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例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文1

利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对进行德育教育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其强制性等特点,使得学生容易对其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因此,学校应当适当的采取一些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育的方式,来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

二、传统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的弊端

(一)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出现的原因

1.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学校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一些中考落榜、未能进入理想高中的学生。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就需要有一种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来进行管理和约束。同时,这种管理制度必须要能够迅速的发挥作用。因此,中职学校纷纷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而班主任是这项制度的执行者,因此往往会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管理。

2.班主任对德育教育认识的偏差。

所谓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在大多数中职学校当中,班主任普遍认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正是由于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才使得班主任过分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二)重管轻育对德育教育的不良影响

1.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中职学校当中,主要是通过量化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考核。其中班主任是考核的主导,并由学生干部进行辅助实施。而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考核当中,班主任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往往比较忽视。因此在很多时候,都是由学生干部按照行为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评分。然而,这样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动机不明确等行为。进而将会导致过分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考核的结构,而忽视了学生行为的动机,对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2.容易诱导学生产生功利主义。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通常是以量化制度的形式来进行的。学生的日常行为,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德育考核。如果发生违纪现象,学生不但会被扣除一定的德育分数,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然而,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和量化制度的应用,不但没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促进了学生功利主义的滋生。

三、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管育并重模式的实践应用

(一)以管为前提,提高对管的正确认识

在管的进行过程中,不应当过分的利用其强制作用,对于学生正确的行为也不应过多的干涉。在传统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都想了解更多学生的信息,从而加强对学生的保护。但是,一些信息涉及到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因此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善用规章值得的作用,尽量减少强制性管理,才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以育为中心,充分发挥育的作用

在传统的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形象往往是高高在上、严厉刻板的。这样是难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往的。因此,班主任应当改变形象,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能够进行沟通和交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情感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班主任不应当一味的进行指责,而是应当平等的与学生进行对话。抓住学生内心的想法,以理服人、以理育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以达到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

四、结论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文2

1.学校从总体上对函授学生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成人学历教育在全日制学校里普遍不受重视,被认为是附带的工作,甚至有沦落为创收工具的现象发生。学校认为函授学生来源于社会,最主要的身份是社会人、职业人,弱化了他们学生的身份,因此,从总体上学校对函授学生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片面地认为只要按计划为学生开课,组织完教学就算完成了对函授学生的培养。

2.函授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不健全

函授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主要力量是班主任。调查发现,许多学校从事成教工作时,一人身兼数职,从招生、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班主任工作等一抓到底,管理机构职能不健全。当函授学生数到达一定规模时,已力不从心,无法针对学生个性特征更好地开展工作;还有一些学校配备班主任时,一名班主任同时带数个班级,管理人数超百人,经过两年半时间在校学习,班主任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名字和学生本人对不上的现象时有发生。

3.函授学生德育工作缺位

函授班学生管理工作目标是维护函授教育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促使学员顺利完成学业。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校对函授学生德育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函授学生平时不在校,不存在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学生德育工作缺位。特别是在函授学生思想出现波动的情况下,班主任如能与之沟通,了解学生困难,在学校政策允许条件下尽可能帮助学生,就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函授学生管理工作不够细致深入,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函授学生大多数时间在自己的本职岗位工作,每学期到校时间有限,而函授班主任也是校内教师兼任。他们大部分精力放在自身本职工作上,函授班主任工作仅为附带,没有精力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再加上所带班级学生人数多,根本无法掌握函授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加强函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函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函授班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实现“三全管理”,即全程管理、全面管理、全员管理。

1.全程管理

所谓全程管理,即从学员入学开始,全过程跟踪管理至毕业。函授教育的毕业率、学位取得率、统考合格率等数据,体现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函授班主任队伍建设,可以从学员入学开始,由班主任跟踪管理每一位函授生,工作做细做实,直至学生顺利毕业。全程管理,还有助于降低学生的流失率,尽可能使每一位函授学生都能完成学业。

2.全面管理

所谓全面管理,即从入学开始,不仅督促学生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同时要对函授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全方位的教育,实现全面管理。提倡将“导师制”纳入到函授教育管理中,适应目前新形势的需要。真正体现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函授教育学生管理体系之中,引导函授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3.全员管理

所谓全员管理,即学校每位教职员工都是管理主力军。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函授学生管理工作,了解函授教育规律,方便函授学生平时到校办理相关事宜能更加顺利。执行函授班主任管理负责制后,要避免走向工作相互推诿的极端,不能出现学生到校找不到班主任就不能办成事。学校要体谅学生请假不易,因此,加强班主任管理团队力量后,人人皆是管理者,相互帮助,协助学生完成到校应完成的事项。

三、加强函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对策

1.选聘一批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函授班主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了培养人才的重任。尤其是在面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情况下,必须优先聘用责任心强、思想觉悟高、热心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来担当此任。教师必须以全心全意付出的态度来面对,才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2.注重函授班主任岗前培训

每位新担任函授班班主任的教师,在班主任工作开始前,应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岗位培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

(1)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作为班主任,与学生打交道,必须要掌握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提高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可信度,产生向心力,真正成为班级的核心,有助于顺利安排和布置学校的各项任务。

(2)培养和锻炼班主任的组织能力。

函授教育,是学生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提高的方式。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岗工作,只有在面授、考试期间才集中到校,而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活动却是始终贯穿,因此,要努力培养好函授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使函授学生树立班集体意识,让函授生有心理归属感,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实现目标。

(3)学习成教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意识。

每项管理工作一定要有章可循。在担任函授班主任工作前,一定要认真学习有关函授教育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依章办事。同时,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意识,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不死搬硬套,不教条主义。

(4)学习成教教育教学规律,明确工作流程。

担任函授班主任,必须掌握函授教育教学规律,明确各项工作流程。了解函授教育过程中一些重大事件的时间结点和操作流程。函授班主任不仅是上传下达的传声筒,而是要全程参与教学管理。班主任工作的到位,可以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3.定期开展学生管理经验交流,加强班主任管理理论研究

学校在培养建设函授班主任队伍过程中,应定期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会,请经验丰富的函授班主任针对重点工作,传授经验;同时,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创新工作做法,使各位班主任得以有效地借鉴。学校要鼓励函授班主任开展学生管理理论研究,邀请其他高校从事函授教育管理的资深专家、教授来校指导;或带领班主任团队,走出校门,去学习优秀经验,拓宽视野。

4.引入全程导师制,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函授教育也应引入全程导师制,更有针对性地面向每个函授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工作性质、学习能力,甚至于可以根据函授生的学习困难,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方案,确保顺利完成学业。如此,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效度,使得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5.学习先进信息技术,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实施有效管理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在运用QQ群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上,腾讯公司进一步为教育教学开发群视频等远程教学功能,为教师在线辅导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推动,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为函授生自学提供了更有效的条件,实施“翻转课堂”,更符合函授教育特点,面授时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导”,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点,梳理课程知识主线,帮助学生理解和构建专业知识链。

四、结语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文3

1.形成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我们当班主任要抛开所有偏见,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要充分理解和接受造成学生在成绩和行为等各方面差异的原因,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这样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鼓励他们,尽量发挥出他们的长处,让他们找到自信心。号召班级学生要团结互助,利用课余时间,建立学习小组,整组讨论,成绩好的帮成绩差的,形成团结向上的学习气氛。

2.有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时期的学生思想开始走向成熟,个性开始分明,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如果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如果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作出适当的引导,这样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往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到学校,并不仅仅只是学习知识,最主要是学如何做人,尊师重道,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等等。要知道,品德比学识重要得多了,而初中正是孩子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

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如何做好尊重学生个性

1.以平等礼貌的姿态与学生交流。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忘记自己班主任的身份,不能以高高在上的班主任形象用命令的口吻和同学讲话,这样学生只会敬而远之。而且,教师要注意礼貌用语,礼貌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感到舒适,这样学生更愿意与班主任进行交谈。因此,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是否得体大方,如果穿的衣服过于夸张的话,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和同学见面交谈时,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语是否文明礼貌。而在行为方面,教师不能有不文明的行为,要像要求学生那样来要求自己。

2.肯定学生的劳动果实。

虽然很多班主任能做到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例如不要浪费农民伯伯辛苦耕田的米饭、尊重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勿乱扔垃圾等教育,但是班主任却忘记了提醒自己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果实。部分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并不用心,而且只是以作业完成质量作为评价标准,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对作业和任务的用心,甚至在作业评语中批评学生,这是极其不尊重学生劳动过程的行为。对于擦黑板的同学、交作业的同学、打扫教室卫生的同学等为班级作为贡献的同学,教师应该对其说一声谢谢,虽然这一些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但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3.尊重学生的人格。

处于中学时期的学生思想尚未成熟,所以难免会犯错误,在面对这种情况时,班主任要以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纠正。不能够以过激的言语批评学生,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学生只是应付性的承认错误,没有打心底地认识到自己的不对。班主任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学生来看待,以这种方式才能知道学生的内心感受,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个性。

4.欣赏、理解和平等对待学生。

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闪光点和不足,所以班主任要学会欣赏学生个性中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也要理解学生个性中的不足,学生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无意识地养成了坏习惯,所以班主任要用加倍的耐心帮助学生进行纠正。而且初中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家长的特殊地位而对学生有特殊的对待,必须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中不断进步。

三、结语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文4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锻炼和培养学生道德生成的自觉性、习惯性,构建德育教育的有效环境,我校始终把“崇德尚学,有声人生”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墙壁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爱科学”的四有新人,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互助合作、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使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走廊文化设置《弟子规》《三字经》便于学生诵读;名人故事时刻感染和熏陶着幼小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先贤憧憬未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的智慧设置文化园地、生活园地、图书角、展示台等活动板块。留给学生自由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像小鸟一样在环境优美、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汲取营养,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二、小学德育教育方法的探讨

2010年开始,我校就开始探究小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教育优先,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采取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为基本内容的探求方法。家庭生活作业不同于家庭作业,重在生活与实践。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教育。它的基本特征具有导向性、针对性、教育性、长期性、实践性和可操控性。各年龄段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水平不同,所以我们要求“家庭生活作业”一定要适合每个学龄段分层布置。我们为学生设置了《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卡中内容体现在六个方面:1.生活作业的内容;2.完成时段;3.生活作业完成的过程;4.我的收获;5.家长评价;6.教师评价。一、二年级教师布置,学生完成,通过定期召开班级生活会,邀请家长参加的方式让学生汇报自己在实践中收获的快乐。三至六年级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生活作业内容自己填写记录卡。另外,学校给教师配发《家庭生活作业记录本》,让教师记录填写每次布置作业的时间、内容、目标、学生完成的时限,教师检查跟踪记录,阶段性总结。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归档整理,载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再在总结反思过程撰写德育教育论文。学校对“家庭生活作业”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期中、期末进行总结,并对教师学生事迹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学生奖设金卡、银卡、铜卡三个奖项。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的学生收获了很多。在完成“家庭生活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给爸爸妈妈洗脚,给爷爷奶奶端饭、倒水,学生学会了感恩;通过洗手绢、叠被子、洗碗活动,学会了生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动手完成;通过捡纸屑、清理街头小广告活动,树立了保护环境意识;通过洗脸、刷牙,学生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唤起了人与人的友善;学种花、学种菜、饲养一种小动物活动,学生学到了种植和养殖的知识;通过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学生主动为灾区的小朋友捐出纸和笔,礼物虽小可彰显了学生的爱心;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给同学讲一个故事和童话,培养学生渴求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参观革命圣地、祭扫革命烈士陵墓,点燃了学生爱国的激情,诸多事例证明了我们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有效性。

三、结语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文5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革,对人才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开始对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被更多人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此段时期为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德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手段。本文从素质教育背景下探究德育教育实施的策略,对于素质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必要手段;策略

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有着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它是素质教育一部分。一方面,它不仅培养孩子具有优秀的素质,良好的品格;另一反面,也是提升整个民族、国家全民素质的奠基石。但目前我国德育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未形成专业化的学科,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解决此类问题,本文主要就如何落实德育教学开展深入研究。

一、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概念的错误理解

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狭隘,对素质教育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错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兴趣、爱好的培养;缺少有目的和计划的安排,使得素质教育不够深入,只停留在浅层次中。

(二)成绩决定教育好坏

现在的升学压力,大家只关注成绩高低,不在乎素质教育是否贯彻落实,家长、老师、学校都在谈论成绩。对于孩子的思想教育认识普遍不足,过分重视应试教育的主要学科的成绩,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素质教育的课堂成了摆设,有时还要让步“语、数、外”等学科教学。

(三)社会环境影响

在“快餐”时代的影响下,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环境也在日益翻新。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如何有快又好的突破“效率”的难关,寻求最优捷径提高学习成绩,成为老师和家长热切关注的问题。而对于学生人格健康的关注普遍缺失,严重阻碍了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汉代司马光曾说过:“德者,才才之帅也。”高思想品德的人,才能拥有高社会地位。它是伴随人的一生,展现个人魅力,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论多么有才华的人,都要以德服人。在小学期间是培养孩子德育品质重要时期,必须要重视,德育分两方面:一是学校组织的德育课堂,另一方面是家庭环境的熏陶。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是为了保障孩子拥有高道德水准,少年强,则中国强。

三、实施德育教学的措施

(一)改进教学工作

1.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监督学校认真实施德育教学,组织专门监督小组,走访各个学校德育教学课堂,严厉打击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学校,鼓励认真开展德育教学的学校,形成模范效应。

2.学校组织、安排德育课堂,组织教师参见德育培训。了解德育教学,避免出现认知不足、理解错误的情况,考核教师德育教学水平。调整德育课堂,规避教学的单一、不合理。德育教育,不应仅局限在思想品德的教育,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师还需适当在其他课堂上渗透德育。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去养老院、敬老院、孤儿院、扶贫救助会等一些公益组织,从社会角度,让学生形成切身的体会。

(二)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对于缺乏专业德育教育人才,而导致的德育教学在各个学校实施的差异性。可鼓励和组织各个学校开展德育教学交流,在会议上可大胆交流意见,畅所欲言,将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还可组织相应的教学培养,通过“再学习”,进而产生新的认识,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好的运用和发挥。

(三)德育教学模式变革

保留现有可行的教育手段,重点提升学生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课堂听讲课后讨论、查阅资料相结合,定期组织汇报、宣读等,在教师带领下展开讨论,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德育学习。

(四)保障基础工作

让思想品德课程有计划进行,保障学生在课堂中循序渐进的接受德育内容。还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局限于对德育内容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在概念上正真理解,不固化思想道德。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驾齐驱,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开始。让家庭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五)评价机制要完善

学校要避免以成绩决定学生德育的好坏,判断一个学生品质的优劣。综合全面的看待问题,全方位的衡量,将学生情感、道德、行为分析都纳入评价体系当中,形成完备的测评体系,为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轻松的氛围。同时家长要参与其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改变应试教育时的旧观点。参与到测评中,加强劳动培养,尽可能接触外面的实践,多与学校、教师沟通。齐心协力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显得越发的重要,德育教学是参与素质教学的重要手段。目前德育教学还存在着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观念老旧,使德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主位缺失。因此,我们应加强引导,引起重视,让大家都能了解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它对于人格还处在发展变化时期的小学来说是核心地位。落实以素质背景下的德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素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作者:崔筱姗 单位:吉林省柳河县教育局

参考文献:

[1]王维,马薇.以德育为抓手深入落实小学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4).

[2]王凤军.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学方法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3,(15).

[3]毛伟红.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的实效性[J].才智,2013,(23).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多年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深感受着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深深感受到它能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独特功能。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据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立德育人。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德育教材

1.以中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小学数学教材中收入了许多生动素材,如“你知道吗?”在这其中就介绍了很多中国古代科学家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还有很多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可以启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例如,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杰出数学家,他当时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通过了解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

2.结合数学教材具体题目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数学教材中除了含有一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外,还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环保,爱心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比如,学习统计表时,呈现了近几年多个国家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银牌、和铜牌的数量统计,通过观察统计表、画统计图,让学生能够清楚看到我国的体育运动在不断进步,运动员为国家争光彩,同时教育了学生要从小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将来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培养学生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的逻辑性、科学性很强。学好数学会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会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习惯。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去学习,常常是边写边玩,所以学生做题的过程要么抄错数,要么错抄符号,以及没有算完就跑出去干别的事情。针对这种现象,除了课上要有意识地通过专题训练学生,如“看谁读题不出错,看谁书写又对又快,看谁做题最仔细”等等,还可根据具体题目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进行教育。又如人教社4年下册“数学广角——围棋中的数学”一课,我把语文课本中“学奕”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师父教两个徒弟下围棋的方法,一个学生听得很仔细,另一个学生边听边看,其中有大雁飞过来,并心里想如何将大雁打下来,学习这样三心二意,最后什么也没有学会。”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从古至今,任何人做事都要专心致志。人的智力差异不太大,主要是看人的学习态度,看人做事专心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成功、完美。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我总是要求学生做到一字不差地读题,让学生做题时动脑筋想想,每一步都是怎样得出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很多学生做题时只看到一半就想当然了,如学生经常看见题中有“一共”就用加法,见着“还剩”就用减法等等,这些都是没有认真审题的明显表现;再有的学生读题过于简便,速度快,使得数学题目中的语句不能正确地理解。所以,通过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审题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三、延伸数学内容,利用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每节课都有要重、难点,而且时间有限,那么就可将一些拓展的内容放在课外,让课外与课内相结合,使得知识的探求进一步延伸。如,针对计算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们写一写数学小日记,在日记中写到要认真审视、仔细计算才能将题目作对,也可以根据“不规则物体体积”一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学生,要多观察生活的事情,更要多琢磨探究,要向阿基米德那样,通过生活中的洗澡现象,发现物理浮力的解决方法,这样要求不规则物理的体积,你还有哪些方法呢?回家动脑筋、多实验,并汇报给同学们。

四、教师严谨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

教师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身影响学生,让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以身示范。如,要求学生的书面公整,那么教师的板书就要工整、简洁、美观;要求学生语言表达清晰,那么教师的语言就要完整、准确、精炼,有逻辑性;要求学生认真测量,那么教师的测量就一定要利用标准的工具,规范画图。只有教师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才能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作者:张健红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思考

摘要: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其同时也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渠道。本文主要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分析;思考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具有较强思想性和教育性,同时也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渠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一定要挖掘语文教学中德育元素,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发挥语文德育教育的作用

当前,我国教育者已经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相关措施开展德育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效果依然不明显。其主要体现在:第一,受到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不重视在教学开展德育教育,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语文知识;第二,教师对语文教材理解不透、不深,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效果;第三,教师在思想上不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针对上述几点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才能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完善育德教育内容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集体以及爱祖国的情感,并且教会学生文明行为和基本道理。而通过语文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完善德育内容,进而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相关途径

(一)将教学与德育相统一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将教学与德育相统一,在为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进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讲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且在理解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思想情感的理解,实现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自然融合。

(二)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在小学阶段,很多课文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介绍有关课文的情感背景,并且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进而感同身受的领会课文的情感与思想,在情境中获得更加深刻和真实的体会。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艺术手段和现代技术,将课文的情境还原发给学生,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这篇课文的电影画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当时人们悲愤的心情。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配以交响乐,伴随着教师的语言带给学生一种哀悼的情怀,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三)为学生树立德育榜样

新时期下,德育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简单的通过长篇大论开展教育,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思想尚未成熟,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语言,因此教师要通过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正面人物,使其成为学生的德育榜样,进而起到教育的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以榜样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在模仿和学习中升华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四)开展德育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课外活动还可以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接受德育的熏陶。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活动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课外活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操、进取精神以及优良品质,教师可以举办名人故事会、爱国诗歌会、朗诵比赛以及主题演讲等形式的课外活动,将品德培养和语文训练有机融合,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

(五)通过课外阅读开展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开展育德教育的关键途径,形式多样以及内容丰富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品格和意志,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和学龄特点,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给学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且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尤其是欣赏和评价方法。帮助学生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和力量,透过故事情节,看到书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并且实现思想和道德的升华。一本好的书籍可以有效扩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道德视野,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在提高自身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强化思想觉悟。

(六)教师要为学生做好表率

小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种崇拜的心理,教师的态度、情感以及形象对学生有着最重要以及最直接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做好表率,为教学中关心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以文明的谈吐、优雅的仪表以身作则,树立起教师的良好形象。进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效果,成为学生端正自己态度、树立良好品格的一面镜子。

(七)通过影视资源开展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影视资源的作用,通过影视让学生开阔视野、认识国情、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信念和理想。例如在学习《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影视资源为学生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又例如在学习《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南京!南京!》这部电影,让学生对历史有全面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促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渗透德育教育,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对学生开展科学的德育引导。进而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张海燕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第一校区

参考文献:

[1]李秀萍,李秀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2015,(11).

[2]孔娟.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2015,(10).

[3]苏锟.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探析[J].中华少年,2016,(32).

[4]相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5]臧辉.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4).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在现代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因此,在小学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项必要任务,同时也是当前小学教学改革中的必然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有效方法及途径渗透德育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路径与方法进行分析。

一、在生字及生词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当前小学教学阶段,需要学生学习的常用汉字大约为3000个,教师在教学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认知这些汉字,在该过程中便可渗透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汉字进行观察,从而对字形与为人处世之间联系进行探究,通过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产生较高兴趣,对字形进行探究,较好明晰字形结构,并且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比如,在对“孝”与“乳”等生字进行学习时,教师可将“守孝悌”与“羊跪乳”等有关故事向学生进行讲解,对“乳”字在甲骨文中字形含义对学生进分析,然后可让学生开展想象,对母爱的伟大进行思考。比如,在金文中,“孝”字包含子女敬爱老人,在小篆中,“孝”字包含子女背着双亲,这些字均充分体现出子女敬爱父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讲述相关故事,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学生对这些汉字加强记忆,并且能够着手于学生思想品质,对其实施情感教育,从而使德育渗透得以较好实现。

二、在阅读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很多德育素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课本中具体内容,以学生实际情况为着手点,选择适当策略进行教学,在传统、爱国及理想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小学阶段便能够体会到做人的道理,为学生今后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奠定较好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将课本内容作为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比如,在对《游子吟》这首古诗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详细表述出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衣服的情景,诗中前两句内容为手中线与身上衣形成的对比,中间两句内容表现出母亲为儿子缝衣服的情景以及母亲的内心活动,最后两句中以春草为喻表达作为人子要懂得报答母亲的恩情,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能够更好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母亲的爱,从而也能够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为自己的付出。在对整首诗歌进行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场景进行回顾,可让学生自己诵读,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主题。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母爱,能够对母亲充满感恩,从而使德育渗透得到理想效果。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属于十分重要的一种途径。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将自身真实情感抒发出来,对积极思想感情进行表达。在作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对人格品质和文章品质两者之间关系充分了解。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要创作高质量作文单纯依靠良好写作技巧及优秀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另外一个更加重要因素就是人格品质。其次,教师在进行作文命题时应当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可表达出自身真实情感,要保证学生有素材进行创作,这样才能够激发其热情进行写作。另外,教师需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使其能够真正融入大自然中,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使学生民族责任感及自豪感得以增强。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对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对学生健全人格进行培养,使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能够将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从而对学生求真精神进行较好培养。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方法及途径,教师应当对这一点加强重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不但是教学改革需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在汉字教学、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使德育教育能够得到理想效果,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较好培养,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并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较大帮助作用。

作者:王萍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国本小学

第五篇:小学德育教育途径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德育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尤其重要,其影响着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关系到他们以后的发展情况。但是,就现实情况来说,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学校和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阐释了目前小学德育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

小学;德育教育;有效途径

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其中重要的部分,由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小学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在德育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可以使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态度,有利于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小学生年纪比较小,还未形成完善的辨明是非的能力,因此,这个阶段的积极引导十分重要。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

1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小学教育中,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离不开每一个炎黄子孙,这也是我们的责任。而且,目前,很多人对传统文化比较漠视,并认为很多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不需要将其传承。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他们可以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学生不仅要增强掌握知识的能力,还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育中充分融合德育教育,从而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1.2培养德才兼备的小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学校和教师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其可以推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一个人的能力,既包括他的成绩、才能等,也包括他体现出来的道德素质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在社会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通过强化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小学生。

2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1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家庭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其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并关系到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小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他们还尚未形成对社会的全面认知,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中度过。因此,要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充分结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小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要跟孩子讲授一些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并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基本情况,通过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2.2在课堂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

在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同时,它也是每个学科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教学中,小学教师要将德育教育和知识紧密结合,每个学科中都要充分体现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指导,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比如,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可以使小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通过学习小学数学,可以促进学生的逻辑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小学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等。

2.3发挥教师的典范作用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是小学生的指引者,发挥着重要的典范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促进他们的自身修养的提高。教师要发挥典范的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对小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可以有效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无形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另外,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意愿,增强学生对他们的信任感,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

2.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要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大环境,弘扬我国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大力宣传我国的道德模式,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在小学,要拓展校园德育教育活动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的课外活动,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推动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与一些民俗节日等,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德育教育在校园中的传播。

3结语

小学是初级教育阶段,小学生年纪比较小,还未形成完善的辨明是非的能力,因此,这个阶段的积极引导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小学德育应该贯穿小学教育的始终。因此,要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发挥教师的典范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

作者:范朝华 单位:深圳宝安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高文凤.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118.

[2]马玉辉.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学,2015,(11):80-81.

[3]张榕.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2011,(28):296.

第六篇:小学德育教学赏识教育探讨

摘要:

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身上的正能量,使其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文章探讨了小学德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提出从营造赏识氛围、强化班级凝聚力、寻找赏识契机三个方面进行赏识教育。

关键词:

小学德育;赏识教育;气氛;凝聚力;契机

赏识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要以相信和解放学生为基础。而相信和解放学生的前提是赏识学生,通过赏识可以让学生热爱生活。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识教育。

一、营造赏识氛围

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人类更需要尊重,希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欣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给予学生信任与鼓励,认可与欣赏,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能够自信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激发自身的潜能。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教育中应充分进行赏识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树立赏识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被肯定和被认同,在被肯定和被认同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应树立学生“能做好”的观念,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是优秀”的感觉。人们常说:“好孩子都是夸奖出来的。”这其实就是在说利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欣赏的态度和语言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即使想要放弃,也有可能因为教师的赏识而重新树立信心,超越自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一天中教师夸奖某一位学生,会发现在这一天内该学生的情绪都很高,并且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班级活动上都很积极,其实这就是由于学生感受到了“我能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赏识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突破自我,走向成功。

二、强化班级凝聚力

除了教师的赏识,同学的赏识对小学生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而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对学生间的赏识有促进作用。但小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对集体、同伴都没有太深刻的感悟,所以小学班级中的凝聚力相对薄弱一些。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为集体着想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每周组织一次班会。在班会中,一方面,学生需指出班级活动中的不足,而每个学生也要进行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说明近期自己看到的其他人的优势,特别是他人表现突出的部分,更应该给予肯定。通过这样的班会,强化了班级的凝聚力,沟通了学生的情感,彼此间进行了赏识,学生在相互赏识中发展了友谊。

三、寻找赏识契机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挖掘学生的优点

赏,即欣赏和赞美;识,即肯定与认可。其实每个学生都应获得赏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天赋较多,因而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赏识就偏多,但有的学生其他方面的天赋较好,只是教师没有发现,因而获得赏识则较少。例如,有的学生对美有着较强的感悟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颜色搭配;有的学生对音乐感悟较深,听过一次的旋律可以迅速记住并唱出来。因此,教师就要充分进行赏识教育,赞扬学生的这些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争取让学生将自己某方面的优势转化到其他方面。如学生的音乐感悟较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文或诗词改编成词曲来记忆。并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既然能快速记住曲调,那么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也会很快,不过是平时未尝试,如果尝试寻找方法,一定会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就会尝试记忆学习内容。

(二)捕捉契机,适时引导

好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断赞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若能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可激发起学生的勇气,唤醒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因此,教师要捕捉赏识的契机,适时引导学生的优点的发展。例如,教师发现某学生朗读课文富有情感,普通话流利,教师就应在其朗读后抓住该契机,及时表扬和鼓励,并让该学生带领全班同学诵读课文,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使其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语文水平;再如,有些学生每次看到教师和其他同学都会礼貌地打招呼,教师就可以在选拔班干部时,让该学生担任礼仪宣传员,使其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引导、号召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礼仪知识。

总之,赏识教育是教师在教育中逐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继续保有其闪光点,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借助主体性教育行为,让学生将教育要求内化在自己的行为内,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赏识教育不但可以被看成是操作技巧,也能被看成是教育的智慧。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继而提升对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问题。

作者:李晖娜 单位: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2014(23):14-15.

[2]陈菲.浅谈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和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5(11):12-13.

第七篇: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摘要: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任何学科都肩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和数学思维的训练,还应该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直的人格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在“数”人的过程中“树”人,在“教”人的过程中“育”人。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实施

很多人以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产物,是思维的艺术,是逻辑的宠儿,却忽略了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和教育因素,是宝贵的德育教育资源。在本文中,笔者从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探索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和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力求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小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形成健康人格。

1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能够直接应用于德育教育的显性素材并不多见,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于教材内容的研究与挖掘,从中探索德育教育素材,适时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的时候,教师将教材中“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放到一起进行对比讲解:首先,在预习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教材,发现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在讲授环节,引入“矛和盾”的小故事,与教材中的“正和负”进行类比;最后,在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思考:正和负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二者之间是始终相互独立,还是可以相互统一?通过对于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让学生明白“此消彼长”、“祸福相依”等道理,鼓励学生通过不同视角、不同立场和不同层面来看待和解决问题。

2发挥榜样力量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师生角色发生改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导者”变成了“指导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职责的减轻和职能的削弱,相反,教师应该找准自身的位置,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自身的努力,高效开展数学教学和德育渗透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在课堂上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品质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例如,如果教师对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那么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奋、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如果教师以尊重、平等的模式对待学生,那么学生也会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宝贵的德育教育资源,对学生能够产生深远影响。

3利用数学故事渗透德育教育

在数学发展史上,流传着数学家的科研故事和生活传奇,这些故事和传奇中蕴含着智慧、勇气、善良、坚韧等诸多美德,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数学故事,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确定位置”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数对”的发明者笛卡尔的故事:笛卡尔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从小衣食无忧且体弱多病。他身体虚弱的时候只能在床上完成功课。然而,他却没有像人们想象的一样过着养尊处优、无所事事的日子。相反,他一直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善于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数”就是在他观察蜘蛛网的时候发现的。通过这个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到笛卡尔坚强、乐学、勤思的良好品质,从而受到鼓舞和启示,将笛卡尔视为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4组织课堂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革新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将知识讲解融入到小组讨论、任务驱动、实验操作、课堂游戏等课堂活动当中,在活动中传授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也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统计”的时候,教师给出了问题情境,并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学校要组织“六一联欢会”,需要用有限的班费购买两种水果,现需要统计全班同学的意见,并确定最终买哪两样水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于“统计”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从分工、合作、交流、讨论中体会到了团结互助的快乐,实现了德育教育的渗透。

5精编数学习题渗透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习题讲解和练习。教师可以对习题进行精编精讲,在数学练习中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进行经典的“相遇问题”练习的时候,教师对习题进行精编,设置如下问题情境:小明在家写作业,突然天降大雨,他赶紧拿起伞去接下班回来的妈妈。小明和妈妈分别从家和单位同时出发,20分钟后相遇。小明走路每分钟25米,妈妈骑车每分钟75米,20分钟以后两人相遇,请问小明的家和妈妈的单位距离多少米?通过习题精编,不仅让学生对于“相遇问题”加以练习和思考,也提醒学生要关心和孝敬家长,在数学练习中渗透了德育教育,实现了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管齐下”。

6开展数学实践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将数学知识讲解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开展数学实践的机会,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讲“长方形面积”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于学校小操场进行“实地测绘”,丈量出操场的长度和宽度,并进行面积求解。在数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提醒学生关注操场上随风飘扬的废纸屑、残缺不堪的篮球架和凸凹不平的芳草地,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开展数学实践的同时,养成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指导思想,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讲解和能力训练,更要重视素质培养和德育教育。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开展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积极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小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正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教育局

参考文献

[1]高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02).

[2]周永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巧妙地渗透德育[J].现代交际(基础教育),2012(04).

第八篇: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现代教学提出素质教育,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理论基础知识之外,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小学语文被认为是各科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果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则不仅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学到了文化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与德育进行相互的融合,让德育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来呢?

一、巧妙运用语文教材,与德育渗透学科相结合

小学的语文中一般是以诗歌和短文为主,为的是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汉字和中国的文化。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有道德情操的培养,其中三字经的教学就是教导学生有孝道,童话和一些语言故事中也教会了学生一些简单的做人的道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可以将这些题材的文章有效的利用起来,深入钻研这些教材,针对这些文章中的有关德育的因素,找出有关德育教学的关键点,即文章中都有哪些内容涉及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教育。教师对所要讲解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学到文化知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教育,陶冶了自己的道德情操。例如,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第13课《钓鱼的启示》中通过钓鱼,然后悟出人生的道理。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为什么爸爸会让他放掉鲈鱼,等作者长大了,面临着鲈鱼一样的诱惑,但是内心一直有着自己的目标,不会忘记道德的力量。让学生从小就要学该怎么坚持心中的道德标准,并愿意从小事做起,学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语文教材中充满着很多有关德育培养的案例和课文。所以老师在平时的备课当中,要充分、深入的探讨教材,能够挖掘出其中的教育因素,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二、在课堂上合理进行训练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会经常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体会文章中的感情。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带感情的朗读文章,细细的品味文章的主要意思,体会课文中的感情,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例如,讲到小学五年级第六课《梅花魂》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也可以组织学生将这篇课文演绎出来,将角色分配好。学生表演的时候,容易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其中,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课文中对祖国的期待和热爱。分角色进行表演或者是朗读,这样也给学生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们的主动性,渲染了课堂学习的氛围,也可以陶冶自己的爱国情操。

三、带领学生进行有效课外实践渗透德育

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指课堂上的教学,老师可以将课外的实践活动与课堂上的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实践中实行的,反应在学生的行动中。老师可以适当的举行课外活动,对课堂上的知识和思想进行巩固。加深学生的印象,将德育的思想真正的实践到生活中。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但是现在的学生好多对父母进行呼来唤去,不尊重自己的父母。所以老师可以针对这种现象,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怀》两篇课文中,告诉我们的就是父母无私的爱。那么我们可以针对这个进行一些课外的活动,告诉学生们什么是孝敬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父母。告诉学生们可以帮妈妈洗一次碗筷,帮爸爸妈妈洗脚,这些小事,都可以体现出孩子对父母的爱。学生要将这些事情在课堂上做交流,并且跟学生交流父母的反应。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家长,尊重长辈的优秀品质。这样将课外的实践活动和课堂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将德育的教育达到很好的效果。

四、老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教育学生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一直是学习的榜样。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之外,也要注重自己的德育素质的提高。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老师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说话方式以及为人处事,树立良好的榜样,也告诉学生要遵守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作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胸怀大志,并且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道德光辉。

作者:陈云 单位: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歹苏小学

第九篇: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德育渗透

摘要: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把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而信息技术也已经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非常重要。本文论述了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以期能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以及德育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德育

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现代语文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改变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化繁为简,可以让小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影像图文的应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1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生活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逐渐成为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工具。同时,德育教育对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现代科学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小学语文教学以教材为依据,在施教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将语文课本中的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媒介创设出富含丰富德育思想的具体情境,谨记“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创设德育教育环境,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1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多媒体教学中: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将其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上直观的视频、画面,改变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既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教学内容,将课文中的情感转化为自身感受,提升个人情感。又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形象地展示汉字的结构或动画的形式展示汉字的演变历史,将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与德育标准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的同时,也激发学生主动将文字隐含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并让学生有兴趣在生活中学会主动识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因此,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适时地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去,通过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的升华。

2.2运用多媒体,创设丰富的情境: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龄段学生,受现在的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并且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容易接受周围的新鲜事物,想象力也极为丰富。教师可以深入解读教材,并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文字、图片、音频等资料,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在课堂中就能切身感受到课本文字传递的丰富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从课文中领略到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述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短片等形式,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怀。

2.3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渗透网络德育教育:

对小学生而言,单靠课上时间进行德育教育是不够的。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后作业练习,掌握文本中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配合教材。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些专业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复述,借助多媒体设备搜集资料,将个人见解整理出来,方便课堂上各抒己见,小学生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集体开展活动等。学生可共享资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懂得取长补短,以免出现骄傲自满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多和家人交流,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类似的孝道文化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将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与自身情感结合,在教学和实践中渗透网络德育教育,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

2.4德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加大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作为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适时开展与课程相关的社会活动,但是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在整个社会活动中,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防止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榜样的示范作用。

结语:

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也打破了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一味地灌输陈述,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借助多媒体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提升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渗透德育的研究,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值得我们去不断地探讨和研究,这也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田顺香 单位:蒙阴县岱崮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王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6(06):31-33.

[2]杨维靖,陈媛媛.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83.

[3]冯天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05).

[4]邵如玉.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目标、任务、过程的案例分析[J].教育信息技术,2014(10):73-76.

第十篇: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分析

摘要:

小学语文属于基础类学科,思想性很强。语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教授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也要将德育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中,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目标。本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特点和渗透对策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前言:

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门思想内涵极为深刻的学科。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使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过度注重小学生的语文成绩,没有将德育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中,导致语文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也制约了小学生的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德育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性,实现语文教育改观。

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特点

1.1审美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例如,《少年闰土》、《伯牙绝弦》等。语文学科不仅注重教学,更讲求审美,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进行文本的欣赏和感知。将德育渗透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在课文讲解中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使其具备良好的品格。同时,也要让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进行自我感知和欣赏,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去辨别美丑。

1.2共鸣性: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字词讲解和文本分析,更多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让他们感知语文课文中所传达的人性之美和生活之美,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实现德育目标。故而,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凸显共鸣性特征。

1.3渗透性:

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小学是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在汉字词讲解过程中,通过字形、字义等,引导小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可感知诗人的情怀,养成乐观、豁达、积极的生活态度,并从古诗词中学会孝道、诚信、坚韧不屈等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品德。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游子吟》时,可做适当延伸,进行德育渗透,让小学生学会尊敬长辈,孝顺父母。

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对策

2.1课堂教学: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孝道、友情、爱国主义、尊师重道等丰富的德育内容,而课堂教学是实现德育渗透的中心环节。(1)文本讲解。语文教师要以课本为载体实现德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使其了解文章内容及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具体而言,即不仅要教授小学生基本的生字词和句子,更要让小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知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及作者的思想品格,实现自我升华。以曹植的《七步诗》为例,语文教师通过文本讲解,让学生理解该首古诗的意思,并通过德育渗透,进行教学延伸,告诉学生要尊敬父母,与兄弟姐妹相亲相爱。(2)情感熏陶。情感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极为常用,它也是最直接的德育表现形式。文本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契合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对其进行情感熏陶,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以《金色的鱼钩》为例,课堂之初,教师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文章中这枚鱼钩,告诉学生这枚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明白长征的艰苦,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3)榜样学习法。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生字词,更要使他们明确课文的思想内涵及人物品格,鼓励学生学习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品格,实现德育目标。例如,通过《小英雄雨来》,让学生学习苏联儿童雨来的坚强、智慧和勇敢;通过《晏子使楚》,学习晏婴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等。

2.2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其能够实现德育渗透。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品格。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及实际学习需求,开展感恩教育、朗诵比赛以及名人故事分享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及爱国主义情怀,实现德育目标。课外活动使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有效渗透,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也使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更加丰富。

2.3课外阅读:

小学高年级语文德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课外阅读。除却日常课堂教学之外,语文教师也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爱好等,向他们推荐课外阅读篇章,让他们在课下进行自觉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意志,逐渐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该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实现心灵的升华。教师也要在课外阅读中为学生提供指导,提高阅读过程中的有效性,使他们能够正确欣赏文学作品。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对外部事物充满了好奇,普遍喜欢阅读一些故事类的内容,教师要对他们加以引导,使他们从故事中得到启发。例如,语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六尺巷》、《程门立雪》、《黄香温席》等承载着中国民族传统美德的小故事,实现德育渗透。

结语:

语文学科不仅是外部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自我品格的修习。语文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及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将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小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慕顺财 单位:甘肃环县樊家川学区

参考文献

[1]张卓.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张文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文6

一、提出应加强初中生感恩教育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多元文化的冲击使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重标准。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德育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中学生的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日趋淡薄,甚至完全丧失。由于感恩意识淡薄,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令人担忧:对关爱受之坦然不思回报。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以非常举动威胁父母,打骂父母、离家出走、自杀;对待师长、同学、周围人的帮助不思感谢,惟我独尊等。这些都是严重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笔者曾看过山东电视台的《老纪说法》讲的一个故事,一个不孝儿?不但打骂父母,而且还逼着老父叫爹。看了之后我很气愤,简直猪狗不如!气愤之余,我不禁感叹,羊儿尚有跪乳意,而人却畜生不如!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对传统道德的意识非常淡薄,传统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让感恩教育走进课堂的脚步刻不容缓!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儒家礼仪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丰厚的感恩教育的基础,二十四孝图的故事在今天看来仍然令人唏嘘不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已成为现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六个大人一共就养一个孩子,真正的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真正地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长此一来当代中学生在家里便养成了唯我独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认为理所当然,不懂得感恩也便非常自然。所以笔者以为,对当前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二、加强初中生感恩教育的重大意义

首先,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石。我们知道,感恩教育是多方面的,在家里感恩父母的养育,在学校感恩师长的教育,在社会感恩各行各业人们之间的互相帮助,和谐共处,在地球上感恩大自然的风霜雨露,在集体感恩同学们无私的帮助等等,可以说,感恩教育无处不在。搞好了感恩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便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

其次,感恩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当前的中学教育存在中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造成了许多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够长远,一些成绩优异的尖子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规划而走向邪路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那么,懂得了感恩,中学生也便懂得了奋斗,懂得了责任,懂得了人生的艰苦。对促进他们人身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作用。

三、如何对初中生实施感恩教育

首先,家长和教师要为中学生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我们知道,感恩教育仅仅通过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述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是在周围的人的影响下潜移默化而逐步形成的。所以,为人父母就一定要在家里孝顺父母,与人为善,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在这样的影响之下,孩子才能感恩社会,好好学习。记得有一次,一个卖香油的问我为什么许多教师的子女都能成为重点大学中的人之骄子,而他卖香油的孩子却成绩差的很,我幽默地回答,因为现在的香油都是假的。其实这句话我想告诉家长,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其实在学校也是,教师积极向上的人格,与同事、领导间良好的人脉关系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己学生的对待学习、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

其次,要适当地让初中生多做一些家务。作为家长,不要以为在家里什么也不让孩子做就是为孩子好,让孩子多做家务其实是间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在动手实践中不但活跃了他们的思维,明白了父母的不易,懂得了感恩,而且还增加了他们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有些父母连孩子在学校的值日一类的活儿都加以包办,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异化了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没有一点好处。作为教师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多布置有些有关家务劳动的作业,记得前段时间媒体热炒的“给母亲洗一次脚”的作业虽然有一定的作秀的成分,但如果长期坚持,就一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要积极给学生提供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在中学的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班会,充分和语文教师、政治教师相联系,给学生提供参与感恩实践的机会。在这里,我把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1.讲述“感恩”故事,从古代“卧冰求鲤” 、“程门立雪”的典故,到当代大学生带母亲、带妹妹求学的故事中,从各级给类报刊、节目报道的各种爱心故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一定会有所感悟。

2.创办“感恩”手抄报,利用班级办手抄报、黑板报的机会,多多确立“感恩”的主题,讲述一些有关感恩的名人名言,讲述身边的一些感恩的小事,让学生在这样感恩的氛围中自然受到熏陶,一步步完善自己的人格。

3.经常组织“感恩”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学校里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学校组织,利用清明、五一、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到社会上清除小广告,到孤儿院为故而送温暖,还可以在班级里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定时去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这种种形式,让学生将感恩的思想常驻心中。

第二篇:初中生感恩教育论文

一、感恩教育的界定及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1.感恩教育的界定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个体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因此,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即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里产生认可,也就是要识恩知恩;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其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实践是载体,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2.感恩教育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之所以说感恩对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有重要影响(具体见下图),是因为只有具备了对社会、父母、老师、同伴、自然感恩的能力的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进行感恩,才会促动他们对爱与恩的奉献,又能唤起储存于大脑的情绪记忆,调动起丰富的情感,产生出报恩的冲动。

二、确立提升学力的感恩教育内容

1.识恩教育,即引导中学生学会识恩、知恩识恩、知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基础、前提。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通过识恩教育,帮助中学生明了父母、老师对他们无私的关爱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眷顾,帮助他们走出“迷失”的怪圈,更好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并回馈社会、报效国家。2.施恩不图报教育施恩不图报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超越。施恩不图报是感恩教育的最高境界。一个人不仅应当知恩图报,还应当抱着宽容的、慈悲的心态去帮助自己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施恩。施恩是人的高级情感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的表现。我校把能够使中学生受到恩惠并作出回报的重要的人或物划分为五个维度:感恩社会(包括祖国、学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同学和朋友)和感恩自然,组织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具体如下:

三、感恩教育实践中提升学力的策略

1.情境创设法

首先,改善教育环境,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值得感恩的世界。一要利用展览、宣传栏、橱窗阅读栏、黑板报,通过定期张贴标语和横幅、播放有关感恩歌曲等加强阵地建设;二要利用课室、墙面、走廊、楼道、宿舍等,展示名人名家的感恩名言、警句等创设氛围;三要利用学科渗透等各种阵地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创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感恩情景、创造各种感恩情景,让中学生在体验中、在情景中自主建构,而不是一味地说教、灌输。课前准备:(1)布置教室: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布置温馨的环境、教室黑板的设计。(2)准备材料:感人的事例、图片等。准备歌曲及背景音乐:《感恩的心》、《母亲》、《天亮了》等等。(3)制作多媒体课件《感恩的心》。(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演讲、小品。活动过程:(1)播放FLASH动画《感恩的心》,直到正式上课。(渲染气氛)。感恩的心,感谢生命。心存感恩,会让一句简单的话语充满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碎的小事一下子变得无比亲切起来。心存感恩,知足惜福。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学生不自觉地跟读,很有气氛)这是一首母亲的赞歌,心存感恩,其实我们最应该感激的是一直以来为我们默默付出、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疼我们、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在生与死的瞬间会凭借自己的本能不假思索的、毅然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给子女。催人泪下的故事:《天亮了》(2)学生讲故事:《天亮了》。播放背景音乐:(FLASH动画)韩红的《天亮了》。(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许多同学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印象深刻的是一名高高大大的男生竟趴在桌子上呜呜的哭出声来……)班主任总结:大家都被故事里的爸爸妈妈感动了,这种场面,这种永远失去的痛楚地的的确确最能打动我们,也最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脆弱。但是,这种生死离别的场面,失去双亲的情境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那么,在平凡的生活中,就没有令我们感恩的事了吗?不,当然有!请欣赏情景剧《一碗蟹肉饺》:(1)情景剧《一碗蟹肉饺》。人员:四名学生(角色:母亲、孩子、老奶奶、小吃店老板)旁白:故事是这样的:秀秀是个住宿生,每个周末才能回家。每次回家妈妈就会给她做最爱吃的蟹肉饺,这种蟹肉饺做起来相当的麻烦......教师总结:非常感谢这几位同学的倾情演出,也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心的去感悟父母之爱!(2)沉静三分钟(让学生把刚刚波动的情绪通过思考沉静下来)。音乐《母亲》师旁言:我们现在的心情十分激动,现在就让我们每人拥有三分钟的时间,闭上眼睛,在《母亲》这首歌中将思想作一个沉淀。抛去任何杂念,用心去体会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想一想他们干裂的双手、黝黑的面庞;想一想他们日夜操劳的身影、想一想他们带病为我们做饭的情景、或者就想一想爸爸妈妈的音容笑貌……(3)感恩父母(通过准备阶段时的观察和思索自由发言)。学生谈自己的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总结学生发自内心地讲如何感父母之恩(感恩的方式)教师表扬学生并进行总结(4)结束班会。演唱手语歌《感恩的心》班主任:同学们,本届主题班会即将结束。我们有四位同学准备了一首《感恩的心》手语歌,最后就让我们以这首歌来感恩各位领导老师,是他们激励着我们接受了这次感恩教育;用这首歌感恩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用这首歌感恩一切令我们感动的一切……全体同学自由起立演唱《感恩的心》(动作)。

2.案例教育法

教师用生动的感恩或忘恩负义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案例可以是身边的人或事,也可以是古今中外或是名人故事,讲完后让学生讨论一下或直接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要注意案例情景的设计,必须能够引人入胜,具有感染力,注意充分调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每次接手一个班我都会讲上这个故事: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四、积极营造激活学习动力源的感恩教育保障基础

1.性别差异对感恩教育提出新的命题

广大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女生比男生更爱学习,如女生能更好地听从教师的安排,更好地与教师相处等,也就是说女生与男生对学习更加投入。用感恩观点解释这一现象,即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恩惠,女性比男性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样女生比男生更能感受到他人特别是老师的恩惠,同时也会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感恩行为,并最终他们的学习成就高于男生。同时男性与女性对于恩惠的反馈方式也不同,因为男生更多的倾向于“做”,而女生而倾向于“说”,这与当今感恩教育全体学生一视同仁的现状不符,因此对于感恩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男生的感恩教育,也需要更多积极关注男生的感恩行为,进而促进他们学业成就的提高。

2.构建感恩体系,营造感恩的社会氛围

这里所说的感恩体系,是指相互施恩与感恩的人际关系体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由诸多感恩关系构成的相互关爱、体谅、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部分,它应是一个复合工程。学校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但学校的力量不是万能的,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政府、大众传媒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因此我们应有所反思和觉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结合中开展感恩教育。

作者:蓝力 单位: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

第三篇:农村初中生感恩教育实践

1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感恩氛围

校园布置让“每一个角落都述说着感恩”,从教学楼的标语、图片,到宣传橱窗里张贴的展版,甚至雕塑,都紧紧围绕“感恩”这个主题精心设计。如标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等,学生们整天目睹这些蕴含着浓郁的感恩情感的标语,久而久之,就会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2创新课堂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课堂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主渠道,不仅肩负着传播知识的重任,更是承担教育学生做人的使命。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知恩教育。如:初中语文《背影》记述年迈的父亲在岁祸不单行之时,还确强忍着悲痛去宽慰与关心儿子,表现出父爱之浓;思想品德课《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单元时,通过讲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表达了他报国之情。所以老师要创新课堂教学,结合初中生可塑性强的年龄特征,将感恩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学科教学当中,让感恩教育和学科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体现古语“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蕴涵的道理。

3举办主题活动,培育感恩之心

学校、年级、班级举办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水平来设计。第一阶段知恩教育,如设计一些问题:你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什么?假如没有父母你将会怎样?在这个阶段让学生首先知道父母之恩,进而知道老师之恩、社会之恩等。在第二阶段感恩教育,如,通过“感恩”演讲、“感恩”故事主题活动,让学生对自身进行一次感恩的洗礼;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课本剧、歌舞等,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中得到熏陶,怀着感恩去生活去学习,感受生活的美好。

4实施因材施教,增强责任心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脾气、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学习方式、接受能力、思维特点都会因人而异。怎样让学生做到“心中有责”?一是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是独一无二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对学生有全方位的了解。二是设计有效的教育方法。学生的有个性差异,教育方法也必须因人而异,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三是引起共鸣的教育内容。有时代感,切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育内容,才能够让学生入心入肺,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四是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甚至有预见性,捕捉一个个有利的教育时机,对学生的教育就会事半功倍。我们作为教育者,根据初中生的个性差异,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恩责任。

5家、校、社会联手,弘扬感恩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把感恩美德发扬光大,是每个家庭、每所学校、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一是多渠道创建沟通交流教育的平台。如,大规模的有:建立感恩教育基地、树立感恩教育的典型、召开感恩教育大会,小规模的有:家长会、班级Q群、微信群等。家长会让家长让学生感悟父母的关爱;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感恩教育的载体。中国传统节日很多,尽管风俗各异,但很多节日都蕴含着感恩教育。如:春节时,接受长辈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三是希望各种媒体对“感恩”倾力关注。媒体的作用以及影响力是巨大无比的,甚至是超乎想象的。如果媒体关注母亲节、父亲节像关注情人节、双十一之类的节日一样,感恩美德就得到弘扬,正能量就得到传播。感恩,是人类美好的情感,是人类美好的优良传统,是人类心灵的灯塔。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留守学生日益增多,农村传统文化日益荒芜,初中生的感恩教育需要教师用适当的方法点拔学生,培养学生拥有感恩意识、感恩责任、感恩美德,让他们心存感恩,知恩图报。

作者:陈秀凤 单位:广西宾阳县宾州镇第四初级中学

第四篇:如何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

当了十多年的班主任,越来越感觉到现在的孩子普遍聪明、调皮、而且个性十足。但这里所谓的个性却更多是指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对人、对事缺少宽容和感恩。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经常收到家长打来的抱怨电话,称自己的孩子在家中对父母感情冷漠,对父母的教育置若罔闻。其实何止是对家长,在学校里,很多孩子,对老师的苦口婆心同样缺少感受,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显得无奈而又力不从心。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那?结合自己当班主任的经历,谈点粗浅的见解。

一、培育感恩意识

利用晨会班会课等形式讲亲情的理论知识,最起码让学生认识到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优越生活,给我们创造了受教育的条件,在我们的身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要使他们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对自己的关爱,要引导他们学会感恩。记得有一次我利用晨会课给大家讲了一个老鼠的故事:一只腿部长有肿瘤的母老鼠怀孕了,并且将要生了,虽然它的腿部再也无法支撑它去觅食了,当它生下了小老鼠后,为了能让小老鼠度过49天的哺乳期,这位伟大的母亲忍着疼痛去撕咬患病的腿。每一次撕咬就会疼痛得面目狰狞,但是它坚持了下来。当它的腿部只剩下骨头时,它的孩子都度过了哺乳期,这位英雄的妈妈倒下了再也没有能爬起来。在我讲到一半的时候,有几位女同学手在不自觉地卷着自己的衣角,到后来教室里有人在低声的呜咽了。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义,鸟兽都能如此,何况人呢?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使学生知道,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又怎能对他人、社会感恩?如果连父母都不爱,又怎能爱他人、爱祖国?

二、进行亲情熏陶

“德育无闲人,人人都育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学资源,找到切入点,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亲情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师,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亲情赞歌,应引导学生好好赏析,进行亲情熏陶,激发他们的人生感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做到这一点。如《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地震中的父与子》等,都是进行亲情熏陶的好教材。同时我还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因虚荣心作祟而嫌弃父母贫穷的现象,让学生对照文本谈谈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亲情的洗礼。其次,推荐、引导学生阅读包含亲情感恩内容的作品。其作用往往胜过老师的空洞说教。

三、实施感恩行动

学校的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学校可从以下活动让学生体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

1. 亲情观察。

我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发现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每天早晨的催床,自己生病时的呵护,自己失败时的鼓励等无不体现父母的爱。父母饱经风霜的脸,日益增多的白发,渐变粗糙的双手,不再挺拔的身躯,无不是为子女付出的见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并要求记下来或写感受。这将会使学生体会到亲人乃至人间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感,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2. 亲情沟通。

父母与子女产生代沟,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缺少沟通,教师应有目的地让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童年,父母的工作情况,父母的爱好等。了解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所做的事,体会父母对子女的良苦用心。

3. 亲情回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孩子是永远报答不了的,但可以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事,作为对父母亲情的点滴回报。如:在父母下班回家时帮他们拿鞋子,倒杯热气腾腾的茶;在他们累时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大人在烧菜时,及时地送上碗碟等。另外,让学生明白,取得优异成绩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亲情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导致亲情的走样或变异。因此学校的亲情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配合起来,争取家长的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另外,对学校布置的亲情作业,教师要与家长及时联系,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家长的满意程度,从而使亲情教育落到实处。就说在放寒假时,我布置的一次亲情行动:帮父母洗脚剪脚趾甲或者是帮妈妈奶奶梳头。同学们听后都面面相觑,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老师的话只能照办啊。当然我已经提前与学生的父母一一地沟通过了,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假期中我走访几家学生,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一位帮父母洗脚的男同学难为情的说:“我在帮爸爸洗脚时感觉爸爸的脚真臭,现在想想妈妈帮我洗脚时还真不好意思!”一位女同学说:“我帮妈妈梳头时才发现,妈妈的头发已经不像原来那么的柔亮了,还有好多根白发了。额头上眼角边的皱纹也明显多了,妈妈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才这样的。”说完低下了头。这些真真切切的话语发自他们的内心,就足够了。

最后建立学生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被管理的对象,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对学生加强管理既是教育规律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的着眼点要与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自律意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进他们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五篇:浅谈初中生的感恩教育

【摘要】学会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针对当前感恩教育缺失的现象,学校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以活动为载体,创设感恩教育氛围,示范引领学生感恩,创设活动实践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创导感恩先行的校园美景。

【关键词】感恩;德育教育;感恩教育;情感世界;情感体验;感动

当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偏多,他们感情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日益突出。他们面对亲人的爱护,朋友的关心,老师的关怀,陌生人的帮助,觉得这些本来就是应该赋予他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一)一年多了,每周一至周五早7:40,学校拐角处总是出现这么一幕:一位年近40的穿着朴素时或沾些泥土的略显笨拙的男人,略带几丝颤巍地小心翼翼地将自行车停稳,后座上的女孩儿麻利地跳下车,“真是丢死人了,以后不要你这破自行车送了,快给我走!”紧跟着头也不回地飞快地逃离现场;那个男人支吾着欲言又止,直到女孩儿在视野中消失,才推着自行车先是走到稍平的路段,然后蹬着自行车沿原路返回。

(二)母亲节前夕的主题班会上,老师要求学生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为自己妈妈庆祝节日。学生们先是一脸惊奇,然后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着。看着学生们脸上那种茫然的神情,老师有些激动,微笑着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就畅所欲言好吗?我们每天都在妈妈的爱中长大,谁来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妈妈做的哪些事让你感动?”学生更加茫然,有一个在小声嘟囔着:“没觉得谁爱我们,也没觉得有什么感动的地方。”老师有些惊讶,接着循循善诱道:“你们看,妈妈每天除了工作,还要给你们洗衣、做饭,你生病了还要衣不解带地在旁边照顾你,爸爸忙着挣钱养家,顶着各种压力,多不容易啊!他们多爱你们呀……”不想有学生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他们做的都是应该的,照顾我们是他们的责任,等我做了爸爸妈妈肯定也会像他们这样啊。难道这就是爱吗?那样的话,爱也太平淡了吧,哪有伟大之处啊!”老师震惊!

如今,在很多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逐渐丧失了“感动”功能,“感恩”已经成为一个盲区。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家教方法不到位。

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父母缺乏对感恩教育的正确理解,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父母总是会一厢情愿地付出,造成孩子认为自己任何的索取都是理所当然的。家长没有思考的是,在付出的过程中是否让孩子理解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二是个别家庭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做错了,就开始诉说自己的辛苦,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强化父母付出的多,其实恰恰相反,这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这样孩子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真心的,孩子会以“形式对形式”来感恩。久而久之“感恩”在孩子头脑中就不存在,觉得只是一种任务。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感恩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和帮助他人;才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才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才会明白事理更快长大,拥有美好的未来。不可否认,在不少学校,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思想认识上,往往以文化课为主导方向,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往往说得多,做得少,对学生缺乏情感体验,也就导致了学生对感恩只停留在形式上,不能感同身受,因而感恩教育效果不显著。

(三)缺乏感恩氛围。

要使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首先要让孩子处于感恩的人文氛围中,让他们感受周围的人是如何对世界、对他人感恩的。耳濡目染之后,将影响他们自身形成这一品质。而现在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没有为孩子营造感恩这样的氛围。甚至家长、老师经常在不经意间表达、宣泄了对生活、对社会及对他人太多的不满和埋怨,以至于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缺乏了解,更别说是感恩了。

根据当前感恩教育缺失的现象,我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我们的感恩教育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一)创设感恩教育氛围

要使学生学会感恩,树立感恩意识是前提,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何谓“孝”?“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孔子亦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由此可见,“孝”在中国传统道德范畴中已处于一个至高的地位,并在民族文化视阈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是不可缺少的一步,这是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我们以此形成感恩意识,教会学生感恩。首先,我们打造“孝文化”,在校园内悬挂24孝图,让学生从孝子的事例中吸取营养,学会感恩。为了推动感恩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还邀请了国内著名感恩励志教育专家赵一博先生,来校给全校师生和家长做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正是这次报告会,引发了全体与会人员发自肺腑的情真意切的原始人性,不自主地相拥而泣。

(二)示范引领学生感恩

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这就离不开成人的示范作用,作为老师和父母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当孩子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时,教师和家长要示范孩子对别人表达感激之情。当孩子们受到这种影响,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在家长会上,我们要求家长,无论工作有多忙多累,都别忘了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子女间要相互尊重、关爱和体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影响、感染孩子。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要关心、尊重、理解学生,敬重同事,谦虚友善,互相帮助,要在一言一行中给学生贯穿感恩思想,久而久之孩子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不自觉地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

(三)创设活动实践感恩。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作为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1、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感激父母赐予生命,感激父母辛勤养育之恩情――孝敬父母。

2、感谢老师培育之恩: 感激老师知识导航,感激老师精心培育之恩情――尊敬师长。

3、感谢同学帮助之恩:感激同学团结互助,感激同学帮扶共进之恩情――关爱同学。

通过活动,使学生感悟到: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从而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感恩教育必须以学生由内而外的“内省”为突破口,将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来,变“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找回学生内心人性的东西,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别人之所想,哀别人之所哀,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原谅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从而形成学生的道德感。这样,教育就不会停留在靠纪律制度来强迫维持,而是从学生的心理流淌出,使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升到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对他们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学会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受人恩惠,真情回报的感恩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和谐共享的人文。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感恩、善念、包容、奉献的基础上――悠悠赤子心,浓浓感恩情。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营造感恩的环境,才能让学生从小领悟感恩的道理,培养社会责任感,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就让《感恩的心》永远在学校唱响,让全体师生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永存那份浓浓的幸福和感动,感恩永远,美丽人生。

参考文献

[1] 周勇 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 《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版。

[2] 刘慧 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版。

[3] [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文7

一、课堂平台:整合文明礼仪教育的学科资源

课堂学习是中职生学习的主战场,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心理要素的构建等,都是与课堂学习紧密相联的。因此,只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主渠道教育的作用。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必须转变课堂教学单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教学观,要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观指导学科教学。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把文明礼仪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即教师充分整合学科教学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将学科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态度、精神、习惯、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心平气和、诚恳友善、宽容礼让、诚信待人、恪守公德等文明礼仪和良好品质。

为使中职生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知识,我们重视将礼仪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的结合,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选取语文、政治、音乐、体育学科以及学校的烹饪、旅游商贸的专业课来做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这些学科的特点,适当地将“八礼”教育有效渗透其中。比如,在旅游商贸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创设环境,针对学生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将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等贯穿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语文和政治学科教学中则将仪表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仪式之礼等内容深度融合进学科的课堂教学。这样的学科教学使文明礼仪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佳境。

二、教师平台:树立文明礼仪教育的人格榜样

在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必不可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学生更高的素质和规范的文明礼仪。中职阶段学生处于模仿性较强的年龄段,教师就是他们的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若能在生活中严格遵守社会规范,教学过程中处处模范地使用教学语言,对学生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言谈举止、饰物衣着等个人形象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教师教养的高低,衣着得体、言谈高雅、举止得当是教师外在修养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教养与外在形象相辅相成,是内在形象的挖掘及综合体现。教师的仪表风度、精神状态等内在形象,可以成为学生礼仪学习的楷模。在这方面,作为教师本身,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适当地结合社会规范以及民族民俗风情来有目的地约束自己。比如,我们常对学生说“站有站相”,但实际的生活中,以一种怎么样的站姿作为学生的标准,却很少提及,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学生面前做出示范,并能持之以恒地用良好的站姿给学生树立榜样。

三、活动平台:丰富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阅历

文明礼仪教育如果只停留在语言教育的基础上,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很难达到教育的持续性,不容易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中职生的不文明行为也会随之反弹。要使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学生思想深处,我们应该通过多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以强化,让学生从活动中深切感知做一个知文明懂礼仪的公民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情。例如,以“八礼四仪”中的青春仪式、入团仪式、成人仪式、毕业仪式等重大活动为主题,我校开展了仪式之礼教育和其它文明礼仪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感性认识的积累使学生产生理性认识质的飞跃。各系部还开展了“礼仪标兵”、“礼仪特使”、“文明班集体”等的评比活动,开展了文明礼仪系列主题活动,如礼仪大讲堂、演讲比赛、礼仪征文、礼仪故事分享等活动,并且组建了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社团活动。这些活动的跟进不仅多元化地进行了文明礼仪的自主教育,还给学生创造了锻炼和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

四、总结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古老的中国也被世人称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学校礼仪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坚持将礼仪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坚持礼仪教育与道德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教学做合一”。只有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才能使文明礼仪的DNA得到有效传承。

作者:史冬生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关于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之探讨

摘要:一个人的文明礼仪程度,从小处讲,可以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处理好各种关系;从大处讲,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中职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这不但是维护自己良好形象、追求高尚人格的需要,也是他们立足岗位、追求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加强中职学校礼仪教育基本方法入手.对中职学生开展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关于;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讨;研究;

前言: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学生的生活水平比以前大有提高。本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现今不少中职生却出现了精神滑坡的现象。根据调查,发现现今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常见的问题有:社会公德意识差,不懂得礼仪、不懂得尊重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在仪表行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尊敬长辈、社交方面不懂规矩,“骄娇”二气严重,在家不爱劳动,害怕吃苦等等。所以,在新时展下,对中职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所以,今天本文就是通过对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学进行探讨,分析了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措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下。

1.强化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1开展礼仪教育.是树立信心、培养良好品德的需要。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自信水平越低、其自尊感就越低,自尊感越低、则自我认同感就越低,自我认同越低、则对社会的认同也越低,对社会的认同感越低、则对其社会公德的遵守和对管理的服从难度也就越大。大多数中职学生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甚至被否定的弱势群体,较普遍地存在自卑、缺少自信的心理问题。由于缺乏自信.造成中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差、遵纪守法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校期间不得以及时纠正.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出现纪律观念淡薄、责任意识缺乏.必将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一些企业及用人单位反映.有的学生上班第一天就迟到一个多小时、一份简单的文件接连打录三遍还有错别字.工作时间随便拿着手机聊天、受到一点约束或批评就受不了,甚至随意提出辞职。这些问题在中职学生实习实训中就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后又在工作中不断地表现出来。

1.2开展礼仪教育.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美好人生的需要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这不仅仅表现为文化基础知识差,更表现为行为习惯差,缺乏相应的文化素养。我们时常在中职学生面试现场看到抓耳挠腮、面红耳赤、不知所措等情景。还时常看到学生不敲门直接步入面试会场.不与面试考官打招呼直接落座的“无礼”行为。这些学生都将不能如愿地与招聘单位签约.失去了步入职场的机会。还有些中职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因职业礼仪欠缺,客人投诉事件频繁发生,单位不得已将其解聘。一个人的礼仪,看似小事小节,但这些对发展前途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弃之不用”正代表了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一份对企业的调查发现,在被企业辞退的中职学生中有50%以上不是因为技能原因,而是因为职业道德素质的因素。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样的警言对中职学生来说.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甚至是关乎他们能否在社会立足、能否正常发展、能否稳步前进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2.培养学生礼仪行为的方法和途径

2.1.制度先行。文明有礼行为的形成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既要靠自觉,也要靠管理。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是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定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文明礼仪的规章制度,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基本的仪容举止做起,加强礼仪修养,做“明礼”之人。

2.2.强化“全员育人”的观念。第一,教师层面。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定期开展关于教师师德建设的各种活动,通过集体学习、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从社工队伍、专任教师以及班主任等不同教师群体提出与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相结合的教师道德建设目标。第二,学生层面。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分别制定与其群体相关相适应的文明礼仪规范培养目标。如对学生预备党员和团员要求严以律己、争先创优;在学生干部群体中提出专业、高效、服务的培养目标。

2.3.切实抓好几个主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课堂文明礼仪教育:严禁带食物进课室;上课禁止玩手机、聊天及其他扰乱课堂秩序、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尊重老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最后离开课室的同学应该关闭课室电源,锁好门窗。通过这一系列的规定,由班级干部以及任课教师相协作,及时制止课堂中不符合课堂文明礼仪的行为,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及课堂文明礼仪;第二,学生宿舍文明礼仪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宿舍管理规定、开展专题讲座。做好宿舍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加强学生在宿舍中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不违反宿舍文明礼仪;第三,学生的诚信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们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触犯了校规或者其他有违道德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在每学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关于诚信的座谈会、班上问题释疑会议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对违反文明礼仪规定而又不肯承认错误的个人予以严格的处置;第四,求职就业礼仪教育:以就业为目的,在学生日常就业咨询过程中、在就业指导课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求职就业礼仪的观念,增强学生培养自身求职就业礼仪的观念,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

结语:

加强礼仪教育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中职教育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礼仪教育不仅是完善中职学生人格修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礼仪教育作为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中职学生成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兴艳.中职生礼仪教育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3.01.

[2]胡宁.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06.

第三篇:对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 为社会培养讲文明、有礼貌、有品位的新一代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中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做人;敬人;行为举止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大批初中毕业生涌入了各类中专、职高、技工等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生个性活泼,追求自我,同时又处于人生的青春塑性期,极易冲动、敏感,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引导教育他们注重自身修养,掌握现代文明礼仪,做讲文明、有礼貌、有品位的新一代合格公民,就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我认为,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这是一个“自律”的原则,一个“如何做人”的原则。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做一个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多一点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好人了。”现时期,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对人对事上,他们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生活懒散、学习敷衍、思想上不求上进,同学之间稍有说话、做事、动作不慎,就可能招致大打出手,至于谦恭礼让就根本谈不上了。

那么,怎样才能引导他们做个“好人”呢?我认为,按照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荣辱观、廉耻心,是当下礼仪教育的核心。俗语说“人穷志不短”、“人要脸树要皮,”只有让他们懂得廉耻,他们才会勇敢地面对错误,改正错误;有了羞耻感,才会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有了正确的荣辱观,才会明辨善恶,分清是非,遵纪守法,严谨自律。

二、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他人,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一个不会尊重别人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在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某些学生目无尊长,见到老师、长辈视若无人;上课时不听老师管教,当面顶撞老师;不尊重同学,辱骂同学,而他们却以此为荣,其实这都是缺乏礼貌和没有教养的表现。

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他们与老师、与同学、与异性的交往,使他们懂得“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培养教育他们尊重信任理解老师、平等真诚对待同学、健康快乐与异性交往,尊重关心他人,营造一个建设礼仪、实施礼仪的良好氛围,促进校园礼仪的建设。

三、行为举止是心灵的外衣

行为举止,是一种非语言的文字。人们在交往中,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微小的手势,一个得体的姿态,都可以传递出许多丰富的内容和含义,同时也能折射出他的素质修养和文化内涵。而我们的中职生恰恰是在这些日常的行为举止和素养上往往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

1、不当使用手机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职生携带手机、MP3、MP4、MP5等电子通讯工具进入校园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这些电子工具的出现,确实给同学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扰乱课堂秩序、用手机作弊、浏览黄色网页、讲排场搞攀比、诱发早恋倾向、造成身体各种疾病。

学校本是一个传播文明、培育文明、展示文明的园地,而我们很多学生因使用手机不当,大大影响了校园的形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鉴于这种情况,为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手机进入课堂,我们首先要在学生当中广泛开展“文明使用手机,拒绝铃声进课堂”的活动,从思想上教育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第二,学校要在校园、寝室安装各种刷卡电话,建立各级网络中心,方便学生课后通讯需求,减少手机的用途;第三,对于上课时间,采用手机屏蔽系统,杜绝手机的使用。

2、随便吐痰、扔垃圾,破坏校园环境

近来,我们美丽的校园出现一些愈演愈烈的不文明陋习:食品袋、方便面盒烂纸、痰迹随处可见;教学楼走廊内同学之间追逐打闹,大喊大叫,习以为常。

文明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中专生是家之学子、国之未来,没有文明,就如辱齿之寒,素质就不能保证,就无法成为一名新时代高素质的劳动者,更甭提担负起建设新家乡的重任。

因此,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我们首先从仪表上对他们进行规范,要求学生们做到“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使之仪表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第二,实施“五爱”教育,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文明的中职生。第三,培养学生“我以校为荣,校以我为荣”的观念,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创造和谐校园做自己最大的贡献。

3、粗话、脏话连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校园里同学之间聊天说话带脏字、说粗话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妈的”、“他娘的”、“狗娘养的”等骂人的污言秽语随口就来,令人不堪入耳。

粗话、脏话虽然只是话,但这些不良语言都像病毒一样,如果不及时把它扼杀在萌芽之中,那么,它就会不断滋生,以至于形成习惯,改正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我们的学生还处在塑形期,因此切掉这个毒瘤,势在必行。为此我们要做以下工作:一要让同学们熟记日常和校园各类文明礼貌用语;二要引导学生了解学生语言礼仪的基本规范;三要教会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礼貌用语,贴切地与他人沟通。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教师礼仪规范与学生礼仪规范融为一体,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努力!

作者简介:邓睿,山西省晋中市晋华技校,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第四篇:浅析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

【摘要】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的反映。作为现代中职学生的文明礼仪普遍缺失,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重视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活动、日常礼仪习惯的养成等系列活动来加强中职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然而,由于当前的教育现状和社会现实等原因,导致当前的中职生不但学习成绩欠佳,而且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所以,加强对中职生的礼仪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关键词】中职生;礼仪缺失;礼仪教育

礼仪是现代文明的具体表现,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形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一个人文化素质、品德修养的高低,都会表现在他的外在礼仪形象上。对广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基础道德水平,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从而推动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

当今的中职学生大多是来自初中阶段被学校和教师“边缘化”的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能生”“双差生”。因此,许多中职生道德观念淡薄,日常行为不文明,有的语言低俗,举止粗鲁,有的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有的中职生诚信意识差,失约、失责现象时常发生,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礼仪缺失的情况,从而出现很多的不文明行为。在中职学校就读的许多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甚至是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负面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大致归结起来有:厌学情绪严重、不健康上网成瘾、抽烟喝酒人数较多、人际关系淡薄、崇尚暴力、早恋以及盲目崇拜、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冷漠、耐挫力差、怕苦怕累、怕学厌学、辍学率高等诸多问题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一个青少年学生的正常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一、中职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

1.家庭因素。

(1)家庭不和睦影响。一些中职生所生活的家庭,父母因经济、性格等各种原因经常在家当着孩子的面打架、骂人,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一些不文明习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2)父母不良习惯影响。有些父母身上不良习惯众多,比如父亲说话喜欢说点脏话粗话,喜欢打牌抽烟喝酒;母亲喜欢穿着时髦,涂脂抹粉。“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

(3)父母离异的影响。当前的中职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由于父亲或母亲忙于生计,家庭负担大,工作繁忙,很少过问和管理自己的子女言行。还有一部分继父或继母抱这样一种观念:孩子又不是我亲生的,少管为好。对孩子的不良言行和礼仪则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形成了孩子不讲文明礼仪习惯。

(4)父母均外出打工,疏于管理。当前由于多种原因不少父母纷纷外出打工来补贴家庭经济,于是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由于受传统、历史观念等原因的影响,又因为是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多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孙子孙女心疼还来不及,文明礼仪习惯教育自然就放松了,一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但由于自己的年老体弱,外加孩子自己不自觉,经常顶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作罢。

2.社会因素。

(1)社会环境的渲染。一些歌星影星开专场演唱会穿着暴露、花哨,头发竖起讲究个性,全身的珠光宝气,姹紫嫣红,纹身刺青在演员身上也时有所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学生产生盲目崇拜心理.

(2)电影、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的推波助澜。经常在电影电视节目中能听到随意给剧中人物取外号。

3.学校因素。

(1)学校、老师的歧视。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初中阶段的“落伍者”、“双差生”、“问题生”,学校和老师只关注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对于这类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学生多抱着顺其自然,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管理,学生不讲文明礼仪的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2)个别老师的不良习惯。在某些中职学校,个别素质差的老师在讲课和批评学生过程中不乏有说脏话粗话,甚至有打骂学生的行为,存在着抽烟喝酒、讲究穿着打扮的现象,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不良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1.礼仪应成为中职生的必修课。

礼仪,是一种理解、宽容、谦虚、诚恳的待人态度;一种是非分明、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做人品行,一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谈吐文雅、风度翩翩的行为举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礼仪方面的知识有迫切需求,因此,礼仪应该成为每个中职生的必修课,而且应该是学生在校前期完成的教学任务。

2.重视教师礼仪素养的示范作用。

教师对学生心灵及人格的塑造,是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无形中都可能为他们所效仿。教师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举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生。礼仪恰恰是教师把这种“首先”和“然后”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任何时候教师都应按照礼仪的规范和标准行事,把礼仪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作为教师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标,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示范榜样。

3.建立适合礼仪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一贯以考试定优劣,成绩构成通常是这样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出勤率+平时书面作业+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60%)+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40%)。对于礼仪课,这种考核方式存在较大弊端,难以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因此,考核时要注重对学生礼仪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可将评价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各小组模拟后,学生分小组互评,让他们以同学为“鉴”,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出差距,其分值占总分的30%;二是对照影像资料由学生自评,让他们以自己为“鉴”,发现进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也占总分的30%;三是回放影像资料,教师总体评价,占总分的40%。实践证明,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起到了反馈、调整和促进作用。

4.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培养礼仪修养的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作用非常显著,显然在干净、整洁而优美的环境中,人们的不文明行为有很大转变。因此,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文明礼仪修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校园内,应大力提倡文明言行,如通过墙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传播礼仪知识,反对一切不文明礼貌现象。对学生关注的礼仪问题,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失礼言行,对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可以组织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以文艺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多样化、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5.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

礼仪教育是一种德育教育,是学生思想进行自我内化、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一种教育。从根本上说,礼仪教育是一项牵涉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个人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共同努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的道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礼仪作为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从小抓起。因为,家庭教育要彻底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家长要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为孩子营造充满文明礼仪气息的家庭氛围;社会作为礼仪教育的大课堂,要大力宣传必要的礼仪知识,把礼仪作为有关文化活动的重要主题;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所以,加强对中职生的礼仪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参考文献】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文8

一、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状况

(一)家庭对孩子思想教育的偏颇

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们只能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管,这些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更多的是不应有的溺爱,且独生子女较多,隔代养育“隔代亲”,对孩子娇生惯养,助长了不少恶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极不协调,使得学校教育收效甚微。

(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社会上“”、“打麻将”等风气对不少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中有的利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还有电视、录像里的黑帮老大之类的镜头和社会上“称王称霸”的不良现象,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学生中“拉帮结派”“充老大”,以强欺弱。这些都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策略建议

(一)家长要关心自己的孩子

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孩子来说,他们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家长关心孩子,不能在物质、金钱上过多给予,否则会变成溺爱,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道德品行给予关心,更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多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发展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向上。根据“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10篇)"我们明白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缺少了这一点,任何其他措施都无助于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

(二)家庭、社会和学校密切配合,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是对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成立家长学校或召开家长会,对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再者,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居委会等取得联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氛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加强师德修养,教师应多给孩子关爱

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爱生如爱子”,对留守儿童多一份关心,多一点呵护,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营造健康活泼的教育氛围。教师要主动与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用师爱弥补孩子的父爱母爱的缺失;鼓励他们多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或兴趣小组,使他们在集体中得到关心和温暖。

(四)注重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导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班主任,要与留守儿童沟通。沟通是交流的基础,交流是教育的手段。所以,班主任要从交流中去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多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处理他们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朋友式的信任教育更能让学生接受,只有学生接受的教育才能促使学生进步。

(五)加强教育实践活动

思想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结合的过程。空洞的说教,对小学生来讲收效不大,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开展一些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趣味浓厚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参观烈士陵园、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的庆祝、故事会等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

三、总结

总之,关注、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不但是社会,也是我们作为农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全方位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邓安平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余家中心小学

第二篇:留守儿童研究误区

一、研究对象中的误区:界定模糊

留守儿童的内涵就应该指因父母双方外出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存家中由其他人员监管的儿童。其次,根据这个定义,结合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的生活实际状况,我们所谓的留守儿童应该包括以下这些人:首先,包括没有上学的儿童,即不符合法定入学年龄的那一部分儿童;其次,儿童还应该包括一部分因各种原因辍学的学生;再次,留守儿童还包括一大部分在学校正常就读的学生。因此,从学校教育的层面研究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不如把对这一部分特殊受教育群体的儿童称之为“留守学生”。因为,学校教育研究的范围涉及不到那些虽然是留守,但是没有达到法定入学年龄的儿童;同时,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也不涉及到那些因故辍学的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因此,为了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不如把这一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界定为“留守学生”,甚至还可以再细致地区分为“留守小学生”“、留守中学生”更好一些。

二、研究焦点中的误区:问题宽泛而不明确

从学校教育的层面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焦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问题,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留守儿童的监管问题。根据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情况和具体任课老师的业务素质,不如结合本地学校留守儿童的突出问题,发挥任课老师的特长,针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如针对留守儿童厌学的现状,探索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法;针对留守儿童作业没有家长监管而造成的学习负担,可以引导老师布置多样化的家庭作业;针对多样化的作业,采取多重的检查方法;根据多重检查方法反馈的信息,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进行相应的作业总结……学习可以改变一切,因此,针对留守儿童诸多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来逐渐地解决。留守儿童通过学习,随着知识的增加,不仅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而且还会提高自己明是非、辩事理的能力。因此,农村学校层面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不宜把研究焦点宽泛化。即留守儿童问题宽泛化的研究既不是农村学校相关管理者和任课老师研究的特长,也不适合从学校的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客观的研究。

三、研究时效性中的误区:研究滞后于发展

研究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是指结合目前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在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探索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的研究可以避免目前出现的问题对留守儿童以后健康成长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第二个研究思路是指研究者根据目前留守儿童遇到的问题,结合社会、教育的发展,推测其即将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样的研究可以减少即将出现新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目前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把这两个思路齐头并进,不能有所偏颇是最好的选择。可惜的是,目前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却出现了研究滞后于发展的现象。

所谓“研究滞后于发展”是指目前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缺乏对第二个思路的研究。即没有对其即将遇到的问题进行预知性的研究。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小学、中学的进城,留守儿童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即,本来就因为留守而由自己爷爷、奶奶看护的留守儿童,也因各种原因随校进城,进入各种各样的“长托班”、“短托班”进行相应的学习生活。“长托班”也好,“短托班”也罢,留守儿童在这里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而且还面对一个新的交际群体,面对一个新的同学群体,面对一个个无任何血缘关系的人际交往。这些全“新”的因素,不仅增加其内心情感交流的困难,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因其亲情缺失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最著名的期刊网上,以“留守儿童”为关键词进行相关的论文搜索,几乎搜不到一篇与此相关的论文。这种现象足以说明目前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滞后于社会、教育发展的现实。

四、总结

研究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可谓意义重大,对目前留守儿童及其相关研究中的误区进行阐释更可谓是意义非凡。因此,我们每一位农村中学的管理者,每一位任课老师都有责任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对这些误区给予高度的关注。

作者:闫凤华 单位:辽宁省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第三篇: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

一、留守儿童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

(一)单亲监管型

不少农村家庭都是父亲作为劳动力外出打工,而母亲留下来照顾家庭,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主要就是由母亲一人承担了。表面上看起来,这似乎是最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但我们需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这造成了家庭劳动力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参与家庭劳动,耽误了学习,另一方面,每年农耕时节,监护人都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这种教养方式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学习,进而影响身心发展。

(二)放纵监管型

当父母在外打工又找不到合适的监管人,而祖辈又不健在的时候,对留守儿童的教养往往只能采取自由放纵、自我监管的方式,常见于年龄比较大的儿童身上。由于缺乏监护人,这类留守儿童往往属于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常常遭受人身和心理攻击,尤其是女性留守儿童。这类教养方式,往往是最危险的,不但影响了亲子关系,还容易使留守儿童出现心理缺陷,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行为的影响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发现,无论是何种家庭教养方式,都极易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儿童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

1、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差于非留守儿童,对学习的信心也相对不足,这是有其原因的,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教养类型,监护人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对于他人监管,监护人往往不在意留守儿童的学习,两方严重缺乏交流,对于放纵监管,留守儿童往往视学习为麻烦。2、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往往很差,这与家庭教养是分不开的。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教养类型,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往往需要参与大量的家庭劳动,无暇锻炼社交能力,对于他人监管,留守儿童难以产生归属感,对于放纵监管,留守儿童极有可能完全忽视社交,这都对社交行为造成了不良影响。3、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比较差,这一方面表现在处理自身的衣食住行上,一方面表现在卫生习惯上,造成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留守儿童缺乏适当的约束与管教。

(二)改善不良影响的方法

1、打破城区农村的分离,从体制上改革,弱化农村与城市的差异,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以此减少儿童的留守率;2、鼓励家长带孩子一起外出务工,强化血缘纽带为家庭教养带来的益处,并充分发挥社区这一组织的功能,创建一个留守儿童可以相互之间,或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平等交流的平台;3、再定位农村教育的方向,打破以纯粹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在一开始就使留守儿童能够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在此基础上减少家庭教养不良引发的各种负面影响。

三、总结

不难看出,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使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行为模式、心理健康上出现了巨大差异,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相对困难,在社交上相对内向,在自理能力上相对薄弱,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各方面从各方面入手,减少儿童的留守率、更新家庭教养理念,积极发挥社区功能、再定位农村教育,发挥教学的引导功能,以此来改善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吴琼 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师范附属小学

第四篇: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关爱保护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成长环境

1.家庭生活方面。留守儿童正处在身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孩子营养健康方面的关注也被疏忽,导致孩子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即使给孩子足够的生活费用,由于孩子在营养搭配均衡方面经验的缺乏,也无法照顾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将零花钱用于别的方面。还有些孩子因家庭条件紧衣缩食,得不到父母在健康方面的引导和照料,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发育。调查显示有88.9%的孩子的有零用钱,并且自己管理。由于村里经济条件较差,娱乐体育设施也很欠缺,孩子身心得不到锻炼和放松。调查显示有10%的孩子平时没有感觉到开心或者是根本不开心。

2.受教育方面。由于监护力度不够,留守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很难保证,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偏差。一方面,在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会给孩子较多的零用钱,孩子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理性,往往浪费在了游戏机和网络游戏上,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监护人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这些老人普遍年龄较高,身体较差,文盲比例较高,保证孩子的衣食住行已属勉强,在对孩子学习的引导和辅导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有时候还要依靠孩子帮助干农活。调查显示学习一般的占42.2%,特别差的占7.8%。农村学校受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的限制,学校与家长之间缺少沟通,出现很多孩子辍学、厌学的现象。调查显示有50%的孩子对于学习的喜欢程度一般;3.3%的孩子比较讨厌学习,还有6.7%的孩子很讨厌学校。

3.安全方面。在农村,对孩子几乎都是“放羊式”式的管理,留守儿童更是缺乏监护人的监督和保护。由于隔代监护人从事农活,对孩子疏于管理,对孩子的安全问题交代甚少,从而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溺水、触电等频频发生。据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高达46.8%,高于非留守儿童13个百分点。近年来,留守女童的安全问题更加严峻,软弱无助和对生理知识的缺乏,留守女童的性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受到性侵害情况严重。

二、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境况成因分析

在我国留守儿童人数逐年攀升的同时,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成因也自然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李庆丰认为,在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家庭,基本上采取的是隔代监护的方式,又祖辈来监护孩子,容易造成对孩子的溺爱。这种只重视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的满足,却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上和行为上的约束和引导,造成了孩子性格方面的问题。吴霓认为,隔代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相对来说较为低,在学习方面无法给儿童予以帮助,较少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出现问题。

1.家庭监护不力。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的,家长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孩子的发展。家长不能很好的承担其监护人的责任,孩子缺乏父爱母爱,就会表现出一些我们看到的病态现象:比如心理障碍,难管教,处事极端等。一般由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近亲属或者孩子本身代为行使监护权。正如之前提到了,隔代监护体现出溺爱孩子,仅仅停留在身体健康的照顾,而忽视了孩子心理、学习的综合发展。近亲属监护因为权责不明,往往不能完整的行使权利或者放任之或者碍于情面仅保证孩子正常生活起居而同样忽视孩子的其他方面发展。孩子自己监护更是严重的问题,自己监护等于没有监护,仅仅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而忽视了自己本应当树立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学校教育不力。从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小学老师通常是同时担任多门课程,工资水平不高,教师自身生活压力大,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度也相应降低。留守儿童在家庭得不到情感交流和心理慰藉和其他方面的关心,也无法从老师处得到。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应试科目,没有包括音乐、体育等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单调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压力增大。学校整体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学校缺乏对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学生缺少对自身权益的认识,自我维权意识薄弱,不懂得自我保护,从而导致孩子更易受到侵害。

3.社会监管不力。在我国留守儿童聚集的大多数偏远山区仍然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由于各地政府部门没有针对留守儿童保护制定相应的政策,此次调研的山阳县有近80%的人都不清楚甚至没听说过什么是留守儿童。大多数人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家庭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负责人应该是家长。当碰到留守儿童在一些公共场合的不适当行为,并没有要去阻止或者加以关注的意识。社会团体和福利机构的力量有限,不能很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大范围、长期的关注。且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压力大,只能集中于少数,不能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在农村,广播电视是孩子们最为“安全”的休闲娱乐的方式。但有的孩子甚至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暴力犯罪行为,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既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发展,更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实现路径

1.政策层面。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出台发展农村经济的惠民政策。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村就业机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使更多农民工能就近务工,从根本上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减少对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的限制,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带子女一同进城生活、学习,取消一切不合理费用,努力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还应该加大加深留守儿童保护的宣传力度。可以由村委会定期举办留守儿童保护的相关问题讲解活动,明确留守儿童监护制度,明确临时监护人责任,避免“监护真空”,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同时要设立类似留守儿童探亲假等制度,让在外务工的父母可以享受与孩子亲近交流的机会。

2.教育层面。从此次调研情况上看,农村教育的投入还有待加大,为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教育环境,应当引进更多专业化的青年教师,特别是体育、美术、音乐等科目。在教学中的设备也有待更新,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多媒体带来的新颖教学模式。特别是应该增加孩子课外娱乐的投入。安装专业的体育、娱乐设备,让孩子们可以在紧张的学习过后,放松、愉悦身心。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确有困难的,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门也可通过适当补贴及其它措施,保障农民工子女正常接受义务教育,对一些“家长”、“托养中心”之类的民间托管形式,要规范其运作行为。

作者:叶妮 翁思洁 朱云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第五篇:留守儿童教育的成本分析

一、教育成本的理论概述

成本是指从事一项投资计划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总和,而教育成本则是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不同的学者对教育成本有不同的划分与汇总方法,一般认同的分类为教育成本是衡量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对教育消耗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基础,研究教育成本有助于确定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合理分配,也有助于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投资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运用教育成本理论分析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成本问题,有助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从而促进留守儿童能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成本分析

1、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本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里儿童的教育成本太高,主要表现为直接成本。一方面,送子女到城市读书需要收取高额的转校费;另一方面,城市的生存成本普遍偏高,儿童在城市中的衣、食、住、行等无疑会加大父母工作的压力。同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附带着很多间接成本,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即使儿童在城市上学,但是却不能在城市参加高考,而城市的教学内容与农村的教学内容又有很大差距,这对儿童的高考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让孩子在缺乏亲情、缺乏家庭教育,缺乏正常生活氛围的环境中长大,使得他们对父母的感情淡薄,与父母的感情交流较少甚至存在一定的障碍。而且,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有发展的关键期,错失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使他们产生一系列的知识学习、道德品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问题,这些都是父母外出打工所要付出的间接成本,所要付出的代价。

2、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

政府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而言,初等和中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都是高于高等教育的,但是我国一直有“轻初等重高等”的现象,这是由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投资回报期高于高等教育而造成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对社会的高收益性决定了我们应该加大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投资,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其次,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由中国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而引起的,缩小城乡的差距,加快农村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城乡差距的存在以及城乡发展的进行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就能解决的,这就决定了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长期性。然而,由于留守儿童是农村未来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因此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及早解决对整个社会发展都是有利的。最后,留守儿童心理、身体的发展与成长有自己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及时性的,如果错过了儿童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机,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因此,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高收益性、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长期性、留守儿童教育的及时性等几方面充分表明了政府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政府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教育的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儿童教育质量、培养农村发展优秀人才的关键。对教育的投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他们也是最先了解到儿童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和情感状况的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班集体里的言行举止以及他们的试卷、作业、日记等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态。因为学生的试卷、作业、日记等都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学生的能力、态度、价值观和性格特征,如果老师能及时的给予学生安慰、鼓励,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很多老师精通于专业的教学知识,在对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的处理以及运用心理学等知识来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上很欠缺,而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于留守儿童身上的严重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老师的培训,不仅是专业教学能力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及时捕捉与解决儿童情感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的的能力,从而让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在学习上给留守儿童以帮助,更能够帮助他们走出因“缺乏家庭的关爱,缺乏正常的家庭氛围”所带来的情感问题和心理问题的阴影,让老师不仅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人,更作为他们的“心理咨询师”、“情感倾诉人”。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班集体的影响,建立班集体的良好氛围与文化,比如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等,让留守儿童在班集体的影响下,在学生与老师的关爱下,把班集体变成一个温馨的家,把老师与学生变成可以倾诉心声的人,从而能够让他们健康茁长的成长。

(2)政府应加强家庭教育培训与咨询机构的建立

留守儿童在学校中的教育一般是在教师的教导下完成的,而在家庭中的教育则是在祖父、祖母等监护人的照顾下完成的。但是祖父、祖母等监护人的观点、思想等比较落后,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所以政府应更多的建立家庭教育培训与咨询机构,这种机构应该不仅为老人提供新观念、新思想的培训,更是对他们教育方式的培训、关爱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培训。同时,这里也应该成为儿童除了学校之外的健康成长的乐园,给他们提供父母式的关爱,为他们及时解决问题。

三、总结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严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本身应努力调整自己的情感、心理和生活状态,让自己向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去发展。同时,也需要我们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大力关注与密切合作,为留守儿童身心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优质的资源。

作者:张利博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第六篇: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表现

1.性格孤僻怪异,缺乏自信,容易自卑,内向拘谨,比较敏感;有的爱逞凶斗狠,有的则胆小怕事。2.集体意识较差,不喜欢与同学交流、沟通,大多数喜欢独来独往。3.学习成绩极端化:有的成绩特别优秀,表现出众;有的成绩较差,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进度。4.与父母感情淡薄,关系紧张,甚至仇视父母。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从小与父母相隔两地,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太短,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不把自己带在身边。2.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在孩子最需要父爱、母爱的时候不在孩子身边。3.照顾孩子的亲人由于不是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教育难免会存在不足,过分溺爱,不严厉教导。4.学校教育的不足,没有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的教育来自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学校是孩子成长、学习的地方,而家庭则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世界于他不过是一片空白,他只有对温暖和食物的要求,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

大多数8岁到10岁的孩子,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父母亲就是这种无条件的爱的来源。慢慢地孩子长大了一点点,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最爱他们、陪伴他们最多的人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送礼物的对象就是父母。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父母是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在6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在父母亲正确的教导与呵护下,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精神圣殿,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先教育孩子做人,然后才是学习。没有人是圣人,不苛求老师能站在每一位学生的角度去为学生考虑,但希望老师能对留守儿童多一些耐心、多一点爱。及时对学生的不正常表现做出正确的解决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把他们带出自己的封闭的小世界。

三、小结

在我执教的小镇上,有一个留守儿童之家,许多留守儿童被送到这里。这样的留守儿童之家在许多农村都存在,他们解决的只是孩子们的吃住问题,孩子们对爱的渴求不一定得到满足。这些幼小的孩子们,需要呵护,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爱!这个问题是全社会都应思考的问题,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作者:陆春兰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得胜中心学校

第七篇: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一、儿童早期阶段人格发展的本质特征

1.目标品质:自主性是每项活动都必不可少的,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必须具备这一品质。而目标的达成有赖于自主性的良好发展。此阶段(3~6岁)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主动对抗内疚。此时孩子由于身体成长等原因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而自主性为活动中主动权的实施增加了质量,若自主性受到抑制可能会导致反抗行为或者拒绝独立自主。如果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得到肯定,就会获得自信心和责任心以及创造力,反之则会削减其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动机和勇气。这一阶段的危机就在于罪恶感超过了对目标的期望,外界强制性行为的使用和来自权威的力量很快就会超过孩子身体和大脑的执行能力,此时孩子的自主性就会被叫停。

2.能力品质:学龄期(6~12岁)通过发展勤奋感获得各种能力并克服自卑感,这是儿童获得独立思考、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期。儿童通过学着制造东西赢得他人认可,通过坚定完成赋有规则的工作获得勤奋感,在不断适应规则的过程中体验到使用稳定注意力和坚定不移勤奋品质去完成任务的乐趣。如果他只把“工作”视为义务,就可能会发展成墨守成规的人,甚至是缺乏思考能力的奴隶。失去了对勤奋感联想的希望,他就会感到孤独和自卑,并且认为自己注定会发展成平庸之人。这也是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最具决定性的阶段,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事、劳动分工意识、有差别的机会观念、科学气质精神等方面也会在这一阶段得到发展。

二、父母缺席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健康人格的塑造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人格成长的关键期、连续性、整体性以及良好的外界环境等。家长缺席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儿童人格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对儿童人格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1.父母缺席意味着错过了孩子人格培养的关键期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成相互衔接的八个阶段,每阶段都有社会心理危机需要解决,危机既是人成长的挑战又是机遇和转折点。若不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社会危机,将会在未来再次造成问题,即危机的解决需要抓住关键期。例如错过了培养信任感的年龄,以后就很难再培养起来了。又例如在第二阶段儿童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按时吃饭、顺利大小便,如果此时的儿童不能顺利地解决这些事情,加之父母过于严厉的惩罚,就会伤害儿童的自主性,产生羞怯感,严重者会导致自控能力的失调。儿童独立、坚强、自信、信任、友善、合作、富于创造性等优良的人格品质的建立、健全人格的形成,其关键期在幼儿期,即使此后可以得到弥补,但重塑时的困难远大于初期建立时的困难。

2.父母缺席违背了人格发展的渐进性、连续性规律埃里克森主张人格发展具有渐进性,每一阶段都是整个过程的同等组成部分,每一个阶段都必不可少且不可逾越。八阶段之间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完整统一的关系,尤其是前四个阶段人格危机的解决情况对后续整个人生阶段的发展会产生决定性影响。父母在第一阶段中的缺席会影响幼儿母乳喂养,对外界环境的信任感缺失,怀疑会阻碍勇敢去期待的希望品质的培养,进而变得懒惰、懦弱,主动探索目标的动机受到打击。希望品质的缺失又导致了第二、三、四阶段自主性培养的受阻。而三、四阶段中父母的缺席会使儿童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缺乏来自父母的引导规范和榜样作用,导致自主性追求目标并达成目标的目标品质培养受阻,各种能力品质也就难以培养起来。

3.父母缺席意味着孩子人格成长中家庭环境的不完整性埃里克森强调文化和环境因素对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在儿童前三个阶段的人格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分别是母亲、父亲以及家庭关系。在儿童人格塑造过程中,来自父母的影响是持久且深远的。埃里克森认为,4~6岁是儿童发展自主性克服内疚感的关键期,他强调一个人在未来生活中所能获得的成就,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感发展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而主动感的培养有赖于前期的希望品质和意志品质。来自父母早期的照料和教育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所以父母在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最好不要缺席,而且应为儿童提供或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促进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这一角度认识儿童人格品质的形成,对指导儿童人格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对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克服不同阶段的心理危机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1.抓住人格发展的关键期

埃里克森强调人格发展的阶段性和关键期性,有助于留守儿童父母根据孩子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及其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任务做出相应的教育和引导。例如避免在儿童人格发展的关键期(0~6岁)与孩子分开,多给予孩子鼓励和关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5岁以前是奠定教育基础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人格培养将影响人的一生。错过此关键期,人格的可塑性将变得越来越小。充分把握并利用人格培养的规律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个阶段儿童虽刚出生,但人格塑造已悄无声息地开始了。0~1.5岁儿童的主要活动是吮吸、吞咽、与父母亲密的肌肤接触等,通过口来觅食并用口表达自己的爱。如果此时缺乏食物供应和口部快感,则会导致婴儿使用强迫手段、任性方法而非互惠方式来达到他的目的。对外界环境的悲观和怀疑态度阻碍积极乐观和敢于希望人格品质的形成。埃里克森提出了维持或者弥补母子之间互惠关系的方法:用高质量的橡胶奶头给婴儿喂奶、拥抱他、跟他讲话、对他微笑、摇动他等等。虽然这些方法也可以由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来实施,但埃里克森明确指出:“如果婴儿突然地失去了惯有的母爱,则可能导致儿童恶性的抑郁症,或一种持续的悲伤状态,并给今后整个人生罩上压抑的气氛。”父母应避免此阶段与孩子分开。第二、三、四阶段是培养孩子自制力和坚定的意志品质以及创造力的关键期,也是孩子争取自主权的阶段。对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规范可能使儿童过度使用自主权,进而导致散漫、任性等不良人格品质,如果要求过于严苛,儿童则会感到无所适从。此时最好经常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尝试一些他们主动要求进行的合理行为,或者是给他们安排任务,让其在有益的训练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自豪感,帮助其克服羞耻感和疑惑感,养成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独立自主、富于自制力等优良的人格品质。

2.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比较重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发展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1)创造父母在场的良好环境

第一阶段与婴儿接触最为亲密的人主要是父母,尽力创造一个父母在场的环境。另外,儿童的人格成长会受到很多隐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具有不易察觉性、突发性、偶然性、不可预知性。例如来自父母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等,这些看起来微小的事件往往关乎人格的重大转变。因此,父母在场环境的创立以及亲子之间良好互惠方式的建立,是这一阶段儿童人格培养的关键。创造父母在场的良好环境的路径:一是发展乡镇企业,为父母留在孩子身边创造外部环境。二是改革户籍制度,为进城务工人员带子女进城务工和子女入学创造条件。在城市中开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校,解除进城务工人员与子女分离问题及其子女教育问题的后顾之忧。三是社区及相关部门要组织即将为人父母的年轻人进行生育前指导,使其掌握亲子关系建立的关键期理论及亲子分离的危害。四是在留守儿童家长之间开展信息交流活动。有研究表明,如果信息的传递者和接受者经历相似并且关注的事情相同,接受者就更容易接受信息,从而导致相关态度、信念甚至行为的改变。

(2)建立适度的亲子关系,发展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

在留守儿童的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父母应珍惜与孩子仅有的相处机会,与孩子建立合适的亲子互动方式,保持适度的亲子依恋关系。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关键是把握好度,建立适度的亲子关系,发展民主式的家庭教育方式。首先,切忌溺爱。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除父母之外的监护人碍于面子等原因不敢放开手脚管教孩子,可能会出现溺爱现象。过度溺爱易使孩子养成依赖型人格,自私自利,遇事退缩,缺乏进取精神和自主探索能力,难以在成就感中形成自信心。其次,切忌过于严苛。专断独裁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孩子只能服从于家长的命令。这在留守儿童当中极易发生,他们自知父母不在身边,不敢违抗专断独裁式的命令,凡事畏首畏尾,懦弱自卑,缺乏自主判断能力,压抑过度则有可能形成暴力倾向。最后,不可放养。由亲戚照料的留守儿童往往处于这种散养状态。由于亲戚忙于工作、交际或者缺乏责任心等原因,只能照顾到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对其心理情感上的关心照顾和行为习惯上的管教引导,形成孤僻、感情冷漠、爱无能等人格特征。

(3)保持人格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埃里克森指出:“当孩子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时,应尽可能地不削弱原来的相互调节关系。”即不要造成儿童突然的留守状况,如果是环境所迫不得不留守,则最好有一个过渡期。留守后家长要增加回家的频率或者经常与留守儿童通电话,进行感情交流,关心孩子生活学习状况,保持与留守前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要尽量优化留守儿童周边的社会生活环境,保持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一致性,尤其是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四、总结

总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强调童年早期和外界环境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开辟了有别于以往注重事后弥补的另一条蹊径,即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其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理论也有助于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关注留守儿童人格成长的关键期及其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

作者:贾盼盼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第八篇: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的可行性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大规模增加,致使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儿童天性贪玩,缺乏自律意识,而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的管教和辅导,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引发心理、生活、学习、行为、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①心理问题。少年儿童时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心与爱护、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以及父母的有效教育和引导,生活中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长此以往,他们便不再愿意与外界接触或接触很少,无助感、失落感、被遗弃感的形成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的异常心理表现出两种典型症状:一是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孤僻、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性格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②生活问题。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然而他们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只能在较为节俭的条件下过着仅能维持温饱的生活,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精心照顾,他们生病时也只是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甚至不科学的治疗方法,使得他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另外,有些儿童不得不过早地分担家庭负担,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③学习问题。首先,留守儿童多由祖父母隔代监护,由于他们年事已高、文化水平较低等原因,基本没有能力监督和辅导孩子学习,造成家庭监护不力;其次,由于农村学校资源有限,同时又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等因素制约,缺乏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的特殊关注和照顾,造成学校监护不力;最后,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致使留守儿童的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滑,这些都是导致留守儿童逃学、厌学、辍学的直接因素,应引起广泛关注。

④行为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缺乏应有的教育监管和道德约束,临时监护人对其犯错误时的态度主要是等其父母回来再说,很少能尽到监护的责任。由于缺乏及时的约束管理,部分留守儿童就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问题。如学习散漫,不服从学校管教,经常迟到、早退,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在坏人的教唆下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⑤安全问题。父母外出导致对孩子的监管弱化,临时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同时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太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又较弱,他们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在生活中,部分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还有些留守儿童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由溺水、触电等意外事件引起的伤亡也屡屡出现;同时,留守儿童还是不法分子侵害的目标之一,使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二、县级图书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可行性

2.1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职能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公平、自由地获取信息资源,享受信息服务,它的教育职能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理应主动担负起教育培养和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的重任。县级图书馆应针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阅读活动,使其成为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通过一系列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读书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2.2图书馆藏有丰富的文献资源

信息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不仅拥有专业性强、信息量大的纸质文献资源,还拥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资源,包括购买的数据库、自建的数据库、收集的网络资源等。尤其免费开放以来,县级图书馆的经费大幅增加,馆藏数量和种类、规模和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留守儿童阅读课外书籍和辅导资料的需要,这样不仅弥补了孩子们课堂知识的不足,激发了阅读兴趣,还培养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2.3图书馆拥有专业的馆员队伍

近年来,县级图书馆通过提升馆员信息素养、强化馆员服务意识以及“走出去”“引进来”等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了年龄结构科学、专业结构合理的馆员队伍。经过长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培养,图书馆员能够始终坚持“一切以读者为本”,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积极分析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耐心解答留守儿童的咨询问题,有针对性地为留守儿童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专业的馆员队伍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和服务方式,是服务好留守儿童的重要保障。

三、县级图书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举措

3.1建立图书流通站

县级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有馆藏为留守儿童服务。如图书馆可以在农村中小学校内设立校内图书流通站,在班级设立图书流通点、书刊借阅点,直接在学校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方便留守儿童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结合中小学生教育,在校内适当播放爱国主义电影、科普知识讲座等。

3.2举办各种读书活动

图书馆可以利用馆藏资源与学校共同举办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快乐”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等。盘山县图书馆在2013年5月组织了中学生爱国主义道德教育征文活动,此次征文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还提高了孩子们的文化素质,受到了一致好评。寒暑假期间,盘山县图书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孩子们开办短期冬令营或夏令营,带领孩子们到农村大棚基地、科研所去参观学习,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又为家长减轻了照顾孩子的负担。

3.3开辟特色心理教育园地

图书馆可以邀请心理咨询教育专家或者有一定心理学知识背景的馆员负责搜集整理有关心理教育资料,定期举办心理辅导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消除成长中的烦恼、学习中的困惑。

3.4组建留守儿童互助小组

图书馆可以在留守儿童中组建互助辅导小组,让留守儿童在小组里交流互动,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在辅导员的协调和引导下,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讨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疑虑。通过互动小组的共同交往,他们会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对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有帮助。

3.5加强安全教育

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最棘手的就是儿童安全问题,加强安全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救能力十分重要。盘山县图书馆通过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安全手册、与学校联合举行逃生演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四、总结

关爱儿童,教育好下一代,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各级图书馆工作者要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配合,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热心服务为他们创造舒适的成长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杨宗敏 单位:盘山县图书馆

第九篇:少儿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农村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将面临许多问题。亲情缺失问题。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行为上的引导和帮助,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造成家庭成员间缺少亲情的维系,影响家庭的团圆幸福。学业失教问题。一方面,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儿童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机会明显少于城市儿童,而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则加剧了这一现象,使其早期发展受到局限。另一方面,父母监管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对学业完成有一定影响。心理失衡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遇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正常疏导,时常感到自卑、受冷落、受歧视,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甚至引发道德失范、违法犯罪问题。安全保护问题。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女童缺少防护意识和能力,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留守儿童一旦受到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救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不仅危害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更伤害了儿童幼小的心灵。

二、省市少儿图书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必要性

1.服务留守儿童是省市少儿图书馆落实政策规划的需要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大投入,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体系。要组织面向残障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服务活动,切实保障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文化权益。《天津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建立覆盖全市行政村的农家书屋,配备一定数量的儿童图书。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为了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实现从城市到农村服务网络全面覆盖。中央文明办已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作为文明城市考核的重要内容。可见,省市少儿图书馆将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服务对象之一,是落实有关政策规划的现实需要,也是发挥自身优势、扩大辐射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2.服务留守儿童是省市少儿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的职能

省市少儿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更需做好公益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扩展延伸,省市少儿图书馆是未成年人社会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少年儿童课外阅读和自学的主要场所,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为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在亲情、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缺失,有助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服务留守儿童,提高全民阅读水平,是省市级少儿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所在。

3.服务留守儿童是省市少儿图书馆帮扶弱势群体的责任

我国少儿图书馆发展并不均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十分明显,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强烈反差。大多数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儿童缺少课外读物。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儿童是享受图书馆服务的弱势群体,而留守儿童则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省市少儿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做好公益性服务是本职,关键更应做好均等化服务。省市级少儿图书馆理应担当起帮扶弱势群体的责任,关心并帮助留守儿童,对他们实行知识援助,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同样的文化资源,让图书馆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三、省市少儿图书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措施

在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方面,省市少儿图书馆与区县、乡镇少儿图书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充分的资金支持,更丰富的文献资源,更灵活的服务方式,更科学的管理方法,更专业的人才优势,这些确保了省市少儿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可行性。为了满足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和发展需要,省市少儿图书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共享资源,保障文化权益

少儿图书馆应为留守儿童设立“图书馆参观日”,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到图书馆享受文化资源,保障其平等的文化权益。

1.1建设特色馆藏

加快建设适合于不同年龄留守儿童阅读的馆藏资源,增加图书馆少儿读物的种类和数量。为低幼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图画书、拼音读物;为青少年提供作文选、习题集等参考书,中外名著、科普知识等课外书,生动有趣的各类休闲娱乐书,以及心理健康书籍、安全知识手册等。丰富的文献资源是服务留守儿童的有效保障,有助于留守儿童增长知识,扩展视野,提高学习成绩,有益身心健康。

1.2打造专门空间

在省市少儿图书馆内打造专门空间,建立留守儿童阅览室,使留守儿童不仅从识字中培养兴趣,也从环境中增加印象。在阅读环境方面,图书馆要创设符合留守儿童特点的阅读空间:墙壁色彩应起到舒缓情绪、静心宁神的作用,桌椅形状、式样要充满童趣,并设立独立卫生间。在上网环境方面,要提供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绿色网络环境,同时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1.3配备专业人员

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少儿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等专业知识,更要有持久的耐心、强烈的同情心、高度的责任心以及甘于奉献的爱心,这样才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图书馆的温暖。

2.馆校合作,建设关爱阵地

省市少儿图书馆不但要在本馆为留守儿童做好“阵地服务”,还要注重“流动服务”,坚持二者的有效结合。省市少儿图书馆作为服务留守儿童的主导力量,当务之急是从图书馆走出来,与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中小学结成合作单位,在校内设立流动图书站。针对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提供文献资源,学校负责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开展借阅活动,共同为留守儿童建设关爱阵地。同时,校际间还可以定期进行图书资源流动,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2009年,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积极参与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策划开展的“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结合该活动的宗旨与要求,市少儿馆延伸分馆建设的触角,在地处偏远、经济贫困、图书匮乏的农村乡镇建立分馆,提供14150册适合小学生和低幼儿童阅读的图书,分送到武清区高村乡所属的4个阳光书屋。2012年3月,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又与5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签署了对口建设协议,计划建立分馆。市少儿馆为农村儿童送去关爱,充分体现了少儿阅读的公益性、均等性原则。

3.延伸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3.1开展读书活动

牢牢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是少儿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又一重要内容。省市少儿图书馆可以尝试组织馆员进村入户,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利用农村广播的优势,定期由馆员担任主持人,为留守儿童讲故事。使留守儿童在农村就能有好书读,有故事听,充分感受知识和阅读带来的乐趣。

3.2加强心理辅导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失衡问题。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是关键。省市级少儿图书馆可以创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制力。

4.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4.1搭建交流平台

省市少儿图书馆可以在网站上设立“关爱留守儿童”版块,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及时准确地反映当前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和成长经历,为那些关心留守儿童的人士及群体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搭建一座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关怀沟通的桥梁。

4.2争取媒体支持

省市少儿图书馆要加强同新闻媒体的联系,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提高社会各界对少儿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群体的认识,重视对各项服务工作的宣传,吸纳社会资金,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这项爱心事业中来,努力实现多领域、多群体的全覆盖,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收获知识,感受温暖。

4.3发扬志愿精神

省市少儿图书馆可以招募志愿者,充分利用志愿者等社会人才资源为留守儿童服务。动员更多的人发扬志愿精神,担任留守儿童的“家长”“爱心妈妈”,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更是关系到下一代整体素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留守儿童成长需要,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少儿图书馆员要以职业责任心落实图书馆服务精神,对留守儿童的服务应该是用心的服务。省市少儿图书馆要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使图书馆成为留守儿童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精神家园。

作者:屈萌 单位:天津市河北区图书馆

第十篇: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易感性

1对象和方法

1.1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dolescentHealthRelatedRiskyBehaviorInventory,AHRBI)该量表包括38个条目共6大类常见的健康危险行为:自杀自残行为、不健康饮食-缺乏体力活动或健康妥协行为、攻击暴力行为、破坏纪律行为、吸烟饮酒行为和无保护性行为(未选)。每个条目采用“0~从不”至“4~经常”5级评分。全量表及各分量表的重测系数分别在0.53~0.80;效标关联效度在0.06~0.43。

1.2家庭环境量表该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10个分量表,本研究只选用了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和独立性四个分量表。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重测信度。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对测试结果进行初步筛查后,将有效数据录入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或χ2分析、多元协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

2结果

2.1被试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对340名5~9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试,最终有效被试310,有效率91%。留守儿童共178人,男性96人,女性82人;平均年龄(13.60±1.4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7.48±1.26)年;与父母离别时间(10.05±14.17)月。农村非留守儿童共132人,男性65人,女性67人;平均年龄(13.23±1.4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7.19±1.38)年。留守儿童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8,P<0.05),教育年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1,P>0.05)。

2.2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健康危险行为的差异分析

留守儿童的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得分在1.22~2.38之间,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在1.14~2.24之间。以年龄为协变量,采用2(组别:留守儿童组和非留守儿童组)×2(性别:男性和女性)多元协方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对暴力攻击行为(F=2.614,P=0.107)和吸烟饮酒行为(F=1.394,P=0.239)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破坏纪律行为(F=13.384,P<0.001)、自杀自残行为(F=7.623,P=0.006)和健康妥协行为(F=6.712,P=0.010)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年龄的影响后,除了吸烟饮酒行为(F=0.737,P=0.391)外,组别主效应显著,留守儿童在暴力攻击行为(F=9.320,P=0.002)、破坏纪律行为(F=8.961,P=0.003)、自杀自残行为(F=10.911,P=0.001)和健康妥协行为(F=9.144,P=0.003)4个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除了自杀自残行为(F=2.562,P=0.110)和健康妥协行为(F=0.975,P=0.324)两个因子上外,性别主效应显著,男性在暴力攻击行为(F=12.835,P<0.001)、破坏纪律行为(F=11.317,P=0.001)和吸烟饮酒行为(F=9.590,P=0.002)3个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性。组别和性别在健康危险行为的5个因子上的交互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家庭环境、年龄、与亲子分离时长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对这些因素与健康危险行为进行了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环境、年龄、与亲子分离时长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因果结构模型的χ2=40.396,df=29,RMSEA=0.047<0.05,GFI=0.961>0.90,NFI=0.933>0.90,PCFI=0.516>0.50,说明假设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可以适配。其中,家庭环境可以预测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94%的变异。年龄可以预测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5%的变异。与亲子分离时长可以预测1%的变异。

3讨论

3.1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高发性及其性别、年龄特征

预防和干预健康危险行为是儿童健康行为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这与李光友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结果表明,留守儿童是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高危人群。这应引起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促进留守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与发展。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不管是否为留守儿童,男童在暴力攻击行为、破坏纪律行为、吸烟饮酒行为等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上均明显高于女童,因此,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应充分考虑性别差异特点。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进行干预时,年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能够有效地预测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对于10~16岁的留守儿童而言,年龄越大,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故低龄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重在预防,大龄留守儿童的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重在问题解决。

3.2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与青少年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的路径分析结果也表明,家庭环境因素能够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进行有效地预测。具体而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越长,家庭矛盾多、经常吵闹,家庭成员不团结,亲子关系疏离,独来独往,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的留守儿童的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就会增高。相反,如果家庭和睦,父母教养方式民主,亲子关系亲密和谐,家庭成员间沟通交流顺畅,情感和观念表达自由,成员相互支持和鼓励,留守儿童的健康危险行为就会降低。因此,父母外出打工时间、家庭矛盾和家庭成员的独立性是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易感性因素,而家庭成员亲密和情感表达顺畅则是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保护性或预防性因素。这为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进行家庭方面的干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对策。

4结论