同的形态、舞姿,让学生深刻体验舞蹈美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审美能力。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舞蹈作品本身蕴含极为丰富的情感思想,而不同舞蹈种类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舞蹈教学期间需要组织开展舞蹈鉴赏活动,带领学生以审美性眼光分析舞蹈动作,给予学生良好的美学知识学习体验。在进行欢快类型舞蹈教学时,学生可跟着音乐节拍表现肢体语言,在舞蹈活动中也要告知学生舞蹈作品的美学内涵,让学生产生美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享受情感愉悦。[4]

(二)丰富学生对美的想象力

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性实践活动影响,高校舞蹈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审美需求以及理想发展开展审美活动。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可让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意识,大学生在具备审美想象力前提下进行审美活动,不断去追求美、发现美,借助作品的情感表达,让大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想象力。如在进行《看秧歌》舞蹈教学时,学生在舞蹈表演时自然而然会想象劳动人民劳作的场景以及大丰收的欢乐场景,继而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想象能力。

(三)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

艺术创造力是学生舞蹈表演的最高呈现方式,创造性思维是构成高校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利用肢体语言来充分发挥舞蹈思想,让舞蹈生更加适应舞蹈设计以及编排等工作环节。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可充分提升学生的舞蹈艺术创作热情,借助高校舞蹈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欣赏舞蹈作品魅力,强化高校学生对于舞蹈知识、舞蹈技巧的掌握,深度理解学习舞蹈作品的背景、文化与风格,让学生能够对舞蹈作品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培养并发展学生在舞蹈艺术美方面的创造力。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路径

(一)引导学生不断感悟舞蹈美感

高校舞蹈教学活动本身具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价值,在审美教学活动具体实施期间需要引导学生深度感悟音乐、舞姿等蕴含的美感。第一,高校舞蹈教学在带领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过程中,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解各个舞蹈动作技巧,也要帮助学生掌握利用舞姿展现舞蹈情感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舞姿的变化性,继而全面提升舞蹈训练与表演水平,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第二,高校舞蹈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优秀的舞蹈作品作为教学素材,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舞蹈作品所蕴含的内涵,引领学生体验舞姿的视觉美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舞蹈作品的审美能力。第三,舞蹈教学期间可通过外延与内涵两种路径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趣味。在进行外延舞蹈教学环节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可选取歌剧、音乐剧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舞蹈创造体验。而在进行内涵层面教学过程中,则是培养学生对舞台布景、灯光以及音乐等多种元素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感悟舞蹈表演中的美感。

(二)借助舞蹈动作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审美能力

并非天生存在,是人们从实践过程中获得。学生的舞蹈审美观念也要从舞蹈教学方面感知,教师需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舞蹈教学活动,借助潜移默化美学因素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第一,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不断从多种路径带领学生感受舞蹈艺术魅力,继而强化学生对舞蹈美感认同程度,让学生能够从心理上对舞蹈教学内容产生愉悦心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二,高校舞蹈教学期间需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引领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感受形体美、动作美以及服饰美等多种美感,激发学生对于舞蹈技巧及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高校舞蹈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展现出舞蹈作品的造型美感,让学生享受并沉浸在舞蹈艺术创造的美学氛围中,借助舞蹈美的魅力让学生产生正确的审美意向。第三,舞蹈教师需善于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理、科学的舞蹈训练模式下,帮助学生逐步匀称身体形态,让学生的气质更为高雅。同时高校舞蹈教师也要尽可能挖出各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表现出的舞蹈美感进行表扬,让学生在舞蹈学习表演中积极表达自身的情感,自信地展现出舞蹈动作美。

(三)借助舞蹈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必要性,通过设置舞蹈教学情景,加以舞美与灯光的渲染,让学生快速进入舞蹈角色中,在舞蹈情景中不断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利用各式各样的舞蹈情景来满足学生美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此外舞蹈教师可利用舞蹈情景中的音乐因素,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舞蹈氛围,培养并强化高校学生的审美想象力,给学生带来美的启迪。

(四)强化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探索美、感知美与品位美,同时也要立足舞蹈艺术所具备的表演性特征等,借助舞蹈训练与创作来提升学生舞蹈美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不断引导学生开展高质量的舞蹈创作,学生在舞蹈作品中可通过创造特定的舞姿来表达个人思想情感,展现对美的认知。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舞蹈训练活动,深刻领悟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舞蹈角色性格特征,在明确舞蹈情感的基础上正确处理舞蹈工作,确保学生呈现出的舞蹈作品能够展现出应有的视觉美感以及思想主题。此外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登台表演舞蹈作品,逐步丰富学生专业性的表演经验,学生也能借助专业化的表演点评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了解到什么样的舞姿形态与动作技巧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强化舞蹈表达能力。

四、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保障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具备引导以及启迪的作用,高素质、专业性极强的舞蹈教师可有效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为此高校在进行舞蹈教师聘请时,需要严格把控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素质,优化舞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高校也需要对舞蹈教师开展系列培训活动,为其专业能力发展提供机会,进一步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量。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舞蹈教学能力,需要逐步挖掘舞蹈作品所蕴含的内涵价值,及时抓住教学契机对大学生开展审美教学活动,让大学生在舞蹈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能充分感受到舞蹈的美感,让学生形成对美的正确认知。

(二)丰富舞蹈教学资源

舞蹈教学资源是开展舞蹈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借助丰富的舞蹈教学资源逐步强化学生的个人审美能力。为此高校需要提升在舞蹈教育方面的投入,逐步完善教学所需的基础性设施,利用多功能的教学设备来确保舞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高校也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融入舞蹈意识,借助舞蹈汇演、艺术文化节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舞蹈文化。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人本教学思想,有意识提升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步强化学生的舞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实现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有效培养,全面掌握高校学生对美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舞蹈教学模式,在舞蹈教学环节期间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启发性的舞蹈教育,也可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让学生享受远程教育,借助多种舞蹈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舞蹈作品,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优化教师的教学环境

教学场地以及音乐设备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高质量舞蹈锻炼活动的开展提供愉悦的学习环境。为了提升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教师需要逐步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完善高校舞蹈场地与设施,通过设置优质的形体房、舞场、排练室等舞蹈场地,配置木地板、镜子、音响等设备,逐步完善舞蹈场地,为高校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与此同时,高校也要重视舞蹈服饰、装饰品等方面的配备活动,在舞蹈教学环节中需要提升服饰与装饰品方面的运用水平,提升舞蹈表演的美感,让高校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发现美,继而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合理化安排教学内容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也给高校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困难。现如今舞蹈知识跟随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科学化与系统化的发展特征,高校舞蹈教学活动开展期间不仅需要锻炼高校学生的舞蹈技能,也要将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意识提上日程。现如今的高校舞蹈教学普遍存在重视技术教学轻审美教学的情况。为此高校舞蹈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舞蹈基础以及心理特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强化舞蹈理论与美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在舞蹈教学中有意识培养高校学生的舞蹈气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舞蹈风格,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强化舞蹈与音乐配合程度

舞蹈本身是形体、动作以及音乐充分结合后的艺术作品,具备优雅、高尚的特征。音乐本身是舞蹈的重要构成,是彰显舞蹈作品情感的重要基础。在舞蹈教学期间为了实现舞蹈与音乐的充分融合,在舞蹈练习中需要重视音乐节奏与旋律,强调舞蹈动作与音乐旋律的协调性,强调舞蹈本身的节奏感与音乐的旋律美。此外,为了强化舞蹈与音乐的配合程度,学生需要在舞蹈练习中逐步增强自身的音乐情感体验,借助情感体验深入发掘舞蹈的音乐美与舞蹈美。

(七)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有效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高校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需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继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此,舞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舞蹈鉴赏水平以及学生心理特征作为依据,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舞蹈当中的美学特征,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舞蹈练习期间可自觉发现美、鉴赏美。同时,舞蹈教师可通过形体美、动作美的教学活动,设置相应的美学问题,继而引发学生对于舞蹈的美学思考,全面提升舞蹈审美能力。

五、结语

现如今我国对于学生审美能力教育的重视逐步提升。舞蹈作为开展美育活动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塑造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有着促进作用。为此高校舞蹈教师需不断带领学生感受舞蹈美感,强化学生本身的舞蹈美表达能力,同时舞蹈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舞蹈教学内容与模式,不断优化舞蹈教学环境,强化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飞扬.阐述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发展[J].戏剧之家,2021,(33):147-148.

[2]蒋帅.网课视域下翻转课堂纳入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路径分析[J].科技视界,2021,(29):20-21.

[3]苏菲.刍议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途径[J].山西青年,2021,(19):117-118.

[4]李念.红色文化元素在高校舞蹈教育中融合创新的实践探索[J].尚舞,2021,(19):82-83.

作者:许欢 单位: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