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讨论(8篇)

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讨论(8篇)

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但要引导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企业审美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美术教学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美术教学手段,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小学美术教学要充分践行美术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更好地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美术教育的需求和学生长足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并总结他们的思维特征。小学生美术绘画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十分大胆果断,绘画作品的整体感觉单纯;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和印象成分,同时也不受绘画对象的约束;第三,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在表现绘画对象时,十分的夸张和不拘束,往往会在无意之间创造出令人惊奇的作品。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将是否相像作为评价准则,而是要认真审视作品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内心情感,是否具有创造性和独特性。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绘画指导,激发他们的绘画热情,鼓励他们自由创作,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喜爱的事物,用画笔描绘自己喜欢的事物。对于学生的绘画作品老师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在批评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了解和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合理的评判学生的美术作品。受到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水平的影响,小学美术教育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同时教师的意识和教学理念也有一定差异。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深刻地意识到开展美术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出色的画家,也不是在玩闹当中应付一节美术课。就小学生的认知特征而言,目前学生的视觉形象是想象和直觉的结合体,只有当他们的年龄逐步增长,知识和技巧逐步提高才能够逐步变成理解和直觉的体现,才有可能主动的再创造。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创新美术教学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观念的转变,使美术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

2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分解,在美术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美术学习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教师可以降低一些要求,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物体,进而进行美术练习。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水果进行写生,让学生画一画具有不同形状和色彩的西瓜、苹果、香蕉、鸭梨等。教师要让学生保持集中的注意力,按照一定的层次和步骤对这些水果进行认真观察,引导学生掌握影响绘画的因素,通过重复性的观察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方式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最为主要的方法是利用手工粘贴画,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手脑并用,将画画、剪和粘贴有效结合起来,能够使学生集中精力,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其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培养其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默写,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件玩具,在课上为学生展示一段之后拿走,接下来让学生进行默写;教室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幅简单的小学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认真观察之后,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进行默写绘画。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添加变形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创作出美术作品。例如,教师给学生一个正方形,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添加,将它变成电视、房子、汽车等,还可以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从而创作出火车、天桥等。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和针对性的培养,在形成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水平。

3开展多媒体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主要进行的是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讲解,教师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上,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到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利用的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价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设备,将生动形象的美术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美术知识,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下开展美术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新奇的环境当中,进行创造性学习。例如在讲解五年级的四君子美术课时,教师可以事先收集教学资料,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图片、视频、电视资料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欣赏观察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进行临摹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剪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剪完的作品放在投影仪上对其进行放大处理,让学生把原有作品和放大后的黑白效果图对比起来,使学生产生新奇的感觉,让学生深入观察清晰的纹样,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美术课程的学习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也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敢于尝试和重视改革,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创新因素,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当中形成创新能力。

作者:郭永春 单位:新疆农八师134团小学

参考文献

[1]程广祥.浅议中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3,(14):56-58.

[2]赵金.论色彩教学的创造性思维培养[J].现代装饰:理论,2014,(6):65-67.

[3]邓玉云.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学习上,2015,(12):35-36.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美术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创新能力;小学美术;策略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仅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制约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选择适于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许多学校和家庭对美术教育都不重视,只是将其当作一种升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只是把一些理论知识和僵硬的技能强加给学生,大部分的课堂都是枯燥无味的。另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不尊重学生地位的现象,教师仅仅把美术教学当作一种简笔画技能的训练;规定学生应该画成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等,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被动接受者,阻碍了学生自由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有效地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上,并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美术的快乐。如一组动物的写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画这些动物的形状,积极引导学生对动物的形状、颜色进行观察,并且让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绘画,并说出动物的不同。经过多次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1]。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时,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交流中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我是汽车设计师”中,教师可以利用本课的特点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一位小学生很喜欢汽车玩具,每天都要自己设计一个汽车玩具。请学生帮他设计一个不同的汽车玩具,看谁设计的汽车玩具比他的更漂亮;接着问学生喜欢什么颜色的汽车,汽车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同学分享。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了解学生的心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一般把美术课看成辅助课,甚至会认为美术课是简单的哄小孩。然而,美术课不仅与其他学科相关,还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科学的方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发展。现阶段的小学生在绘画思维方面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他们喜欢用色、用线描画;随意性比较大且夸张,不受限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印象成分。所以,教师不能以画得像不像作为参考标准,而应注重画中儿童所传达的内心情感以及画中所呈现的创造性因素。另外,教师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画,然后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

(三)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止的图像进行变形、位移、翻转,以及色彩变化,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编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件,在教学中将一些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美术知识。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点、线、面”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操作,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美术课中,小学生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大都是直觉和想象力的结合,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发挥自己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2]。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也给予学生评价他人作品的权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阶段是认识和思维期,他们的创新意识还处于萌芽期,需要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来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结语

美术是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创作。与此同时,学校应该选择正确的美术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王建锋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小桃.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标(小学),2015,10(12):90-92.

[2]尤小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5,14(78):156-157.

第三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建议

摘要: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小学美术教育几乎都是一片空白,而且很多小学都没有把美术课放在重要的位置,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美术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要想办法改善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美育作用;建议

近年来,由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而审美素质教育又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课就包含其中,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但在农村地区的乡镇小学里,美术教育的实施、推广却是另外一回事,甚至一些农村的美术教育都是一片空白,实在令人担忧。对我任职的小学以及周围我所了解的小学而言,美术教学的进行和开展只局限于在课上简单的画一画,而没有更深的挖掘美术教材的内容,也没有很好的发挥美术教材的作用。更何况现在很多小学都没有把美术课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语数英这几门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而多数家长对美育的作用更是了解甚少,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学校的美术课与考大学无关,学不学无所谓。这也是大多数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情况的现状。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好美育的宣传工作,特备是我们美术老师自己更要重视起来,并且要渗透给学生和家长。

一、我们来谈谈美术教育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

美术教育是儿童全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期间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有明显的效果,其中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想象是对外界事物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操作是表现手段,也是认知过程。美术教育可以塑造儿童个性,是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儿童美术作品,既能表现儿童天真的心灵,又能反映他们不同的个性。从美术作品中可以看出有的儿童大胆、主动、热情而敏感,有的则呆板、懦弱、缺乏独立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美术作品去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美术教育还可以开发儿童智力。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左脑就像个雄辩家,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又像一个科学家,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右脑就像个艺术家,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像力极强。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孩子的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儿童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这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右脑的发育。

二、对农村小学美术课的建议

1.强化领导意识,转变观念。应提升决策者和领导者的思想观念和领导水平,这样方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诚然,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美术天才,我们也不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在美术方面都有同样高的悟性。但我们同样可以利用美术课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审美知识,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并陶冶自己的情操。而对于那些有美术天赋的孩子,在课堂上简单的画上几笔就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渴望了。而且,这些孩子也有待于老师去挖掘他们的特长,引导他们更好的向前发展。由于学校地处农村,很多家长都没有开发孩子美术特长的想法,也缺乏便利的条件。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来发展学生的美术特长。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进行美术教学。比如:在农村小学的美术课上,设计、应用课更不被重视,其实如果把设计、应用课和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就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因为农村比城市更贴近大自然,有很多城市里没有的美术资源,很多都可以运用到设计、应用课中,只要我们肯去发现和寻找。比如:树林里的各种树叶,河里的小石头,麦田里的麦秸、玉米秸秆,甚至是最普通的泥土,都可以作为设计应用课的材料,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而且,如果当地有掌握民间艺术的艺人,比如老剪纸艺人,善于捏面人的妇女等,就可以把他们请到我们的课堂中去,让他们来做我们的老师。我相信这样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课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2.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投入现状。应加强农村小学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资金的投入,配齐美术专业师资及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很多农村小学都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或者专业的美术教师教了其它主科),这样才可以缩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差距。同时,要充分调动美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和学具,以弥补美术器材不足的问题。

3.合理安排美术教学时间。学校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安排一定时间对那些喜爱美术的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一定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的。很多学校可能都认为挤不出多余的时间,而且又怕影响主科成绩。其实只要合理安排,时间还是有的。而怕影响主科成绩,我觉得完全不用担心。长时间的文化课学习反倒会使学生产生烦躁、厌恶的心理,而课余的美术课学习正好能起到调节的作用,使二者互相促进。我就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某省的一所小学为了使学生的课上的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对一周的课程表进行了调整,下午的课改成了美术、唱歌、乐器等课程,很多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踊跃参加,结果不仅没影响主课的成绩,有的孩子语、数、英的成绩反而较以前有了提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这样的改变使孩子们不再是一个个负担沉重的“小学究”,而恢复了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本来就应该有的快乐状态。有了这样的调节才不会使他们对初中、高中的学习失去热情。

总之,我觉得想要上好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孩子们能接受更多美术的熏陶,学习更多美术知识,只要我们像以上所述那样下功夫去做,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堂也能开出灿烂而芬芳的花。

作者:范慧颖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昆区新光小学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民族文化渗透

摘要:

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缺少了民族文化,一个国家就缺少了灵魂,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日渐衰退的局面,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民族文化美学价值的关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提高美术课程文化艺术水平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及传承的现状,指出了民族文化对于美术教学的意义,针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民族文化;渗透与传承

引言: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对于各个领域的影响都很大,尤其是美学教育方面,美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民族文化起到传承和弘扬的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美术教学作为提高小学生鉴赏能力和艺术素质的重要课程,在小学教育整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元素,巧妙融合民族文化,是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的重要的课题。

1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在西方文化渊源流入中国的过程中,难免对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一些定力不强的人多少有些崇洋媚外,对本国的民族文化不够重视,认为民族文化历史太过久远,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已经过时了,这种论调一度制约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其次,学校教育针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的不到位。学校作为教育学生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一些民族文化就是靠教育才得以发展下去,但由于一些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民族文化意识,导致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知之甚少,自然对于文化传承与弘扬没有确切的认识,也不清楚民族文化对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导致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

2民族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艺术表达方式的综合,是随着历史积淀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区别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特征,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的人们智慧的积淀,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集体标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巧妙融合民族文化的元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深入感知民族美术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关爱民族文化,保护美术遗产的积极性和热情。我国近些年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理论,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小学生处于教育启蒙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学校及教师的不可忽视的责任。发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美术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学会观察美、感受美,进而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民族文化作为美术艺术的土壤和泉源,它为美术创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素材,一些画家们都是在民族文化感受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历代美术大师都将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基础表达,蕴藏在自己的画作中,我国悠久的艺术发展史验证了民族文化在美术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关键。

3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分析

3.1提高美术教师专业素质,转变其传统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部分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对于美术教学的文化属性不够重视,对于传统民族文化在美术中的应用理解不透彻,加之学校在美术教学上投入的资金与政策支持相对于其他学科相差很多,导致美术教学效果不佳。首先,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学校要组织美术教师进行民族文化学习和深造,掌握民族文化精髓,进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文化性。其次,教师要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引入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以民族文化为基点,强化美术教学,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些民族文化博物馆,带领学生欣赏一些美术遗产,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对于美学的价值和意义。

3.2注重艺术欣赏,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美术教学的基础方式是模仿,教师在教授学生绘画线条及绘画基础理论知识时,将一些线条的使用,和一些简单静物的绘画做好演示,学生以模仿为主,但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就要强化美术方面的积累,具体可以采用的办法就是加强艺术欣赏。首先,教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一些各民族不同的美术作品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讲解不同民族绘画风格,作者画作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例如,山西剪纸也是民族艺术的一种,一些节日运用红纸剪出很多寓意吉祥的动物。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绘画展览,为学生订购画册,为学生创造民族艺术欣赏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观察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小学生民族艺术审美素养。

3.3注重美术实践,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最终要落到学生的实践作品上,美术教学不单单教授绘画,还有一些剪纸、叠纸、手工等课程,美术理论知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发挥其价值和意义,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美术教学的关键。例如三年级第五册有一节美术课程名为《红色的画》,红色是我国传统艺术中运用较多的颜色,我们经常称之为“中国红”,代表着丰收、喜庆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例如红灯笼、红对联、红剪纸、红蜡烛等等。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以红色为主题,可以绘画,也可以做剪纸、手工作品等,既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有效传承传统文化。

结语:

由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加深,小学美术教学在小学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美术中渗透民族文化,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姜影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万宝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中小学美术教学论[J].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

[2]杨晓丹.让“中国风”吹进美术课堂:浅析传统美学元素的融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0(11)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思考

摘要: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绘画,还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将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实现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大幅提高,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着重讨论审美教育给美术课程带来的改变,以及如何在美术课程中有效开展审美教育。

关键词:

小学美术;审美教育;教学思考

美术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审美,如何去认识生活。小学的美术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教育主线,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教学中。

1小学美术教学的原则

1.1融思想情感与美术教育于一体,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客观而言,每一幅美术作品中都蕴含着积极丰富的主题情感,将这些情感思想的教育和美术学科本身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艺术。比如在一副山川河流的美术作品面前,作品的气势往往能表达出对祖国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我们在进行这样的佳作赏析教学时,要巧妙地运用美术作品唤醒孩子们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激情。这样的情感传递,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提升艺术修养。

1.2将知识教授穿插于美术教学,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水平。不可否认,由于客观方面的限制,小学生的视野大多相对狭窄。打个比方,农村的孩子可能从来没见过飞机,而城市的孩子则对真的猪牛羊一无所知。这些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一个阻碍。美术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借助生动的图片、有趣的画面,来抵消这些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更好的姿态去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水平。长年累月积淀下来,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眼界,而以趣味性去带动学生掌握知识性,这是新课标下美术教学的改革创新目标。

1.3切实落实美术技能训练,在锻炼中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技能。作为一门涉及多领域的学科,美术又是以图画创作为主的课程,而线条组合与色彩搭配又是其重要的基础。如何进行系统而有趣的讲解,是考验每一个小学美术教师的问题。如何落实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以为首先教师必须达到一个较高的美术水平,有一定的美术创作能力;其次要科学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完成好每一次美术作业。另外,美术教学可能最大不同于其他学科就是它没有对错之别,只有精与不精的区别,要更多的引导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接受和表达。

2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浓浓的文化味吗

在最近许多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每一节课都要介绍一些名家名作、民间美术、各种文化遗产或其他学科文化等,似乎不扯点相关的文化,这节课就不是美术课了。为什么小学美术教师会有这种观点?原因在于没有准确理解最新的课程标准和简单的模仿抄袭。很长一段时间,旧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的性质,即“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过分渲染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性质,过分强调美术与文化生活的联系和作用,于是,得出结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必须有文化渗透。过分强调美术的人文性,就会弱化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本质。于是,2011版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对美术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义。我们不难发现,美术课程的定义中去掉了人文性,取而代之的是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这是对美术课程本质的认识。美术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人的思想、情感、态度和审美追求,我们更应该强调视觉性而不是人文性。人文性不是美术课程所独有的,并不是根本本质,唯独视觉性是无法取代的,是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

3多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

小学美术课中包含很多手工课,这种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从教育学角度来讲,实用性手工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生存角度来讲,实用性手工课程教会了学生怎样更好的生活。由此可见,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大力支持手工课的实用性开发,突破教材和文本的限制,努力开放出更具生活化的手工技术,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改进各种技艺。从而探究出更有价值的新技艺。例如,在教学《指偶剧院》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指偶”外形的基础上,制作手指宝宝,将废旧手套的手指剪下作为身体,用缝缀的方式制作五官和头发,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利用身边素材,制作具有创意的指偶作品。

4利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更能有效唤起人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中华陶俑、国画欣赏课时,直观、形象的画面更能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更受学生欢迎。同时,利用计算机软件中自带的画图软件,教学生用电脑作画,让他们在电脑上随意涂涂抹抹,自由自在地去表达、去抒发、去体验美术的乐趣,从而感受美术带来的愉悦。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们教师要求思求变,通过教学方法的灵活和恰当地运用,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这对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孟超超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泉山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张东阳.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策略探究[J].学习导刊,2013(08)

[2]曹秀凤.对小学美术课教学的几点认识[J].考试周刊,2012(42)

第六篇:小学美术教学与情商教育关系

【摘要】

小学美术教学对情商教育具有独特而不可取代的功能和作用,那么小学美术教学和情商教育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本文主要通过对情商概念的解析、智商和情商的关系判定,来分析情商教育和小学美术教学的关系,从而强调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美术教学;情商教育;关系

一、情商的概念

情商(EQ)是与智商相对的一个心理学新概念,涉及人之成才或成功的重要因素。该术语最早是1990年由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约翰•梅耶(J.Mayer)和彼得•萨洛维(P.Salovey)提出的。情商与智商不一样,它关系着许多非智力因素(即人活动时的动机、兴趣、情感、理想、信念、意志等)的评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情商的高低关系着一个人能否成功快乐,丹尼尔•戈尔曼甚至断言“真正决定一个人可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而不是智商”。可以说,情商撼动了智商的教育统治地位。如果想要了解情商,就必须要了解智商。智商是智力商数(简称IQ),能表示一个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智力的一种综合性认知能力,它的构成要素有注意力和观察力、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等。这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商和情商都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有人说智商决定成功的高度,情商决定成功的宽度。对于多元化社会分层的人来讲,成功可以在高度上低一点,但缺乏宽度,将是人生的灾难。

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情商教育是本世纪世界教育的主旋律,它把情商知识渗透到教学中以促进教育的提升与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比埋头苦学更重要。然而我国学校教育偏重于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对情商的教育还不够完善。情商开始于幼儿期,青年期就较成熟和固化了。在小学进行情商教育应该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小学美术教学和情商教育的关系

研究表明,情商在儿童时期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不可大意,以免将来矫正困难。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情商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情商发展较好的儿童,通常表现为有较强的自信心和求知欲。美术不单单是一门学科,更是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培养情商非常重要的工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师多专注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使美术课变成只有“术”而没有“美”的课,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有出入的。所以本文主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入情商教育,还原美术课的本真,引导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要教会学生一些能力,使其可以有效地感受、认识并创造美。情商教育是渗透性的教育方式,是还原美术课本真最好的传达媒介。情商教育的渗透性表现为在不改变原有授课方式下,把情商的因素渗透到美术课堂里,使老师和学生愉快的享受课堂。比如美术课里涉及到水果或折纸时,教师就会顺势教导学生果皮纸屑不能乱扔,要爱护环境,这就是简单的情商训练。还有把情商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应用美术中的探索,要求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观,教会小学生判断好坏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个人情趣。小学美术教学和情商教育的关系能从下面几类详解:

1.情商教育可以加强小学生的审美与人格品质,增强课堂教学娱乐性,激发想象力与创造潜能。

2.小学美术课程渗入情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锻炼其动手能力。

3.把情商教育渗透到小学美术课堂可以加强人际交流训练,符合新课标合作探究的精神。

4.美术老师要全面了解情商教育的内涵,把其融入课堂中来。通过教学设计与实施,把情商教育、审美、技能训练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中形成一种自然有效的贯穿。

5.情商教育可以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让学生结合各学科,参与教学互动,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综合实践能力。

6.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商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道德判断、了解多元文化、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小结

小学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正确地释放某些过分而强烈的情绪情感,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放松、愉悦。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意义重大。

作者:李春丽 刘显成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建国.情感智商与成才[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柯云路.情商启蒙[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4]刘显成.美术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第七篇: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衔接

【摘要】

小学美术和初中美术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的变化,内容加深,难度加大,同时,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中小学美术在教学上存在一个过渡期,这就需要中学美术老师探究应如何将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衔接起来。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入手,研究有效衔接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

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衔接;途径

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基础课程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美术教学愈来愈受关注。由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有很大差异,在内容上有所拓展,在难度上有所加大,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衔接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当前我国的中学美术老师,大都不重视这一衔接问题,总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或是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来开展美术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情,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在教材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导致学生在学习时面临较大的困难,学习兴致不高、动力不足,进而造成中学美术教学效率不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美术老师应以教材为基础,深入研究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差别,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过渡阶段找准教学的有效衔接入口,构建中学美术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

一、深入研读教材,找准教材之间的差异

在教材内容上,初中美术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宽度上都有所加深,难度系数变大。要想将教学有效衔接起来,美术老师必须深入研究中小学美术教材,发现其中的不同,然后在过度阶段将两者有效衔接起来,让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美术在教学内容上的变化。比如,同是对色彩的讲述,小学美术教材主要讲述生活中的冷暖色、色彩的色相、色彩的明度以及色彩的调合,侧重于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描绘,而初中美术教材主要讲述同类色与邻近色、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合等内容,侧重于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在内容上,小学美术只要求学生认识色彩,在作品中描绘色彩,而初中美术教学更重视学生对相近色彩的区别,在作品中创新性地运用色彩,难度加大。作为美术老师,应善于观察到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逐步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将相关内容改的教学有效衔接起来,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光找准教材之间的差异还不够,这只是将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衔接起来的前提和基础,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初中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美术教育,再加上美术天赋的不同,学生之间的美术素养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过渡阶段的教学中,美术老师应善于洞察学生在美术基础上的不同,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依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开展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比如,在色彩的学习上,有的学生只会简单区分各种色彩并描绘出来,但有的学生对色彩的色相、明度和调合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这时,美术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方案,对学生在色彩的学习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让基础好的学生复习旧知,让基础不好的学生查漏补缺,这样,才会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进步。

三、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衔接的途径

1.教学内容的衔接

中学美术老师需要分析中小学美术教材之间的差异,找到相似或是延伸的部分,初步找到衔接入口。小学美术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美术知识和一定的美术技巧,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中学美术则突破了启蒙教育,在内容上有所加深,难度上有所加大,是小学美术教育的延伸。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同一版本的美术教材,比如,小学美术教材是人美版的,那么中学美术教材应保持一致,也选择人美版教材,或是选择与小学教材有较多相似或延伸的教材,让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中学美术的学习也不会感到那么陌生。

2.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美术教育重在学生对美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重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主要靠机械地记忆学习知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思维能力。因而,小学美术的教学,主要通过直观的示范来讲解知识,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画出一些作品。而中学美术教学则不一样了,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授技能,难度加大,很容易到这学生失去兴趣,这就需要中学美术老师重视教学方法上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抽象的理解和直观的学习结合起来,将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创作各种美术作品。如果中学美术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小学美术老师的大不相同,比如有的中学美术老师过于重视理论的讲述,忽视示范教学,让学生感到很疑惑,难以理解,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

3.学习方法的衔接

学习方法上,小学美术和中学美术也很不同,美术老师应重视中小学美术学习方法的衔接。小学生在学习美术时,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过分依赖老师和教材,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到了中学后,美术学习更重视独立思考,更重视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因此,中学美术老师在教学时,应适当引导学生逐步转变学习方法,实现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总之,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的衔接工作应得到广大中学美术老师的重视,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上的不同,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促进中学美术课堂的顺利开展,推动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

作者:朱媛媛 单位: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参考文献】

[1]吴海静.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衔接[J].成才之路,2010.23:16

[2]王晨彪.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衔接途径[J].中学时代,2014.10:199

第八篇:小学美术教学兴趣培养

摘要:

兴趣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当我们有了兴趣,做事才能更加专注,才能越做越好。小学的美术教育应当充分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积极学习的影响,合理利用学生对事物的热爱之情,转变传统教学中死板的学习模式,赋予学生自由创作的权利,让学生在自身兴趣的引导下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思维,主动掌握美术知识。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兴趣培养;策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根据他们的美术基础进行教学。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美术教材中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能通过探究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他们的绘画素材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根据教材内容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方式,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美术知识,让他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丰富他们的绘画素材,让他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有内容可选择。学生提高了观察能力,便能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物体的细微之处,能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进行创作,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把自己观察到的世界画到纸上,提高绘画能力。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充分想象,发挥创新思维,画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在让学生进行创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主题创作,也可以让他们自由创作。在进行主题创作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绘画能力选择主题,让他们通过对与主题相关事物的认真观察进行创作,并在创作过程中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丰富绘画内容,画出有新意的作品。在进行自由创作时,教师不对学生的绘画提出要求,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创作,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素材绘画。通过积极思考和想象,学生有效地运用了生活中积累的绘画素材,绘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自由创作环节,学生处于轻松的学习状态,能更好地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画出优秀的作品。

3运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创设美术教学情境

小学生很容易受到课堂气氛的感染而进行各种学习活动,针对这一点,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相对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利用最新的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材过于枯燥、单一的现象。多媒体教学方式集合了图片、声音、视频等等方式,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增添了不少乐趣,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利用多媒体讲述美术知识,需要教师精心地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别处转移到美术学习中去,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创造出无限的课堂价值。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仔细推敲创设教学情境所能够引起的教学价值,不能单纯的为了谋和新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都要设置教学情境。首先,在课堂导入上。教师在开始一节课之前,用影像或者视频的方式导入课堂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课堂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美术作品分析,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勇敢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鼓励学生对作品所包含的思想进行研究。与此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随意驳斥,损害学生的学习信心。其次,美术也包含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多种真实的美术图片,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自己的记忆和想象去创作,让学生感受绘画的深层次魅力。同时,教师为了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各种美术展览,提升学生的美术修养和艺术修养。

4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模式对各个学科都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趣,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美术中所蕴涵的知识点,提升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作和交流,勇敢说出自己对美术学习的见解,这些都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办法。

5作品评价的引导

美术与其他学科不同,美术课堂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学生个人感知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作品评价是完整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较多教师会以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去评价学生作业,往往就压抑了学生本身自主的观点,无形中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凭主观给出一个等级评价,评价等级高的同学很高兴可是他可能并不真正明白老师认为自己的作品好在哪里,造成学生的感知不一定能和老师的感知达成共识,而评价等级较低的学生的心里难过却不知差在何处。这样的结果是使学生不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更压抑了其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美术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留有各自的发展空间,发现学生正处于萌芽阶段的想法,包容并欣赏学生的个性发挥,引导学生开拓自身的艺术思维。

总而言之,必须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将小学生作为根本出发点,根据美术的特点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自主融洽的学习氛围,同时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旷丹 单位: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中南路小学

参考文献

[1]周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06)

[2]周静.小学美术纸雕社团与美术教材融合的研究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6(06)

[3]蒲伦,刘静.让创新的种子在小学美术课堂萌发[J].好家长.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