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2篇

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2篇

(一)

一、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1、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离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掌握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当前,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存在脱离的现象,大专院校往往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计算机教师一般只是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比重是很少的。对于大专院校计算机学生来说,学生培养的关键在于为社会输送专业性人才,由此,就要求大专院校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参与工作,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应参与过实践活动,防止专业理论学习过多造成的不适应性和排斥性,这就会极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2、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设备跟不上

在大专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设备是教学的重要参与要素之一,教学设备的支持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由此需要学生及时掌握相关操作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然而,在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方面,教学设备相对落后,虽然学校配备独立的教学设备,但是原有的硬件和软件以及系统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教学设备跟不上就难以给学生提供最先进的计算机技能,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

3、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缺乏针对性

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是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场所,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对计算机专业操作更要有所了解。而当前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缺乏针对性,由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系统学习计算机之前能力和学习背景都有所差别,部分同学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简单的操作比较熟悉,而一些学生对相关基本操作了解较少。而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由于对学生能力了解不清楚导致教学计划制定缺乏针对性,一些学生由于掌握了基本操作而产生厌烦心理,由此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对策

1、增强教学内容实用性

大专院校作为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场所,要加速学生的培养效果,首先就要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出发,增强教学的实用性,保证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学以致用。具体来说,计算机教师要保证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掌握,由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就要夯实基础内容的教学,保证学生对基本办公软件以及数据库技术和网页制作相关内容的熟悉,由此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除此之外,教师要对计算机不同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所侧重,由此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加贴近社会职业需求,使得学生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2、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大专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要平衡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重,逐步改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安排过程中,要加大计算机实践操作的力度,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就行实际操作,打好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从而可以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深印象,由此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充实,防止由于理论教学比重过多导致的学生厌烦情绪。

3、不断更新教学设备

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设备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基本要素,要想提高教学的效果,就要始终对教学设备进行定期更新,保证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具体来说,大专院校要投入到机房设备的新建过程中,要及时为教师教学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使得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先进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学校可以组织计算机学生对原有教学设备的跟踪和更新,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不仅可以承担学校的任务,同时切实感受学习实践,增强学习的热情。

4、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灌输正确的学习目标,防止学生学习目标的不恰当造成的学习不均衡性,要注意引导学生针对工作方向进行学习,要把学生培养成国家计算机行业需要的人才。由此,要使学生明确好学习的目的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保证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成。要使学生做好自我定位,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保证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发挥计算机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综合来讲,计算机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信息化发展的加速要求培养新一代的计算机操作人才,要保证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充分增强竞争力,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对学生学习效果考评要融入综合指标,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逐步改善单纯的以学习成绩来测评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计算机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由此就加大了对具有专业技能的计算机人才。大专院校担负着培养技术人才的使命,在教学过程中,大专院校要不断改善计算机教学现状,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效率,从而担负起为社会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重任,保证计算机教学的正常进展,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作者:赵广智 单位: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二)

我们学校于2004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在开设之初,我们就开始摸索解决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环境设置,以及实践问题,项目教学的引入,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校外培训的重视让我们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改造获得了初步成功。按照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造过程,结合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的培训要与社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属于一个大类别,在这个大类别之下可以划分出三个具体的社会岗位方向,如下所述:

1、技术类方向岗位细分

1)诸如网络编辑等电子商务平台规划。这些职位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设计,以及网站内容的编辑、策划等;

2)诸如网页设计和开发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这些岗位主要从事网站数据库开发、方案设计、网页设计以及技术维护等工作;

3)诸如网站美工的电子商务平台美化。这类岗位主要从事网页的颜色处理、图片处理和视频处理等,凸显网站的美感,吸引别人的眼球。

2、商务类方向岗位细分

1)以网络营销人员为主的企业网络营销业务工作。即利用相关网站为公司开拓网上业务;

2)网上国际贸易,以外贸电子商务人员为主,即利用网站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3)新型网络服务供应商,以网站主管和运营人员为主,从事信息管理、平台规划等工作;

4)电子商务支持系统,以网站推广人员为主,利用竞价等系统进行客户管理;

5)电子商务创业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虚拟平台为客户提供商品和服务,以此获得节约成本,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3、综合管理人才岗位方向细分

1)由电子商务项目经理主管的电子商务平台策划和管理。他们必须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有深入了解。

2)由电子商务部经理主管的电子商务综合管理,这类人才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建设、规划和管理等综合工作,重要性不言自明。以上就是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所显示出的岗位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些需求会不断提高,需要电子商务人才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比如技术人员需要包括方案设计,网站设计和平面设计等知识,还要树立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熟悉各种客户的心理需求。计算机技术是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但是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管理服务,因此还要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商务人才都有着一定的原型,只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他们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即不仅是虚拟市场网络用户,也是电子商务管理活动的主导者,还要熟悉虚拟网上市场经济规律等等。如何把电子商务教育与实际需求整合到一起是一个现实的无法逃避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根据企业需求培养特色综合性人才。

二、结合市场需要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具有多样性,它具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这些特征使得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电子商务人员必须树立多元化的文化意识,使各种培训更专注于多类型方面的需求。我们也可以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培养目标,从应用和需求,以查看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局部部分管理技术人才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电子商务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学校可以先将这个专业仔细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知识板块和技能板块,以此确定电子商务专业方向不同的社会岗位,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不同的课程,让他们提前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在日后走上社会后,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一定要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核心课程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商务涵盖多个方面,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将所有的电子商务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学校要紧跟时展的脉搏,与时俱进,围绕市场需求确定专业方向,优化课程结构,致力于核心课程教学和核心知识链传递。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理论知识,还能学会电子商务管理、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成为适应时展要求的人才。在培训方向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电子商务的具体内容,结合特定行业进行专业细分,实现合理定位,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提高相关能力。

四、加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

当今世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一家用人单位愿意使用只懂理论却没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毕业生。当下企业都是以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只有当一个人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才会被企业重用。所以,学校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只有切实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学校的教学目标才算落到实处,关键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电子商务实践行为,比如进行网上市场调查,设计网站,制作广告等;

2)设置电子商务仿真情境,让学生进行电子商务模拟操作,培养实践技能;

3)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系统,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从目前来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强化教学实践:

1)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为学生创造电子商务实践机会;

2)在校园内部创建专业的电子商务实验室,让学生在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实际操作教材上的一些实际案例;或者让学生了解和使用电子商务设备和软件;

3)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建立全新的电子商务网站,然后在这个网站上实践网上购物体验,积累实践经验。总之,教师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增加专业标准的培训和企业的奖励机制,为学生日后走上社会夯实基础。

五、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

从目前来看,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完全树立起科学的就业观,他们的视野过于狭窄,将自己束缚在一个小圈子内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要么盲目乐观,要么消极以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尽力拓展学生的就业视野,让学生采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从而能够真正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水莲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

一、大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材版本陈旧,内容针对性不强

多数大专院校使用的计算机教材版本陈旧,内容呆板滞后。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开设同样计算课程,施行“一刀切”策略,与本专业对接性不好,忽略了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本专业、是否能应用到实际。有些课程可能以后很少用到,而以后能用到的课程又无处可寻,这种矛盾贯穿于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始末。例如,VisualFoxPro6.0教程被列入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必修课程,但实际中,无论是公司企业还是个人家庭,极少用到VFP,这门课程纯粹是为了应付计算机二级考试,教学功利性太强,而缺乏实际意义。

2、实验方式不匹配,考核方式死板

不少大专院校对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很有限,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后要等上数周才能获得上机实践机会,这样的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仍停留在笔试上,实验成绩只作为平时成绩,甚至只注重考勤。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指导能力从课程体系中得不到任何体现,不少学生为了单纯应付考试走入死记硬背、分数至上的误区。很多学生能获得漂亮的考试分数,但是计算上机操作能力很差,甚至缺乏基本的常识。这样的考核方式存在弊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

二、应对策略

1、摆正态度,高度重视

大专院校的培养重点是提升学生能力,拓展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注重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思想应渗透到师资培训、教材采编、教学设备购置、实验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给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切实提高大学生应用操作技能,使之成为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再者,要教育引导大学生重视计算机学习,让他们了解到,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熟悉基本操作技能,这是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计算机能力和专业能力要同步发展,大专院校学生本身就以专项技能为本,更要注重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式改革

(1)分层次教学。新生入学后,可事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次计算机能力的摸底考试,根据成绩分布将不同学生分组分班,对基础较差的班级应适当增加课时量,尤其是上机实验课时。不同层次的班级小组可以采用同一本教材,但应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初级班教学要更加细致具体,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同一个班组的学生能力相近,教师教学设计可以兼顾到多数学生的需要,便于在教学中引入良性竞争,使得学生整体发展、共同进步,很好地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2)进行分项目分阶段集中性教学。当前大专院校教学过于分散、实验条件暂时难以得到根本改观,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将计算机课程划分为几个模块,在不同的时段进行集中性教学,既有利于充分调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更有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间隔去消化吸收新知识。

3、改革考核方式

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更要注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考核方式应从传统的“笔试”为主转向“机试”为主。上机考试更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的每一次上机实验都可算作机试,要求学生当堂上交作业,从而将传统的结果导向型教学转变为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的双重考核。这样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张然 单位:江苏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