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论文范例

化学教育论文

化学教育论文范文1

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就是要求教育者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对知识进行掌握,具备自学能力,能够终身学习。化学竞赛活动主要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转变,对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主动的去对知识进行探索与掌握。当然这是建立在化学竞赛试题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的。化学竞赛试题的解答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打破定势思维,突出猜想,重视想象,注重立体交叉和整体思维,采取开放性应答方式,这一方式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个性特点,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竞赛”可以不断激励学生,学生想在激烈的竞赛环境中取胜,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推理、分析、判断、评价的能力。因此“竞赛”可以打开参赛学生的智力闸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如一泻千里的洪流,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虽然许多竞赛选手将来并不一定以研究化学为职业,但他们从化学竞赛的文化熏陶中所获得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将受益终生。

二、塑造学生群体形象

兴趣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等是化学竞赛所具有的特点,开展化学竞赛主要是让学生自主进行报名,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来进行参加,如果学生对化学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兴趣,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并愿意将化学的学习作为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起不再满足与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而是向着更为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与分析,他们天资聪颖,善于学习乐于思考,富有创造性,大多能进行超前学习。参加竞赛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克服困难,勤学苦练,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逐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因此搞好竞赛辅导是学校培养学科尖子生和形成优秀学生群体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三、开展化学竞赛,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现代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和自身能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复合型,科研型教师则是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化学竞赛是教育阶段的高水平的智力竞赛,对于组织化学竞赛的教师也是有着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并且教学的水平相对较高,以此来为化学竞赛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组织化学竞赛需要一支甘为人梯、富有理想、乐于奉献、事业心强、勤学好钻、勇于带领学生去拼搏的教师队伍。要适应化学竞赛培训的要求,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对自身的水平进行不断的完善,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更新与优化,不断的拓展自身的知识范围,做好赛前的准备工作,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与素质,以此来对学生产生正面的效果。

四、拓展第二课堂学习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科技也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信息的传播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学生对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的过程也不再局限在书本与课堂。因此,化学教师开展竞赛辅导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开拓第二课堂,搞好课外活动,加强指导,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能更充分地释放出来。化学竞赛活动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讲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化学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不断地额对自身进行完善。在课堂竞赛的培训中要多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多做探究性实验,在自学的基础上集体讨论,通过讨论,相互启发,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因此,我们要把竞赛活动的开展作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拓展学校课外活动的内涵。

五、总结

化学教育论文范文2

化学这门科学成为学科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并且现代化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发展人几乎上都为欧美的科学家所占据.虽然存在这种现象,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化学体系,但是对于化学的认识和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因此,在进行基本道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对化学在我国的成就有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品质与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我国化学发展的源头来自于对丹药的炼制,这也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化学反应之一.另外,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安万毕术》中“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冶金技术比西方国家早1700年.

二、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精神

科学是为了解释和改造这个世界的,化学也是如此.当我们遇到不能理解的事情时,最好要运用科学的态度,而不是迷信中的东西.科学的精神就是为了扫除一切的愚昧与迷信的.例如,在化学课本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举着火把,带着一只小狗走入一个山洞,没多久小狗就死了,人们都说山洞里住着一只屠狗妖.为了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活学活用,教师可以在讲解CO2的性质、特征之后,让学生来解释为什么小狗进入洞中没多久就死了这种现象.以此为引导,教师可给学生讲解在旧社会中因为人们对科学认识的局限性所产生的愚昧认识和心理,并且在农村的很多地窖中出现过很多类似的悲剧,很多人因为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而丧命,而人们只是怀疑他们是被鬼怪附身.在中学开始化学这个学科,与其说是要学生日后学习高等化学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不如说是为了普及化学知识和实验精神,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例如,化学唯物主义的体现之一就是水不可能变成油,因为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不含油中的碳元素.因此,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水变油纯属荒诞的想法.当然,科学是很神奇的.比如,可以用石墨来制备昂贵的金刚石,这是因为它们含有相同的碳元素.科学的精神是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我们既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本领,又要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果敢品质.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知识,更应该通过知识来给予学生一些科学的道理和认知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唯物主义认识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单纯地靠着苦思冥想来实现,这是社会发展这么多年人类发现的最普遍也是最深刻的事实.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有过“知行统一”的伟大思想,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成功的目的.在中学化学的课程中,将这一点教给学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关于实验的科学,动手能力是评价一个学生学习化学好坏程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学生将来能否在这方面有大的建树的有力保证.同时,动手实验不仅是一种能力,在当今社会,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例如,对各种量筒、托盘天平等的正确运用,对试剂瓶等的安全使用,对实验过程的认真观察以及判断实验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这些点滴都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的效果,使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认识能够更加地清晰明了,不仅是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于他们严谨细心的品格培养和熏陶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动手能力是一种实践的能力,作为评判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我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手段.如今,我们的周围由于过度开发而引起的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设计解决河流污染问题的实验.通过实验,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对社会中所存在的污染源以及污染所带来的危害有更加明晰的认识.在学生的心灵中种上保护环境的种子,当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不断成长的时候,我们必将看到,世界又恢复了生机盎然的原来面目.

四、结语

化学教育论文范文3

首先,在理论教学中老师应以身作则,通过查阅文献、书籍,观看视频、纪录片等方式,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加强绿色化学的教育,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的特点逐渐渗入绿色化学的知识,面对新知识学生们积极性会比较高,但缺乏耐心。所以需要老师认真、耐心的进行讲解,同时可以才有一些辅助教学方法,例如观看环保视频、举办环保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教材进行改革,结合专业特点在新的教材中添加国内外在绿色化学方面的理论知识、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以及先进案例。但是教材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局限性,并不能及时展现当今的发展现状,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将准确的、完整的、及时的绿色化学发展情况补充完。

2改革实训教学,开展绿色化学的教育

2.1原料和试剂的绿色化

在实验过程中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试剂和原料。要求学生节约耗材,进行三废的环保的处理,杜绝有机溶剂和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酸碱溶液应该中和后在丢弃,有机溶剂要做好回收,循环利用可以减少有机溶剂的消耗,废液的产生也会相应减少。尽量使用无毒、低毒的试剂,例如水,水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溶剂,安全、经济、无毒、无污染,但是使用过程中应节约使用,例如冷凝水可以串联使用,循环使用。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增加实验的安全性,都充分体现绿色思想教育。

2.2实训项目的绿色化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对实训项目进行改革。例如芦丁的提取方法有碱提酸沉法和水提法两种。碱提酸沉法利用芦丁具有酸碱两性的特点,水提法利用芦丁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度差异。实验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一组采取碱提酸沉,一组采用水提法。一方面能够减少酸碱溶液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2.3实验仪器先进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仪器的出现,为绿色化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天然药物化学实训中,微波、超声等先进仪器陆续被使用。超声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具有耗能低、污染小、辐射少等优点。

2.4多媒体仿真教学

多媒体仿真实验可以减少药物、试剂的使用,特别是一些毒性大、消耗大、污染大的实验,仿真实验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安全环保。多媒体仿真实验是绿色化学教育中重要的手段,同时采用多媒体仿真实验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3结论

化学教育论文范文4

绿色化学,又叫清洁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其实质是让反应过程保持原子经济性,使整个反应过程无污染,反应物充分利用,达到提高反应转化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这对于预防污染,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与绿色化学的本质不谋而合。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就应该具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识。因此,他们应该深刻理解绿色化学的理念,丰富绿色化学的知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服务于社会做准备。总而言之,在高职教育中普及绿色化学,融入绿色化学十分重要。

2在高职化学教育中融入绿色化学的方法探讨

随着绿色化学概念的深入人心,各大高校纷纷对推行绿色化学教育做出举措。但是由于绿色化学概念较为新颖,教学方式提出较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下面就如何加强高职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部分提出几点建议。

2.1提高教师重视程度

由于教师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还未意识到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更未关注绿色化学所独有的教学方式的变化。作为高校教师,面对化学教育上的重大改革,首先应端正态度,充分认识绿色化学对社会和环境的重要作用,积极的学习和了解有关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做到读书破万卷,讲课如有神的境界;其次,应宣传和推广绿色化学理念,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更新知识体系,将讲课内容向绿色化学方面过渡,及时向学生传达先进知识;第三,要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强化授课效果,并使学生对绿色化学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而再日后的学习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拓展知识范围。

2.2编写绿色化学专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在教材中贯彻绿色化学理念,才能真正使其深入学生之心。教材的编写,首先应对传统化学的反应式进行优化,使其达到绿色化学的标准。例如接触法制硫酸一节中,硫铁矿燃烧后的残渣富含铁元素,可回收用于炼铁工业,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SO2,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此时将其通过石灰乳或氨水,便可得到生石膏或亚硫酸铵,成功消除了污染并生产了副产品。再比如,CuCl2制备中,涉及到消除溶液中铁和亚铁离子的问题,若是使用教材所述的NaClO去除,则会产生新的杂质,增加了CuCl2制备的难度。若是从绿色化学角度思考,可采用H2O2做氧化剂,还原产物为H2O,不会造成污染,而且其分解产物为O2和H2O,亦没有造成污染,因此是良好的氧化剂。再者,教材应对绿色化学有一个系统的讲解,以帮助学生了解该行业的作用,重要性及发展前景等。讲解除了基础的概念性质外,还应包括研究成果,作用原理,应用方面等。尤其是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作用。

2.3优化实验教学方式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试验中贯穿绿色化学理念,也是化学教育中融入绿色的有效途径。

2.3.1微型实验的开展

绿色化学倡导下,一种新的实验方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型化学实验。这种实验可以通过改良实验方式,用更少反应原料、更小实验仪器、更短实验时间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这样便能有效降低污染,减少能耗,节约资源。高职化学实验中不乏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试剂具有一定污染性,药品具有一定毒性的实验,这时采用微型实验便是绿色化学的集中体现。例如2,4-二硝基苯肼与醛,酮进行反应时,可在井穴板上,用滴管取一至二滴进行反应,即可观察到明显现象;再比如做氯气取用实验时,用针管取用可有效防止氯气外泄,并很好地控制了用量,避免了对人体的损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2.3.2利用多媒体开展实验

对于一些危险性强,安全性要求高,原料消耗巨大,对环境影响恶劣的实验,在实验室内进行污染大,浪费大,操作难,并且效果可能并不理想。这时,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来教学。使用教学软件可以准确模拟出实验现象,学生观察多媒体设备也更直观,更清晰,可以准确快速的得出结论,有效避免了浪费和污染,满足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

3结语

化学教育论文范文5

游戏是学前教育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孩子们也都比较喜欢玩游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握好儿童的这一特点,从孩子们的喜好入手,为他们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感觉到快乐后才会获得对身边事物的认知,进而也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积累一些对生活常识的认知,他们在接触事物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地熟悉。如,孩子们在城堡中玩;跑、爬、跌倒或者是攀登的过程中都会触碰到一些东西,比如气球,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了解它的形状和颜色。既能加深他们的印象,又能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判断力,对培养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再如,游戏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孩子们共同进行一个游戏,之间会有一些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逐渐地得到提升。因此,在游戏中,教师要积极地去鼓励孩子们主动地去探索这个世界,通过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创造力都尽情地发挥出来。这样的游戏教学的开展,既有利于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又能对孩子们的成长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科学游戏活动的设置,能够让儿童“乐在其中”

在学前教育中,儿童如果能够保持一颗愉悦的心,这既有利于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够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游戏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幼儿在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理,他们在游戏中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新颖的游戏中的某些环节还能够吸引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和观察,以此来不断地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小兔乖乖》这个游戏,《小兔乖乖》中兔妈妈的唱段能够唤起孩子们温柔、亲切的情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游戏的美,逐渐地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当“狼来了”的音乐响起时,则能引起孩子们对凶残者的敌视,这样可以培养他们辩别是非的能力;当“小兔儿识破了狼的诡计”的相关乐曲响起时,又给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和胜利的喜悦。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相关的表演,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去领悟真善美。这样的游戏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孩子们保持一颗愉悦的心态,他们也更乐于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既玩得快乐,又能学到知识,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游戏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前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旺盛期,也是他们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正处在快速生长的阶段。因此,适当地引入一些游戏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与体能。游戏的开展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进来的动力,而且还能够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身体锻炼。有一些游戏,比如,跷跷板或者过独木桥等,都能够让幼儿在生理机能上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通过不同游戏的相互补充,还能够有效地丰富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再如,教师可以展开“滚南瓜”的游戏,这个游戏不要求儿童要有多大的臂力或者灵活性,主要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又如,“踩脚踏车”游戏活动的设置,既能锻炼他们的腿部肌肉,还能对他们的平衡能力进行锻炼。各种游戏活动的设置,只要利用的合理,都能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也都能让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收获一些意外的乐趣。总的来说,游戏活动的设置既能够给幼儿带来快乐,又能让孩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意志力。

四、科学地进行游戏教学在儿童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化学教育论文范文6

一、捕捉身边化学,感受化学魅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好奇心是认知内驱力的重要因素,是人的一种本能,学生的求知欲是在好奇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化学,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化学无处不在。教学中适时捕捉身边化学,利用化学的魅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生动的语言、语气,贴近学生生活,能有效地让“生活”进入课堂,让生活情景与课堂融为一体,引领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分析、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老师在讲授新课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新课本中偏、难的内容虽作了一定的调整,但抽象内容还有不少。如何从具体形象的事物入手,巧打比方,从而使深奥的道理变的浅显。如对科学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时,就是通过列举几个生动的有趣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新课程的改革中实验的改革正向着生活化的方向进行。老师在课堂中尽可能的安排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如:讲酸雨的危害时,由于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显现的,所以,学生无法对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产生强烈的感受。用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所得到的溶液来代替酸雨,安排酸雨危害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其对金属、大理石和蔬菜叶子等物品腐蚀的情况。实验将酸雨的危害进行了有效放大,实验中,在学生的视觉关注下镁带、大理石被侵蚀着,新鲜的蔬菜叶子在溶液中慢慢变黄、变黑等现象无一不使在场的学生受到了触目惊心的震撼,经过这样一个极为成功的体验性实验,学生很容易接受酸雨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这一事实,产生对新能源开发的迫切愿望。

二、营造生活化学,构建平等交流的平台

营造一个宽松的交流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课堂中重温生活、感受生活,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生活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内容时,我就和学生聊起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火灾,关于火灾的起因、火灾的控制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后如何灭火、如何逃生都是学生应用课本知识的好机会。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信息互相交流

(1)选择一处公共场所调查消防设施的品种、数量以及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2)对宾馆、住宅楼或学校进行模拟火场的救火、逃生自救的设计;

(3)对近年来所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重大火灾的成因、损失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消防队员采用的具体灭火方法等自由选择一项进行讨论交流。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大家纷纷发表意见。甚至有的学生课后到附近的商场进行实地考察(以前学生进商场都是为了购物,对商场里是否有消防器材、有哪些消防器材并未关心过),通过实地的考察,有了实际体验,增强了消防意识;还有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查到近期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火灾的情况、一些常用的自救方法等。这样加深了对课本知识在理解,也便于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的交流,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的内容,我想尝试常用“每课一讲”形式,由学生自己收集信息,介绍同期生活中有关化学的事或事物。欢迎学生质疑,争辩和发表独立的意见,允许学生出错,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实际应用。教学要注意联系生活,拓宽学生教学活动的范围,使每堂化学课都是“生活”,让学生在好奇心下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和升华,同时也体现了“生活———化学———社会”这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新课堂理念指导下,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开放地去尝试,精心地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深入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作者:夏正军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新坍初级中学

(二)

一、我国化学教育的特点和现状分析

我国在化学教育的课程改革上推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虽然也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让有较大的差别。我国化学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陈旧,教学的方式依然是采取自上而下的传授式教育为主。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创造力不活跃。主要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同时,由于缺乏优秀的讲师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缺少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以致使化学教育内容愈发落后陈旧,无法和当前的发展和最新成果接轨。教学的内容主要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由于资源的不足和课时的安排不合理。我国化学教育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往往不到化学教育总课时的1/3。大部分学生对实践的认识仍停留在纸张上,缺少实际的操练和体验,就更谈不上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此乃最大的弊端之一。我国化学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足,造成了依然是以简单经济的实验为实验课程的主要设置内容,对于一些复杂,耗材较多的实验,根本无法开展或者无法设置。造成了我国学生在实践感官上和国外的学生相比较,眼界的开阔性大大受到限制。学生们一般只能按照指导书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像走流程一样完成毫无意义的化学实验,而根本没有机会自行设计实验,思考实验过程等机会,这对于我国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二、国内外化学教育方式的比较

我国化学教育在实施方法上,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理论传授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追求分数的考核。而国外注重的是创新型的思维和个人对学科兴趣爱好的培养。在化学实验设置方面,国外注重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和提示下完成个人的创造性思考过程,并投入较多的资源在实验器材和资源在实验课程上,实验课程与理论不完全挂钩。中国的化学实验教育模式是,将实验当成学科分数考核的一部分,学生的学部分是追求分数,而不是培养兴趣。由于教学资源的紧张而造成的实验器材不足,不得不采用较为简单的实验过程为主。

三、小结

取长补短,一直是我国教育方式的发展和取舍的方向。由于我国国情和长久以来的教育思想的影响,造成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和国外教育存在明显的差异,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也不尽相同。在提倡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前提的教育方式下素质教育是未来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才储备的战略性规划。虽然国外的以创造为引导的,以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化学教育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经验。但是在基础普及教育上,却存在着科普工作滞后,学生整体化学理论知识掌握率较低的情况。因此并不能一味地照搬吸收国外的教育模式。我国的化学教育模式虽然依然没有脱离过往填鸭式般注重知识背诵的教育模式,重记忆、轻实践、注重考试分数的现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制约学生化学创造力发展的,并非完全是单一学科教育模式的责任,而是中国整体教育制度的制约所造成的。另外,我国采取的这种化学科目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整体受教育的学生的科学普及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对于整体的素质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并非一无是处。展望未来,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到最后都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较量。这些说到底都是科学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的较量,我国在教学规模上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在质量上还有待提高。在化学教育方面,可以大胆引进一些外国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进行试点探索和教学改革,以此来推动我国化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和改革。

作者:胡金陵 单位:井冈山大学小学教育师范分院(吉安师范学校)

(三)

一、进行活动的教学

在高中的化学教育中要积极的进行活动的教学,也就是教学活动主要的形式为学生的活动,要求教育的形式具备实践、教育、操作以及创造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自主的进行思考、探索、实践以及参与,使学生的发展能够朝着综合全方面的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活动的教学结合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动起来,使教学的内容能够活起来,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充分的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探索的能力。

二、问题探究的模式

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发展问题探究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新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与知识的框架进行未知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同进行问题的探究,对于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的发现问题、将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教师与学生共同将问题解决。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的经历获得实践的知识以及经验,对学习的内容会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可以将已有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框架进行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只是注重教学的结果,而不是教学的过程,这种新模式注重的是教学的过程,也就是获得结果的过程,学生在这种模式中可以主动的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假设以及推测,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知识,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探究合作的模式

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发展探究合作的模式。这种教学的新模式充分的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模式中教师占据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模式中,教师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促使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合作,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的形式将问题进行解决,获得新的知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这种模式的主要步骤如下:

1)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的组长。

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在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同时各个小组针对疑问进行合作探究。

3)针对教师提出的疑问,各个小组内部以及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究。

4)通过小组内部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之后,依然解决不了的疑问,与教师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将疑问解决。

四、总结

从目前高中化学的教育现状来看,我国高中化学的教学依旧是传统的模式,同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被强化。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制约了化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的探索教学的新模式,积极的发展问题探究的模式以及探究合作的模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具备全面的素质,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本篇文章针对化学教育的现状,提出创新化学教育的模式,希望可以为化学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切实的提高化学的教育,促进化学的发展。

作者:王兰芝 单位:宁夏中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四)

一、环境教育的可操作性

(1)在中学的所有学科中,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最紧密,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直接由化学知识来解答,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也主要由化学知识来解决。化学课堂教学是加强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大学环境专业就是以化学为基础,需要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

(2)中学化学教材目前涉及环保的也很多,例如人教版的课本中有“开采铝矿对环境有何影响、分析酸雨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轻酸雨的危害的措施”的思考题,亦有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直接有关的篇章,中学生通过自学或老师的讲解,既可以拓宽知识面,亦可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3)化学实验课是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好地方,从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减少废物的排放、微型实验、排放废物的处理这几个方面入手,学生直接参与,每一处的细节都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环保意识培养的途径

(1)利用现有教材的相关知识内容,联系实际。例如,在烷烃性质的讲解过程中,己烷是液体,沸点不高,能溶解油类有机物,比大家熟知的乙醇挥发性要强,因此2011年苹果手机中国供应商在手机屏幕生产中用己烷来清洁表面,但导致了一百多名工人中毒生病。这样学生既知道了己烷的物理性质,也知道了其对人的健康有害,也知道了手机、电脑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不环保的环节。吕芳芳等人对“硫酸的制备”教学设计就很好,利用身份的转换从不同的角色对环境进行保护,例如受害群众可以说什么,环保局长因该做什么,硫酸厂厂长应该做什么,市长应该做什么。

(2)利用时事进行化学与环境教育结合。例如最近江苏决定沿江8市今年11月1日起执行汽油油品升为国五标准,为什么?首先要知道汽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燃烧后排放物中含有哪些主要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会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采取这样的措施对环境的保护有何影响?例如今年五月份广东镉大米事件,为什么引起人们的担忧?再如国家提出的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计划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们的一些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后果,以及政府为了保护环境正在采取的措施。

(3)利用人们不健康的行为习惯进行环境教育,例如抽烟,烟丝燃烧后可放出几千种有害的物质,既影响自己也影响别人的健康;例如长时间看电视或电脑,塑料外壳发热表面会产生有毒有机物;例如电池不能乱扔,否则电池中的汞、镉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会污染土壤、水体,还可以联系到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环境教育的对象既可以是群体,亦可个别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4)改进实验条件,从试剂减量、重复使用、尽可能密闭可控、实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着手,不妨尝试放手让学生参与进来,想办法,出主意,优化实验内容和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做一方面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学生参与动手才能体会到老师们对保护环境是如何身体力行的,此时身教重于言教。

(5)利用课外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布置一些与保护环境有关的作业以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例如,问题1:每到收获季节江苏省的干部们就赶紧通知老百姓不要焚烧麦积杆,但是这种情况还是不能完全禁止。那么焚烧积杆有什么危害?如何有效利用积杆?我们个人、家庭和企业分别可以做什么以减轻这种情况?再如问题2:长江的江豚数量仅剩下千余头了,如何保护这种美丽的动物?从哪些方面做起?这些问题需要学生课后查阅大量的资料,涉及的环境问题和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造成环境污染的不仅仅是化学化工行业,还有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汽车尾气排放,煤燃烧等。而分析、监测、治理环境污染的正是化学家。化学家不但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所以最后,呼吁所有的化学老师,不要放弃任何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机会,保护了环境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作者:胡立军 柳冬梅 单位:江苏扬州市树人中学江苏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五)

一、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抽象思维,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其中具体的形象的成分仍然占着主导地位。在九年级化学中,许多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学中创建较为理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保持浓厚的兴趣下,以极佳的状态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运动的水分子》《水分子的变化》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状态,原子如何构成分子形象而直观地模拟出来,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分子的构成、分子的性质、原子构成分子、原子构成物质。把学生带入了趣味性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想象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重构。简单明了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重点。让学生身心处在积极的状态中。

二、运用多媒体,展现实验操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鲁教版2012新教材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二)对仪器进行简单的操作介绍,整个教材引入了大量的实验探究、活动天地、分组实验。在教学中充分运用FLASH课件,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仪器用途、操作要领、反应原理、装置的组装。为学生亲自练习实验操作、完成实验加深印象和理解。我市从2002年起进行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升学考试,在每周只有三节化学课条件下,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实验操作复习,显然教学时间仓促,也不合时宜。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对已做的实验进行回顾、演示,这样既取得了系统全面的复习,又节约了时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方法的根本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互动、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各种能力,使每个学生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多媒体通过交互功能,有效地实行双向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它把教师、多媒体、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教师通过多媒体教活、教精学生,又促使学生乐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然状态和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具有严谨性、多样性,增强了化学课堂的容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活动,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境地,能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诱发学生独立、灵活、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四、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做到“讲、练、评”三者完美结合,通过课堂练习,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一方面能巩固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给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练习巩固中,通过交互式的课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做到高密度的知识训练,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中不断进步,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做到每类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使用多媒体,还可以减少大量的板书,从而将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对知识点的讲解、剖析和师生的双边交流上,学生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当然,多媒体融入化学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优势与不足长期并存。化学教师要努力去尝试、去开发、去研究、去提高信息技术,并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寓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化,与传统化学教学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魏俊丽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六)

一、改进教师课堂教学,培养师生双向交流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能被动的接收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不能够从跟上对知识进行理解性记忆,面对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肯定不能够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即为老师不在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进行探索性创新学的的引导者,老师应当努力创造环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目前教学课堂上的问答式模式不属于真正的课堂双向交流。双向交流的定义为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公的交流,共同开发思维。老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应当保持低姿态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学习,从而使得学生不在害怕老师而沉默不语。应当让学生充当课堂上的主角,有老师的引导进行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双向交流课堂对于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之上,;老师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的提问。此外,老师还必须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和气氛调节能力,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自在的课堂中学习知识。

二、倡导探究性学习,加强实践创新锻炼

当代学生面对时代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型人才才能够真正的适应当前的社会。因此,当代高中化学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兴趣闲的日益重要。探索性学习几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发扬新时代学生的自主性。创新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限于课本上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当代学生的学习精神。课堂上老师对于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不断地去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并有继续探究学习的兴趣是探究性学习方法能够在课堂上成功的实施必要前提。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化学实验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这重要的一部分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多彩的世界即是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实验课堂上由老师的引导,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相互探讨,独立的去完成实验的操作并得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当学生的试验完成后,成功的喜悦将让学生对于化学的探究性学习充满了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性倡导和实践创新的锻炼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不牢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够成功的完成实验,因而对化学课程失去的兴趣。对于这样的情况,老师必须对于学生进行实验前的认真指导,尽量防止这样情况的发生,试验后,对于失败的同学进行劝解,让他们即明白科学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又能够不让他们失去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结论与总结

经过对于新课改环境下高中化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分析和探究,学生将成为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上的主角,而老师应当适时的对于学生进行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尽快的以主角的身份融入到新形势的教学模式中。在课堂上,师生建立平等交流平台,以民主、和谐、轻松地教学氛围让学生不断地进步。同时,新形势的教学任务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掌握广泛的教学内容知识和社会上有关化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孤单乏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更快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作者:袁廷香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七)

一、化学与生命的关系

“把生命理解成化学”这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Kornberg教授1982年10月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建校二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主题。他认为“生命的许多方面都可用化学语言来表达”。“这是一个真正的世界语,它是连接物理学与生物学、天文学与地学、医学与农学的纽带”。虽然,近年来的化学成就被某些以化学为基础的领域的成就所掩盖,甚至个别地方化学被妖魔化,但化学学科自身的魅力决定了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淡化化学的思潮终将会通过科学的发展消除,人们也会给予对化学的理性思考。有机化学是生物物质的化学,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在生物体内的合成和代谢,构成了生命运动的基础,有机化学和生物学的密切结合推动了生命科学的有力发展;无机化学和生物学的交叉、渗透,形成了一门边缘学科——生物无机化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存在的各种元素,尤其是微量金属元素与体内有机配体所形成的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形成、转化,以及在一系列重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研究生命过程的生物化学,其发展最终目标是要解析包括人体在内的生命体的微观结构,体内生化反应机制及复制生命体器官等,它们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医疗和健康。因此,随着人们其他生活条件的改善,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1世纪“化学是中心科学”,著名化学家徐光宪也认为:生命领域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四大课题之一。

二、医用化学教育中渗透生命的内容与方法

1、从化学的角度渗透——认识生命的存在从元素的形成,到生物的进化过程,无不表明生命的分子基础主要包括:糖、脂、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无机盐、水等。从化学角度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存在及意义,学会利用化学知识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如,利用元素周期表向学生传递化学与生命信息。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它揭示了元素间相互联系的自然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110多种元素中,人体内就有90多种,“无生命”的无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对每一个有生命过程的人体蕴藏着丰富的内涵。科学实验结果表明,主族元素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同一族内自上而下,元素的毒性增加而营养作用减弱,从而提出了化学元素对生物真核细胞的作用与元素周期律密切相关的论据。不同元素特性各异,即使同一元素,对人体也有利有弊。

2、从化学发展史中渗透——充满对生命的关怀

绪论课上充分利用化学与生命相关的发展史丰富资源,一方面让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命,珍重和爱惜生命。如,从古代及中古时期提出的为医治疾病制作药物、中国的炼丹术,到近代化学时期的N2O麻醉作用及乙醚、普鲁卡因的相继被发现,再到现代化学时期新型磺胺类药物的制备、金属配合物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无不揭示化学与生命的相互作用规律;维勒的人工合成尿素,让学生认识人类第一次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无生命的物质转变为有生命的物质;牛胰岛素、活性蛋白、血红素和核酸的合成为生命物质的合成和探索生命科学提供了发展方向;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推进,让学生感知生命发生过程中有如此复杂的化学变化机制,认识生命本质。

3、从化学平衡中渗透——感知生命过程的神奇

人体是一个敞开的内环境稳态系统,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生命体系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无数的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相互联系,动态调控生命过程,其中包括多种复杂的代谢平衡因素。通过让学生了解体内的一些主要平衡体系,让学生认识生命体的神奇,感知生命过程的奥秘,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牙釉质中的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在口腔内存在如下平衡:Ca10(OH)2(PO4)65Ca2+去矿化再矿化(aq)+33PO43-(aq)+OH-(aq),当糖吸附在牙齿上并发酵时,平衡将会被打破,产生的H+与OH-结合,平衡向右移动,牙齿被腐蚀;使用含氟牙膏时,沉淀溶解平衡发生转化5Ca2+(aq)+3PO43-(aq)+F-(aq)Ca10F2(PO4)6生成的Ca10F2(PO4)6比Ca10(OH)2(PO4)6更难溶,有助于防止牙齿腐蚀。

4、从绿色化学中渗透——理解对生命的保护

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品使用不当对生命引起的负面作用,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如,在有机化学反应教学中,结合生命过程学习自由基反应,并且了解自由基对人体的作用。很多研究表明,临床上广泛涉及到炎症、肿瘤、衰老、血友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及肝、肺、皮肤等病变,与自由基损害有密切关系[7]。让学生认识到自由基是把双刃剑,生命本身具有清除多余自由基,维持正常自由基平衡的能力,但一旦失控,就会给生命带来伤害。让学生从自我做起,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绿色生活方式,拒绝抽烟,不乱用药物等等,以消减自由基,减缓人体衰老,增强自身免疫力。

5、从化学专题中渗透——提高生命的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健全,才是健康的人”。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权利,了解人的健康程度与饮食有关,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平衡营养观念,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健康的人。如,介绍日常生活中的正确加工、合理饮食习惯,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等,让学生学会合理膳食,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6、从化学实验中渗透——激发对生命的热情

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生命教育,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通过情感教育目标让学生体验化学物质的结构美、功能美、表现形式美,感受化学品带给人们的生活美、生命美,激发学生爱惜生命,敬畏生命,自觉抵制危害生命的化学品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如,对于实验室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牢固掌握实验注意事项,防止实验事故发生,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在实验中感受安全的重要,生命的脆弱,增强安全意识,爱惜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

7、从化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中渗透——提升对生命的理解

生命过程是无数个化学变化的综合表现,化学在为人类对生命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使用不当甚至对生命产生伤害。如,打开网络很易搜到的: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毒生姜、漂白大米、面粉增白剂、双氧水凤爪、毒竹笋焦亚硫酸钠超标至少144倍等等,人们这些在食品中完成的化学扫盲,对生命是一种蔑视,对人格和人性是一种悲剧。通过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提高化学素养,学会用化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人生,解决问题,懂得爱惜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教育实践。医用化学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要把生命观念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仅从课堂教学上重视是远远不够的,仅从单学科的教育渗透中去努力,效果虽明显,但对学生的人生观形成也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长期持久地融入生命教育理念,才能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引发学生认识生命、感受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

作者:张静 单位: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八)

一、与就业发展方向结合教学

中专的教育是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发展导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谨慎安排教学内容。在学生有就业需求时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知识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综合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入动手实践课。将理论课与实践实验课有机结合,在实验过程中不要因为仪器贵重、性能复杂而不敢去碰,高科技的产品要损坏也是需要高科技的。有些老师在带实验课时经常会说仪器很贵,小心点不要弄坏,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里负担,有些在操作上不过关的同学会选择让操作能力好的同学代为操作这些仪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样的情况下毕业的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有欠缺,不是我们想要的培养成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大胆充分的相信学生,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挥自己所学。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规范的化学思想

社会是发展前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知识是会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时时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知识,中专过程中所学的化学只是整个化学领域中很微小的一部分,在学生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学校里学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可以自学,时时接受新知识、时时进步,所以在学校中培养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里只是一个师傅领进门的过程,在工作中的自主学习才是个人的修行,职业生涯的发展在于个人的修行。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规范化的实验思想,比如正确的使用实验器材,精准的记录各项数据,规范的书写实验报告。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会为了方便,吸量管不按正确的方式读取示数,容量瓶、量筒等不按正规方式清洗,这些虽然对于我们已经成熟的课堂实验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这种不谨慎的态度会对以后工作中的实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工作过程中的实验都没有现成的具体数据可以用,需要一步步摸索,每一步的摸索都是整个实验结果的铺垫,一个数据的不准确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的准确性,当将这一记录不准确的数据投入生产运用将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三、对于中专化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使学生适应我们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没有一帆风顺的,但对于教育我们经受不起失败,一次失败的教育给一个家庭带来的损失是旁观者无法理解的,所以对于中专化学教育的改革应慎之又慎。做好改革前期的市场调研、改革中期的方向纠正、改革后期的成果总结。先做好改革试点建设,再全体人员投入改革,并建立改革委员会,确保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学生的前途容不得我们的半点马虎。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叙述,中专化学教育改革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是势在必行的,主要通过学生、教育部门、社会三方面来执行,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教育部门,是整个改革过程的纽带。在改革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结合社会需求建立全新的知识结构,培养规范的化学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行胜利 单位: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九)

一、分析我国高职化学实践课教学中的问题

新背景下,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进一步深入,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化学实践课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难题和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法仍然不能使实践课教学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组织的实践活动并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心理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计划也没有达到期望值,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化学实践教育缺乏创新元素和创新手段,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等等,这些都是目前高职化学实践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是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提出相关策略来推进化学实践课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增强高职化学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1、师生互换角色,以学生为主体

在化学实践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将创新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师生进行角色转换,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和课下的“主持人”、“主导者”,教师扮演引导和辅助的角色。教师通过不同的引入法将学生的思路带领到正题上,然后让学生主动思考和研究,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将课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发展空间

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民主与平等、严肃而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也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便有利于化学实践课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付出一些耐心和爱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质疑,提出疑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实现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目标,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耐心、诚恳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和问题,不能打击学生的质疑积极性和自信心,积极与学生共同讨论。

3、教师精准引导,组织多样化的化学实践活动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成果,挖掘学生的智慧,组织探究活动和学习活动,可以更好地实现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的。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对学生每个阶段的活动情况都要全面把握,因此,要求教师以辅导者的身份,全程参与实践活动,在掌握全局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指导策略,依据学生的基础、性格以及兴趣爱好,开展多形式的活动。例如,合作交流学习,或者分组探究,这类学习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造空间,学生在探讨和商量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思考、自主探索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寓教于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4结语在高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采用创新手段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同时,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积极借鉴外国先进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状况和教育目标,不断完善我国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实现社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

作者:毛红丽单位:湖北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十)

一、标新立异,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化学命题涉及的化学理论知识,由原来的高中基础知识略加延伸,到现在的大量取材于高等化学、社会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新科研成果,就能力测试而言,由着重考查学生从现有知识、原理出发,分析、判断、推理解决“老”问题的能力,向考查考生自学新材料、新理论,运用新观点、新方法创造性解决“新”问题能力方向发展,有利于培养并选拔创造型人才。诚然,信息迁移题难度系数比较大,但它不“超纲”,重点考查学生的“现场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不能丢开书本,花大精力,耗费时间去补充“超纲内容”,那样既浪费了精力,又增加了学生负担。教师应多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现场自学”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创造想象能力。易受传统解题方法的约束,不能接受那些违反“常规”的解题捷径,也是缺乏思维独创性的表现。计算题教学中若把计算为主,推理为辅,转化为推理为主,计算为辅,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思维功能高效率的基础是思维结构的高度完善,它能促进学生形成最佳思维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功能。而善于构造,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各种类型的题目、解法均有繁简之别。许多学生满足于做出来,而不愿在解题技巧方面作深入探讨、致使解题速度缓慢,这是广大考生的弱点,不能不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如果在解题中多留意各种解法,多启发诱导,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简捷明快的解法,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如果照本宣科,照析例题,硬套公式,题愈做愈死,学生越学越怕,思路越走越窄。故此应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发挥独创性。

二、统筹全局,培养思维的整体性

化学教育论文范文7

一般而言,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制定太过笼统。基于此,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等,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老师要把化学学习的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总是以老师为主,老师津津有味的讲解化学知识,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过分的依赖,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影响教学质量。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调整好自己的位置,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做学生求知路上指路明灯;老师要针对化学特点,采取可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进行互动式学习;化学老师要尽量缩短讲课的时间,把时间交给学生支配,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让学生通过探讨去寻找答案,并让学生解答,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拨,有利于学生明白解答思路的正确和不足之处;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老师要采取一切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之间的讨论加以引导,不允许他谈论一些和探讨问题无关的话题;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加深学生对问题解法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恰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高中生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对周围的事物易产生好奇心,更愿意了解这个大千世界。因此,老师要从这一特点出发,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特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这个学科与世间万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老师要设计出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的题,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高中化学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严谨性,所以,教师要将化学题与生活紧密相连,并举一些大家熟悉的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讲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化学实验

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因此,要特别注重实验的学习。实验教学就是探究式的学习,化学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探究性问题比较多,实验的机会更多,容易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突破化学教材的条条框框,老师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先讲述理论,然后亲自示范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动手去做,动脑筋对实验进行设计、分析、推理,激发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建设开放性实验室,让学生随时可以做实验,有助于学生通过练习,熟悉掌握实验流程,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增设探究性的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开展一些课后小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学会反思

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老师批改课后作业的对错毫不关心,对于存在错误的问题不进行反思,不从自身找原因,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反思,并主动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对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并加以改正;老师要适时鼓励学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每获得一个小小进步,都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化学知识,取得好成绩。

6.尊重差异,分层次教学

老师要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要多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学生以鼓励和帮助;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老师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在化学课堂上,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将学生以学习能力进行划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规划,每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会使学生充满喜悦,增加自信心,进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努力学习化学,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7.观察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老师要交给学生正确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通过仔细的观察,善于发现不同的问题,在实验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抓住典型现象,例如:善于发现发光发热及气体沉淀的现象,通过观察,有利于激发想象力;老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敢于对化学问题产生质疑,质疑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有了疑问,才会去观察,去思考,去积极探索,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要经常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对比、类比、反向思考等等,要设计一题多解的习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寻找不同的答案,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性,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8.结语

化学教育论文范文8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其审美话题可细分为十类:化学物质美、化学结构美、化学变化美、化学实验美、化学理论美、化学用语美、化学史美、化学教学艺术美、化学实用美、化学科学家的思想美和人生美。化学物质美,如蓝宝石的胆矾(CuSO4•5H2O),在教学中可给学生们展示这些化学物质的绚丽和独特的魅力,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审美情趣;化学结构美是化学物质美的内在反映和决定因素。如C60是60个碳原子组成如足球形状的大分子晶体;生活离不开化学变化,在生活中发现化学变化美;化学实验之美体现在实验仪器、实验物质、实验动态的动感,使学生在自己操作动手过程中发现美,获得乐趣;化学的科学美,是科学对象与科学表现相统一的美。自然科学美的主体成分是理性美,它是通过科学的理想化、抽象化,以概念、定理、公式、现象等方式表现出来的。其它的还体现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美、化学符号的用语美、科学家们的思想美和人生美。

二、化学教育的审美性

对于美育的传播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诗意,进行美的教学,掌握正确的教学策略。根据教材中化学美内容的多少,可以采取相对集中或相对分散的化学美教育形式。在追求化学美的同时,美育也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中。教学内容美表现为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内容的科学性;适应时展的要求,具有内容的新颖性;要注重教学内容内在的有机结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让学生在学习优秀的科学文化时,也愉悦的享受课堂的多姿多彩。由被动化主动。教学结构美。主要指教学过程各环节有机结合、和谐统一。教学过程有序性、系统性、整体性是教学结构美的核心。这样让繁杂的知识系统优化的排列在一起,由浅到深,由简到易,层层递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带来美的享受。教学情感美和语言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对于美的事物会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要带有感情和语言技巧启发学生,了解学生,寻找闪光点,培养其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中学化学审美教学的注意事项

按照美的规律来对教学进行统筹安排是教学的最高要求,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凡事都有原则需遵循,在审美教学中当然有原则性。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原则。

指教学中既要讲授规律系统化的基础知识,还要艺术技巧性的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让之积极主动的在掌握谙熟的知识下对其本质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对科学的鉴赏能力,为培养全方面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原则。

指要把逻辑分析能力和感性、认知的情感活动相结合,不被一单方面所牵绊。在逻辑推理下的结论的辅助下,发挥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对事件进行再创造,不单只局限于形象化的材料,也可根据感官世界和日常经验所得,来进行判断和重组。

3.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