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新趋势

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新趋势

【摘要】“互联网+”思维正在改变着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样式。从教育传播学角度审视,传统通识教育模式必须适应传播渠道的变化,与新的技术和思维进行深度融合,主动求变。于是渠道的变化带来了主体、内容和效果评定上的转变。本文以南京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突破为例,试图探索出适应新时代教育传播学的新门路。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网络传播;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改革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教育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传递与变换过程。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教育目标、渠道改变了,对原有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产生了冲击,对相关的教学及管理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它要求“教育领域培养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1]。具体而言,互联网在与传统的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管理模式相融合之后,既可在教育影响力范围上产生极大突破,又可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做到个性化。这直接提升了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管理的效率,“物联网技术能够提升教育环境与教学活动的感知性,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泛在网络技术能够增强跨组织边界的大规模社会化协同,云计算技术能够拓展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的共享性。”“互联网+”思维下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部分:

一、“互联网+”思维下教育的“双一流”建设目标

互联网的发展以瞬息万变之势革新了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对各行各业提出新的需求与目标。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互联网+”思维对我国经济形态的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思维下教育也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以适应时展。首先,从横向的教育发展状况而言,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相较于世界一流大学,我国的一流大学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高校人才的输出不仅仅要进一步契合各个产业发展所需,更要与时俱进,立足民族,具有全球化视野以及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其次,从纵向的政策方针角度而言,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通过并由国务院印发;2017年9月,《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紧接着10月,在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2018年,“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上海召开。中国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重点对中央两部委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工作考虑做了说明。因此,艺术院校通识教育在新趋势下需审时度势,顺应时展与政策要求。南京艺术学院作为一所综合类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的学科发展状况,以实现一流大学为目标,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突破点,一方面致力于为新时代培养出创新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致力于探索出实现时代教育传播学的新路。

二、渠道变化下教育技术的迭代

“互联网+”首先建立在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因此教育传播学的变化体现为“数据驱动学校,技术变革教育”[2],即技术将与教育深度融合、与个体的人相配合,硬件条件的更新,直接推进了整个教育系统的演变。对于传播过程终端的学生而言,新的传播技术让他们获取的信息量大大扩容。

(一)资源的开放互通

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最直接可感的变化之一是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不同种类的信息很容易被搜集整合。例如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致力于不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先后购买的世界美术与台北故宫数据库等,以及自建的江苏音乐特色数据库、八大山人全集等特色数据库,为的是通过整合消弭地理隔阂带来的信息孤立,打破艺术知识的分散性和垄断性,使之成为具有艺术体系性的架构。如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养层次和求知需求进行学习。正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艺术院校通识教育里知识的传授者不再局限于专业教师,而是扩展到全社会。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为例,在某些相应的课程上,美术的一线从业者,包括画家、画廊以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展会策展人、拍卖师、收藏家,甚至是颜料厂的工人都可以提供非常丰富且直接的知识。这些非艺术院校人员可以使用网络进行知识传播,所提供的信息或许缺乏体系,但其所具有的专业性、新鲜度、实践性很难在课堂中获取。

(二)知识呈现的多样化

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的种类。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的融合,保证信息的接受变得更形象直接。新时期知识传播也不再局限于课堂面授,必须顺应现代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现拥有部级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数字音频实验室、广播电视艺术研究所、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心等资源,为教学、科研与艺术实践提供平台。且近年来,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正在发展的虚拟仿真技术,为通识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学生在接收信息时调用了多种感官,极大地提升了认知体验,加强了记忆效果。这正是传统课堂传授中所缺少的参与感,其所具备的高度交互性、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多感官接受的协同性,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重塑学习的过程,提高认知的效率。

(三)组织形式的互联网化

渠道的变化还体现为课堂地理空间限制的逐渐消失。如今通过网络传输技术,单个教师的授课内容可以很容易地在网络上,让更多人跟随学习。目前南京艺术学院已经将微课体系日常化,正在逐步建设大型在线开放课程,致力于将网络的存储性、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等优势赋能于课程教学中,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学校之间的边界。例如,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运用远程授课的方式对大量学生进行讲解,使教学资源得以用互联网的形式进行共享。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音视频以及相关资料被存储在云端,只要接通互联网,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上进行学习。音视频的记录方式还打破了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口传教学稍纵即逝的缺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成了全社会性的,并且是终身的活动。

三、主体、内容、效果转变下教学思路的更新

大学教育以人为本,技术的更新改变着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方法论和价值观。从教育传播学视域考量,这是渠道促使主体、内容发生转变。此外,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旨在为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提供通行于不同艺术门类的知识。因此,这种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一)主体转变:教学方式的引导性

在教学思路上要求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质,来帮助他们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建构意义系统。目前南京艺术学院通识教育采用分层教学:通过课堂观察和数据分析,辅以学生的个体意愿,教师可以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最大能动性。并借助大量网络资源来建构课程的资料库,录制相关微课、引导视频等,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式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对主要问题展开探究。同样,对课程的认识的调整上,学院逐步从“知识的传授”向“素质的培养”转变,充分培养学生的认知建构能力。例如设计类课程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除了注重设计原理等学理性知识外,将德国、丹麦等最新的业界研究进展、应用案例等及时纳入教学范畴之中。另外,学院定期举办多媒体课件大赛,力争让知识的传授过程更加形象、可感。

(二)内容转变:教授过程的互动性

“互联网+”时代,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具效率,学生在接受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疑问或建议。最新开发的教学系统,尝试着加入了弹幕功能,以一种年轻用户感兴趣的方式来表达自我。这些大量的反馈信息对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由于通识教育中学生的专业不同,接受能力有异,更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需打破自身绝对权威的设定,善于倾听各方意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教育。南京艺术学院“翻转课堂”的出现,就是对互动交流思路的践行。它颠覆了传统课堂“你讲我听”式的单向交流模式,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即完成全部课堂知识点的预习。正式上课时,教师则主要负责组织对自学效果进行评估。“翻转课堂”实施之后,教师反映任务加重,需要在课前布置自学任务,录制课程相关的视频并提供学习资料,但是学生反馈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规划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这对于通识教育意义重大,不失为“互联网+”时代南京艺术学院通识教育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三)效果转变: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渠道效果评定方式的转变,这体现为教育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南京艺术学院是全国较早开展大数据评价的艺术院校,利用大量采集的数据信息,评价不再是对某时间节点的考察,而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此举意义在于它不单纯应用于学生,而是适用于学习活动的全部参与者和过程,包括教师的从教过程、师生的互动交流等。通过信息采集技术,大量过程性的数据得以被记录,智能化的系统继而可以对其进行对比运算,得出一系列所需报表。教师所需要掌握的则是如何应用数据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熟悉报表之后对应的事实本质,并对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了然于胸;长时间的数据累计,也让学生能从较长远的视角来反观自己的求学过程,并结合自身需求做出更实际的规划。教师则能借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建议。评价过程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经验主义,结合数据分析,更具科学性。“互联网+”的时代,中国的艺术院校通识教育势必会迎来一轮新的全面发展,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全面提升,也有教学思路、方法、模式的更新迭代。“只有当所有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课程资源、教学活动都汇聚到互联网之中以后,互联网教育时代才真正到来”。[3]在此背景下,南京艺术院校通识教育从追求考试成绩向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转变,从相对统一的教育目标向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转变,从定时定点的课堂传授向随时随地的终生教育转变,从人为本,创新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技术应用、组织形式、思路发展,致力于探索出实现时代教育传播学的新路。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第三次工业革命与高等教育改革[J].教育学报,2013,(12):3-9.

[2]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N].教育部,2017.09.21.

[3]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10-16.

作者:殷荷芳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