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下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分析

创业教育下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分析

摘要:为了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构建科学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从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实训环节建设、改革考核方式和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几个方面探讨创新创业背景下分析化学教学体系的构建,旨在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创新创业;分析化学;教学体系;构建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颁布以来,全社会都在高度关注创新创业教育[1-2]。陈宝生部长在接受专访时谈道:“要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有关大学生创业的内容曾两次出现于国务院常务会议议题中,因此,在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3-4]。

1分析化学课程教改背景

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主要负责培养药品制备、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分析、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改造等一线创新应用型人才,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药学系“双创”教育氛围不浓厚,且缺少提升学生“双创”能力的平台和配套的教学体系,加上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双创”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缺乏孕育的空间,个体成长非常不利,而约束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也导致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理论和实践呈现出脱轨状态[5],因此,研究建立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机制已刻不容缓。《分析化学》课程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实践操作性强,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期的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现有的教学体系主要是课堂讲授为主,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实训内容,已不能满足“双创”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努力探求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及成绩考核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套适合高职高专医药类院校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是解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6-7]。

2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落后的课程体系达不到社会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预期,会延缓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8],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构建适合于创新创业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会事半功倍。本文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背景,结合医药类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培养目标,本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的思想,对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2.1修订教学大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2018年我校《分析化学》课程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精品课程项目评审,开始立项建设,课程组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精品课程要具有“五个一流”的要求[9],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依据本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特色办学,彰显优势”的办学理念,修订适应医药类学生需要、形成具有普通高校特色的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体系设置上以理论学习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从实际案例出发来提出问题、阐释问题,体现分析化学的应用性,打破以往过多地以理论推演为核心的教学形式。以问题为媒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与能力[10]。为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授课计划中将理论内容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实验内容的选择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和医学专业的行业特点,具体将达到如下课程建设目标:(1)完成教学大纲的修订,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与专业、岗位需求相对接;(2)改革教学方法与成绩评定方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3)强化实验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开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4)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打造高素质、创新性双师教学团队。

2.2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分析化学》课程涉及知识点多,内容复杂,教学内容选取上,应着力凸显应用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与专业、岗位需求相对接,坚持“以生为本,学以致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除了广泛借鉴国内外相关教学研究成果,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整合课程模块外,本课程更注重知识对学生就业后的应用性。由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药品生产、检测及销售等方面工作,在课堂中有意加强与药品相关知识的拓展,坚持基础知识和科学前沿相结合、课程教学和学术讲座相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吸收学科新知识,丰富和完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理论课程内容的合理性、适用性,课程结构的连贯性,决定了创新应用型人才理论知识的构成,因此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体系设置上,以理论学习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采用模块法教学,注重从实际案例出发来提出问题、阐释问题,体现分析化学的应用性。

2.3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分析化学》授课班级较多,针对班级文理科学生并存、一部分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教学时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课堂教学以互动教学模式为主,以案例为教学内容的有效载体,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研讨辩论、生问生答,节选部分内容进行生讲生评,每节课都留出一定的互动时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析测试原理,选择Flash作为模拟实验设计软件,在课堂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模拟实验,比如在讲解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时,可将葡萄糖酸锌的含量测定实验设计成Flash,重点设计指示剂铬黑T的变色过程并配有解说,在动画中设计回放、暂停和播放,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基础。课后布置一定任务,让学生运用图书馆及其他相关教学资源实现自主学习,老师课堂进行点评或随堂测验,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方法除板书结合多媒体外,还充分利用录像、电子邮件、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现代教学手段,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完美结合。

2.4加强实验实训环节建设。分析化学知识体系应用范围广泛,应用性极强,重视实践操作,但是新人才培养方案情况下,分析化学课程课时有所压缩,学时不足,实践环节偏少。因此,在教学中应格外注重理论知识与实施实训操作在教学时间及教学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实训内容应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和综合应用技能训练。教师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做演示实验,通过展示实验过程,介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加强实践环节上,可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适时开放实验室,以实验项目带动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认知和训练,边做边评,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5改革成绩评定方式。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不再单纯地看他们的学历和一系列的荣誉证书,而是对他们的创新性、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学校想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整改,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方向。考核和课程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也会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带来很大的影响。改进考试内容使分析化学的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将企业规范、标准、专业素养等纳入考核点,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模式,更加注重过程考核,使考核和评价方式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11-12]。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含课堂表现、随堂测验、出勤、作业、创新实践)+期末考试成绩。对于创造性完成案例设定目标的同学给予较高的评价,创新实践好的同学可适当加分,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真正实现以能力培养为课程目标。考核中鼓励有创见的学生,创新实践好的同学可适当加分,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课程考核内容及权重见表2和表3。

2.6提高双创教育师资力量。课程建设的基础是具有合理的师资队伍,这是保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校每学期都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学习,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支持教师继续深造攻读硕博学位,通过外出培训、在线教育、小组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了使学科教育与行业应用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安排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直接参与实践锻炼和学习,了解最新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及分析测试手段,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打造优质教学团队,这一系列举措对提升分析化学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双创”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岗位技能,因此打造“双创”教育教学团队是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有力保障。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培养骨干”为指导原则进行双创教师培养,鼓励专任教师参加相关工种培训、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有步骤、有计划地打造一支创新创业双师型教学团队。

3结束语

以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双创”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教学内容满足岗位需求为重点,以凸显学生教学主体地位为主线,以“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保障,以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为指导思想,对《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成绩评定方案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使得《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能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力图建立一套适合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大幅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高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互利共赢,同时为相关专业建立完善的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马允 范珍 单位: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