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师范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随着教育形式多元化,当前师范生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提倡改进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适应终身发展的技能。尤其是对于师范生来说,其未来将步入教育行业,数学课程的实施更应该创新教育模式,借助各种探究活动提升学生自主性。文章就数学活动中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师范生;数学;自主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通过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师范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师范生自主学习热情,不仅能够让师范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学习,还能够深入挖掘潜能,为日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被积极倡导的学习模式,其主要含义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制定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从而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1]。

(二)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1.内部因素。(1)归因模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成功或者是失败所总结出来的因果解释就被称为归因模式。积极的归因能够让学生不断对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进行反思,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优化自主学习能力。但是错误的归因,就会容易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降低学习热情,形成恶性循环。(2)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并能够影响学生的选择。通过改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发展价值,深入挖掘潜能,并不断增强自信。(3)目标设置。目标的设置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参照点,让学生朝着目标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目标设置的能力,能够督促学生朝着自己近期的、具体的学习目标前进,从而将外部驱动力转换为内部驱动力,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2.外部因素。(1)教师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效果,是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学生只有在教师充分的引导下,才能够高效掌握正确的学习技能,而不良的教学模式,则容易对学生进行错误的引导,严重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2)同学之间的影响。师范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小群体之中,和同学之间具有互相学习的动机。如果师范生在积极的人际关系下,那么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自主学习支持,从而有效的开展自主学习,获得能力的提升,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通过人际关系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师范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动机。个人的学习成绩主要依赖于动机和能力两个因素,而动机是保证其学习成效的首要前提,其能够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并维持源源不断的探究欲望,使得学生拥有长期的学习动力。纵观师范生教育,大部分的学生都只满足学生成绩合格,且能够顺利毕业走进岗位,但是由于师范生顶着毕业就业的压力,如果此时还缺乏相应的学习动力,那么就会对其日后发展产生很大阻碍。所以,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借助信息技术等方式,丰富数学活动内容,从而激发师范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建立数学自信心,从而循序渐进的领导到数学的运用价值和魅力,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向更深处蔓延。例如,教师在师范生数学教学活动中,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通过生活实际的联系,还能够让学生调动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碰撞,进而在脑海中不断完善数学知识框架,反过来用这些概念和定义解决实际问题。又如,数学学习场景的变化常常会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利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然后和同伴进行交流讨论,针对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可以询问教师,由此一步步地增强其成就感,使其对数学活动保持长久的探索欲望。

(二)注重目标设置,精心设计问题。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大部分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对于数学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在数学活动中设置长期和阶段性的目标,提升其目标设置能力,从而大大调动其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进行调整,从以往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变为现在的旁观者和参与者。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不仅兼顾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还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针对一节数学知识,教师就可以首先邀请学生制定本节知识的学习目标,并计划采取怎样的学习策略,开展怎样的学习活动,通过目标的激励,让学生愿意参与学习。然后,在学生设置了相应的目标和任务,且做好一定的学习准备后,就需要对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进行督促。为了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成效,教师还可以穿插层次性的问题,辅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是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交流碰撞,还能够立足于多个角度上进行思考。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之间交流评价,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也能够在整个过程中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优势。

(三)加强策略训练,构建知识框架。数学学习策略就是指对学习过程所采取的一系列调控的学习行为方式,但是很多师范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采取哪种学习方式的关注度较少,对于正确的学习策略不够了解,所以使得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较低,有效策略相对不足。因此,教师不要期望自主学习策略会在每个师范生的头脑中自动生成,而是要有意识地对师范生自主学习策略进行指导和训练。例如,在数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师范生梳理知识,找准突破口突破重难点,并积极运用思维导图等形式促使其构建网络化的认知结构。师范生在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技巧之后,就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熟练梳理总结知识点,运用学习工具巩固知识与技能。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下三个步骤:第一,邀请学生进行预习,在每章数学知识的开始,了解本章知识的基础框架,树立网络意识;第二,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在整体的知识框架上编制子系统,深入了解各个知识点,并加以前后联系;第三,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了解各个知识之间承上启下的关系,并能够找出相似点和不同点,为其之后的知识提炼做好准备。

(四)采取小组合作,优化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目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师范生能够在开放的小组群体中,将理论付诸实践,围绕不同的问题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进一步开启学生思维,全面实现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对话。例如教师可以将师范生分为能力均衡的若干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有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将不同的教学任务细化,并安排到每个学生身上,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尤其是针对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内其他学生的带领之下,还能够实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目的。同学们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充分发散了思维,达到了自主思考的效果。

三、结语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有意义的,不仅满足了师范生的教育发展需求,还能够帮助其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为日后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屈凤杰.如何培养师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网友世界,2014(14):237-237.

作者:王淑华 单位: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