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业设计范例6篇

高三语文作业设计

高三语文作业设计范文1

论文摘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语文教学既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又要与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因此应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完善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改革。教材改革应遵循为专业服务、按人文话题选取篇目、增加教材趣味性的原则。教学模式改革应从分类教学方面着手。教学方法改革应加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多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并适当增加讨论研究课。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语文教学是在“高职”和“艺术设计”两大主题背景下所进行的教学,因此它必须体现两大主题的特点,既要体现工具性的特点,还要强调实践性,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功能。按照高职教育目标要求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语文教学改革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材改革

(一)语文教材使用状况

目前,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多是高中教材,三年制则主要使用《大学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和《大学语文》属于通用教材,缺乏专业特色,在选材上过于强调思想性、经典性,难度较大,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合拍,而且这些教材在编排上着力维护体系的完整、体例的划一,与高职教育的灵活性相悖离。所以必须编写与高职教育“必需、够用”原则相一致、与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与高职学生实际水平相匹配、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语文教材。

(二)语文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鉴于目前国内还没有适合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辽宁经济职院基础部结合专业特点及语文课程特点,尝试编写了适合五年制学生使用的教材。新编语文教材确定了三大教学模块:口语实践、应用写作、阅读感悟。在选编每一模块的具体内容时,遵从三大指导思想。

1.靠近专业,努力为专业课服务

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应将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知识整合到教材内容中,学生既获得文学熏陶,又获得艺术滋养。例如,在‘旧语实践模块”中,讲授自我介绍、演讲、辩论、推销、拾谈等内容,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应具备的沟通能力。在“应用写作模块”中,讲授自荐信写作、设计说明写作、影视脚本写作、广告文案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等内容,训练学生与专业相关的文字表达能力。在“阅读感悟模块”中,有针对地选择了含有相关艺术信息的篇目。如“大师风采”单元,选取了“忆白石老人”、“闲话丰子恺”、“我的父亲张大千”等,让学生感悟大师,感悟艺术;“说画解图”单元,选取了一些赏析名画、摄影作品、徽标等方面的文章,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学会欣赏艺术。总之,努力与专业结合,是所编教材的最突出特点。

2.按人文话题选取篇目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还会给他们提供提高人文素质的基本素材。对艺术类学生而言,只有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用艺术形式恰当地表达人性,表达社会,表达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因此,在新编教材的“阅读感悟模块”中,设计了“大师风采”、“智者隽语”、“亲清无价”等人文话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增加学生文化内涵的同时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为配合教学,新编教材还设计并选用了一系列有助于提升人文精神的思考题。例如,“大师风采”单元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艺术大师其实与常人无异,只是他们能够用善感的心关怀他人,用执着的爱面对事业,用坚定的信念完成理想,因而他们才高大、伟岸和不朽。走近大师,我们要学习其精神,让其精神烛照我们前行。请以“走近某某艺术大师”为题,写篇文章。学生在写作这类作文时,会参照大师,反观自我,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

3.教材要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

教材如果不与学生原有水平相衔接,缺少艺术气息及趣味性,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后续教学埋下隐患。为此,在选择篇目时尽量避开内容过于深奥的文章,同时为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形象性,为一些篇目配上了相关插图,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这对艺术类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自觉接受教学文本,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教学,而不是把高职语文课上成各专业通用的“公共课”。在教学实践中,语文的分类教学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即宏观分类和微观分类。

(一)宏观分类

宏观分类是指语文教学要与大的专业类别接轨,如目前有理工科类语文、经济类语文等。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语文分类教学就要首先考虑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结合,也就是说,教师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还要在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与艺术设计专业结合的语文教学,要着意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创意思维、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慧眼、一颗表现美的心灵。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获得专业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从而提升其作品的品位。为了将语文学科与艺术设计专业结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笔者大量选讲关于古今中外艺术大师的艺术生涯和艺术观的文章,选讲关于名画欣赏的文章,选讲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让学生感悟大师,领悟美的真谛。

(二)微观分类

微观分类,即针对小的专业类别进行内容不同的语文教学。小的专业类别有着各自的专业特点和职业目标,语文教学要与之相适应。一是为各具体专业提供语文技能上的支持。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阐述设计思想,写设计说明,所以该专业语文教学有必要训练学生写作设计说明的技能。对广告专业的学生要进行楹联写作和广告文案写作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写好广告文案。对计算机美术、影视动画等专业的学生要普遍进行设计说明和影视脚本的写作训练。二是为各具体专业提供文化支持。不同专业的学生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不同的文化素材,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帮助,使学生的专业创作得心应手,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在雕塑专业开设“希腊神话欣赏”讲座,在影视动画专业开设“影视欣赏”课,在工艺绘画专业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概要”、“题画诗欣赏”等内容。分类教学第一步主要从宏观角度实施教学,也就是进行通用艺术类语文教学;第二步则进人微观分类过程,不同专业分开教学,授课内容各有侧重。

三、教学方法改革

首先,鼓励教师自行研制课件,充分发挥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的作用,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

高三语文作业设计范文2

关键词: 技能训练 分层 分类 一体化 语文教育专业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合格的专业化小学语文教师。合格、专业化意味着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要达到这些要求,学生除了系统地学习语文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接受全面的职业技能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直接影响他们对未来教师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的就业影响深远。

一、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

纵观师范教育近些年实施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学生掌握的技能包括教师基本技能、教学基本技能、教育管理基本技能。结合语文教师岗位特点,对学生进行专门训练的最主要技能包括语言表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三大块。语言表达实际上包含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口语表达训练可细化为普通话听说训练、朗读吟诵训练、演讲交谈论辩训练、教学教育口语训练。书面表达训练包括写作训练、书写训练等内容。

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工作蓝图,是顺利实施教学、确保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与教学设计密切相关的一项训练就是课件制作。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时下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样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语文课堂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语文课堂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正因为课件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学生要掌握课件制作这项能力,就必须接受系统学习和训练。

教学实施能力是最后环节训练,实际上是语言表达、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能力的综合。这个环节的训练必须结合真实教学情境,亲身体验、反复模拟、深入反思、不断改进,这样才能练就过硬的本领,将来才能轻松上阵,适应教学岗位的要求。

二、教师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

高职高专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抓好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如何推动师范生职业技能发展呢?学校应依据学生的整体素质,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语文教育专业分层、分类、一体化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分类别指技能训练包括语言表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三大类。分层次指教学技能按学期分项进行。第一层次(第一、二学期)进行三字、一话、一读、一讲专项训练,“三字”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一话”即普通话,“一读”即朗读,“一讲”即演讲;第二个层次(第三、四学期)进行一制作、一设计、一说、一实践专项训练,“一制作”即语文课件制作,“一设计”即语文教学设计,“一说”即说课活动,“一实践”即教学实践。一体化指三大类中每个层次专项训练都紧紧围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这个核心进行。

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施

构建训练体系,实施技能训练,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依托相关课程,实施训练。

各专项训练要落实到位,应以教学计划中开设的一门(或两门)相关课程为依托,进行课堂训练,再向课外延伸。第一学年专项训练中“三字”训练是依托“书法”基础课开展的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训练;“一话”是依托专业基础课“普通话语音”、“现代汉语”开展的普通话训练;“一读”是依托“古代文学”、“古代汉语”课程开展的古诗词、散文名篇诵读训练,既能掌握朗读技巧,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一讲”是依托“教师口语”课开展的演讲训练,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第二学年专项训练:“一制作”指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展的语文课件制作训练,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的制作工具,依据小学课本内容选题并进行设计。“一设计”、“一说”、“一实践”三者都依托“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和“课堂模拟”课程开展,通过大量教学设计训练和说课活动,反复评议、修改再进行课堂模拟,实施教学训练。

2.开展第二课堂,巩固训练。

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还应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设置第二课堂,并以此为主载体,建立与专业技能实训项目相关的兴趣小组,举办拓展类知识讲座,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为补充,进一步巩固各层次训练内容。课内训练由各任课教师组织实施,课外训练由班主任和高年级相关课程教师督促检查。第二课堂围绕语文教师基本功开展演讲、朗读、三笔字等每日一练活动。包括钢笔、毛笔、粉笔字三字训练、普通话训练、演讲训练等模块。其中“三字”训练主要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汉字为基本内容。对师范生加强书写汉字技能训练,纠正已经形成的不良书写习惯,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书写行为,这是一个相当繁难的任务。普通话训练除了需要对《普通话实训教程》进行学习外,还要选择一些美文、诗歌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的部分篇章,在教师指导下,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结合技能考核,强化训练。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通过课堂和课外两条线进行,训练水平、效果如何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系部应成立教师技能培训考核小组,负责培训,依据每学期训练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学期考核。由于技能培训与考核覆盖面广,项目多,就会营造以考促学的良好氛围,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同时,通过考核,教学技能培养延伸、渗透到师范生大学三年的成长全过程,为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素质和水平提供保证。第一学年以教师基本功“过关”训练为主,抓好普通话、书写、朗读、演讲的考核;第二学年以教学常规“入门”训练为主,掌握和熟悉教学各环节的常规,重点抓好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模拟上课的“达标”,第三学年进行顶岗实习,通过校内、校外老师的双重指导,接受最大强度训练,实现教师职业技能毕业的最终考核。

4.组织技能竞赛,拓展训练。

调动学生投入训练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技能,增强他们走向小学讲台的信心,除了依靠课内、课外训练、技能考核之外,还应该经常开展学生技能展示与竞赛活动,如粉笔字大赛、钢笔字大赛、板书设计大赛、演讲与朗诵大赛、辩论赛、教学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说课大赛、模拟教学大赛等,以赛促学,助力、拓展技能训练。

总之,技能训练体系训练项目多,时间跨度大,且内容时有交叉,要使训练实现预期目标,必须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整个训练循序渐进、科学有序,每个阶段的训练重点突出,收到实效。构建课内学与课外练、校内学与校外训,主体培养与个体发展、讲练考赛相结合的多元化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语教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计划、大纲和评价体系,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新民.构建语文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体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05.

高三语文作业设计范文3

关键词: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应用研究

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中学语文的学习,让人人在语文上都得到发展,让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实现中学语文作业的改革,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我们进行了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方面的研究。现将研究的活动情况做一总结。

1、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的范畴

个性化语文作业设计主要是对语文课堂作业与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本研究是对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实施、完善、批改、评价等方面的探索,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业成绩,减轻学生学生负担,提高作业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的目标

一是关注学生的情感,减轻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落实课程标准,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三是进一步由注重知识的掌握向注重能力培养的转变,让每个学生通过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在语文上都有所发展。

3、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调查现有的作业状况,论证定题。撰写研究设计方案,提交研究方案。学习语文教育理论以及语文期刊杂志上有关的先进文章,如《中学语文教师》、《语文学习与研究》、《中学语文》、《中学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杂志,及时捕捉前沿信息,反思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4年7月――2015年6月)

做好学生调查,对学生做作业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为实验提供数据,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分解实施研究方案,分组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语文个性化作业研究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总结反思,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全面收集研究数据和有关材料,及时分析论证总结,并通过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2015年7月)

整理分析收集的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4、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的实施

4.1、收集作业信息、关注作业过程

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自己的不断探索,笔者认为课堂作业应该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多留一些激发思维的作业。

4.2、课后作业要细化,以激发兴趣为主

通过实践,我们知道真正的个性就体现在课后作业中的细化。更要以语文知识故事、猜谜语、短小童话、语文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到作业就跃跃欲试,这样,才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4.3、课后作业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作业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完成作业训练的策略,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5、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的成果

进行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的所教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应该说,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给语文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深远的影响。

5.1、使学生得到了个性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一观点早已被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注重的是步调一致,要求统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随着作业研究的深入,原来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求知欲,满足了表现欲,提高了学生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

5.2、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的研究,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发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动态的持续发展。

5.3、提高了作业质量

中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以来,学生的作业负担大大减轻,研究以前,有65%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15%的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多。学生的个性发展了,整体素质提高了。

高三语文作业设计范文4

通过研读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深究语文新课标精神,我认为:语文家庭作业应该是语文课堂的一部分,而不是语文课堂的延伸,更不是语文课堂的附属或补充。如果将校内语文课堂教学比作语文教学的一只脚,那么语文家庭作业则是语文教学的另一只脚,一只可以拓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空间走出语文大课堂之路的脚。

(一)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令人担忧。

一方面,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家庭作业模式。尽管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教师们的家庭作业观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更新,但教师们的脑海深处传统的家庭作业模式依然十分顽固,它们总是在潜意识中,并且理所当然地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比如说教师们的家庭作业内容已经不再完全是复习预习,机械地重复抄写作业也少了很多,他们也会布置学生课后读文学作品,也会有在节假日布置学生去关注民俗之类的作业,等等。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更常见的模式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手边的练习资料习惯性地布置一些预习、复习作业,而文学作品阅读往往只是一句简单的有交代无检查的口头提示,倒是课本上的名著导读,因为考试要考的缘故教师们会讲得很仔细,至于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完整地读过这些名著绝大多数老师并不在意;而那些内容和形式都比较自由的作业只是偶尔才会有一次,并且布置得相当随意、可有可无。为了真实地了解情况,我做过一次调查,分别搜集了在本市市区、县城和乡镇的三所初中的同一个年级两个星期内的语文家庭作业。结论是:三所学校的语文作业无一例外的是以预习和复习为主要内容。不同的是市区的初中作业形式和内容相对灵活些:县城和乡镇初中的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区别不大,多是集中在课后习题和《补充习题》上,此外就是记忆相关字词、需要背诵的课文内容,每周还有一次摘抄和练笔;市区作业要灵活些,预习作业中除了完成习题外会有搜集资料的内容,复习作业中有写读后感或相关主题练笔的内容,但这改变不了紧密地围绕课内容布置作业这一事实。这个结果证明我的反思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语文教学研究界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研究也很不理想。这一点,如果我们将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整理一下就可以看出来。让我们看看这些论文的题目就很清楚了:《中学语文研究形式的研究》《趣味家庭作业》《星期作业创立语文教学的校本特色》《语文模块式教学与练习研究》等。再看看一些以往的研究中已经取得的一些成绩:“将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到家庭作业的设计中”,实施“星期作业”,实施“主题性作业”,实施“自主开放性家庭作业”,实施“实践探索型家庭作业”,等等。总结一下就是:之前关于语文家庭作业的研究和尝试几乎都是集中在对作业模式的改变上,是在将家庭作业定位在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的基础上展开的,对语文家庭作业的评价标准没有摆脱传统的观念,简单地说家庭作业依然是附属课堂教学存在的。

(二)当前关于语文大课堂的研究和实践令人困惑。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这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开篇语中的一句话,也是对语文学科最恰切的解释。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随着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学科的认识越来越理性、科学,传统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封闭单一、高耗低能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在反思与重建当中语文大课堂理念被提到了一定高度。学习理论很简单,“大课堂”这个名词重复起来也相当容易,但要实实在在落实到具体教学中谈何容易。搜罗一下关于“语文大课堂的”研究论文,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现在大家热热闹闹讨论的所谓“大课堂”其实只是一个名不副实的替身而已。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打着大课堂的旗子,实际却是为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服务。搜集资料、拓展阅读、小组合作,我们必须肯定的是这个过程确实对开发课程资源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与“大语文”的理念是不一致的。二是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堂定义为大课堂,这种认识相当普遍。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堂的准备过程一定程度似乎有了语文大课堂的影子,但必须正视的是它不过是以四十五分钟综合性学习课的结束为终点,如果将它定义为语文大课堂未免太狭隘了,无异于以一棵树来代替整个森林。三是关于语文大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泛化、盲目化。空谈语文应该与生活融为一体,也会在教学实践中跟学生强调要注重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却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也没有相关的评价设计。虽然语文大课堂是在“大语文”的理念下诞生的,但它是有别于“大语文”,因为课堂上教师是主导,那种放羊式的提醒绝对不是大课堂的本质。

(三)语文家庭作业作为语文课堂的一部分理所应当地承担起实现语文大课堂的责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语文课程目标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果单靠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是无法实现的,更谈不上提高语文素养,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形成必须是在课堂之外逐步完成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不仅有责任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语文课堂学习,而且有责任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方法运用到生活中,真正提高语文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家庭作业义不容辞地应该充当起这一角色,因为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家庭作业的特征决定了它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有更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如果仅将它变成课堂的附庸和补充,变成预习和复习的工具,那么无论师生怎么努力都注定语文家庭作业不可能有较高的效率。在“大语文”的理念下,正确的大语文课堂观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设计来拓宽语文课堂的外延,让语文课堂走出四十五分钟的局限,走入学生的生活,让生活成为更大的语文课堂。这与科学的语文家庭作业观是不谋而合的,要想实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性、有目的有体系的语文大课堂而不是放羊式地点到为止,除了家庭作业外还有什么其他可走的途径呢?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家庭作业和语文大课堂琴瑟和鸣奏出更优美的语文教学乐章呢?我对此有一些想法。

(一)适当运用语文教材体系中已有的设计。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通观初中全六册语文课本,发现教材的编撰者已经在编写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融入了语文大课堂的观念,例如六册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语文综合性学习,且不管在教师的教学中实践的程度如何,这一内容的设计毫无疑问是要求语文教师有将语文教学的触角延伸到课堂之外更广阔的空间的意识。尽管在前文中我将它与语文大课堂的关系表述为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不能以树木取代森林,但没有树木就无以成林;再如,每册教材都有名著导读的设计,就是希望通过教师的引领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文学作品;还有,七年级和八年级教材的附录设计的是书法作品欣赏,九年级教材的附录设计的是文学样式相关知识介绍,教材附录设计也体现了语文大课堂观念,从文学艺术相互渗透的层面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利用生活中可能的课程资源提高审美能力。

高三语文作业设计范文5

专业代号

专业名称

4月18日(星期六)

4月19日(星期日)

课程 代号

上午(9:00-11:30)

课程 代号

下午(14:30-17:00)

课程 代号

上午(9:00-11:30)

课程代号

高三语文作业设计范文6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语文作业设计

引言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作业设计作为其中基本且重要的环节,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幼儿过渡到儿童的重要时期,该时期的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进行作业设计之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作业难于理解将不利于学生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要不断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针对小学一年级这一特殊时期的学生进行语文作业的设计就变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小学一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小学的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教学,为将来多门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而小学一年级又是整个小学阶段较为特殊的阶段,对于处于该时期的学生而言,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学生的作业设计这个部分之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推进,还有许多问题仍旧未曾有效的解决。目前在作业设计之上还存在数量过大、质量过低的问题。虽然有很大一部分的地区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作业之上有不少的规定,然而在真正的实行过程当中却不尽人意,过量的作业往往给予学生极大的压力。一般而言,针对不同的年级应当设计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作业,而实际状况却是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不强,属于无差别统一性的设计,同时盲目性较大,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情况。所设计的作业十分枯燥单一,学生一方面将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积极性不强,未能有效的起到课后巩固的效果。因此针对小学生的作业进行设计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知识范围较为狭窄,且都较为活泼好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之时,应当充分立足于该时期学生的具体特点,结合教学任务和目标,提高作业的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与此同时,通过作业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作业完成的质量。

二、设计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一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之时,应当从实际出发,立足于该阶段学生年龄特点、爱好、教学目标等方面。由于该阶段的学生还较为好动贪玩,对于事物的专注度不够,往往无法长期的坚持做同一件事。同时该时期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知的知识较少,对于较为直观和形象的物体更加容易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设计之时,应当尽量提高作业的直观性。比如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动作操作的作业。在《柳树醒了》这一课的教学当中,可以设计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而感受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的情景。通过绘画、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春天独有的景色,并且从中了解柳树到底是如何“醒了”。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组织,排练或是查找关于春天的童话剧,让学生扮演具有春天代表性的植物,包括了花儿、柳树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力、表达能力,丰富其想象力。

(二)针对性原则

由于每个学生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这一的情况设计统一无差别的作业,很明显无法充分满足每个学生的要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发展素质教育并非仅仅要求学生能够良好的完成各类试题,更多的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展现自身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各色各样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作业之时,立足于学生个人特点和优势,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最大限度的展现学生的个体优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同一个班级当中不同的学生的爱好、特色等都不尽相同,对于具有写作、唱歌等特长的学生,教师应当尽力给予学生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将语文同学生的爱好、特长等有效的结合。比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当中,可以让喜爱唱歌的同学准备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喜爱画画的同学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邓爷爷,还可以上网查找有关邓爷爷的资料,丰富学习内容。

(三)合作互助原则

团队合作精神应当从小培养,教师在设计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作业之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部分作业。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当中,除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自主学习之外,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从古至今人与人之间都提倡相互之间的合作和切磋,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有效的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丰富自己的见识,完善语文知识结构。而且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互帮互助的精神,形成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古诗两首》当中,教师可以设计作业,让学生互相合作完成。比如,让一人负责朗诵,一人负责绘画出自己领会的诗歌当中的画面,让一人负责解释其中的生字词。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不同的分工给予了学生展现个人特长的舞台,增加了学习当中的趣味性,最终显著提高语文素养。

三、优化作业设计的应对策略

(一)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的设计过程当中,注意保持层次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的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能够通过每次的作业不断的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比如教师可以设计“星级”作业,针对那些基础偏差的学生完成一星级的作业,侧重于基础巩固。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完成二星级作业,在巩固基础之余进行一定的能力提升。而针对那些基础牢固,总体水平较高的学生则选择三星级作业,着重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设计星级作业之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内容完成作业,形式不限,注重质量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比如学习《古诗两首》之时,需要学生熟悉其中的字词,并且能够背诵。其中一星级作业的设计就可以让学生熟练的朗诵诗歌和理解字词,二星级学生则在一星级作业的基础之上增加记忆词义和解释词句,三星级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理解古诗的深意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展现的画面。

(二)促进作业设计的多元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进行多形式的作业设计,作业的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字模式,可以玩耍、可以读、可以写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当中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同时配合演、唱、画等,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展现学生特长。学生在完成作业之时,可以是收集课文当中的相关资料,也可以是剪贴符合课文内容的图片,还可以是通过自己的想象描述文章当中隐藏的画面等等。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应该只从教师的角度进行,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帮助学生通过多角度多种形式的完成作业。比如对于在进行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的练习之时,可以要求学生先做好准备,或者通过唱歌的方式展现这个主题,或者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春天的景色,又或者利用跳舞的方式表现春天的活力四射、万物复苏。再比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种树》之时,学生可以依据教学要求,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方式了解邓小平的相关事迹。

(三)加强作业设计的拓展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在进行语文作业的设空的幻想月亮上面的一切。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计之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其创新能力。比如在《棉鞋里的阳光》这一课之时,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关心长辈、体贴长辈、帮助长辈。那么在进行作业设计之时可以设计为:如果我是妈妈(爸爸、奶奶等),我会通过()方式来照顾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会()。再比如在学习《月亮的心愿》之时,可以设计题目:描述平时看见的月亮的样子,想象月亮上面会有些什么,你认为月亮最想要实现的心愿是什么。通过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自己童趣的一面,可以天马行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丰富其想象力。

(四)优化作业设计的综合性,体现语文独特风味

语文是一门集合了理论、实践、生活、戏剧、歌唱等众多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语文之时,不仅要看到其表面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理解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诗情画意,其中的每一个字都可能蕴含了多样的含义,每个词语都描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每个句子当中都传达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教师在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作业之时,必须要充分体现语文的味道,展现学生个性化的一面。对于还十分年幼的一年级学生,他们还十分的天真,充满童趣,眼中的世界更为精彩和单纯。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作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展现孩子眼中的语文独有的味道。比如在进行《两只鸟蛋》的教学当中,可以在课后作业当中可以让学生填写,小草(),花儿()等。不必刻意要求填写的内容,小草可以是绿绿的,也可以是毛茸茸的,还可以是黄灿灿的。让学生通过自己所见所闻进而完成填写,展现孩子眼中的世界。

(五)展现作业设计的实践性,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积极地进行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等。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充分的利用多样的方式,比如网络、书籍等完成作业,有效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在实践当中巩固基础知识,不断的拓展知识面,提高其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路》之前,让学生通过观察平时经常走过的小路,谈一谈他们眼中的小路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特色。《语文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提了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之时充分体现该要求,比如在《两只鸟蛋》中所设计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回到家中和父母共同完成,通过对小鸟儿的观察,以及父母的讲述,让学生理解为何要保护动物,又应该怎样去保护。培养学生善良的品性,树立初级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类似这种亲情类的作业,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家庭和谐,让孩子在父母这个第一任教师的引导之下健康成长。

(六)丰富作业评价的多样性,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生完成各具特色的作业之时应当秉承多元化评价的原则,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学生完成的作业,通过多种方式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及时纠正学生作业当中的错误,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氛围当中健康成长。对于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仅仅依据成绩而无情的对学生进行高低档次的划分。尤其是对于班级当中的“学困生”,教师更应当付出多于其他人的精力和感情,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鼓励,帮助“学困生”慢慢的进步。对于作业的评价应当打破过去单一的分数、等级等的评价方式,比如进行表情评价、图画评价等多种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一年级语文作业进行设计之时,要求要立足于该时期学生的特点,提高作业当中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严格遵守针对性、直观性和合作互助三大原则。通过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丰富的作业内容,展现一年级语文作业的创新性、实践性,体现语文独有风味,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好习惯,而且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其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良好的作业设计,转变应试教育的影响,是符合我国教育朝着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的。也是我国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谢玮.“以学生为本”的小学语文低、中年级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程惠.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3,45:7.

[3]刘维琼.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3.

[4]王佳婧.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幼小衔接问题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3.

[5]路加荣.乐做乐学――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J].学周刊,2011,08:147.

[6]王春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2,27:118.

[7]王丽萍.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看法[J].课外语文,2013,10:3.

[8]曾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