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理论性与实践性是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独有的课程特征。坚持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就必须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因此,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障碍,探明实施的路径,对于实现思政课的课程价值、贯彻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发挥思政课的课程效用,有着极大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行动路径

2019年3月18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这些年来,为了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诚然,实践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是,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开展范围有限、实践内容流于表面、实践形式单调乏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些现实问题,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的范围有限。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大多数的教师听说过实践教学授课方式,但其中只有小部分教师进行过尝试。有些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只在课堂以内,把课堂讲授完成好了就算做好本职工作,对于创新教学方法并不在意。说明现阶段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范围有限。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随着学段的增长,学生参加与思政课有关实践活动的频率不断增加。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未参加过与思政课有关的课外实践,到大学只有少部分学生未参加过与思政课有关的课外实践。据了解,小学阶段思政课的确存在上课时间少,教师多为兼任等情况,在这种环境下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更是难上加难。

(二)实践内容流于表面。思政课是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道德素质和政治认同为教学目的的综合性学科,理论内容是思政课的重要基础,任何教学形式都不能脱离基本的知识体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2]思政课实践教学并不是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的课外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实践教学应该从理论教学出发,选择有针对性,能真正体现理论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而当前一些学校或教师,为了丰富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忽视了开展实践教学的初心,只注重活动范围和活动人数。实践教学成了形式上的思政课教学过程,实际上并不涉及思政课学科教学的内容。

(三)实践形式局限单调。据了解,小学阶段教师多选择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和课题调研三种形式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初中阶段教师则多选择参观考察和志愿服务作为形式;而高中阶段教师最愿意选择参观考察作为实践形式;到了大学阶段,教师多选取志愿服务和课题调研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从以上结果可以发现,各学段教师最常采用的实践只有1—3种,其中初高中阶段教师更愿意采用参观考察这样简单的方式进行实践。由于初高中阶段面临学业压力、升学压力,教师往往把重心放在课堂知识的讲授,对于实践教学的态度较为一般。从学校所处地区来看,一、二线城市的教师选择参观考察的形式多于三、四线城市教师;而三、四线城市教师选择开展相关的竞赛形式也明显多于一、二线城市教师。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教师在选择实践教学形式时,不得不综合考量当地的实践资源条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的更多可能。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行动路径

(一)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制度,是一切工作的科学布局和整体统领。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把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这些文件的出台,对在思政课中开展实践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如何规范地在思政课中开展实践教学,目前仍是一片空白。只有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相关要求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并规范具体流程,各级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开展活动时才有据可依。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思政课总体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是首要前提,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体系是根本任务。参照理论教学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由实践教学主导、实践教学主体、实践教学目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保障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与其他教学形式一致,都需要科学体系作为标杆,指导具体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有关组织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现关键落在执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有相关组织的保驾护航。一方面,学校应向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改革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标准,为教师联系相关实践基地的支持等。当前学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优劣,仍以学生的应试成绩为主,教师自然希望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更好更多地掌握理论知识,而非在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或实践技能。除此之外,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日常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任务的繁重,没有渠道也没有时间让教师联系相关实践基地开展实践。这些现实困境都阻碍了思政课教师主动进行实践教学,需要学校对教师给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各种社会机构应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如建立学校与社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科研机构等的长期稳健联系。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形式。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复杂多样,每一部分的内容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实践,不仅取决于理论内容本身,也同样受制于现实的实践资源。如果各个社会机构愿意为思政课教学搭建必要的实践平台,提供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思政课实践教学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厚植教师队伍力量。正如所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得以进行的关键主体,只有教师在主观上认识到实践的必要性,并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将其付诸实施,实践教学才不致沦为假想空谈。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理论与实际脱节或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是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4]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要不断加强对理论的学习,深刻意识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在观念上,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跳出应试教育的禁锢怪圈,积极学习和创新教学形式。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加强本学段课程内容的剖析,在撰写每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计划时,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如何融洽开展又互相补充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各学段教师要主动了解相邻学段的内容,积极参加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相关的培训,互相了解各自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借鉴当中优秀的部分,完善本学段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总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将极大促进学生、教师和思政课本身的发展。因此,需要在制度、组织和教师队伍上做好相应的保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韩喜平,王晓阳.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9(10):68-71.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冯刚,张欣.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价值意蕴[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作者:陈淇雅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