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下的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

跨境电商下的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近年来,国际贸易全球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变化较快,与国际贸易相关行业的发展风险和机遇并存,跨境电商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新增长点,B2B、B2C模式市场规模增长强劲,未来潜力巨大。广东有国内跨境电商最多的综合试验区,高职类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朝跨境电商行业方向倾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1+X”跨境电商B2B、B2C数据运营证书的推广,推进专业教师结构优化,跨境电商实操课程加码,开设专业内相关跨境电商课程群,丰富优质教学资源,推进专业课程有关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就业

一、跨境电商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新突破口

受居家政策、短视频直播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发展迅猛,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增长40.1%,达到1.12万亿元人民币,成为维稳中国对外出口的重要力量。全球市场的跨境网购需求在持续释放,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行业有望继续创造新局面。跨境电商可分为B2B模式、B2C模式、C2C模式。2020年6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9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检测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跨境B2B交易占比达80.5%,达到2.6万亿元人民币。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B2B市场规模超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15%,并且将在2020—2025年达到28.3%的复合年增长律,市场空间极大。2021年,因为全球疫情,线上采购的地位更加凸显,中国出口强劲,单单浙江省1—2月的跨境B2B交易就达2020年总量的44%。在国家政策倡导“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跨境电商B2B是中国外贸的强劲增长点,政策导向明确,中国外贸升级转型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利好跨境电商B2B出口政策的相继出台,自2019年开始与传统贸易伙伴关系虽然因为外交、政治等因素出现贸易结构和数量的变化,但是我国总体出口规模不减反增,在线上B端数字化水平和接单量逐渐提高,出现取代美国、欧盟的贸易市场地位的新贸易合作伙伴——东盟自贸区国家。随着未来B端配套设施服务的持续构建和完善,未来B2B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主体地位将不断强化。与此同时,近年来全球跨境电商B2C市场规模增长强劲。据埃克森联合阿里研究员的《全球跨境B2C电商趋势报告》预测,未来几年B2C电商市场仍将保持近15%的年均增速,交易规模于2022年将超过3.4万亿美元。从全国跨境贸易的数量规模来看,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稳居全国第一,从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来看,2019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排名前三的城市为东莞、广州、深圳。截至2021年9月,我国共有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其中,广东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数量增加至13个,数量全国第一。因此培养出适合跨境电商行业所需相关的人才,应成为广东地区院校相关经贸类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

二、跨境电商行业的政策支持及用人需求

近三年以来,广东省不断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2019年10月的《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9—2025》,规划到2025年,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超过千家,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企业超过万家,跨境电子商务覆盖东莞市50%的制造业,跨境电子商务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2020年3月和7月还颁布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汕头)、中国(佛山)、中国(梅州)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并从营商环境、物流发展等多维度颁布《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实施方案》《广州市精准支持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展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和品牌建设,助力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全面发展。因此,未来广东省的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也将涌现更多的中小型跨境电商公司。仅2020年1到8月,广东新增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高达5.8万家,占全国相关企业总量的76.65%。那么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对高职相关候选毕业生的平台业务操作与实践能力要求就会相对较高:具备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外贸业务技能、互联网操作技术、跨境电商店铺营运能力、物流操作和支付结算能力等。中小跨境电商企业期待毕业生到岗就能够快速投入跨境电商店铺实际营运工作,对在校学习期间就具备跨境电商操作基础的大学毕业生会优先择录。另外一部分的制造业企业,也会借机开拓新渠道,借助电商平台将产品远销出海。这类企业也会成立跨境电商的小组和办公室进行新业务的拓展,因此也会需要跨境电商相关人才。“互联网+外贸”的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主要分三大类:第一,跨境电商业务专员,包括跨境电商平台营运与推广、数据分析、数字营销、客户服务、采购与供应链、物流管理人员等;第二,跨境电商技术人员,包括跨境店铺文案编辑和视觉设计人员;第三,跨境电商一线基层主管,包括跨境电商产品经理、跨境店铺营运经理、跨境商务经理、跨境物流经理。对毕业生的回访和相关调查显示,对于应届毕业的专科毕业学生,绝大多数企业一般会提供跨境电商操作与营销方面的岗位作为锻炼或过渡,如果学生能在实习期间接手产品上架、处理订单业务等,那么被企业聘用的概率就很大。

三、高职经贸类人才培养的着眼点

通常情况下,高校教师对经贸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思路是大学阶段着重提高英语能力,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寻找相关对外贸易行业的不同职位的就业机会。英语口语出众的毕业生很容易从事传统外贸行业,并能转型到跨境电商行业,也有部分国贸的毕业生分流到国际物流、货代公司、检验机构、报关公司,但是其余高职学生普遍英语能力不高,那么就必须紧跟时代脚步,在学校内就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做好未来相关跨境电商人才的大规模储备和培养。现下企业的用人标准大都偏向于招聘上岗时间短、对实际业务熟练度高的人员。传统培养模式会使学生不能迅速适应新兴的电商模式、跨境电商等模式的就业市场,毕业后还要走一段弯路。高等经贸类人才的职业教育不仅应具备正规学历教育的规范性、严谨性,也必须有面向中国乃至国际市场、本地服务业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灵活性、针对性,同时兼具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特点。结合当代2000后高职学生的性格、成长环境的特点,如何优化课程设置,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衔接起来,实现育训有效结合,提高职业教育和应用型大学学生德育、美育、劳育等素质和学生职业就业能力,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着眼点。“轻理论、重实操”应是高职类经贸人才培养的新方针。

四、国际贸易市场环境转换节奏加快

从2020年2月之后,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受全球政治、外交局势等影响,国际贸易产品的结构和对象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2021年,国际市场美元放水严重,各类农产品、原材料涨价等问题席卷全球,全球重要国际港口的集装箱处理速度降低的变化,加剧了国际市场多重产品价格的变化、上扬走势明确,导致国际贸易价格和流程出现新变化。海运运费高涨,原材料价格猛涨,2021年最后一季度很多国内工厂已不愿意接受新订单,生怕产品成本再涨价,合同成交价入不敷出。贸易仍然是世界市场购买各类物资的重要手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供应链、全球产业分工上不能或缺的环节,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和迁出中国的公司意识到迁厂东南亚并没有解决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并且因为近两年处于特殊时期,需要考虑重新建厂等问题。在此经济形势变化快速的周期里,国际贸易及相关行业既蕴含机遇、又包藏风险,如何让高职毕业生适应当前的经济运行周期变化,找对节奏和感觉,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一席之地,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着力考虑的。不仅仅是找到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如何将外贸职业人的路走远走好,也应进行考量。

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职教”20条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重大创新,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的普遍做法,是一种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制度设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六、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

围绕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基于学生的素质要求(思想品德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知识要求(通识性知识、专业知识、职业知识)和能力要求(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拓展能力)三个方面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规格要求,来为广东地区跨境电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跨境贸易实务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建立“1+X”相关证书的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技能等级证书、跨境电商B2C数据运营技能等级证书)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践考证和毕业班学生就业反馈,不断促进相关证书课程的开展,进一步赋予“1+X”证书制度试点生命力。

七、基于跨境电商就业方向的国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课程设置上依托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分别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以及对接行业企业课程平台四个课程模块,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业务和实践技能,为其未来从事相关职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从而确保学生毕业时掌握的知识达到毕业要求,保证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实现。

(一)优化专业内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办学能力

通过跨境电商B2B、B2C数据运营“1+X”试点和考点中心的组建,开展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的实施,“双师型”教师比例将达到90%。通过跨境电商B2B、B2C数据运营“1+X”试点申报,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明显壮大,校企“双主体”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推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应与跨境电商行业形成联动,带动校企合作、订单班等合作模式的开展,从而形成学生跨境电商实践的新活力。进而增加专业内的科研、教研和教学建设成果,增强综合办学实力。

(二)设立专业内相关跨境电商课程群

以广东跨境电商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生源和广东省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建成跨境电子商务这一具有行业优势、区域优势和学校特色的课程群,开发摄影、PS、新媒体营销、网络客户关系管理、跨境电商实务等课程,策划针对跨境电商开展的实训课程、“1+X”证书课程,以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发展。学校将形成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方面比较完善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办学保障体系。

(三)实操课程重磅加码,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基于跨境电商B2B、B2C数据运营“1+X”证书相关课程的开展,并结合学校实际购买相关的B2B、B2C平台模拟实践操作系列实训课程,对全部学生广泛开展,组织少数操作技能优秀学生参与相关行业比赛、省部级乃至部级比赛,都能不同程度培养学生对跨境电商平台的基础产品上架操作、营销策略使用、业务流程跟进、物流操作、单证跟踪、支付结算等业务的掌握能力。通过以上专业技能培养、磨炼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教育,推进以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的教育模式教学改革,实现复合型、实战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全力为学生毕业跨境电商就业奠定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拉开本校毕业生与其他高职类毕业生的跨境电商技能差距,从而增强其就业能力。

(四)丰富优质教学资源

通过跨境电商B2B、B2C数据运营“1+X”试点申报建设,利用考试中心提供的课程信息和网上学习内容,结合跨境电商实务课程、线上课程、网络慕课资源,打造智慧化校园,为学生提供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教研、教学提供便利的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并打造一到两门有关跨境电商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使教学资源可以得到不断优化。寻找珠三角范围内和学校密切合作的跨境电商企业,建立密切沟通关系,挖掘企业名师,从实践角度出发定期互访、交流,与学校教师合作出版活页式教材、共同开发学生每学期为期3~4周的实训课程。3年制的学生有至少4个实训期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安排,强化以跨境电商实践为主体的实操课程开发。

(五)推进专业课程有关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

随着国际市场的风格转化加快,跨境电商模式的市场地位上升,除了增加学生有关跨境电商实操技能的培养模块,课堂教学也不能忽视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是决定年轻人能在市场上走多远的核心潜在素质。毕业生加入职场后会逐渐增长相关的职业经验,但是在毕业后的2~3年内,也是最容易发生心理波动进而影响职业抉择的。对于行业、职业、城市毕业生开始从各种角度进行衡量和决策,但是对于这些选择,绝大多数毕业生对于自身的素质、自身的个性、优缺点、特长的发掘是盲目的,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课堂教育所欠缺的。在核心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除原本的教学内容、专业知识以外,应该融教学、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为一体,除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之外,本专业教师是最熟悉相关职业发展动向和市场趋势的,对相关校企合作导师的意见、上届毕业生就业等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对在校学生做好职业素质相关指导,并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身心素质观念,建立信心,培养相关职业素质,使其走好职业规划和发展道路。

作者:徐添添 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