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分析(5篇)

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分析(5篇)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学困生转化研究

摘要: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小学和初中的基础教育,但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接受程度不一致的状况,特别是对于数学的学科教育,学生自身的学科接受程度就显示出了很大的差异,这种状况也导致了一批数学学困生的产生,本文就旨在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的问题,提出自身的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学困生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所接收教育的程度是一致的,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学生对于教育接受的程度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很多学生也就成了教师口中所经常提到的学困生,即在学习方面会面对各种各样困难的学生。在基础教育中,数学的学科教育和其他的学科教育并不一致,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内涵决定了其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作为引导,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稍微的松懈就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跟不上,进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很容易让其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所面对的学困生是最多的,也是最难让其得到转化的,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引导,指引学生从态度和意识上转变对于数学学习的认知。

二、数学学困生的普遍表现

第一,对于初中的数学学困生来说,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薄弱,因为初中的数学和小学的数学难度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如果学生在小学的基础没有打牢的话,也就直接导致了其在初中的学习上的困难,而且学习基础的薄弱势必也导致了其不能掌握行之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所以虽然其本身可能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到数学的学科学习上去,但是实际所收到的效果并不会很明显。第二,在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数学教学的学困生中,受智力因素制约导致成绩很难提升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更多的是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自身的主观学习意愿以及教师的关心程度等。比如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于在数学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并不能做到去重点辅导和支持鼓励,而只是一味地讽刺和打击,这就让学生的自信心受挫,也就根本不会再有努力学习和探索的动力了。第三,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面对数学学习的困难时,并不是一味地放弃,其做过很多的努力,比如习题和课外补习等,但是结果都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没能掌握合适的数学学习的方法,虽说在数学的学科学习和教育中,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但是总有一种最适合学生自身发展也最能让其接受的方式,如果有了自己的方式方法,就能够在学习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第一,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如果要实现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其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其自身有求知和探索的热情,将枯燥的书本知识转变成一种让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并在课堂中引入一系列的数学小故事,让课堂变得趣味十足,同时也让学生更多地体会数学家们的科学探索和求知的精神,因此来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且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多的引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也能借助网络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体会知识要点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并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的运用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对于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在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数学学习和探索活动,将书本的知识带入实际的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到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升。第二,教师在教学的实践当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正面评价,因为初中的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其本身情感也正在养成的过程中,所以很多初中生会比较敏感,如果教师自身的行为出现偏差的时候,将会很容易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消失,因此教师在教育的活动中,要更多的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其科学探索的精神,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多地关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特别辅导,帮助他们走出自身学习的困境,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第三,这种辅导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层面,教师应该主动的观察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境,并有针对性的加以辅导,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困境,突破自身学习的瓶颈,这就需要教师长期观察和总结,并正确的认识到学生的问题所在,这种针对性的辅导是最直接的,但是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将特定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鼓励其自主的去学习和探索。另一方面,来自于同学的互助,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兴趣小组,并在小组成员的设置上注重层次,让其他的学生带动学困生的发展,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因为学生自身才是最了解其需求的,所有通过学习兴趣小组,可以让好的方法在学生之间传递,同时也能方便学困生去吸收各家之所长,并针对自身的情况,加以发展,促进自身学习成绩的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数学教育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轻松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要充分地认识这种差别,并注重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和帮助学困生的发展和自我提高,通过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其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帮扶,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作者:周雷 单位:甘肃省靖远县三滩中学

参考文献:

[1]郭玲璧.促进学困生的转变的两个要素[N].学知报,2011.

[2]黄俊霞.针对学困生的英语教学方法[N].学知报,2011.

第二篇: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困境与对策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数学教学,在农村,由于受到数学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不足、学生素质偏低等因素的限制,数学方面的教学发展进度还有待提升。面对这一窘境,需要采取一些合理对策解决农村数学教学问题。

关键词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困境与对策

作为一名在农村初中从事数学教学二十几年的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感到前所未有巨大的压力。如何摆脱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困境,已成为广大农村数学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境

(一)教师方面。农村学校地处偏远,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与城市学校有很大距离。国家从2003年起在全国农村地区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逐步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短农村地区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差距。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农村教师长期待在那种落后闭塞的环境中,缺乏学习新鲜知识的机会,因此,难以创新,与时俱进,部分教师对先进设备的使用都存在问题。

(二)家庭方面。现在的农村家庭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都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而留下子女由老人抚养。隔代抚养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祖孙间的代沟差距很大,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全面的照顾孩子。因此,孩子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管,就容易形成自由懒散的学习状态,长此以往,学习得不到该有的重视,拉下的学业越来越多,必然导致成绩下滑,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甚至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

(三)学生方面。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方针后,全国的小学毕业生无论成绩好坏,都能升入初中学习。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许多农村地区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条件更好的城市学校学习,而区县的重点中学,也开始在农村地区大量招收优秀学生充实生源。这样,升入农村中学就读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他们没有大城市学生那么多的机会去接触新鲜事物,交通闭塞,思想落后,学习目标不太明确,学习主动性不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农村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不灵活,对于社会实践了解地不多,也就进一步导致对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比如说,只会做完全接触过的或者老师讲解过题目,遇到灵活性较强的题目则自己不能独立思考解决,仍需老师帮助。老师的教学也是填鸭式的教学,教学过程死板,甚至不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死死记住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造成了学生逐渐的更加不会去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的局面,让农村的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学习思考的能力更无法得到提升。

二、解决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困境的有效对策

(一)教师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急需增强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在业余时间学习教师专用教学材料、教学研究资料以及数学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的数学专业素养和找的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数学老师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教学指导,比如说教学培训、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研修等方式来提高数学教学能力;老师之间可以互相参见观摩课,互相找出其中的不足或者可以学习加强的地方,教师之间积极进行学习交流,从而整体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教师们要学会抓住机遇来提高教学能力,把握住任何可以学习和实践先进教学方法的机会。同时,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等,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更好地发挥教学材料和老师讲解的作用。教师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有科学合理计划的过程,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把各个学科之间联系起来,体会到数学的通用性以及实用性,进而能灵活的运用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增强自身创新意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知识,提高对自身的要求,要有责任心,本着对学生负责到底的心态,无私奉献给教育事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教育为重,回归农村,为祖国的农村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二)家庭方面。作为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应该意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在工作之余多抽出时间来密切关注孩子的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与孩子多交流,采取适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管束,重视孩子的学业,并引导孩子自身提高对数学的重视。家长要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互相交流孩子的情况,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变化发展。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引导孩子的责任,在课业上及时帮助孩子,比如说帮助孩子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学习任务,教育孩子要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任务等。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创设情境,多以实际生活为例,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是广泛应用的,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学生方面。在数学教学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对于学生本身的教育和培养。首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后,就会主观上想要去更多的了解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老师在课堂上应该要注重采用具有趣味性教学方法,多结合实际生活,带领学生走进数学和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来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讲述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告别照本宣科的时代,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泼,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其次,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信心可以使得对一件事情的热情空前高涨,由于农村的数学教学中数学基础差距十分大,用一个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不可能的。因此,老师要做到了解自己的学生,从平均情况出发,结合因材施教的手段来进行教学任务。

作者:龚林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校

参考文献:

张海峡.掌握正确预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J–.沂蒙教育.2010。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数学这门学科自身所具有的丰富性,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解题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思考解题的过程中提升对比、推力、判断和想象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将初中数学的这些优势发挥出来,教师就要以数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依据,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驱使和引导下,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就创新能力而言,其开发和培养的关键就是教育,所以有人说,创新就是教育终极的追求所在,就是教育的要义所在。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应当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将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1形成先进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教无定法,教而有法。”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尤其是对抽象性、逻辑性、推理性极强的数学而言。为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快速发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形成先进的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以此来打破以往传统教学中的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努力突破和优化教学思维及教学方法,确保创新教学原则的实施。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及优势,努力设计和开展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或是精神,对其影响都是巨大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次讲解、每一次板书、每一次语言表达,都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实现进步。“创新”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其最大的区别也无非就是已经被开发或是尚未被开发,但是无论如何,这种创新能力都是可以被培养的、被发展的。教师对于创新意识的形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为此,教师就要克服在创新教学中产生的偏差,使教学的过程真正转化为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都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并不取决于这个问题是否被其他人解决过,而是取决于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时采用的方式是否新颖、独特,是否具有见解。为了使学生切实地达到这一点,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就要勤于观察、勤于研究、勤于发现,积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用自己的创新意识感染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创新。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巨大保障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巨大保障。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求知欲望普遍较强,对于新鲜的事物都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新的种子,同时也是激发创新能力产生的契机。对学生而言,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帮助他们“孕育”创新能力的“土壤”和“水源”。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就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环境中形成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首先,教师要克服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并通过创设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来积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努力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置于随时互换的动态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即向学生提问道:“如果给你们两个完全相等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你们能用它们拼出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呢?”有的学生回答道:“矩形。”还有的学生说道:“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以此来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发挥自己的才智,进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明确教学的双向性,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就要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以积极地态度去面对和改正错误,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加自信心,进而使学生更有创新的勇气。最后,在教学中构建多边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即在多边互动中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归纳、反思,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3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保障。我们都知道,创新源于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为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少不了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在创设中提出合理而科学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它的出现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能切实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创新思维。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请教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在学习“比例”这一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即向学生讲述这样一个事:“小王带着1斤的篮子去菜市场卖鸡蛋,当他从秤上将称好的10斤鸡蛋一个个放回篮子里的时候发现,这次的鸡蛋个数比以往的要少,为此,小王又将装有鸡蛋的篮子放在秤上称,这时秤上显示的是11.1斤,那么卖鸡蛋的人是给小王称多了,还是称少了?”正当学生议论纷纷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时的说道:“有没有同学知道?”过来几分钟后,教师说道:“通过思考,学生可能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今天呢,老师将给大家传授一个新的知识,等学完这个新概念之后,你们一定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的。”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有效地将新课进行导入,同时还能让学生在问题的提问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创新的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学课堂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就要及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断地优化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与学生相互配合,进而实现共同进步。

作者:戴彦雪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徐杨中学

参考文献:

[1]江玮.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2.

[2]高悠.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渗透

摘要

初中的教学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老师,都是极其关键的一段时期。因为这个阶段,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发展和其他各个方面能力的显现,都比较迅猛。所以,在初中时期,教师要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力求在教学中做好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

关键词

数学思想;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数学。为了更好地培养数学方面的人才,中学的数学教学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和数学思想的形成。在丰富的基本数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思想渗透,这对于数学的教学来说具有非常有益的作用。

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意义

1.数学知识是无止境的,学习数学的精髓不在于学习了多少数学知识,而是在于有没有学会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教师教授数学也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讲述,而应该要教授学生如何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并应用在实际中。只有这样,学生才叫真正学了数学,懂了数学。

2.每一种学科都有它的学习规律,正确认识这种规律,就是把握数学思想的第一步。数学的学习规律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其中就有数形的结合,简单介绍就是指将不具体的数量和具体的图像结合,达成具体和抽象的互补,将抽象化的数学转化为具体化问题;数学学习规律还包括分类划归,是在数学学习中被大多数学生普遍使用的一种学习思想,基本来说,就是指对数学这一理念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分类,然后将一类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通过归为一类,归类后再通过分析思路去解决,那么遇到再难的数学问题也会变得容易。

3.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就是数学方法,在遇到的数学问题中,通过一些具体的手段去解决,这些具体的手段就称为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起着互补的作用,数学思想形成了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反过来也能推动数学思想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起着指导的作用,在思想的带领下,数学方法的使用会变得顺手,数学方法在日积月累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可以让数学思想变得完善和明确。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两者都要注重培养。通过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促进数学方法的发展,学生们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会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其他相关的能力,如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概念理解的能力、数学问题分类的能力,也会增强。简而言之,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这两者的结合,再加上对这两者的培养,就可以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综合能力。

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策略

1.在教材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首先就要从最基本的教材入手。通过对教材的不断探讨和研究,不仅能完成对基本数学知识的教授,还能从中总结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当前的教材,实行新课改后,已经对原来的课本进行了整改,图片较之前更加丰富,数据也较之前更加真实,这样使得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含有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对教材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有用的内容,并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关于整体学习数学的系统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比如,数学学习中的“方程思想”的运用,这也是在数学思想中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在初中数学人教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方程思想”,即寻找等量,这是建立所有的方程式必须的条件。然后,再要学生根据等量,列出方程式。在这里的教学过程中,要教授给学生的就是“方程思想”的运用,随着学生对“方程思想”的掌握,运用方程去解题的方法也会越来越熟练。

2.在情境中教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数学学习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情境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教师在教授中,要注意实际问题中应该怎么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就要发挥情境的作用,通过创立情境,使得问题在情境中呈现,让学生们更有兴趣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并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使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掌握更深刻。比如,在商品问题的解决上,就可采取情境创设的办法。超市里新进了一批商品,已经知道这批商品的进货价格是20元一件,现在超市是按照30元每件的价格进行售卖,这时候该商品的销量是400件每个月。假设每件商品的价格上调2元,那么该商品在该月的销售量就会下降100件,求当商店将商品的价格调到35元的时候,该商品一个月能销售出多少件,并且当月的月利润是多少?这个题目是数学课中常见的问题,这是创立了一个情境。在课堂上,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讨论中,学生确定各个数字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就可以通过对其中等量的确定,列出具体的等式,再计算结果。经过这样一个具体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了数学思想(建立等量关系)和数学方法(根据问题列出等式)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而且帮助学生建立了数学和生活相关的思想,让他们知道,原来数学可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对数学问题正确的解答,反过来又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建议

1.教师应与时俱进。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应学生的发展,并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把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

2.提高自身的素养,并加强自己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上的领悟。教师不是一份简单的职业,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各个学科都可以涉及一点,这样对教学工作的展开有益而无害。首先要做到对教材的充分把握,教材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不可忽视,教师可以充分研读教材,分析整理出重点和难点,把每个单元的知识联系起来,把握全局,力求在整体上理清数学知识,研究内容之间潜在的规律。另外,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组织协调好课堂,营造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这考验的是教师的基本功底,需要教师在板书方面、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课件准备方面、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3.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千万不能定型。教学方法的使用完善是教学过程一直在强调的,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内容,教学方法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定型的。教师应该结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如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教材内容的改变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想在数学课堂中完美地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首先要做好基本的工作,即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只有学生的数学功底扎实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才能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结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数学学科上的渗透,需要教师积极地指导,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来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科学有效地数学思想,并且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能正确地采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目前还只是阶段性的研究,也只是建立了初步的系统,对于完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还需要各方不断努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学思想不仅会在数学的学习上渗透,还会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

作者:张会芳 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钱佩玲.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教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21.

[2]高荣兴.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能力[J].北京:中小学数学,2013,(04):9-10.

[3]张中均.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周刊,2013,(01):12-14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实施

摘要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特殊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教学优势,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思考。为进一步解决当前特殊学校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过程当中出现的手段单一、重形式轻效率、耽误教学进度等问题,教师应当从备课、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展开改革。

关键词

信息技术;特殊学校教育;初中数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导教学愈来愈受到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很多特殊学校初中数学课堂开始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以期产生活泼生动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表现力和控制性强的特点将其有效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但是,当前的特殊学校初中数学教育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导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依旧表现出一些不适应性,为了更科学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学校数学教学当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当前的特殊学校初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做一合理分析,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实施相应调整,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新飞跃。

一、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学校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应用手段单一。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导特殊学校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多教师忽略了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手段,局限于以多媒体制作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没有关注到其它技术手段对于提升教学效益的重要意义。

2.重形式轻效率。特殊学生的思维容易涣散,注意力很难集中,同时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难以理解数学当中的抽象概念,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导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由于很多教师只关注到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片面追求课件的“外表”,有时那些花里胡哨的图片反而使特殊学生无所适从,不仅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冲淡了教学主题,破坏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影响了教学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3.耽误教学进度。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学校初中数学教学应当起到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使用方式的不恰当,好好的一节数学课变成了图片欣赏大会。整节课教师都在利用生动形象和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进行演示操作,学生的确兴致盎然,但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严重耽误教学进度。

二、信息技术在特殊学校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元、内涵广阔,在应用信息技术组织特殊学校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意应用手段的多元性,掌握先进信息技术,使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充分发挥优势。除了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播放图片和视频之外,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集动画、文本、声音和超文本于一体的技术优势,诸如电子白板技术、几何画板、Flash软件等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样具有战略性意义。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从备课、教学组织、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提升特殊学校初中数学质量当中的积极意义。

1.备课。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备课是教学活动的第一阶段,对于整个阶段的教学具有深远意义,能否使信息技术在特殊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发挥良好作用,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质量。在实施备课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搜集整理海量优质网络数学教育资源,为高效数学课堂的生成奠定坚实基础。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型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尤其在对于初中特殊学生的数学教育方面,众位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持之以恒地探讨这一课题。特殊学校初中数学教师要博采众长,“引进来,走出去”,善于借鉴教育论坛、教育网站当中分享的新教育知识,并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将其应用到备课设计之中,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永保生机与活力。课件制作也是备课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在以往的课件制作过程当中,很多教师认为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只是节省教学时间,因此课件制作大量照搬照抄教材内容,缺乏生动。同时,过于密集的文字与图片会使特殊学生分散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为了避免这一不良教学行为的发生,在课件制作之前,教师应当对教材做出合理分析,把控课件上应当展现的内容,必须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符合特殊学生认知实际和初中数学教学需要。

2.教学组织:(1)化静为动。信息技术集图文声色于一体,可以对课本上静止的文字内容进行动态演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当中还涉及到图像的平移、图形的旋转、一次函数、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三视图等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化静为动,降低特殊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的难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2)巧设情境。特殊学生由于先天生长发育差异,在理解抽象数学概念时表现得尤为吃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数学知识切入,使得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引入数学问题当中。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电梯、旋转门和窗户移动的动态过程,要求学生指出哪些运动是平移现象,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天安门、紫禁城的图形,并将其置于几何画板之中,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形状、大小之间的关系。

3.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调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辅导特殊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为避免发生只讲求形式不讲求质量情况的出现,在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学校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当中,教学工作人员不应该将本节课有没有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评价标准,而应当将学生是否借助信息技术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作为评价标准。与此同时,教学评价主体应当进一步扩大,除教师评价之外,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也应当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当中。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通信功能,聊天软件日趋发达的背景下,教师不妨借助微信群组或者qq群的方式,实施动态追踪评价。教师可以组建班级数学学习群聊小组,将学生、家长邀请进群聊之中,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多角度评价。考虑到特殊学生认知障碍以及学习困难等问题,将家长引入评价过程,有助于增强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更好地实施教学评价。教师布置家庭作业之后,学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在群聊中请教。同时,教师对于学生近期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有什么评价和建议,都可以发送到群聊中,供众位学生家长交流借鉴。特殊学校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理解能力较为薄弱,而初中数学又是一门比较抽象和枯燥的课程,教师应当巧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导课堂教学,解决数学教学抽象枯燥这一问题,提升特殊学校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当前特殊学校初中数学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导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摆正态度,不断探索研究,终有一天会实现教育质量的全新飞跃。

作者:孟芳芳 单位:吉林白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新宇.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2]岑宏洁.直观化教学在培智数学课堂的有效运用[J].岑宏洁绥化学院学报,2015.

[3]易斌.信息素质教学的发展趋向———与学科(课程)相整合[J].情报资料工作,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