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教育中医学习改进

医学人文教育中医学习改进

【摘要】

通过医学生人文教育研究的现状,以学生为视角对医学生人文学习进行探讨,指出医学生人文学习存在学习环境缺失,医学生认知偏离、主体性不足三个层次的问题,针对每一层次的问题,提出的改进途径,帮助医学生创建良好的医学人文学习环境,使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形成正确的认知,主动地医学人文知识,以达到改进医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的。

【关键词】

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学习方式

医学人文教育将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医学实践相结合,需要的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习得,更重要是在医学实践活动中的融入,目的是培养医学生的成为高素质的卫生专业人员。医学生是我国医药卫生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我国医学科学研究,教学传承与医疗工作的希望。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逐步加深,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研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研究视角上,以单一的视角为主,主要涉及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其中学校视角占绝大部分。学校方面研究主要从课程设置方面探讨,周万春等[1]指出,医学生人文教育不足主要体现在医科院校设置的人文学科之间缺乏互动联系,人文教育课程与医学科学课程未能紧密结合,是影响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源。苏强[2]认为,医科院校缺乏对医学人文的认同,人文课程设置不严谨,课程结构单向性,医学人文学习与医学专业学习存在较大的割裂现象,医学人文难以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方面的研究则是关注教师的人文素质和人文课程的授课方式。吕青波[3]认为,教师队伍建设十分关键,当前的医学人文授课中,人文精神未能有效传递,教师自身对学生没有起到示范、引导作用,使学生仅在乎学分和成绩,无所谓自我塑造,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杨佳[4]通过医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的调查,医学生对人文课程的授课方式提出了看法,人文学科教师多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课程缺乏吸引力,授课内容缺乏新颖力,导致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很难与医学实践相联系。学生方面的研究,以学生为视角研究医学人文教育较少,且大部分是研究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李钧[5]认为,医患关系紧张是由医学人文教育不足直接导致,而在传统培育模式影响下,医学生仅看重专业内容的学习,对医学人文精神缺乏正确的认知,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忽略自我塑造,医德修养欠佳。李贞玉[6]通过对某医科大学在校医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生在对人文课程重要性的认知不足,医学生更偏重于可以在临床医学活动中运用的人文科学,但是对于可以扩展思维和开阔视野的人文课程不够重视。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依然在继续,可是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却没有明显的进步,人文教育一直都处于薄弱状态,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缺乏,从医学生学习的视角研究当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陷入了教育单向性的困境中。

1医学生医学人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分析医学生在医学人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是为医学生提供学习医学人文方式的前提,当前医学生医学人文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3个层次。

1.1医学生医学人文学习环境缺失

医学人文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医学人文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不能形成二元结构,它们必须要融为一体,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而实践是对理论和认知的最适合的修正。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医学人文教育的开展,然而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主要局限于课堂之中,教育的内容也无法按照学生自己的个人兴趣与爱好自由组合与搭配。首先,在课堂中,医学人文教育无法利用固定的仪器或设备指导与检验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学生更不能通过自学获取探究理论与实践的差异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判定自己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到达了何种程度,也很难在课堂上激发同学们对医学人文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会主观判断医学人文知识是晦涩的,毕竟他们对医学人文的学习脱离了环境。其次,即使教师在课堂中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份医学人文氛围和实践情境,一方面课时及营造的环境都是具有局限性的,另一方脱离了课堂医学生的医学人文学习环境就发生了缺失。在课堂外,学生没有固定的人文环境供他们进行医学人文的实践性学习,学生对于医学人文知识的把握远离实践,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的学习只有表层学习无法达到深层次的学习。此外,校园环境中人文的缺失。很多学校往往过多的注重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在校园环境中更多是科学精神的营造和体现,而医学人文精神则无法更好的融入在校园环境中。

1.2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学习认知偏离

医学生接受医学人文教育时秉持的认知,决定了学习医学人文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课程。首先,医学生并不完全认同医学人文的价值,尤其是实践过程中,他们更容易接受医学科学给他们带来的明显成果与满足感,而将通过学习医学人文而获取的成果和满足感屈居此位,甚至是在医学科学学习任务增多时,选择放弃对医学人文的学习。其次,医学生学习医学人文是被动式,即对医学人文本身并没有兴趣,而是为了获取学分或者其他动机,这样非主动性的学习,往往采用的是背诵、记忆式的学习方式,在考核结束后很容易随着时间推演而遗忘,这样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的学习也只是应试的原因,无法迁移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最后,一直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医学生对偏重对医学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认为医学科学知识和技术可以受益终身,忽视了自己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尤其是当学校开设的人文课程选课自由度低、教师授课方式局限时,医学生更容易错误认定自己对人文学科不感兴趣,这样错位的认知无法激发医学生学习医学人文的兴趣及使用更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医学生正确的学习是影响医学生有效学习医学人文的主要因素之一。

1.3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学习主体性不足

以往的医学人文教育改革从未停止过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状态。教学方法在不停的变革中,老师也在尽可能的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完成医学人文教育活动,然而在教学方法变革的背后,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将师生之间定位于主客体关系,教师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主体,而学生成为医学人文教育活动的客体,教育者主要通过教授知识的方式传递信息,连结主体与客体,他们之间形成了主动讲授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通过各种主动的途径将自己的医学人文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医学生,而学生按部就班的接受着老师传递过来的信息,无论对错全盘接收,依旧保持着应试的心态,以复制性的方式完成医学人文的学习。医学人文教育是凸显人的教育,就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医学人文知识方面,但是不能因此而剥夺了学生主动性。当前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主体之间间隙大,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受阻,缺乏有效互动,没有走进彼此的世界。老师和学生两主体之间参与度不高,未能搭建多方位、多层次的医学人文学习,难以提高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水平和效果[7]。

2医学人文教育中医学生学习改进途径研究

学习方式对医学生学习医学人文知识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质量,转变和改进医学生的学习方式极为重要。医学生当前的学习方式既受到医学生自身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结合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趋势,通过营造医学人文学习环境,帮助医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认知以及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法,从而改进医学生的学习方式。

2.1营造医学人文学习环境

医学人文学习环境的营造,应按照3个层次进行规划发展。首先是对学校整体医学人文学习环境的营造,在整个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各个高等医学院校的统一性,结合本校历史及实情进行适宜的学习环境营造。医学人文学习环境的营造既要包括硬件设备的提供,还要包括软件设备。为医学生医学人文学习提供相应的设备,如人机对话模拟设备,模拟与患者的医疗活动全过程,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类校内活动的开展,从日常的校内活动中,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次,课堂环境的营造,医学人文从知识到践行,需要利用课堂进行转换,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课堂环境叠加临床环境的大环境,在课堂环境下医学生仔细观察学习,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临床课堂下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可以模仿甚至是发挥使用自己学习到的医学人文技能。最后,临床实践教学环境的构建。改变以往医学生临床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医学诊疗活动的开展为主的情况,将医学生部分医学人文教育转移到学生到临床实习期间开展,医学生可以在医疗诊疗互动中真实的感受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由临床医生为他们开展教学活动,有着更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下单向的教育模式。

2.2构建良好的学习认知

在医学人文学习活动中,医学生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认知不同,影响着他们在对医学人文学习时加工策略与管理策略以及动机等,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均会导致医学人文学习的质量不同。首先,协助医学生正确认知医学人文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医学人文的重要性与关键性以及它对医学实践活动的协助作用,打破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对人的认知,为他提供实例证明,医学人文存在的现实意义。在医学新生入校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添加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活动,将医学人文教育活动的开展先于医学科学教育,从意识层面构建一个对医学人文的认知。其次,了解帮助医学生尽可能了解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学习的差异,学习的主体与环境都发生了转变。医学人文的学习既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又注重与他人的联系的紧密性;既要保留医学的工具性,还要秉持医学的人文性。所以医学人文的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在尊重他人意愿时能独立思考。医学人文的学习不能仅仅被动的学习参考书籍,比对已形成理论,而是要积极探索,主动发现,找到与当时的情境最为适合的知识与技能。最后,改变当前医学生学习医学人文的获取学分、资格或者证书的低层次学习取向,尽量转变为兴趣取向、成就取向或者意义取向的高层次学习取向。通过开设更为多元化、贴近时代背景的人文课程,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医学人文的兴趣及求知欲。同时,改变考核方式,事实上,在不同课程背景下对医学人文的学习结果的考核方式是无法统一且只用一张试卷判定的。此外,在医学人文学习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行为,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满意度,学生即使是走入误区,老师也要通过合理方式帮助他们修正,正确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鼓励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2.3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法

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将改变学生课堂中被动式的接受医学人文教育,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首先,开展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同伴之间不是自由搭配而是遵循学生成就、能力、性别等因素互补分组。通过相互配合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以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作为考核依据,考核成绩以小组整体为单位,单独个体的优秀并不能成为评价的最终结果。合作学了考虑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将学习的权利和学习考核的结果交接到学生手中,从被动式学习渐进为主动学习或者同伴拉动学习。其次,改进问题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医学人文学习方式在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的课题被广泛使用,但是效果却是差强人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高中教育的影响,学生对于传统的问题式学习并不能完全适应,改进问题式的学习方式也成为了医学人文教育中医学生学习改进的途径之一。大规模开发在线课程(MOOCs)具有开放程度高,课程内容可反复学习等特点,应用现有的MOOCs帮助医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和运用工具,学习医学人文知识及修取学分[8]。MOOCs的使用可以扩充学生选修医学人文课程的方式,减少医学生为修学分而选修自己不喜欢医学人文课程的现象。学校可以定制专属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在线教师指导,指导教师与学生彼此匿名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学生们也自发组成微课堂与教师进行交流,将基于问题式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最后,存有研究性学习。在医学人文中可以少部分的开展研究型学习,研究性学习目的是为了医学生在医学人文教育活动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医学人文知识和应用的方式,进行医学人文的学习。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科学研究医学人文知识的情境和途径,学生通过科学研究的方式回应教师,形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模式。教师对有关医学人文精神的现象和问题提出疑问,医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或者场景模拟等方式回应并根据自己学习情况探索解决问题。在不断的研究是互动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对学习到医学人文知识的反思。在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医学人文教育的重心由向学生传递固有的信息,转向支持学生深度的学习,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主动获取信息、有效迁移应用到医疗服务活动中,同时在学校与临床实践活动中,营造主动学习的情境,增加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让医学人文精神由内而外的形成。

作者:卢柳衡 邓砚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校党委

参考文献

[1]周万春,于淑秀.关于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整体设计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4,35(11):48-50.

[2]苏强,吕帆,林征.医学人文教育的危机与重塑[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4):66-70.

[3]吕青波,刘翔,邵奇鑫,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6):986-989.

[4]杨佳,徐一楠.关于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1):122-125.

[5]李钧,刘宁生.基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医学人文教育回归的思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5):668-669.

[6]李贞玉,刘文超,孔祥金.医学生对医学人文教学认知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13):72-75.

[7]姜柏生,陈洁.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路径的质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4,35(13):76-78.

[8]史晓普,崔文香,程丽楠,等.“慕课”(MOOC)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3):42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