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究

[摘要]就如何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予以初步探索。主要从创新课堂教学、学校与企业进行“双元”育人的途径、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等途径,促进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素养;一体化教学;企业文化;传统文化

人才市场需要劳动者具有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而我们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选择人才时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职业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如何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探索以下几种培养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全方位贯穿于教学中。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特点体现在“学中做,做中学”,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融为一体。要构建工学结合的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理实一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1]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加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中国知网(CNK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2]一体化教学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改变一体化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由单一评价方式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方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全方位贯穿于教学中。在一体化教学中,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效果的评价方法比较单一,过于简单。经常简单地用安全文明生产评分来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成绩,把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混为一谈,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成效不显著。学生的职业素养应贯穿学生实习的全过程。把一次性评价改为过程性评价,明确标准和质量,制定过程性评价表。过程性评价表的使用,促使学生找到自身不足,不断地学习进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意识。(1)实习工具的放置是否规范。按规定要求工具和量具应分开放置,不能混合放在一起。(2)工具的规范、正确使用。在一体化教学中,工具不能违规操作,例如不能用锉刀敲打台虎钳。

(二)在一体化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例如在技能操作课为主的课题中,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每组分为操作者、观察评价者、记录者,在操作中轮流担任三种角色,进行分工合作,最后进行小组内互评。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分组合作,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我,同时对其他学生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增强了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的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小组成员之间增进了友谊。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能深刻体验分工合作的好处,并且通过观察和评价他人的优缺点,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加速了自身技能的提高,并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操作中角色的互换和合作,增强了学生主动沟通的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符合职业素养中的合作意识、学习意识、沟通意识。

(三)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发挥示范作用

在一体化教学中,尝试让教师把自己示范操作制作成微视频,然后把该视频应用到一体化教学中。例如在钳工一体化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攻螺纹的操作拍成短视频应用到教学中,而不是用教学资源上的视频。为此做了对比实验,即把同一个题目的课,一个用其他资源中的视频,一个用讲课教师自己的操作视频。结果显示,用讲课教师操作制作视频的一体化教学效果比利用其他资源的好。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操作技能掌握的速度快、操作姿势规范,攻螺纹产品合格率比后者提高10%。教师的示范操作代表了教师的技能水平,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学生从内心佩服教师规范的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教师的示范操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有了操作的欲望,提高了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态度认真、精力集中,促进学生的模仿,效率显著提高。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严格执行“6S”管理,真正起到行为示范作用。

(四)在一体化教学中,根据教学课题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与课题相关的工作页或任务书

在教学中,学生按时完成工作页或任务书的同时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例如,在钳工一体化教学中,手工攻螺纹是钳工的一项技能操作。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两张工作页,工作页一的内容是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知识,如攻螺纹的分类、攻螺纹的工具等。第二个工作页是攻螺纹操作后,学生需要总结的知识点,如攻螺纹的操作要点等知识。课前,检查学生完成工作页一的情况;总结阶段,检查学生完成工作页二的情况,并且把检查结果记录到学生过程性评价表中进行评价。

二、学校与企业进行“双元”育人的途径,采用“引企入校”的育人方法

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学校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签协议这一层面,进行深度合作的不是很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有效的“双元”育人制度和评价方法,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效果较差,多数只是停留在对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忽视对学生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我校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与蒂德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引企入校”形式的培训,由企业提供设施设备,提供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学校提供场地。企业参与新生入校面试,并安排家长参观合作企业。其中基础课程由学校教师负责,技术实践课程由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引企入校”办学模式,将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融合在一起,学生可以通过轮岗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学生统一穿着合作企业发放的工作服,在工作站完全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任务单、指导书和工作规范,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该企业的状况一模一样。合作企业定期举办有关员工管理的专题班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能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自己与企业要求的差距。企业安排优秀员工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学校与企业相融合,让育人落到实处。从企业要求与学生管理相统一、企业与学校共同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构建了“学校—学生—企业”的共同体,实现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的全覆盖。

三、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等,可以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供有益启发,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资源,将诚信、合作、友善、礼让等传统文化道德修养内容融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中,并转化成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为此,我校多次组织教师座谈会,并确定传统优秀文化课题,使课题与职业素养要求紧密结合。确定课题后,各专业成立了传统文化教研组,由教研组组长安排教育实施。学校在学生教学楼道或工作站等明显的位置张贴融合职业素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片、名言;在橱窗中设立职业素养宣传板;在日常的校园广播中宣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等,使学生在校园中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听见,无形之中就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的熏陶。通过环境布置,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校园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区域,根据专业特点悬挂该专业国内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的宣传画,用他们的光荣事迹和名言来感化教育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着重宣传“在校文明学生、在岗优秀员工”,创设“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团结合作、爱岗敬业”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素养熏陶,以便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在一体化工作站,学校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训车间,并张贴安全操作规程、生产操作流程,使学生感觉和在生产车间一样,要求学生统一着装、凭校牌进“车间”上岗。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是综合性的。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把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与教学紧密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多种途径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学生职业素养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精神,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业率有了明显提高。而职业素养培养是长期的过程,其途径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韩睿.在实训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9(2).

[2]张忆雯.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将是永恒话题[J].江苏教育,2010(6).

[3]周超.浅谈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博览,2016(17).

作者:王亚伟 单位: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