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加强生态文明探索

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加强生态文明探索

[摘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和“五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让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维护者、践行者。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态文明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因此我们要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生态安全意识,促使学生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本文所提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要求学生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理念,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节约粮食、做好垃圾分类、过低碳生活等,自觉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美丽中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说明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要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顺应自然,只有这样,大自然才会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所需的物质,让人类发展下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的永续发展,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减少污染,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个文明”建设和“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二、课堂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

实践证明:如果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就能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减少破坏因素,我们就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如果我们不遵循自然规律,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尊重自然规律,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同时还规定学生学习要从实际出发,要求具体的学习内容要从所选区域的实际出发,等等。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例如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中的“长江的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中指出,长江与黄河出现的问题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节“自然灾害”中提到自然灾害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并且指出我们应如何做好防灾减灾。此外还有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这些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好资源,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二)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落实生态文明教育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按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落实生态文明教育。具体可从如下方面切入,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关系民生福祉和国家安危,只有保证粮食安全和供给,才会有国家安全、人民幸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教育学生要保护耕地、节约粮食。《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土地资源”时,笔者结合《江苏省中小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实施方案》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教育学生:土地是立国之本,虽然耕地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也要做好保护工作,如果不加以保护,耕地也会变为荒地,甚至是不毛之地,也有可能会丧失耕地的功能,不再适合人类耕作。因此我们要加强耕地保护。每年我国在粮食生产、运输、消费等过程中损失巨大、浪费惊人。尤其是受到如摆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每年餐饮业浪费粮食数量惊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800万吨,够2亿人吃1年。因此我们要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去饭店吃饭时适当点菜,将剩菜剩饭打包带走。

2.垃圾分类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资源,因此我们要对垃圾进行分类放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产生垃圾,如家中的旧电器、坏的日光灯、用完的电池、旧的纸张、硬纸盒、包装纸、旧的没有用处的铁锅,还有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如坏的菜叶、吃剩的饭菜、果皮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必须处理的垃圾。垃圾分类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节约处理垃圾的成本,有利于废品的回收利用。我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呢?《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垃圾分类,既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监管,更需要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教师要让学生认识、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知晓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和利害关系,让垃圾分类成为潜意识和自觉行动。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调查所在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看还存在什么问题,向居民发出建议。

3.低碳生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教师要结合初中地理教材,立足于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做到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电、节约用纸、节约用气等,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珍惜每一滴水,在洗菜、洗衣、洗浴、拖地、浇花、冲厕所等的时候都要节约用水,为人类的永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保护花草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要求具体的学习内容要从所选区域的实际出发。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城市街道两旁、小区里都进行了绿化,种植了花草树木,但为了增加供汽车停放的车位,一些单位和部门毁坏了街道旁和小区内的花草树木。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就如何保护花草,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5.禁放烟花爆竹

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泰兴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讲解其实施的原因、意义和具体做法。

(1)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燃放烟花爆竹既浪费金钱,又会给人们带来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烟花爆竹在燃放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还会产生极大的声响并放出强光,造成噪声污染和光污染,燃放后产生的垃圾又会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2)如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泰兴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划定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及时间段。规定的施行需要学生家长积极配合与支持,也需要学生们的配合。教师可在课堂上讲解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再通过告家长书等形式,告诉家长要带头遵守有关规定,给孩子做好榜样。这样,通过家校共育等形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综上,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选择健康适度、低碳绿色的消费行为,共建美好家园。

作者:王瑶 单位: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