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健康教育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

医学生健康教育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健康教育学》课程是培养医学类专业人才的必要课程之一,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未能受到普遍重视,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我们选取不同专业的的医学生进行本课程教学方式的探索,从前期教师备课、教学手段、教学形成性评价、师生互动等多方面改进,使学生的多项能力均有明显改观,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和实践经验,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达到了此次课改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医学生;预防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践能力

健康中国,是我国为应对日益突出的各种疾病问题提出的发展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新时代的医学生,作为健康服务的重要储备军,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必须拥有较高的健康教育能力和健康促进技能,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2,3]。《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然而部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不适应时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模式比较死板,教学效果仍有改善的空间。由此看来,《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应形成以学生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新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增进专业技能,本文将此次课程改革过程总结以供交流参考之用。

一对象与方法

1.针对学习《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学生,由2015级临床全科专业40名学生作为对照,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仍然延续原来的教学方式,不做改变。以同级预防专业36名学生作为本次课改的实施对象,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其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实施前期:教师在备课阶段,适量增加时事案例、科学研究前沿的成果,以真实案例、具体研究结果讲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了解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的现况、存在的问题,掌握在各种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知识。(2)项目实施中期:①教师指导学生应用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对本校学生所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②要求学生针对调查出的实际健康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③对所开展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④学生撰写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对自己组织开展的健康活动所得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理论知识。(3)项目实施后期:课程结束后,对上述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调查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开展师生互评,学生对本项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老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与学生座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和建议;期末成绩综合学生整个过程表现予以评定。对学生的期末成绩以百分制进行考核,课改组学生加大平时成绩(占30%)和调查实践评分(占40%)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其中理论课闭卷笔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以学生在授课时的考勤纪律、团队合作情况、信息收集能力、师生交流能力等这些方面由教师评估打分。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掌握情况、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态度转变及课程讲授方法接收程度等多个方面,请学生匿名调查,向调查对象说明研究目的,数据用途、保证信息保密,请学生对此次课改作出主观评价,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3.数据采用SPSS20.0直接录入,双人校对后进行分析,计算两组学生期末成绩,集中趋势用均数表示,离散趋势用极值描述;将定量资料进行转换区组,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状况和对此次教学改革过程的主观评价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考核得出学生结课成绩,课改组学生平均成绩76.78分,最高92分,最低65分;而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70.02分,最高85分,最低60分。由图1所示,从两班学生成绩分布来看,课改组学生成绩分布优于对照组(c2=9.385,P=0.025)。2.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此次教学改革过程的主观评价,与对照组的学生比较,课改组学生的学习氛围、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探索研究精神、学习形式、推广价值、教学满意程度均有明显改观,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与总结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更多地是接收老师灌输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缺少主动学习的技巧和积极性,自学时抓不住重点,文献检索时多阅读参考二次文献,缺乏探究的能力,并且跟同学和老师的交流过少,通过本次《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我们之前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进。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授课教师精心备课,结合真实案例、具体研究结果讲授整个知识理论体系,学生已基本掌握。之后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理论知识,自行对本校学生所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之后进行效果评价、学生撰写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进行成果展示。在整个的实践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学习氛围,使得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探索研究精神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课改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达到91.7%,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通过亲身体验将理论付诸实践,学生分小组进行课题设计,在此过程中需要自己检索大量的文献和参考资料,变被动地接收知识到主动的学习收集积累知识,灵活应用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分工协作充分沟通,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积极的转变;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扎实的掌握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后的总结部分,同学们撰写总结报告、师生座谈讨论,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综合思辨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多样的学习形式也比较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此次的教学改革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针对预防专业的同学与各专业课程的衔接不够,实践活动设计时知识点覆盖不全面,有少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很难适应此种模式,缺少个性化教学的思考。教师也有问题需要改进,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加以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如何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考核,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等。健康教育学虽然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医学和行为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4],仍然不能受到高等医学院校领导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在更多的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中提高教师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仍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曾钊,刘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32):5-20.

[2]陈秉中.在第十三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上的发言[J].中国健康教育,1989(1):13-14.

[3]郑振?,王宏.健康教育学(案例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1.

[4]张银娟.《健康教育与促进》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7):158-159.

[5]任丽平,郑锴,王柳行.高校社区大学生健康管理模式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06):327-328.

[6]段晨帆,李瑞芬,崔影,等.掌握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J].教育现代化,2018,5(14):204-207.

作者:张玲 丁文清 张鹏举 赵海萍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