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文化课程改革实践

融文化课程改革实践

一、形成“最少受限”、适于听障教育的课程理念

(一)优质教育观

虽然听障学生生理上有残疾,但是对听障学生的教育不能有残缺。我们认为,为了让听障学生顺利融入社会,聋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供以听障学生为主体的最少受限制的学习条件,在承认差异的同时,缩小与普通教育的差距。(二)全语言教育观语言教育是聋校课程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我们认为,聋校应实行综合语言教育,即系统地将口语、手语与书面语言融为一体。各个学科除了学科课程目标外,还有培养、形成和发展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普特融合、学普研特的教育观

为听障学生提供最少受限制的教育,首先就要为教师的学习研究提供与普校教研、科研的融合,实现学普研特。教师在与普教学习交流中获得大量新的课程信息及理念,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不断得到改进。学校与普通学校相互学习、彼此借力、共融共生、和谐发展。只有教师发展了,跟上社会的步伐,才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领听障学生发展。

二、构建“最少受限”、融入社会的课程框架

学校“融”文化的第一要义,即为听障学生的未来奠基。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始终着眼未来”、体现教育人文关怀之本的价值追求,让学生能顺利地融入社会,成为认同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公民。学校建构的课程覆盖了现代公民教育国家课程体系中的所有学科,每门学科均有完整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标准、校本化教材、课程实施要点等一应俱全,并且抓好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加强课程实施环境建设、确定课程实施主体、完善课程实施手段,体现了课程的全面性、完整性。同时,学校从听障学生特点出发,基于“最少受限制”理念建构课程的整体架构,使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学校在建构课程过程中,亦紧趋时展对听障教育的要求、强化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充分考虑教师专业成长,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持续进行教师培训与教学研讨、不断吸纳普校课改成果并深化课程改革,从而使课程体系具备了发展性品质。

(一)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学校的“融”课程体系体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模式。校本化活动课程资源分为社会适应、学科纵横和一技之长3个板块,涵盖沟通与交往、心理导航、人文学科、自然学科、信息技术、兴趣爱好、中国技艺、运动竞技等8个主题和30多门活动课,满足了听障学生的缺陷补偿、潜能开发、兴趣特长发展等需要。加强学生人际交往相关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对于为听障学生提供最少受限制的交往,系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汉语口语、社交礼仪、心理辅导等一系列相关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规范手语交流形式,普及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提升学生与人交往的信心。经过对德育实践的系统总结,学校编撰了德育校本教材《精彩晨会十分钟》和《主题班团队会精选》。《主题班团队会精选》收录了形式生动、主题突出,集趣味性、艺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主题班团队会方案与活动实录。在学校德育实践中,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围绕10多个教育主题,赋予了晨会十分钟崭新的内涵,让德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基于对学校“最少受限”教育的拓展,学校也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开展了民间工艺大师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听障学生视觉敏锐、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引导听障学生学习灯彩、泥塑、剪纸、烙画、脸谱等传统手工艺。在大师们的精心传授下,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从学生手中诞生。学校将这些成果编印成《让世界发现你》社团活动画册。全校师生在惊叹于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二)建设课程实施环境

“为听障学生尽可能地提供最少受限制的环境”是我校一直以来秉持的教育理念。为此,在2012年改扩建后,学校融合多项信息技术,致力于最少受限制的物理环境的创设。通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入助听技术、视频技术、移动学习技术等,为听障学生提供了多样化信息获取、交流与互动的渠道和平台,充分挖掘了听障学生的学习潜能。2013年,率先将平板电脑引入聋校课堂,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的特性与移动学习的优势,更好地落实个别化教学、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经过近两年的尝试,学校在平板电脑运用于学科课堂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分别于2013年12月与2014年3月面向全国同行成功地举办了两次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展示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残余听力的听能,学校先后引进各类语训机,为每一位学生配备高品质助听设备。在原有集体语训的基础上,2014年开始在一、二年级为每个学生单独开设个别语训课程,让更多学生接受更为科学而系统的言语训练,尽快听得懂、说得清。学校在各教室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系统与投影机。还安装了多媒体视觉信息系统、中文在线校园阅读平台、可触摸电视屏等,鼓励听障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开展广泛的阅读。这些设备的开通与运行,为校本课程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听障学生拓展了信息获取、交流与互动的空间,保证了学生在其视力可及范围内均可准确、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

(三)确立课程实施主体

融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最少受限制”文化建构的策略之一,要求我们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主体,既有专门的学科教师,也有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团队。学校不仅开足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还强调将德育目标融入各类学科教学。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28名经培训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聋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聋生的工作方法,制定了“南京市聋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学校还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建立了家校通,开设家长培训班、网上家长学校,与家长探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家长进行听障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知识讲座,开展手语学习培训,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等。同时,学校注重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与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开展一系列校际联谊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信心和能力。借助亚青会、青奥会的契机,激励学生争当亚青、青奥火炬手。学校杂技草帽队还参加了青奥村的文化宣传交流活动,受到广大市民和外国友人的好评。

(四)完善课程教学实施手段

聋校的课堂教学融合了手语、口语与书面语、多媒体等多种实施手段。听障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很大,有的听损小,学前康复语训效果较好;有的听损严重,语言发展较差;还有的伴随智力等多种障碍。因此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手段都无法面向所有学生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开展了“格式化语言教学的方法”“大屏幕语言的概念及其教学法”“交互式电子白板与iPad融合下的聋校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探究“”论自然手语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使用“”‘融合生活’理念下聋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化与实践”等多项课程实施手段的研究,相关课题顺利结题、多篇或获奖。学校还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将语音转化成文字的软件,以及可通过平板电脑进行课前、课上、课后交流互动的教学平台。

三、共享“最少受限”、融进社会的课程成果

(一)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助推了听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南京聋人高中创办23年,学生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有20届高中毕业生,共815人参加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806人被录取,录取率为98.77%;近5年(2010年至2014年)本科录取率为98.75%。学校每年均面向全国同行全面开放高中课堂,多次组织全国性聋校普通高中课程理论与实践研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经验,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学校龙舟队四次夺得南京市中学生龙舟赛(特教组)第一名,2013年在全国中学生龙舟赛200米竞速划中夺得第六名。学校文艺队表演的《上善若水》获得全国残疾人文艺会演一等奖、杂技《稻草人》获得江苏省残疾人文艺会演一等奖,每年有近百人参加全国、省、市各类作文、绘画、书法、体育、舞蹈等比赛或活动,均获得佳绩。

(二)课程建设的实践,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

伴随着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推进,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写作、课程开发与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教学成果。学校现拥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特教学科带头人1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优秀青年教师9人。多平台、多渠道的公开教学活动,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日渐提升、课题研究成效显著。学校有6名高中教师参与全国聋人单招语文、数学、外语、物理高考大纲研制和编订工作;11名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有39人次分别在国家、省、市级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46个市级个人课题结题,1个部级“十二五”子课题结题,9个“十一五”“十二五”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其中有7个课题已顺利结题)。特别是课题“聋人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创建与实施”,于2013年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单位:南京市聋人学校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